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职数学教案不等式

  • 初中不等式数学教案

    时间:2019-05-15 04:07:29 作者:会员上传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2012届毕业生 摸拟实习教案 姓 名:马 泽院 系:数 学 系专 业:数 学 教 育学 号:200930412031 指导教师:黄 激 珊 时间:2011年12月18日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 第二册不等式证明 -数学教案5篇

    时间:2019-05-13 21:42:30 作者:会员上传

    目的:以不等式的等价命题为依据,揭示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
    要求学生能教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复习:
    1.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命题
    2.比较

  •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性质及证明】

    时间:2019-05-12 18:08:36 作者:会员上传

    一、教学内容:不等式性质及证明.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 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 1

  • 高三数学教案:不等式的应用

    时间:2019-05-15 06:53:59 作者:会员上传

    不等式的应用 一、内容归纳 1知识精讲:在前面几节课学习的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和解不等式的基础上运用不等式的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解决一些涉及不等式关系的问题. 2重点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不等式(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04:45:57 作者:会员上传

    不等式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难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时间:2019-05-12 20:02:05 作者:会员上传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会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2.知道不等式的“解集”与方程“解”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 初中数学教案: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2003.8)

    时间:2019-05-13 21:41:40 作者:会员上传

    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现实世界中的同类量之间,有相等关系,也有不等关系。我们知道,相等关系可以用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怎样来表示呢?我们来看下面的式子:
    -7

  •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6章:不等式,教案,课时第 (6)

    时间:2019-05-13 21:54:57 作者:会员上传

    第六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一(比较法)
    目的:以不等式的等价命题为依据,揭示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
    要求学生能教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

  • 不等式知识点整理

    时间:2019-05-13 21:41:50 作者:会员上传

    不等式知识点整理一、不等关系:1.实数的大小顺序与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abab0;abab0;abab0.2.不等式的性质:(1)abba(自反性)(2)ab,bcac(传递性)(3)abacbc(可加性)(4)ab,c0acbc;ab,c0acbc(可乘性)(5)ab,c

  • 不等式总结

    时间:2019-05-13 21:42:05 作者:会员上传

    不等式总结一、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建立的基础)两个实数a与b之间的大小关系 (1)a-b>0a>b;(2)a-b=0a=b;(3)a-b<0a<b.(4)若 a、bR,则(5)(6)a>1a>b;ba=1a=b;ba<1a<b.b2.不等式的性质(1)a>bb<a(对称性)

  • 不等式基础知识汇总

    时间:2019-05-13 21:42:40 作者:会员上传

    不等式基础知识一、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用不等号连接两个解析式所得的式子,叫不等式.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不等式组成的式子,叫不等式组.2.不等式的分类(1)按

  • 不等式知识点

    时间:2019-05-13 21:42:46 作者:会员上传

    不等式
    一.知识点:
    1.不等式的性质:
    2.不等式的解法:
    (一) 整式不等式的解法;(二)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三)指对不等式的解法; 重点:含参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不等式的证明:(1)作差变形;(2)分析法
    4.均值

  • 不等式证明

    时间:2019-05-12 00:15:18 作者:会员上传

    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是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研究许多数学分支的重要工具,在数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和竞赛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等式的证明变

  • 不等式证明

    时间:2019-05-12 00:15:19 作者:会员上传

    不等式的证明比较法证明不等式a2b2ab1.设ab0,求证:2. ab2ab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1)已知x、y都是正实数,求证:x3y3x2yxy2;(2对满足xyz1的一切正实数 x,y,z恒成立,求实

  • 专题六不等式

    时间:2019-05-11 23:41:44 作者:会员上传

    专题六不等式一.考试要求
    1. 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和证明;掌握证明不等式的几种常用方法;掌握均值不等式;并能用以
    上性质、定理和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2. 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

  • 阿不等式专题

    时间:2019-05-11 23:41:49 作者:会员上传

    阿不等式专题2006年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对加试中不等式部分的要求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加试命题的基本原则是向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靠拢,总的精神是在知识方面略有扩展,适当增加一些课

  • 高中数学不等式

    时间:2019-05-14 08:01:21 作者:会员上传

    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第六章不等式)答案例1.C例2. B例3. 675 例4. n3+1>n2+n例5.提示:把“”、“2”看成一个整体. 解:∵3=2(2)()又∵2≤2(2)≤6,

  • 不等式习题

    时间:2019-05-12 20:34:47 作者:会员上传

    1.若方程x2(m2)xm50只有正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4或m4B. 5m4
    C.5m4D. 5m2
    2.若f(x)lgx22ax1a在区间(,1]上递减,则a范围为
    A.[1,2)B. [1,2]
    C.1,D. [2,)
    3.若0yx
    2,且tanx3tany,则xy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