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罗源工委概述
一、中共罗源县工委(临时县委)简介
1930年,中共连江特支负责人郑厚清、杨而菖和陈茂昌(剃头妹)在罗源县的山头面、应德、飞竹、甘厝、北山等地宣传革命道理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展党员。1931年5月,在中共连江县委书记杨而菖直接领导下,在应德乡成立罗源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罗源县应德支部,张瑞财任书记,从此罗源有了中共地方基层组织。
1933年3月,在连江县委领导下,成立中共罗源县特别支部,张瑞财任特支书记。中共罗源特支下辖应得、守善、飞竹等党支部。在中共罗源特支的领导下,革命斗争在罗源山区进一步发展。先后又建立沙坂、岭头、叠石、廪尾等党支部,沿海继北山村之后,巽屿、外洋等村也相继成立党支部。
1933年12月,中共连江中心县委根据连(江)罗(源)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和领导力量加强的实际,将中共罗源县特支升格为中共罗源县工作委员会,又称临时县委。书记杨挺英,组织部长陈凯斌(麻伍),宣传部长张瑞财、委员阮在永。中共罗源工委驻地先设在守善阮氏祖厝,后迁港里村王家湖自然村。中共罗源工委成立后,进一步加强了罗源县党的领导,促进罗源革命斗争的迅猛发展。连罗革命根据地已连成一片,成为闽东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两个中心之一。
1934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遭到国民党破坏,中共罗源工委改由中共闽东临时特委领导。1934年9月,中共闽东特委派叶飞在连江县庄里村主持召开连(江)罗(源)县委扩大会议,决定连罗党组织分开,成立中共罗源县委。至此,罗源党的工作归中共罗源县委领导。
二、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罗源县工委(临时县委)组织架构
1933年12月,中共罗源县工作委员会(临时县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辖中共石别区委、中共守善区委、中共河洋(阳)区委、中共岭头区委。各个区委下辖应德、守善、飞竹、沙坂、岭头、叠石、廪尾等多个乡村党支部。
三、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罗源工委(临时县委)主要领导人
阮在永(1898-1934)
阮在永,1898年出生于福建省罗源县飞竹乡守善村。幼年丧母,饱尝了饥饿和受剥削压迫之苦。1931年,阮在永在福州经由杨而菖、张瑞财、叶红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9月,阮在永出席在应德乡召开的罗源县第一次贫雇农代表大会,被选为罗源县首届农会负责人。同年,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宣传部部长黄孝敏到飞竹,开展地下活动,阮在永得到启发,与黄孝敏等人走乡串户,发动群众。
1933年,阮在永根据中共福州市委书记陶铸有关把革命根据地从连江高原向罗源山区一带发展,秘密建立党团组织的指示。回到守善,召集谢国法(谢信周)、叶灿祥、叶红妹、叶德乐、黄久培、黄维尼、郭学炳等革命骨干在新郎坪(又称赤岭洋瓦窑坪)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以阮在永为书记的中共守善村党支部。
1933年3月,阮在永被选为中共罗源特别支部委员会委员,配合杨而菖、任铁锋、郑厚清等领导的连(江)罗(源)13支队,在飞竹、深坑一带开展武装斗争,招编洋头、大善、仓前、田地等4个民团,解放了20多个乡村。1933年12月,中共罗源县特支升格为中共罗源县工作委员会,又称临时县委,阮在永任委员。
1934年3月,罗源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阮在永被广大贫苦农民推选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其组织和领导下,罗源县苏维埃政权迅速发展,先后建立了石别、守善、岭头、河洋(阳)等4个区苏维埃政府以及7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红色区域不断扩大。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遭受敌人破坏。6月,阮在永被选为连(江)罗(源)县委委员,兼任连(江)罗(源)县苏维埃指挥部总指挥。连(江)罗(源)党的组织得到加强,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
1934年9月中旬,闽东特委为加强党的领导和成立闽东红军独立师,派叶飞在连(江)罗(源)交界的庄里村主持召开连(江)罗(源)县委扩大会议,宣布成立中共罗源县委,叶如针选为县委书记,阮在永担任罗源县委委员兼守善区委书记。会后,阮在永按照中共罗源县委的指示,领导和组织罗源县苏区人民开展保卫土地革命果实,保卫秋收的斗争。罗源县乡村苏维埃政府由70多个发展到170多个,与连江苏区连成一片,建立了方圆500里,拥有20多万人口的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在敌人疯狂屠杀下,苏区遭到抢、掠、烧、杀。阮在永的亲密战友杨挺英、黄金龙(江忠忠)等相继殉难。12月,在敌人的全面“清剿”、严密封锁下,形势越来越严峻,斗争愈来愈残酷。阮在永带领罗源独立营余部同十几倍于己的敌人周旋,以苏区为依托,转入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一天,他在甘厝开完县委布置的反“围剿”新策略会议,赶回破石黄坑村驻地时被叛徒杀害,时年36岁。
阮在永系连(江)罗(源)农民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在建立连(江)罗(源)苏区作出重要贡献,他将永远载入连(江)罗(源)革命的史册,值得人民的怀念!
