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完善数字图书馆资源环境下的法制建设研究的思考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完全步入了数字时代。也就是说不管什么行业的发展都与网络有了紧密的联系,因为信息化时代对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网络时代用另一种说法来说就是大数据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它把人们的生活安排的更有条理,对于图书馆这样一个管理程序比较复杂的平台来说,对它进行数字化管理是再好不过的。因为图书馆的书籍比较多,这使得管理员在进行图书资源管理的时候就显得比较困难,这就体现了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但是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而言比较低,因此图书馆数字化进程就比较缓慢,而且在数字化管理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我们就将针对西部地区数字图书馆资源环境下的法制建设做出探讨:
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更是如此,对西部地区的冲击体现在方方面,图书馆也是如此,信息化的到来使得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显得捉襟见肘。因为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将在图书资源的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方面都面临问题,各种复杂数据的处理也成为了数字化时代下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那么如何更好帮助西部地区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数据化整合,解决数字化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纠纷,从而让它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成了本文探讨的重点。
我们这里谈到的数字图书馆是将图书、文献资料整合成数字的形式,然后通过互联网成为一种供全世界读者阅读的图书馆。对于西部地区这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来说,它的数字化普及面临争议。在网上开放图书馆也是受到网上的法律所保护的,图书资料从他们的出版到流通、使用与版权之间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数字图书馆也就一定会面临它的法律问题,这些法律问题包括知识产权问题和图书馆资源信息安全问题,怎么样去更好的对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去保护和维护网络图书馆的信息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一、图书馆面临的法律问题
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它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其实主要就是包括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问题,以下是我们作出的探究:
1.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引发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1.1馆藏资源数字化的法律性质
数字图书馆说的就是要把那些书籍资源通过数字化得形式来放到网上,从而让全世界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对知识有所了解,这从表面上来说是一种造福大众的表现,但从实质上抛析这又何尝不是对于出版书籍人的侵权行为呢?也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图书馆在将馆内的书籍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种对版权作品的不合法复制和侵权呢?他们在将图书馆内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经过出版人的同意呢?这就使得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图书馆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面临的这些问题,他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首先把那些年代久远的出版日期失效的书籍进行整合,然后对其他的书籍可以在取得相应的法律文件后加以处理,这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法制建设。
1.2数字图书馆在网络传输中的侵权问题。
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它让图书馆的很多文化资源可以在网上被很好的传播,从而让更多的人可以对知识的海洋有一个全面而快速的了解,这无疑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让馆内的资源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做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但是图书馆在通过网络传播文化的同时,虽然图书馆已经获得了对图书的所有权,但是它并没有把图书资源分享到网络上的权利,它必须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网络侵权问题,一般而言,超文本链接不会被人们认为侵权,但对于跳过主页直接引导读者到某个分页的深度连接和采用加框手段的超链接被视为侵权。这种行为被人们所质疑。
2.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个人隐私保障等问题
2.1企业的秘密问题
一般来说,图书馆蕴藏丰富的图书资源,它是包括很多方面的,也包括企业管理的相关书籍。一个企业要想保持很好的竞争力它就必须保护好自己的企业技术资源,而数字图书馆的开放使得企业的资源可以在被网上查到,这对于企业的管理发展是有害处的,很容易让竞争企业发现漏洞从而一跃而起。
