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计划”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8:4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卓越计划”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卓越计划”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第一篇:“卓越计划”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卓越计划”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服务

摘 要: 文章以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为例,介绍了该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实践情况,并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7-0031-04 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外围环境

南阳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本校)是豫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理工类本科大学。自建校以来,学校以“重点发展工科,积极发展特色学科(专业),稳步发展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为指导思想,基本形成以工科为主,理、管、文、经、教育、法、医、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联合培养研究生、专科和留学生教育。现有普通本专科生和留学生20,000余人,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4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66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设有“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本校与美国通用电气、德国博世等共建多个实验室,与长城计算机共建中国首个校企共建的“云计算实验室”,开办“九州通班”“华新班”“三荣班”等多个校企联合班,学校获“中原经济区建设最佳服务高校”称号。2011年,南阳理工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河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为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本校对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聘任和考核实行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要求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本校设立“卓越工程师”班级,每班30人,通过考核的方式选拔学生,报名对象为本校在读的工科类专业学生(只限本科)。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环节中,从“卓越”这一基本要求和特征出发,沿着“工程师”的培养方向,高标准、严要求地制定不同于普通本科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案,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运行机制

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本馆)自1987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着“一切为读者服务”的办馆思想,努力优化环境,把为读者提供便利服务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服务,本馆通过各种途径向其他院校学习,结合自身现实条件,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服务体系,建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服务团队,确保能够为全校每一位师生服务。

2.1 传统的学科服务模式实践

2.1.1 学科馆员构建模式。目前,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共17名,其中有12名学科馆员为教师服务,每2人为一队(馆员具体情况见表1),5名学科馆员专门为学生服务(馆员具体情况见表2),本馆学科馆员的基本服务期为1年,允许连任;具体选拔方式是在每年12月的中下旬面向全馆工作人员进行自愿报名,然后由本馆领导根据需要学科馆员服务的院系具体情况,在分析报名人员的学科背景及其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分组,以便于为各位师生提供专业全面的服务。学科馆员工作方式为兼职。

2.1.2 基本服务模式。本馆采用“A”型服务模式(见图1),即以图书馆为基点分别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并且根据需要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起到沟通作用。主要有:①参考咨询服务。采取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提供实时咨询、留言等服务,旨在为学科信息用户检索所需文献、解答各种馆藏资源利用时出现的问题、征集其对图书馆各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等。②文献信息服务查询与传递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一方面查询并传递基于本校购买的数据库检索其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利用网上信息抓取技术充分挖掘、采集加工网上相关的免费信息资源。③信息推送服务。本馆推送服务以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激发用户阅读兴趣为目的,通过e-mail、QQ、微信这几个平台向用户推送消息。目前,所推送消息的内容一般是新进馆藏资源、学术讲座等图书馆动态消息。④馆际互借服务。与其他高校合作,共享馆藏资源,对用户需要本馆却没有的文献信息,与合作院校联系,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文献。

2.2 特色学科服务实践

2.2.1 个性化的服务方式。经过长期的服务,本馆发现教师和学生因需求不同而要求的服务不同,据此本馆学科馆员经过细致的分析,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本校师生的学科服务体系。当教师需求学科服务时,首先要向图书馆提出要求,然后学科馆员根据其需求,采取相应服务方式。目前,服务方式主要是定点服务和深度跟踪服务两种方式。定点服务就是教师把所需的文献资源、服务时长、服务频次通过虚拟平台(微信、QQ等)或是纸质服务需求单递交给学科馆员,然后学科馆员根据要求定时定点(可按每周、每月等不同频次)提供文献资料。深度跟踪服务也可称之为嵌入式服务,主要是馆员全程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一般情况下学科馆员的工作是科技查新并制定检索策略,根据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广泛地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剔除无用内容,保证文献查准率,尽可能缩短文献传递的时间。当学生为服务对象时,鉴于本校已经开始在全校实施“卓越计划”,为响应学校培育出一批专业技能强的高技术型工程师的号召,本馆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文献信息检索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采取以培训为主、参与活动为辅的模式。学科馆员在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时,除了要将相关的入馆须知告诉新生,还要使新生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有基本的认识,并确保新生能够使用本馆检索机;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本馆每学期在各院系开设信息检索课程,课程中不仅教授信息检索的相关理论,设置上机检索课,而且每学期都会举办1次信息检索大赛,考试内容由本馆学科馆员出题,选题内容丰富,涵盖了信息检索相关理论和信息检索操作两部分,考试时长为60分钟。检索大赛设有一、二、三等奖和参与奖,以此来鼓励学生参加;同时,本馆从中选取成绩优异的学生按其专业分给相应的学科馆员成为学科联络员,协助学科馆员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参与新书推荐活动或书友会活动等。这样既可以协助学科馆员的服务工作,还可以向学科馆员传递学生的信息需求,以拉近学生与图书馆的距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2.2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同其他高校图书馆一样,本馆同样面临资源建设资金紧张与空间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馆联合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和平顶山学院三所高校建立了“豫西南高校文献检索平台”,此平台共享了四所高校的馆藏资源,操作界面简单,浏览方便、查询快捷,以供全院师生使用。为了为本校高等教育和学科研究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文献保障服务,本馆根据南阳理工学院的切实要求,挖掘整理本校、本馆特有的信息资源以及网上开放存取资源,建立了“馆藏数字书库”“南工文库”“仲景文献库”“医学专题库”“建筑专题库”“机械、电子专题库”和“计算机技术专题库”等特色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一些相关领域的最新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本校相关科研最新成果、本校师生优秀论文等。此外,本馆还参加了“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联合河南省各高校图书馆,力争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公共查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

