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苗族服饰的盘瓠形象探析论文
表现苗族共同心理的共同文化就是苗族文化。苗族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就体现在苗族文化之中,也就体现在苗族服饰之中。苗族文化为苗族所必需,是因为它有民族认同的巨大价值。苗族服饰体现的就是一种民族认同,洋溢在五彩斑斓的服饰纹样之中的就是苗族文化。
苗族服饰的发展
苗族服饰的形成、分布及其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远古到现代,种类款式纷繁复杂,但却共同反映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特点。最初,苗族先民利用自然草木或猎获的兽皮作为服装的材料来制作服饰,如:草衣、兽皮衣等,少数苗族地区仍在使用。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苗族服饰逐渐采用棉、丝作为主要材料,并将刺绣、纺织、缬染、银饰等工艺装饰于服装,使苗族服饰愈发精美绝伦。“一山之隔,习俗殊异”,不同款式的苗族服饰源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居住环境。居住在高山上的苗族村寨、居住在水边的苗族村寨和居住在深山里的苗族村寨,其服饰衣料质地、款式结构、花饰风格就迥然不同。高原上的草木花果,森林中的鸟兽虫鱼等自然元素均被苗族人民镌刻在精美的服饰上,体现了不同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环境中苗族人民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在一定范围内凝聚了民族的感情,保存了民族的文化,传承了民族的历史。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由于对服饰不同的实际需要和苗族传统习俗规定,苗族服饰不仅各支系存在差异,就是同一支系中的成人、孩童、男装、女装、婚前、婚后,其服饰都不尽相同。如今,苗族的服饰款式就多达200多种。
什么是“盘瓠”
在种类繁多且浩如烟海的苗族服饰之中,你会发现有许多“似狗非狗”或以“狗”为主要造型的动物图案,这就是盘瓠形象图案,这种图案被广泛地运用在苗族服饰艺术之中。如在贵州台江等地的苗族服饰中有许多“狗”的形象,有的憨态可掬,有的怒目圆睁,有的重点绣一个硕大的狗头形象,有的绣几个狗的全身像,还有许多狗的变形形象,如人头狗身、狗头蛇身、龙头狗身等等。这些众多的盘瓠形象大量出现在苗族的服饰之上,尤其是出现在盛装之上,其代表的意义就不寻常了。苗族妇女往往将某种崇拜意识转化为象征意义的纹饰符号描绘在服饰之上,比如,苗族服饰上的龙纹、鱼纹、鸟纹、牛纹、蝴蝶纹、枫香树纹、盘瓠纹等,这些纹饰是否与苗族有着怎样一种渊源关系?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分析。
苗族在历史上曾有过犬图腾崇拜的记载。据《后汉书》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万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古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王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著独立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班阑,言语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予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归。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獺皮。其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
此外,诸如此类“神母犬父”的神话传说在今黔东北铜仁、松桃,川东南和湖南湘西等地尚流传着,其故事情节与《后汉书》中的记载却颇为相似。如贵州台江等地民间传说:古老的时候,有一个苗王,遭到凶猛敌人的攻打。朝中没有一个人能抵挡。苗王把他的文武大臣叫来商量说,谁能把敌人的头领杀了,就把女儿嫁给他。结果还是没有人能够战胜。不久,苗王的脸上忽然长了个肉瘤,掉下来变成了—条龙狗。一天龙狗把那个敌将的头衔了来,苗王见了敌将的人头反倒没了主张,众文臣武将谁也不知如何是好。还是苗王的姑娘自己出来说:“只要我爹的天下太平,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我的命。”她觉得住在家里不好意思,就跟着龙狗顺河向西方走了。后来他们在洞中生下了六男六女,自相为夫妻,繁衍着子孙。
苗族盘瓠崇拜
无论是《后汉书》中关于盘瓠的记载,还是自今仍然保留在苗族服饰纹案中的盘瓠形象,以及流传于苗族地区关于盘瓠的神话传说,都共同反映出苗族先民的原始图腾崇拜———盘瓠崇拜,即犬图腾崇拜。有学者认为,盘瓠神话的产生,早于蚩尤、三苗的传说。按其产生的年代,盘瓠神话应是原始母系社会或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盘瓠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本氏族起源的认识,是本氏族人们的一种共同心理状态。[3]据苗族学者龙海清考订,“盘瓠”一词本来是指有交媾关系的男女双方或夫妻的称谓。只是在父系氏族社会产生后,盘瓠才变成一种男性符号。苗绣中人驭龙狗图案就隐蔽地表达了这种旨在生殖的交媾意识,盘瓠神话里生六男六女的内容亦明白地昭示了这点。可见,苗族先民对盘瓠的崇拜,是生殖崇拜,体现了苗族祖先的生命意识,这是在原始社会劳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自然状态中和以母性为中心的母系社会结构状态下形成的关于自身起源的一种朦胧的意识形态。