2.2个人隐私保护问题
把图书馆的资源整理成数字化形式放在网上以后,使得我们国家的文化可以被世界人分享。但是不得不说,它在分享资源的同时也侵犯了我们的个人隐私权。登录过网上图书馆的人的信息就会轻易被别人查到,这侵害了我们的个人隐私。
二、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法制建设的相关措施
1.应明确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尚不完善,数字图书馆就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它对于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受到诸多争议,版权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为了促进我们国家对于数字图书馆的法制建设,我们必须要尽快确立对于数字图书馆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因为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社会上文化资源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必须对图书馆的法律地位进行重新界定,从而不断完善数字图书馆的法制建设。
2.应明确数字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的地位
我们国家的文化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但是仅仅通过书籍的形式流传很容易被人们所毁损,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国家管理文化的人必须认识到数字图书馆对于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而对数字图书馆加以管理,同时也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来进行管理,去保证这些文化遗产可以被永久流传,这也是加强数字图书馆法制建设的表现。
3.对于破坏数字图书馆网络环境的人进行严惩
互联网的发展也就造就了一批新的犯罪分子“网络高手”,他们故意侵害图书馆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共享,是十分可耻的,因此必须确立明确的法律条文对这一部分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惩罚,从而减少网络罪犯的出现。这样也可以改善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法制建设环境,这对于维护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三、结语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传播的平台。它对于资源的共享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改善数字图书馆的法制建设,从而保证数字图书馆的顺利开放。
第二篇:基于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集策略研究
基于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集策略研究
摘 要:在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于文献资源的建设目标不仅是占有文献资源,而是在读者需要的时尽可能快捷把文献资源提供给读者,不再出现以往文献资料的大量库存,而是利用网络平台形成“供应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的馆藏规模大小已经不是衡量图书馆价值的唯一标准。对于普通高校图书馆来说,它们面临着资金短缺,出版物量多,购买价位高的矛盾。因此要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购买到适合的文献是相当的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要解决好拥有与存取的关系,在建设好基础馆藏的同时,尽可能地开发利用网上免费的文献资源,并积极开展文献传递服务获取馆外资源。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出版;文献采集;策略研究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各大高校讨论的热门话题,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文献资源的建设质量是衡量一个图书馆实力的重要因素。为了让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更清晰,文献资源建设的针对性、指向性进一步加强,推动资源建设学科化、专业化,本文从“用户为核心、需求为向导、服务为手段”的资源建设理念出发,研究读者决策采购,推动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新发展。通过分析数字出版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集的影响,提出了调整采集目标、优化馆藏结构、联合采集、突出特色等基于数字出版环境下的文献资源采集措施。
一、数字出版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影响
所谓数字出版就是将图书信息用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在磁盘、光盘等媒介的过程。是依靠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利用数字出版技术进行内容整理与加工,再利用网络发布数字产品的一种传播方法.这是人类文化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显示技术、存储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的传承,这种数字出版技术已经超越了传统出版技术,文献资源不再需要实体馆藏,而是利用网络平台馆藏文献资源。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览自己需要的内容。