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下人家》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家乡配上图片,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更有带入感。
师:同学们,今天在讲述课文之前,老师想跟大家讲一讲我的家乡,我是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孩子,我们村叫做马当陌村,大家听来觉得很怪对吧,这是我们那里村子的特殊叫法,不仅有马当陌还有刘当陌、郑当陌。
这是我的同学也是我家的邻居,他家里养奶牛,同学们可能觉得奶牛黑黑白白的在绿草地上很可爱,但是它把自己滚得脏脏的,就有点难为情了,养奶牛其实是非常辛苦的事,但是当要给奶牛挤奶的时候,那种香醇的滋味就会盖过一切,涌上心头。
这是我家的老房子,我的爷爷以前住在这里,这棵核桃树比我的年龄还要大,我有时候感觉就是它撑起了我们这个没有顶的院子。这个院子里还种了各种果树,樱桃、李子、黄桃、杏子、酸枣等等。一些空出来的地方我们也毫不客气的把它占满了,种上了花生和玉米。
在老师小的时候,寒暑假里从不会无聊,因为我有两个小跟班,她们都把我奉为老大,在秋天麦子被收割之后,我们常常跑到把麦子的长发理成板寸的广阔土地上,去疯跑着你追我赶,或是跳一种不知名的舞蹈,在金黄的落日下,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光。
家乡的故事要真说起来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而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我们每个人对于乡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记忆和关键词,老师的'关键词就是当陌、阿牛家、果园子以及田野上的老大。
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的作者对乡村也有着它的依恋和专属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阅读课文
自由阅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谁来读一读。
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与“美丽”“醉人”“浪漫”等词语做对比。
(三)讲读课文
1.小组分段落阅读课文,说一说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请小组来回答
2.整理概括,尝试着以填空的形式把它们写成一首小诗,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溪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乡下人家美。
3.选择最喜欢的画面,尽情发挥,仔细品读,与同桌分享它的妙处。
4.分部分感悟
(1)屋前搭瓜架
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农家屋子前攀着…….)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它特殊、不同,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植物是充满生机的生命,是永远变化的)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这美景与城市究竟有何不同吗?
一起读出这种可爱。
(2)门前种鲜花
为什么课文写到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就像爷爷奶奶对我们的慈祥,即使穿着艳丽的衣服,我们也不会因此而抗拒)
(3)屋后春笋冒
动画演示春笋的生长,体会“探”字的趣味
(4)院里鸡觅食
模仿想象小鸡在作什么,如果可以听懂动物的语音,它们在说什么。(女同学读鸡妈妈的尽职尽责,男同学读鸡爸爸的斗志昂扬。)
(5)河中鸭嬉戏
鸭子为什么从不吃惊
(6)门前吃晚饭
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看到的是什么?自由读。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乡下人家的朋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如果让你画这幅画,你会画上什么?
(7)夜静催眠曲
猜一猜纺织娘是什么呢?(也叫草蜢虫,因为叫声听起来像织女在摇纺车,所以被人们称为纺织娘)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到乡下的生活充满着幻想,乡人们很包容,心境淡然。
(四)总结
请同学分享自己的对乡下人家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待生活我们要让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都灵敏起来,而最关键的是让心明亮起来。
(五)作业
以各种形式描述自己眼中最美的乡村人家,下节课我们要开一个小型的分享会。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2.乡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溪戏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乡下人家美
【《乡下人家》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部编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2.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3.部编版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4.部编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5.部编本小青蛙课件
6.部编本一年级上册《我说你做》教学设计
7.《琵琶行并序》优质课教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三)
8.部编版dtnl教学课件
9.部编四个太阳课件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我认为一篇写景的文章,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文字、体会情感,必须引导他们抓住主要线索,抠住关键词句仔细读,慢慢品,并展开想象,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美。由此设计了让学生看图片——品文字——说风景——细想象——谈感受——课外补充的步骤进行教学。
我认为自己做得比较好的有:
一、抓住一条主线,使教学结构清晰。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二、在“读”中感知、感悟。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开头的齐读课文,学生读得整齐,有感情。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进行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广泛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自己坐在瓜架下,想干什么?想象那花儿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样的情景?春笋探出头来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晚霞中在院子里晚餐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在我们乡下仅仅只有这些画面吗?还会有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从而也对乡下独特迷人的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过渡语设计较精细,整篇课文教学语言流畅自然。
五、形式多样品课文
在教学中,设计了多样的环节引导学生品味文字。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鸡、鸭。孩子们读完后能用自己的感受说自己读的是什么样的鸡,什么样的鸭。城里人和乡下人比比谁的家乡美。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用自己的话总结表达。避免了单一的读、品、说,是课堂学习不再单调乏味。
不足之处:
一、教学预设中,对时间的规划不够细致。造成课堂前松后紧。学生的发言没有都敞开说。课堂时间延长了一点。
二、开头的导入不够灵活。总想快速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轨迹上来。结果,学生的思维有偏差时,有些急躁。后来为了显示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又把一些重要的词句处理,显得有些急切。
三、教学时放手尺度还可以更大些。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某些段落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多拿课文文字跟城市风景的对比,我学生对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风景的感受可能更加深刻。
第三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乡下人家 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专题是“乡村生活”。随着课文的描述,像踏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是各色的花,屋后或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带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雨后清新的地面上又被印上了快乐的“小竹叶”,“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曼妙画面就袅袅地从屋前流淌着的小河中来到你的眼前„„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借助课文中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同时,引导他们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学习目标:
1.能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第一课时)
2.通过朗读课文,能简要概括田园生活画面(第一课时)
3.能介绍想象画面来感受乡下人家的诗情画意,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一、二课时)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二课时)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 的美好。
2.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影片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你们都熟悉的特殊礼物,请欣赏。师:欣赏完了,你们对这熟悉的画面有什么感受?(提示学生用一个两字词或四字词作介绍)
师:同学们,这就是大家生长的地方——乡村的美景。我们周围像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这节课,我们就跟着陈醉云先生再次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师手势,生齐读课题)去领略我们乡村生活的美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次。读完之后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试着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概括。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开火车读生字,认为对的,全体跟着读两遍,书空写生字;小组轮流读词语)
3.反馈交流,体会“总结句”。
师:“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们来聊聊。师: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看谁能最快从文中找出来?
