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说课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48和49页。
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材、学情分析:教材精心选取了“神舟”五号这一现实素材作为载体,先给出两面长方形小旗的尺寸相关数据,引导学生讨论长与宽的关系: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倍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直接指出:可以用比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同类量的比。如果仅从形式上看,比是除法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式,这为学生认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教材介绍飞船的运行路程与时间,用除法表示出飞船进入运行轨道后的速度。在此基础上,直接指出还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引出非同类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以及比和除法的关系。
教材在教学了可以用比来表示两个同类量或不同类量相除的关系的基础上,直接抽象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这一意义是后面求比值、推导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给出比的写法、各部分名称以及比值的概念,并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给出比的分数形式的写法。并根据小精灵的问题,进一步沟通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完全等同,比更强调的是量与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的直接描述,有时并不关注具体比值是多少,而除法、分数更多的是强调两个量之间的一种运算关系,通常也会关注运算的结果。此外,我们用比可以同时表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量之间的倍比关系,而除法、分数一般只能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比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除法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旧知迁移到新知比的意义的学习,过渡自然,学生利于接受。比的相关知识(读、写、名称、求比值等),知识点多,但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学,主动去探究新知。
教学目标的达成及达成度:个人认为目标设计简单易学,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第一目标利用知识的迁移理解比的意义学生达到了预期效果,能充分理解除法与比的关系过渡,学生能主动说出“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说明学生知识形成了内化;第二目标的达成方法采用了自学,通过习题的反馈,学生的达成度还是比较好的,学生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体现对自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突破设想:1.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比的意义,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学时,应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通过情境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在已有的“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描述的基础上,引出同类量的比,结合“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认识不同类量的比。在理解了比的现实背景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
2.让学生感悟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贯通新旧知识,进一步深入理解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例如,比的前项、后项、比值与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以及分数的分子、分母、分数值形成对应关系等,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分析、解答,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也能加深对除法与分数概念的理解,促进比与除法、分数的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具体的练习与创设现实的情境,进一步明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区别,以进一步揭示比的意义的本质。例如比更强调的是量与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的直接描述,有时并不关注具体比值是多少,而除法、分数更多的是强调两个量之间的一种运算关系,通常也会关注运算的结果。此外,我们用比可以同时表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量之间的倍比关系,而除法、分数一般只能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设计及意图:总体上说,我把本节课分为两个部分师生共同探究和学生自学两部分。
导入时利用了教材主题视频,一是利用这种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二是直接从视频中引出国旗的长和宽的倍数关系进行比的意义的探究。
新授中遵循“个体先学,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总结提升”模式。第一部分意义的教学,让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在导学单上提出问题并列式,之后同桌交流,然后以汇报的形式进行全班展示,学生说出两种倍数关系,我顺势引出同类量的比。之后还是利用神州五号飞船这个情境引出路程和时间这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利用前面两道例题的迁移,学生能主动把路程除以时间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然后通过观察、引导学生主动说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第二部分比的读写、名称、比值、关系等的教学,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更充分的利用“个体先学,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总结提升”模式,因为这部分知识我自己认为比较简单,学生易于理解,正好能体现这种教学模式,通过习题的反馈来看,这种模式的学习学生还是收获比较大。
课后练习还是以教材上的习题为主,个人认为这样一是有利于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二是还是本着以教材为本的思想进行所以教学活动。
回顾一节课的教学互动,反思我自己和学生的每一个教与学环节,个人认为整体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教与学都得到了长进。个人认为不足之处就是内容方面特别是习题挖的不够深入,没有设计延伸类教学环节和大难度的习题,这个方面主要是自己备课时考虑要完善一节比赛课,完整性很重要,所以就没有大胆尝试上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