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宝龙在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2 00:2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夏宝龙在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夏宝龙在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夏宝龙在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即将到来,在这个时候,我们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对于维护我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这也是贯彻实施好《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的实际需要。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2007年12月,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建设“平安浙江”为重要内容来抓,2006年以来先后出台了4个政策性文件。最近,我省又颁布了《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下面,我就做好全省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出现了大规模、长时间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深化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浙江是流动人口大省,许多问题早发、先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当前,我省人口流动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对我们做好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流动的形态出现变化、总量持续上升。近年来,人口流动模式逐渐由过去的单身、“候鸟式”流动,向“家庭式”、“家族式”、“迁徙式”流动转变;人口流向以发达地区和城市、城镇为主,逐步向欠发达地区及农村扩散。自2000年以来,我省流动人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总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二位。今年上半年,全省登记在册流动人口同比就增加了120.7万。截止今年6月,全省流动人口数量达1944万,已超过常住人口的1/3,其中,省外流入人员占83.9%。全省有9个县(市、区)流动人口已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出现了人口比例“倒挂”现象,给当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

(二)流动人口的结构、就业方式和生活追求变化明显。我省流动人口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涵盖了56个民族。其中,进城就业的初、高中和大中专毕业生已占流动人口总数的70%以上,在城市长大的流动人口子女等新生代不断增加。这些群体正由亦工亦农兼业为主,向全职从事非农就业为主转变;由暂时进城“讨生活”,向更多地追求人生理想、融入城市生活转变。如何适应流动人口的现实需求,更好地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使他们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三)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流动人口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日益强烈,因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服务管理等方面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有的甚至酿成重大群体性事件。如何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成为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少数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呈现新动向。目前,我省流动人口作案占流动人口总数的比例约为0.4%,而在全部刑事作案人员中却占60%以上,有的地方高达90%以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毒品犯罪案件,杀人、伤害、绑架、强奸等重大恶性案件,以及“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的作案成员中,流动人口占有很大比重,团伙犯罪、带有明显区域特点和职业特点的犯罪案件大量增加,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人口流动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动向,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不到位的问题。如何把流动人口服务好、管理好,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中必须始终面对的重大课题。流动人口问题解决好了,就能够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增强社会发展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引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成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臵,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切实抓出新的成效来。

二、不断提高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水平

当前,大量增加的流动人口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他们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际条件出发,尽可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充分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工作,关键要做好三个方面:

(一)坚持公平对待。公平对待流动人口,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把流动人口纳入本地经济性管理范围,消除各种歧视性政策规定和体制性障碍,使他们享有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经济上同工同酬、政治上同责同权。尤其是要为流动人口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在评定技术职称、晋升职务、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等方面与城镇职工同等看待,把流动人口纳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候选范围,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流动人口的全面发展。

(二)维护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好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要逐步完善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法规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严肃查处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各类不法行为。当前,重点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用工单位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打击恶意拖欠、克扣工资行为;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强迫流动人口超时、超强度劳动和违章作业、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拐卖拐骗流动人口、强迫流动人口劳动,以及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流动残疾人的各类犯罪活动。

(三)优化公共服务。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的共同建设者,也是和谐社会成果的共同享有者。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劳动者素质。积极做好流动人口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工作,多渠道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保障流动人口安居乐业。

三、努力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

解决流动人口问题,既要优化服务,也要强化管理。我们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些年来,我省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创造了许多好的方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在坚持这些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改进方式办法,把“以证管人”与“以房管人”、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管理的实效。

(一)要深化“以证管人”。《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将从10月1日起开始施行,我们要精心组织实施,把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工作做好、做稳妥。今后,凡进入浙江的所有流动人口,都要进行登记。各地要在提高登记率上想办法、出点子、定措施,切实把流动人口纳入实有人口管理。同时,要落实好居住证的有关政策措施,明确持证流动人口在教育、社保、医疗、就业、维权等方面享有的相应待遇,提高居住证的吸引力。比如,与户籍制度改革相衔接,对持居住证达到一定年限并符合规定条件的流动人口,允许其转办居住地常住户口,这既有利于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优秀人才,又能够增强流动人口的认同感、归属感。

(二)要强化“以房管人”。我省流动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和农村出租房屋,加强出租房屋管理,对落实流动人口管理措施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管好了出租房屋,就抓住了流动人口管理的“牛鼻子”。要大力推广流动人口“人户一致”落地管理模式,探索实行委托管理、契约管理、星级管理等出租房屋管理方法,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变动情况,切实提高管理效能。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全面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落实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相关责任。要抓紧研究制定出租房屋管理办法,明确出租房屋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标准,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和出租房主等各方面应履行的管理职责。对流动人口聚居地区和危房、违章建筑等违规出租房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清理整治,消除各种治安和安全隐患。

(三)要推动信息化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推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拓宽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信息采集渠道,方便流动人口和有关单位办理申报、登记,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流动人口基础信息。要加大公安、人力社保、人口计生、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协作力度,抓紧建设完善集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馆业、人力资源市场、学龄儿童、流动育龄妇女等各类信息于一体,全省统一的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地区间、部门间信息共享。同时,要大力推进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高防范和打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能力。

四、着力解决流动人口中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流动人口中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已经成为影响我省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流动人口中不稳定的苗头和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着重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要及时排查化解流动人口中的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以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为依托,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机制,突出排查化解因欠薪、克扣工资、工伤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流动人口集中的村居、社区、企业、集贸市场,要推广建立“和谐促进会”、“和事佬”协会、流动人口调委会、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增强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群体性事件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完善应急预案,不断提高预防和处臵能力。

(二)要依法严厉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我们对流动人口的态度一直是非常鲜明的,对来浙江工作、创业、发展的,真诚欢迎;对“害群之马”,依法打击。如果对违法犯罪人员不打击,不严加管理,就不能使那些安分守己、遵纪守法的人生活得更加平安和谐。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健全流动人口高危人员管控机制,把有前科劣迹、无正当职业、身份不明、居无定所、昼伏夜出等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作为管理重点,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对流窜犯罪,流动人口中涉黑涉恶犯罪、具有明显地缘亲缘和职业特点的团体犯罪,要坚持露头就打,决不让其坐大成势。对中小旅馆、建筑工地、公共场所等流动人口容易聚集的场所、部位和行业,要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切实提高管控能力。

