我国房地产业界对按揭研究的论文(大全五篇)

时间:2019-10-27 18:2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房地产业界对按揭研究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房地产业界对按揭研究的论文》。

第一篇:我国房地产业界对按揭研究的论文

[内容摘要]文章考察了按揭的渊源和演变,认为我国大陆房地产买卖中的所谓按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按揭,目前的所谓按揭做法,其在法律性质上,期房按揭其实是质押,而现房按揭则是抵押,但这些质押和抵押和现行的担保制度又不尽相似,在某些关键环节上不当地突破了当事人间的利益平衡。通过比对分析,澄清了以往一些理论上的认识误区,剖析了房地产业界因对按揭的曲解利用而对广大购房者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真正的按揭制度设计必须结合担保法律体系构造的基础平台关系,并就此也对日后的立法完善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按揭现房按揭期房按揭

按揭被引入我国大陆房地产市场已十余年,它先由深圳建行在当地试行,之后逐渐流行全国。目前因通过这种方式买卖商品房发展规模相当之大,故对广大置业者、房产商、银行、甚至保险公司等的利益影响也无疑十分巨大,它的好处被认为是:缓解了房地产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扩大了房地产的销售市场,并带动相关行业。所以这一制度是多赢的设计,似乎是1993年房市泡沫之后的一剂良方,房地产买卖言必称按揭。但是,必须看到:按揭被引到我国大陆,与其说是制度的引入,倒不如说仅是称谓的引入。尽管目前我国物权立法的步伐正在加紧,有些专家草案建议稿中根据大陆法的体例提出了让与担保(目前它们主要体现在判例中),[1]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在实务中,银行常只是根据自己制定的业务规则操作,合同形式上多表现为格式条款。在笔者看来,所谓“按揭”在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个伪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在此,笔者拟就以下几个问题略述己见,希能起引玉之砖的作用。

一、普通法按揭制度的确立及衡平法的介入

“按揭”一词,流传我国大陆,可谓鲁鱼亥豕,贻误广远。众所周知,它是英美法中的mortgage在香港的粤音译法,在我国内地的法律文献中mortgage常被译成抵押,但此处抵押显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大陆法中的抵押概念。大陆法中的抵押虽自罗马法起,至今历经更迭变迁,但其主旨仍一脉相传,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或第三人不移转占有而提供担保的财产,以其变价金额优先受偿的权利,为担保物权[2]的一种。而在英美法上,与大陆法担保物权对应但不完全相等的概念里,pledge译成质权,lien译成留置,charge作动词时为广义的担保,为名词时则译为债务负担或财产负担。德国民法典1191条至1203条规定的土地债务与定期土地债务,都设定在不动产上,但英美法的charge并不只限在不动产上设定。英国早期的担保制度最常见的是质,质权人可用质物收益抵冲债权本金而使债务清偿完毕者为活质,质物收益仅能抵冲债权利息而不能抵冲本金者为死质。后来,罗马法中信托质传入英国,死质的性质发生变化,依罗马法的信托质,债权人并不以担保物的孳息抵偿债务,债权并不因此消灭,正与死质相似,这就是mortgage.从词源上看,它源于法语,由词根mort与gage构成,前者意为永久,后者为担保或抵押。

但是,须注意的是,质是需要转移占有的,英国早期如此,罗马法也如此。质权是对动产或不动产占有的简单转移,当债权人的这种占有受到侵扰或受到剥夺时,裁判官采用占有令状加以保障。而信托却与此不同,主要表现为以提供担保为目的实行所有权转移,在习惯上可能主要针对的是“要式物”,它还包括一项简约,为债务人(信托人)保留在清偿债务之后向债权人(受托人)索还物品的权利,同时一般不发生占有的转移,债务人继续享用物品,并可通过占有来恢复所有权。但是债权人如果愿意,也可以有权出卖物品,其根据是他取得了所有权,而且必须是在清偿债务期届至时方可行使这种出卖权,否则,他可能会在“信托之诉”中受到追究.[3]所以从本意上看,按揭的法律构成具备这样的特点:特定财产权利转移而占有不转移,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确定地取得所有权,债务人则享有通过履行债务而回赎担保物的权利。

1475年,里托顿因对被修正的格兰维勒担保方式在举证上不利于债权人而对此进行改革,正式确立了普通法中的按揭,受揭人取得了绝对的不容推翻的权利。在传统上,按揭主要是不动产担保,中世纪的英国土地属于王室所有,故设定按揭时,所谓权原转移,并非所有权而实为租借权转移,严格意义上,绝对权利也不过是权利人可以终身享有,并且可以不受限制地继承的土地租借权的附条件的转移而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衡平法对按揭的介入从未出现过,其实,早在14世纪,衡平法就已开始对普通法中的按揭进行干预,以限制债权人不人道的行为,至17世纪,衡平法上的按揭正式形成[4].衡平法对按揭的态度,最主要的是按揭不论如何不是以取得担保物权原为目的,而在担保债权实现,所以它虽然承认普通法按揭权利的转移,但仅只是法律上的利益罢了,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并不象普通法一样,债权人可以确定地取得担保物所有权,而是给债务人的赎回权以一定的宽限期,并且债权人只可依取消赎回之诉实现取消债务人的赎回权。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大陆法中同一抵押物上的多重抵押、抵押物的让与、抵押权实现时的变价清偿等在按揭的制度中是没有适存的土壤的,这与现代财产重在利用和流通的观念极为不符。同时,它也不象我国传统的典权存在找贴,当债权额低于按揭物的价值时,债权人也可以通过取消回赎之诉确定地取得按揭物,这对债务人极不公平。1925年,英国财产法引进了大陆法的登记制度和变价清偿,克服了上述缺点,有学者认为这已与大陆法的抵押非常接近,而英美法的抵押即由按揭和财产负担构成,[4](52)从担保债权实现的结果上看,这种观点可以说是正确的,但未实现之前,按揭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则与抵押大异其趣也十分明显。

