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设计规范》(gb50846-2012)及《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47-2012)、《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5〕111号)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指以交互方式传送话音、数据、文本、图像、视像和多媒体信息的高速通信网及相关设施,包括基础信息通信管线(以下简称信通管线)、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以下简称基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活动。
第四条嘉峪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称市工信委)是本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园林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房管局、市旅游局、市共建办、嘉峪关供电公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相关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五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规划,通信设施原则上与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绿化、防洪等)同步规划设计建设。规划和设计车站、机场、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隧道、人防以及旅游区、文化、体育、教育等政府投资为主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时,有关单位应当统筹考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与需求,根据城乡规划和信息通信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提供或预留基站建设空间或站址资源。
第六条通信运营商应当按照本市信通管线、基站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要求,编制本企业信通管线、基站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道路建设等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本市信通管线、基站专项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
第七条鼓励机关事业单位、高校、车站、展馆、宾馆、旅游景点等所属建筑物以及路灯、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设施向通信运营商开放,用于支持信通管线、基站、室内分布系统建设。
第二章信通管线建设管理
第八条信通管线建设必须履行规划审批手续和规划核实手续。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城市道路,新建信通管线采取租用地下综合管廊的方式进行敷设,不再办理信通管线规划审批手续。
第九条在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以及道路建设设计阶段,市建设局应通知建设方向市工信委报送道路建设信息,市工信委根据道路建设信息向通信运营商和信通管线使用单位统一征集信通管线建设需求,并向道路建设方出具信通管线需求意见书。建设方应当先进行新建道路地下通信管网建设,再进行道路建设。
第十条新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项目应同步建设规划用地红线内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信息通信设施,严格执行有关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配套建设标准、工程施工和验收等强制性规范。向市规划局报批的管线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应当包含信息通信主要设施的相关内容。新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的通信运营管线全部实行建设方或开发商建设,应满足至少3家通信运营商共享。
第十一条信通管线验收应当纳入整个项目的验收流程,由市建设局组织市规划局、市工信委、市房管局、市共建办对信通管线及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通过建设工程整体验收。
第三章基站建设管理
第十二条由中国铁塔嘉峪关市分公司(以下简称铁塔公司)负责统一承建全市通信基站,并按规定与其它通信运营商共建共享。新建或改(扩)建基站,具备共建条件的应当采取共建方式;
已建基站的,具备共享条件的应当采取集约共享。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移动通信业务运营商及其他企业不再自建通信基站,统一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嘉峪关市分公司(以下简称铁塔公司)承建。铁塔公司对已接管的基站,应统筹各方需求,优先改造利用存量资源,并达到城市美化要求。
第十三条对规划有基站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和公用设施,建设方或开发商应按照相关建设设计标准和规范预留基站空间;
对未规划基站的,建设方或开发商应预留室内分布系统等空间,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第十四条市规划局在相关规划中,应同步安排基站和微站建设规划内容。市建设局负责基站站址资源预留管理。市国土局配合办理移动基站站址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权证。
第十五条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等院校、车站、展馆、旅游景点、大型商场、宾馆酒店等所属建筑物,以及高速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应向基站和微站建设开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铁塔公司依据基站专项规划确定初步选址后,应当征求相关产权单位或产权人意见。基站建设应当景观化,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第十七条设置基站应当依法办理国土、规划、环保等审批手续,涉及公路、河道、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公园等公共用地设置基站的,应当向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建设局、市园林局等部门办理基站占用手续。
第十八条基站建成后,铁塔公司应协调电信运营商按照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对基站及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
第四章服务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市工信委应当对全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年度建设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通信管线产权、管理单位的监督管理;
市环保局依法对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进行监督检查;
通信运营商负责维护所属信通管线安全运行。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拆除经批准设立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因公共利益需要必须拆除的,通信运营商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拆除人应事先通知通信运营商,签订拆除补偿协议,并重新选址建设。
第二十一条单位或个人从事施工、生产等活动,不得破坏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对于人为破坏通信设施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应当予以赔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遭受破坏,致使网络中断的,相关单位应当及时进行抢修。市公安局等部门依法查处损害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等违法行为。
第二十二条嘉峪关供电公司要支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电力引入,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用电受理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基站用电安全。
