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时间:2019-05-14 11:0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第一篇: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摘 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界多年来一直倡导并加以实践的理念,作者认为要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高校图书馆必需向全社会开放,服务社会。文章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数字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设备、阅读环境几个方面的资源进行社会共享来加以阐述,并提出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为社会化服务提供最基本的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12-0070-04 studies on socialized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the resource sharingwu qun(library,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67,china)

〔abstract〕information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have been advocated and practiced over the years.in order to realize resource sharing,university library must be open to the whole society,and service society.the paper elaborated social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mong the university library literature,digital resources,human resourc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reading environment,and then suggested that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s should be the basic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social services.〔key words〕information;resource sharing;socialized service;university library 信息资源共享(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是指图书馆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和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协作、相互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开展共同提示、共同建设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全部活动。2005年7月8日,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了“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大会回顾了我国图书馆界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40多年的历程,探讨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道路上需克服的障碍和问题,在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原则方面取得共识[1]。大会拟订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宣言》中提出:“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实现最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是大学图书馆追求的崇高目标。”图书馆界多年来一直倡导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而要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惟有推进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近年来,文献信息资源约占社会总量60%的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要求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的社会呼声也越来越高。2007年7月,《国际先驱导报》和新浪网就“高校图书馆是否该向公众全面开放”举行联合调查,近两千人参与调查,75.99%的人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向公众全面开放。

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历程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实质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社会化,它是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角度,把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作为一种社会的生产资料来对待,将其使用社会化。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既有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也在信息资源、专业人才、技术设备、信息加工等方面有超越一般社会文化与信息机构的优势,随着高校图书馆自身体制变革,激活并加快了社会化服务的进程。图书馆界对服务社会化的理论研究较多,作者以“服务社会化”并含“图书馆”为主题,时间范围1984-2011年7月,检出相关文章242篇,最早的一篇是1986年发表的,由表中数据可看出从2007年以后研究文章呈快速上升趋势。(见表1)表1 1984-2011年“服务社会化”研究文献篇数 时间数量时间数量1984-***1-***6***782011.714 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上以提供馆藏书刊、资料借阅的方式对社会开放服务;第二个阶段——1990-1996年,信息技术在我国图书馆开始应用,少数大型图书馆利用少量电子检索工具及传统的印刷型馆藏资料向社会提供有限的咨询、检索、定题服务;第三个阶段——1997年至今,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普及应用,一些高校图书馆已逐步形成了集馆藏印刷型资料、馆藏电子

文献及检索工具、虚拟馆藏为一体的信息源,这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进入“211工程”的100所院校,构成了我国目前信息咨询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高校的图书馆大多不同程度地对社会或本行业开展各类信息服务,如以北大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为首的特大型图书馆在资源的共建共享、馆际互借、资源联合引进等方面为我国图书馆界提供了管理及技术上的咨询、指导及支持;东南大学图书馆每年承接了大量的科技查新业务;暨南大学图书馆、郑州工业大学图书馆等采取灵活的管理机制,使业务范围从传统的服务项目拓展到数字化软件及硬件的代理维护、系统开发、数据库制作、企业咨询等多项内容[2];广州大学图书馆为地方政府等机构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专业图书馆,通过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建既向社区开放又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新型图书馆,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成功典范[3]。但我国仍有95%以上的高校图书馆,只局限在为本校师生服务,对社会公众基本“关闭”。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程度仍然很低,无法与国外高校图书馆相比。在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实践探索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1)缺少社会化服务的法律依据;(2)对向社会开放的认识还存在不足;(3)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4)馆员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2 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

从权威部门的资料获悉,我国1 000余所高校拥有藏书6亿多

册,公共馆仅为4亿册;高校馆拥有网络版电子期刊的65%,公共馆仅为28.6%;高校馆拥有联机数据库为30%,而公共馆仅为2.9%。从这组数据,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出,与高校图书馆相比,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还显得十分缺乏。如果将高校馆开放,无疑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4]。2.1 馆藏文献资源社会共享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馆藏文献品种繁多,学科门类齐全,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此外,高校图书馆还有一些其他信息机构所没有的文献,如博士、硕士毕业论文。高质量的馆藏文献不仅可以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也为服务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馆藏纸质文献141万册,中文现刊1 200多种,外文现刊70多种,2010年向江宁区10所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发放通用借阅证300张,2010年7月借给驻江宁方山的部队5 000册图书,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了广大官兵的一致好评。