二、按揭在香港的的演化

在香港,虽然继承了英国的按揭制度,但其按揭在广义上还包括了质押和抵押,此处的抵押是指使债权人取得“权益”作为保障的意思,而与狭义的按揭使债权人取得“产业”作为保障相区别,“权益”和“产业”或许可分别理解成大陆法中所有权概念中的交换价值和整个所有权本身,但是一定要使两个不同法系的法律概念一一对应则无疑是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故依此,香港的广义按揭中的抵押与大陆法的抵押已经几无实质区别。

按香港的法律,房地产被视为产业(或产权),它分为法定式产业和公义式产业,前者是法律承认的既存产业,后者则是目前暂不存在的产业,如“楼花”即是,楼花购买人只持有公义式产业,按衡平法的理论,这种产权是有效的。但是,只有发展商事实上建成楼宇,按法律规定取得工务司署颁发的“入伙纸”和屋宇地政处颁发的“满意纸”,并签订正式的官地租契,方可取得法定产权,之后再依法律程序将该法定产权转让给楼花购买人。“入伙纸”意味着楼宇在实物上已建成可入住,在法律上已完成:“满意纸”则是表明发展商履行了其在批地条款上向政府承诺的职责[5].狭义的按揭基于上述产业的分类也分为法定式按揭和公义式按揭,前者债权人获得法定的产权作担保,而后者则仅获得衡平法上的公义式产权作担保。但是,根据香港《地产转让及物业条例》第44条规定,自1984年11月1日起,以法定式产业担保的,必须以契约形式设定法定式抵押而不可设定法定式按揭,该日之前设定的法定式按揭从该日起自动转为法定式抵押,所以事实上不动产按揭只存在一种公义式情形,[6]这一点将对理解我国内地所谓的现房按揭和期房(预售房)按揭会有重要的启示,对应于内地的概念,也就是说,现房只能抵押,而期房则可按揭。香港人买楼既是生活必须又是一种投资,基本上都通过银行按揭,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跟随美国大幅减息,房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牛市直至1997年金融风暴爆发。之后随着经济复苏,同时香港银行又随美联储数次减息,按揭利率创30年新低,房产市场曾一度十分火爆。[7]

三、我国按揭的现行做法和担保体系构造基础的关系

当我国内地也试行着按揭的时候,马上引发了关于它的法律属性等问题的很多讨论。就我国目前房市而言,买卖形式非常丰富。跟所谓按揭有关的是商品房买卖,即开发商在完成一级市场的运作后,进入二级市场与购房者之间发生买卖关系,包括期房按揭和现房按揭,也称作甲类按揭与乙类按揭。其实际的做法经常是:

1、现房按揭由购房者在合同签订生效后,将其买得的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证书交银行执管,并在房地产管理部门作登记,向银行担保其用以清偿开发商房款的借款本息,此外,开发商也常同时为保证人,借款额度一般最高为房款的70%左右,此后买受人依约分期还款至清偿完毕。购房者不偿还银行贷款本息(通常约定连续六期不清偿)时,银行有权将该房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房的价款优先受偿,或者由开发商(保证人)将该房回购,并将回购款偿付银行本息。在按揭关系消灭之前,购房人未经银行同意,不得为负担行为或处分行为。银行为保障债权顺利实现,常以格式条款要求购房人以银行为受益人作房屋财产保险。由此也可看到,银行在所谓现房按揭中事实上不过是言按揭之名,行抵押之实而已。

2、期房按揭则由购房人凭商品房预售合同向银行贷款,将合同交银行执管,并向房管部门登记依此担保银行贷款,待房屋交付使用,购房人将取得的房产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作登记担保未清的贷款本息,其余同现房按揭。但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2001年6月26日重申了1998年的“零首付”禁令时,也规定了借款人申请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期房的,所购期房必须是多层住宅主体结构封顶、高层住宅完成总投资的2/3.由上可见,房屋按揭至少涉及以下几种法律关系:首先是购房人与开发商的房屋买卖关系;其次是购房人与银行的借款关系;再次是购房人与银行的按揭关系,除此,可能还有开发商与银行的保证关系以及后续的开发商与购房人的房屋回购关系等,他们之间关系相互交叉。表面十分复杂,但是剖析其各种关系,到最后常只是购房人与银行的按揭关系,也即债权担保关系。

基于房屋买卖中有期房与现房之别,有人认为现房按揭是不动产抵押,期房按揭为权利质押,[8]也有人认为期房按揭为抵押,[8](15)更有认为期房按揭为准抵押[8](48)或者“所有权之期待权抵押”的,[8](60)这些不同的观点主要在司法实务界流行。另外,有论者提出鉴于按揭的标的既有现房又有期房,它的权利具有两重性即物权性和债权性,同时又因自身的特性,因此不必将其归于物权或债权,它是新型的独立的担保形态,其法律属性就是按揭,[9]稍后,有人对这种观点提出质疑与批评,认为既然在我国大陆按揭是指房地产买卖的一种方式,就没有必要将它解释为与抵押权、质权同样的物权效力,作为房地产买卖合同,以立法形式确定按揭的物权效力是多余的。[10]

