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考语文诗歌整体把握
-
高考语文诗歌整体把握教案
一、如何快速把握诗歌主题近年来,诗歌鉴赏的命题可谓是千变万化,但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考查,把握诗歌的主题,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鉴赏诗歌的先决条件。如何快速把握诗的主
-
诗歌整体阅读
诗歌整体阅读 一、体裁 (一)诗 1.古体诗,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亦称“古诗”“古风”。这种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守近体诗规则的诗
-
2016高考复习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师版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一)读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1.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博兴县庞家镇第一小学 李小玲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阐述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
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一、整体把握课文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一直习惯于从头到尾逐段分析讲解课文。这一做法其实蕴含了这样的阅读假设,即阅读应该按着由词到 -
如何理解和认识整体把握教材
如何理解和认识“整体把握教材”的内涵和意义
“整体”是相对于“个体”来讲的,它具有总结性、概括性和统领性的作用。而语文中的整体把握教材,则要求要把握教学阶段的总目标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教案
诗 歌 鉴 赏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1 形象分类:①人物形象:主人公和抒情主人公(或说诗人)。 ②物象:包括景、物等。 2 塑造形象的方法: 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②渲染和白描;③烘托衬托
-
2012高考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专题(★)
22001122高高考考语语文文试试题题诗诗歌歌鉴鉴赏赏专专题题
一、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 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
诗歌鉴赏 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分析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
-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意象
诗人往往选择日常生活中可见可闻可感的事物入诗,根据事物的特性兴怀。
陪伴在我们周围的各色植物,如:梅、兰、竹、菊、莲、丁香、松柏、杨柳、梧桐、落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和默写
1、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始安秋日 宋之问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①事黄老,妙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万能公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万能公式 (1)意象特点:解释意象在句中的表层含义+该词描写的景象,该词表达的情感或意境 本诗(本联)选用XX的XX、XX的XX,渲染了XX的氛围,术语的概括作用(如委婉含蓄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
诗歌鉴赏 ①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套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
-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点对点练10整体把握细处比对
题点对点练10 整体把握,细处比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
-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揣摩感悟,整体把握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揣摩感悟,整体把握 考点:整体感知文段的基本内容,把握的写法(修辞、结构)。 知识要点:1、能把握新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基本内容,能掌握常见实词
-
2011高考诗歌
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全国新课标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
-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鉴赏其一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桂林四中邹海莲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感情的把我方法。 2.解读诗歌常见意象,熟悉常见意象的寓意。教学重点:领悟意象寓意,把握诗歌内容
-
中考题型—整体把握题作业
整体把握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组是( ) A.勇往直前 拈轻怕重 温声细语 人云亦云 B.坚强不屈 雍容典雅 挑拨离间 负债蒙恩C.卑鄙无耻 纵横决荡 富贵不淫 投机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