第二十三条建设方或开发商、项目管理者及物业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新建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的信通管线等信息通信设施与通信运营商签订垄断性协议,不得限制通信运营商的接入和使用。
第二十四条建筑物权人可收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用电费用,电费执行嘉峪关供电公司直供电电价标准,收取管理费不得超过直供电费的10%。
第二十五条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加强所属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和设施维护,建立健全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处置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应当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设置警示标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动、损坏或者涂改警示标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法应予处罚,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嘉峪关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2年。
第二篇:南京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
珠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信息基础设施运行与维护
第四章 信息基础设施监督与管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广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向公众提供通信服务的通信传输光(电)缆、基站、微波站、交换机、接入设备、室内分布系统等通信线路、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通信管道(孔)、杆路、机房、铁塔、配电设备等设备设施。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保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四条【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责】市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市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保护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区(功能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做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宣传工作。
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城市管理、价格、公安、交通运输、公路、环境保护、市政园林和林业、海洋农业和水务、安监、工商、电力、无线电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的相关工作。
督办部门负责做好对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履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职责的督促检查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做好对违反本办法的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的调查处理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区政府(管委会)及相关部门做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第五条【依法建设原则】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通信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坚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资源合理利用和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依法接受监督和管理。
第六条【依法保护原则】 信息基础设施属于公共基础设施。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保护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管理制度,对所管理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巡查、维护和检修,预防可能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对正在发生损害、破坏信息基础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信息化主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信息基础设施的义务,不得阻碍和破坏依法进行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对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信息化主管部门或者电信业务经营者报告。
第七条【正面宣传原则】信息化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电信业务经营者、新闻媒体等应当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客观真实的宣传,向公众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电磁辐射等方面的知识,正确引导舆论,消除民众误解。
第二章 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统一规划要求】市、区(功能区)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电信管道、光(电)缆、基站、机房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市政基础设施等相关规划做好衔接,统筹安排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
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结合信息行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逐步完善通信基站、室内分布系统、管道、光(电)缆、机房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报市、区(功能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第九条【同步建设要求】市、区(功能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规划建设车站、机场、港口、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市轨道交通以及旅游度假、文化、体育、教育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时,应当事前通知电信业务经营者,协商配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宜,确保建设项目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新建民用建筑建设项目应同步建设规划用地红线内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官网、电信间、设备间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配套建设标准、工程施工和验收等强制性规范。向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报批的管线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应当包含信息基础设施的相关内容。
第十条【入地要求】通信线路具备入地条件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架空通信线路,城市建成区内已有的架空通信线路应当逐步入地。
第十一条【综合管廊配套要求】市、区(功能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规划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时,应当为通信线路进入管廊提供条件。
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在已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内建设通信管道和架空通信线路