之所以如此聚讼纷纭,笔者觉得是因为忽略了大陆法与英美法关于担保体系的构造基础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从上述关于它的发展历史来看,传统上确实与我们的担保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说到底它是一种担保制度,原来的担保范围也不局限在房地产领域,法制史上动产也可按揭,现在香港还有证券按揭,等等。除去一些细枝末节的区别,不管从1925年的英国财产法还是从1984年的香港地产转让及物业条例来看,其目前的按揭(尤其是现房按揭)已与抵押实质上界限已很模糊,问题是在我国大陆,似乎已经把按揭仅和房地产买卖联系在一起,在房地产按揭中,按揭担保银行借款,而借款本身又构成房地产买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究竟如何看待按揭的法律属性,关键在于我们将按揭制度置于整个担保体系的平台上设计,还是仅将它融合在房地产的买卖方式(或者至多还包括其他诸如车辆船舶航空器等买卖方式)中。笔者的意见是,如果制度设计是基于前者,则必须考虑它本来的本质内容,核心是让渡按揭物的所有权益,作为专门一类的非典型担保方式,目前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支持,日后物权立法时可改造成大陆法上的让与担保。如果是仅仅基于后者,则应尽力使其能在现行担保法的框架内寻找适存的空间,以求得理论上的和谐。否则,将可能会出现许多混乱的情况,理论上前后矛盾,实务上难以操作。

四、笔者对我国所谓房地产按揭的看法

我国大陆的现房按揭依上述的实际做法来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按揭,而很有一些特殊性,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它只让渡交换价值而非所有权益;第二适用担保登记和变价清偿,这两点与抵押完全相同。但是第三,担保期间它排斥适用抵押的某些重要规则,如它以按揭物的全部价值仅担保远低得多的借款债权(随着分期清偿债权额越来越少)而不能就超出部分对其他债权设定后次序的多重抵押,又如原则上它不允许法律上处分等。关于第三点的实务做法严格来讲是显失公平的,也不符合现行担保法的规定(第49条、第54条),造成这种局面的的原因纯粹在于银行的格式条款。现在既然有立法上的根据,司法自然可以修正它,而不能将这种行业的不良惯例置于法律之上。所以不管今后立法如何,仅按目前而论,我国大陆所谓的现房按揭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就算想存在,也因与现行法律框架冲突而不能存在,其实质只是一种被扭曲了的剥夺购房人许多合法权益的抵押而已。现在,一般非专业人士对按揭的理解经常只是落在分期付款的层面。

香港自1984年11月以后,已无法定式按揭而都改为法定式抵押,笔者认为似乎不只是主要从结果上欲实现按揭人与受揭人的实体权利平衡,还应有简化担保结构方面的考虑。尽管英国也已从1925的财产法起引进了登记和变价清偿制度,然而毕竟清偿前按揭物的所有权利属于受揭人,按揭人可占有、使用和收益,但不能法律上处分,限制了按揭物的经济效益的发挥,香港干脆通盘改造,这一点对我们日后的物权立法不无借鉴意义。

至于期房按揭,首先要明确的是期房不是期货,而是远期现货(现房是即期现货),两者大相径庭;[11]其次期房买卖合同也非预约合同而是本合同,因为此合同有确定的标的,能发生约定的私法上效果,而预约合同只是关于订立合同的合同,本身不直接发生当事人欲追求的私法效果。此两点以前许多论著常有误解。期房按揭的标的物在物理上未最终成型,但在法律上可特定化,在香港即是公义式财产。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规定了商品房预售(期房买卖)的条件,建设部1994年11月15日40号令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2条也规定了它的定义: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承购人,由承购人支付定金或房价款的行为。建设部又在1997年5月9日发布的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第3条第4款规定:本办法所称预购商品房贷款抵押,是指购房人在支付首期规定的房价款后,由贷款银代其支付其余购房款,将所购商品房[12]抵押给银作偿还贷款履行担保的行为。可见,我国立法已将期房不仅当作买卖的标的物来对待,而且也可当作抵押的标的,期房按揭也就变成了期房抵押。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担保法体系下,期房不可抵押而只可质押,理由是:

