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模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成果: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意义: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2[5篇材料]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一、选择题 :
1、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民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民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范文模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葛店中学 万兴奎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大重点内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本课所讲述的史实表现出在曲折中前进的
-
评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评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继成功地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全面确立后,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又带
-
改革开放前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www.jy365.net 改革开放前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沈传亮 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 大家好,下面我们就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对中
-
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1949年,毛主席的一句“中国人名从此站起来了”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开始,如今,63年过去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到了最关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 教学 -
中国人口与社会主义建设
一.当前中国的人口问题呈现哪些特点?如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中国人口的优势,同时克服其弊端?答: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道 路 初 步 探 索 的 经 验 教 训 第一,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感到有必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1955年底至1956年间,毛泽
-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第四单元2012.6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原因有哪些?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搜括、多年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最终五篇)
一、知识梳理 新中国经济发展线索及特征 发展线索:(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1949年
-
第三单元第八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5篇范例]
第八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学习目标: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有何特点?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意义? 3.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4.“大跃进”和
-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
答案:(P194)第一,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2分)第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 -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摘 要】 文章概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叙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探讨如何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创新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
-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现化代战略目标的确立
(二)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新确立
(三)富强、民主、文明三个目标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 -
历史一轮专项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人民版
单元·专项排查练(八)1.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 ) 点拨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基本建立起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内容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知识与能力:简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