总之,随着学科服务的开展,广大师生积极与学科馆员进行互动,这大大提升了图书馆员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学科馆员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馆内的学习氛围,这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员整体的素质,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此外,学科馆员利用自己熟悉馆藏文献、拥有信息检索技能等优势能够较快地为教师查找所需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缩短了教师收集资料的时间,对学科建设也有积极的影响。学科服务具体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3.1 学科服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在学科服务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①学科服务周期比较长,服务成效不能立刻显现出来,再加上本校学科馆员的机制是建立在志愿服务的基础之上的,这难免会出现一部分学科馆员丧失热情的现象。②师生需求服务时间不均衡,各院系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进行科研,且同一院系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科研项目,因此,就会出现一部分馆员需要为多个科研项目服务,另外一部分馆员却处于闲置状态。③对于师生急需而学校没有馆藏的文献,按照本馆规定,学科馆员往往是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向图书馆的采编部门上报,然后再由采编部门的工作人员与供书商联系,因此影响了文献传递的效率,产生师生因等不及而自行购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增多,又间接导致一些师生不愿再与学科馆员联系。

3.2 建议

3.2.1 应采取兼职专职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学科馆员岗位。网络的普及,影响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尤其是院校师生不再把图书馆当作是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学科馆员的设置需要从长远考虑。本馆学科馆员都是兼职的岗位形式,目前虽然基本满足了全校师生的需求,但是无论是从当前服务出现的问题来看,还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学科馆员应设置成专职兼职相结合。这样学科馆员就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变,发挥各自潜力,避免了一些学科馆员因为本职工作而延误学科服务的进展,或是部分学科馆员服务多个科研项目的现象产生。另外,由于图书馆人力、财力有限,应积极争取一些退休的教师以兼职的方式成为学科馆员,退休教师闲暇时间比较多,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本专业的科研动态比较了解,且经过多年的积累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信息资源获取渠道,能够更专业地为本校师生提供学科服务。

3.2.2 应建立学科馆员的选拔考核激励机制。学科服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馆员自身的素质。面对着海量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今天,本校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获取所需信息,而他们需要学科馆员查找的信息,往往是专业领域内比较难获取的信息资源,这就要求学科馆员除了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外,还要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检索查询能力,因此对学科馆员的选拔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选拔测试机制,通过相关培训,完善学科馆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便能够为本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学科服务,尤其是为教师科研提供的跟踪服务,往往是一项长期服务。在学科馆员进行服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再加上本馆的学科馆员是建立在工作人员义务服务的基础之上,这就会出现部分学科馆员丧失工作热情的现象,从而影响学科服务的质量。因此,应当实施建立学科馆员考核激励机制。一方面馆内不定期地举办学科馆员知识测试大赛以了解学科馆员的学习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督促学科馆员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建立学科服务回馈平台,从用户那里获取他们对学科馆员的评价。对于考核优秀的馆员在精神上和物质上予以奖励,对于不能胜任的馆员予以解聘。这样不但活跃了图书馆的学习气氛,还能提高学科馆员的服务质量。

3.2.3 改变购书方式。目前,本馆的纸质文献资源依旧采取“现采”的方式,即本馆采编人员亲自到书店挑选图书样本,然后再订购图书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保证了图书的质量,但由于是统一采购,到货周期一般为2~3个月,有时会更长,从而间接地影响了学科服务的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改变本馆的购书方式,采取现采和网上书目采购相结合的方式。网上书目采选主要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书商在网上提供书单,图书馆采购人员通过网络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样书的装订情况、章节结构以及涵盖的内容,他们不必亲自前往,且现在快递周期一般是发单后2~4天;另一种为PDA(Patron-Driven Acquisition,读者决策采购)方式,把购书的决定权完全交给读者,即读者在浏览电子图书时发现喜欢的图书,只要图书阅读的页数超过本书总页数的1/3,或者阅读此书的人超过3人,那么系统将自动向书商购买该图书,采用这种购书方式不但能够保证图书的质量还能够节省时间,使读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 王青,马海群.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J].图书馆学刊,2012(11):70-73.[2] 石浩.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2(3):35-36.[3] 蔡筱青,黄海.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推送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山大学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3(3):80-84.[4] 高青.面向用户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J].现代情报,2009(5):80-84.[5] 张兆伦.网格在数字图书馆及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J].现代情报,2006(11):79-81.[6] 陈进.大学图书馆学科化创新服务体系构建[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8(3):1-4.[7] 王燕娇,麦淑平.基于Web2.0技术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4(5):20-24.(编校:崔 萌)

第二篇: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优化服务研究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优化服务研究

摘要:随着云计算、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在线社交网络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这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本文针对传统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若干问题,并结合一些图书馆的服务现状,探讨高校读者群体在大数据视角下的个性化需求,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优化服务

随着cyberspace的兴起,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生成越来越快,需处理的数据爆炸式增长,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宇宙研究报告称: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为1.8ZB,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1,2,3]。数据统计显示,每隔2年,全球数据总量会增长一倍,并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拥有35ZB的数据量。大数据,也称巨量数据,指的是数据量极其巨大(由TB跃升到PB级,甚至ZB级)、需要全新的数据处理模式才能进行处理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如下特点:(1)体量巨大(volume)呈爆炸式增长(2)类型繁多(variety)(3)要求处理速度(velocity)快(4)价值密度低(value)传统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情况

(一)传统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的组织结构

传统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主要是文献资源,而且主要是纸质版,如光盘和磁带等。近十年里,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纸质文献采购量逐渐减少,绝大部分经费用于购买数据库,使得数据库里的资源呈指数级增长。借还书主要采用光电式感应技术(需光电感应扫描仪、纸质条码和索书号),其中几台检索机用于检索图书,几十台电脑构成电子阅览室。阅览室门口和图书馆门口有门禁检测系统和Opac系统或ILASS系统等图书服务系统。这些资源整合的数据和系统产生的数据都是结构化的数据[1]。

(二)传统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认为:服务是使物品的使用价值得到发挥。类似的,图书馆服务可以认为是使图书馆资源(包括电子文献资源、场所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的使用价值得到发挥。自1990年便有国内学者在《中国图书情报工作实用大全》中将图书馆服务定义为:图书馆为了发挥入藏图书资料和其他资源条件的作用、广泛传播信息并满足社会信息需求而向图书馆使用者提供设施和条件的一切活动。美国图书馆学会将图书馆服务定义为:图书馆为了满足其某种目标群而从事的各种活动和提供的各种计划的一个类属词。