第一,期房虽是说远期现货,但购房人并未可取得可供抵押的权利第二,远期现货买卖在动产领域最为常见,通常商家先获得订单,后组织生产,故该动产产

品产出来之前,该产品既非物理上的物,也非法律上的物。设定其买卖只产生债权人的请求效力,债权人不能就该尚未生产出来的产品设定抵押,但可对就该产品的交付请求权设定债权质押。而在期房则有所不同,由于合同将它特定化并经登记,所以很多人认为期房已经属于物的范畴或等同于香港的公义式产权,前述建设部关于其抵押的规定巩固了这种观念。但是我国没有衡平法的渊源,孤立地引进一个公义式产权概念恐与我们法律框架冲突,造成混乱。从物权方面看,依通说,凡具有法律上排它支配可能性或管理可能性者,皆得为物。[13]期房预购合同虽经登记备案,但其登记备案的效力究竟是什么,法律并不明确,购房人并未具有法律上排它支配或管理的可能性,售房人只依合同给购房人一个承诺,购房人又怎么能对一个承诺排它地支配或管理呢?尽管央行新近规定借款人申请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期房的,所购期房必须是多层住宅主体结构封顶、高层住宅完成总投资的2/3,但购房人并没有对它享有物上的任何权利,所以建设部规定的期房抵押不能理解成物的抵押。立法与学理上都有权利抵押,我国担保法第34条第(3)项、第(5)项、第(6)项也可资支持,但一般认为其标的物为用益物权,[14]购房人对期房的权利显然不是用益物权,而只是对开发商的交付现房请求权,故在此恐难以适用。可能有人会提到土地使用权,但是,要知道购房人在以期房设定“抵押”时是尚未取得该权利的,更重要的是这两者有联系但非同一概念,所以,期房抵押也不能理解成权利抵押。虽然担保法第37条关于不得抵押的禁止性规定中未包括期房抵押,但根据物权法定的原则,只能将它理解成对第34条可以抵押的财产的限制。故笔者认为:建设部的规定违背了担保法的精神,除非修改担保法,目前的期房按揭不能按照抵押的方式运作。

第三,期房按揭人取得了可供质押的普通债权第四,期房按揭合同订立后,购房人既然要以期房向银行担保借款而不能抵押,则只能质押,因为如上述购房人拥有的是对开发商交付房屋请求权。担保法第75条虽未明文普通债权可作质押,但该条第4项规定的其他权利在解释上应该容纳它不成问题。不过,由于前述央行的新近规定,事实上,期房质押只是非常短暂的过渡,因为设定期房按揭的时候,开发商的多层住宅主体结构封顶,高层住宅完成投资的2/3,其转变为现房即在眼前。购房人一般须连续6期迟延支付银行借款,银行才有可能实现质权。所以开发商负担加重,银行风险降低,同时也使期房按揭淡化了其实际意义。一俟期房竣工购房人取得房地产权属证书后,按建设部的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34条规定期房抵押(实为质押)应重新办理现房抵押。

综上,笔者的结论是:第一,我国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的按揭制度,所谓的房地产按揭在我国实际情况是:现房按揭即是抵押,而期房按揭前期是质押,竣工交付后为抵押。它们既不是英美法上的按揭,也不是香港的按揭。但是稍需注意的是,当期房竣工变为现房,质押也相应变为抵押时,立法上对此应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否则在严格意义上,易与物权法定主义产生冲突。第二,大陆法的非典型担保中的让与担保,与英美法的按揭在担保期间让渡所有权益有本质的相同之处,但该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今后立法中如何取舍,应视我国在可预见的未来社会经济对物权担保制度的总体的要求而定,如果确立这种制度,则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设计其价值功能,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房地产的买卖方式上,否则就是立法资源的浪费,因为仅就房地产买卖而言,根据本文前述的分析,目前的担保法已经可以解决银行的债权担保问题。

参考文献

[1]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76-786,该部分主要由陈华彬负责撰写。

[2]虽然有些学者认为抵押权为保障债权实现,与债权目的关系同一,应属债权。刘德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M].1992.337.我国民法通则也将其规定在债权中,但综观各国通说,因其典型地具备物权性而为担保物权,应属无疑。

[3][意]彼德罗·彭凡得,黄风译。罗马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341-342.[4]许明月。抵押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49-50.[5]李宗锷。香港房地产法[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156;李曙峰。担保与抵押[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4.142-144.[6]王闯。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21.[7]章策。香港楼市又火了[N].环球时报,2001-6-15(17)。

[8]马原。房地产案件新问题与判解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4-6.[9]李希。试论按揭的法律属性[J].政治与法律,1998.24-25.[10]张国炎。论“按揭”的法律属性[J].政治与法律,1998.48-49.[11]杨永清。期货交易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7-26.[12]此处所称“商品房”仍指预售房而非以后交付的现房,可参阅该办法第34条。

[13]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9.[14]屈茂辉。论权利抵押权[J].法商研究,2001.66.

第二篇: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财政学论文

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可以创新政府救灾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为世贸组织所允许的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

一、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必要性

(一)我国现有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不足以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农业保险公司经营亏损、导致业务萎缩,承包面积下降。

2.财政救助和紧急贷款缺少稳定性和风险共担机制。

3.其他与农业有关的风险保障制度发育不足,作用微弱。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风险的保障不能单纯只靠财政救济和银行贷款,必须建立一种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二)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靠“三驾”马车,一是农业科技的进步和运用,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加速器”;二是农村金融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它是农业发展的“润滑剂”;三是农业保险机制,它是农业发展的“稳定器”,此三者缺一不可。而“稳定器”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明确

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几年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各方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仍然不够明确,这表现在两方面:

1,地方政府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不明确。

2,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经营方式不够明确。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保险意识淡薄。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逐渐铺展的进程中,农户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仍掣肘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原因如下。

1,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高成本、高费率与农户家庭低收入之间的矛盾。农业生产自身的高风险性、空间的分散性、时间的季节性、定损的复杂性,造成了农业保险的高成本性,于是决定了农业保险实现正常运营必须以高费率为保障。

