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君宜《思痛录》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2021-11-30 11:3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韦君宜《思痛录》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韦君宜《思痛录》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韦君宜《思痛录》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摘要

韦君宜是一位老党员,党内的高级干部。她历经“抢救过关多少劫”,见得“追求民主自由难”。其《思痛录》是“一部勇于暴露黑暗的书,而且是一部‘孤愤之书’”。但愈黑暗,那光明的物什就愈透亮,在一幕幕人性惨剧中,那人性的光辉未曾暗淡,正是因为理想信念的支撑。这种理想信念也反映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爱国主义精神架构与对真理的追求。感受《思痛录》中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吸取教训或经验,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会有极大的启发作用。当今,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问题高度重视。总书记也在许多会议上强调继承先辈们的革命斗志与奉献精神,事实上是在引导我们继承先辈们宏伟的理想目标。这也凸显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任务与职责。本文主要依据韦君宜的主要经历,粗略利用存在主义的分析方法,对《思痛录》进行解读研究,期在原有的基础研究上有所补充。

关键词:韦君宜 理想信念教育 思痛录 高校教育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思痛录》中坚定理想信念的人物介绍与分析

第二章 《思痛录》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氛围宣传

第二节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挖掘身边范例

第三节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有明确导向

结语

参考文献

绪论

《思痛录》是韦君宜晚年的回忆录。韦君宜曾任《中国青年》总编辑,《文艺学习》主编,作家出版社总编辑,《文艺学习》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社长等职位①。其与建国后文艺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谈到《思痛录》,总有人将其与巴金的《随想录》进行比较。巴金是文艺方面的代表人士,而韦君宜不仅是一位文艺界人物,还是一个党内干部。故韦君宜的《思痛录》中可见得许多党员、革命同志的形象,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让人印象深刻。“上世纪90年代《思痛录》的出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启发了不少知识分子反思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被文化界称为‘韦君宜现象’。”②我想,这种反响不仅是其记录的可怕事件而带来的,也是被书中那一个个坚定的人格所撼动的。“韦君宜的《思痛录》作为90年代出版的知识分子的回忆录,对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同时对自己在历史中尤其历次‘运动’中的表现进行了深深地忏悔,其广度和深度也是空前的③。”韦君宜写这本书目的在于反思忏悔,留下一些教训和经验。但笔者此次不谈对那个时代及人性的反思,而是关注那混乱年代下仍未屈服、坚定信仰的光辉人物。他们堪称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成功典范,解析他们的经历共性对当今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第一章 《思痛录》中坚定理想信念的人物介绍与分析

书中有许多有信仰且意志坚定者。像韦君宜本人及其丈夫杨述,还有冯雪峰、邵荃麟等老前辈。以及曾参加“一二·九”运动(“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犯我国华北地区,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成立傀儡政权,遭到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1935年12月9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领导数千名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运动,提出停止内战等6项要求。席卷全国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④。”)的学子,蒋南翔、韦毓梅、钱伟长、黄成、王文斌、纪毓秀等人,还有夏英喆、熊大缜……他们大多是党员,或者是致力于革命事业的勇士。

“韦君宜作为一名革命知识分子,其一生始终与民族解放、国家、阶级革命等宏大话语相互纠缠⑤。”韦君宜其父曾留学东洋,做过孙中山的秘书。韦君宜家境优渥,加入革命,为党受苦受难纯属自发自愿。上世纪60年代初,“食物匮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肉已断档,鲜菜也没有了。有一阶段,我们家每天吃的是白米加白薯煮的饭,菜是腌菜叶,稍炒一炒。这种生活,曾使过去在我娘家待过多年的老保姆贵芳对我的孩子们感叹道:‘唉!你们真命苦。这么小,吃这种东西!你们的妈小时吃的什么呀!’她这话作为‘新旧对比’,那简直得说是反动。我岂有不知?但是我却拿不出什么事实来反驳她,只得装作没听见。我的大女儿那时已上小学,而且是先进生。她回家老来磨着我:‘妈妈给我讲一个忆苦思甜吧。老师叫回家来找家长讲。’可是我没法讲,我说:‘妈妈家里从前不苦。’‘不苦,你干嘛革命呀?’小孩子也会提问。‘我参加革命是因为民族苦。’⑥”关于韦君宜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相关学者曾有过争执。我比较赞同原帅的观点,因为事实也确实这样。原帅在《韦君宜之路与《思痛录》》中提到:“许多人因韦君宜在书中说的这句话:‘如果在 “一二·九”的时候我知道是这样,我是不会来的’以为韦君宜后悔并完全否定走上革命之路。这种看法在韦君宜的下一代人中占据主流(尤其是杨团的表述)。但是,韦君宜在《思痛录》‘缘起’中明确表示:‘首先得说明:我是个忠诚的老共产党员。’具有相似革命经历的曾彦修也表示:‘不管韦君宜对过去的各种错误的、无中生有的、以打击人为主要特征的政治运动,有多么不满以至于否足的意见,但她对党,对争取全民族、全人类最高幸福的共产主义信念仍然没有丝亳动摇。在中国选择加入共产党救国救民的人,我们都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如果有下一生的话,我们的回答还是这一句:我们仍然要做共产党人。’⑦”