数字出版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文献资源结构方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印刷型实体收藏已经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数字出版环境下,网络文献资源传播更加快速,文献资源可以以依托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其形式与种类多种多样,人们不需要去图书馆,利用网络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源。文献资源在结构上表现出多元化,图书信息可以压缩、检索、存储及输出,再利用媒介呈现在读者眼前。(2)文献资源获取方面,以往馆藏都是以纸为载体将文化展现给读者,获取资源的范围较小,信息内容单一,而数字出版环境下,馆藏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利用媒介将图书信息资源虚拟化,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节约了大量的馆藏空间,资源的内容丰富多样,各种信息资源在网上可以直接获取,读者可以轻松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充分满足用户无限量的信息需求。(3)文献资源采集方式方面,文献资源的购买、接受捐赠、交换是传统图书馆获取文献的重要途径,这样采购方法就显得比较盲目。数字出版环境下的图书采购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为用户提供的资源是“虚拟”产品,它极大降低了资源采集的投资风险和库存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图书馆资源谁选的难度。(4)文献资源经费配置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对图书馆经费的投入也渐渐加大,但是文献的价格也在日益上涨,文献的更新速度比较快,品种复杂,文献的采购受到一定程度了限制,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许多资源信息都可以依靠资源共享和免费网络获取,因此,图书馆就应该选择用户最需要、最具特色的文献来节约开支。
二、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集策略
文献资源采集是根据用户的需要来采购文献资源,这就要求图书馆利用各种渠道发掘用户的需求,然后做出资源的采购计划,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显现出自己的特色,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尽可能的满足用户信息需求。要做到这些,图书馆必须调整采集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馆藏作用,做到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协调配合。定制文献采集预算和文献采集计划,做到高质量地采集文献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在数字出版环境下,优化馆藏结构非常重要,不仅可以降低资金的投入,而且可以提高馆藏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客户更快速的享有不同信息类型与格式电子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要根据馆内的性质、特点、任务及本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等在馆藏结构上突显特色。建立起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文献资源模式。同时图书馆也可以联系其他图书馆进行联合采集,降低采购的重复率,提高文献的采购质量和利用率。以最低的成本来获取最多的资源,各馆之间协调发展,让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同时图书馆也可以在某个领域推出自己所具有的特色,尽可能的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图书馆还可以开发新的网络资源,将网络信息网络资源采取有针对性的储存、组织、加工、规范、整理、开发和利用,这不仅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性工作。
高校对数字出版环境下文献资源的采集具有很高的要求,其中包含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通过各种采集手段,极大地丰富图书馆藏,让用户最大限度的获得满足,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全面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造就一批新型图书馆工作人员,这是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集取得高质量的可靠保障。
三、结语
在数字出版环境下,读者的需求决定者图书馆的采购方向,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全方位解读读者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图书馆的自身经济实力,虽然读者决定采购方向这个模式还不是很健全,但是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图书馆采购质量,能更好地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购质量,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充分调动读者主动参与馆藏建设,与读者团结一致,共同完成好图书馆馆藏建设任务,让读者顺利的达到自己的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坚石.数字出版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采集研究现状与展望[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08).[2]蒋鸿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1(12).[3]余晓丹,何坚石.数字出版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采集原则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04)
