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审实施细则,
附件 3
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审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以下简称“市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审和管理工作,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本细则。
一、评审依据及标准
(一)评审依据
《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
(二)评审标准
1.GB/T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2.GB/Z19579-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3.《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价准则》。
以上文件如有新的版本,则以最新版本为依据。
二、评审程序
(一)发布通知
每届市政府质量管理奖由市市场监管工作主管部门就奖项评选方案报市奖项管理工作主管部门,经市奖项管理工作主管部门报请市政府批准同意后,由市市场监管工作主管部门与市奖项管理工作主管部门印发评选工作通知。
(二)组织申报
1.申报原则及范围。申报市政府质量管理奖遵循自愿原则,申报及评审不收取任何费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组织,凡符合基本条件的均可申报。
2.申报市政府质量管理奖的组织,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
(2)生产经营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
(3)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运行有效,持续改进效果显著;质量管理工作具有行业特色、组织特点,质量工作成绩显著;
(4)在鼓励创新,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方面,走在市内同行业或同类型企业前列;
(5)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突出的社会贡献,主要经济、技术和质量等指标位于国内或本市同行业领先地位;
(6)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依法诚信经营,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社会信誉。
3.鼓励具备下述条件的中小企业争创市政府质量管理奖:
(1)组织规模须符合“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的通知及其说明”中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2)拥有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或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3)科技含量高、技术创新性强,市场竞争力和成长性强,在同行业走在前列;(4)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方面奖励;
(5)拥有经认定的省部级及以上研发机构;(6)近五年内主导或参与过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7)拥有多项有效期内的与主要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且没有知识产权的争议或纠纷。
4.申报程序和材料:
(1)提交《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申报表》。申报组织按《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申报表》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如实、完整填写,经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区政府等推荐后,在规定时间内将《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申报表》报送至注册地区市场监管局。
(2)审查筛选。各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收集本区申报组织的申报材料,报送至评审办。评审办依托大数据技术对所有申报组织进行审查和筛选,确定进入材料评审的组织名单。筛选结果由评审办负责通知申报组织。
(3)提交自评报告。评审办对通过筛选的组织开展培训,对评审标准、评审规则及自评报告格式等内容进行讲解。各组织对照《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价准则》撰写自评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评审办。
自评报告共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组织概述(简介):内容要求见 GB/Z19579-2012 附录 B,字数限 3000 字以内;第二部分自评报告:对照《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价准则》的要求,从采用方法、工作展开、学习整合和实施结果四个方面逐条用事实和数据进行评价说明。报告文字力求简要,含图表最多不超过 6 万字;第三部分证实性材料:提供与申报表及自评报告内容相关的证实性材料。
上述材料需提供电子文档(光盘)1 份和一式 4 份的书面材料(用 A4 纸装订成册)。
(三)材料评审
1.组建评审组。评审办从评审专家库中遴选评审专家组成材料评审组,确定材料评审专家分组和参评组织分组。材料评审组依据评审标准和大数据反馈数据对进入材料评审的组织进行材料评审。
2.评审内容包括:是否符合基本条件的要求;申报材料是否详实、完整;申报材料能否反映组织贯彻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方法、展开、学习整合和结果。评审组最终形成材料评审报告及分数。
3.专家技术指导组对材料评审情况进行综合审议后形成意见反馈评审办。
4.评审办遵循好中选优原则,确定进入现场评审的组织名单。
5.评审办向未进入现场评审的组织反馈意见。
(四)现场评审
1.组建评审组。评审办从评审专家库中遴选评审专家组成现场评审组,确定现场评审专家分组和参评组织分组。现场评审组依据评审标准和大数据反馈数据对进入现场评审的组织
