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共5篇)

时间:2021-02-01 16:0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

第一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要求的提升,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音乐课程也从以往的小学科变成了必修课程,音乐教学涉及到知识面非常广,它可以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会以单调的教学模式把音乐知识呈现给学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满足学生们活跃的思维,音乐课堂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存在着一定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做出有效改变,应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让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前言: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是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去自我感受,教师做出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可以建立音乐需要,掌握音乐知识,在音乐鉴赏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文化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给予了学生太多的枷锁,在方法和方式上也太多陈旧,所以学生在互动中不主动,课堂教学的质量就不高,学生就没有得到综合性的发展。

一、师生互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低

在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太枯燥,学生的兴趣不高,所以在回应教师的方面就较差,互动根本就没有得以实行,主要还是教师在进行着教学。例如,在《爱我中华》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互动无非就是让学生跟唱,或者让某一位学生进行演唱,本身大多数的中学生对于爱国歌曲就没有兴趣,这种传统的互动方式下,学生就更不会主动去参与到教学中,教学的效果就不好,学生不积极,获取到的成长就有限。

(二)教师很少倾听学生的想法

现在很多的初中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限制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见解,只要和教学大纲和自身理解不相符就认为是错误的,然后进行批评,根本没有体现出音乐课程的人文艺术性,这就造成学生消极对待师生互动,应付学习,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难度,也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失误,也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1]。音乐的学习是需要自我表达的,无论是鉴赏还是演唱、创作,都需要有情感融入其中,教师对学生的不尊重,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会越来越沉闷,师生互动也得不到实施的条件。

(三)教师缺乏积极引导

新课改的下的初中音乐教学需要注重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在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中获得素养提升。但是初中生在能力上在音乐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上是较为欠缺的,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学[2]。教师在师生互动中都是安排既有的答案来进行互动,学生都是在接受,没有去探究的过程,音乐素养就没有得到形式。比如让学生感受一下《小鸟,小鸟》这首歌曲中的大自然,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将答案公布了,学生也就只能强行去理解,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促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良好开展的对策

(一)提高师生互动的趣味性

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作为音乐教师的特长,提高师生互动的趣味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进行音乐语言的建设,在互动内容上感受到新奇,并在形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比如,安排学生进行接唱,以课程主体为中心,进行歌曲接龙等形式,让师生互动变的生动有趣,学生愿意参与到互动当中,这样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音乐课堂不只是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固定知识,还需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生们对当下的“b-box”唱法非常感兴趣,就可以给学生们展示鼓、电贝斯、电吉他等乐器,并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些乐器的各自基本节奏,学生熟悉了这些乐器的特点之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师生、生生之间展开交流,有哪些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们用嘴巴模拟乐器的声音,不限制他们模仿的乐器种类,每个人在讲台上唱出自己的“口技”节奏,这样还可以把音乐知识融入学生们喜欢的“b-box”中,鼓励学生结合动作、表情等表演,在比表演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即兴自编歌词,让其他学生拍手打节奏,表演完后,给予学生热情的掌声,这样能使不自信的学生在台上获得自信,在音乐课上得到自我展示,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上获得音乐创作的灵感,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课堂氛围,在学生们表演完后,要听一听学生们的课堂收获,让学生们说一说,对说唱这一唱法的认识,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

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实行平等教学。当学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时,给予学生肯定,并让学生将见解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学生在其中也可以得到积极性的发展,提高师生互动的效果。

(四)设置与教学相关的情感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师生互动中设置情感引导,让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演唱和鉴赏,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音乐理解来表达,这样素质教育就可以得到落实,而学生在引导下也可以提升音乐素养[3]。例如,在《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中,教师可以依据博爱、仁爱、母爱、情爱的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与主题相契合的歌曲,并演唱出来,这样在情感的引导下,互动的效果有了保证,学生从中也可以得到个性化的发展,音乐的文化和情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质量需要得到重视,对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需要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发挥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认识到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师生互动可以在课堂中有序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更多的展示,可以在其中自主获取到音乐知识,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皓钰.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18):184.[2]曲艳香.浅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问题[j].北方音乐,2017,37(22):221.[3]王秀玲.基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认识与分析[j].北方音乐,2017,37(20):162.