“苗族服饰是人类原始阶段的民间艺术传承,其服饰的纹样反映的内容,大都是人类曾经历过的渔猎时代及农耕时代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动物为主题纹样,这是原始氏族时代群婚的一种反映,苗家妇女把它绣在服饰上,应该说是对祖先的敬仰、缅怀和崇拜。”[4]《苗族古歌》又称《苗族史诗》,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史诗。叙述了苗族先民从开天辟地到铸造日月,从万物繁衍到洪水滔天,从兄妹结婚到溯河西迁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苗族古歌》分为“开天辟地”、“枫木歌”、“蝴蝶歌”、“洪水滔天”、“溯河西迁”五个篇章,其中就讲到:“风生雾、雾生云,云生雨。落到地上长出了枫树。枫树长大后,引来两只鸟雀在枝头鸣叫。鸟雀的鸣叫声惹怒了树下的女神。女神将枫树砍倒后,树心化作一只蝴蝶。蝴蝶有一次和水上的泡沫“游方”(即恋爱)后怀孕生下了十二个蛋,由脊宇鸟艰难孵化了十二年。最终孵出姜央(人)、雷公、龙王、象、牛、羊、鸡、蛇、蜈蚣、山猫、虎、狗共十二兄弟。被苗家尊称为十二古祖神。”
可见,“狗”也即是作为“苗家十二古祖神”之一而备受苗族人民的尊崇,对“狗”的崇拜即是对祖先的崇拜。在《苗族古歌》中也记述了人类在遭遇洪水之后“狗”为人类寻来稻种以及在苗族迁徙过程中为其指引方向的故事。每年苗族的吃新节就是为了纪念“狗”对于人类的贡献。苗族崇拜盘瓠,也就是崇拜自己的祖先。
结论
苗族服饰中出现的众多“盘瓠”形象,是苗族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具体体现,是其神话传说的客观印证,也是对其民族历史的记忆。通过研究苗族服饰中的盘瓠纹案,当可窥一斑而知全貌,增加人们对苗族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增进民族间的团结,促进民族的和谐共生。让传承了上千年的苗族文化得以在现代化的今天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第二篇:湖南麻阳苗族盘瓠文化遗存现状调查
湖南麻阳盘瓠文化遗存现状调查
蒋慧
(陕西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710062)
摘要:盘瓠是苗、瑶、畲等族共同敬奉的民族图腾。湖南湘西地区,以麻阳苗族为代表,认为盘瓠是苗族的始祖。盘瓠文化是中原华夏文化与苗族农耕文化等文化相结合后所形成的地域性复合型文化。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获得的资料,结合对其他相关文献的研究,整理成文,希望能为今后盘瓠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盘瓠;保护;传承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具有至今保留完好的世界仅有的盘瓠图腾族徽、家祠性质的规模化盘瓠庙建筑体系和独一无二的祭祀习俗,是盘瓠文化的古都。盘瓠文化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
①化遗产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截止2011年12月麻阳县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8个。下
面着重介绍几个与盘瓠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的情况。
一、盘瓠祭
盘瓠祭是盘瓠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苗巫文化宗教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以祭祖为核心的端午习俗,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麻阳五月划龙舟是为了祭奠先祖“盘瓠”而非纪念“屈原”。麻阳盘瓠祭是以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漫水村为核心区域,一锦江河沿岸高潮村镇、兰里镇、绿溪口乡、隆家堡乡、江口墟镇、长谭乡、锦和乡、郭公坪乡、尧市乡10乡镇各村寨为中心区域,辐射麻阳境内所有的村寨。整个盘瓠祭的过程大致分为:开神门——唱大戏——龙下水——龙舟赛。目前已查明的盘瓠庙及其遗址18处,分布于麻阳境内锦江河沿岸11个乡镇,但是由于文革破四旧等因素使得各盘瓠庙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只有高村乡漫水、兰里镇新营、郭公坪乡陈家坪三处。
为了更好的保护盘瓠文化和盘瓠祭,1988年,漫水盘瓠庙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漫水盘瓠庙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漫水村被湖南省苗学会确定为“盘瓠文化研究基地”。2006麻阳苗族自治县申请将盘瓠祭加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参与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五年计划。至2011年,该项目保护计划已搜集各类媒体报道12次(篇),接待专家学者38人次,搜集影像资料11小时,制作光碟3套,文字资料积累30余万字,数据资料22G,投入2万元启动资金建立传承人保护基金,建成盘瓠文化展览馆,搜集盘瓠文化论文12篇,组织撰写学术论文15篇,完成盘瓠大殿室内外雕塑15座,雕饰300余平方米,积累照片2000余张。于此同时,为了发扬盘瓠龙舟,政府耗资550万元修建了千米龙舟大看台。2002年3月,中央电视台新闻摄制组来到漫水,拍
②摄制作了内容精彩的旱龙舟专题片,6月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
二、花灯
花灯本是汉族艺术,随着苗汉文化相互交融学习,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为苗汉人民所共同喜爱的民间艺术,有“南方二人转”之称。麻阳花灯是湘西花灯的典型代表,它具有一套完整独特的表演程式,并在原有汉系花灯中融入了苗族特有的巫傩文化创造了一系列深受群众欢迎的戏曲。“麻阳花灯戏”在其创作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定型为湖南省地方保留小剧种之一,并在1990年被收入《湖南地方剧种志》。
但现在花灯剧的发展状况却很不乐观。一方面花灯剧团本身存在着老艺人年事已高,传承能力不强,年轻人对传统剧目缺乏兴趣不愿继承,遗留资料不多,观众群体萎缩,剧团经费不足,缺乏财政补助,演员待遇低等种种问题,另一方面,花灯戏的项目保护单位履责力不从心,花灯戏演艺业未成规模,经济效益不高,少有传承活动和展示,这导致花灯剧团在传承和发扬花灯戏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甚至有面临失传的危险。