2,依赖思想严重和保险意识淡薄是制约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

3,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难以承担额外保险成本。

(三)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技术水平落后

农业保险经营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普通财产保险经营技术难以奏效。而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的专业人才匮乏,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还非常落后。

1,农业风险监测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农业风险的识别、衡量、预测、预警以及信息统计与管理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2_农业保险定价技术落后。农业保险定价要以风险区划前提、以精算理论为基础,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农业风险区划几近空白,精算技术甚为薄弱,叉缺乏完备的统计数据资料支持,费率的厘定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未能准确反应保险标的的真实风险水平,导致严重的逆选择。

3,产品开发技术落后。集中表现在产品质量低、针对性差,真正根据农民收入水平、风险状况量身定做的产品少之又少,难以满足农民的保障需求。

(四)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它对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带有明显的公益性,它是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而我国对政策性保险业务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及相应政策予以扶持。

(五)地方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缺乏长效机制

(六)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和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的缺失

农业生产易受巨灾风险事故的袭击,大面积旱灾、水灾在我国各地的发生频率都很高。而目前,尚无一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在试验之初就着手建立“巨灾补偿准备金”。同时,部分试验的省、市、区也没有安排再保险。缺乏巨灾赔偿准备,也无分散风险的其他安排,这样的农业保险试验经营无疑成了一着“险棋”,等于将风险都集中到了各级地方政府身上,这也是目前地方政府试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隐忧所在。

三、加快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逐渐铺开,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以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持续的推进。

1,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2,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一是提供经营管理费用补贴和再保险费补贴,以激励其经营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二是对参保农民实行的保费补贴方式,建立保费补贴的长效机制。

(三)构建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农业风险具有高度关联性和巨大的不确定性,致使农业风险损失在空间上很难分散,结合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如果在农险设计上没有一个完善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一旦农业巨灾损失发生,单独的商业性保险公司很难独立承担与消化。我国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1,提高试点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率。在不断增加试点地区的同时,努力提高试点地区内农户的参保率。通过农业保险单位的增加,在直接保险层面上通过大数法则在更广空间上实现风险分散。

2,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农业保险经营难度大、赔付率高等特点,农业保险承担风险责任的能力和赔付能力有限。在此情况下必须通过再保险方式,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分散风险、分摊损失。

3,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或巨灾风险的融资机制。

(四)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教育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损失的补偿方式,在大部分地区还远未被农村居民所接受。农民的保险意识非常浅薄,对农业保险的作用还心存疑惑,农民不信任又不适应交钱让社会来保护自己。为此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农业保险知识的普及力度,培育农民保险意识,加强农业人口对保险职能的认识,使其认识到保险是稳定生活、恢复生产、保障经济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进而自觉地参加保险,从而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和覆盖面,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向前发展。

(五)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机构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监督管理主要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来实施,但政策性保险的监管与商业性保险的监管在监管性质、监管内容、监管规则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为了避免出现因各自为政、分割管理、资源分散配置而导致高投入、低效率的局面,建议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经验,考虑在适当的时机,以目前的中国保监会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部门和人员为基础,联合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机构,如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管理局或农业风险管理协会,以适应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

第三篇:我国社保制度研究论文

目 录

目录„„„„„„„„„„„„„„„„„„„„„„„„„„„„„„ I 摘要„„„„„„„„„„„„„„„„„„„„„„„„„„„„„„ II 关键词„„„„„„„„„„„„„„„„„„„„„„„„„„„„„„II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1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1

(二)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现状„„„„„„„„„„„„„„„„„„„„„1

(三)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现状„„„„„„„„„„„„„„„„„„„„„2

(四)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现状„„„„„„„„„„„„„„„„„„„„„2

(五)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现状„„„„„„„„„„„„„„„„„„„„„2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3

(一)社会保障范围覆盖不全„„„„„„„„„„„„„„„„„„„„„3

(二)立法滞后„„„„„„„„„„„„„„„„„„„„„„„„„„„3

(三)农村养老保障问题„„„„„„„„„„„„„„„„„„„„„„„4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4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5

(一)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5

(二)要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5

(三)建立分类分层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5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建设,规范管理,强化监督„„„„„6

(五)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齐抓共管的社会保障管理新机制„„„„„„„„7

四、总结„„„„„„„„„„„„„„„„„„„„„„„„„„„„„„7 参考文献

I

摘 要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从无到有,保障范围由小 到大,保障项目由少到多,保障水平由低到高不断发展。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的社会保障仍存在着种种问题:社会保障范围覆盖不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立法滞后、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不够规范等等。这些问题都有碍社会保障功能的正常发挥,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社保现状,农村养老,制度管理引言:众所周知,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国家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而老百姓遇到的上述各种困境都可以而且应该通过社会保障来解决。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起着“减震器”和“安全网”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取支取。截止2005年3月底,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554万。

(二)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现状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印发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明确提出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并使医疗保险制度逐步覆盖城镇所有劳动者。1996年国务院再次批准了《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1998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规定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 的2%.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该决定明确了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7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人数为9238万人,参保退休人员为3470万人。

(三)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现状

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在1986年和1993年待业保险规定的基础上,再次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该条例进一步扩大了失业保险的范围,调整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按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都要参加失业保险,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44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11万人。

(四)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现状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所有企业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工伤保险制度,由用人单位交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该条例对工伤的范围及其认定、劳动鉴定和工伤评残、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等问题都作了具体规定。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7009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29万人。

