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教研】初中语文分级作业设计:让作业有趣有效
如何设计出既能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让学生有兴趣做的语文作业,开展探究性教学一直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第一个层级:结合时事热点,设置仿写类作业,延伸理解能力
郭沫若的现代诗《天上的街市》,简短明快,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而且全诗内容通俗又充满想象力,很适合学生仿写。但如何仿写,仿写什么内容,必须仔细设计。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顺利回归,成功带回月壤标本,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阶段性成功。而且在这一年里中国航天取得了多项成就,鼓舞了中国人民。以此为背景设计作业,要求是:
(1)仿照《天上的街市》的结构,以中国航天工程中的项目(嫦娥系列、玉兔系列、天宫、长征系列等)为对象,发挥想象,创作一首现代诗。
(2)诗歌至少有四节,每节至少有四句,字数不限;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3)以自创诗歌为中心,用A4纸制作一张手抄报,可以绘画,可以剪贴。
一个周末的时间,学生们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创作的诗歌很有些韵味,制作的手抄报图文并茂。初一的学生,词句虽然还稚嫩,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理解了音韵格式,学会了选词炼句,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关注了时事热点,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知道语文学习必须结合生活实际。
学生作业案例一:《嫦娥奔月》
轰隆隆的,我升上了天空,肩负着科研人员的希望。
我看到了宇宙,承载着生命的希望。
你看,那清幽的广寒宫,定然很久都无人来往。
那广寒宫里的嫦娥玉兔,定然一直寂寞无望。
我想,那流淌的银河中,定然藏着星星们的梦想。
那无尽的黑暗中,定然有着点点星光。
但是,他们此刻,定然是杯觥交错。不信,请看那点光亮,是他们幸福的微笑。
第二个层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改编类作业,提高表述能力
古诗文理解对于现代学生来说,有一定距离。机械地抄写、背诵等作业,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初二学习《诗经》,如何把学生带入古典诗歌的意境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唯美的情感,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给我们的作业设计带来启示。
作业要求:选择《诗经》中的一首,再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根据诗歌的内涵意境,改编歌词。
学生们立刻炸了锅:“翻译可以理解,编成歌怎么操作”“平时也不听什么古风歌曲,改哪首歌词啊”“改歌词?既要押韵又要断句,还要意境啊。前几次写诗都够受的了,这回还要写歌”“这大概是我做过的最奇葩的语文作业了吧”!
但事实上,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不仅能准确把握《诗经》中诗歌的内涵情感,而且能选择适合的歌曲重新填词,相得益彰。
学生作业案例二:《蒹葭·东风破》(节选)
一盏离愁孤单点亮了寒窗,谁在门前翘首苦苦地盼望
江水依稀相隔千万里,梦里模糊的情人缥缈在何方
一杯多情苦涩相思酒已凉,一片凄寒江水粼粼映月光
人生如梦此生何时醒,江洲上雎鸠成对我却迷惘
谁在用孤笛吹奏蒹葭的苍苍,回首早已入秋白露都成霜
一叶小舟问梦幻此恨何时消,而如今伊人缥缈我在江畔你在何方……
第三个层级:开展小组合作,设置探究型作业,提高思考能力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最头疼的环节。因为读了不等于懂了,懂了不等于会表述。如何让学生在阅读后能整合内容做深入思考,又能把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这种作业的设计是要费些脑筋的。
初一上学期的名著阅读是《西游记》。故事学生从小就听了很多,还有不少影视剧、动画片可以看,所以学生对于情节和人物并不陌生。但是原版名著放在眼前时,他们却有些发愣:厚厚的一大本有点多,半文半白的文字有点难,大量的诗词有点烦……怎么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名著阅读任务呢?
