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完善省县级政务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率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把政务大厅建设纳入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视阈中。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今年9月9日,我省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通知》意见,明确要求,9月底前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全部纳入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和运行,市县级80%以上事项实现网上申请;
10月底前,65项民生热点高频事项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一网通办”。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加快完善县级政务服务运行机制、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是对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的智慧考验。
一、当前我省县级政务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机构改革后有些新成立部门职能没有理顺,与上级部门和下级单位对接不畅,审批职能移交后,各部门后续服务衔接不到位,导致服务对象意见大。
二是政务服务标准、服务流程不规范。虽然各个地方建立有自己的服务事项标准,但没有规范、高效、便捷的服务流程,不同程度存在程序多、跑腿多、证明多,效率低的现象。
三是改革创新不够。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改革做的不多,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做的不到位,政府与老百姓良性互动不足。
四是服务效能有待提升。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最优化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上还需要下功夫。
二、对策建议
1、理顺服务机制。尽快理顺部门职能,做好上下对接,实现行政审批职能与各部门服务职能有效衔接。探索三级通办改革,县级政务服务中心梳理各业务部门可下沉事项,在实现自然人事项全面下沉街道、社区的基础上,推动法人业务下沉,梳理优化企业办事、项目审批推进流程,同步发力政务服务事项全区通办通取,为法人提供业务便利,提高政务服务便捷性。
2、建立服务事项标准和规范流程。由行政审批局牵头,邀请部门专家、窗口办事代表共同研究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推行“一站式、一窗口”服务流程,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依托,实现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从而兑现“一网告知、进一次门、跑一次”的服务承诺。
3、简化审批程序。在规范事项标准化的基础上,县级政务服务中心、法制办与业务部门共同进行服务事项梳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精简业务申请材料,逐步推动摒弃非必要性证明材料。合理压缩办理时限,并在网上办事大厅公示,便于群众轻松办事,享受高效的政务服务。
4、开展“全流程”网上效能监督。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运用大数据系统,加强对政务工作的监督力度,全面调查大厅政务服务情况、群众意见与建议等,通过数据分析查找出政务服务存在的短板,对优化服务提出可行性建议,根据问题导向反推需要改进提升的事项,部门优化办事流程、窗口工作人员提升业务素养。
5、创新服务方式。开展专业导办、领办、代办服务。一是导办领办。通过设置厅内引导指示牌、工作人员主动提供导引服务等方式,引导前来大厅办事的群众取号或者提供各种业务咨询、疑难解答等服务。二是代办。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特殊服务对象等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在符合法律法规且在办事群众给予充分授权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全程协调相关窗口办理业务或提供上门办理业务。
第二篇:提高柜面服务效率1
优化服务,提高效率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对外开放,银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个全面竞争时期,竞争不但包含产品,更包含服务。在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人们迫切需要银行为他们提供品种齐全的高水准的金融服务。因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服务就是资源,服务就是效益,服务是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重要环节。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银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提供给顾客独具特色的服务可以帮助银行提升企业形象。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理念。加强全员服务意识教育,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引导大家深刻理解文明服务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文明规范服务的重要性,使得主动服务与规范服务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
第二,强化员工服务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员工优质服务的行为能力。熟练的操作技巧,是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充分调动柜员锻炼提高业务技能的积极性,加强考核。
第三,加强二级培训,努力提高临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集中时间加强对体系文件的学习,熟悉每个业务种类的办理流程,避免出现因业务不熟练造成服务时间拖延的现象。
第四,充分发挥每名员工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业务技术精、有活力和有影响力的服务团队。各岗位间既要做到责任明确,又要相互协调、团结协作,为客户提供优质、快捷、高效、规范、诚信的服务。
第五,充分发挥大堂服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在排队情况严重时,做好客户分流和业务指导工作,减少客户排错队和填错凭证的现象,有效提高柜面服务效率。
第六,加强引导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减少柜面的业务工作量。在营业大厅设立“业务指南牌”等,提示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办理存取款、代扣代缴业务、转帐等;加强网上银行等产品的营销,真正打造便捷的服务渠道。
张人丹
2011年5月11日
第三篇:完善政务服务功能 打造“政务超市”
政务服务中心是政府设立的,把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具有行政审批权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集中起来,为社会公众办事的机构和新型办公场所。我县政务服务中心自2006年4月1日按新机制运行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四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倡导“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坚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原则,严格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打造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政务超市”。
一、转变观念 树立公仆意识