现在,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下,麻阳花灯开始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07年12月,麻阳花灯戏入选《怀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麻阳花灯戏正在申报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保护和发扬花灯戏,麻阳县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科学合理的项目保护规划,成立了麻阳花灯艺术研究领导机构,寻找和保护老艺人,为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提供支持,确定了传承人32名其中代表性传承人3名,搜集和整理花灯剧本126本(套),音像、图片、文字等资料2套,数据资料16G,每年举办进200场送戏下乡演出、接待演出、③商业演出活动。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花灯戏的传承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今后的保
护和传承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民间绘画
麻阳民间绘画,是湘西苗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艳丽是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的特点,麻阳民间绘画融汇了麻阳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将湘西苗绣、挑花、蜡染、印花、剪纸、雕刻、木板年画以及我国传统美术、儿童绘画等造型、用色、构图的手
④法融入绘画之中,生动的描绘出了苗疆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宗教习俗。
麻阳民间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跻身于画坛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988年,麻阳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8年,被重新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画乡自1984年至2011年28年间,共举办156期创作培训班和基础美术班,共培训作者4100人次。作品在全国各地举办大型专题美展8次,还举办过为国际友人展览等大型专题展6次,共展出作品2067件。麻阳苗族现代民间绘画还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展和全国第八届美展、中国第一届艺术节、全国八届群星奖和全国性各类大型美展20多次,展出作品293幅。画乡作品代表国家捐赠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5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日本中日艺术研究会”等永久收藏。作家和记者在国内外发表画乡报告文学、评论、介绍文章
⑤130篇。曾50多次被中央、省、地电视台、电台录相、录音专题报道和录制专题片播放。
综上所述,可以将麻阳县保护、继承、发扬盘瓠文化的主要措施概括为:1.建基地——湖南省盘瓠文化研究基地;2.报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3.打品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积极培育传承人——确立花鼓戏传承人、举办创作培训班和基础美术班等。但是,盘瓠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文化工作者们的努力,这需要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盘瓠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当中。笔者认为,应该将盘瓠文化渗透到日常教育中,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主动保护和继承盘瓠文化的意识,只有这样盘瓠文化才能长期地充满活力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盛斌.湖南省麻阳县政协委员忧心非遗保护 建议进行保护性创新性开发.人民政协报 : A02版,政协新闻,2011.12.28.【2】薛重庆.挖掘地域特色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对外大传播:地方外宣版,2003(04)
【3】麻阳花灯戏项目保护工作自查报告.2012.01.20
【4】游二川,蒋丽.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的艺术特色.民族艺术研究:美术与设计版,2010(04)
【5】“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麻阳现代民间绘画)之规划、获奖、影响.2011.07.20
第三篇:苗族服饰教案
苗族服饰
教学目标:
1、了解苗族服饰的特点,图案的装饰规律,培养学生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纸质服装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与创作能力,提高学生从身边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材料准备:
剪刀、胶棒、修正液、油画棒、粉彩笔、卡纸、各色彩纸、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5分钟)
由苗族歌曲导入,简单介绍苗族特色节日,了解苗族服饰分为常服与盛装。在欣赏时,提示学生观察图案颜色的组合方法,看颜色是如何排列起来的?有什么特点?在绘画上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更适合这种图案?