传统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为文献借阅服务、光盘借阅服务、文献或光盘上架顺架工作、打印扫描服务、图书查询服务、文献检索服务、新书荐购服务、新书通报服务、论文查重服务、毕业生的离校手续服务、留言建议咨询服务、新生培训和图书修补工作以及图书逾期费用缴纳等。

近十几年里,许多高校的图书馆由闭架式借阅转入开架式借阅,由手写的卡片式转换成光电感应式条码扫描仪刷卡号以及文献条码号的借书还书等。由于条码识别错误、条码数据错误或操作失误(经常需手动输入读者证号和文献条码号,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误还误借现象屡屡发生。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给读者借还书时需认真核对每一个数据,馆员付出繁重的劳动,读者的满意度却不高。

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策略

(一)大数据环境下数据资源的变化

对图书、期刊、报纸、声像资料和电子期刊等信息资源进行集成比较容易,因为它们大多数是结构化的数据。用户信息资源相对复杂,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爱好、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用户的检索习惯和阅读习惯等。这些信息数据[2,3]大多是半结构化数据或非结构化的数据。通过借助大数据的一些新研究成果,并运用现有的无线通信设备,对多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高校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化

许多高校图书馆有了自助借还机和图书定位系统,借阅与归还可以由读者自主操作,从而一线服务工作人员从刷条码、检查借阅数据和充磁消磁等机械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轻松愉悦地服务于读者。从根本上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得以大幅度提升服务质量,并发掘更多读者需求。移动图书馆与微信图书馆的使用,便于读者把图书馆带在身边。

1.RFID无线射频系统的应用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4],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的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智能标签(射频标签)和阅读设备组成。借还书与防盗侦测均利用RFID。借还书时图书中的智能标签被自动注记为已借或已还。读者还可以使用自助借还书机完成借还书手续,管理员只需指导答疑。服务台工作站可以处理如图书延期和数据更改等。RFID无线电波式防盗侦测门十分稳定,同时检测率高,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藏在衣物或公文包内的未借图书并提示给工作人员。馆员进行图书盘点、顺架和定位时,只需将便携式智能标签读取器在图书架上移动,并且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图书定位后读者查书找书极为方便准确。采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后,读者能自助借书还书、自助缴纳图书逾期费和自助打印扫描等,馆员只需指导提示解答疑惑,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图书能定位,书在馆里的具体位置精确到哪一个书架的哪一层,找书变得方便简单。门禁系统报警有文献数据提示,只需温馨提醒看着完成操作。随书光盘既可借阅也可网上下载,联创自助打印、扫描、缴纳逾期与赔偿费用只要刷一卡通,非常便捷。在线QQ咨询留言,随时解决馆内外读者疑问。移动图书馆随时随地查书检索资料、图书续借和纸质图书的电子版本阅读。微信图书馆可以及时了解图书馆动态、新书通报、借阅查询以及阅读交流与分享。

2.移动图书馆的应用

移动图书馆[5]是指面向移动用户提供的以智能手机、Ipad、PDA等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访问图书馆资源、阅读电子书、查询书目和接收图书馆服务信息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图书馆一般通过用户下载安装移动图书馆客户端的方式来实现。通过移动图书馆服务,用户可以使用各种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包括:馆藏查询、借阅信息查询、图书到期催还、图书预约、图书荐购、图书馆书目到馆通知,讲座通知,在移动终端上直接浏览和获取图书、期刊、论文等电子文献的全文,进行视频资料点播,查阅在线资料等,移动设备可以享受到通过PC机能够享受到的所有服务。

3.微信图书馆的应用

微信图书馆,是指通过腾讯微信公众平台,来实现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对接,以实现基本的图书馆功能。微信在读者中的普及度很高,这为微信图书馆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读者特别希望通过微信实时收到与自己切实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且希望通过微信与馆员进行实时咨询,快速解决问题。微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更侧重与读者的交互,线咨询与互动,消息推送等。在平台上进行文献传递。

(三)大数据环境下读者服务方式的变化

基于共性需求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WAP网络网站通信服务、移动式的网络电子书服务、移动短信通信服务等较为原始的电子移动服务已无法满足广大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如今,大多数用户均希望能够获取更加先进、智能、物美价廉的移动电子服务。而正是这些用户的不断追求,才使得更加便捷、快速、智能、优惠的大数据移动服务应运而生。如:移动互联图书馆管理系统、移动定位服务系统、移动多媒体服务系统、移动专家咨询系统、移动用户增值管理系统等移动数据服务均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扩大用户群以及提升用户使用范围的强有力的措施。

1.个性化服务的环境需求

图书馆自身主要是从机制上改变,就是图书馆馆员要改变服务的意识,不能再以自己为中心为用户提供服务,而是要面向用户的信息需求来提供服务。图书馆通过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和人员管理来促进和完善管理机制,从而改善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具体可以通过培训,激励等措施来实现。另一方面从用户方面着手,图书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用户积极参与到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加强用户和图书馆员的交流,这样图书馆员就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通过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可以使用户和图书馆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真正实现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个性化定制推送服务