(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划出句子,齐读
(2)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读这句话,不过这次读跟刚才那次有所不同,你们得用回答我问题的语气读这句话。
问题一:乡下人家在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景色最美?(强调“不论„不论„”),那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哪些时候呢?(早上、中午、下午、傍晚、夜晚),不论什么季节都有哪些季节呢?(春夏秋冬)
问题二: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怎样的风景?(强调“独特、迷人,板书)能换个词吗?
(3)同学们刚才通过朗读很好的回答了老师的问题,生交流后师小结:乡下人家,到处都隐藏着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现在就请同学们和你组内同学之间一起合作,看看作者都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并给每一处景物起个小标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
三、阅读片断,想像画面。
1.乡下人家有这么多的美景,一定有你喜欢的画面,下面就请你把你最喜欢的一处,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学生读,教师巡视。
2.找个别学生读,利用课件帮助学生想象画面。
四、延伸拓展,1.结合自己家的景物,选择一个角度,想象一幅画面,饱含深情的介绍给同桌; 2.学习小组各成员小练笔
3.各学习小组内推举一位同学做全班交流,同学们作评委(语言流畅、介绍清楚、给人美感)
五、课外小练笔
同学们回家后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园,选择好角度,构图完整,写一你为最有诗意的美景。
六、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独特 迷人
第四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第21课 乡下人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大丽菊、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情景中对课文的朗读,做到“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
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1.指明认读生字、生词。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3.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四、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五、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六、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七、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自由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回顾上节课自读课文时获得的收获,为交流做准备。
三、全班交流: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以第一节内容为例:
可以抓住两个教学点: 1.“别有风趣的装饰„„”
1)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2)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3)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4)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4.全班交流。
五、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六、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
(可在课内简单介绍一下著名诗人戴望舒)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小练笔: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快拿起笔写下来吧。板书设计 : 21.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的风景
无论何地无论何时
屋前:瓜、藤、叶(别有风趣)春天
院子里:花、竹、笋(朴素中带着华丽)
四处:鸡(悠闲自得)
小河:鸭(快乐游戏)
门前:吃晚饭(和谐自然)夏天
瓜架上:纺织娘(快乐歌唱)秋天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案
《乡下人家》教案
第二
课 时
【教学流程】
一、诗意导入,直奔中心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作家陈醉云,他带着我们走进了诗情画意的乡村。这里,柳枝摇曳,流水潺潺,这里,野花遍地,果实满园。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陈醉云再次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2.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指名读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齐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提示学生遵循作者陈醉云的思路,再次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通过快速浏览课文,抓住文中中心句,以纲带目。
二、走进文本,品文悟情
(一)瓜藤攀檐
1.如果说繁华的都市带给我们的是喧闹与嘈杂,那乡村生活的美好就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让我们先漫步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体会这一处的独特和迷人。
2.幻灯片出示挂藤满架:同学们,在房前的屋檐,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瓜藤满架)
3.这满架的瓜藤有何独特?你能用作者的话来描述吗?指名读。
4.装饰是指在身体和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你知道城里楼门前会用什么来装饰?(蹲石狮、竖旗杆)看到这样的装饰,你有什么感觉?(严肃、冷漠、呆板,不敢靠近……)
5.农家小院的装饰却是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子,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这样的装饰又会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别致亲切可爱,纯朴自然,春种秋收,夏可遮凉)
6.在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乡下人家的可爱,我们也试着用对比的方式读一读,女生读青瓜碧藤的部分,男生读狮子旗杆的部分。
7.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是他们的心情却是多么愉快明朗,生活多么纯朴自然,这不正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吗?齐读最后一段。
(二)鲜花轮绽
1.农家小院的屋前,除了那绿绿的瓜架,我们还能看到色彩明丽的——鲜花,怎么描写的,谁来读读?我们大家边听边想象画面,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它又带给你怎样的独特感受?