第十二条【共建共享要求】与新建民用建筑建设项目配套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信息基础设施全部实行项目建设方或开发商建设、各电信业务经营者共享,以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第十三条【不得排他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与民用建筑的开发者、所有者和管理者签订具有排他性条款的协议,阻挠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进入该区域提供服务。
第十四条 【验收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组织对新建民用建筑内配套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验收,并于验收合格后30日内,将验收文件报市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备案。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将其接入公用通信网。
第十五条 【美观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可在商用、民用建筑物上附挂通信线路、设置小型天线、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但事先应当与建筑物产权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协商,并按照规定向该建筑物的产权人或管理人或使用人支付使用费或管理费。在建筑物上附挂通信线路、设置小型天线、通信基站等通信设施,应当与城市和周围的景观相协调,发射天线采用小型化、隐蔽化的建设方案。
在建筑物上设置小型天线、通信基站等通信设施,应当符合建筑物的荷载要求,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第十六条【公共物业支持】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市、区(功能区)、镇(街道)、村(居委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当免费开放所属建筑物以及路灯、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用于支持通信管线、基站、室内分布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七条【建设资格管理】从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人员,应当具备法定资质或者资格,依法在资质或者资格规定的等级范围内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未取得相应资质或者资格的单位和人员,不得从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活动。
第三章 信息基础设施运行与维护
第十八条【安全运行职责】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建立保障信息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管理制度,履行下列安全运行的管理职责:
(一)定期检修和维护信息基础设施,落实安全保护责任,完善应急措施,为开展保护信息基础设施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二)根据保护信息基础设施的需要,在信息基础设施上或者周围设置标志,标明信息基础设施产权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三)根据保护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需要,在信息基础设施上或者周围设置警示标志、电磁辐射指标标识、围墙、栅栏等安全防护设施。
第十九条【禁止性行为】禁止实施下列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
(一)擅自改动或者迁移他人通信线路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
(二)擅自断开信息供电系统,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三)对通信基站及配套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干扰、侵害或者破坏;
(四)擅自在规定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挖沙、采石、取土、堆土、钻探、挖沟等;
(五)在埋有地下管道、通信光(电)缆的地面上倾倒含酸、碱、盐等腐蚀性的废液、废渣;
(六)在危及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范围内点火烧荒、爆破、堆放或者停放易燃易爆物品;
(七)偷接通信线路、电力或者设备;
(八)向信息基础设施投掷物体,私自攀爬电信设施,在信息基础设施上悬挂物品;
(九)擅自在规定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抛锚、拖网、采砂以及从事其他危及水底、海底电缆安全作业的;
(十)其他危害或者损坏信息基础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条【突发事件应对】
信息基础设施出现故障、不可抗力等突发事件,导致发生严重影响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或者通信质量等紧急情况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在充分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在城市道路、绿地等公共设施上先行施工,并及时通知有关管理部门。依法需要办理审批手续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或突发事情结束后24小时内提出补办审批手续申请。
执行应急通信保障和信息基础设施抢修任务的车辆和人员,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在公路、城市道路优先通行。
第二十一条【安全保护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国家规定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经依法批准实施下列可能影响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或者通信质量行为的,应当事先告知电信业务经营者,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新建、改建或者扩建车站、机场、港口、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市轨道交通、水利工程等;
(三)铺设电力线路、电气管道、煤气管道、供水管道、下水道、广播电视传输线路、电信线路以及设置干扰性设备;
(四)实施爆破、采矿活动;
(五)建设生产易燃易爆物品、排放腐蚀性物体的工厂;
(六)其他可能影响电信设施安全或者电信质量的行为。
在国家规定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以外实施前款规定行为,可能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或者通信质量的,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因建设施工活动造成信息基础设施毁坏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保护性规定】 从事施工、生产、种植树木等活动,不得危及通信线路或者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或者妨碍线路畅通;可能危及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时,从事该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通知有关电信业务经营者,并负责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已经危及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或者损坏信息基础设施、阻断通信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予以修复,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二十三条【迁改要求】因新建、改建、扩建车站、机场、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市轨道交通等设施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管线设施,确需改动或者搬迁信息基础设施的,应当按照先建设后拆除的原则,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签订改动搬迁补偿协议。
第二十四条【迁改赔偿】因新建、改建、扩建信息基础设施,确需其他设施迁移或者造成其他设施产权人经济损失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无补偿规定的,由电信业务经营者与相关设施产权人协商解决。