(三)要积极预防和减少流动人口中的安全生产事故。相当部门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的是重活、脏活、累活,有的还属于高危行业和岗位,他们往往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很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同时也成为安全生产事故的最大受害者。预防减少流动人口中的安全生产事故,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真正使安全生产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到底。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按规定操作,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协调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要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的综合协调作用、社区的教育互助作用、用工单位的协助管理作用、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全社会参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良好局面。要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抓好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建设,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要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列为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强化督促检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二篇:在全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并在当前各项工作都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召开的一个重要会议,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加剧,正确认识流动人口现象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做好全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正确认识人口流动加剧现象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要认识人口流动加剧是一种什么社会现象。人口流动加剧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今后较长时期,流动人口群体将继续呈增长趋势,其流量、流速、构成等将随着时间和其宏观背景的变化而变化。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表明,1990年我国劳动力到乡(镇)以外流动就业的人口是1500万,2003年为1.5亿,是1990年的10倍,其中农民占80%以上。从我县来看,2005年全县外出、外来人口总量已达到10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其中外出人口8万人(出县外约5万余人),外来人口2.1万。

同时,也要认识到人口流动加剧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人口流动加剧既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改革开放。它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和城乡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招商引进,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更深刻地推动了本土人民思维的创新。以龙舟坪镇两河口村为例,全村3000余人,外出打工达60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0%,全年外出打工总收入达300余万元。从全县整体情况来看,2005年我县外出打工人员达8万人(含县内流动3万人),按人平年收入5000元计算,全年总收入达4个多亿。与此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人口流动加剧也给城市管理和交通带来了一些难题,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对社会治安提出了新课题。

(二)高度关注当前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

改革开放后,计划体制下的高度组织化的人口流动基本变成市场调节下的流动形态,尤其以农村更为突出。农民涌入城市,原有户籍管理形成的对人口的控制逐渐弱化,“手中有了人民币,祖国处处是我家”,流动人口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农民由“熟人社会”进入“生人社会”,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他们在流出地主要靠血缘、地缘的熟人和道德的约束,不敢有多少越轨的行为。进入城市后,他们进入一个陌生而全新的社会,每个人的根底无人知晓,也无人约束,干什么事都会缺少顾忌,长期来去自由,人性的弱点也会因缺乏有效约束而充分暴露。特别是有的在遇到多次不幸、挫折与坎坷时,就会丧失希望,如果无人关爱就会产生绝望,长期绝望就会绝情,绝情就会危害社会,甚至无恶不作。

据统计,去年以来,我县龙舟坪镇抓获的犯罪人员中,流动人口占60%以上。从全国来看,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也相当严重。2000年至2004年,南京市抓获的犯罪人员中,流动人口年均占45.2%,而苏州市2004年批捕的9100人中,外来人口高达94.8%,抓获的街头“两抢”(抢夺、抢劫)1499人中,外来人口占到98.7%。

流动人员在外地作案,可谓触目惊心。从宜昌市的情况看,如2004年5月26日,五峰籍外出人员胡某,伙同张某、胡某、吴某等人按事先预谋的作案计划,窜至凤凰卫视前任副主席周一男住处,将周一男夫妇、女儿及保姆等5人全部杀害,在深圳乃至全国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涉案的7名罪犯中有5名是五峰到深圳打工人员。据公安等部门调查,这5名五峰籍犯罪嫌疑人外出打工均有3年以上。长阳籍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地作案也大有人在。2005年5月25日14时许,龙舟坪镇津洋口村3组青年陈某伙同津洋口村七组邱某在东莞市区结伙抢劫,窜到黄江镇某加工店用毛巾将店主陈某勒住,并用电线将其捆绑,陈反抗时,被陈、邱二人用老虎钳砸伤头部。2005年5月5日,都镇湾镇城伍河村青年吕某伙同黄某、刘某、张某等人在东莞市“星之星”酒店,对酒店技师孙某进行敲诈,并将孙某表哥范某强行带走,打电话要孙某支付5万元人民币赎人,被东莞警方抓获。2005年4月5日23时许,大堰乡九柳坪村青年李某在东莞市华城商场附近某电话亭抢走事主袁某一部迪比特手机,被现场抓获。这些案例,发人深思,促人警醒。

(三)切实增强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年初,胡锦涛同志在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专题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要健全社会组织,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各级政府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职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流动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要和谐,主要是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为了构建和谐城乡社会,服务“劳务经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

2005年,针对流动人口新形势,我县在加强和完善管理服务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县政法委、综治委、公安局先后组织专班,三次南下广东,在长阳籍流动人口多达万人的东莞市建立了流动人口“和谐建设者联络处”,分设了“东莞城区”和“深圳”两处管理服务站,对外出人员实行城乡互动,源头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二、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以流动人口管理社会化、信息化、组织化、亲情化、法制化为重点,积极探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一)以“市长+市场”的方式,积极推动流动人口管理社会化

流动人口管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管不住,管不好?不是我们没做工作,而是思路没有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各部门都在管,各部门都没管住。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管理要实现社会自治功能与政府部门做到“互联、互补、互动”的要求,就是管理要社会化、保障要市场化,或者是建立“市长+市场”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利益是不会有人干的,即使有人干,也不能长期坚持。我国经济正处在发展时期,人们并不富裕,这是现实。政府要先拿一部分钱来启动,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的瓶颈和难点问题,这就要解放思想,要善于学会用“市长+市场”的方式解决社会的难点问题。

流动人口管不住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人管。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是按计划经济体制设计的,常住人口都管不过来,哪有精力和人力管流动人口。社区无人管,公安机关没有足够的警力管,这是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的最大实际。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政府花钱购买社会管理岗位,聘请专业社会管理工作者管理,这比增加行政编制划算,且实际效果要好得多。结合外地经验和我县实际,我县确定的标准是800比1,即按每800名流入人口聘请1名专业社会管理工作者。具体任务如下:龙舟坪镇4人、榔坪镇3人、贺家坪镇和高家堰镇各2人、其它乡镇各1人,全县共18人,所需工作经费由各乡镇纳入2006年预算。从目前乡镇机构改革情况看,聘请社会管理者最好从乡镇财政所人员中抽用,抽用人员的待遇和身份不变。各乡镇派出所负责社会管理者的业务指导工作。二是用市场手段保障社会化。事实上,目前各级各部门都存在一些难管、不愿管、也没人管的事情,各部门之间都存在一些管理的空白、真空地带,如果我们不管,谁来管?越位不行,缺位同样不允许。因此,我们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胆地“出让”政府职能部门一些非执法性质的行政管理权,用社会人管社会事。简单的说就是不能老让政府掏腰包,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市场办法,这是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

(二)以信息共享与沟通为重点,实现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

如何解决流动人口来无影、去无踪的问题?重点是抓好流动人口的信息工作。要把有利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治安、劳动、工商、税务、计生等信息尽量详细地收集起来,并传到互联、互通、共享信息,实时掌握流动人口的行踪。