个性化信息定制推送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这种信息服务是建立在对用户的信息的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行为信息(如检索工具的使用和经常搜索的网站等信息),实现用户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这就需要分散在某个领域或者相关的几个领域的知识以主题为标准对知识进行分类、整合和集成。在个性化定制服务中根据特定的用户信息需求,可以为用户提供定制的Web浏览页面、信息频道或信息栏目;也可按照特定用户预先选定的知识门类、学科专业、信息内容等信息需求方向,?用智能软件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快速组织与定制检索式,把有针对性,专业性信息资源定时发送给特定的用户。专业教学产业园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主要面向高校师生的信息资源个性化需求,将科研信息、教学信息和数字化资源信息整合在一起,把教学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资源和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展现出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参与教学、跟踪教学、服务教学的作用。用户登陆后通过导航获取教学参考资源、中外文电子期刊资源、电子图书资源及网络相关的学科站点资源。用户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求实现专业期刊的定制、特定期刊的定制、电子图书的定制和中外文数据库中期刊论文的定制[21]。系统会自动将实时更新的动态信息通过Web技术提供给用户浏览,并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推送。中文期刊论文定制是系统基于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出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为用户提供定制表单,通过在线资源管理系统或个人电子邮件推送到用户的手中。同时保证读者信息的安全,保护读者隐私。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随着RFID无线射频技术、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的使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随着建设发展而提升,读者满意度有很大提高。同时,数据资源海量化、多样化、快速化和价值化的体现,高校图书馆必须依靠大数据处理平台,挖掘数据资源价值,制定科学管理章程,对读者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从而更好地提供高效、经济、安全、适合率高和个性化的智慧型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与情报,2012(4):120-122.[2]王珊,王会举,覃雄派等.架构大数据:挑战、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1(34),1741-1751.[3]马晓亭.大数据时代基于服务等级协议的图书馆读者隐私感知与保护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4):57-60.[4]张猛.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与发展[J].计算机与网络,2009(3):138-141.[5]黄浩波,何卫华,叶青.微信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3(1):62-64.

第三篇:免费开放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

免费开放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

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伴随科学技术水平与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作为文化服务前沿阵地的公共图书馆要想更好地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满足人们日益增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免费开放服务,把为读者提供高质量且高效的服务作为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与重要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免费开放环境中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使之有效的方式予以完善。基于此,本文将免费开放环境作为研究背景,重点阐述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免费开放环境 公共图书馆 读者服务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02

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并增强全民文化素质,确保国民可以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国内不同等级公共图书馆响应国家的号召,贯彻落实免费开放的政策,有效地吸引了更多的公众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真正享受到图书馆所提供的免费服务。然而,在为读者提供帮助的同时,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负面影响也随之突显出来,致使读者服务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针对免费开放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进行深入地研究。

一、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强化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受到了党中央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实现了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更大的服务面,达到了服务深度加深的目标[1]。借助公共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本地区文化建设与经济科学技术研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全面推进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开展。基于免费开放环境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不仅响应了党中央提出的社会文化建设与全面素质提升的政策内容,同样也使得国民接受教育以及阅读权利得以拓展。由此可见,实现免费开放环境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为国民素质提升以及精神生活的丰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二、免费开放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现状研究

1.读者阅读条件受影响

基于免费开放环境,使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来源更加多元化与复杂化,更多读者通过公共图书馆阅读书籍[2]。其中,不乏有国家公务员,同样也有社会人员,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结构,尤其是有些“闲人”将公共图书馆作为休息与聊天场所,大声聊天,接打电话,直接影响了公共图书馆内部秩序。另外,还存在诸多不文明现象,部分人脱掉鞋并倚靠在座位上睡觉,甚至占据整个沙发,有些小孩会在各阅览室中奔跑打闹,这此都与图书馆安静的阅读氛围不相吻合,而且还大量占用公共资源,破坏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影响了阅读效果。

2.图书损坏程度严重

在免费开放环境之下,由于读者来源更为广泛,能够进入到公共图书馆中的读者素质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读者会将十几本杂志全数放在自己手中,部分读者为个人便利会在图书上标记,甚至还有部分读者忽视保护书籍的重要作用[3]。除此之外,有些读者会直接撕下个人感兴趣的内容,致使图书缺页的问题经常发生,对于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压力增加

伴随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行,馆内读者的数量也明显增加,不管是读者的流量亦或是图书馆资源流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所承担的工作量与强度都会随之加大。然而,馆内人员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变化,直接增加其实际的工作量。其中,在免费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虽然公共图书馆内部服务空间以及人员的编制不改变,但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内接待读者不断增加,计算机消耗量不断增加,实际的使用频率也都随之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处于这一环境当中,应对的难度明显加大,难以在创新读者服务方面给予更多的精力,同时其自身的精神状态也很难保持不改变,对读者服务效益的创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4]。

4.公共图书馆文献保障力度不达标

公共图书馆在未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在收费制度的约束之下,文献数量尚且可以与有限读者需求相适应,所以文献保障的能力也相对理想。然而,自进入到免费开放环境,读者数量呈现出急速增加的趋势,读者的阅读要求也从简单的纸质文献扩展到对数字资源的需求上,这对公共图书馆的各类文献的供??能力,保障的能力受提出更高要求,很多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都难以与读者的需求相匹配。

三、免费开放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改进策略

1.公共图书馆馆藏书目类别与层次的有效丰富

全面建设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目标就是方便人民群众阅读,不断强化民众知识涵养,提升其素质水平。为此,公共图书馆内部馆藏书目面向对象就是大众,同样需与不同群体阅读的需求相适应。但是,目前阶段国内公共图书馆馆藏书目中绝大多数都是文学类书目,具体表现在娱乐消遣类型与畅销小说类型,虽然能够与大众读者阅读兴趣相吻合,但馆藏的数目类型和层次分配仍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情况。部分读者在公共图书馆中仍难以找出与个人需求相吻合的书目[5]。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必须要对民众进行启发,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当地调整符合大众口味的娱乐书目比重,针对性的采购大量的实用性以及科研性图书才能够确保民众个人素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2.践行以人为本读者服务理念

对于公共图书馆服务而言,应始终遵循免费开放与惠民乐民基本原则,确保读者服务的人性化发展。要想实现以上目标,就应当积极制定借书、还书、书目管理等图书馆基础服务一切以读者便利为中心,达到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目的。与此同时,不管是读者亦或是工作人员,必须保证言行的文明性,尤其是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坚决不允许出现被动探底的行为,应在公共图书馆内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夏季可以免费为读者提供凉茶,阴雨天气为读者准备雨具,同时在图书馆的门口位置合理地安装隔水垫,还可设立专为环卫工作及外来人员使用的休息间饮水间等,以上方式的灵活运用都可以有效融入惠民乐民原则,使得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公共图书馆。