“朴素”和“华丽”本来是相对的,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乡下人家所种的花儿都是常见易活的,不及城市人家盆栽的君子兰、文竹……那些花儿娇贵,高雅,所以说是朴素的,不过乡下人家园中的花儿依着时令无拘无束地不遗余力地开放,是那么鲜艳,那么明媚,装点了乡下人家的院落。所以,它们生命是华丽的!)
一年四季都有花相伴,农家人的心里怎能不高兴啊,这一派农家风光真是——独特、迷人!
(三)雨后春笋
1.从房前来到屋后,我们看到那一片片绿绿的浓荫,那是谁的身影?(竹笋)
2.老师读:“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如果把这句话浓缩成最奇妙的一个字来形容竹笋,你会选哪个字?
“探”。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冒、钻、伸、露……为什么作者却选中了“探”?(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的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3.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小春笋,告诉我你那么快想从地里钻出来想看到什么?(学生想想表达)
4.哪个小竹笋愿意先探出头来,张望这个美丽的世界?用心读这一句,让大家感受到你深深的渴望吧!
5.让我们在在美妙的音乐中带着我们的渴望、带着我们的迫切,像小竹笋那样快点钻出来!(配乐齐读)
(四)觅食戏水
1.刚才我们眼前出现的画面都是植物,这里还有农家饲养的家禽小动物呢!先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一读描写“鸡觅食”的一段和“鸭戏水”的部分。一会儿我要请你来展示小动物们的风采。
2.指名读。
(1)你为什么会这么读?
(妈妈带小鸡觅食)雄鸡呢?这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它在干什么呢?心里会怎么想?你学学。(斗志昂扬的将军,尽职尽责的丈夫。)
(2)那河中的鸭子呢?谁来读读?
(3)学生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这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5)在作者的笔下,鸡啊,鸭啊,都仿佛有了情感,有了思想,你能也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其它小动物吗?
(6)它们的生活是那么自由快乐!乡下人家的道道风景,的确是那么——独特,那么——迷人!
(五)门前晚餐
1.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散步,看到的又是什么?和同桌一起读读这个自然段。
“……,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您能抓住重点词语来说说乡下人家的晚餐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天高海阔”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不但指他们在院中吃饭,地方开阔,也指他们无拘无束谈天说地)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3.你知道“向晚”是什么时候?(提示:联系上下文理解。)
4.如果老师让同学们给夏天傍晚的乡村画一幅画,你都要画上什么呀?(晚餐的人们、红霞、微风、鸟儿)
5.让我们借用作者的语言,把自己深切的感受带进朗读中,来描绘这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齐读)
6.看到这一切,我们忍不住赞叹: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学生齐读)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六)月夜睡梦
秋天的晚上,人们在纺织娘“织、织、织呀”的叫声中进入梦乡,让我们也一起走进这静谧的世界,在轻柔的音乐中,让辛苦了一天的人们睡得更甜……(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拟紧扣文本中“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觅食、鸭戏水”以及“门前晚餐”等几个主要场景,引导学生品读、想象、思考、体验,发现和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品悟语言之美,感悟乡下人家之乐,相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从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领略表达技巧和表的效果的统一,同时渗透人文培养与其中。
三、整体回归,想象拓展
1.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房前屋后,还是在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也无论在白天、傍晚、还是深夜,乡下人家都有着它独特的、迷人的美。
齐读最后一段。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讨论:
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拓展。在古人的笔下,田园生活也独具情趣,不信你听: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还有那首《清平乐》:“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同学们,你在乡下生活过吗,或是了解乡下的优美恬静、别具风趣的美吗?乡下的植物、动物、庄稼、河流、人们的生活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说说你印象最深的画面吧!4.是啊,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回归整体,进行中心的升华。通过调动学生的积累,以加强化教材整合的意识,深化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再认识,再体验,以达到内化学生情感的目的。
四、语文实践,积累语言
1.《乡下人家》的多优美呀,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吗?试着背背自己喜欢的内容。
2.课后,让我们跟随诗人戴望舒再到雨后的小径走一走,感受一下“天晴了的时候”,给自己的心灵呼吸那富有乡土气息的新鲜空气!
设计意图:通过统筹安排,渲染“《乡下人家》的多优美呀”、“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吗?试着背背自己喜欢的内容”等活动,激发学生到雨后的小径走一走,感受不同时候的乡土气息,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体现学习语文的宗旨是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和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五、板书设计,凸显重点:
设计意图:抓住文本中描述的几个主要场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心——独特、迷人。这么板书,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句段,理解并把握课文内容,且体现了四年级“概括段意”的训练重点。对于学生感受文本情感也是一个引导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