一是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目前,公安、人口计生、劳动保障等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流动人口信息系统,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难以做到互联、互通和共享。现在,公安系统全国联网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已建成运行,暂住人口管理系统包含有计生、劳动等部门信息,常住人口系统能做到在全国范围内适时查询,这给我们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基础。

二是认真抓好流动人口的信息录入工作。就是及时将诚信守法的外出、外来人员的基本信息和现实表现(如:血型、指纹、照片、品行、家庭住址、文化、特点以及计划生育、劳动就业情况等)实时输入信息库。有了这些基本信息,既能为我们的行政管理、侦查破案服务,又能对被录入的人员起到有效而无形的约束和正面压力。1月13日,县公安局已经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了春节前后的全县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录入大会战。大会战的任务是:全县采集2100名流动人员的基本信息。采集的重点人群是35岁以下流入、流出人员和刑释解教、吸毒、有前科劣迹以及一些特殊身份、行业的人员。

(三)引导流动人口建立自我管理服务组织,实现流动人口管理组织化

一是在流出人员中建立组织。县政法委、综治委、公安局要继续在长阳籍外出人员打工经商相对集中的城市或地区建立“和谐建设者联络处”,发挥协调联络作用。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以村为单位,组建好“和谐建设者”培训点,把长阳籍在外打工经商人员组织成有层级的管理组织,负起自我管理的责任。

二是在流入人员中建立组织。各乡镇应根据不同行业、区域、来源地分别建立外来人员组织。比如建立“某行业和谐建设者协会”,由各级民政部门负责落实,专人指导。乡镇组织部门要积极指导社区在流动人口中建立临时(流动)党、团组织,由社区支委兼任书记,并同流出地组织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保证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可以过正常组织生活。

三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对自治组织加强引导和管理。各乡镇要积极引导自治组织以诚信守法、争做和谐建设者为宗旨,紧紧围绕促进流动人口稳定就业、遵纪守法、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开展相关活动。同时,可以通过邀请自治组织负责人参加、列席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平安创建等工作会议,听取或采纳合理化建议等方式,积极引导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四)认真做好关爱服务工作,实现流动人口管理亲情化

一是加强流动人口劳动技能、法律常识、市民素质的教育培训。由乡镇综治办牵头,组织公安、人口计生、劳动保障、卫生、司法、教育等相关部门根据职能编印流动人口管理资料下发到社区,社区开设市民学校,对流入人口进行最基本的培训教育,即市民教育、法制教育和卫生常识(主要是“防艾”和各种传染疾病)教育。对外出打工人员要按照12月28日县委常委会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外出打工人员进行法律常识、就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各乡镇要以村为单位,组成由乡镇劳动人事助理、社区民警和司法员等参加的宣传小组,抓住春节农民工返乡的大好时机,到村讲授相关知识。

二是帮扶困难群众子女就业。劳动部门每年要安排或指导部分家庭困难子女和无业青少年就业,各乡镇各部门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无业青少年的基数。

三是做好关爱工作,让弱势群体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各乡镇协调各部门和基层党、团组织建立关爱组织,落实责任制,建立档案。对外出人员的子女读书、家庭成员重病等困难,乡镇、社区(村)、街道的关爱责任人要每季度上门一次,帮助协调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并以组织名义与外出人员取得联系,及时沟通情况,让他们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五)依照法律法规规范管理服务工作,实现流动人口管理法制化

重点是对外来人员及雇主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使他们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同时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出租屋、小旅社等外来人员落脚点的管理力度,做到以房管人。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原则上由分管副书记担任,也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作好汇报,积极争取领导,并结合本地实际,迅速开展试点工作。龙舟坪镇、高家堰镇、大堰乡三个试点乡镇必须迅速明确工作专班和工作人员,落实启动工作经费,保证试点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利全县展开。

(二)整合资源,组建机构

一是建立管理机构。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在公安、劳动保障、人口计生、工商等职能部门中明确具体联系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乡镇都要成立相应的日常办事机构。

二是构建管理网络。按照《宜昌市流动人口组织、管理、服务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各乡镇要设立“和谐建设者管理服务中心”,社区(村)要设立“和谐建设者管理服务站”,作为流动人口组织、管理、服务、维权的常设机构。这些机构,是保证流动人口日常服务与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的最基层组织,可以采用社区干部兼职,以专业社会管理工作者为主的办法组建。

三是整合管理资源。目前,各职能部门都有一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资源,要以“和谐建设者管理服务中心”、“和谐建设者管理服务站”为平台,实现职能下移,资源共享,综合管理,综合执法。

(三)先点后面,稳步推进

县政府决定开展以组织管理与服务流动人口为重点的先进社区(村)创建活动,先抓试点,再稳步推开。各地情况不同,基础不一,不能搞一刀切,但基本要求、标准不能降低。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此次会议精神和本地实际,尽快拿出方案,尽快组织实施。

最后,我提三点具体要求,一是会上下发的《宜昌市流动人口组织、管理、服务工作暂行办法》和《关于开展流动人口组织、培训、管理、服务先进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组织讨论、研究,认真贯彻落实。二是对公安机关利用春节期间开展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大会战,各乡镇各部门都要予以大力支持。三是各乡镇派出所要抓住打工人员返乡过节机会,搞好第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当作支持打工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抓紧抓好。

同志们,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既是一个大难题,又是一个新课题,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解放思想,创新方法,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一定会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新路子,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即将到来,在这个时候,我们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对于维护我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这也是贯彻实施好《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的实际需要。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2007年12月,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建设“平安浙江”为重要内容来抓,2006年以来先后出台了4个政策性文件。最近,我省又颁布了《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下面,我就做好全省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出现了大规模、长时间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深化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迫切需

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浙江是流动人口大省,许多问题早发、先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当前,我省人口流动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对我们做好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流动的形态出现变化、总量持续上升。近年来,人口流动模式逐渐由过去的单身、“候鸟式”流动,向“家庭式”、“家族式”、“迁徙式”流动转变;人口流向以发达地区和城市、城镇为主,逐步向欠发达地区及农村扩散。自2000年以来,我省流动人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总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二位。今年上半年,全省登记在册流动人口同比就增加了120.7万。截止今年6月,全省流动人口数量达1944万,已超过常住人口的1/3,其中,省外流入人员占83.9%。全省有9个县(市、区)流动人口已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出现了人口比例“倒挂”现象,给当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

(二)流动人口的结构、就业方式和生活追求变化明显。我省流动人口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涵盖了56个民族。其中,进城就业的初、高中和大中专毕业生已占流动人口总数的70%以上,在城市长大的流动人口子女等新生代不断增加。这些群体正由亦工亦农兼业为主,向全职从事非农就业为主转变;由暂时进城“讨生活”,向更多地追求人生理想、融入城市生活转变。如何适应

