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菱形的判定证明题
-
菱形的判定证明题练习
菱形的判定证明题练习1如图,梯形ABCD中,AB∥CD,AC平分∠BAD,CE∥AD交AB于点E.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CBA E2 已知:如图,在ABCD中,AE是BC边上的高,将△ABE沿BC方向平移,使点E与点C重合,得
-
菱形的判定证明题练习
姓名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直线EFBD,分别交AD、BC于点E和F.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DFC2.已知:□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连接AF、CE. (1)求证
-
菱形的判定证明题(5篇)
菱形的判定证明题练习1如图,梯形ABCD中,AB∥CD,AC平分∠BAD,CE∥AD交AB于点E.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CBAE2 已知:如图,在ABCD中,AE是BC边上的高,将△ABE沿BC方向平移,使点E与点C重合,得△
-
证明题(旋转得到菱形)
64363811、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AB=1,BC= 根号5,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将直线AC绕点O顺时针旋转,分别交BC,AD于点E,F. 证明:当旋转角为90°时,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2
-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菱形的判定(1)》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经历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两种判定方法. 数学思考: 1、经历利用菱形的定义探究菱形其他判定方法的过程,
-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一 、课标相关要求 《菱形的判定》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第三学段(7-9年级)第二块《空间与图形》中的内容,《标准》要求探索并掌握菱形的条件,推理与论证
-
《菱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本周听了四位教师的公开课《菱形的判定》,这是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了组内公开课,也是检测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公开课。今于与往年不同的是采用同课异构,不同的教师、不同的
-
菱形的判定的教学反思
《菱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长子二中 和志军 通过公开课《菱形的判定》,结合上课的感受及我个人的反思我谈以下几点感受。 一、教材分析 菱形的判定是八年级数学中的几何知识《
-
18.2.2菱形的判定教案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利用菱形的定义探究菱形其它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
-
《平行线的判定》证明题
《平行线的判定》证明题 1.如图,当∠1=∠2时,直线a、b平行吗,为什么? 2.如图,已知∠ABC=∠BCD,∠ABC+∠CDG=180°,求证:BC∥GD. 3.如图,已知AC⊥AE,BD⊥BF,∠1=15°,∠2=15°,AE与BF平行吗?为
-
线面垂直判定经典证明题
线面垂直判定1、已知:如图,PA⊥AB,PA⊥AC。求证:PA⊥平面ABC。2、已知:如图,PA⊥AB,BC⊥平面PAC。求证:PA⊥BC。3、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VA=VC,AB=BC。 求证:VBAC4、在正方体ABCD-EFGH
-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练习证明题
1、已知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边BC和A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CF 2如图,在□ABCD中,∠ADC的平分线与AB相交于点E,求证:BE+BC=CD 3、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过点A、D
-
19.2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19.2.2 一、教学目的: 菱形的判定 希望中学王蕴灵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与综合应用中,培养
-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菱形的判定”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第20章第3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所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矩形的判定之后,又一
-
平行线的判定证明题[共5篇]
平行线的判定证明题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题sss、sas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训练题(SSS、SAS)判定定理1:数学语言:在△ABC和△A'B'C' 中'C'(已知)BC=B'C'(已知)'B' (已知)∴△ABC≌△A'B'C'(SSS)1、若AB=CD,AC=DB,可以判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请证
-
《四边形》专题训练——证明题(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精选多篇)
《四边形》专题训练(一)————证明题,求解题专题训练1.中,∠C=60°,DE⊥AB于E,DF⊥BC于F;(1)求∠EDF的度数;(2)若AE=4,CF=7,求的周长。2.如图,已知的周长是32㎝,BC(1)求∠C的度数;(2)求BE、DF的
-
菱形(教案)
《菱形》教学设计 鄢陵县大马一中 司俊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能够利用菱形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