进行现场评审。
2.现场评审程序包括:
(1)编制现场评审计划:由各评审组组长负责编制本组的现场评审计划并报评审办。评审办与受评组织进行沟通,确认后开始实施。
(2)现场评审前准备:
a.评审组长主持召开预备会,明确评审要求和分工。
b.评审员根据分工分别编制现场评审检查表,经评审组长审核同意后实施。
c.评审组准备好实施现场评审所需的记录表和文件。
(3)现场评审应关注的重点:
a.影响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b.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及部署,战略规划、生产经营计划实施的结果。
c.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情况。
d.主要经济指标、市场地位、社会贡献程度在市内同行业或同类型中的位置及发展趋势。
e.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调动员工积极性及员工的满意度、稳定性的结果。
f.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方面的方法和结果。
g.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和检测手段。
h.履行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情况及结果。
i.持续改进的方法和结果。
(4)实施现场评审:
a.召开首次会议。评审组全体成员和受评组织的中层以上领导参加并签到。会议由评审组组长主持,主要内容有:介绍与会人员;阐明现场评审的目的、依据及评审方法;确认评审的计划及安排;宣布评审员及受评组织行为规范;受评组织高层领导介绍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主要过程和结果。
b.现场调查访问。评审员按照评审标准、现场评审计划、现场评审检查表,进入受评组织的各个现场,调查了解贯彻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方法、展开、学习整合和结果,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证据,并记录在现场评审检查表上。记录的信息和证据应真实、准确、可追溯。
信息和证据获取的方法有:与受评组织的人员进行沟通、座谈和问卷调查;查看有关文件、资料、记录等;对绩效数据进行核实等。
c.召开评审组会议。评审组组长召集评审组会议,沟通现场评审情况,掌握评审进度,研究解决评审中发现的问题。
d.与高层领导沟通。现场调查访问结束后,评审组应与受评组织的高层领导进行沟通,反馈现场评审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听取受评组织高层领导的意见。
e.形成现场评审报告。现场评审期间,评审组成员应根据评审计划分工,完成逐条报告。在现场评审结束前,评审组应进行合议,对受评组织实施卓越绩效管理的情况进行评分,并形成现场评审综合报告及分数。
f.召开末次会议。评审组全体成员和受评组织的中层以上领导参加并签到。会议由评审组组长主持,主要内容有:重申现场评审的目的、依据及评审方法;概述评审过程;宣读现场评审综合报告;受评组织对现场评审报告予以确认;受评组织高层领导表态发言。
3.提交现场评审报告:完成现场评审后,由各评审组组长召集全组评审员研究,形成现场评审报告及评分结果向评审办提交。
4.专家技术指导组对现场评审情况进行综合审议后形成意见反馈评审办。
(五)综合评 议
评审办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质量方面及相关产业经济方面知名专家,对进入现场评审的组织进行综合评议,依据参评组织的综合评审情况以及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产业结构定位等,研究提出入围市政府质量管理奖的建议名单。对未入围的组织,由评审办反馈意见。
(六)审 核 评 定
评审办将综合评议结果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提交评审委员会审议,评审委员会对综合评议结果进行审核并确定拟获市政府质量管理奖和市政府质量管理奖提名奖名单。
(七)社会公示
1.评审办通过政府网站及新闻媒体对拟获奖组织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个工作日。
2.评审办负责受理公示期间的意见反映,并及时组织调查
核实。
3.评审办将公示情况报告提交评审委员会审定。
(八)
呈报批准
市市场监管工作主管部门与市奖项管理工作主管部门就评选结果联合呈报市政府批准。
(九)表彰奖励
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市场监管工作主管部门与市奖项管理工作主管部门联合印发评选表彰决定,对获得市政府质量管理奖的组织进行表彰。
三、评审监督
(一)监督主体与对象
1.评审委员会设立市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监督组(以下简称“监督组”);
2.监督对象包括评审办、评审组、评审员和受评审的组织。
(二)监督内容
1.是否遵循评审工作原则;
2.评审工作是否收取或变相收取费用;
3.评审过程是否符合程序要求;
4.评审人员是否遵守廉洁自律和行风建设规定;
5.受评单位是否有不正当行为。
(三)监督 职责
1.受理举报、投诉,组织开展查处工作;
2.建立受评单位和评审人员相互监督机制,及时掌握评审方、受评方相互监督的情况;
3.及时调查核实评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并提醒和告诫有关人员; 4.经查实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向评审委员会提出处理意见。
四、获奖组织的管理
(一)获奖组织有义务向社会推广、分享其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在获奖后持续改进创新,创造更具特色的质量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新经验,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二)组织获奖后三年内每年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价准则》开展自我评价,不断完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一季度末向评审办提交上一年《卓越绩效自我评价报告》,字数限 1 万字以内。
(三)组织获奖后三年内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保、卫生等事故,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获奖组织应及时书面报告评审办,市市场监管工作主管部门和市奖项管理工作主管部门联合报请市政府撤销其所获奖项,并向社会通报。
