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第三节地形图教案
-
地形图教案
地形图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
-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等高线教案 一、【教学构思】 地图及等高线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高考题注重能力考查,往往以变式图出现,讲解过程重点讲一般规律去推理
-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1.学会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
-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培养阅读和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盆地、鞍部、山脊、山
-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共5篇)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
-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5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重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教学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
第三节 民族 教案
第三节 民 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
-
第三节地图教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 教学目标: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等。 4.在地形图上识
-
第三节 总结教案
第三节 总结 情景导入 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 2、 “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毛泽东) 3、 学
-
第三节节肢动物教案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 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掌握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蝗
-
第三节比热容教案
(第十六章)第三节 比热容胡集四中 严世高(2013年9月4日)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掌握比热单位读、写,查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参与探究活动初步认识
-
第三节重力教案
6.3重力 一、重力: 1、定义:地球上或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吸引力不是重力。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重力的符号:G 二、重力的大小: 1、
-
第三节 摩擦力教案
第三节摩擦力 中心中学尹洪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三种摩擦现象;通过探究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举例说明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
[教案]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
-
第三节内燃机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个工作过程的异同,学
-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教案 人教版新版原创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
第三节 青春期(教案 人教版)(精选合集)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节青春期 教学目标 1. 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2. 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 通过活动,锻炼观察、思考、分析、语言表
-
第三节 森林资源_地理教案
1.使学生明确森林作为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的重要作用,认清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森林的作用、利用与保护,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