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预备年级期中测试语文
-
预备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
预备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默写
, ,恨别鸟惊心.
青山缭绕疑无路, .
,三万里河东入海, .
,予独爱莲之 , .
2,解释带点字
,陶后鲜有闻 -
预备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测试(二)
预备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测试(二) 学号 姓名 一、解释加点字(50分) 1、蜀之鄙有二僧( )2、贫者语于富者曰( ) 3、吾欲之南海( ) 4、子何恃而往( ) 5、西蜀之去南海( ) 6、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语文期中测试小结
语文期中测试小结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基础分满分100分,附加题满分10分。
全班基础最高分 马闻悦93分。年级最高分96分。
我们班90分以上的同学有10位。
85-----89.525位
85分以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和平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 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试卷题型比较重基础,能贴进学生生活,覆盖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字、词
-
语文六年级期中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看拼音,写词语。(5分)àohuǐléizhuìtuísàngzhízhúpíqì2、给加点字注音。(5分)鬻蚌原谅屏息凝视签条曝晒3、补充词语。
-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测试大全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下面请参考为您整理的“初二语文期
-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
姓名:_____学号:___
一、写字。(4分)
1、卷面书写。要求整洁、清楚、美观。(2分)
2、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结构匀称,笔画端正。(2分)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 -
语文期中测试后的小结
语文期中测试后的小结
昨天下午语文期中测试完毕,在孩子们考完的当天老师们就急急忙忙的开始了改卷子的工作,在加班加点中将所有孩子的试卷都改了出来。试卷改完了,当我回过头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在这片沃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夕阳余辉;l -
初三(上)语文期中测试
初三语文练习(三)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基础知识(共38分)1、古诗词积累。(10分)① 酒困路长惟欲睡,。②,有暗香盈袖。③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④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⑤ 军听了军
-
五(下)语文期中测试[精选合集]
推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期中检测学校班级姓名引语:今天,请你来到这里――语文公园,用你学到的知识来游览一番。
一、拼音石径(8分)1、窗外阳光 ming mei ,空气qing xin,静下心 -
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5篇]
检测内容:期中测试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___,枳
-
2017-2018学年度七八年级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七八年级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我校在 “抓管理促质量、以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学管理逐渐科学化,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教学质量逐渐提高。现将
-
预备年级数学知识口诀
预备年级数学知识口诀汇编(一)
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
宋立峰
1.整数与自然数
1 2 3 4 5 6 7…我们叫它正整数。正整数前添-号,就要叫做负整数。 正负整数外加零,合在一起叫整数。零 -
三年级期中调研测试年级英语试卷分析
期中调研测试年级英语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东罗中心小学 边小丽 2013年11月8号我县进行了三年级期中调研考试。英语考试时间40分钟,100分,含卷面3分。 此次期
-
3,4,5,6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1. 看拼音写词语 Chúchuāng quántuǐmãnglïng dǐngshâng kǔxíng fěicuìānránwúyàng mâilì ( ) páoxiào suà
-
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五篇]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xún huán pán shān róu ìn nián chóu lǔ luè gē qián mái zàng bǐng zhú yè yóu kè bú róng huǎn chuā
-
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第一学期 为了了解学生对前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于十一月五日对学生进行了期中测试。以便更好的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