五、附则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发布日期:2020 年 7 月 1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审实施细则》(2018 年版)同时废止。
第二篇: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实施细则
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实施细则
为规范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以下简称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确保评审过程科学、公开、公平、公正,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实施办法》,制定本细则。
一、评审依据
《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实施办法》 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Z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以上文件如有新的版本,则以最新版本为依据。
二、评审程序
(一)发布通知
每年3月份之前由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发出申报上省政府质量奖的通知(以下简称申报通知),并在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门户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向社会公布。
(二)申报
1.申报时间、原则及条件
申报通知发出2个月内,由各市州推进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自愿原则组织辖区内企业和组织进行申报。申报原则和条件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实施办法》第三、四、五、六、十二条的有关规定执行。2.申报材料 应包括以下内容:
a)企业和组织概述(简介)。字数限3000字以内(内容要求见GB/Z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附录B);
b)自我评价报告。企业或组织对照GB/T19580的要求,从采用方法、工作展开和实施结果三个方面逐条用事实和数据进行评价说明,必要时可使用图表,字数限6万字以内(含图表);
c)《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企业或组织应按申报表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如实填写完整(见附表);
d)证实性材料。企业或组织应提供与申报表内容相关的证实性材料; e)顾客满意指数测评报告。企业或组织应提供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本企业或组织近三年的顾客满意指数测评报告。其中a)、b)、c)项需提供一式三份的书面材料(装订成册)和一份包含以上内容的电子文档(光盘);d)、e)项需提供一份书面材料(单独装订)。3.推荐
(1)申报企业或组织的申报材料经所在市州推进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通过,并征求申报企业或组织主管部门意见后,形成推荐意见,由市州政府推进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签署意见,在申报通知规定的时限内报送评审办。
(2)每个市州每年推荐申报省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数量不超过2家。(3)申报材料上报截止期后,评审办不再受理任何补充或更改的材料。(三)资格审查
(1)评审办组织人员对各地推荐的企业或组织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
a)申报企业或组织是否符合基本条件的要求; b)申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c)申报材料能否反映企业或组织贯彻实施GB/T19580的方法、展开和结果的基本情况。
资格审查情况应形成记录。
(2)评审办向质监、工商、环保、安监、统计、税务、海关、检验检疫和行业主管部门等了解和核实申报企业或组织合法生产经营的情况。
(3)在材料审查和了解核实的基础上,评审办确定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或组织名单。
(四)资料评审
1.评审办按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或组织的组成情况,从评审人员专家库中抽调人员,分行业组织若干个评审组并确定各评审组组长。
2.评审组按照评审标准,对每个企业或组织的申报材料分别进行独立评审与合议评审:
a)独立评审:由评审组组长指定某个评审员独立阅读若干个企业或组织的申报材料。评审员阅读后,进行评审并记录有关情况;
b)合议评审:由评审组组长召集全组评审员对独立评审情况进行集体讨论,取得一致性意见,并对申报企业或组织按要求进行打分,形成资料评审报告,确定是否推荐该企业或组织进入现场评审程序。
3.评审办综合各评审组的意见后,遵循好中择优的原则,按不超过最多评奖数1:2的比例确定进入现场评审程序的企业或组织名单(即不超过6家)。
(五)现场评审
1.组建评审组。评审办按进入现场评审程序的企业或组织的行业组成情况,组织若干个评审组并确定各评审组组长。各评审组至少应包括1名熟悉本行业的专家。
2.开展现场评审。各评审组按照评审标准,对企业或组织进行现场评审。现场评审程序包括:(1)编制现场评审计划
a)由评审组组长负责编制本评审组承担评审的各企业或组织的现场评审计划; b)现场评审计划编制完成后,评审组应与受评审的企业或组织进行沟通并得到其确认;
c)现场评审计划应报评审办批准后实施。(2)现场评审前准备
a)评审组组长召集全组评审员召开现场评审预备会,明确现场评审的要求和评审组成员的分工;
b)各评审员根据评审组组长的安排分别编制现场评审检查表,并经评审组组长审核后实施;
c)评审组准备好其他实施现场评审所需的记录表和文件。(3)实施现场评审
a)召开首次会议。参加对象为评审组全体成员和企业或组织的中层以上领导,参加会议人员应签到。会议由评审组组长主持,主要内容有: ①评审组组长向企业或组织阐明现场评审的目的、依据及评审方法; ②评审组与企业或组织再次确认评审的计划及安排; ③评审组组长宣布评审工作纪律; ④企业或组织高层领导表态发言等。