(五)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现状

1994年12月,劳动部颁发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生育保险按属地原则组织,生育保险费用实行社会统筹。生育保险基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费提取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女职工在生育期间可享受生育待遇。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488万人。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范围覆盖不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生变化,社会保险资金开始转向社会统筹,在体制上围绕着“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具体运行,但当前的三条保障线还不能全部覆盖城镇贫困范围。我国现有城镇贫困人口3100万以上,1999年享受社会保障的总人数不足300万,2000年不足400万。在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之外,传统的民政救济对象是“无劳动能力”的人,是为数较少的边缘群体。而在体制转轨中,“有劳动能力”却失去工作机会的人,也已经陷入贫困的境地,他们的基本生活也应得到保障。事实上,这部分人中的绝大多数既拿不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又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他们约占城市“下岗”、“失业”、“待岗”总人数的70%以上。目前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仍由企业来承担,社会保险金的发放和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的日常管理工作仍主要由企业来承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本来要靠企业、社会、财政三方面共同筹措,但由于企业(特别是一些困难企业)和社会分担的部分没有很好落实,一些下岗职工不能及时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的现象仍然存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还很窄,基本上集中在城市的公有制单位中实施。就是在城市中,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也有待扩大。比如,在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一些没有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各类企业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他们中的一部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却还没有进入这条“最低保障线”。

(二)立法滞后

在我国,除1953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可视为社会保障立法外,还没有第二部社会保障法律。虽制定了规定和条例,但不能代替法律的作用。首先,规定和条例不具备法律的权威性,执行起来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其次,有的规定或条例规定得较早,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最后,有的规定和办法具有明确的临时性,即权宜之计。以上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康发展,相关执能部门应针对上述种种弊端,采取积极措施,改变这一现状。

(三)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资金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民政部1992年印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明文规定,在保险基金的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样的规定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是世界最低的。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只有10%左右,而这10%的投入绝大部分给了城镇职工。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投入过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来源实际是依靠传统农村的集体补助和投入。但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使集体经济力量受到严重削弱,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财政能力和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已无力承担当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由集体经济负担的农村军烈属优待、“五保户”供养变为农民直接负担,而国家干部、城市居民、工人不负担,这样一来既不利于增加统筹金额,也不利于标准统一。此外,农民个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集体补助也微乎其微,几乎完全由个人缴费。这样的社会保障不仅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而且也影响了农民参加养老、医疗等保障项目的积极性,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难度。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极其分散,职能相互交叉,这样容易发生筹资过程中的矛盾和造成各部门之间对权利的相互攀比、责任的相互推诿。另一方面,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规范性不强,资金管理分散,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挤占、挪用甚至挥霍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按照中央政府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实行全额征缴。但是目前部件地区仍实行差额缴拨的办法,造成企业挤占、减发或拖欠基本养老金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对会保险基金没有纳入财政统一管理,省级地区间基金调剂受到了很大限制。在企业和政府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对于社会保障的责任划分也不够明确。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一)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只有实行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受益,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要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作为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在社会保险方面,应逐步将范围扩大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灵活就业的劳动者,并最终包括一些自我雇佣者和自我服务者。在社会救助方面,应当加大国家财政的开支,建立完善的对贫困居民的救助制度,应进一步放宽救助条件,提高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使社会贫困人口都因此而受益。在社会福利方面,要提升社会福利在整个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改革现行的福利体制,重整福利资源,将社会福利制度化、法律化,让全体国民都能够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要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近20年,但社会保障立法还相对滞后。迄今为止,我国未颁布专门的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险法,只颁布了一些国务院行政法规,这种立法滞后的现状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的步伐。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社会保险法,明确社会保险主体的权利义务,使社会保险各项制度在法律的强制性原则下有效运行。此外,还需制定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等。惟有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其保障公民的生存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建立分类分层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经济能力悬殊。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只能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形成各地区层次不同、标准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建立作为社会保障最后防线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8 对那些因为疾病、灾害或缺乏劳动能力而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人口提供帮助,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在确定最低保障标准时,应根据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及政府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制定制度化的标准。第二,建立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应该逐步实现城乡之间医疗保障制度的接轨;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可以建立合作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制度。第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民政部自1992年起试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因其属于完全个人账户和完全积累型的养老保险模式,缺乏社会统筹,实质上成了一种自愿参加的储蓄,起不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从而也失去了对贫困人口提供帮助这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本来意义。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应该考虑在自我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社会统筹的比例,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的结合,并设计向贫困人口倾斜的制度。第四,构建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通道。城市化的进程意味着农业人口将大规模地转变为城市人口,目前情况下,实现这种转移的途径是进入乡镇企业或其它非农就业以及进入城市打工。但是,通过这些方式实现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虽然事实上已由农业劳动力转变为非农业劳动力,但却无法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尤其是不能得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因此,应该尝试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设计互相衔接的通道,以加速城市化进程。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建设,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投保的热情不高,与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规范有密切关系。因此,要使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在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上下工夫。首先,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全国统一、权威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其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督体系,这是农村社会保障制衡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管是指各有关方面对社会保障经办部门的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进行评审、鉴定,以达到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与目标的实现,确保各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效益。第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构队伍建设。通过内部提高职工素质和外部引进专业人才的途径,努力塑造和培养一支适应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管理需要的专业队伍。