韦君宜的丈夫杨述有着异常的“毁家纾难”的事迹,杨述出身剥削阶级家庭,但其参与革命后竟可以鼓动家里人散尽钱财跟随党,为了党,他的哥哥被国民党捕捉而遭活埋,他的母亲与其失散穷居农村。他自己则是即使被诬判失去党籍,受辱十几年,仍为党想事,一心重入党籍,惜至终未果。

韦君宜在书中提到:“1982年,有一个去美留过学的中年人告诉我:他在美国见到几位世界知名的美籍老华人科学家,他们在美国的地位极高。其中一个科学家告诉他:‘我是“一二·九”那时候的学生。说老实话我当时在学校只是一个中等的学生,一点也不出色。真正出色的,聪明能干、崭露头角的,是那些当时参加运动投奔了革命的同学。如果他们不干革命而来这里学习,那成就不知要比我这类人高多少倍!’我间接地听到了这位远隔重洋的老同学的心里话。他说的全是事实。我们这个革命队伍里有好多当年得奖学金的、受校长赏识的、考第一的,要在科学上有所建树当非难事。但是我们把这一切都抛弃了,义无反顾。把我们的聪明才智全部贡献给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⑧。” 在这里我们便可以想象到一个投身于革命事业的学生群像,他们亦曾是高校学生,他们是如何一直坚定着自己的理想,不溺于个人成功,为了革命事业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的呢?“人们骄傲的称呼是同志,它比一切尊称都光荣。有这称呼各处都是家庭,无非人种黑白棕黄红⑨。”是如何成为他们心中的歌而被传唱的呢?本文的第二章节可看做对此问题思考的延伸结果。

第二章 《思痛录》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氛围宣传

“氛围宣传”的力量可能类似《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第一部分中所谈到的“虚拟的故事”的作用。当一个构造出来的理念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其便有了生命力,独个人的对其失望或坚信者的死亡不会对其的持续存在造成什么影响⑩。这种氛围宛如空气,可默默参与一个人的生命改造,与其浑然一体。

与此相关的例子有许多。

韦君宜对“我既是受害者,也成了害人者⑪”的彻底批判与真诚忏悔给人以深刻印象。而在《第二性II》中让-保罗·萨特也留下了类似话语:“半是受害者,半是同谋,像所有人一样⑫。”韦君宜是以虔诚的自知心态发现的那个时代(党深受“左”的影响)许多人的矛盾面目。而萨特是以旁观者心态发现的属于女性的悲哀困境。人类并不好骗。但人类作为一种群居性动物,离不开社会。只要他发觉他周围的人都信这个东西了,他也会信,甚至信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受短暂的生命视野所限,人们经常以为存在即是一种事实与可靠证词。当然,谬误是经不起考验的,但真理经得起。我们应乐于做对真理性认识的推广宣传。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确实对人的价值实现与人生发展大有裨益的。

韦君宜提到“从读中学起,学校就教给我们大量的日本侵略中国史。告诉我们日本怎样马上就要打进中国来了,报上也天天登。我早就觉得,我们和日本不共戴天⑬。”从韦君宜的中学经历可见“氛围宣传”的力量。“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女中部,这是当时全市录取分数线最高而且收费也很高的私立中学。韦君宜每天坐着人力车去上学。她天津的家在法租界赤峰道,北京的家在南池子附近,全家往返两城常常坐专列。在南开中学,韦君宜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最令她难忘的是高一国文老师田骢,他将当时的左翼文学介绍“"

