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土空间布局优化
近期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我国未来5年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谋划,也为未来15年我国的远景发展定下了基调。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这是我们未来一段时期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主线。下面,我结合工作,谈谈对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土空间布局的一点认识。
新发展格局下,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主要目标。在这个城乡发展大格局下,优化空间布局,构建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及其支撑体系,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新发展理念推行和新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自然资源部门当下所承载的重大使命。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当下,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向较为明显,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全球经济地理现象。便捷的交通和通信网络,为更高层次的空间集聚和整体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客观上也推动了城市群、大都市圈的崛起和发展。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西欧各国等,人口和经济活动仍然呈现向城市群地区集聚的发展态势。如:美国的波士华城市群以全国2%的土地,集聚了全国17%的人口,创造了20%的GDP;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全国9%的土地,集聚了53%的人口,创造了60%的GDP.在我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群集聚发展战略的实施进程明显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逐步实施并有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相邻地域的协同发展到整个区域的全面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大的迈进。这一进程中,合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一体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等,对于科学引导和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保障高质量发展,无疑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提出的明确要求。城乡发展新格局下,国土空间的布局优化是一个需要整体考量、科学研判、综合构建的系统化工程。其基本原则,仍应以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为前提,在这“三条控制线”管控下,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空间。新发展格局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是我们基本的发展模式,通过自然资源供给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新发展格局要求的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而突出的位置。因此,融合城乡发展空间,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既要构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体化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提高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引领高质量发展,也要构建保障绿色发展的生态保护大格局,进一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