(五)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齐抓共管的社会保障管理新机制

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是搞好社会保障基金征管的一条可行捷径。各级征收机关要牢固树立协作配合意识,争取当地党政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要与公安、法院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加大对偷税漏税、拒不缴费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新闻媒体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对欠费不缴、公开抗费等违法行为及时曝光。在社会保障税尚未开征以前,在业已由地税机关接管社会保障费的地区,可以建立税务、劳动、财政合署办公机构,建立工作协商制度,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开展一站式服务。通过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保障征收新格局,既能及时协调和化解社保费征收分配过程中的矛盾,确保社会保障费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又能保障广大缴费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确保社会基金的发放及时足额到位。

四、总结

总而言之,社会保障制度大至影响民心向背、社会稳定,小到事关百姓的饥寒冷暖、衣食住行,乃至生老病死。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吕学静《各国社会保障制度》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2 [2] 丛树海《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系问题研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8 [3]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第2版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8 [4] 吕学静《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8,[5] 林毓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4 [6]刘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挑战》

http://admin.sinoth.com/Doc/article/2008/11/10/server/100002813.htm 2008-11-10 [7] 吴云法《城市低保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4 [8]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1 [9]邓大松,刘昌平《2006-2007年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

XI

第四篇:乡镇财政论文: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研究[模版]

乡镇财政论文: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研究

【中文摘要】乡镇财政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石,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多年以来,乡镇财政在管理基层财政、组织地方税收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1994年我国推行的分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开始形成我国分税分级财政框架。但分税制改革仍然带有很大的过渡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地方既得利益。在收入分配模式中,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从分税制前5000亿元中的28.35%迅速上升到2009年财政收入总额近6.9万亿元中的52.4%。’同时,省和市级政府的财力也有集中趋势,只有县乡两级财政收入比重在下降。据统计,县乡财政供养人员近3000万人,约占全国财政供给人员的70%,但县乡财政本级财政收入却只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17%不到。适当集中财力和财权,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是必要的,但如果集中的程度过大,集中的速度过快,必然会对基层财政造成负面影响,使得基层财政出现资金严重不足的现象。本文从我国财政体制的基本理论出发,借鉴德国、美国、日本等三个国家财政管理经验,分析他们的财政体制在保障基层财政方面的内容及特征。同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乡镇财政体制为研究对象,借鉴浦东经验提出分步解决乡镇财政体制问题的建议。

【英文摘要】Township finance is the most basic level in our current financial system.It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state finance.It is the economic base of township government to

fulfill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functions.Years, it is very important of township finance to manage the basic finance, organize the local taxes.Now, with the deepening of tax-sharing system reform in 1994, financial framework has already been formed.But, it largely retained the local government interests with great transitional nature.The result is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venue in the national proportion of total fiscal revenue is 28.35% before the tax-sharing system reform, and it up to 52.4% in 2009.Meanwhil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have concentrated financial resources.Only county and township government revenue is falling.According to statistics, county and township government provide for nearly 3000 people which take up 70% of entire country.But county and township financial revenue take up 17% of the national revenue.It is necessary to concentrate financial resources, but if the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is too large and the speed is too fast, inevitab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unty and township finance which make a serious shortage of funds.This paper is from the start of basic theory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learning from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other financi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alyse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in

their financial system of the basic financial protection.At the same time, select the township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of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Pudong,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put forward step by step proposal to solve the financial difficulties of township.【关键词】乡镇财政 财政体制 转移支付

【英文关键词】township financefinancial systemtransfer payment

【目录】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研究5-6景7础8-119-1011-17

Abstract6

摘要

1.1 选题背

第一章 绪论7-17

7-8

1.2 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1.3 研究的理论基1.3.2 公共选择理论1.4 国内外文献述评

1.4.2 国

1.3.1 公共产品理论8-91.3.3 新制度经济学10-1

11.4.1 国外有关研究文献述评11-1

212-17

内有关研究文献述评鉴17-27

第二章 国内外财政体制的经验借

2.1.1

2.1 德美日三国财政体制分析17-2

317-19

2.1.2 美国财政体制安排

德国财政体制安排19-21

2.1.3 日本财政体制安排21-23

2.2.1 立法界定事权

2.2 三国财政

体制的共同特征23-2523-24等化24-2

52.2.2 科学界定财权242.2.3 转移支付制度均

2.3 国内”强镇扩权”经验借鉴

25-272.3.1 “强镇扩权”改革主要内容25-262.3.2

“强镇扩权”与”乡财县管”的比较分析26-27新区乡镇财政体制分析27-37

第三章 浦东

3.1 浦东开发初期的财政体制

3.1.1 “八五”乡镇财

一”八五”体制(1990—1995)27-28政体制主要内容27-28成效28

3.1.2 “八五”乡镇财政体制取得的3.2 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阶段--”九五”体制

3.2.1 “九五”乡镇财政体制主要内容

(1996—2000)28-3028-2929-30

3.2.2 “九五”乡镇财政体制运行情况3.2.3 “九五”乡镇财政体制存在问题30

3.3

初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十五”体制(2001—2005)30-3231

3.3.1 “十五”乡镇财政体制主要内容

3.3.3

3.3.2 “十五”乡镇财政体制运行情况31

“十五”乡镇财政体制存在问题31-323.4 综合配套改革初

3.4.1 “十一

见成效—”十一五”体制(2006—2010)32-37五”乡镇财政体制主要内容32-33政体制运行情况33-34问题34-3737-4637-40

3.4.2 “十一五”乡镇财

3.4.3 “十一五”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第四章 浦东新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模式探索4.1 第一步:发挥省、市、区县级财政的积极性4.1.1 考核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37-38