二、了解苗族服饰(5分钟)
1、色彩与图案
苗族的服饰图案是丰富多彩的,对图案的选择喜好运用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
苗族女性非常擅长刺绣,绣品精致,图案生动,色彩丰富。图案大多是龙、凤、碟、鸟、花、草、虫、鱼。苗族是一个讲究生态平衡的民族,他们古时长期迁移,经常生活在山坡水边,亲近自然,与花鸟为伴,常年来与自然有深厚的感情,这些直接表现在他们的绣品上,因此他们的绣品都是采集于自然的广泛题材,既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突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2、苗族服饰的基本结构
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形象标志之一,一直保持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基本特点:男装,短装衣裤或大襟长衫。
女装一般为上衣、下裙,配件多,花饰丰富。苗族服饰一般均有性别、年龄、盛装与常装之别。
三、示范制作技巧(8分钟)
图案设计规律:剪贴:剪出完整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和单独纹样,进行剪贴。
绘制:运用多种工具(粉彩笔、修正液、油画棒)绘制图案。
四、制作节日盛装:(20分钟)
1、分组创作。根据苗族服装的特色,选取自己需要的创作元素进行服装计。
五、展示学生作品(2分钟)
第四篇:苗族服饰演讲稿[推荐]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黔东南苗族女性的服装,黔东南16个县各苗族服装30余种,款式很多,我比较了解的就是我们自家的服装,我们苗族的服装分为便装和盛装,便装就是我们平时在家穿的,盛装是在特别隆重的日子,比如说结婚啊特殊节日啊什么重要的日子穿的,我现在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少女盛装,苗族家庭里,服装都是由妇女承担,从备料到成衣,都是由自家妇女自纺,自染,自缝,自秀而成,费工很大,以前,一个苗族妇女,如果长大后不会绣花和纺织就会被人取笑,甚至在婚姻问题上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女孩在8,9岁时就会跟着母亲学习,可是现在时代不同了,苗族会绣花的女孩子也渐渐少了。当然现在也没有人会在意你会不会绣花了。苗族少女一身身耀眼的银饰是一道漂亮的风景线,是财富的象征,苗族银饰以其种类繁多、造型精美而闻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极具审美的“银饰文化。
我们看这套盛装的上衣,它的款式都是无领胸口交叉,袖子大而短,袖子都秀有少许的花,腰部以下呈三角形,一套盛装的耗时很长,都是自家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它代表着母亲的爱心和心灵手巧,就光是这件上衣这个后背,就光是这一朵花,秀完就需要30天,对于手脚比较慢的人就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可想而知,要秀整件衣服的花花的时间聚更多了,所以现在一件纯手工做出来质地较好的上衣,出售价值1万以上,一个苗族家庭如果,自己家有女儿,母亲就会在女儿18岁之前必须做好女儿的一套盛装作为嫁妆,甚至会更早,这是必须的,如果在女儿出嫁时没有的话,母亲就会被人家笑话
下面来看这个裙子,群长大感是40厘米,穿起来到小腿以上的位置,这个裙子呢布料是丝绸的,首先将丝绸加工成细密的褶皱后做成百褶裙,每条裙子上都是成百上千道细密垂直的褶皱,一条裙子用布15米到16米,可想而知,褶皱之多是数也数不清的,褶皱的方法也是纯手工的,用手折成细密褶皱用针线串缝起来,整条裙子弄成褶皱后缩成2米的样子,然后把它放到太阳底下染上一成带有粘性的定型白积水渍,等它完全晒干之后,整条裙子非常生硬,然后再用锤子敲软,然后把之前串褶皱的线全部抽出来,这样裙子就柔软非常有弹性了,也很有质感,花费的时间如果快的话大感是一个月左右,做好的裙子出售1千到5千不等一套衣服再加上一套银饰的结合呢这套盛装就完整了,银饰是苗族特有的装饰品,除了男人少量佩戴外,主要是妇女佩戴。银饰对一个未嫁的姑娘来说,不仅是美的象征,还是择偶的筹码。父母会不惜一切,为其添置银饰,以期女儿有个好的归宿。一套银饰就包括银冠、项圈、项链、耳环、手镯、要带,戒指等,银冠重达45斤,各种银饰以重为美,以大为美,以多为美,是苗族人们财富的象征,以“凤”作为银冠的主要形式,就是苗族鸟崇拜意念的表现。将“双凤朝阳”造型放在主体位置,置于“二龙戏珠”之 上,银冠的顶部还插有一只大银凤鸟 两侧是2~4只小鸟,其意就是百鸟朝凤。苗族对银饰的酷好,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是首屈一指的。所以,他们的银饰工艺也是属一流的。他们以银饰为美,以银饰多重为富有的象征。同时,在他们眼里,银饰还是避邪恶、保平安及光明的象征。男子戴着银饰外出可以避邪,平安回家。在小孩帽子和衣服上钉银罗汉,除美观外,也蕴涵着驱灾祛病、庇佑孩子健康成长的意念。妇女穿戴银饰,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项圈,胸牌,造型或呈四棱突起,绕如螺旋,或偏圆,平面上錾出各种花纹图案。环为扁平较厚银片,修剪为圆圈,正面满钻花纹,若干只为一套,各只的环圈由小到大。佩戴时,依次由大环到小、环,互不遮盖,每只都显现在外。泡花项圈钻花系铃项圈手镯,空花手镯,银线编织手镯,钻花空心手镯,银要练,长度大感是60厘米到100厘米左右,整条要练上缝有N多块带有铃铛的银片,项圈,胸牌环为扁平较厚银片,修剪为圆圈,正面满钻花纹,若干只为一套,各只的环圈由小到大。佩戴时,依次由大环到小、环,互不遮盖,每只都显现在外。泡花项圈钻花系铃项圈