第二篇: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近几年来,“互动”越来越体现在煤体与观众、促销厂家与消费者、书本杂志与读者之间加深往来与相互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新课程实施改革以来,也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实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起来,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动脑,而不是一味地去接受知识。如何把握好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呢?我想从以下点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是要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给学生提问的权利。如今的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但如果一节课只是老师在讲,学生不许多嘴,只许安静的听话,这种能力显然是无法得到锻练的,甚至还会使某些学生彻底丧失兴趣。所以在课堂上,不必急于将整堂课的目标强加于学生,束缚学生的思维。,可设置一些小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促进他们的思考,并为他们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其次要改进课堂结构,学习变成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教学是沟通和合作的活动,强调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沟通和活动的主体,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当教师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进行指导时,教学才称得上教师主导的教学。所以课堂上要倡导以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培养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体验事实,体验问题,体验过程,体验结论。再者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方法。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多设计一些开放型的问题便于学生合作完成。保证每个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答方法,再让学生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选择较优的方法。同时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跟着同学一起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努力使后进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优生的思路拓宽了,后进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合理地安排成小组,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

第三篇:关于初中音乐课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分析

关于初中音乐课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分析

摘要:自古以来音乐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的教学也被提上了很高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让学生热爱生活,音乐教育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环境下,音乐课堂教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同时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得到了应有的增强。本文对师生互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待能给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互动;课堂

我国的音乐课堂教育,一直以来是深受填鸭式教学的影响,使得本来应该是活泼生动的音乐课堂变得死板枯燥,更有甚者,学生认为初中音乐只是中考一个工具,只是简单机械的记忆,让音乐教育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学生的音乐修养,以及兴趣都不能够很好的培养。因而,本文的研究就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优势作用

现行条件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音乐充满了热爱,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和教师之间教学相长,共同激发出教学和学习的热情。同时,师生互动让教师和学生的心贴的更近。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当中,教师更加容易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有一些不能通过语言发泄的情感,在音乐的世界中,更容易得以体现,教师对学生有了了解,必将从各个方面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从多角度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初中音乐教学师生互动存在的不足之处

1.在教学当中,学生并没有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以及重视程度是学生积极参与的主要动力。在我国初中音乐教育当中,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单纯乐理知识讲解问题,由于讲授方法相对枯燥或者陈旧,学生提不起兴趣来。另外,很多学生对音乐不够重视,也同时导致了教师自己在备课的时候不够充分,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看起来死气沉沉,学习效果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再者,学生一旦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就主动退缩,而我们的教师在面对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的时候,没有合理估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过于专业的知识讲授给学生,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方式过于固定。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下,很多的音乐教师,仍然采用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在任何课堂上都可以千篇一律的用。但是我们知道,我们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单一局限的教学方式,不利于音乐教学,不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只有多样化的互动,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在互动当中学到知识,增强音乐带给学生的美感。

3.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生搬硬套。在我国现行的音乐教材中,对于课程教学以及课下活动都给出了参考性建议。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回归课本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所在的班级硬件软件条件,而生搬硬套,使得课堂互动以尴尬的场面收尾。一些学生,不具备一些先行知识储备的条件,对于教师提出的一些互动方案,完全不理解,从而导致的课堂进展艰难,课堂效率低下。

4.部分教师干脆不互动。整个课堂一言堂,只要是把知识讲完即可,不管学生接受程度如何而匆匆完成任务。实践证明,只有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够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可见,师生互动在音乐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

三、提高师生互动的策略

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近年来,随着课程体制的改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主要进行框架性引导并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以改正。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更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还给学生并不是散养式教学。教师应该积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框架,让整个课堂在教师的控制下,有序而又活泼的进行。并且,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提醒学生,你们是课堂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的加入进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如何去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有意识的做到放权,一些能够由学生解答的问题,就由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给以评价和总结,这样师生互动使得学生学习效率充分提升。2.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促进师生互动。音乐学科有很大的优势,就是大部分学生都是非常喜爱的。而音乐课本身涉及唱歌舞蹈等多个方面,充分利用这些项目,能够使得课堂丰富,同时增进师生交流,让课堂效率提升。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歌曲示范或者音调示范,在学生示范的过程中,教师给以指正,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和教师在充分互动中增进彼此的感情。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采用分组教学,以表演,舞蹈,组合歌唱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小组教学当中,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探讨以及和教师之间的讨论,不仅使得对音乐的学习能力提升,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能力等。这样学生在相对民主宽松的环境下,学到了该有的知识。