馆藏文献资源社会共享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1)高校图书馆之间共享,如江苏省高校为教师自愿办理通用借书证,每张通用借书证每年可在各高校图书馆累计借50册图书。(2)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共建、共享,如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分别与集安市图书馆等签订了“手拉手”帮扶协议,定期无偿向基层公共图书馆捐赠图书、软件等[5]。(3)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机

构开放,如北京科技大学与社区居委会签订协议,居民随时可借阅图书。(4)高校图书馆直接面向市民开放,如1988年,广东省五邑大学图书馆就向校外200名公民发放借阅证;1996年,深圳大学图书馆决定对社会开放;2002年,厦门大学图书馆宣布对社会开放[6];2009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为900余市民办理借阅证。2.2 馆内数字资源社会共享

高校图书馆普遍重视数字图书馆、数据库、馆藏文献数字化的建设,通过馆际交流、合作,实现系统的公共检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联机编目、资源共享等功能。使馆内的书目信息资源实现最大范围的共知,使文献信息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书目公共查询系统(opac)向社会公开,任何人可通过网络检索,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另外,很多高校图书馆都购买了多种中外文数据库及电子图书,如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购买了各类数据库21个,中外文电子图书164万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2万余种,这些资源通常是社会读者从事科技创新所必备的,但企业与一般社会信息机构因经费所限而无力购买,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将这些数字资源向社会开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尽可能发挥它的社会价值。2.3 高校及馆内人力资源社会共享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高校拥有一批各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及各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他们掌握着所涉及领域的大量情报信息,是高校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强有力的后

盾。另外,高校图书馆馆员熟悉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能够熟练应用网上各类搜索引擎,对分散在各个网络节点上的开放资源进行采集、组织和利用。他们最适合为那些对网上无序、分散的资源无所适从的人们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合理挖掘和利用高校及馆内的人力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2.4 先进的现代技术设备资源社会共享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完美结合,许多高校图书馆都依托中国教育网进入国际互联网,建立了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镜像站点、联机数据库等,为广大读者检索图书馆资料提供极大的方便。如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公共阅览区为读者提供网络连接端口和用于查询的计算机终端,图书馆公共区域可通过无线方式接入网络,读者可以方便地查询馆藏信息、使用各类专业数据库等。图书馆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网络信息服务,读者可以通过校园网上任意客户端自由访问各种数据库资源。

2.5 阅读环境社会共享

强化环境建设,积极营造人文气息,成为高校图书馆为之不懈努力的理念,尽可能的让读者置身于优雅、和谐、愉悦的阅读环境中,尽情品味高尚文化生活。很多高校图书馆实现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同时,也注重文化气息的培育,如:通过摆放绿色植物,美化室内环境;馆内布置由读者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来装点环境;在公共休息区内设置沙发及饮水机方便读者等。高校图书馆可利用

寒署假向社会公众开放,让广大市民也享受到这舒适的阅读环境。3 搭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为社会化服务提供保障 吴慰慈教授曾指出:“馆际之间互相共享藏书是绝对必要的,也是为学术研究提供全部所需文献资源的惟一切实可行的手段,这一点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7]”为社会化服务搭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是高校图书馆适应读者需求的有力举措。

3.1 建设机构知识库,为促进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搭建平台 美国sparc资深顾问raym crow将机构知识库的定义为:机构知识库是收集并保存单个或数个大学、科研机构知识资源的数字化资源集合。机构知识库收藏的资源类型多样,有正式发表的学术著作,也有尚未发表的预印本;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也有自然学科的内容[8]。它具有机构性、学术性、互操作性和开放性、积累性和永久性等特点,它的互操作性和开放性保证机构内外的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存取机构知识库中的资源,并实行异构库之间的互操作,实现信息资源高度的开放获取和共享。此外,要考虑对机构知识库和图书馆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资源共享平台。首先,对机构知识库与馆内传统书目资源进行整合,使用户通过 opac可检索到馆藏文献以及机构知识库的资源。其次,对机构知识库与馆内数字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做到多个数据库同时进行检索,从而实现一站式检索。极大地方便用户,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成为一个真正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平台。