4.1.2考核激励机制的评价指标38-39的确定39惩措施40

4.1.3 考核激励机制奖励额

4.1.5 资金使用与奖

4.2.14.1.4 考核程序39-40

4.2 第二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40-42

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化进程适度、稳定可靠的转移支付基金41付规模与比例41镇41-42

40-414.2.2 建立规模

4.2.3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

4.2.4 条线专项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直拨至乡

4.3 第三步:4.3.1 扩大

4.2.5 提高转移支付透明度42

重新构建为基层财政提供保障的财政体制42-46乡镇财政必要的财权政支出体制42-4647-50

后记

4.3.2 构建为基层财政提供保障的财结束语46-47

参考文献

50-51

第五篇:残疾人大学生论文: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残疾人大学生论文: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目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残疾人大学生作为同时具有残疾人和大学生属性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以“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为主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中的弱势地位日益明显。同时,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作为体现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未受到全社会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如何解决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难题是目前残疾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需要集社会、政府、高校合力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现状、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现状、政府法律法规制定和社会责任感等问题探讨形成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并通过社会排斥理论、就业能力不充分理论和就业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难与高等教育缺乏就业指导、政府法律法规笼统不细化、社会歧视和残疾人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有关,并指出制度层面的社会排斥、资源配置的社会排斥和文化认知层面的社会排斥是其深层次原因。本研究通过探讨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境和原因,并结合发达国家对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有益经验和方法,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消除对残疾人大学生的歧视和偏见、加强残疾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加强专业的就业中介机构建设是解决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主要途径。

【英文摘要】At present, the overall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great burden to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especially the employment of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most difficult.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disabled students, a special group of society, is symbol of improving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olicies.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give special and sustained attention to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This paper observed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China’s disabled students, the status of higher education to disabled students, government laws and polici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n analyzes the plight of employment of disabled students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lack of career guidance, short of government laws and policies, social discrimination and disabled students themselves.And through social exclusion theory, human capital theory to explain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eeper reasons for the

phenomenon of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disabled students in China, the results pointed out that the institution, resources and cultural awareness social exclusion play a key role.After research of the plight of employment of disabled students and the useful experience and methods of developed country, the paper show that improving of related preferential policies, guiding to the community to eliminate discrimination,enhanc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agencies are bes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of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关键词】残疾人大学生 就业 社会排斥

【英文关键词】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Social exclusion 【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139938848.....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

【目录】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3-4

问题7ABSTRACT

4一、导论7-11中文摘要(一)研究背景与(三)研究现状与理

(一)(二)研究目的与意义7-8论综述8-1

1二、我国残疾人大学生现状描述11-17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概述11-13

等教育的主要形式

述14-17

17-24

17-1813-14(二)我国残疾人接受高(三)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情况描

三、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一)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对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二)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探讨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难

(三)高校与残疾人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其

(四)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对残疾人大学生就

四、国外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措施借鉴

(二)国的成因18-20就业的影响20-22业的影响22-2424-27(一)国外残疾人相关政策法规24-25

外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措施25-27

五、解决我国残疾人大

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及建议27-32

业的相关优惠政策27-28(一)完善残疾人大学生就(二)引导社会消除对残疾人大学生

(三)加强残疾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六、的歧视和偏见28-2929-30

结论32-33(四)加强专业的就业中介机构建设30-32(一)研究结论32(二)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32(三)进一步研究方向32-33

33-36致谢36 参考文献

下载我国房地产业界对按揭研究的论文(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房地产业界对按揭研究的论文(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一、开发注重学习效能的交替式专业培养方案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在以能力养成为主线的“三段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必须以注重学生学习......

    大数据在我国房地产中的应用

    摘要:从房地产企业的视角阐述大数据的应用情况,分析近年来大数据在我国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案例,并结合国外个别经典案例分析大数据在房地产企业开发和营销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

    对我国影子银行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影子银行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影子银行体系,其构成与发达市场国家的影子银行也存在较大区别,对中国影子银行的研究主要从监管较少或......

    对我国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为了更好地满足这部分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从2000年起,不单是政府扶贫机构或组织,我国农信社也开始涉足小额信贷项目,并主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模式开展业务。农户小额信用贷......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 学 生:李 婷 指导老师:王培瑄 南京大学网院0909行政管理系 论文摘要: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在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却在......

    我国权利理念研究论文5篇范文

    中国的道路设计特别是城市道路设计,是非常奇怪的,讲究直南直北、直东直西,因此到处都是90度的交叉或者转弯。从天空看,道路网似乎很有规矩,象格尺画出来的一样。方方正正被认为就......

    消费经济学论文——我国消费信贷问题研究

    此处 不能 书写 此 处不能 书写………………………………… 装 … …… … ……我国消费信贷问题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消费信贷也在蓬勃发展,各种消费信贷类型层出不穷......

    社会保险论文:我国医疗保险现状及问题研究

    装订处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专升本) 2011-2012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12、2) 《社会保险》 主讲教师: 范道津 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深圳学习中心(直属)[22]VIP专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