3.完善落实呈缴制度鼓励公众捐献图书

基于免费开放环境,公共图书馆读者的数量与日俱增,这与内部文献不充足产生了明显的矛盾,这一问题必须及时解决,以免对公共图书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增加资金的投入,积极采购大量书籍,完善落??呈缴制度,由政府出台呈缴文件,强制规定当地各出版社、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上缴当年出版物,同时还应当鼓励并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踊跃地捐献图书,以保证公共图书馆内的书籍藏量不断增加。在此过程中,各地公共图书馆应增加动员的力度,进入到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使之动员公众将图书捐献给公共图书馆,使之更多的读者共享,并可在公共图书馆内部醒目位置展示捐赠人员姓名与数量,将读者奉献的精神真实地体现出来。由此可见,在推进公共图书馆在免费开放环境中读者服务质量提高方面,应当对社会力量充分调动,组织并进行捐献互动,对图书馆资源不充足的问题予以有效地解决。

4.创新读者服务模式

在免费开放环境之下,公共图书馆实现了现代化发展,原有的服务技术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在公共图书馆读者书目借还方面,应将先进技术引入其中,确保读者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此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广泛引用新技术,并对网络服务予以灵活应用,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微信、微博平台进行借、还、阅多种功能的合理运行,只要读者登录其中任何一个平台都能完成多种功能的操作,不在仅仅局限于图书馆的实体服务,实现了读者借阅方式的全面转型,取大限度的方便读者。其次,公共图书馆应始终遵循便于读者获取资料的基本原则,通过地区图书馆相互联合的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总分馆建设,实现城市范围内“一卡通”,通借通还,最大程度上提升了读者资料寻找的便利性。第三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将自动办证、自动借还,24小时图书馆等陆续引入,拓展公共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的应用范围,确保公共图书馆借还书目的实时化与无人工化,虽然这种创新方式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大,但在很多发达地区的实践中,的确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便利,这也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可循之径。第四创新读者活动方式,引进外来力量与资源,将传统以图书馆为主的读者活动开展方式转变为让更多相关机构、社会困体共同参与,扩大影响,减少图书馆在免费开放服务经费上的困境,拓展服务理念,提升图书馆服务读者的能力。

5.图书馆志愿者队伍建设

公共图书馆为了与免费开放环境相适应,必须积极转变工作人员数量不充足的现状,可在在积极争取公益性岗位的同时,不断完善招募志愿者,定期对志愿者队伍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志愿者队伍全面建设,开展读者服务辅助性工作,并对于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即时予以解决。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还应当制定奖励机制,对社会人员以及学生和读者进行吸引,使其参与到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志愿服务的行列当中,以特殊卡或者是荣誉卡等多种方式激励其提供志愿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为读者提供了阅读的便利,但同样也使读者服务面对极大的挑战。为更好地突破当前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瓶颈,必须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正确认知读者服务的不足之处,采取科学合理的完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公共图书馆在免费开放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峰.免费开放形势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瓶颈及出路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4):196-197.[2]李炳艳.免费开放形势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弊端及发展路径[J].参花,2017(10):150.[3]张大英.免费开放环境下中西部基层公共图书馆创新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4):41-42.[4]边倩.论全免费开放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C].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102-102.[5]刘艳梅.读者服务的瓶颈及出路免费开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瓶颈及出路[J].图书情报导刊,2015,25(22):89-91.[6]袁峰,韩丹.免费开放背景下影响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关键成功因素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4,44(6):63-67.

第四篇:基于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长效机制研究

基于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长效机制研究

郑 鹰

(江汉大学高校图书馆 武汉 430056)

〔摘要〕 云环境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网络环境。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及相关标准的成熟,云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工作模式。本文指出了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联盟构建的运作方式,并提出了实现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云环境 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联盟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云计算是在IT行业兴起的一个新概念,是一种使用IT基础设施及信息服务的全新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是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信息资源服务的实现方式。其中提供服务的网络被称为“云”,这种网络环境可以被称为“云环境”。

[1]

高校图书馆联盟主要是通过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把具有相同利益需求的区域高校图书馆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对信息的处理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特质,通过云方式,满足读者日益激增的多样化、个性化信息需求,解决信息量与日倍增和图书馆经费短缺的矛盾,从而拓展图书馆“云服务”功能,使高校图书馆成为区域性的文献保障和信息中心。1. 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现状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少、水平低、发展不平衡,除了东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比较快以外,全国许多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缓慢,有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还没开展。

我国建立的图书馆联盟主要有全国性的专业图书馆联盟、综合性的图书馆联盟、地区性的专业图书馆联盟和行业性的联盟。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主要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进行。从国家层面上看,主要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三个方面积极展开。这3个联盟机构分属教育系统、科研系统和公共图书馆系统,它们在各自的系统内搭建本系统的技术平台,采用各类技术标准,依托不同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和提供信息服务;从地区层面上看,国家级图书馆联盟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鼓励和带动了我国以省、市为单位的地区性图书馆联盟的不断发展,有些地区如上海、江苏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其他多数省市如广东、湖北、浙江、福建、天津、海南、河南等地

正在加紧建设和规划中,有些联盟已能提供完善的资源和信息整合服务。多数图书馆网页上提供的书目检索可以实现跨馆检索,可以实现无缝链接,可以直接检索其他图书馆内的书目而不仅仅是提供链接。我国已投放运营并获得良好社会评价的国家级图书馆联盟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工程(又称“金图工程”);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有: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电子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网络、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2 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思想观念认识不足。

受传统观念和思维影响,没有把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上升到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对“联合协作,资源共享”认识不足,封闭自守,贪大求全,重藏轻用,没有把联合协作、资源共享看作是一种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馆藏的有效方法。还有一些大馆本位主义思想严重,认为同小馆联盟共享资源会吃亏,由此导致许多地区发展高校图书馆联盟积极性不高。