b)现场调查访问。评审员按照评审标准、现场评审计划、现场评审检查表,进入申报企业或组织的各个现场,调查了解企业贯彻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方法、展开和结果,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证据,并记录在现场评审检查表上。记录的信息和证据应真实、准确、可追溯。信息和证据获取的方法有: ①与企业或组织的人员进行沟通、座谈和问卷调查; ②查看有关文件、资料、记录等; ③对现场进行观察; ④对绩效数据进行核实。c)召开评审组内部会议。评审组组长应根据需要,及时召开评审组内部会议,沟通现场评审的情况,掌握各评审员的评审进度,研究解决评审中发现的有关问题。
d)与高层领导沟通。现场调查访问结束后,评审组应与企业或组织的高层领导进行沟通,反馈现场评审情况(包括取得的绩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并听取企业或组织高层领导的意见。
e)形成现场评审报告。现场评审结束后,评审组组长应组织全组评审员进行合议,根据现场评审过程获取的信息和证据,对企业或组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情况逐条进行评分。在此基础上,形成现场评审报告。
f)召开末次会议。参加对象为评审组全体成员和企业或组织的中层以上领导,参加会议人员应签到。会议由评审组组长主持,内容有:
①评审组组长概述评审过程,评审人员分别对各自评审的内容进行讲评,提出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②评审组宣读现场评审报告;
③企业或组织对现场评审报告予以确认,并加盖公章。④企业或组织高层领导表态发言。(4)现场评审应关注的重点:
a)影响企业或组织经营的关键因素,企业或组织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b)企业或组织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及部署,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实施的结果;
c)企业或组织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实施的结果;
d)企业或组织的主要经济指标、社会贡献程度在省内同行业中的位置及发展趋势;
e)企业或组织贯彻以人为本,调动员工积极性及员工的满意度、稳定性的结果;
f)企业或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研发和成果转化,推进技术跨越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方面的方法和结果;
g)企业或组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和检测手段水平; h)企业或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 i)企业或组织持续改进的方法和结果。3.提出建议授奖名单。(1)各评审组在结束所有的现场评审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现场评审报告、相关评审记录和建议授奖的企业或组织名单提交给评审办。
(2)评审办对各评审组提出的建议授奖的企业或组织进行汇总,按照现场评审得分结果,并结合在各行各业树立标杆的需要,提出提请审议的候选授奖企业或组织名单(不超过4家)。
(六)审查表决
1.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召开会议,与会人数应达到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会议由评委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主要内容有:(1)评审办主任或副主任介绍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情况;
(2)评委会成员对候选授奖企业或组织及其相应的申报材料和现场评审报告等进行审查和评议;
(3)表决确定初选授奖的企业或组织,每位成员赞成的企业或组织数不超过3家。
2.列入初选授奖名单的企业或组织的得票数必须达到评委会与会成员数的2/3以上(含2/3)。符合得票数要求的企业或组织数小于等于3家的,按实际符合数确定初选授奖企业或组织名单;符合得票数要求的企业或组织数大于3家的,按得票数前3名确定初选授奖企业或组织名单。
(七)初选公示
1.评委会在《甘肃日报》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网》对初选授奖的企业或组织的名单进行公示,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并告知反映问题的途径和联系方式。公示期限为15天,自公示之日起计算。
2.社会各界反映问题应以实名或可联系的方式进行。反映问题的举报人无法联系的,不予受理。
3.评审办负责社会各界反映意见的受理,并及时组织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对反映问题的举报人的信息,评审办应予以严格保密。
4.评审办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后,对涉及的每个企业或组织分别形成调查核实情况报告,并提交评委会各成员审查。
(八)审定批准
1.由评委会主任或副主任确定以会议或发函的方式,征求评委会各成员对公示期间所反映问题的审查意见,最终确定拟授奖的企业或组织名单。
2.拟授奖的企业或组织名单,由评委会提请省政府批准,并由省长签发表彰通令。
3.经省政府批准授奖的企业或组织名单,通过各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布,并对获奖的企业或组织进行广泛的宣传。
(九)表彰奖励
由省政府召开会议,对获得省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并颁发奖牌(奖杯)、证书。
三、评审监督
(一)监督主体与对象
监察部门要参与对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包括对评委会、评审办、评审组和受评审企业或组织的监督。
(二)监督内容
1.评审过程是否遵循企业自愿申请,坚持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好中择优的原则。
2.评审过程是否符合评审程序规定的要求。
3.评审员及其他参与评审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评审人员)在评审过程中是否遵守廉洁自律和行风建设规定。
4.受评审的企业或组织(以下简称受评单位)在评审过程中是否有不正当行为。
(三)监督方式
1.省监察厅指派机构或人员对评审过程及评审双方进行监督,负责受理举报、投诉,组织开展查处工作。
2.建立受评单位监督反馈机制,由受评单位对评审人员在评审过程中是否遵守规定进行评价,并向监察部门或评审办反馈情况。