子生们,还有高三国文老师孟志荪,他给韦君宜打下了良好的古典文学基础。南开中学有自己的教育传统,除了著名的校园话剧之外,还‘开一门中国近百年史,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时我最喜欢这一门功课。此外还有一门西洋近代史,教我们懂得世界的局势。还有一门更特别的课,那就是东北经济地理’,这是傅恩龄先生开的,‘我记得我们班学这一课程时,就在九一八发生后的第二年,这哪里是普通中学设置的课程啊,但它却大开求知欲很强的中学生的眼界’还有卢善忱先生开的‘社会观察课’,他亲自带领学生们去工厂、妇女救济院、天津保安队、大学、法院等地参观,让学生们了解社会疾苦。韦君宜还参加了学校附近开设的实验区平民学校,教贫苦儿童念书。”就是在这样的爱国氛围下,韦君宜走上抗日之路,投向党的怀抱。事实上,在近代南开中学产生了大批爱国学子,韦君宜是其中显例之一。

第二节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挖掘身边范例

中国人长于历史理性,看到具象比抽象亲切的多。王国维先生曾说:“抑我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洋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对世界一切有形无形之事物,无往而不用综括(Generalization)及分析(Specification)之二法。”又说:“吾国人之所长,宁在于实践之方面,而于理论之方面,则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至于分类之事,则除迫于实际之需要外,殆不欲穷究之也。”“林语堂先生认为,与西方比较,中国没有系统的哲学(systematic philosophy);中国重视实践,重身体力行,不重形而上学;不注重逻辑,尤其不喜爱抽象的术语;中国重情,重直感,重安身立命,求可行之道。中西的不同,‘可以说是直觉与逻辑,体悟与推理之不同’。⑮”而史铁生这样解释他为何常常去地坛:“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⑯。”身边范例具有亲切感和现实感,他们的身体力行更易于感染同学们。像韦君宜的中学校长、老师坚持其理想信念而感染一众学子。而大师姐夏英喆,同学蒋南翔、韦毓梅等人的革命精神亦给予韦君宜巨大的精神动力。

“尽管逻辑和感知在论证中似乎都是构成世界的充分必要条件,但由逻辑构成的是客观的世界,而感知构成的仅仅是为了符合逻辑构成的世界被表象的主观世界,因而是世界的幻象⑰”,但幻象不是变化多端的。身边范例的精神是确定的,我们对其的感知是料想中那样的。“榜样因其时代性、价值性、主体性,具有鲜明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而身边榜样更因其真实性、可亲近性,极富感染力和教育价值,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着力点。高校通过发掘大学生的朋辈典型,选树大学生的身边榜样,用先进力量、优秀事迹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成长参照系,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选择⑱。”

第三节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有明确导向

哲学家西利亚斯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如果我们要生存甚至是要取得成功,就必须面对这种复杂性⑲。”韦君宜认为“而我们那些年频频搞运动,就偏偏常要蹂躏这样一些人的孩子似的心。到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索性一概打倒,随便歪歪嘴,批一句话,就把这些人弃之如敝屣,不以为意。好像我们生活在另一个星球上,不论怎么对待人,也不怕人们和他们的思想能插翅飞出天外去。可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年轻的后来者觉得,这里完全不重视忠诚,忠诚信仰只会换来乱批乱斗和无穷尽的精神虐待,这叫后来者在抉择道路的时候怎么会不瞻顾徘徊啊!⑳”“那些年”就是一个异常复杂的世界。但这种复杂会带来混乱的认知。我们如今应明确信仰导向,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的导向。就像习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21”给予了明确的价值标杆和精神肯定。同时还应对坚定理想信念并符合价值导向的模范人物给予实在的奖励与荣誉。

结语

我国教育思想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已发展至习近平教育思想。“习近平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让所有儿童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人才。提出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普及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22。” 1915年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说:“教育之道无他,乃以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长与短即适与不适也23。” 两位总书记都寄希望于中国教育,相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效果显著,人才资源可称为富余。但是却存在人才结构性紧缺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储备人才,是我国能否持续向上发展的关键动力。引领大学生树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也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24”高校生是各领域精尖人才的后备役。在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对在校生的价值追求进行宏观视角下的合理引导,将有助于人才的均衡供给和国家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问题高度重视,多次到高校考察并同广大师生们座谈。25”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蓉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中表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26。”并且“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大学生自身的状况和他们将要发挥的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27”。故不可不注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可不注重吸取各种有价值的经验。而韦君宜的《思痛录》可以说是一个获取经验灵感的不错对象。

参考文献

[1]韦君宜词条,搜狗百科.[2]《思痛录》词条,搜狗百科.[3]康粟丰《思痛录》及其忏悔意识——兼论新时期自传文学对历史的反思[J].柳州师专学报.2003(04).[4] 王华锋,谢金容,刘建华.“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J].党员文摘,2020(09):26-27.[5]布莉莉.韦君宜的编辑实践与文学创作研究[D].南京大学,2014.[6] 韦君宜:《思痛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1页,第72页