作者简介:孙杜炯(1983-10),女,汉,浙江绍兴,2009年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现供职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文献建设。
第三篇:浅谈SOA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框架及实现研究的术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SOA Web服务 数字教育资源 一站式 协同
【论文摘 要】充分利用网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当前教育数字化深入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分布式数字教育资源协同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SOA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框架模型(MERSCA),论述了系统的主要架构和关键技术实现。希望在对现有各资源站点改动最小的基础上解决资源的共享和增值应用问题,创新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引言
数字教育通过实现教育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数字化,使现实校园环境凭借信息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1]。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是为解决分布式互联网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和重用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软件系统架构,它允许不同系统能够进行无缝通信和异构资源共享。
传统的网络教育资源使用模式降低了远程教育系统中的资源通用性能力,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建设开放共享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重要主题[2]。SOA(面向服务架构)为数字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最佳支持,为构建开放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建立新型的面向数字教育的公共服务机制,国家支持实施了“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等多项重大项目,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奥鹏”、“弘成”和“知金”三个覆盖全国的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3]。
在分布式教育资源服务的集成应用中,信息的交互、共享和数据的安全访问是关键内容[4]。设计一个全局的资源协同和访问框架来屏蔽资源平台差异,实现分布式资源的共享,以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增值应用,构建开放和便捷的资源整合服务,成为SOA环境下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文在对分布式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协同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SOA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框架模型(MERSCA, Model of E-learning Resources Sharing andCoordination Architecture),然后从协同数字教育资源一站式访问和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基于序关系的协同两个方面讨论了MERSCA实现的关键技术。实践研究表明,MERSCA模型是分布式数字教育资源协同共享系统建构中一种可行和实用的方案。
二、分布式数字教育资源协同需求分析
数字教育要达到的重要目标是信息共享和应用集成,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建设和完善过程[5],涵盖资源建设、资源集成、知识处理、平台接入和运行、质量监控和资源评价等多个方面,所以在建设之初就应融入基于全局观点、具有可扩展性和新技术兼容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SOA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框架及实现涉及资源协同的可扩展性、资源访问的便捷性、用户身份的管理以及认证、授权、加密等多项技术,框架的整体设计应满足以下目标:
(1)灵活性
数字教育服务架构通过通用性的服务接口调用来实现资源的跨域整合,个体原子服务独立于实现平台,具有松耦合、可扩展等特点,它们往往在不同时期由不同厂商开发,设计方法和开发技术也有所不同,各自拥有独立的用户认证体系,也因此导致了目前各个系统的用户数据分散,不能统一管理,难以共享数据的现状[6]。数字教育资源一站式协同架构需要从整体上灵活地鉴别用户,为这些多类型的安全服务提供基于整体访问的跨域安全集成,提供统一访问入口,从而提高优质资源整合的敏捷性。
(2)信任迁移
面向服务的思想使得资源应用逐渐趋向于分布式和相互合作的形式,用户的身份和授权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信任域。当资源来源于多个安全域,为保证资源交互活动安全,每次访问都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和权限准入确认,降低了资源使用效率[7]。因此需要一种信任迁移机制,能够提供一个整体的、运行时身份验证尽可能少的安全信息共享方案。资源访问主体只需要在某个安全域中进行一次身份认证,就可以访问其被授权的当前安全域其他资源或被当前安全域信任的其他域中的资源,不必通过多次身份验证操作来获得授权。
(3)可伸缩
模型应当能够提供开放式体系结构,实现可扩展的安全访问机制,框架应当将信息系统所面对的教育企业或机构从整体应用的角度统一对待,保持通过增加资源使服务价值产生线性增长的能力。当有新的应用需要部署或增加时,不需要对应用程序本身进行大量修改,通过考量安全方案规划技术发展因素,使新的安全技术和规范可以很方便地融入[8]。
三、数字教育资源一站式协同
架构模型(MERSCA)