2.2管理体制先天不足。

高校图书馆没有相应的图书情报中心来协调各个图书馆之间关系。由于管理不善,即使建立的协作组织也流于形式,组织松散,协作活动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而且对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没有从法律上、制度上加以引导和制约,在资源共享方面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和措施,使地区高校图书馆间联合协作,资源共享受到影响。2.3合作经费投入不足。

建立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浪费,节约经费,但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才能搞好各项工作。如建立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网络,建立协调机构等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但我国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地方政府对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经济支持,联合协作、资源共享工作难以开展。2.4云平台构建不足。

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自动化网络来实现的。我国各地高校图书馆发展不平衡,地区范围内高校图书馆发展也不平衡。东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省市和省级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在西部一些边缘地区和中小型高校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网络化水平低,书目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网络没有全面建成,远程通讯比较落后,限制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开展。

[3]

[2]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长效机制构想 3.1 制定整体发展目标。

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总体目标是充分挖掘各馆现有资源,整合各单位的信息资源,实现各校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的一体化,不断提高文献保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读者权利公平、服务公平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读者的信息资源需求。3.2 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树立和推行全局观念、资源观念、合作观念、双赢观念、创新观念和服务观念,提高馆员对共建共享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使共建共享理念真正深入人心。3.3 通过协议及章程等构建运作机制。

建设高校图书馆联盟必须要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包括制定合作协议、联盟章程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合法合同的形式明确加盟馆的权、责、利; 联盟的章程则可借鉴京、沪、浙等地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经验; 需明确其非营利性质,经费来源由各学校支付,应采取董事会的管理制度,形成统一管理的机制,每一加盟单位派相同名额的代表参加董事会; 工作班子则视具体情况确定人员额度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订出联盟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保证联盟正常运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成员馆积极参与的氛围。3.4书目资源共建共享。

高校图书馆联盟开展活动的前提是书目资源共建共享,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建立分布式联合目录可以利用 Z39.50 协议沟通不同高校图书馆系统之间的书目数据,并通过统一网络界面实现对各成员馆的书目数据查询,变一馆资源为联盟馆集体资源。用户可从任何一成员馆所设终端出发,查找某一文献是否入藏,藏于何馆,并得到详尽的文献线索乃至全文。这样既能为加盟馆开展业务工作准备理想的平台,又为文献资源的公共获得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3.5 构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构建一个满足信息用户需求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首先必须建设一个相适应的、具有不同载体类型和使用方法的文献资源体系;其次要通过网络对联盟成员馆进行协调采购和合作收藏,系统收藏利用率高的核心期刊和学科文献; 第三要充分利用电子资源集团购买合约,各成员馆有选择地采购各类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3.6实现云推送。

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拓展、延伸服务功能,如定时向用户发送其本人的书刊到期应还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对所有用户发送如图书搬迁、书库调整、节假日开放、新书推介等信息;

[4]

在线实时咨询等。实现高校图书馆联盟长效发展的几点思考 4.1加大组织管理力度。

高校图书馆联盟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联盟成员紧密联系与组织运作。对紧密型联盟而言,机构的设置一般呈金字塔形层级结构,以联盟体最高决策层为权威,以专业门类为层次展开,以协作成员馆为最基层。这种组织机构不具有行政职能,而是以文献资源保障为基础的协作式组织机构,但各层次机构具有相应的管理职能与专业技能,共同担负着维持联盟体正常运作的职责。联盟体的成功运作还有赖于各种规章制度的设立与行使,并具有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与监督制度。在联盟实施的过程中,联盟成员单位应本着“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共享资源”的宗旨,共同规划和联合建设图书馆联盟。4.2保持资金投入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资金可靠性与稳定性是推动联盟合作和联盟成功的必备条件。充足、稳定、持久、稳步增长的财政支持是联盟发展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资金客观上为联盟的诞生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和必要保障。图书馆联盟所需资金靠任何一家或几家图书馆,或者仅依赖政府投资是解决不了的,必须采用多元化的资金筹集策略。联盟应寻求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比如申请外部基金的资助、要求成员机构共同分担购买资源使用权和创建新型资源共享的费用。还可以采用合作共建、成果分享或信息服务收费等方式吸纳外界企业单位的基金作为必要补充。4.3充分协调采购和馆际互借。

协调采购是指各成员馆根据馆际分工,明确各自的文献收藏范围和采集重点,既可提高整体藏书的完备性,改善单个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成分与结构,增加信息容量,又能克服藏书量的盲目增长,有利于合理有效地使用购书经费,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馆际互借是各成员馆间根据某种协议相互利用对方馆藏以满足本馆读者需求的一种服务。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无论其拥有多么丰富的馆藏资源,都无法满足本馆读者的需求,而且现在高校图书馆建设正朝着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开展馆际互借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读者对各类文献资源的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文献重复购置的浪费。

4.4建立标准规范的网络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作为一种主要的电子资源,其独特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日益突显。它将是高校图书馆今后发展电子馆藏、开展电子信息服务的重要资源与基础。因此,建立标准规范的网络数据库有助于各高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评估、引进及开发利用。网络数据库的生产

标准、规范,即采用超文本、多媒体等先进成熟的信息处理技术,遵循 Z39.50 等通用的标准、协议与规范,使用 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 等通用、标准浏览器,以及PDF 格式文档标准阅读器 Acrobat Reader 等,既便于用户的操作使用,又便于数据的交换与系统的扩展整合,也为数据库的稳定、畅通使用提供了保证。目前,网络数据库数据文档常用的格式有 PDF,ASCII 及 HTML,可满足不同的需要。此外,Word,PostScript 格式文档亦常见。高校图书馆及其终端用户只需熟悉常见、通用计算机解读软件的使用,无需特别加以培训,即可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检索、浏览、打印、下载所需信息资源。4.5努力实施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知识管理战略及其模式应当成为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管理的首选模式。图书馆联盟通过知识管理调整联盟结构和战略,科学配置知识资源,有助于联盟有效地实施图书馆之间的合作项目,最终满足各成员馆的利益要求。因此图书馆联盟加强知识管理,实施用户满意战略,建立新型的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联盟和用户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见图1)

