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法律与文学
-
法律与文学读后感(最终定稿)
法律与文学读后感(一)16法学卓越班 刘国香本学期刚开始,我便在图书馆翻阅法律相关的书籍。因为爱好原因,自己本身并不喜欢枯燥的法律条文或者晦涩难懂的法学大家的著作。在图书
-
文学中的复仇与法律
文学中的复仇与法律转发: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文学中的复仇与法律 2000-12-07 朱苏力讲演稿 鲁人整理编者按根据录音整理,尚未经主讲人审阅。2000年11月23日
-
“法律与文学”:主旨、方法与局限
胡水君 “法律与文学”被认为是近30年来出现于北美和英国的最令人兴奋的跨学科理论研究,也被认为是西方“后现代法律运动”的重要一支。其文学视角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为西方
-
在中国思考法律与文学(精选5篇)
在中国思考法律与文学 朱苏力 【学科分类】法理学 【写作年份】2006年 【正文】 本文是我正在进行的法律与文学研究的一个引论,主要探讨在中国研究法律与文学的一些前研究
-
法律与文学-对《四种爱》的读后感
爱的质变:由完美变得残缺
--------对《四种爱》的读后感爱,在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比在其他任何时代更甚,已经成为人生最大的支柱,或最后的支柱。
但是这个支柱,在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比 -
关于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定义
关于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定义
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分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要依法保护。阿帕德·鲍格胥说,“人类聪明才智是一切艺术成果和发明 -
书法与文学
书法与文学 黄秋实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它理所当然的与文学同属于一个范畴,都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 书法与文学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独立的发展历程,不同
-
数学与文学
一.数学入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
对联与对联文学
汉字与对联陆震纶中国的悠久文化,主要依靠汉字流传至今。汉字是华夏文化的载体,没有汉字,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感,炎黄子孙的强大凝聚力是不可想像的。以方块形、单音节为特徵的
-
对联与对联文学
第一章 对联与对联文学 陆震纶 § 01 汉字与对联 中国的悠久文化,主要依靠汉字流传至今。汉字是华夏文化的载体,没有汉字,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感,炎黄子孙的强大凝聚力是不可想像
-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
-
职业道德与法律
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2012—2013学年 A 道德品质 B 道德理想 C 道德原则 D 道德规范 10. 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
-
法律与案例
题目:司法程序的公正——对张氏叔侄案的思考 班级:法学1401 姓名:陈亦明 学号:31309103 一、前言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权运作过程中各种因素达到的理想状态,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
-
法律与道德
法律与道德 很多观众对于结局是很满意的。虽然有不少感情丰富的人会为王薄煽情的死法而流泪,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认同导演的观念。冯小刚很聪明,这种聪明可以用票房计算出来。原
-
纪律与法律
2010级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课程作业DG1005015 曲笑飞
纪律与法律
----从解读中纪委“跑官禁令”谈起
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曲笑飞
新年伊始,又到 -
婚恋与法律
对网络恋与网络婚的认知与态度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与爱情的结合产生了网络恋与网络婚。我们在通过网上搜索了解了网络恋与网络婚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之后,设计采访问
-
职业道德与法律
课程考核标准
一.考核目的。
通过教学考核,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反思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以便发扬成绩、找到差距、明确方向;让 -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1.中职生应该如何提高宪法意识?
答;重视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宪法意识
A.培养宪法意识,就必须要普及宪法知识,让中职生对宪法都有所了解。
B.宪法需要社会化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