3.对评审人员或受评单位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反映,由监察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属实的,监察部门应按规定向评审办提出处理建议或直接作出处理。4.评审办应按相关法规或《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实施办法》的规定,对违法违规的评审人员或受评单位作出处理。
四、附则
本实施细则由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篇:2018.3.5江苏省质量管理奖现场评审宣传材料
江苏省质量奖
现场评审全体职员培训宣贯材料
一、XX集团愿景、使命、价值观
企业的愿景:缔造国内最大的、技术最先进的XXXXXX基地,成就XX世界品牌。
企业使命:成为XXXXXX的忠实卫士,成为悠久XXXXXX文化传播使者,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XXXXXX产品供应商,成为餐饮消费的首选产品,成为最高雅、美好、清新的XXXXXX生产场所,成为最受社会推崇的X业企业。
企业核心价值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二、公司管理基本情况
1、现场管理:5S管理
整理:就是彻底地将要与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
整顿:就是人员配置及物品放置标准化,做到定位、定品、定量。清扫:是彻底地将自己的工作环境四周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维修,使之恢复正常。
清洁:坚持“3不要”的原则,即不要放置不用的东西,不要弄乱,不要弄脏 修养: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
2、生产管理:标准化管理
XXXXXX生产执行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疾病防治、XXXXXX、安全加工、XXXXXX等9项X级地方标准。
其他养殖产品执行企业标准。
3、销售管理
执行国家标准(GB/TXXXXXX-2008 XXXXXX)以及企业销售管理规程。
4、企业质量管理
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2008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自XXXX年开始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先后于XXXX年、XXXX年获得江苏省质量奖。公司质量管理注重过程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思考:
我在本岗位如何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作贡献?
卓越绩效模式
1、卓越绩效模式是什么?
卓越绩效模式是一个奖项的标准,有着强大的鼓舞作用,激励人们为了荣誉和成就而付出非凡的努力,同时也给予付出了正确的努力的人们以应有的回报。
2、卓越绩效模式的产生
发源于日本
发展于美国
应用在各国
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特点
强调“大质量”观 聚焦经营结果 在比较和竞争中成长 追求卓越永无止境 管理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准则是非规定性的
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过程
通过方法——展开——学习——整合,得到最终的结果
主要由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利用资源,进行过程管理,实现经营结果,再通过测量、分析与改进,实现企业的卓越。
5、卓越绩效模式与全面质量管理(TQM)
卓越绩效模式的实质是TQM的一种实施细则,是TQM的模式。
6、五大利益相关方
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股东、社会
7、卓越绩效的核心价值观
前瞻性的领导、顾客驱动的卓越、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敏捷性、关注未来、促进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注重结果和创造价值、系统的视野
第四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
【发布单位】天津市
【发布文号】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17号 【发布日期】2007-07-04 【生效日期】2007-07-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
(2007年6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年7月4日天津市人民政
府令第117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2002年市人民政府令第49号)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三条修改为:“企业按照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可以根据本企业经济效益情况,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职工可以自愿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二、将第四条、第七条、第八条删除。
三、将第十二条修改为:“2005年12月31日前已经离休的人员,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1995年12月31日前获得劳动模范称号,离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职工,在基本养老金以外,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发给补贴。具体的补贴标准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1996年1月1日后职工获得劳动模范等称号,由奖励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或由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为其办理企业年金,离退休时不另外提高基本养老金计发标准。”
