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相交线-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2021-06-07 15:2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10.1相交线-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1相交线-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

10.1

相交线

第一课时

对顶角及其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

2.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探索和创造.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写出对顶角相等的推理过程.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料

微课,图片.

五、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和∠3大小有什么关系?

你能说明具有这种关系的道理吗?

学生讨论回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对顶角.设计意图:从一个简单的小问题来引出今天的知识点,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探究新知】

1.对顶角的概念

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且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DOE=90°,∠AOE=36°,求∠BOE、∠BOC的度数.答案:解:∵A,O,B在同一直线上,∴∠AOE与∠BOE是互为邻补角,∴∠AOE+∠BOE=180°.又∵∠AOE=36°,∴∠BOE=180°-36°=144°.又∵∠DOE=90°,∴∠AOD=∠AOE+∠DOE=126°.又∵∠BOC与∠AOD是对顶角,∴∠BOC=∠AOD=126°.总结:(1)对顶角是既有位置关系又有数量关系的一对角.(2)当两相交线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时,那么这两直线互相垂直.【合作探究】

教师将学生分成组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再向全班汇报,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各组打分.

问题: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学生交流,回答.解析:选项A中的两个角没有公共顶点;选项B、D中的两个角的两边没有在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条直线上,只有选项C中的两个角符合对顶角的定义.故选C.方法总结:对顶角是由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构成对顶角.

【典型例题】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40°,∠BOC=110°,求∠2的度数.

解析:结合图形,由∠1和∠BOC求得∠BOF的度数,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2的度数.

答案:解:因为∠1=40°,∠BOC=110°(已知),所以∠BOF=∠BOC-∠1=110°-40°=70°.因为∠BOF=∠2

(对顶角相等),所以∠2=70°(等量代换).

方法总结:两条相交直线构成对顶角,这时应注意“对顶角相等”这一隐含的结论.在图形中正确找到对顶角,利用角的和差及平角等关系找到角的等量关系,然后结合已知条件进行转化.

2.如图,∠1=∠2,∠1+∠2=162°,求∠3与∠4的度数.

解析:由已知∠1=∠2,∠1+∠2=162°,可求∠1、∠2;又∠1与∠3是对顶角,∠4与∠2是邻补角,根据对顶角,邻补角的数量关系可求解.

答案:解:由已知∠1=∠2,∠1+∠2=162°,解得∠1=54°,∠2=108°.∵∠1与∠3是对顶角,∴∠3=∠1=54°.∵∠2与∠4是邻补角,∴∠4=180°-∠2=72°.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1与∠2的度数,再利用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求解.

【新知应用】

如图,要测量两堵墙所形成的∠AOB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请你写出测量方法,并说明几何道理.

解析:可以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把∠AOB转化到另外一个角上.

答案:解:反向延长射线OB到E,反向延长射线OA到F,则∠EOF和∠AOB是对顶角,所以可以测量出∠EOF的度数,故∠EOF的度数就是∠AOB的度数.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对顶角的性质把不能测量的角进行转化.

【随堂检测】

我们知道两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2对,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6对,四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12对,…

(1)十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________对;

(2)n(n≥2)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________对.

解析:(1)如图①,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图中共有=2对对顶角;如图②,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图中共有=6对对顶角;如图③,四条直线交于一点,图中共有=12对对顶角;…;按这样的规律,十条直线交于一点,那么对顶角共有=90对,故答案为90;

(2)由(1)得n(n≥2)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n(n-1)对.故答案为n(n-1).

方法总结:像这样探索规律的问题,应全面分析所给的数据,特别要注意观察符号的变化规律,发现数列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练习,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以便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矫正.

【课堂小结】

1.对顶角的概念

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且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集中的梳理,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

10.1

相交线

第一课时

对顶角及其性质

1.对顶角的概念

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且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下载10.1相交线-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1相交线-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相交线、对顶角教案

    相交线、对顶角教案 相交线、对顶角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重点是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这些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常要用到,要求学......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10·1相交线》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10·1相交线》教学设计 霍山县诸佛庵中学 谷旭 一、 教材分析 相交线是几何学习的基础,而且还大量的出现在现实世界中。教学时刻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经过自......

    七年级相交线复习教案

    第五章 小结 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本章所学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本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 2.通过对知识的疏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35分)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112221③②①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 ④B342D2.如右图......

    七年级数学下册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一、填空题1. 一个角的余角是30º,则这个角的补角是2. 一个角与它的补角之差是20º,则这个角的大小是3. 时钟指向3时30分时,这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是4.......

    5.1相交线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章5.1相交线复习学生姓名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A、B、C、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B、从直线外......

    七年级数学下册2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案

    第2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相交线所成的角及其基本结论; 2.进一步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及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 3.熟练掌握三线八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巩固提升

    智德教育七年级周末班数学资料 相交线与平行线巩固提升 1.如图,已知DF∥AC,∠C=∠D,要证∠AMB=∠2,请完善证明过程: ∵DF∥AC( _________ ) ∴∠D=∠1( _________ ) ∵∠C=∠D(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