流动人口的现实需求,更好地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使他们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三)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流动人口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日益强烈,因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服务管理等方面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有的甚至酿成重大群体性事件。如何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成为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少数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呈现新动向。目前,我省流动人口作案占流动人口总数的比例约为0.4%,而在全部刑事作案人员中却占60%以上,有的地方高达90%以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毒品犯罪案件,杀人、伤害、绑架、强奸等重大恶性案件,以及“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的作案成员中,流动人口占有很大比重,团伙犯罪、带有明显区域特点和职业特点的犯罪案件大量增加,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人口流动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动向,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不到位的问题。如何把流动人口服务好、管理好,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中必须始终面对的重大课题。流动人口问题解决好了,就能够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增强社

会发展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引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成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臵,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切实抓出新的成效来。

二、不断提高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水平

当前,大量增加的流动人口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他们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际条件出发,尽可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充分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工作,关键要做好三个方面:

(一)坚持公平对待。公平对待流动人口,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把流动人口纳入本地经济性管理范围,消除各种歧视性政策规定和体制性障碍,使他们享有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经济上同工同酬、政治上同责同权。尤其是要为流动人口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在评定技术职称、晋升职务、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等方面与城镇职工同等看待,把流动人口纳入人大代表、政协委

员的候选范围,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流动人口的全面发展。

(二)维护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好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要逐步完善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法规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严肃查处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各类不法行为。当前,重点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用工单位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打击恶意拖欠、克扣工资行为;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强迫流动人口超时、超强度劳动和违章作业、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拐卖拐骗流动人口、强迫流动人口劳动,以及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流动残疾人的各类犯罪活动。

(三)优化公共服务。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的共同建设者,也是和谐社会成果的共同享有者。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劳动者素质。积极做好流动人口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工作,多渠道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保障流动人口安居乐业。

三、努力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

解决流动人口问题,既要优化服务,也要强化管理。我们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些年来,我省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创造了许多好的方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在坚持这些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改进方式办法,把“以证管人”与“以房管人”、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管理的实效。

(一)要深化“以证管人”。《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将从10月1日起开始施行,我们要精心组织实施,把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工作做好、做稳妥。今后,凡进入浙江的所有流动人口,都要进行登记。各地要在提高登记率上想办法、出点子、定措施,切实把流动人口纳入实有人口管理。同时,要落实好居住证的有关政策措施,明确持证流动人口在教育、社保、医疗、就业、维权等方面享有的相应待遇,提高居住证的吸引力。比如,与户籍制度改革相衔接,对持居住证达到一定年限并符合规定条件的流动人口,允许其转办居住地常住户口,这既有利于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优秀人才,又能够增强流动人口的认同感、归属感。

(二)要强化“以房管人”。我省流动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和农村出租房屋,加强出租房屋管理,对落实流动人口管理措施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管好了出租房屋,就抓住了流动人口管理的“牛鼻子”。要大力推广流动人口“人户一致”落地管

理模式,探索实行委托管理、契约管理、星级管理等出租房屋管理方法,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变动情况,切实提高管理效能。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全面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落实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相关责任。要抓紧研究制定出租房屋管理办法,明确出租房屋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标准,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和出租房主等各方面应履行的管理职责。对流动人口聚居地区和危房、违章建筑等违规出租房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清理整治,消除各种治安和安全隐患。

(三)要推动信息化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推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拓宽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信息采集渠道,方便流动人口和有关单位办理申报、登记,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流动人口基础信息。要加大公安、人力社保、人口计生、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协作力度,抓紧建设完善集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馆业、人力资源市场、学龄儿童、流动育龄妇女等各类信息于一体,全省统一的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地区间、部门间信息共享。同时,要大力推进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高防范和打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能力。

四、着力解决流动人口中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流动人口中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已

经成为影响我省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流动人口中不稳定的苗头和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着重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要及时排查化解流动人口中的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以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为依托,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机制,突出排查化解因欠薪、克扣工资、工伤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流动人口集中的村居、社区、企业、集贸市场,要推广建立“和谐促进会”、“和事佬”协会、流动人口调委会、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增强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群体性事件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完善应急预案,不断提高预防和处臵能力。

(二)要依法严厉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我们对流动人口的态度一直是非常鲜明的,对来浙江工作、创业、发展的,真诚欢迎;对“害群之马”,依法打击。如果对违法犯罪人员不打击,不严加管理,就不能使那些安分守己、遵纪守法的人生活得更加平安和谐。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健全流动人口高危人员管控机制,把有前科劣迹、无正当职业、身份不明、居无定所、昼伏夜出等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作为管理重点,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对流窜犯罪,流动人口中涉黑涉恶犯罪、具有明显地缘亲缘

和职业特点的团体犯罪,要坚持露头就打,决不让其坐大成势。对中小旅馆、建筑工地、公共场所等流动人口容易聚集的场所、部位和行业,要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切实提高管控能力。

(三)要积极预防和减少流动人口中的安全生产事故。相当部门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的是重活、脏活、累活,有的还属于高危行业和岗位,他们往往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很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同时也成为安全生产事故的最大受害者。预防减少流动人口中的安全生产事故,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真正使安全生产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到底。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按规定操作,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协调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要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的综合协调作用、社区的教育互

助作用、用工单位的协助管理作用、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全社会参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良好局面。要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抓好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建设,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要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列为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强化督促检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葛慧君副省长在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近年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围绕贯彻实施《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任务。昨天下午,七个市、县、区的领导同志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介绍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讲得都很好,值得各地、各有关部门学习借鉴。

省委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夏宝龙副书记亲自出席大会,刚才作了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近年来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应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管理、改善服务手段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值得总结和肯定:

第一,组织领导不断加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省综治委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2006年,省政府又建立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等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同年,在省公安厅增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处,作为省级办事机构,负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日常工作。同时,全省有35个市、县(市、区)相继成立不同形式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全省机构设臵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归口各级政府办公厅(室)管理,如宁波市及所属部分县(市)在政府办公厅(室)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或局);二是专门成立服务管理机构,如嘉兴市及所属县(市、区)、台州市绝大部分县(市、区)在政府层面成立了单独的服务管理机构;

三是与综治系统合署办公,如杭州市、绍兴市通过在综治系统增设机构,下设专业小组或工作处。

第二,制度建设日趋完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相关的政策措施。如2001年、2004年,省政府办公厅先后下发《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6年1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的若干意见》;同年8月,省政府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就加强就业保障、优化公共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强化社会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规范和明确。2007年,新一届省委班子组成后,又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课题开展调研,就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机构设臵、法规建设、信息共享等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特别是今年,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省制定出台了《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也探索建立相关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如:省人口计生委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省“一盘棋”管理机制;宁波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高度,出台了“1+15”的政策体系,全面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第三,保障措施逐步到位。在重视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经费保障。早在2001年底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费取消后,省里就明确规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所需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核定安排。2004年,省综治办等四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按照上年流动人口登记发证数500:1的比例配备协管员,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据统计,2004年以来,全省投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专项经费年均达3.2亿元,其中2008年为6.2亿元。到去年底,全省共配备专职协管员3.7万余名、兼职协管员2.9万余名。