3.对互动的材料进行甄选。音乐课堂不仅仅是教授音乐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操的培养,因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需要学生体会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这些情感,就需要教师对一些背景性知识进行讲解,在学生充分理解背景的前提下,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积极的去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

4.学校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好的基础设施和教师培训。音乐课堂,在很多年里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现今素质教育前提下,虽然已经有所改变,但仍然不乐观。很多学校基础设施不齐全,音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都限制了师生互动在课堂上的展开。

总结:

总之,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德智发展的重要时期,而音乐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途径。肩负着如此重任的初中音乐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宇晓飞.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浅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8 [2]曹红娟。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问题探究[J].中学教学。2015.02 [3] 陈静.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第四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邮编:211100)黄秀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因此而成为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热点话题。

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教与学的关系是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现实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怎样的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克服这些问题的对策,建立新课程所期盼的积极、和谐的师生互动,使师生互动教学更有效,这无疑是当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关键、最敏感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改善课堂教学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与理论支撑 1.课题的界定

“互动”从狭义来讲,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

数学教学中师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交流.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颇为重视互动,但是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互动.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应是教师帮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观念,主动地进行建构的过程. 2.理论支撑

现代教学观。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形式。(2)内容。(3)深度。(4)互动作用失衡度。2.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成因。3.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设计

(1)调查法。在研究前、后期采用问卷、谈话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本质和内涵,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课堂教学设计。2.研究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2006年4月下旬—5月上旬)

完善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2)实施阶段(2006年5月中旬——2006年10月)

第一阶段(2006年5月中旬——2006年8月)开始实施课题:

2006年5月——6月:A)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教师的问卷为《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主要内容及对教学的影响》,学生的问卷为《影响师生(有效)互动的相关因素》;B)深入课堂,调查研究;C)与老师交流;D)与学生交流;E)请专家指点。

2006年7月——8月:A)整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B)初步提出应对策略。

第二阶段(2006年9月——10月)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A)完成《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课题总结报告;B)整理课堂教学案例。

第三阶段(2006年11月)上交课题研究成果。

A)市教科所的安排上交课题研究成果;B)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向全校老师汇报课题研究感想;C)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认识的研究 1.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标准》提出的课程总体目标。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 方面的课程总体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其次是数学的思考、问题的解决,最后才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知识技能是实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载体,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因而师生互动显示也它的无穷魅力,它更能积极引导学生“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 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2)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方面,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就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想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就得要求“当事人”处于“平等的网络”中,都作为主体而存在,没有权威,只有来自各个领域的不同的声音。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互动中,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和经验的指导者,也是一个学生学习的激励者与促进者。

另一方面,《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让学生充当“主人”。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宰着”、“指挥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的启发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提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鲜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3)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师生的有效互动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的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同学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 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4)有利于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师生的有效互动往往是从“(引发)问题”开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又在“(解决)问题”结束,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师生的有效互动使得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可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这样新知识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成为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主体,没有互动就形不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2.师生互动的内容的特征(1)探究性

师生的有效互动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话题”,“话题”是师生互动的“媒介”,话题的展开决不仅仅是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因为课堂中的很多“一问一答”都是在“主体——客体”的关系状态下进行的,学生是被动的,而真正的话题应该是能引起“当事人”共同兴趣、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的话题,好的话题是促进互动向深度发展的动力。因此,“话题”的探究性就能激发学生的互动,并且可使互动不断深入,使学生保持着长久的互动热情。(2)开放性

为了能使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不同的同学都能获得的发展,这就要求互动的话题具有开放性。

(3)生成性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因为教学不再仅仅是“预设“,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知识,包括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的产生的知识。而且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的比重有加大的趋势,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创生”、“动态生成”、“改造”了课程。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的研究