树立广大企业和办事群众是顾客、是上帝,窗口工作人员是服务员、是公仆的观念,彻底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状,实现“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的转变。
二、创新制度 提高行政效能
(一)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项目名称、法定依据、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六公开”,并把“六公开”内容印成《服务指南》,同时在中心网站(www.xiexiebang.com)上公布,供服务对象查阅。目前,中心网站访问量达32万余人次,月平均访问量达2.7万人次。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各窗口采用专用行政审批软件录入受理,并开通网上咨询、查阅服务和手机短信自动通知系统,及时通知服务对象已办结审批事项。由于政务公开力度的加大,真正做到“阳光作业”,中心运行至今,没有一起举报“吃拿卡要”的问题,同时,行政收费得到规范,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完善监察投诉机制
在中心服务大厅设立咨询投诉窗口,由中心管理人员轮流值班,接受办事群众的咨询投诉,要求做到:凡口头咨询投诉的必口头回复;凡书面咨询投诉的必书面回复。同时在大厅触摸屏设电子评价装置、办件受理单上印评价意见,办事群众可以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业务能力等进行现场评价。
(三)完善规范管理制度
为使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得到约束,中心出台《蓬溪县政务服务工作目标考核实施细则》、《职业道德规范》、《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规范》等十余项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仪表等做出具体规定,每月进行考核,并以此为依据,对工作人员和窗口单位进行考核。此外,为方便办事群众,同时提升队伍形象,中心实行“早九晚五”作息时间和上班时间统一穿着正装。
三、优质服务 做群众贴心人
走进大厅,一张桌、一根凳、一支笔、一张纸、一杯水、电脑触摸屏等人性化服务设施应有尽有。服务大厅里,每天到窗口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同时,中心的环境是敞开的,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眼皮底下,正因为如此,工作人员的服务和办事的效率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大厅面向的是广大社会公众,在工作中难免不会遇到由于服务对象不理解而产生情绪,甚至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行为,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微笑服务,为此,中心特别设立了“委屈”奖。
四、丰富内涵 拓展服务外延
中心会同法制办对40个职能部门清理审核的529项行政审批事项应进必进,邀请与行政许可相关的中介组织、服务型机构进入中心办公。目前,邮政局特快专递已进入中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政府采购中心、项目招投标、新闻媒体投诉等前移到中心办公。让办事群众进一道门,办完所有的事。
弹指一挥间,蓬溪县政务服务中心已走过一年的历程,中心不断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完善政务服务功能,实行阳光作业。一年来,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3万余件,即办件达61.2%,承诺件按期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98%,极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您的满意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是中心永远的追求。
第四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思考建议
现在普通民众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不容置疑的。看看大、中城市里看病的有多少是本市居民,再看看大医院里看病的有多少是附近的市民,至少都有40%,这就可见一斑。我国的“看病难”,难在区域医疗卫生水平差距较大、难在地方医疗卫生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难在社区卫生服务的不健全。
现在进行“新医改”,必须实
现结构性调整,这是“新医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新医改方案”确定的近期五个重点中,就有两个是关于基层卫生服务,即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其实施主体的重点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农村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城市是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健全和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医改的基础,不健全将直接导致城乡居民的健康管理缺失和生活方式病等多发。为此,笔者就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全和完善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1.转变“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宣传误区,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应该是以社区和家庭为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妇女儿童与老人残疾人保健等“六位一体”的服务,医疗只是其中的一项,而且是全科医疗服务。这就是称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而非“社区医院”的缘由。
而现在广为传之的“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宣传,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质内涵会产生两方面的误导:一是使广大群众,包括医疗卫生人员普遍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与大医院是一样的,只有医疗功能,不同的是看不了大病,是离家近、规模小、水平低的医院和药店。因而往往拿大医院的医疗水平一项指标来要求和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以此来决定是否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或者是否就职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是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专业、业务技术能力的配备,也不利于医疗卫生人员从治疗模式转到“六位一体”的思维习惯上来,大部分人员的知识结构、从业经验和思想意识仍集中在治疗上,缺乏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相应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因而距担负相应职能尚存在较大差距。
正确的功能定位和宣传引导,才能增强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了解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有何不同,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居民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强化其在防病、养老、保健和康复等健康领域中的“守门人”作用。
2.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按现行法律规定,社区卫生的服务方式是不合法的。国家《执业医师法》第14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即法律规定医师执业仅可在注册的机构及地点内行医。而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的服务方式,是“片区医生团队”、家庭医生、24小时呼叫上门等。这些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也是行之有效的以家庭为服务对象的基层服务方式,但却是与法律规定相悖的。