手镯,空花手镯,银线编织手镯,钻花空心手镯,银要练,长度大感是60厘米到100厘米左右,整条要练上缝有N多块带有铃铛的银片,所以走起来就得当向
第五篇:泸溪县盘瓠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泸溪县是我国古代楚国的故地,涵养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散发着古典的艺术气息,是一处孕育古老文明的风水宝地.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考究和参悟,结合实地考察和走访乡镇居民的方法,对泸溪县盘瓠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充分结合理论和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搜集得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去粗取精,由此及彼,深入剖析,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泸溪县盘瓠文化的地域分布和主要内容。深层次的解读了盘瓠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古典韵味,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性措施和建议,以便可以利用更好的方式来保护盘瓠文化,使其永葆历史的印记和饱经沧桑岁月洗礼所遗留下来的文化气息。
一,泸溪县盘瓠文化的地域分布。
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的东南方,东邻沅陵、辰溪两县,西连吉首市,北接古丈县,南邻麻阳县,西南与凤凰县毗邻,是湘西自治州的“南大门”。县境处于武陵山和雪峰山的过渡地带,是东起华东,西接西南的交通要道。地貌自东向西南排成“川”字,由西向东倾斜。沅江沿县境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大部分属于低山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泸溪县是盘瓠文化的发源地,神秘而秀丽,它那神奇的魅力,似乎要向世人展示它的内涵,它那婉约的英姿,更加从侧面彰显古老泸溪的独特韵味和其绚烂的文化特色。
二,盘瓠文化的历史沿革。
泸溪县历史悠久,文明古老,是古代盘瓠文化的发源地,据多种出土文物的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先民就在沅水和武水两岸生存繁衍。据说三皇五帝之一的高辛氏,其女与盘瓠结婚,隐居沅水流域,此传说亦渊源于此,且形成了千古不朽的盘瓠文化,为后世人所传诵。远古的盘瓠神话和盘瓠图腾崇拜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广为流传,当地的许多民俗事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盘瓠文化。如以盘瓠《神犬》和辛女图腾为祖先的祭拜礼仪,以及关于盘瓠和辛女的传说演变而成的民俗歌舞,绘画,雕刻,服饰等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盘瓠文化。中国盘瓠文化的内涵极其古老而丰富,特点突出,令人着迷,催人向往,发人深省,尽显古老文化的魅力。而在同时,有关哪里是盘瓠文化的发源地,历来众说纷纭,有会稽说、中原说等,就湖南而言就有怀化、沅陵、凤凰、泸溪之说,各执一词,一直以来都没有定论。然而在1990年10月湖南省泸溪县召开的全国盘瓠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经过多方的论证和考查,确认了泸溪乃是中国盘瓠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三,泸溪盘瓠文化的主要内容。
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一种构成的艺术形式,因为其制作工艺简单,因此深受古代人民的喜爱。从广义上讲,剪纸实际上就是在纸上剪刻,镂空所出现的一种二维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塑造性,且发扬空间十分广泛充分展现了古代人民的创造性。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剪纸主要是指用红纸或其他暖色纸做成,在世俗生活和喜庆节目中表达美好情感,营造热闹氛围的装饰品。而实际上,剪纸所使用的纸张颜色是多种多样的,有暖色也有泠色,但若以制作工具和制订对象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剪纸和刻纸两种类别。其中剪纸以剪为主,以刻为辅,主要用于喜庆节目的窗花和其他装饰花样。其分布地区较为广泛,例如盛行于我国北方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北等地的民间剪纸。刻纸主要以刻为主,以剪为辅,主要用于服饰的花样和喜笺的剪辑等,两种都寄托了人民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赞美。其中在湘西剪纸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感及制作手艺,显示出其具备深厚的剪裁功底和文化底蕴,显示出湘西少数民族民间技艺的日臻成熟。