四、将第十三条修改为:“按照《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发给的过渡性养老金,以职工本人在1997年12月31日前经保值的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1997年12月31日前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按1%计发。”
五、将第十四条修改为:“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后退休且缴费不满15年的人员,在按照规定发给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基础上,再根据其在1997年12月31日前的缴费年限给予一次性养老补偿金,一次性养老补偿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六、将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删除。
七、将本细则中的“劳动行政部门”修改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八、细则条款序号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2年1月18日公布的《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公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2011年关于《北京市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补充规定》实施细
《北京市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补充规定》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97〕29号文关于《北京市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精神,现就《补充规定》中有关条款的实施细则做如下规定:
一、《补充规定》第三条,关于台湾同胞投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本市《关于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规定》的各项服务和优惠”的条款,其条件及具体规定是:
(一)台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需由市科委认定并颁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每年复审一次)。
(二)企业在审批、登记、银行贷款、海关手续、人员出境、设置海外企业、所需公用设施等方面享有优先权。有关部门在立项、规划、可行性研究、领照、登记、开工建设等环节的审批过程中,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不得延误。银行要优先给予企业人民币及外汇贷款支持;海关要简化手续,对资信良好的企业给予通关优惠待遇;简化因公出境手续,核定适当人数,办理一至两年内多次往返批件;企业根据境内外发展需要,申请设立国内分支机构或者海外企业,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市外经贸委要优先办理审批申报手续;企业所需的水、电、气、热、通讯等公用设施,有关部门根据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给予统筹安排,核定指标,优先供应,其供应的价格和收费享受国内同类企业的同等待遇。
(三)土地由合资、合作或者独资企业直接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其出让金按75%征收;需要缴纳的城市基础设施“四源”建设费和大市政费,减半征收。
(四)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生产性企业,从开始获利的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企业所得税,企业可以提出申请,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予以全部返还。免减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半的税率不足10%的,按10%的税率征收。
对台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
(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经市计委、市经委、市外经贸委认定,可以适度放宽企业产品内销比例;产品确属国内急需并能替代进口的,允许全部内销。
(六)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注册经营的企业,其分支机构仍在北京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销售区内自产产品的,可以享受区内企业的优惠政策。
二、《补充规定》第五条,关于“台湾同胞投资进行荒地、荒山、滩涂的开垦、开发”的条款,按照《北京市农村集体所有荒山荒滩租赁条例》执行,其具体规定是:
(一)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其集体所有的荒山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用于林果业、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的开发和经营,并由承租人支付租金。
出租荒山使用权,不包括地下资源、埋藏物和公用农田水利设施。
(二)制定荒山租赁方案,应当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按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科学开发。
(三)已经植树造林的责任山、义务植树责任区不得纳入租赁范围。
没有植树造林的责任山,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另行出租。
在国家批准的矿井井田范围内,出租方应当向地下资源开发单位了解地下资源开采对地上安全的影响,不安全区域的荒山不得出租。
(四)荒山租赁前已有的零星树木,可以合理作价出售或出租给承租方。
承租方在所承租荒山上栽植的林木,在承租期内归承租方所有。租赁期满,林木的处置由租赁合同约定。
承租方所有的林木,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审查批准,可以采伐、更新。