第二十五条【安全距离】 架空或者地下油、气、水、电等管线需要与通信管线交叉穿越、平行建设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间隔距离。不符合的,后建单位应当与先建单位协商,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先建设施的安全,并承担相关费用。
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各自的主管部门协助协调解决。
第二十六条【配合义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进行信息基础设施维护和保护活动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配合,提供便利,不得非法阻挠和干扰。
第二十七条【收购废旧规定】禁止收购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通信设备、器材。
从事废旧物资收购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收购废旧通信设备、器材,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依法保护规定】 公安部门应当依法及时查处阻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破坏、盗窃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章 信息基础设施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九条 市、区(功能区)、镇(街道办)、村(居委会)有关政府机关不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由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统一汇总后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并纳入督办事项,由市政府督办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市政府督办部门给予通报批评。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同级监察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市、区(功能区)、镇(街道)、村(居委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拒绝开放所属建筑物以及路灯、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本级监察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三十一条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者或物业管理者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项目所在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项目所在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在行业内进行通报,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阻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
(二)拒绝为信息基础设施权属者使用通信配套设施提供平等接入和使用条件的;
(三)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施工,造成信息基础设施损坏或者阻断通信的;
(四)与电信运营企业签署排他性协议,向其非法索要进场费、接入费、使用费或者其他名目各种费用的。
第三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违反本办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四规定的,由项目所在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项目所在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在业内进行通报批评,并抄报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将其行为列入诚信体系黑名单。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与民用建筑的开发者、所有者和管理者签订具有排他性条款的协议,阻挠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进入该区域提供服务的,由市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在行业内进行通报批评并上报至省通信管理局处理。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未履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管理职责的,由市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向省通信管理局通报处理。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实施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危害行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收购无合法来源证明的电信设施、器材,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已经规定法律责任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相关事项未作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附搭通信设施的广播电视设施,除适用广播电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外,同时使用本办法。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2017年
日起施行。
月
第三篇:数字XX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数字XX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水平,全面有效支撑大数据战略行动和数字XX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高速畅通、技术先进、服务便捷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通过降低通信设施运营成本,推动提速降费带动下调数字XX应用的成本,提高区域竞争力。
(一)提高城乡光纤网络支撑能力。
行政村基本实现光纤网络覆盖;全面支持光纤网络用户接入能力100Mbps。(二)加快“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建设。
全面推进全县未通广电光缆行政村线路建设,基本实现数字XX“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三)加快移动网络覆盖。
县城和乡镇范围基本实现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连续覆盖,农村地区每个行政村至少设1个4G基站,距边境0-3公里地区基本实现通信信号带状覆盖。(四)推进物联网建设。
依托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推进物联网在县城的建设工作。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通信网络优化升级,为数字XX打牢基础。
1.实施千兆光网城市建设。积极推进“百兆光纤进家庭,千兆光纤进小区”工程,全面推进新建住宅小区和商业楼宇落实光纤到户标准,新城区超前规划建设通信管道,既有住宅小区和商业楼宇采取成片区、分批次开展光纤到户改造,落实共建共享,确保电信、广电企业平等接入和用户电信业务自由选择权。到2020年底,县城用户接入能力基本达到100Mbps及以上。(牵头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实施单位:中国电信XX分公司、中国移动XX分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XX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XX分公司)
2.深入实施百兆光纤进农村。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支持行政村通光纤项目。鼓励电信企业和广电企业以行政村通光纤为基础,加快推进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引导电信企业和广电企业降低农村用户宽带接入资费,提升农村地区宽带用户普及率。到2020年底,力争实现全县50%以上自然村光纤网络覆盖,基本覆盖50户以上自然村。(牵头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实施单位:中国电信XX分公司、中国移动XX分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XX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XX分公司)