傩面具
巫傩文化是中华文化和盘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年代久远,早在商周时期就极其盛行,流行于各地,且各具特色。《周礼》,《论语》中对此有明文记载。傩面具就是始于这种“重祭礼,信鬼神”的巫傩文化。经过历代千百年的传承和演化,它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分布地域十分广泛,我就县而言,傩面具种类繁多,已经现世的就有12生肖,36天罡及地狱判官、小鬼、牛头马面等,形式丰富,且造型多样,充分显示出少数民族的地域风格。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利益格局的重新整合,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者由于科学的普及和人们生活的改善,人民价值观念的转变。近几十年来,巫傩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已经销声匿迹,所以现在从事傩面具雕刻的人也越来越少。目前这种文化现象仅存在我县很少的几个地区。然而就在这仅存的几个地区中,他们没有让这种技艺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他们改进制作工艺,励精图治进行改革,并且融入了新时代的潮流气息和前卫风格,力求在艺术形象上有所突破,使这种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下去。他们雕刻的傩面具形象狰狞凶猛,怪异独特,咄咄逼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栩栩如生。表现手法上多采用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夸张变形手法,强化傩面具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达到震慑鬼神的目的,给人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另外,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抓住神灵性格特征,在眼,鼻,嘴等处进行了夸张的变形处理,显示了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和卓越的见识和非凡的艺术洞察力,在傩面具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菊花石
菊花石是一种燧石结核为核心的碳钙集合体,花蕊部分是坚韧的硅制燧石,花瓣是由方解石晶体组成,由于这种结构的特殊性,所以价值很大,很受人民欢迎。它存在于迄今两亿年前的早二迭流栖霞浅海和沉积岩层中。菊花石的晶体呈灰色或黑色,石中显现一朵朵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白色花朵,因酷似菊花而得名。因泸溪县碳酸岩石分布广泛,为其广泛存在提供了载体,故我县有很多菊花石,且种类繁多,形式各样。菊花石在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并且有很多的风格和种类,它最先是用于家居的装饰,后来逐渐发展到送礼和变卖。于是这一文化现象就当作习惯而流传了下来,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拓荒者的增加,大量的菊花石被挖掘了出来,开始大量出现在市面上,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部分识货的商人,政客或分或买,将其运往外地,雕刻创新,制作成价值不菲发商品,进行销售和变卖,使其逐渐商品化。在外流的同时,这时人们才认识到菊花石的珍贵之处,才通过各种手段采购和收集,可这时菊花石已经所剩无几,可谓是有价无市。另一方面,通过艺人们几十年的雕刻创作,技术的不断完善,创新和突破,石雕工艺由原来的浮雕发展成现今的园雕,镂空雕透雕等。雕刻艺人利用花纹特点找出花团,理清花瓣,添枝加叶,把分散零星的花朵连接成有机的整体,雕刻出生机勃勃的形态和独一无二的珍奇怪石,符合了大众的审美观念,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被广泛的传播开来,并逐步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踏虎凿花
1,泸溪踏虎凿花的背景