第四,服务手段不断优化。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措施、新方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实施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2007年以来,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嘉兴、慈溪、绍兴、上虞等地先后开展了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从近两年情况看,试点地区流动人口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居住环境、子女就学等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和帮扶工作。如:共青团系统会同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指导各地深入开展“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活动,近两年来共开设各类讲座、培训班17500多期,参加培训的进城务工青年近200万人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深入实施“法制宣传近民工程”,近两年共举办流动人口法制课、法制

宣传教育活动3100多场次,开展法制咨询2900多次;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积极开展救助管理工作,仅今年以来就救助城市生活无着人员27448人次,其中外省籍占88.8%。三是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全面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性条件。早在200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公安、劳动保障、人口计生三部门联合办证服务,实行暂住证、计划生育证等证件“一证式”管理,提供求职登记、择业指导、职业介绍“三免费”服务,为流动人口进城就业提供了便利。同时,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以“国有民办”、社会力量办学等为辅助,努力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目前,全省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已达到98%左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切实抓好以儿童免疫规划、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职业病防治等为重点的流动人口卫生防病工作。这些都为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创造了条件。第五,基础管理更加扎实。多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多措并举,狠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基层基础建设。一是加强服务管理网络建设。全省初步形成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居、企业)四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在明确市、县两级职责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基层服务管理网络建设。其中,乡镇(街道)一级主要依托综治中心开展服务管理工作。比如,平湖市、黄岩区、椒江区等地抽调专门工作人员,在综治中心设立服务窗口,为流动人口提供证件办理以及用工信息、教育

培训、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服务。一些村、社区和企业根据需要建立服务管理站,实行专(协)管员联片包干、村(社区)各类组织共建共管,协助乡镇(街道)做好服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二是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和综合应用。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大力推广村(居)登记站、企业远程申报点、综治中心办证点等社会化登记办证模式,积极采取“一站式”办证服务等便民措施,强化流动人口登记发证,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底数和动态。截至今年上半年,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率、“人户一致”率、出租房屋信息登记率分别达到90%、70%和95%以上。同时,不断完善从派出所到省公安厅的四级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网络建设,做到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旅馆业三大信息系统的同步推进和关联互通,有效提高了信息综合应用水平。去年,全省公安机关通过流动人口、旅馆业信息管理系统,共抓获网上逃犯5096名。三是积极创新基层管理。各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基层管理模式,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如杭州、金华等地推广应用移动警务系统,宁波开发建设了流动人口网上管理与作战平台,以及时查询、比对流动人口基础信息;绍兴、湖州等地推广使用新居民服务卡,在给新居民带来便利和实惠的同时,提高了流动人口登记、发证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宁波、绍兴、台州、温州等地针对流动人口流出地相对集中的特点,探索实施“外警管外口”的工作模式,通过聘请流出地公安机关民警到流入地协助管理,充分发挥老乡民警地缘相近、人缘熟悉、语言相通的优势,提高了管控

效能。我们感觉这种加强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互相衔接、互相配合的做法值得充分肯定。此外,不少地方积极推进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如慈溪市的和谐促进会、奉化市的新居民俱乐部、台州路桥区的共建共享促进会等,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参与自我管理,及时了解诉求,倾听意见,化解矛盾,有效促进了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交流与融合。

第六,部门联动初步形成。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初步形成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合力。省综治委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问题,部署工作。有关部门通过共建工作平台、一起部署工作的形式,共同承担起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职责。如:省委组织部、省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做好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和管理服务的通知》,要求基层在采集流动人口基础信息的同时,同步采集流动人口政治面貌信息。为配合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省公安厅对暂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将人口计生、教育、卫生、劳动保障等信息融为一体,为建立全省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省人口计生委会同省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作的通知》,要求全省流动人口协管员承担人口计生基础信息的采集以及相关任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积极探索部门间信息共享、工作联动。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互相支持,特别是离不开基层同志的辛勤劳动和勤奋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长期以来工作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岗位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高度重视

伴随着我省改革开放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群体。特别是近几年,全省流动人口数量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共登记在册流动人口1944.1万人,其中外省流入人口1631.9万人,占总数的83.9%,流动人口总数连续9年居全国第二位,省内不少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已超过了本地常住人口数量。由于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其结构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他们在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给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城市资源配臵、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既服务好流动人口,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又管理好流动人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总的讲,这几年我省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是重视的,做得也是好的,有些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年,我省综治委流动

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但要清醒地看到,与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和迫切愿望相比,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当前我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工作理念有待提升。对待日益增长的流动人口,到底是以控制为主、管理为主,还是以服务为主,多年来有一个认识演变的过程。当前,仍有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他们往往从本地区、本部门利益或自身工作的角度,片面强调流动人口对社会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工作压力。在工作理念上,往往是管理多于服务、防范多于保护;在解决具体问题上,往往从各自的角度制定一些政策文件,这样容易造成部门间条块分割、权责不清,政出多门、相互脱节。

二是管理体制有待规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需要从政府层面加强统筹协调。我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从整个体制上看,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模式,不同程度存在着各自为阵的问题,造成相关部门参与不够、整体合力发挥不够。比如,全省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以公安机关为主的管理体制,主要依托公安部门,在综治系统建立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办公室。一些地方虽然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但主要是以治安管理为主的临时性协调机构,不仅难以承担政府管理职责,也难以提供流动人口需要的相关服务。有的地方尽管成立了不同形式的专门机构,但存在设臵不规范、体制不顺畅、职责不清晰等问题。有的部门协作意识不强,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基础建设有待加强。主要是基础信息采集和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流动人口信息系统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突出。目前,公安、劳动保障、教育、人口计生、卫生、民政等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应用平台,除公安和人口计生部门开始尝试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外,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基本上互不相通、互不共享,导致基础信息不全面、人员信息漏项多,无法发挥信息的整体效应,给服务和管理带来不少盲点。还有一些部门在基层都组建了自己的信息管理队伍,但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和互补机制,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流动人口协管员的配备还达不到要求。今年年初,省公安厅对13个县(市、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这些地区流动人口协管员平均配备比例仅为1238:1,远没有达到省定的500:1的要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基层力量还比较薄弱。