3.提升“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基础网络能力。加强广电光缆干线、支干线建设,有线电视网络基本覆盖35户以上自然村,全面推进数字XX“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基础网络全覆盖。(牵头单位: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实施单位:XX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XX分公司)
(二)持续加大铁塔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高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
1.持续推进基站铁塔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扩大4G网络覆盖深度,消除移动网络盲区。统筹集约利用社会资源,推动市政杆塔与通信杆塔双向开放共享,利用现有的公安监控杆、路灯杆、公交站点、小区路灯与监控杆等公共杆塔布局和建设4G网络,推动电力塔向通信设施开放,为4G网络深度覆盖提供和储备丰富多样的站址资源。各运营商重点排查城区、高速、国道沿线、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网络弱覆盖及盲点区域,针对性提出基站建设优化需求,同步强化乡镇、农村区域4G基站建设和投资力度,拓展通信基站辐射和覆盖范围,补全网络缺口和薄弱区域,促进城乡移动通信网络的均衡发展。(牵头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实施单位:中国铁塔XX办事处、中国电信XX分公司、中国移动XX分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
2.推进物联网建设。积极开展现有通信基站改造,采用NB—IoT等技术加快推进物联网在我县城区的基本覆盖工作。(牵头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实施单位:中国铁塔XX办事处、中国电信XX分公司、中国移动XX分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XX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XX分公司)
(三)营造良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
结合放管服改革,优化评估审批程序。持续优化环评审批程序,加强电磁辐射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定期公布基站辐射监测信息,促进公众对通信基站的科学认知,消除群众“恐辐心理”,建立完善事后监管和问题查处的工作流程。加大对通信、广电基础设施供电保障力度,不断提高通信基础设施直供电的比例,缩短通信基础设施用电开户和引入的审批时限。强化对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通信基础设施的用电管理和需求侧服务,降低能耗成本。(牵头单位:XX生态环境局,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XX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对全县信息化发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解决我县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事项。强化部门合作,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合作的工作体系。(二)强化政策支持。
加强规划落地,保障建设用地,将光纤网络、通信机房、管道、基站等电信、广电基础设施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光纤到户国家标准,将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建筑物必备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并纳入建筑物验收强规,与建筑物同步设计、建设、验收。推进市政杆塔资源、通信管线等共建共享。积极落实自治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相关政策举措,降低通信生产用电价格。(三)强化督办督查。
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确保工作目标按质按量完成。(四)加强宣传引导。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对《XX区电信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和《XX区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宣贯力度。新闻媒体单位要加强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电信、广电设施的良好氛围。第四篇:信息通信规划工作管理办法
信息通信规划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信息通信业的规划工作,提高规划工作水平,实现规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信息通信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适用对象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各省通信管理局),基础电信企业和大型互联网企业(以下统称各企业),从事信息通信规划研究和编制的科研机构等。
第三条 本办法中规划包括全国行业发展五年规划、地方行业发展五年规划、企业发展五年规划及企业三年滚动规划(以下分别简称行业规划、地方规划、企业五年规划及企业滚动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各省通信管理局和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总体规划的要求、行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编制信息通信规划。管理、编制和实施信息通信规划,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信息通信规划工作实行“两线两级”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各省通信管理局分别负责全国行业规划与各省地方规划的编制、审查、实施,各企业总部(集团)及其下属省级分(子)公司或事业部(群)负责本级企业规划的相关工作。工业和信息 化部对各省通信管理局和各企业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省通信管理局对当地企业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二章 规划体系
第五条 行业规划
行业规划是根据国家五年规划的总体安排,对未来五年全国范围内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等进行的描述,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指导性文件。行业规划是指导行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每五年编制一次,与国家五年规划保持一致。
行业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上一个全国行业五年规划的发展回顾与存在的问题,未来五年的发展形势,未来五年全国信息通信业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全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以及政策保障措施等。
第六条 地方规划
地方规划是根据国家五年规划的总体安排,对未来五年本省范围内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等进行的描述,是引导省内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指导性文件。地方规划是指导地方行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各省通信管理局应每五年编制一次,与行业规划保 持一致,并与所在省人民政府的各项规划紧密衔接,充分考虑地方发展的具体情况。
第七条 企业规划
企业五年规划是对未来五年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施步骤和经营措施等内容的描述,是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企业五年规划是指导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企业应每五年编制一次,与行业规划保持一致。
企业滚动规划是企业在五年规划基础上,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情况,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编制的实施性规划,每年编制一次,规划期一般为三年。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八条 行业规划工作程序