因此要在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法规培训、避免不当医疗行为发生的同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对社区卫生入户服务也应制定操作规范,细化服务种类、范围、方式和具体要求等,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
3.健全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1)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政府的主导性。但目前是按行政区划由各市县财政负责拨款,许多市县财政安排公共预算执行的零基预算标准中,不包括职工的“四险一金”、取暖费、公费医疗超支款等保障福利性预算;也不包括工会经费、交通费、取暖费、会议费、物业管理费等支出预算,这些支出仍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负担并缴纳。国家给事业单位人员的新增津贴,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无法落实。
基本经费的不足限制了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限制了卫生资源流向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建设滞后,加之受服务人员编制、结构所限,难以承担相应服务职能。卫生资源呈“倒三角”的不合理配置,一直是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建设、医疗设备更新和升级等投入,但硬件环境的改善并没有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存现状。只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才能真正使居民留在基层、“流”向社区,减轻居民和大医院的负担。
改革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一要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将人员应有的待遇和专用业务费全部纳入,这是该管理模式得以实施的基础。二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科学考核预算执行及工作效率,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相应经济责任和奖惩制度。三要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
第五篇:完善服务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服务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靠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来获得积累,优质服务工作对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完善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在这次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开展抽查、明查暗访、探讨研究等形式,对服务制度建设、服务环境建设、服务工作流程管理等方面进行调研,认真查找服务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为目标,全面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一、优质服务工作存在不足和问题:
1、个别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尤其各基层窗口,总觉得对农民客户使用“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事?”等接待文明用语没必要,致使个别单位窗口接待用语不规范。
2、制度建设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制度建设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监督检查形式单一,整改情况跟踪不到位。
3、业扩报装流程还存在漏洞,长期滞留的流程没有进行跟进,与客户沟通、联系不够,以致于存在长期滞留流程没有继续推进。
4、用电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与客户的沟通。局内开展的宣传比较多,基层供电营业所宣传活动相对较少。
5、职工学习培训形式受局限。专业技能培训比较系统,但职工更缺乏的是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因素。受传统观念和电力垄断行业体质的影响,职工的社会优越感,“电老虎”的思想潜意识的存在。其次,由于受地域限制、习惯性思维等导致服务观念不强。
二是管理水平和方法因素。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缺乏实际调研,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到位,服务人员的执行力不够,相关部门跟踪检查力度还欠缺。有的查出问题后,整改情况跟踪不到位。
三是服务人员队伍问题。由于受入局的途径等原因影响,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进取心不强,积极性不高。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
1、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考核监督。
根据《大连供电公司优质服务工作管理办法》,深入开展调研活动,重新修订《优质服务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使服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服务单位的日常管理、窗口建设、承诺兑现、停电信息管理、供电方案答复、装表接电时限管理等都纳入服务考核范围。责任部门要经常性的开展专项检查、明察暗访、抽查等,不定期的进行考核,提出整改建议,跟踪整改情况,形成闭环管理。
2、加强职工培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加强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礼仪培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学习、礼仪培训等,规范窗口人员行为。95598呼叫中心可针对值班员对一些生产设备不是很了解与生产部门相关专业联系,采有幻灯演示进行培训,增强培训效果。也可组织基层相关人员到局内大厅以及先进窗口进行学习,统一服务标准。
3、开展业扩报装清理,规范工作流程。
为进一步加强业扩报装管理,规范工作流程,重新修订《普兰店供电分公司、普兰店农电局报装接电管理办法》,对业扩报装工作中各环节的管理及时限要求应明确的规定,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效率及质量。组织相关人员对直供、趸售长期以来报装滞留业扩流程进行清理。客服中心要跟踪调查,逐步落实。各相关单位要跟踪管理,增强职工的责任心,杜绝超期现象发生。
4、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供电服务环境。
要通过开展“安全文化进校园”、组织青春光明行街头宣传、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安全用电、用电常识、节约用电的宣传,营造良好的供电服务环境,拉近与客户间的距离。各基层供电营业所可利用集市宣传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要落实走访客户制度,定期对大客户、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走访,沟通信息,汇报工作,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加强停电信息管理,改变原来停电信息范围,把农村地区的停电信息管理也纳入统一发布管理,规范的停电信息发布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俗话说顾客就是上帝,只有赢得了服务的满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供电企业要自觉地把优质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为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