至今仍流传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用于各种服饰及装饰品的剪纸叫做凿花,即凿纸花样。湘西人习惯叫它“扎花”或“锉纸”,又称“锉花”。凿花还有另一种说法,凿花在苗语中还被称为“压本”,“压”指加工的方式,相当于“凿”;“本”就是“花”,“花样”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剪纸不是用剪刀剪出来的,却是用刻刀凿出来的,并且有的还保留刺绣的针法,以供别人参鉴。而剪刀只是在作为凿花的辅助用具,一般是杂作业完成之后,仅供修边时之用。清代,刺绣也曾被江浙一带的人称作凿花。如清末文学家余怀在《夫人鞋袜辩》中记载:“吴下妇人......有凿花玲珑,囊似香簏......印香在地者”。说明了旧时“凿花”与绣花有很大的关联。在古代,人们只是消极的适应自然,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只是使用最原始的方式和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民的思想,这就使得人们的创造性和发明性得不到解放。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仅局限于对传统物质文化的赞赏和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原始力的赞美,而没有想过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然和世界。后来,人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完善了传统手工技艺,由此便发展了纸上凿花这一传统技艺,并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2,凿花的作用和意义。
苗族向来是个爱美善绣的民族,由于历来的传统风俗习惯,他们十分重视服饰穿着,因此苗族有各种形式的绣花,且色彩丰富,充分体现了这一民族的特征。历史上先是有绣花,后来才有凿花,两者可谓相辅相成,凿花为绣花提供绣摸,绣花又促成凿花花样的不断创新,使得这两种微时绣花形式得以不断完善。苗家妇女一般是先将构思好的花样剪辑下来,贴在要绣的布面上,再依样穿针刺绣,遇到好看的花样,就用纸将它拓剪下来,这部分拓剪工序渐渐成为一个工种,从绣花流程中分离出来,就这样一些专门绣花的人就出现了。与单纯使用剪刀相比,剪纸花匠更加追求效益,因此利用剪刀可以批量加工复制的凿花工艺就应运而生了。湘西凿花多用于绣花底样,庆典和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而且后者颜色上有很多讲究,喜事一般采用红纸,丧事一般采用白纸,各表示不同的意思,渲染不同的氛围。凿花图案纹样题材广泛,有花草、鸟兽、傩面等。凿纸花样不仅是苗族妇女文化生活的一种生产及装饰形式,而且更是能折射出苗族文化的想象符号的载体。由于苗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信息除了口头传达之外就是类似于凿花等图象语言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凿花这种原生态艺术很好的将苗族传统吉祥图形代代传承了下来。因此凿花这种“剪在纸上,绣在衣上,穿在身上”的图案形成,就成为苗族文化最形象的历史读本了。
3,踏虎凿花的制作工艺。
凿花的工艺特点形式多样,主要是以通过祖辈手把手教和直接摹写同辈人的作品的形式继承下来。沈从文先生曾经对凿花制作工艺作过如下描述:“这种花样......先把纸张钉固在一片木版上,再用小锉刀(即刻刀)仔细戳镂而成,用细针在纸面上扎许多线路,提示绣法和重点,才算完工”,这就是对凿花这一工艺最形象的描述了。踏虎凿花有干,湿两种刻法,但常用的是湿纸刻法,其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创作画稿。用铅笔在白纸上推敲图案,这就是凿花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是决定艺术品高低最重要的一环,最艰难的一步,因为其初稿水平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及美感。
第二步:定纸层数。选择同画稿相当的薄纸,视纸质及厚薄确定要凿刻的层数。薄纸一般10——16层,稍厚可以定为8——10层。然后,把它们齐整的放在一起,并且每隔4——5层要抹一层粉,以便事后可以顺利剥离纸张,因为在刻纸的时候纸张会粘贴在一起。
第三步:定位纸钉。将画稿放在叠放的纸垛上,用针尖在画稿上要刻去空白部分的钉眼,用拉力较大的纸质做成纸钉,穿进针眼内撑紧,然后把两头多余的部分去掉,再用小锤锤实,防止纸钉脱落。此步骤是为了固定不要的部分而便于揭纸花样。
第四步:润湿纸样。将浸过的毛巾揪干后,把纸垛包进毛巾中浸润30分钟左右,要求纸垛拿在手上感觉湿润即可。
第五步:刻凿走刀。把纸垛放在特定的蜡版上,刻时先用小锤敲紧,落刀时要用左手食指按住入刀边缘,用右手手腕的力量运刀走刀,刻纸的顺序为先里后外,刻完一个地方后要注意检查是否刻到底了,可以翻过来核实,必要时可以再补上一刀。
第六步:剥揭花样。仔细检查正面,反面,确信刻完了所有部位后,将花样一张张揭开,凿花工序便全部完成了。凿花所用的特制蜡版一般采用木制细腻的硬木为宜,厚为3厘米,宽为8厘米,长为24厘米,内挖一深1.5厘米,宽6厘米,长7.5厘米的“堂心”。再把松香,黄蜡,茶油和桐木粉末融化搅匀,倾于木版“堂心”,压平之后即可使用。凿花时注意拿刀要正,用力要匀,走刀如游丝,刀口始终向内走动,收刀如脱兔,刀痕上下要整齐光滑。花纹之间注意留连缀线,免得剥揭花样时散架。凿出的剪纸要光洁干净,因为主要是刻刀在多达十几层的纸版上凿刻,所以刻出的凿花一般应有浮雕般的机理效果。
4,踏虎凿花的艺术特点。