1.互动按照事先设计的路线推进,忽视了“动态生成”。

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甚至只是“观众”与“听众”。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的思维只能按照老师机预定的轨迹运转,整个教学是一个封闭的、机械的、缺乏活力的过程。2.互动的形式上是热热闹闹,忽视了互动的价值。

有的数学课热热闹闹,温度骤升,学生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等到下课铃声响起还意犹未尽。管他有无必要,先来个讨论;见课堂冷了场,也来个同桌互说;一个问题不管有否探究的价值,四人小组先合作了再说。新课标 的确提出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殊不知,合作交流也是需要教师教给方法,提出建议,合理分工,讲求实效的,光搭起了虚架子是不行的。

3.互动更多的是语言上,忽视了互动应该是多元的。

互动应该是多元的,不仅包括语言、行为的交流,还包括心理的交互. 问卷调查中学生说“课堂上可用眼神交流;课后可用留言条的方式;在作业里‚聊天‛等,有的学生甚至还提议利用‚网络、电话、短信、信件;家访‚等。

有的学者按照师生互动的内容把互动分为认知互动、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三种,包括认知方式的相互影响情感、价值观的促进形成,知识技能的获得,智慧的交流和提高,主体人格的完善等等。但由于现行的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更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换意见,发出和体验彼此的心声;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于是,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认知的矛盾发生和解决过程上,而严重缺乏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提升等过程。

4.互动是在部分学生中进行的,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 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师生互动的对策的研究

1.树立学生意识,即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依据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教学互动过程,在师生互动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枯燥的知识赋有情趣和意义。这还包括教师要确立好自己的角色,学生期盼的是“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是朋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问题的探求者和学习者‛、‚多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 心声,多了解学生的心理,与学生成为朋友‛。(这些是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心声)。

2.创设有利于激发师生互动的情境,注重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 5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在理解、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突出地表现为两点:一是选择更好的、更切合所教班级学生的教学材料(比如,如果课本中使用了城市生活中的素材创设情景,农村的学生不熟悉,那么教师应当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相应的材料);二是把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

数学教材应当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

在“师生互动”问卷调查中,学生对“老师常常担心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深度不够,多是浅层次的互动,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回答是“主要在于互动的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

3.改变提问方式,激发学生互动的动力。

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即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展开互动,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矛盾论我们知道,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得以发生、发展的。让学生产生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矛盾中掌握知识、升华理念。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在不断解决问题、不断产生新问题中进行,最后还能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尽力激发学生更多地使用探究性对话。在很多课堂当中,两种类型的师生对话占据着主导位置,它们分别是探究性对话和形成性对话。当教师运用探究性对话时,他们并没有就某一问题下最后结论,而是承认自己并不知道所有的答案。这种探究性对话的特征就是较多的试探性的语言和较少确定性的语气。探究性对话是通过迂回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这表现在教师面对学生时似乎犹豫不决,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或评价。而形成性对话却遵循的是从他(她)启发、提问,然后学生回应、作答,最后他(她)再加以评价,这往往暗示了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权威性,这样会在“含蓄地贬低学生的知识、贬低学生促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能力。”

对此,学生也有他们的见解,‚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改变一些教学方式,让同学的思维更灵活,也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一些。幽默风趣些‛。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应用数学。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4.充分利用师生互动中的生成性资源,还课堂教学的真面目。新课堂,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情感,将更加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激发个体的自主精神和首创精神。每一节课其实都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这段历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谱写的,它不是教师一个人事先就能写成的。因此说它是“相互交往,动态生成”的。预设,只是教师课前的准备、设想,当学生的思想、行为与我们的预设发生了冲突,甚至有了碰撞,教师就再也不能一味地自顾自走下去,要知道,此时此刻你应该和学生一路同行。

5.加强师生互动的评价,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对师生互动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 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如

● 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 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 ● 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 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

● 能否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问题; ● 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 是否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益; ● 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