(五)荒山租赁期限最长不超过50年;开发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
(六)承租方必须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期限开发利用荒山,逾期不开发利用的。由集体经济组织无偿收回。
(七)荒山租赁的租金可以一次计租,也可分段计租;租金可以一次交付,也可分期交付。
(八)在租赁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荒山使用权及承租方所有的林木、地上财产可以依法继承和转租。
转租须经出租方同意,并由转租方与承租方签定转租合同。
关于台商投资“两高一优”农业项目,企业用地按农业用地对待及开发国有荒山、荒滩的地价和使用年限均由市房地局审批。
三、《补充规定》第七条,关于“台湾同胞投资者在京设立企业后,可承包经营国有和集体企业,也可承包经营外商投资企业”的条款,其条件及具体做法是:
(一)台湾同胞投资者承包经营的条件及资格:
1.具备法人资格并已有三年以上经营活动的台资企业。
2.能提出切实解决被承包企业亏损及正常发展的具体方案。
3.每年能够向被承包企业提供当年承包利润总额30%至50%的风险抵押金或风险保证金保函。
(二)承包经营国有和集体企业,由被承包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局级)或市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备案;承包经营属无上级主管企业,由法律公证部门备案;承包经营合资、合作企业须向市外经贸委提出申请,批准后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三)承包期限一般为三至五年。承包者必须确保承包经营期满时,被承包企业的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四、《补充规定》第八条,关于“台湾同胞投资者参与本市中、小工业企业改制、改造,可比照本市放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有关政策给予优惠”的条款,其主要做法是:
(一)台湾同胞投资者参与本市中、小工业企业改制、改造,包括国有中、小企业和区县、乡镇集体所有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规模界限的认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台湾同胞投资者参与本市中、小企业改制、改造的形式,除《补充规定》第七条所述的承包经营外,还包括收购、合资、合作、租赁、控股、参股、兼并及对已宣布的破产企业竞价购买。
(三)台湾同胞投资者参与本市中、小工业企业改制、改造,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将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对试点项目,可先由企业和其主管部门参照相关政策法规与台湾同胞投资者协商提出初步意见,提请市经委或区、县人民政府(对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审批,经原则同意后,再由市利用外资领导小组进行个案处理。
五、《补充规定》第十条,关于“台湾同胞投资者及其相关人员申请办理1年、2年或5年多次入出境证件”的条款,其具体办理程序是:
(一)在京投资台商本人(包括持有股权证明书的投资者)及其随行亲属;台湾企业驻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台资企业在京分支机构负责人及其随行亲属持五年有
效期《台胞往来大陆通行证》以及其它有效证件,到市政府台办办理多次入出境介绍信,凭市台办介绍信到市公安局办理1年、2年或5年多次入出境手续。
(二)在京工作的台湾雇员及其随行亲属持五年有效期《台胞往来大陆通行证》以及其它有效证件,到市政府台办办理多次入出境介绍信,凭市台办介绍信到市公安局办理1年多次入出境手续。
六、《补充规定》第十一条,关于“台湾同胞投资者购买本市各房地产开发公司有销售许可证的商品房”的条款,其办事程序是:
(一)在京投资台商(包括有股权证明书的投资者)持市政府台办颁发的《台资确认书》及国家工商管理局颁发并核准当年有效的《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到市台办办理购房介绍信,购房者凭介绍信到所选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办理购房手续,购买有销售许可证的商品房购房价格及其有关费用与本市居民相同。
(二)购房者如需转让所购住房,需到市台办认定被转让者资格。被转让者持市台办出具的购房介绍信到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三)台资企业(办事处、分支机构)高级雇员参照办理。
七、《补充规定》第十四条,关于“台湾同胞在本市医疗机构就诊”的条款,其具体规定是:
全市市、区(县)所属各有关医院均可接待台胞就诊,包括台胞就业体验(除在外宾门诊就诊外),收费按市民标准执行。
八、《补充规定》第十六条,关于“台湾同胞投资者在市政府批准的试点小城镇内投资50万美元(或相当50万美元的人民币)以下兴办实业,其相关人员可在企业所在地小城镇申请常住户口”的条款,其具体规定及程序是:
(一)户口办理程序:
1.由本人提出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经镇人民政府审核后,向当地派出所提出入户申请;
2.由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审核后,报区公安分局或县公安分局批准;本市跨区、县和外地迁入人员由区或县公安分局审核后,报市公安局批准;
3.经公安机关批准并核发《户口准迁证》后,凭有效期内的《台胞往来大陆通行证》到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试点城镇常住户口登记。
(二)登记为试点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享有城镇居民升学、就业、医疗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同等权力,同时应当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义务。
(三)登记为试点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在申请试点城镇常住户口中有弄虚作假、抽逃资金、投资资金逾期不到位等情形的,由公安机关宣布其户口无效并注销其试点城镇常住户口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998年5月12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你好哦啊,更多相关资料请联系QQ 163418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