图1云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模型

[5]

4.6加强联合馆员培训和用户教育。

人才是图书馆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单独进行的馆员培训,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效果不甚理想。在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中,通过联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全面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素质,在成员馆中逐渐形成一批有专业、懂技术、会管理的各级干部队伍,以及在数据库建设、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学有专长的骨干队伍,从而推动图书馆联盟的进一步发展。除了开展联合馆员培训以外,还可以进行联合用户教育。从“图书馆利用教育”转向“信息认知能力教育”,提高用户在“云环境下”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云计算网[EB/OL].[2009-07-07].http://www.xiexiebang.com/.5

[2] 范德清.网络环境下西部高校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四川高校图书馆学报,2003,(1).[3] 吴慰慈.网络环境下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的发展.四川高校图书馆学报,2003,(1).[4] 邱燕燕.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J].图书与情报,2004(6):87-90.[5] 张辉,隋佳.基于 Z39.5 的元搜索引擎优化策略[ J].中国高校图书馆学报,2006(2): 66.作者简介

郑鹰,男,1970.10,江汉大学图书馆流通部主任,馆员,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从事情报学研究。

Tel:***,E-mail:zyyuu@126.com 通迅方式:武汉市沌口经济开发区江汉大学图书馆(430056)

第五篇:高校图书馆资源计划研究

高校图书馆资源计划研究

张英奎/游文丽/周衡/孙双CCZhang Yingkui You Wenli Zhou Heng Sun Shuang 2012-12-24 16:12:58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02期

【英文标题】On the Resource Planning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Beijing, 100029)

【作者简介】张英奎,男,1956年生,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游文丽,女,1961年生,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周衡,女,1986年生,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孙双,女,1987年生,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内容提要】 文章结合企业资源计划这一全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提出了其在复合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图书馆资源计划,并对图书馆资源计划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

The article proposed library resources planning that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are applied in the management of hybrid library, and analysis the system of library resources planning.【关 键 词】企业资源计划/复合图书馆/图书馆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hybrid library/library resources planning

复合型图书馆是针对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而言的。从图书馆构成要素来看,传统图书馆强调的是藏书、读者、管理人员、技术方法、建筑设备,而数字图书馆则重视数字化资源。复合型图书馆是指在一个机构框架中,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并有机结合为一体,它是围绕信息存储的物理场所和信息空间,应用各种技术,对印刷型、电子型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转化、管理、实现一体存取,为信息用户提供馆务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服务。企业资源计划的概念及核心思想

企业资源计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最初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在欧美风行,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被广泛接受。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指导,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的现代企业的运行管理模式。其实质是对在企业供应链、价值链及信息链上的所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使用。

ERP不是一个纯技术的管理系统,其灵魂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它的核心管理思想体现在:一是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系统管理的思想。ERP管理思想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系统管理。二是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三是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它把组织看作是一个社会系统,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前台重要支撑,实现电子商务,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最终实现顾客满意。复合图书馆资源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复合图书馆是新经济时代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模式,具有自身特有的服务功能、运作规律和管理要求。目前,复合图书馆资源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文献资源建设没有很好的计划。由于复合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中的采访模块只有查重功能,而没有计划功能,因此,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往往缺少计划和规划。阶段时间内图书馆资源建设需要哪些类别的资源、需要的具体数量,往往是不清楚的,没有一个清楚的规划。而资源采访人员通常只是根据经验进行采购,达到总经费。在经费富裕时,采访人员会大量采购文献资源,经费紧缩时就会减少文献资源的采购。如此一来,文献资源的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

(2)文献资源使用率不高。文献资源建设计划应该建立在用户(读者)需求之上,但现有的集成管理系统客户信息管理非常简单。现有的集成管理系统通常只有用户(读者)的档案信息,而没有用户需求分析、营销管理功能。因此,在此基础上采购的文献资源往往使用率不高,滞留库存量居高不下。

(3)供应链容易脱节。正如企业一样,图书馆的整个业务运作流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紧密相连的供应链,主要环节有文献资源的供应者(出版单位、经销商、数字资源开发商)、系统支撑平台(IT硬件厂商、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资源采访人员、加工编目人员、信息服务人员和广大用户。由于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基于时间、面向整个供应链为基本特点的系统,因此,复合图书馆的供应链很容易脱节。例如书商延期交货,会造成加工编目人员工作不能及时进行,数字资源无法安装使用,信息服务人员无法向用户提供最新的数字信息服务。

(4)不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信息时代,用户的信息需求水平不断提升,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点。用户(读者)要求图书馆能提供快速、准确的服务,而现有的服务体系很难做到这点。对于现有的服务体系,一种新的文献资源从货源选择、目录组织、采购查重、发送订单、验收加工、著录编目、典藏分配到上架提供服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周期无法确定,用户需求无法得到快速响应。图书馆资源计划

3.1 从企业资源计划到图书馆资源计划

复合图书馆既是一个文献资源采集、加工的“生产”单位,同时又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单位。企业资源计划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追寻的一种全新的生产运作管理模式,它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快速相应客户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把企业资源计划ERP的理念引入复合图书馆的管理当中,就形成了图书馆资源管理计划(LRP: Library Resources Planning)。图1为图书馆资源计划(LRP)的原理图。

图1 图书馆资源计划(LRP)的原理图

图书馆资源计划(LRP)是一种复合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系统,它实现了复合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有效解决了复合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是ERP管理思想的具体化。图书馆资源计划的内容分为:人力资源,如图书馆人员和读者;物力资源,如经费、文献资源、设备、建筑;其他资源,如时间、信息资源、空间等。在图书馆系统中,有大量的信息在不停地流动,人、财、物、时间、信息是图书馆系统的有效资源。LRP不仅把设计信息、采购信息和生产、经营管理信息集成,而且能实现图书馆物流、资金流、工作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高度集成,并能实现优化运行。

