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这两个月闲来无事,利用晚上和假期的时间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和君咨询公司推荐书目中有这两本书,还有两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也要再今年元旦之前看完。读这
-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而叙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而叙序文|朱新艳丁酉年冬月,12席读书会呼志同之友,共读哲学史识诸子百家,知史学传承周周末一聚,聊读后之感他言我语兮,时间瞬息过三册读全者,皆曰获益多吾也
-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小编整理)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精选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中国哲学史
-
读《中国哲学史(故事本)》有感
读《中国哲学史(故事本)》有感
在学习张怀承教授的中国哲学精华课程之前,便已对哲学感兴趣,被哲学中蕴含的无尽智慧所吸引。学习这门课程,无疑对于我更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史,有着 -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浅议"哲学" ——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张博文 自己近来断断续续地读着《西方哲学史》,一是因为兴趣,二是因为觉得这很有必要性。先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点哲学。 大家可能是
-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浅议"哲学"——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张博文自己近来断断续续地读着《西方哲学史》,一是因为兴趣,二是因为觉得这很有必要性。先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点哲学。大家可能是受《
-
让智慧引领人生-读中国哲学史有感(5篇范文)
让智慧引领人生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中国哲学史》是著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本书以时代思潮为纲,对整个中国哲学史以至于文化史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 -
读《中国哲学史》的心得论文
读《中国哲学史》的心得 现在在谈论哲学时,许多人把近代以来的欧洲哲学作为普遍的哲学,而否认中国有哲学。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那么什么是哲学呢?哲学是人们关于宇宙、社会、人
-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
-
中国哲学史论文
《道德经》读后感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 -
中国哲学史论文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倾听了每周二晚在逸夫十阶杨洪兴老师对中国哲学的精彩讲说,我对中国哲学还是有些许了解了。但本人毕竟才疏学浅,故结合网上书中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写下此论
-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读完《中国哲学史》后,再比较之前读的《西方哲学史》,我可以明显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纵观当今之世,东西方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可 -
中国哲学史论文(最终定稿)
论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行政学院23100311 郝子良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 -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
-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2091061 刘明伟
一、 选择这本书的理由
对于这本书,我最大的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 -
中国哲学史论文
2010年中国哲学史课程论文之
浅谈儒家大师朱熹
之“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杨叶婷
092班16号
摘要: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 -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哲学的起源
“哲学”是西方的叫法,中国文化没有。拿有去套无,哲学本身是什么就成为了一个首要问题。这就是“哲学的起源”这个问题的“起源”,或说“起缘”。
哲学源自吾心。我 -
《中国哲学史》作业题
《中国哲学史》作业题
1. 中国哲学作为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学问,主要关注哪些基本问题?构成中国哲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