四是政策措施有待完善。受长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影响,有的市县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制订具体政策时还不习惯从实有总人口角度考虑,往往只考虑常住人口,或者实

行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双重模式,忽视对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保护,造成管理滞后和服务缺失。比如,前几年我们在一些市县开展了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但有的地方存在着发证率偏低、配套政策不科学、保障措施跟不上等问题。这说明,一方面我们的政策措施还缺乏一定的吸引力,造成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部门存在本位主义思想,主动服务不够,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不明显,政策保障还不够有力。此外,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流动人口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社会保障、居住环境等问题解决不够,存在劳动用工关系不和谐因素,不利于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和社会和谐稳定。

以上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有些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有些则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和完善。

三、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已于今年6月3日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将我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也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专门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条例的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贯彻实施《条

例》为契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抓好《条例》的贯彻,首先我觉得要把握好在《条例》实施中的一些主要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则需要把握: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条例》的出台,要求我们更好的把服务和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贯彻好“以人为本”这样一个基本服务管理理念。二是要坚持重心下移。我们在机构的设臵、力量的配备上都要着眼于加强基础建设、有利于夯实基层基础。因为流动人口工作面都是在基层,如果基层的力量不加强、基础信息的管理力量不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基础不夯实,那么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难度就会变得很大。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差异性比较大,对制定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待遇权限就放给了县一级人民政府,这就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来制定好政策,使这一政策既有吸引力,又要具备可行性。四是坚持统筹协调。因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任何一个部门难以包揽一切事务。建立县一级的专门机构,职责要有一个合理的界定,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统分结合、协调配合,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形成工作合力,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能够向综合性、精细化方向发展。这些是我们要在《条例》的贯彻当中需要把握的原则。在《条例》贯彻当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管理意识。人口流动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现象。我省作为人口流入大省,流动人口的从业领域越来越广,居住时间越来越长,在参与城乡建设、企业生产经营、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可以肯定,浙江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流动人口。随着流动人口对经济社会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他们对融入城市生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享有平等发展机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日益迫切。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事关城乡统筹发展,事关依法保障公民权益和全面改善民生,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高度,从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意识,牢固树立公平对待、依法保护、服务至上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理念。要坚持把服务融入管理的全过程,努力推进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以优化服务促进管理,以优质服务凝聚人心,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规范机构设臵,理顺服务管理体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确立政府主导的观念,落实政府主抓的责任。在工作初期,我们允许也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但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应当对各地做法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确立一个

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相对统一的模式。在去年对省内及江苏、广东等地调研考察基础上,结全我省实际,主要明确以下四个环节:一是,省、市两级政府,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综合协调机构,加强对全省、全市范围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二是,流动人口较多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设立承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关于专门机构名称,我看了一下各地情况,全省称谓不一样,像嘉兴、上虞叫作新居民事务局,宁波叫作外来务工办,慈溪叫作暂口局,温州、台州、丽水等比较多的地方叫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或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舟山叫作外口办。昨天下午,我和辉忠书记等人在探讨,虽然叫新居民事务局名字比较响亮,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比较大,但是不够确切,我们认为应当叫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原因一是流动人口是目前全国统一的叫法;二是我们省里颁布的条例名称叫作《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三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理念上要向新居民转变,但在实际可给予的政策上,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统称为新居民,可能会把流动人口胃口吊高。因为叫新居民意味着要享受和常住人口同样的政策待遇。我们觉得居住证持有人可以基本享受常住人口同样的政策待遇,但这只是小部分。面大量广的还是临时居住证持证人,如果这部分人要享受和常住人口基本相同的政策待遇,从目前情况看,压力、难度还很大,一下了做不到。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认为全省应当统一

叫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这样更符合工作实际。县一级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的地方就不要再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了,协调机构的职能由服务管理局承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要列为政府序列,因为该局承担了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未设立服务管理机构的地区,应明确相关部门履行服务管理职责,加强工作力量。这主要是针对流动人口较少的地方,要明确哪些部门来承担,并且加强工作力量。三是,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条例》的规定,开展基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其中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街道)可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设立服务管理机构,乡镇一级统一称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四是,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组织,协助服务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其中流动人口超过200人的社区(村居)、超过100人的用人单位可设立服务管理站(点),依托社区(村居、企业)综治工作室和社区(农村)警务室开展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和专门机构,主要承担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掌握情况、检查落实的职能,发挥好“窗口”、“平台”的作用,并不是去替代相关部门的职能,包揽涉及流动人口的一切事务。其他承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都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继续履行相关职能,加强与综合协调和专门机构的配合协作,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三)制定配套政策,切实保障基本权益。实施居住证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为流动人口提供基本服务和保障,按照“政策留人、制度管人”的要求,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使流动人口较好地享受到与本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服务,吸引流动人口中的优秀分子更好地为浙江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由于区域发展还不平衡,省里对居住证和临时居住证持有者的政策待遇不作统一规定。为充分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条例》规定,“居住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流动人口可以享受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具体待遇”。这既是条例赋予各级政府的权力,更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各地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公共财力和现有资源承载能力,抓紧研究制订相关配套政策,明确申领“两证”的条件和可以享受的政策待遇。需要注意的是,市、县两级政府在制订配套政策时,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可行性,加强与现行相关政策的衔接,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居住证发给哪些对象,应当起到导向作用,就是本地需要的人员。证件要有一定吸引力,也要有一定门槛,同样领证人员又是本地需要的。既要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使居住证制度真正起到“蓄水池”作用,留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又要避免出现“政策洼地”,超越当地的实际承受能力。同时,在同一个地级市范围内,也会存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持证人政策待遇的差异性,要统一起来难度也很大。但市级政

府要适应给予一些平衡,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县,持证人政策待遇也要基本一致。

(四)构筑综合平台,加强基础信息管理。及时、准确掌握流动人口信息,是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必须把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作为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来抓。一是要加强资源整合,拓展服务功能。目前公安部门的信息平台最为先进,信息网络也比较完善,可依托各地原有的公安暂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政府信息网络资源,进行升级改造,使之成为全省统一的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各部门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流动人口数据进行综合应用,拓展服务功能,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二是要规范信息采集,强化动态管理。流动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增加了信息采集和管理的难度。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要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村、社区和规模企业,设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站(点),统一制发表格,统一采集信息,统一录入系统,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同时,还要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排查,掌握流动人口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信息,提高流动人口的登记率、人户一致率和信息的准确率。三是要建立相关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信息报告登记制度、动态更新制度、管理台账制度、分析通报制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规范企业用工和房屋租赁活动,健全基础台账,努力在信息互通中实现资源共享,在部门联动中实现管理互补。四是要