(一)预研阶段。在上一个国家五年规划的第4年开始规划预研工作,主要包括:提出下一阶段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部署预研课题。
(二)编制阶段。在上一个国家五年规划的第5年开始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包括:确定编制机构人员,研究确定规划框架思路编制方案,选聘规划编制咨询专家组;根据预研课题成果,有针对性开展深入调研,编写规划初稿。
(三)发布阶段。在本行业规划的第1年开展规划发布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按部工作流程审定后正式发布;规划发布后,组织开展规划解读宣贯工作。
(四)实施阶段。本行业规划发布后至规划期末开展规划实施,并在规划期的第3年开展中期评估工作,评估的内容包括:规划目标完成情况,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规划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规划改进建议等。
第九条 地方规划工作程序
地方规划工作可以参考行业规划工作程序执行,并与其进度保持基本同步。地方规划在省内审定后应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地方规划发布程序由各省通信管理局根据当地情况确定。
第十条 企业规划工作程序
企业规划工作程序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企业五年规划可参考行业规划工作程序。各企业五年规划应在五年规划期的第一年经内部审定后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基础电信企业滚动规划每年经内部审定后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第十一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地方规划和企业规划编制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在编制过程中组织规划交流,促进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
第四章 条件保障和保密管理
第十二条 各相关单位应重视培养和广泛吸纳规划人才,加 强信息通信规划专业队伍的建设。
第十三条 各相关单位以规划专项经费等多种手段保障信息通信规划的资金投入,保证规划工作顺利开展。
第十四条 各相关单位对规划工作中涉密信息,要严格执行密级管理和披露权责。行业管理部门应根据保密条例的要求,对企业上报的密级资料妥善加以管理。
第十五条 对信息通信规划最终成果、中间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委托研究方和研究方应在合同中加以明确。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行业及企业的各项专题规划可结合实际需要有选择地编制,国家有明确要求的专题规划,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并上报。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大型互联网企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行业规划编制前一年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和影响力等综合因素确定。
第十八条 各省通信管理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省相关的规划管理办法,以加强对省内信息通信规划工作的统筹管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通信规划工作管理规则》(信部规〔2001〕827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中国联通通信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联通集团〔2010〕583号
关于印发《中国联通通信建设项目招标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总部各部门,各子公司:
现印发《中国联通通信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办法(试行)》,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规范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活动的重要意义,做好国家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宣贯和落实,确保本办法切实得到执行。
二、要依法严格核准通信建设项目的招标内容及招标方式,推进公开招标工作,进一步提升招标工作的透明度。
三、要结合工作实际,在本办法的基础上,制定通信建设项目招标工作的相关配套措施,支撑业务发展。
四、集团总部将及时收集本办法试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建议,并协调解决,以保证招标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一○年八月十七日
主题词:物资 招标 办法 通知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综合部 2010年8月23日印发
校对:物资采购与管理部 尹立乾
—1—
中国联通通信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联通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活动,提高通信建设项目招标工作水平,依据国家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子公司和各省(区、市)分公司(以下简称招标实施单位)的所有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活动。
第三条 招标活动应当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第四条 通过电子签名认证的电子招投标活动与其他书面形式进行的招投标活动具有同等效力。原则上,中国联通的电子招标投活动应当通过中国联通电子采购平台(以下简称电子采购平台)实施。
第二章 招标的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 下列通信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不招标的外,必须进行招标:
(一)施工发包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2—
(二)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三)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四)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上述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第六条 招标方式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公开招标,是指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
邀请招标,是指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
第七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建设项目,凡应报送项目审批部门审批的,必须在报送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有关招标的内容,项目审批部门应对拟定的招标内容提出核准或者不予以核准的意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的招标内容包括:
(一)通信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拟招标的范围(全部或者部分招标)。拟不招标的,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须提出不招标申请,并说明不招标原因;
(二)通信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拟采用的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或者自行招标);
(三)通信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3—
材料等采购活动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拟采用邀请招标的,应对采用邀请招标的理由作出说明;
(四)其他有关内容。
第三章
招标需求与准备
第八条 招标项目按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要履行项目审批手续的,应先办理审批手续,取得批准,落实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并在招标文件中如实载明。原则上,通信建设项目在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方可启动招标活动。