3.2 图书馆资源计划的系统分析

图书馆资源计划集成了复合图书馆的物流、资金流、工作流、价值流和信息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图2描述了图书馆资源计划的系统模型。下面对图书馆资源计划系统进行说明。

图2 图书馆资源计划的系统模型

(1)文献采访支持系统。文献采访支持系统能帮助解决以下问题:如何用有限的经费、人员采集读者所需的印刷型和电子型资源和网上大量的、无序的信息资源;如何确定印刷型和电子型资源在复合图书馆中的比重;如何解决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中的冲突(有限的资金与人员和其他资源)等。文献采访支持系统融会了选书理论、选书决策与价值哲学、预测学、模糊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研究用户(读者)需求信息,把握文献品质与价值测量、选书决策的要素研究、藏书复本决策与藏书建设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范畴等重要问题。它还能解决以下课题:选书要素及标准的设置;计算机定量计算程序;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知识推理结构问题与选择;系统中的弱结构处理;用户选择标准设置;机器学习规则;系统功能的评价。文献采访支持系统结合图书馆馆藏及数据仓库、文献供应者提供的文献信息数据以及用户关系管理系统,更能提高用户需求的满意度。

(2)文献资源加工系统。文献资源加工系统包括:采访子系统、编目子系统、典藏子系统、连续出版物加工子系统。作为复合图书馆传统的业务,目前该系统已自动化和商业化。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文献资源类别增多和馆藏数字化趋势的增强,文献加工系统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和完善。它与本馆的数据仓库相联系,加工的结果将扩展数据仓库;同时它与面向用户的服务系统相连,将用户的需求考虑进文献加工过程中,更有利于用户服务。

(3)网络信息开发系统。根据馆藏和读者的需求,在大量网络信息中选择相关信息,开设专题信息库从事信息开发;连接各类型资料,实现文本、图像、声音、影像等信息数据的加工存贮;为参考咨询提供资料来源。目前该系统亟待开发和完善。

(4)面向用户(读者)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面向用户(读者)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印刷型文献流通子系统、图书馆网站服务子系统、电子阅览室服务子系统、参考咨询子系统。在该系统中,面向用户(读者)的图书馆网站服务子系统,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亟需开发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系统。图书馆网站服务子系统提供集成的图书馆对用户和潜在用户的综合服务功能,是最重要的服务子系统,能帮助读者对图书馆的各部门提供的服务以及馆藏情况和借阅情况有清晰的了解,还能提供图书馆与用户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读者在其中即可享受所有服务,仅需一次注册,以后登录进入针对他自己的图书馆网站服务子系统即可,在这里有更多的功能,如:权限查询、感兴趣新书查询、参考咨询、读者资料更新、电子文献信息的浏览、个人借阅查询和预约订购新书、信息反馈等。

(5)用户关系管理系统。用户关系管理系统围绕用户细分来组织图书馆资源,尽力满足用户的需要,并通过加强用户与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图书馆的供应商、其他图书馆等之间的联系,来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益和投资效益。同时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和图书馆网站为主要数据来源,并辅之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采集有关用户(读者)的数据,从用户成分、用户类型、用户范畴体系等方面研究用户的结果;从用户阅读行为与方法、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目的、阅读能力等方面研究用户阅读心理;从用户所处的时代特征、职业特性、任务特征、兴趣特征等以及不用类型图书馆的特点来研究用户的阅读需要,并给予用户一定的阅读指导。另外,用户关系管理系统结合图书馆文献采访支持系统,可进一步完善面向用户(读者)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信息服务系统。

(6)馆长信息系统。馆长信息系统是图书馆资源计划(LRP)实现的核心系统,所有的系统都与之发生直接联系,融汇了图书馆的内外信息。但是该系统是目前商用图书馆管理软件最缺乏的功能,主要因为它没有特定的模式,但这是图书馆资源计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图书馆自身来完成。馆长信息系统(curator information system: CIS)可被看成是一个面向图书馆馆长的、不断发展的信息系统,能够方便及时地提供图书馆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具有用户界面友好、无需培训的特点,并且具有办公支持和统计、分析等辅助决策功能,能够提高馆长的工作效率和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致忠.图书馆的科学定位与发展战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4):2-8.[2]马宏亮.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改革与战略,2007(9):132-134.[3]谷晋,欧阳皓,胡羽中慧.图书馆资源管理计划系统的分析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05(11):112-114.[4]刘微.复合图书馆研究现状述评[J].情报探索,2008(1):22-25.[5]赵谞炯.略论复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6:99-101.[6]黄良燕,詹庆东.基于知识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2009(4):78-82.

下载“卓越计划”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卓越计划”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移动网络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论文(五篇材料)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承担着引导阅读、传授知识、辅助教学的责任,对培养师生的专业素养、人文素质、个性品格等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职能创新研究

    摘 要 为适应大数据网络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需要,我们应加强高校图书数据管理员职能的创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使图书馆在新的时代背......

    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摘 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界多年来一直倡导并加以实践的理念,作者认为要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高校图书馆必需向全社会开放,服......

    全民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范文]

    全民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递知识的重要媒介,阅读不仅是个人智慧的积淀,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机和活力,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和传......

    生态文明理念下高校生态图书馆建设研究

    生态文明理念下高校生态图书馆建设研究 [摘 要]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从高校图书馆建筑建设、信息服务、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等角度分析建设生态图书馆的实施路径,以引导高校图书馆......

    基于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集策略研究(精选5篇)

    基于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集策略研究 摘 要:在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于文献资源的建设目标不仅是占有文献资源,而是在读者需要的时尽可能快捷把文献资源提......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论文[五篇材料]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各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如何满足用户对日益增长的信息、科技知识的......

    高校图书馆为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校图书馆为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研究 作者:周莉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7期 摘 要:随着当今高等教育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工作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