第一:凿工精巧。线形考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把线条特色归纳为五个字:圆、方、尖、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石快,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刻剪技艺高超,工整细腻,刀法稳健精到,刻出的线条畅快,丝丝入扣,表现准确而生动,尽显流畅之美。造型上形象生动,构图工整,布局合理,具有南方剪纸特有的纤细灵秀,玲珑清丽的风格。
第二:繁中求简,简中求繁。纸型粗糙简单的纹样不耐看,华而不实的东西不纯真,而繁中求简,简中求繁的形式,细腻而不见其假,粗犷而不失其真,并力求构图严谨饱满。在表现手法上是以阴刻为主,运用简单的原形进行合理的骨、骼布局设置。在表现风格上偏重于写实,但又不呆板入俗,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装饰性。且运用点、线来传递有个性特征的面,采用重复、疏密、对比等形式法则,巧妙的使用“通感”手法来营造画面。
第三:源于传统,敢于创新。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素材,使其反映出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其达到传统与时代特色的和谐共存,并突出其自身特点。其艺术特点就像一幅山水画,画质不错而且不失其原汁原味,体现凿花这门技艺的独特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5,结语。
历史上任何艺术形式的诞生都不是偶然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拓展而形成的,都会有一个结合人类生产和生活不断演进的流变过程。踏虎凿花也不例外,它也必须依附于湘西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才能形成这独具一格的凿花工艺。凿花开始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先有绣花后有凿花,凿花丰富了绣花的技艺。凿花的形成与追求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有关,也符合当时的小农经济和生产力状况。因为凿花不仅体现了苗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更是记载了苗族“女红文化”的活的图象历史。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有其存在和挖掘的价值,那都是中华儿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的国粹。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理应对其加以保护。一种文化事物和一种文化现象都可以作为艺术瑰宝绽放耀眼的光彩,福泽后世之人,重现前辈创文明之路之时的辉煌。
四,关于泸溪盘瓠文化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时期,在文化领域给予的关注不是很多,相关的措施,法律也不是很完善,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有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又由于没有及时作好文化宣传,使得人们对于非文化遗产认识还不是很深刻。所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无形中的流失,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申遗。即申请市(州)、省、国家级的遗产保护,以便得到政府的专项保护,突出保护重点,将有力推动其保护进程。同时加强盘瓠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破坏了的进行挽救和维修,对未破坏的加以保护。
2,立法。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法律是保护一项事物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还要展开普法宣传,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档案,还要政府、民族、文化、教育、财政等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强效工作运行机制。
3,树人。大力发展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各类人才,加强遗产保护队伍建设,精心组织,全面展开,突出重点。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和发展的方针,切实加强对盘瓠文化相关的法律宣传工作,为保护文化遗产创造良好氛围。
4,传承。实施整体保护和多层保护,系列科技手段可以运用于抢救和保护过程中。动员社会各阶层力量参与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全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使得民间文化遗产和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传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