3.2 成立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平台 在网络

化的今天,图书馆联合体是促进图书馆合作、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方式。诸多省市成立了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南京市也是其中之一,2007年9月28日,在东南大学举行了《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资源共享合作协议》签字仪式,由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六所高校图书馆组成了江宁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2008年6月,联合体成员扩大到10家,吸纳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联合体成员,到2011年已发展到14家图书馆。联合体成员馆组成服务团队,面向企业,进行借书证发放、文献咨询、情报分析、定专题服务、文献检索培训等服务。利用lib-passport系统和同一的规则,实现“分借通还”[9],目前已制作10 000张“南京高校(江宁地区)联合体通用借书证”,2009年发放到10所学校3 650个通用证;2010年发放3 450个通用证;2011年发放3 800个通用证。图书馆联合体不仅为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还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进程,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3.3 加强与共公图书馆及社会机构合作,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平台 开展社会服务需要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作支撑,而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印刷型资源和数字资源都是有限的,特别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商品信息、人才信息等不及专门信息服务机构和情报研究所。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主动与当地政府、情报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合作开发各种类型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社

会读者的各种信息需求。2004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全国23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都已建设省级科技文献共享平台。2006年4月,江苏省科技、教育、文化三大系统联手打造的由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和省技术监督情报所等10家单位共同建设的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并对外服务。通过共知共建共享方式,集成和开发了这10家单位的主要优质文献信息资源,目前该平台建设了总量达1 042万条的“联合目录数据库”,电子文献数据资源总量达11 000g,其中中文科技期刊10 000种,外文期刊15 000种(通过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南京镜像站共享实现),中外会议资料30万篇,学位论文40万份,中外专利文献1 800万件,国内外标准30万件,国内外科技报告30万件,中国重要报纸全文350万篇,各种电子数据库60余个,数据总量已达5 500万条;并建有国家nstl南京镜像站,组织开发了一批有江苏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专题数据库,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体系。该平台运行服务以来,接受访问50余万人次,为全省用户提供了260余万篇各类科技文献全文下载,先后在全省举办了22次专题讲座和演示服务,免费发放各种服务卡近2 000张,提供技术培训近万人次,取得了明显的服务效果,为全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服务[10]。这种跨系统的区域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打破了“条

块分割”的障碍,整合、丰富了区域信息资源,提高了科技文献平台为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真正起到了科技信息资源的保障作用。4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应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实现最广泛的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和共享。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的“学习中心”、“教育中心”、“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参考文献

[1]吴群.基于开放存取的机构知识库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j].现代情报,2011,(6):50-52.[2]赵晖.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困境及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3):6-8.[3]李岩.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河北科技图苑,2010,(1):8.[4]千万图书闲置 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卡在哪儿[eb].http:∥news.163.com/07/0620/10/3he51i2h000120gu.html,2011-07-15.

[5]吉林探索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共享共建模式[eb].http:∥news.qq.com/a/20081014/000514.htm,2011-07-15. [6]沈光亮.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践与发展[j].图书馆建设,2010,(10):73-77.[7]吴慰慈.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教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176.

[8]吴群.高校机构知识库构架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5):30-32.[9]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合体[eb].http:∥njal-jn.seu.edu.cn/upfiles/areas/seuedu/file/about01.doc,2011-07-15. [10]http:∥www.xiexiebang.com:85/js/dongtai/dongtai.jsp?title=“江苏省 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全面建成应[eb].2011-07-15.

第二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论文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各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如何满足用户对日益增长的信息、科技知识的需求,是图书馆以及社会文化组织关注的焦点。但由于我国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因此,公众寄希望于拥有丰富资源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高校图书馆,希望高校图书馆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企事业组织以及城市居民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如何使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和谐发展服务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是在保证本校的教学科研需求的同时,有偿或无偿地对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满足社会各界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1.运营管理社会化:运营管理的社会化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终端,与传统运营管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用人机制、薪资支付都可以采取市场化方式,可借鉴企业管理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图书管理员及管理人员,采取有偿服务和绩效薪酬等方式,考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高校图书馆运营管理社会化。