SOA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框架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MERSCA采用层次结构建模方法,从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中协同资源一站式访问与基于序关系的动态协同两个核心技术构建资源的安全整合,把握用户对于教学设计逻辑和资源访问等个性化需求,在进行异构数字教育资源协同架构规划中兼顾目前和未来的发展。MERSCA模型从下至上分为资源管理层、通信层、资源组合层、资源协同层和应用层。
(1)资源管理层
我国教育数字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为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媒体素材、在线题库、网络课件、网上教学案例、网络课程等多种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9]。
在MERSCA中,资源管理层从分布式的优质教育资源中提取类型资源共性,参照已定义好的统一接口标准,将资源属性对应于标准属性用XML格式字符串描述出来,形成统一的资源描述规范和服务接口。同时通过WSDL协议描述数字教育资源的服务,实现标准的接口绑定和异构资源的服务封装,并进行注册和功能分类的集中管理,在对现有各资源站点改动最小的基础上解决资源的共享和增值应用问题。资源管理层为通信层和资源服务组合层提供了资源的预处理功能,通过服务接口对外提供教育资源服务。
(2)通信层
通信层使用基于XML的SOAP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对教育资源交互信息进行描述。应用程序之间基于SOAP进行相互沟通时,不需要知道彼此是在哪一种操作平台上操作或是各自如何实现等细节信息。SOAP代表了一套资源如何呈现与延伸的共享规则,它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可以独自运作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面,并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通讯方式来传输,例如SMTP、MIME,或是HTTP等。
无论基于.net技术开发的教育资源系统,还是应用java技术开发的教育资源系统,通过SOAP协议,系统之间能够相互进行沟通和资源共享,资源系统之间的平台架构和实现细节是彼此透明的。
(3)教育资源服务组合层
资源组合层基于BPEL4WS业务流,在Web服务组合引擎所提供的质量控制、消息路由、信息管理、事务管理和流程管理等功能的支持下进行资源服务集成。通过可视化编排方式,资源组合层将不同的教育资源原子服务依据教学设计者设定的逻辑组合在一起,屏蔽底层信息基础设施的变迁,合理地安排这些服务的运行顺序,以形成大粒度的、具有内部流程逻辑的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的潜力,形成“1+1>2”的服务资源集成增值效果。
BPEL4WS基于XML Schema、XPath及XSLT等规范,提供了一套标准化语法对业务流程所绑定的Web服务交互特性及控制逻辑进行描述。通过对业务流程中教育服务资源的交互行为建模,BPEL4WS以可视化和有序的方式协调它们之间的交互活动达成教育资源服务的组合应用目标。
(4)教育资源协同层
异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协同应用过程涉及处于不同计算域下的多个资源提供者,当用户访问分布式的多域数字教育资源时,就会涉及安全边界跨越问题,需要登陆不同系统,接受多次安全身份验证,安全与访问效率都无法得到保证。
安全声明标记语言SAML是信息标准化促进组织(OASIS)为产生和交换使用者认证而制定的一项标准规范,它基于XML架构在不同的在线应用场景中决定请求者、请求内容以及是否有授权提出需求等,同时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交换授权和确认的机制,达到可转移的信任。安全协同层基于SAML实现用户在多个资源提供者之间身份和安全信息的迁移,通过数字加密和签名技术保证系统消息之间的保密性。用户只需在网络中主动地进行一次身份认证登陆,不需再次登陆就能够在达成信任关系的成员单位之间无缝地访问授权资源。资源安全协同层所采用的一站式访问形式减少了认证次数,同时也降低了用户访问资源时的时间成本。
(5)应用层
应用层是系统功能和使用者交互的接口,提供安全管理入口、资源展示、资源新闻发布、知识宣传等功能。E-learning学习信息门户是应用层信息资源集成界面与终端使用者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桥梁,它通过一站式服务为学习者提供分布式数字教育资源集成服务中的核心业务。学习者通过信息门户模块进入学习环境,依据自身的需要和意愿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来完成通过多个安全域中的分布式资源整合而形成的系列课程学习。
四、MERSCA模型的关键技术实现
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MERSCA模型已在实践应用环境中得到成功实施。MERSCA通过分布式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整合来凝聚分布于网络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并提供安全方便的资源访问模式。MERSCA的成功实施依赖于协同数字教育资源一站式访问和资源服务基于序关系的协同两个关键技术。
1.协同教育资源的一站式访问
协同资源一站式访问技术通过使用SAML安全信牌确保可移植的信任迁移,在分布式的教育资源提供者之间共享用户身份验证信息和授权信息,同时又保证资源提供者对资源的控制权。SAML安全信牌由身份认证权威生成,它的生命周期也由身份认证权威来管理。完整的一站式访问安全认证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主要由六个步骤组成:
(1)学习者向身份认证权威的SOAP安全Agent提交身份验证信息,请求确认身份的合法性;
(2)在确认学习者身份为合法后,身份认证权威为学习者创建含有SAML合法性判决标识文件的安全信牌,并将该信牌返回给学习者;
(3)学习者在教学设计业务流程逻辑的引导下,通过点击目标资源地址的URL来试图访问某个协同学习资源,同时将合法性标识文件作为URL的一部分发送给资源站点,然后被重新定向到资源提供者;
(4)学习资源提供者的SOAP安全Agent收到步骤(3)传递来的信息,从合法性标识文件中解析出身份认证权威的地址信息,然后向身份认证权威的SOAP安全Agent发送包含合法性标识文件的SAML请求;
