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实验
-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推荐五篇]
【发布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文号】国食药监注[2005]202号 【发布日期】2005-05-20 【生效日期】2005-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
-
气体吸附分离技术与大气污染防治
气体吸附分离技术与大气污染防治 1 前言 随着人类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向自己赖以生成的环境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在不断地增多,“保卫地球、保护我们生成的环境”不再仅仅
-
变压吸附装置在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的应用
变压吸附装置在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新疆中泰化学西山事业部从2008年投用变压吸附装置,并在2009年9月根据生产需要对装置进行了的改造。本文中对其改造后的运行情
-
实验一 萃取分离
实验一 萃取分离 计划学时:2学时 一、实验的目 (1)了解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乳化及破乳化。 (2)熟练掌握分液漏斗的选择及各项操作。 二、基本原理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
-
3.9实验九 吸附--水处理教案(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实验九 吸附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和吸附原理; 2、 测定吸附等温线。 二、实验水样与吸附剂 水样采用一定浓度的自配有机物溶液(如浓度为100mg/L的苯酚溶液
-
小实验——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
-
稠油四组分分离学生实验讲义
实验一(二)柱层析法分离稠油中的四组份 实验目的: 1、了解复杂物质的柱层析分离分析方法; 2、掌握柱层析分离稠油四组分的操作; 3、复习过滤、旋转蒸发等操作步骤。 实验意义: 稠
-
实验二_____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实验讲义5 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分离方法 取土样时最好选取如花坛等地方的土样,去掉表层5~10cm的土壤后取样。 放入100ml三角瓶中,加入30ml水,常压加热至水沸腾后维持20min,取出,
-
有机改性膨润土对甲基橙的吸附实验总结
有机改性膨润土对甲基橙的吸附实验总结 实验步骤; 第一步:制备有机膨润土。 称取20g膨润土分散到400mL蒸馏水中搅拌并加热到40℃,开始缓慢滴加1.8gCTMAB所配置的溶液,恒温搅拌14
-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精选5篇)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制作MS培养基的方法,掌握母液的保存方法。 2、掌握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掌握外植体的消毒和超净工作台的使用。 4、掌握放线菌
-
氨基酸的离子交换柱色谱分离实验教案
氨基酸的离子交换柱色谱分离 【实验目的】 1. 2. 3. 掌握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氨基酸的基本原理; 掌握离子交换柱层析法的基本操作; 掌握氨基酸和茚三酮显色反应机理及洗脱曲线的
-
生化实验五 原花色素分离纯化及鉴定
原花色素的提取纯化和鉴定 (一) 山楂原花色素的提取 (二) 原花色素的测定(盐酸-正丁醇法) 原理 原花色素,也称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是一类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在热酸条件
-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课案例及总结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课的案例及分析 在倡导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改革形势下,实验课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生物学实验并不是简单的教
-
淀粉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实验与总结
第一章绪 论 1.1 简介 1.1.1 淀粉 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体,通式是(C6H10O5)n,水解到二糖阶段为麦芽糖,化学式是(C12H22O11),完全水解后得到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淀粉有直链淀
-
实验四:细菌的接种、培养和分离技术(5篇)
实验四:细菌的接种、培养和分离技术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从环境(土壤、水体、活性污泥等)中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从而获得若干种细菌纯培养技能 (2) 掌握细菌纯种分离的方法:
-
“植物叶绿素的分离和提取实验”之生物实验教学反思
“植物叶绿素的分离和提取实验”之生物实验教学反思讲课时间:2012年3月7日(星期三上午第一大节)组别:第六组组员:************对于植物叶绿素的分离和提取实验在高中教材中应该算
-
实验2 土壤中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土壤样品采集
实验2 土壤中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土壤样品采集 1 目的 1.1 了解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原理 1.2 掌握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2 原理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
-
《知道感(FOK)和不知道感(FonK)的双向实验分离》读后感(精选多篇)
《知道感(FOK)和不知道感(FonK)的双向实验分离》读后感 知道感,是指人们对于那些当时不能被成功地提取出来的记忆内容,在主观上仍然可能有一种“我知道之感”。这是Hart在1965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