2.建设社会化: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发展建设,要求高校图书馆改变传统面向师生的传统模式,在社会各界的协同支持下积极投入到社会化信息的进程,尽可能地吸收社会各界的力量、资金和技术,实现建设力量的多元化和社会化;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要满足教学与科研的要求,也要考虑社会各界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实现服务体系的社会化。

3.服务社会化:高校图书馆要本着“以人为本,以用为基”的服务理念,转变高校图书馆只为本校师生服务的思想观念,敞开大门,欢迎社会读者,对社会公众进行开放;考虑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信息的需求,研究地方企业管理、生产中的应用问题,为地方产业提供技术革新、文化建设等提供科技服务;为政府提供社会调研、资政报告等咨询服务;通过网站、媒体、微博、微信等进行宣传,降低高校图书馆的准入门槛,使得社会民众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社会的力量使得高校图书馆成为信息反馈的窗口。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模式

1.按社会化服务内容划分模式:①初级模式是社会化服务基础的服务模式,服务的主要内容为借阅服务和借阅证的办理。目前我国提供社会化服务的高校,一般都采取有限制的借阅服务和临时借阅证的办理。②中级模式主要以信息服务为主体,内容包括:馆际互借、文献输出、查引查收、建立专项数据库、电子阅览以及专业素质培训等服务。信息服务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财务以及信息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按社会化服务方式划分模式:①自建模式是指高校图书馆通过自行建设开展社会服务的载体,向社会提供服务;致力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为校内外用户和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②共建共享模式是一种共赢的服务模式,和企业合作是最常见的方式,企业利用高校的人才专业优势和资源获得所需的科技信息和商务信息,设立商务以及知识产权平台,为企业服务;而高校图书馆通过企业增加了资金来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再者就是与本地公共图书馆和其他高校图书馆合作,实际上是加强了地方图书馆的辐射力。

3.高校图书馆网络服务模式:网络服务可以很大程度地实现降低成本,资源共享,与其他高校建立图书馆联盟,不断推出有特色的优质的资源,增强社会化服务的优势。

4.个性化服务模式:个性化模服务式可以满足多种人群多样化的需求,是针对不同用户不同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将图书馆不同的专业文献资源以及图书馆馆员的专业化的导读服务,提供给不同需求的读者用户,网络数字化资源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且搜索界面复杂,如果没有专业的管理员为其服务,用户在进入网络数字资源搜寻时,往往是无从下手,图书馆可在网页上为用户设立专门制定用户所需的信息,即可为用户自动提供所需信息,美国图书馆和信息技术协会所推崇的“的MyLibrary,Mygateway、Mylink”被认为是最值得“关注的个性化服务”.目前我国已有高校图书馆开始为社会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优势

1.硬件环境优势:高校图书馆建筑高端大气,配有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和设备、多媒体阅览室、在线咨询技术平台等,室内环境优雅整洁,是读书学习的最佳场所;馆内查询检索方便快速,局域网、WIFI等硬件设施齐全,为社会化服务提供了硬件优势。

2.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学术研究主要的信息来源之一,《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校图书馆(公办)的总数为1794所,总藏书量超过616亿册。汇集了国内外大量的、优秀的文献资源,有高质量的、庞大的数据库资源。但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不足30%,大部分文献被搁置,造成了管藏资源的浪费,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在满足本校师生读书学习的前提下,考虑对社会公众开放,既提高了文献利用率,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获取知识的途径。

3.人才优势:高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这里汇聚了大量的各个专业的专家、教授、学者,高校是人才的摇篮;可以组织专家学者有偿地对社会公众进行讲座,使得社会公众也能享受到高校的人才资源,从不同的角度提高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

4.网络优势: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和3G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很多高校图书馆以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建立了本馆的信息导航系统和个性化的互联网主页,如果能够整合高校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逐步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这样读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四、影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因素

1.传统理念问题:相关人士认为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一个部门,进行社会化服务不符合其工作性质,且国家并没有规定高校图书馆必须为社会提供服务,人们的思想还禁锢于传统的为本校师生服务的观念,并没有正确认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属性,缺乏承担社会化服务的理念。

2.社会用户管理问题:目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条件并不成熟,主要原因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没有一个统一科学的管理制度,对社会公众开发是否会导致学校的安全问题,校内师生与社会公众服务的分配问题,信息资源保障问题;社会公众身份不易辨别,借阅图书超期不还、损坏图书及图书馆设施赔偿问题,没有一定的制约规则将很难管理。