(5)身份认证权威的SOAP安全Agent收到SAML请求后,从请求中包含的合法性引用信息找到相关认证,然后将认证信息封装在SOAP包中,以SAML响应方式传送给资源提供者;
(6)资源提供者的SOAP安全Agent检查学习者安全信牌信息,如果检查成功则将学习者重新定向到数字学习资源所在的URL,并将所需资源发送到学习者浏览器,否则将拒绝用户访问。
在步骤(2)~(6)中,由于在重定位URL后附有与学习者认证相关的安全信息,可采用签名和加密的方式来保障认证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为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身份的真实性,步骤(4)和(5)中资源提供者和身份认证权威需要进行双向认证,它们在传输身份声明的过程中对学习者是透明的。
协同资源一站式访问的实现让学习者在访问不同的服务资源时避免身份重复认证,节省了学习者的学习时间,提高了系统资源的服务效率。
2.资源服务基于序关系的协同
资源服务基于序关系的协同技术将分布式环境下的教育资源服务看作独立的功能模块,通过BPEL4WS(Web服务业务流程执行语言)流程活动绑定这些资源模块,通过结构化业务流程活动来定义资源服务活动之间基于序的逻辑关系,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协同,组成大粒度增值应用服务。BPEL4WS流程引擎为业务流程所绑定的资源提供了控制与管理支持。教育资源设计者可以方便地依据教学设计思想采取可视化的方式编排资源协同关系,更方便地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图3展示了一个基于BPEL4WS的简易资源协同实例,BPEL4WS业务该流程通过三个基本活动分别绑定了由不同提供者提供的“C语言基本知识和测试服务”、“C语言高阶知识服务”和“C语言基本知识巩固服务” 分布式资源,基于教学设计序逻辑组成“C语言知识集成服务”组合服务。当E-learning学习门户接收到学习者的服务请求时,组合服务资源主要协同过程描述如下:
(1)流程“Receive”协同服务接口接收开始信息启动业务流程,启动一个资源协同实例;
(2)“C语言基本知识和测试服务”通过基础知识服务接口为学习者提供C语言基础知识学习资源,通过测试接口对学习者进行知识测试;
(3)“C语言基本知识和测试服务”将测试结果得分提交给BPEL4WS学习流程;
(4)BPEL4WS流程对学习者的学习绩效进行逻辑判决;
(5)当学习者得分小于60时,学习流程引导学习者进入“知识巩固服务”,进行知识巩固;当学习者得分大于60时,学习流程将引导学习者进行高阶知识学习;
(6)学习者知识学习结束,学习流程通过“Reply”协同服务输出接口发送终止信息终止业务流程,结束学习过程。
五、结论与展望
屏蔽资源平台差异、构建便捷的一站式数字教育资源整合服务是开放环境下数字教育服务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SOA环境的数字教育资源一站式协同架构模型MERSCA,MERSCA采用分层结构,通过对数字教育资源的服务包装,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可重用;通过基于SAML的安全信息共享技术,实现了一站式访问;通过BPEL4WS绑定,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基于教学设计思想的增值协同。MERSCA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集成性以及与平台无关等特点,适用于数字教育资源跨部门协同应用中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模型的实现过程证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这些特点在笔者参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实践应用中得到了证明。未来的工作将主要集中在业务流程级别安全性的设计与实现方面,以便提供一个更完善的数字教育资源集成服务安全体系。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6):07-19.[2] 冯琳,郝丹.现代教育服务业与数字化学习港——第十五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7,(9):05-17.[3] 杨宗凯.数字教育服务体系和环境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7,(10):57-58.[4] 钟志贤,王觅,林安琪.论远程学习者的资源管理[J].远程教育杂志,2008,(6):48-52.[5] 罗勇为.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6):22-26.[6] Shang Chao wang,Liu Qing tang,etc.Requirement Driven Learning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Based on BPEL [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2010,(02): 263-267.[7] 杨宏宇,孙宇超,姜德全.基于SAML和PMI的授权管理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2008,(6):1321-1325.[8] 任为民.“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的初步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10):58-59.[9] 夏洪文,侯凤芝.基于知识网格的教育知识管理体系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0,(8):61-65.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思考 作者:杨 慧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8期
[摘要]文章分析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期刊工作遇到的挑战,并提出创新期刊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期刊工作;网络环境
[作者简介]杨慧,东莞松山湖测绘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文献资料管理,广东东莞,523808
