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语文必修一沁园春
-
苏教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整理
1.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推荐)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这个单元指导学生品味、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这里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
-
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
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 一、字音·字型 百舸争流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怅寥廓 携 寂寥 颓圮(杞人忧天) 惆怅(倜傥)彳 亍漫溯 斑斓(谰言) 繁衍(敷衍) 青荇笙箫(萧条) 涟漪 彷徨 檐头瓦菲(菲薄)
-
高一语文必修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倩(qián)影湔(qiān)雪猝(cù)然狙(jū)击
B.伫(zhù)立恪(kâ)守慰藉(jiâ)昊(hào)天
C.残骸(hái)勋(xūn)章隽(jūn)永胡诌(zhōu)
D.撮(cuō)合氤氲(yū -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长沙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毛泽东诗词,作于1925年。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1.字词百舸
-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 必修一 第一课《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要“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
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 练习[共5篇]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课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百舸 孟轲 沉疴 枝柯 ....B.怅惘蚊帐苌弘伥鬼 ....C.峥嵘狰狞挣扎风筝 ....D.寥廓城郭敦厚淳厚 ....【答案】C 【解析】A.gě,kē
-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沁园春[大全5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常识,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2.体会词中的景物,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3.感受词中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确立学生历史责任感和远大抱负。 教
-
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原创优质课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是高中生了,在之前的学习中,都应该积累了很多诗词名句,那老师想请大家在记忆中搜寻一下,你学习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第一课时)学案
1.词:词起源于隋唐,盛行于________,最初称为“曲词”或“________”,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________”。词的特点是长短句交叉,长的长达
-
沁园春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舸”“峥嵘”“遏”的正确读音。 联系上下文揣摩用词,尤其是动词的传神之妙。 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自主体验毛泽
-
《沁园春长沙》教案(高一必修)
【背景资料】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
-
沁园春雪(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诗句中的“妖娆”、“风骚”、“红妆素裹”、“一代天骄”等字词的意义; ⑶注重诗句朗读节奏的把握; ⑷学习诗歌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_____________________,秋以为期。 2、___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载笑载言。_______________
-
高一必修一语文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使用情况:人教版语文必须一、必修二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句
一、名句默写 (由于留得空太小,请大家写到作业本上) 1、( ),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 2、句读之不知,( ),( )( )(),吾未见其明也。 3、(),官盛则近谀。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如是而已。 5、孔
-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字词集锦
必修一字词集锦 一. 字音字型 橘子( jú) 2.百舸(gě) 3.寥廓(liáo kuî) 4.峥嵘(zhēng rïng) 5.方遒(qíu) 6.浪遏(â) 7.嬉游/嘻笑 8.明澈(châ)/车辙(zhã)/撒播(sǎ)
-
苏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案
食指 教学大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赏析当代诗歌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1、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 3、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