3.知识产权问题:《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但没有明确社会化的责任,涉及到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时无法可依。

五、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高校图书馆是为本校师生服务的一个机构,没有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理念,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进程,为了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用为基”社会化服务思想。

2.联合社会力量走社会化道路:高校图书馆想实现社会化服务,只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联合社会力量,吸纳社会资金引进外部人才以及社会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利用地域优势与企业联合办馆;与公共图书馆联合,公共图书馆可满足公众对信息的一般需求,而高校图书馆可满足专业性较强的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二者“取长补短,强强联手”共同推进地区文化事业发展。

3.引进企业的管理方法:引进企业管理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管理图书馆,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馆藏体系,调整资源结构,提供社会化服务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开展有偿服务,缓解图书馆资金短缺问题;打破现行的管理机制,建立奖惩考核和分配制度,调动管理员的积极性。

4.建立相应健全的法律法规: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服务机构,要想开展社会化服务,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这需要国家、社会、法律机构的协作,制定具有一定法律效应的规则和章程,实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高全民素质。

总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与有些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化服务还处于落后阶段,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发展环境,面向社会多层次地敞开服务,逐步推进社会化服务进程,从不同的角度找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途径,使得高校图书馆早日全面地实现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廖利香。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社会认同问题的思考[J].科技广场,2014,(5):147-149.[2]叶德莲。试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趋势[J].法制与经济,2014,(380):91,95.[3]汪聪,杨晓晴。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调查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1):31-33.[4]杨云芳。竞争情报: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新焦点[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3):68-70.[5]孙娜娜。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15-16.[6]曹红。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浅谈[J].网络财富,2009,(11):102-103.[7]樊宇。浅议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J].贵图学刊,2011,(2):55,60.

第三篇: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管理研究论文

论文摘 要:我国高等学校拥有大量的体育资源,尤其是体育设施、体育场馆,教育部允许并鼓励高校将富余的体育设施对公民开放,作为对公众体育锻炼场所的补充。建立健全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全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管理成为高等学校必须面临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设施社会服务管理

高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是加快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体育设施服务于社会,向社会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向广大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产品的需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作为一种公共体育设施,归根结底要服务社会,实现社会公益的目的。高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服务于社会,体现了“取之于民,服务于民”的公共政策。高校体育设施管理社会化,是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大举措,是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体育设施管理社会化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高校体育设施服务于社会的形式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闲暇增多,以及生活中工作压力大的影响,促使城市居民步入体育健身行列。然而,社区体育设施条件无疑阻碍了他们体育活动积极性。虽然,现在社区建设也注意创造良好的城市社区环境,营造条件优越、设备齐全的公共活动场所,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健身活动需求。传统观念认为,高校投资修建的场地设施只应为学生服务,但是,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健身理念已深入人心,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部门应把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作为管理社会化的切入点,抓住机遇、大胆推进。通过对高校体育设施开放的情况进行调查,目前,高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1 社区活动制

高校体育设施服务于社会,向社区免费开放。高校体育设施相对比较完善,高校附近的居民可以在高校进行锻炼。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以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和体育活动开展为前提,并且高校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对高校体育设施开放时间、内容、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磋商,明确各自的责任,共商相应的管理办法。一般来说,协议规定高校的职责是:对开放的场馆设施实行专人管理,完善值班制度,登记人员出入情况,对免费开放的有关设施要有明显的标志。对免费开放的有关体育设施不得以出租、转租、转让以及其他方式变相开展经营活动。体育场馆设施若需收费的,收费标准应与本单位职工等同对待,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设施安全和卫生等条件须达到规定要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鼓励教师利用自身特长义务为社区服务,参加志愿活动;规定社区居委会职责是:了解居民需求,向高校反映居民的意见,协助高校对开放工作进行组织管理,保证高校体育资源开放有序、有效地进行。