[中图分类号] G2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8)08-0175-0002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彻底打破了纸质文献一统天下的局面,人们可以从网上收集到大量文献信息,而且人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期刊因其出版周期短、出版形式和载体多样化、传递信息快、内容观点和思维新,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业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
不仅如此,期刊文献作为十大信息源之首,在图书馆文献中,约80%的信息来自期刊。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逐步成为全社会终身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能否做好期刊工作,直接影响到公共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
一、网络环境对期刊工作提出新挑战
(一)读者群逐步扩大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和途径,以前以到馆办证注册为统计读者人数的指标扩展为到馆办证注册读者、到馆浏览读者和网上注册读者相结合,读者有了到馆读者与不到馆读者(网络读者)、注册读者与非注册读者之分。
随着公共图书馆逐步免费向全社会开放,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成为真正的全社会公民,知识的殿堂走向了大众,读者群的构成更加复杂、充实、宽广。
(二)服务内容逐步延伸
传统的期刊文献服务是以纸质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为主体,向读者提供整本期刊和部分索引、文摘等文献信息服务。而电子期刊文献(网络期刊、网络文献数据库、光盘等)具有学科覆盖面广,利用方便、快捷,检索途径多等特点,读者通过相关手段可方便地在图书馆、家中、办公室查找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阅览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很强的文献资源的共享性。读者利用的便捷性和读者需求的广泛性与特殊性,使为读者提供以篇和知识单元为基础的知识组织层面的服务逐步成为服务内容的延伸。
(三)馆藏内涵业已扩大
传统期刊馆藏是以纸质文献为评价指标,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是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混合体,特别是网络上的虚拟文献,如拥有使用权无所有权的文献、网上免费文献等更是新时期馆藏文献的代表,馆藏不再局限于本地的物理馆藏,而不断扩大到馆外能够利用的所有文献资源。
(四)期刊管理模式发生变革
期刊工作包括期刊的采、编、加工、借阅、咨询等工作。目前期刊工作有“一条龙”管理模式和与图书归在一起的分部门管理模式。公共图书馆应根据馆藏量、服务对象等情况选择适应自己的管理模式,特别是要能应对本馆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未来要求。
二、对策与思考
(一)制定期刊发展方针,构建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
馆藏一直是评价图书馆的重要指标,因为馆藏决定着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因此在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馆藏并存的条件下,要制定电子馆藏的发展方针,合理确立印刷型期刊与电子期刊,中文与外文期刊,各大类(专业)期刊等的比例,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这是基于:图书馆提供原始文献服务这一基本职能是不会改变的,不论图书馆模式如何发展变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印刷型文献和电子出版文献还将共存,图书馆员中介和直接检索共存,馆藏和获取共存;随着各国科技的发展,中外文献的出版格局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根据需求和中外文献的出版现实应适时调整中外文献采购比例和重点。
(二)创新读者服务工作,提供“广精快”服务
在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期刊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需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多元化服务,努力拓宽期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渠道,为读者提供更广、更精、更快的服务。
首先,要强化期刊导读服务,提供范围更广的期刊信息。在传统的期刊阅览、新刊推荐、特色期刊、文章推荐、检索辅导等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搜集、整合各类载体的期刊信息资源,特别是网上免费的电子期刊和数据库资源,建立期刊信息导航总库,并根据需求构建分类子库(包括特色期刊库、精品期刊库、专业期刊库等)。同时将馆藏期刊信息进行链接,提供在线的期刊推荐订购和评价功能。同时不断争取数据库资源试用并延长试用期限。
其次,要加强期刊的深层次服务,提供更专更深更精的专项服务。以读者需求为重点,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如对政府的会议服务,对当今社会热点的专题汇编,对特定研究项目的跟踪服务等,使期刊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
最后,要加强对读者的研究,为读者提供更快更有效的服务。通过走访和网络调查研究了解读者的构成、需求等,建立本馆读者需求信息库和读者服务主动推送服务系统。采取面对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服务方式,融大众化和个性化服务为一体;采取部分纸质期刊流通外借、馆际文献互借和网上文献传递等方式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三)加强培训教育,提高读者的信息技能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许多读者难以跟上这个步伐,加上读者对网络期刊信息了解甚少和数据库检索技能较差,需要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读者信息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介绍,如不同类型数据库的内容和特点及其特有的检索方式;一般的检索方法,如主题检索、分类检索、关键词检索、组配检索、数据库的检索技巧;上网基本知识,如网络下载、浏览器安装等。培训的主要方式包括:办培训班、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现场咨询、检索大赛、网上教室、在线咨询等。通过培训使读者迅速掌握不同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充分调动读者利用电子期刊的积极性,提高电子期刊的利用率。