第九条 招标需求单位负责提出需求,组织编制技术或业务规范书。需求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需求物资、采购预算、技术或业务要求等。
第十条 招标实施单位组织编制招标方案,包括:发标范围、评标方法和标准、定标原则等关键条款。
招标方案应根据审批权限,由相应层级会议或授权领导审批后执行。
招标活动必须按照批准后的招标方案执行,严禁招标过程中调整招标方案。
招标实施单位应在招标方案审批通过后、开标唱标前,将招标方案及相关审批记录密封送纪检监察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招标实施单位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
—4—
可依法自行招标,或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
第十二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实施单位自行招标的,应当在招标方案审批通过后,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或其所属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备案。
第四章 发标
第十三条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招标项目,招标实施单位应当在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等媒介和电子采购平台上发布招标公告。
第十四条 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招标项目,招标实施单位应当向三家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第十五条 招标实施单位可以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
资格预审,是指招标实施单位在出售招标文件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资格后审,是指招标实施单位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第十六条 采用资格预审的招标项目,招标实施单位应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发出资格预审文件,组织成立资格预审委员会对潜
—5—
在投标人的资格预审申请进行审查。本办法对招标公告的要求适用于资格预审公告,本办法对评标委员会的要求适用于资格预审委员会。
第十七条 资格预审结束后,招标实施单位应当向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并同时向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告知资格预审结果。
第十八条 招标实施单位组织编制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并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司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招标文件及相关合同范本。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的内容不得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以及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十九条 招标实施单位应当按照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发出招标文件。采用电子招投标方式的,招标实施单位应通过电子采购平台发出招标文件。
第二十条 对于潜在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规定时间前提出的疑问,招标实施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投标预备会方式或者通过电子网络解答,并按照招标文件要求通知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该解答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二十一条 招标实施单位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修改时,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通知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该澄清或者修
—6—
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五章 投标
第二十二条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
第二十三条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采用电子招投标方式的,投标人应通过电子采购平台提交投标文件。
第二十四条 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二十五条 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第六章 开标、评标和定标
第二十六条 招标实施单位组织开标。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方式公开进行。对于采用电子招投标方式的,招标实施单位应组织投标人通过电子采购平台实施开标。
第二十七条 评标由招标实施单位或者招标代理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活动应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
—7—
评标委员会由相关单位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招标实施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第二十八条 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系统地评审和比较。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实施单位提交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第二十九条 招标实施单位应当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
第三十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实施单位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第三十一条 招标实施单位或者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在确定中标人之后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或者其所属的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报告。
第七章 合同签署与执行
第三十二条 招标实施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和中标人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
—8—
第三十三条 工程建设等相关部门要督促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招标实施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规范操作行为,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增强保密意识,防止任何形式的泄密行为。要自觉接受、配合国家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和公司纪检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与检查。
第三十五条 纪检监察部门对招标活动进行监督,接受并处理招标投标的投诉,重点加强对招标内容和招标方案审批、开标、评标、定标等环节执行情况的监督。
第三十六条 审计部门对招标活动进行审计检查,必要时,可以对招标实施单位进行专项审计。
第三十七条 采购管理部门依据本办法对招标实施单位的招标活动进行业务指导、管理和检查。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招标实施单位应当及时整理招标工作过程文件,按照相关规定交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存档备查。
第三十九条 招标工作的时限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招投标双方的约定。
—9—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集团物资采购与管理部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