1.2 委托管理制

部分体育活动中心以自身场(馆)管理人才为优势,与高校合作,高校体育场(馆)委托管理。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强调要求高校体育设施应对社会开放,但不少高校没有向社会开放。究其原因:一是怕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精力去做开放工作;二是怕对社会开放后,会损坏高校设施设备。但是,他们认为,如果有个信得过、负责任的机构代为校方管理体育设施开放,对高校作出应有承诺,高校就愿意将自己的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一般经协商,双方签订场(馆)委托管理协议或合同,作出可以使高校放心的承诺。部分体育活动中心逐步扩大跟其他高校的合作,实行管理连锁、资源共享,不断满足市民健身消费需求。这样一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1.3 体育俱乐部制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利用合肥工业大学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人才等资源,利用假日及闲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同时,有计划地吸收周边高校青少年及社区居民,在双休日、节假日来俱乐部参加体育锻炼。具体管理方法是适当聘请校外专业教练员及场地管理人员。俱乐部实行会员制。俱乐部通过目标管理等方法,对会员进行登记、制定活动计划、安排会员锻炼及日常比赛情况。并负责俱乐部广告宣传及专用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管理。俱乐部活动项目均对外有偿开放,并通过承办、协办体育竞赛和提升体育活动俱乐部形象,以增加自己会员数量,扩大俱乐部活动规模。

1.4 政府推动制

当前,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确定将逐步在全国推行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政策,该政策已经积极付诸实践,而且国家还要求试点区政府一次性对试点高校资助不低于2万元的全民健身器材。首批“全国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被正式命名,并将北京、上海、长春等7个城市定为首批开放试点城市。

政府部门与高校建立体育设施开放与合作,实现政府推动。某些城市教育、体育部门共同建立了促进高校体育设施管理社会化的激励、导向与惩罚机制。激励机制是通过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基金来实施体现。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激励机制。高校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的高校体育场地管理体制,在各个层面上依然是管办不分的管理模式,改革高校体育场地管理体制的动因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

2.1 高校体育设施运营模式逐步向俱乐部模式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和服务是以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为轴心。除了教学竞赛训练外,更主要的是完成广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久而久之,全国绝大部分高校的场馆开放都是以三种方式出现:控制式开放、自由式开放、收费式开放。

2.2 社区居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

健身是社区居民的普遍需求,体育设施建设与规划,是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前提与基础。资料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为05m2,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人均场馆面积高达16m2。可见,我国群众用来健身的运动场馆还远远不够,这已成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瓶颈。

2.3 由行政管理向服务市场导向转化的需求

我国传统的高校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模式,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旧的管理体制相应进行了改革,但新的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能力不强、公共政策与法规不到位,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存在着“垄断”行为,需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单位“垄断”。

改革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深化社会组织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将体育设施管理工作从社会组织中分离出去,交给社会自治组织共同治理,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民主自治能力,增强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2)推进政府与社会合作,推进社会组织体育设施服务于社会的实践,谋求双赢发展。体育也是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高校体育设施为社会大众服务是应该的。2.4 建立公共体育服务理念的需求

绝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设施属于国有资产,高校体育设施管理也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因而,高校场(馆)和设施要承担人民群众锻炼健身的责任,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可以说,确立公共服务的理念,是高校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作为高校,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强化公共服务为主线,把向社区群众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作为高校的工作任务和基本职责。作为各级政府则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大高校体育设施向社区群众开放力度。同时,要加大对高校体育设备设施的投入,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公共体育产品。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管理的基本思路

3.1 组建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机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体育产业立体化的大背景下,发展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要敢做天下文章,努力扩大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对外合作,充分发挥高校拥有的资源优势,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和特色化水平。既要敢于打破区域性和行业性界限,打破所有制和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更要力促扩大对外交往,努力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开放度,不断推动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新发展。

3.2 高校与社区的合作运营

高校与社区合作运营的目标,是以高校与社区互动,实现“双赢”为出发点,在确保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高校社区安全为原则前提下,做到开放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建立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机制,高校要同社区积极探索高校资源开放的多种形式和途径,努力创造出高校资源开放、整合的特色,提高高校体育资源使用效益。为维护广大社区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强化服务为主线,把向社区群众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作为高校的工作任务和基本职责。高校要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体育设施向社区群众开放力度。

3.3 健全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管理机制

当代我国高校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是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如何从政府直接管理型向社会管理型过渡,实现体育产业的社会化。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到今天,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法制化正成为其重要的特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纯行政管理高校体育的计划模式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产业化的体制模式,实现我国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必须依靠各行业体协和体育社团的共同努力。走行业化和社会化发展道路是我国高校体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自身发展规律,也是解决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必要途径。