(四)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目前,公共图书馆期刊工作人员队伍正逐步走向专业化、年轻化。但从整体上来说,人员的素质与工作需要仍有明显差距,特别在利用现代化设备,开展网络期刊信息服务方面。网络环境下的期刊工作,将全面改变传统期刊服务工作的模式,从馆藏期刊范围到收藏手段,从服务方式到服务方法,从服务对象到服务时间、地点都有新的改变。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图书馆要有计划地对所有期刊管理人员进行信息管理和服务技术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岗位培训,参加短训班,选送到有关咨询机构或院校进修,听专家学者报告,参加学术交流会和工作研讨会、专题讲座,岗位交流,或者自学等。
总之,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网络环境下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传统的期刊管理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地为读者服务,使期刊工作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浦晓昊.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新思路[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1).[2]卓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思考[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5).[3]赵双丽.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J].图书馆学刊,2003,(2).[4]刘兵.公共图书馆科技期刊服务工作调研——西安图书馆读者科技期刊阅览情况分析报告[J].图书馆杂志,2006,(11).
第五篇:《数字环境下集体备课的研究》课题第一阶段研究小结
《数字环境下集体备课的研究》课题第一阶段
研究小结
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本课题组老师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不断努力工作,初步完成了阶段性研究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下面从数字化、培训、试点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数字化环境建设
我们认为,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学校的主要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因此,对于本课题研究,我们首先从数字化环境建设做起,目前我校的数字化环境建设可以概括为“一通两网两群”。“一通”指的是校讯通,我校现有学生1800多人,办理校讯通的占到了一半以上,所有教职员工的手机号也加入到了校讯通。“两网”分别指校园网站和校本资源网。学校拥有一个“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光纤VPN外连”的校园网,实现了“班班能”、“室室通”,且校园网设有课题研究专栏、各年级课件、教案、课堂实录等等;校本资源网融入本校教师自制课件等校本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成为我校教师的一个备课平台。“两群”分别指教研博客群和QQ群。我校教研博客群现有成员总数47人,目前已经发布3400多个帖子,回复量达到1700多次,开展了网络集体备课、网上评课、网络培训等教研活动;我校的教师QQ群目前有成员82人,成为学校办公以及教师交流探讨的最快捷的工具之一。而且,区内所有小学已经实现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硬件设备已经有了保障,这大大
提高教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开展的电子备课研究,也是希望教师能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博客上多反思和总结,因此本学期课题组还安排了一次教学案例撰写的培训,详细介绍了教育教学案例的特点和技巧,并在博客群发布教学案例专题帖,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传一篇教学案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开展集体备课试点工作
2015年3月25日至30日,数学组在五年级开展了一次网络集体备课活动,这是我校《数字环境下集体备课的研究》课题组开展的第一次网络集体备课活动,是一次成功的试点,为以后各年级全面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积累了经验。
这次网络集体备课的流程是这样的:
执教老师上传教学设计——执教老师说课,集体评议——教研组听课——网上评课——执教老师反思并优化教学设计——借班进行第二次执教——集体评议,总结。
其中说课的基本要求是: 1.该课题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目标(教什么)
3.教法与学法的选择(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4.教学流程
5.怎样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整合点的安排。
数学组开展的这次网络集体备课,执教人在本班和平行班各上一次,在博客上前后上传教学设计两篇,数学组其他教师参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