运用科技手段,创新信息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各类人员的人口信息,实现人口信息与案件、车辆等信息之间的关联互访、交叉比对和分析研判,及时有效掌握人口的流动轨迹和活动动态,提高服务管理效能。比如,我们可以探索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卡制度。流动人口随身携带一张IC卡,其中包括个人资料、就业情况、专业技能等基础数据,在办理居住登记时,一并将信息转入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做到“全程跟踪”,随时掌握情况,同时又能根据当地用工需求和各人特长,及时提供相关服务。这项工作要抓紧推进。

(五)强化基层力量,提高服务管理能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也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基层力量的广泛参与。一是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各地要按照不低于上登记流动人口500:1的比例,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不仅人数要配齐,各项保障要跟上,还要管好、用好这支队伍,使他们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别是信息采集中发挥好基础性作用。同时,要重点加强县、乡两级服务管理力量,努力建设一支比较规范的基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二是要加强出租房屋管理。出租房屋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落脚点,据统计,近几年我省居住在出租房的流动人口达到1000余万人,占总量的60%以上,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是从源头上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以

出租屋管理为切入点,实行“以房管人”、“人房共管”,是当前规范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有效途径。各地要加大对基层隶属公安、人口计生、劳动保障、房管等部门相应管理队伍的整合力度,依法对出租房屋实施有效的治安管理。要落实房屋出租人责任,出租人有义务准确掌握租住人员的主要情况和基本信息,及时提醒和督促他们依法做好信息登记、申领办证等工作,并协助做好对承租者的有关政策宣传和服务管理。三是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认真总结推广慈溪等地的经验,依托社区和村自治组织,建立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共同参加的各类社会组织,切实加强自我服务和管理,广泛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本地人对外地人的认同感以及外地人在当地的归属感,在共建共享中加快融合。同时,相关企业也要主动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登记和信息采集等工作,加强对外来员工的服务管理,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这里,我要强调,社会和谐的根本在文化,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我们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村落文化、社区文化和企业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上的独特作用,让广大流动人口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六)加强学习宣传,促进条例的顺利实施。《条例》是我省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第一个地方性法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现在离《条例》正式实施不到一个月时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学习宣传《条例》作为贯彻实施工

作的重要基础,与各项具体业务工作一起部署、抓紧落实。特别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具体从事居住登记、居住证发放的工作人员以及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有关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学习培训,使他们正确掌握条例的立法宗旨、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依法依规、公正文明、积极主动地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将《条例》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同时,要将条例宣传纳入普法宣传、平安宣传、综治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特别是流动人口、企业业主、房屋出租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条例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希望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对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条例》,扎实开展工作,对流动人口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努力开创我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王辉忠厅长在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夏宝龙副书记、葛慧君副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夏宝龙副书记从统一认识、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有效管理、解决突出问题等方面,就进一步深化我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要求。葛慧君副省长的讲话非常具有操作性,重点是以贯彻实施《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为新的契机,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流动人口服务、教育、管理、维权等各项工作。这次会议是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定下来,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召开的。从《浙江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到《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制定这个条例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具有浙江特色的,我可以这样说,制定这样的条例全国还是第一家。我们也曾经设想叫《浙江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但考虑到流动人口服务内容非常广,作为地方人大立法、作为一个条例不可能写尽这些东西,所以后来我们把切入点放在居住登记上,这个我觉得也是浙江一个创举。对两位领导的讲话,希望同志们回去后,要向党委、政府包括我们公安局党委作一次专门汇报、传达,并就如何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作一次专题研究。根据两位领导的讲话,着重要研究、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研究解决组织保障问题

葛省长的讲话非常明确,省、市两级政府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综合协调机构,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县(市、区)、乡镇(街道)要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这在吕省长的批示里也是非常明确的。各地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不管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门机构必须建起来。机构设臵各地要按照政府序列,这个大家回去要汇报清楚。至于专门机构的称谓,刚才葛省长讲了,因为机构是设立在政府序列下面的,希望在机构名称上更加科学一点,我很赞成这个观点,我建议统一称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比较确切,比较符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于新居民的称谓,我们在宣传时可以这样说,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流动人口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浙江的新居民,新居民事务局的称谓既不科学,也会过分提高流动人口的期望值。对已经建立专门机构,不是称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的地方,比如嘉兴,你们回去汇报一下省里的意思,我希望机构称谓最好统一,把名称改回来。

昨天下午我们看了上虞的专题片,上虞的做法是由政法委副书记兼新居民事务管理局局长。我建议也倾向于,既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门机构是属于政府序列的机构,还是由政府领导去兼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的局长比较合适,从序列角度这样也比较顺一些。昨天的专题片我们也看到,上虞市公安局增加一个副职职数,由一名公安局副局长兼专门机构的常务副局长,主持日常工作,这个我没意见。因为对公安而言,人口管理是我们的职能,是非常重要的职能。乡镇要依托综治中心设立专门机构,这个全省都要统一,这是组织架构的问题。还有一个组织力量的保障,力量的保障我要强调就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按照不低于登记在册流动人口500:1的比例来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协管员队伍配备一定要到位。刚才葛省长还讲了,流动人口少的地方,不一定设立专门机构。对于这个问题,由11个地市自己定,但要有个说法,流动人口总量在多少以上的必须设立专门机构,流动人口总量在多少以下的可以不设专门机构。

二是研究解决政策配套问题

对流动人口领取《浙江省临时居住证》或《浙江省居住证》后,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各地要有相关配套政策,省里不作统一规定,因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各地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引导流动人口自觉领取居住证。比如说子女入学,你没有居住证,不优先考虑。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你必须要有居住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流动人口主动来申领,这也是一个政策手段,所以配套政策我觉得我们要研究好。居住证的问题,还有一个公安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门机构的关系问题要处理好,因为居住证制发单位是公安局,后面盖的公章也是公安的,但是具体办理、发放是可以委托由专门机构承担的,这等于把公安的职能委托给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或服务管理所。今天公安局长都来了,我强调一下,委托并不等于我们撒手不管,公安对专门机构受委托从事的居住登记、居住证办理要加强指导,同时要加强监督,因为今后如果因此而引起的行政诉讼,由此产生 的法律责任要由公安机关承担。对办证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违法行为,比如说用假身份证来办理的,专门机构没有这个职能来查处,还是要靠公安来查处。还有采集无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人员的身份信息只能由公安机关采集,不可以委托专门机构采集,这一点我们要清楚。