3.4 制定政策和保障措施

各地经验表明,高校体育设施服务社会要取得预期成效,需要很多的条件,其中之一便是确立政策与法规框架。积极引导大众体育健身作为基点,呼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一套包括财政投入政策、产业项目基本建设投资政策、社会集资政策、税收政策、体育基金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系统的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为高校体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展 望

高等学校拥有大量的体育资源,尤其是体育设施,这些体育设施承担高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和师生锻炼尚有富余,教育部允许并鼓励高校将富余的体育设施对公民开放,作为对公众体育锻炼场所的补充。高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是加快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建立健全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管理就成为高等学校必须面临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四篇:图书馆资源共享合同

山亭图书馆、山亭育才中学公共文化服务系列

活动合作协议

为保障“资源共享、书香山亭"图书馆活动顺利开展,确保山亭区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书香山亭、书香校园的共建,实现文化资源的共知、共享,完善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为明确双方单位的责任、权力与义务,经双方协商,特订协议如下: 第一条 合作关系

双方本着非营利性公益目的互为合作关系,工作中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本着为学生的发展乃至我区群众文化意识的提升态度,坚定信心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双方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相互指导,为建立我区新型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体系探索新途径。第二条 合作宗旨与目标

1、合作宗旨

通过双方合作活动提高我区在校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达到资源共享的良好效果。

2、合作目标

本项目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实现“书香山亭、书香校园”的共建,实现文化资源的共知、共享。本项目活动构建共有四个方面:一是活动的创新性,在敢于探索的基础之上提出可行性实施计划方案。二是活动的多样性,同一时间,多馆开放,多个活动同步开展。三是活动的持续性,长期有效的深入开展,并非一次性片面活动。四是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和教师作为精神文化受益的主题,可以提升书香城市的真正内涵。山亭育才中学作为首批合作单位,共同探究活动模式,树立典范,为今后活动推广沉淀经验积累。第三条 组织领导与运行机制

1、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领导小组

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领导小组由区图书馆主要领导和育才中学主要负责人组成,山亭区图书馆馆长、山亭育才中学董事长任

组长,图书馆下属科室负责人、学校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双方单位办公室主任负责工作牵头实施。项目领导小组审定并签署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合作协议,建立沟通机制,负责组织、协调、推动活动项目的开展工作,并对重要合作事项进行决策、批准。

2、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实施小组

下设三个工作小组,由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山亭育才中学各科室工作人员组成,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1)场馆设备工作小组:负责提供活动所需的场馆设施、设备的指导使用、活动开展的指导。(物的组织管理)

(2)人员组织工作小组:负责育才学校学生的活动组织,活动开展的具体工作。(人的组织管理)

(3)宣传工作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宣传工作。第四条

活动开展的原则和内容

1、活动开展原则

本着“合作共享、共同发展、以人为本、育人化人”的基本原则,在构建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框架下,紧扣共建、共享的中心思想,不断提高在校学生乃至全区群众的综合文化内涵。

2、活动内容

开办学生自助式图书馆,开展阅读体验活动、“走进国学”系列讲座和国学文化体验活动,活动的交流、总结。第五条 双方权利与义务

1、双方的权利

(1)双方对本活动均有提出指导意见及疑义的权利(2)学校方可享用图书馆方的场馆空间、书籍、设备等。

(3)学校方可享受图书馆方不定期的国学、社科等方面教师业务培训。(4)图书馆方可以使用校方团委青年志愿者进行书籍整理、修复等社会实践活动。

2、双方义务

(1)无特殊情况不得单方面终止活动的连续开展。(2)图书馆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服务。

(3)到馆学生及教师要严格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要求。(4)双方有义务做好本项目活动的宣传工作,加强地区影响力。(5)双方积极构建交流平台,实行协作化、长期化,办精品活动。(6)相互支持双方工作的开展,必要时提供相应的物资保障。

第六条 各活动流程及管理办法详见开展计划策划书。

第七条 若有未尽事宜,双方本着团结协作的精神协商解决,必要时对本协议进行修改或补充,所签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山亭区图书馆(签章)山亭育才中学(签章)

(签字):(签字):