我把整个名著阅读过程分了三步:
第一步:独立阅读,完成任务单。三周时间,我分批发了四张任务单,让学生在熟悉情节、人物的同时思考相关问题,进行初步分类总结。这个过程其实挺痛苦,有些任务题目学生都觉得太难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到后面的小组合作学习时他们才明白,这一步是必须做的,是后面探究学习的基础。
第二步:小组讨论,制作排行榜手抄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取了需要盘点的任务题目,由组长分工,先行查找资料,再汇总分析,根据自己的理解排序形成排行榜,再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手抄报。这个过程是对名著进一步熟悉理解的关键,有的学生能做到对情节和人物的细节都如数家珍,从而激发起更大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深入探究,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不是简单地只了解情节和人物就可以了,当学生拿到探究性学习题目时,还真是面面相觑——先别说答案了,题目都看不懂啊!我设计的探究题目都是需要深入挖掘和思考的,是训练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重要方式。在前两步学习的基础上,要迈向更高的台阶。在对题目的分析、讨论、输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重新梳理《西游记》里的相关情节,重新整合有关内容,同时上网查询资料,借鉴别人的想法意见,逐渐形成本小组的文字框架。学生把初稿按时发给我,我仔细研读、认真分析,逐一提出修改建议,让他们进一步完善内容,再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做汇报。
总结时,有的学生说:“我学会了在读文章时,结合精读和略读两种方法。重要的内容情节以及能分析出人物性格的内容要精读,剩下的可以略读。要精读的比如孙猴王出世、孙悟空大闹天宫……既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影响阅读效果。”还有的说:“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学习会事半功倍。学习是枯燥的,在乏味的学习过程中添加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小组交流、故事表演、制作板报等),或许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得更多。学习时,与同学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几个人分工合作、交流讨论,不仅加快了速度,交流出来的结果还可以比一个人完成更有质量”“这次《西游记》探究性活动对我的语文学习帮助很大。从查阅资料、批改更正到最后的展示答疑以及老师的评价补充,都让我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最开始的查阅资料,让我了解了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新知识;批改更正时,我探索了自己的知识盲区,对自己以前的错误认知进行了更正;在展示答疑时,我通过演讲、探讨,对知识有了更牢固、更深刻的理解;在老师的评价补充中,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获取了更多的必要知识”。
第四个层级:开展舞台剧创作,设置表演类假期作业,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语文是一个综合学科,涉及多方面能力。如何让学生充分外化所学知识,我选择了戏剧表演这种表现形式。
这份作业周期比较长:
(1)利用一个假期阅读《哈利·波特》全集。
(2)学生自愿结组(6-8人),选取一个情节。
(3)两个星期把小说改编成舞台剧剧本。
(4)两个星期排练。
(5)舞台演出(每组20分钟)。通过这种已经超越语文学科的“语文”作业,我们希望学生收获什么呢?在完成舞台剧后,我还继续通过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作业案例三(节选):
作为一个“哈迷”,我也曾看过哈利·波特的电影和番外,却从来没看到过相关的舞台剧。而这个学期,我们迎来了一个“重磅惊喜”:自己改编并表演《哈利·波特》选段!
为了这次表演,我们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可是一切并不总是尽如人意。在排练之后,我们才发现剧本的问题:太长。由于过于追求速度,我们的剧本很快就打印了出来,而没有考虑时间问题。再一个是角色太多太乱,几乎每人都要身兼二职。这个剧本需要许多道具,还有大段的打戏,甚至还要有一个巨大的枝形水晶吊灯掉在地上摔碎,显然并不适合我们表演。虽然我们组已经初步开始准备了,但是剧本的问题确实解决不了,只好从头再来。这次经历也给了我一个教训,在以后的活动筹备中,每一步工作都要确认好再交给大家,不能为了追求效率牺牲了质量。
……
不管怎么样,这次表演还是让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不仅提升了能力,跟同学的关系也变得更融洽了。什么时候能再见识一次同学们的“戏精”天赋呢?我拭目以待!
学生作业案例四(节选):
我们近期的活动之一《哈利·波特》剧本展演终于在昨天告一段落。其实在这之前,我对《哈利·波特》的一系列作品可谓是“一窍不通”,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我慢慢为它着迷。
当老师布置下让我当组长这个任务时,我是很有些苦恼的。作为一个《哈利·波特》系列一本都没看过的人,面对从无到有的舞台剧,包括编剧、分角色、排练,到最后的表演,实在是让我有些无从下手。我只好将工作分配下去,有的同学负责剧本,有的同学负责道具。
……
总的来说,最后的表演还是很成功的。有道具、化装等出彩的演出效果,有组员代入感十足的面庞。作为组长,我要感谢所有人为完成这次活动付出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但我更想作为共同的组员,赞赏你们精彩的表演与认真的态度。
再次翻开那厚厚的《哈利·波特》,我看到的不再只是作者对其倾注的心血,更是我们为之付出的努力。舞台上的一幕幕仿佛就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定格的画面也将永远烙印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