[7] 原帅.韦君宜之路与《思痛录》[J].文艺争鸣,2016(12):7-14.[8]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第24页。

[9] 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 II》,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10]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教育世界》,第4期(总第96号),1905年2月。[11]林语堂:《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林语堂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2]刘家和:理性的结构——比较中西思维的根本异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13] 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14] 韩松锜:作为逻辑与感知的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15] 肖华.当代大学生身边榜样教育的有效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122-124.[16] 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155 页。

[17]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

[18] 顾明远: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17]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5页。

[18] 王鑫、王金河: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传媒论坛2020年第4期。

[19] 常琪: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述评,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20] 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J] 高校理论战线.2004(12)

[21] 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 徐柏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

网络

[1]原帅.韦君宜之路与《思痛录》[J].文艺争鸣,2016(12):7-14.[1]布莉莉.韦君宜的编辑实践与文学创作研究[D].南京大学,2014.[1]常琪.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述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1):26-27.[]康粟丰《思痛录》及其忏悔意识——兼论新时期自传文学对历史的反思[J] 康粟丰.柳州师专学报.2003(04)

韦君宜: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1页。【】

韦君宜: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韦君宜: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1]王华锋,谢金容,刘建华.“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J].党员文摘,2020(09):26-27.【】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 II》,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第24页。

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155 页。

刘家和:理性的结构——比较中西思维的根本异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教育世界》,第4期(总第96号),1905年2月。

林语堂:《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林语堂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韩松锜:作为逻辑与感知的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1]肖华.当代大学生身边榜样教育的有效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122-124.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25日 01 版)

顾明远: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5页。

王鑫,王金河.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传媒论坛,2021,4(01):20-21.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J] 黄蓉生.高校理论战线.2004(12)

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 徐柏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

① 韦君宜词条,搜狗百科。

②《思痛录》词条,搜狗百科。

③ 康粟丰:《思痛录》及其忏悔意识——兼论新时期自传文学对历史的反思,柳州师专学报2003 年第4期。

④ 王华锋,谢金容,刘建华,“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党员文摘,2020年。

⑤ 布莉莉,韦君宜的编辑实践与文学创作研究,南京大学,2014年。

⑥ 韦君宜:《思痛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1页,第72页。

⑦ 原帅:韦君宜之路与《思痛录》,文艺争鸣,2016年第12期。

⑧ 韦君宜:《思痛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⑨ 韦君宜:《思痛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页。

⑩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第24页。

⑪ 韦君宜:《思痛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页。

⑫ 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II》,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⑬ 韦君宜:《思痛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⑭ 原帅:韦君宜之路与《思痛录》,文艺争鸣2016年第12期。

⑮ 刘家和:理性的结构——比较中西思维的根本异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⑯ 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⑰ 韩松锜:作为逻辑与感知的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⑱ 肖华:当代大学生身边榜样教育的有效机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

⑲ 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155 页。

⑳ 韦君宜:《思痛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5页。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顾明远: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5页。王鑫、王金河: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传媒论坛2020年第4期。常琪: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述评,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高校理论战线2004 年第12期。徐柏才: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1期。

下载韦君宜《思痛录》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韦君宜《思痛录》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痛录读后感

    思痛录读后感 《思痛录》是我喜爱的一本书,大约10年前出版的,我看过不止一次,每次都能让我沉思良久,心底深处感到一种震撼。我也爱把它推荐给我认为可以比较深入讨论问题的朋友......

    慕课(MOOC)对高校网络教育的启示

    慕课(MOOC)对高校网络教育的启示 来源: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加入时间:[2013-01-17]阅读人数:1954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网络教学模式。很多学校都将自......

    思修论文--我对理想信念的理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我对理想信念的理解 By:SWEN 摘要: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

    简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并对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早且发展较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文章通过对美国创业教......

    对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对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当前,一批批青年人进入了干部队伍,正确把握青年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仔细分析其影响因素,正确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具有......

    美国教育启思录读后感[5篇材料]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读《美国教育启思录》有感 杨慧 寒假期间,在休息与忙碌家务的空闲,读了校长为我们推荐的精神食粮《美国教育启思录》。说是精神食粮,一点都不夸张,工......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报告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基本状况,提出了五条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措施,以及对如何建立完善......

    欧廷君:“中兴事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欧廷君:“中兴事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自川普发动对华贸易战后没几天,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决定对中兴通讯发布出口权限禁令,要求美国厂商禁止向中兴通讯出售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