● 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 能否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 能否体会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 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值得强调的是,多为学生创造快乐和成功。在问卷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分组学习,我们小组经过一番讨论,终于得出了结论,后来,我们组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此时,我的心中很甜,不仅仅因为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更因为我尝到了合作的快乐”。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功会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马斯洛的心理层次学说指出:每个人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在课堂上就表现为对鼓励、快乐和成功的热切盼望,这是人之天性。但是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的这一份天性却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苛刻和单一,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虽然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换来的不是自己所想要的鼓励、快乐和成功,而是永无止境的讽刺、挖苦的失败。在课堂上对学生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打击;多一份微笑,少一份怒气;多一份表扬,少一份谩骂,让学生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6.给予强有力的指导,引导他们积极互动。

首先,要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有的学生坦言‘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除非问题简单,自己早就会了,才敢发表观点)怕出现错误,丢面子’、‘意见与他人不同,不好意思说’、‘有时想与老师交流,但没有勇气,害怕说错了,有时也由于没有与老师沟通惯’、‘有一次老师让我回答一个问题,我在心里是明白的,可一说出来就不对了’。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真正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比如,当组织全班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以鼓励和具体的帮助,使他们也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有的学生在问卷中坦言“不善于表达个人的观点,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会提出新的问题‛、‚不善于积极发言,不勇于积极发言‛。并向同伴提出‚多表达自己的意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多和他人交流合作,放开胆子,勇于向老师提问。‛所以引导他们学会耐心倾听别人的见解,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是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断要渗透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吴永军主编《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案例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2)杨九俊、吴永军主编《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3)傅道春编著《新课程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4)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 教育研究 2001年第4期,P36~54(5)黄忠敬 《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7期

(6)余艳 译《反思课堂交流——亚洲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第五篇: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

大班容量下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有三种形式:即教师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其中师生互动最为关键。我们曾做过多种尝试,但任未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我们不得不陷入反思,为什么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一、多师生问答,少生生见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积极挖掘学生与课本内容,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使生动的课堂教学留于形式,形式大于内容。结果终于过程,使学生失去了大量交流的机会,学生剩下的火花也因没有摩擦,没有碰撞而黯然无色,教学效果就会大折打扣,令人惋惜。

二、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

目前课堂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没有深层次的探究,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教学像一条潺潺溪流单线条行进,而没有大海似的潮气潮落,波浪翻滚。这对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三、多教师表演,少学生支配。

学生只是唯一服从的单向型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大多体现为教师学生的控制——服从——影响,教师常常成为唯一的信息源指向学生,在互动作用中占据了强势地位,而学生处于弱势地位。

四、多知识传授,少能力培养

教师因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课堂上趋向于知识接受,自身弱化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师生的互动显得苍白无力。

要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就要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性质和任务,要重新认识教师中的任务和角色,并重新调整课堂教学的策略,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孔子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师生之间的恐惧心理,学生才敢畅所欲言。

二、捕捉并重组课堂信息,调整互动内容

互动只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教师为实施自己的“教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漠视学生课

堂的现象。往往在教师的不经意间,学生产生了一个典型的疑问,生出了一朵创新思维的火花,掠过一丝情感的变化,如果我们教师善于把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出来,加以重新组合,或许可以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引发深刻的认同,广泛的共鸣,给下面的课堂带来一场精彩。

三、采用多向交流与合作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情感上的沟通,是内容上的领会,是合作中的默契。这种交流,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还可以在教师和班级之间进行。可以是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间可以是力排众议,也可以是异口同声。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增进友谊,培养自己高尚的情趣。

下载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及师生互动

    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及师生互动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有限的,短短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教......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新课程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

    让师生互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让师生互动成为高效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以人为本”,培养......

    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摘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形成互动共享的氛围。本文......

    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青铜峡市四小王文霞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任课教师:罗丽娟一、 案例背景在本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我在初一年级的音乐课。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那节课是让同学们学唱歌曲《青春舞曲》(第一课时)。就......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上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我在7、2班上音乐课。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那节课是让同学们学唱歌曲《青春舞曲》(第一课时)。就在学唱乐谱时,发生了......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张翔 一、案例背景: 在上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我在7、4班上音乐课。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那节课是让同学们学唱歌曲《青春舞曲》(第一课时)。就在学唱乐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