四、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罗源工委(临时县委)主要领导人
杨挺英(1911-1934)
杨挺英,又名杨英,连江县马鼻乡透堡村人,1911年2月出生于手工业家庭。1928年,杨挺英经黄孝敏、何利生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担任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党支部组织委员。1930年,杨挺英任透堡小学校长,以教书职业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和中共连江特支组织部长杨而菖一道,创办贫民夜校,撒播革命火种。1930年6月1日,在杨氏宗祠秘密组建透堡党支部,杨挺英为支部组织委员。1933年12月,中共罗源县特支升格为中共罗源县工作委员会,又称临时县委,杨挺英任书记,同时兼任连江中心县委组织部长。
1934年1月杨挺英主持连江中心县委全面工作。1934年1月3日,连江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杨挺英的主持下召开,选举成立了连江县苏维埃政府。同年4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机关在福州被国民党宪兵破坏,连江县委失去和上级党的联系。其间,敌人加紧对连罗苏区的“围剿”。在此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杨挺英力挽狂澜,率领红军突破敌人的包围圈,转移到罗源山区作战,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1934年9月,红十三独立团被改编为独立师红三团,杨挺英任为第三团政委。兼任罗源县委组织部长。年底,杨挺英到霍口布署反“围剿”斗争途中遭当地反动大刀会法兵袭击,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
陈凯斌(1915-1941)
陈凯斌,别名陈麻伍,1915年出生于连江县马鼻玉井村。1930年5月间,由陈兴桂、杨而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1月,陈凯斌和陈茂昌一道协助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宣传部黄孝敏(化名李成)开辟罗源县飞竹山区工作,后成功举行飞竹暴动。
1933年12月,中共罗源县特支升格为中共罗源县工作委员会,又称临时县委。陈凯斌任组织部长。1934年1月3日,成立连江县苏维埃政府,陈凯斌当选为县苏维埃政府宣传部长。1934年陈凯斌任中国工农红军闽东(连罗)第13独立团3连连长。
1936年3月,陈凯斌躲过国民党军警追捕,在透堡桃栊一带山区开辟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1940年组建中共马透中心支部,陈凯斌为书记,下辖马鼻、透堡、巽北等5个支部。1941年组建“闽海人民抗日游击队”,陈凯斌兼任闽海游击队队长。同年6月,国民党保安队在浦口一带伏击闽海游击队,陈凯斌中弹牺牲,年仅27岁。
张瑞财(1905-1968)
张瑞财,又名成财,罗源县白塔乡应德村人。1930年10月参加革命,12月,由中共连江县委书记杨而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5月,罗源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应德支部成立,张任支部书记。1933年3月,任中共罗源特支书记。1933年12月,中共罗源县特支升格为中共罗源县工作委员会,又称临时县委,张瑞财任宣传部长。1934年夏,任中共石别区委书记。1952年任应德乡乡长。1968年8月21日病逝,终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