2014年 月 日

山亭图书馆、山亭育才中学

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合作框架构建协议

二零一四年

第五篇: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再思考

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再思考

【摘 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成效不佳,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认识不足,概念不清。要科学全面地解读《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把信息资源共享这一系统工程真正抓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资源共享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息资源共享是20世纪图书馆学最重要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之一。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资源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发展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技术支持,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图书情报学界,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关注且勇于探索的重大课题。

但是,我们应当清晰地看到,虽经历十多年的艰辛努力,虽然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又在步入一个新的高潮,但我们仍然收效甚微,与发达国家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尚有较大的差距。

究其原因,认识问题,观念问题首当其冲。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为什么必须而且完全可能实施资源共享战略?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周文骏教授一语道破,因为“图书馆是一种机制,是一种共享的机制,是一种文献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

程焕文先生在《信息资源共享》一书中说“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图书馆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和图书馆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开展共同揭示,共同建设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全部活动。”

全国各高校对图书馆资源投入经费的不均衡性,加之各高校所处地域的差别,进而造成各馆在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水平上的不对称性,这些都为高校图书馆规划、参与、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带来了诸多困难。但是我们科学地全面理解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之核心,即信息资源共享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信息资源保障率,其直接动因是解决信息资源建设能力的有限性与用户信息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不深刻认识这一点,就不能科学正确地把握信息资源共享概念的内涵。为什么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始终存在重共建轻共享的问题?为什么每年在信息资源研发的学术讨论中,总是很少提到如何共享?在CALIS高校专题特色库项目中,为什么个别成员馆特色库本地系统不对校外开放,从而导致投资近百万的特色库项目只能变成“信息孤岛”?为什么至今还有不少人仍然坚持“共享就意味免费午餐”的错误观念?这些问题却需要我们认真予以纠正和解决。

2005年7月在武汉大学举办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大会上,国内50多所高校图书馆馆长联合签署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宣言》确立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终极目标和近期目标,提出了为实现目标而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方向和实施策略。《宣言》的发表为我国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提供了政策、标准和技术上的指导。可惜,我们许多高校图书馆对《宣言》的宣贯不到位。众所周知,信息资源共享是由众多信息资源成员单位共同合作、协同开发方可实现的。《宣言》明确指出:“标准化是信息社会的基石,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但在现实中,各图书情报系统使用的自动化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的相关系统,基本都是“各自为政,自我研发”,很少采用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只要联网共享,即刻弊端凸显。

必须看到,信息资源共享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服务系统机制,尤其需要建立和遵循关于数字化加工、资源描述、资源组织、资源互操作和资源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需要采用和遵循内容编码、数据通信、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知识产权、服务运营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才能保证所建立的资源和服务的可使用性、互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信息用户教育中心和信息综合服务中心,有其重要的历史使命。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机会去获取信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都更加关注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建设、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缩小和消除信息资源获得者之间的贫富差异,确保在图书馆里“人人平等”。正像周文骏教授所说的那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者拥有了图书馆就是开辟了生活的另一个维度,拥抱着另一个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期待信息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文骏.什么是图书馆?怎么研究图书馆学?[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2-4.[2]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王燕.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74-78.[4]周文骏.什么是图书馆?怎么研究图书馆学?[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2-4.

下载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图书馆为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校图书馆为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研究 作者:周莉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7期 摘 要:随着当今高等教育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工作的大......

    郴州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精选合集]

    郴州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 服务业科课题组 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老有所养,乃......

    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专题

    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 自2000年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1】口比例将增加至29.9%的高水平。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寿命的延长......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研究综述范文合集

    皖西学院本科学年论文(设计)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研究综述作者:高雪瑞政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08012008013310摘要:高校图书馆被誉为“知识的集散地、信息的传播源”,承担着保存......

    高校图书馆室内装饰设计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高校图书馆室内装饰设计研究 系 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 工作地点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绪论„„„„„„„„„„„„„„......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与社会化服务浅议

    摘 要: 公共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的基本阅读权益为职责,应当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本文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两方面论述如何通过更好的社......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优化服务研究(最终定稿)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优化服务研究 摘要:随着云计算、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在线社交网络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这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本文针对传统环......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 ——以福田区图书馆为例 陈 永 娴 福田区图书馆 广东 深圳 518034 [文 摘] 从福田区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出发,探讨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方式,指出目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