三是研究解决居住地管理问题

昨天我们听了经验介绍,上虞集中居住的流动人口已达50%左右,玉环到2010年可以达到60%以上。集中居住地有政府投资的,也有企业投资的,或者村委会投资的,这我觉得都应该鼓励,因为集中居住管理是很方便的,是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一条路子。但对全省来说,由于资源的限制,不可能说今后统统搞集中居住,现在量大面广的流动人口还是居住在出租房,工作难点还是在出租房管理上,这一块现在还是比较乱,包括现在城市里面出现的“群租”现象,无论是治安问题还是其他安全问题都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这次会上省政府也专门下发了《浙江省居住房屋租赁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希望各市、县回去后要逐条逐句的研究,通过征求意见以后,省政府要作为政府规章出台,几年以后可能还要上升到地方性法规,因为这一块管理非常重要。“以房管人”重点是要明确出租人和承租人的责任,至于怎么管理,各地都要进行很好的探索,比如昨天萧山介绍的房东电话申报的经验。

四是研究解决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问题

以信息化管理为平台,进一步加强部门资源整合,才能更好地开展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教育、管理、维权等工作,在部门之间才能形成工作合力。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我了解了一下,现在主要依托公安现有的暂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平台建设软件由省里统一开发,整合汇集省级相关部门的信息需求,如组织部需要的流动党员信息,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需要的流动人口计生信息,还有劳动保障、教育、卫生等部门一系列的信息需求。今后,流动人口上述信息要挂到政府门户网上,各地、各部门可以随时打开随时应用,真正实现共享。平台建设软件省里会统一配发到各市、县,各市、县就不要单独开发了。要建这个系统,市、县在硬件上要有一定的投入,人员配备上要到位,希望各地回去以后在资金保障、人员调配上要作好准备。这个平台省里要抓紧开发力度,省公安厅要立下军令状,保证在今年12月底之前全面投入使用,确保省、市、县三级正常运行。

五是研究解决高危流动人口管控问题

昨天会上7个发言单位有6个单位是从如何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维权角度讲的,只有鹿城公安分局王造同志从强调管理角度讲的,也就是解决对极少数坏人怎么管理的问题。从人性化的角度、以人为本的角度,提高服务、维权这是对的,但是对那些犯罪率比较高的群体,特别是高危流动人口如何管理是我们流动人

口服务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夏宝龙书记的讲话、葛省长的讲话中都讲到这一点。我觉得:第一,公安机关对所谓的“帮”、“派”势力要及时严厉打击。什么“湖南帮”、“江西帮”、“河南帮”,要始终保持严打态势,绝对不能让其形成气候。第二,对居无定所、昼伏夜出、没有固定职业、有前科劣迹人员要加大管控力度,三天两头上门检查,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这个也是今年国庆安保工作的一个重点,而且要保持常态。

这次会议尽管时间很短,但是内容很重要,主题也非常突出,应该说是开得好的,开得好的检验效果就是要落实好。最后我们向绍兴市委、市政府和上虞市委、市政府为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四篇:夏宝龙离任讲话

夏宝龙离任讲话

(2017年4月26日)

这次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职务的调整,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浙江的亲切关怀、对浙江工作的充分肯定、对浙江领导班子建设的高度重视。我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

在我和车俊同志、家军同志一起工作的这些日子里,我们开诚布公、坦诚相待,互相支持、配合默契,共事非常融洽,相处非常愉快,结下了深厚的同志情谊。我衷心希望全省干部群众像支持我一样,全力支持车俊、家军同志的工作。

时间过得真快!2003年12月8日,我从海河之畔的天津来到东海之滨的浙江,从那时算起,到今天为止,我在浙江工作生活了13年4个月18天,共计4888天。记得离开天津的时候,我写了一首诗:“精忠报国在津沽,一纸千钧到西湖。丈夫坦荡凌云志,不图名利为苍生。”表达的就是不负中央信任、服务好浙江人民的决心。特别是我担任省长以来,最大的政治抱负就是把习近平同志思想和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作出的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在浙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些年,我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回顾这14载的春夏秋冬,我深深地感到,能在知天命的年岁成为一名浙江人、成为浙江铁军的一员,是我人生之幸。浙江物华 1 天宝、人杰地灵,是个干事业的好地方,也是个能干成事业的好地方。中央派我来浙江工作,给了我施展人生抱负、报效党和国家的大舞台,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幸运。14年来,我有幸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路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以调查研究开局,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在全省各地都留下深深足迹。我向总书记学习,也跑遍了浙江所有的市、县(市、区),跑了绝大多数的乡镇(街道),跑了许多车间码头、田间地头,跑了许多大中小学和幼儿园,也经常去群众的家里问问冷暖、拉拉家常。一步一履中,我深深地爱上了浙江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知之愈多、爱之愈深、情之愈切。我有幸参与了“八八战略”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八八战略”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确定的,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也是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认真践行“两山”“两鸟”理论,坚定不移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浙商回归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八八战略”越来越彰显出伟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我有幸见证了浙江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2003年到2016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从9170亿元增加到4648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730元增加到83538元;地方财政收入从707亿元增加到53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180元增加到4723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431元增加到22866元;全面消除了人均年收入低 2 于4600元的贫困现象,摘除了26个欠发达县帽子,实现了不把贫困带入“十三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向上,继续走在前列。可以说,浙江发展进步的每一点滴,都离不开总书记的悉心教导和亲切关怀,离不开总书记当年为浙江倾注的心血和汗水。我要发自内心地说,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真是民族之幸、国家之幸、全党之幸、人民之幸。

回想这4888天的日日夜夜,我深深地感到,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与同志们一起耕耘、一起收获,是我一生之福。毛主席说过,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些年来,我和同志们上下同欲、戮力同行,为了浙江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一切智慧和力量,倾注了全部感情和心血,融入了所有甘苦与忧乐。这些天,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与同志们携手奋斗、并肩战斗的一幕幕场景。自2003年12月8日以来,与我在四套班子共事的各位同志,包括离开浙江到全国各地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和现在还在一起共事的乔传秀、王辉忠等各位同志,还有各民主党派、驻浙部队、新闻媒体、中央企业的同志们,从省领导到一般干部,从省里到各市县乡村所有的党员干部群众,包括为我提供工作和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的同志们,大家从各个角度给予了我充分的理解和信任,从各个方面为我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让我铭记在心、永生难忘。我忘不了,我们大家一道,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回顾 3 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对我们言传身教的那种亲切;我忘不了,我们大家一道,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在浙江落地生根、实现开花结果的那种喜悦;我忘不了,我们大家一道,坚定不移推进“拆治归”,为浙江转型升级找准跑道的那种兴奋;我忘不了,我们大家一道,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地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实现了“四个满意”的那种激动;我忘不了,我们大家一道,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推进各项改革,啃下“硬骨头”、打趴“拦路虎”的那种豪迈;我忘不了,我们大家一道,大力推进“四边三化”、护美绿水青山,千方百计办好“双下沉、两提升”等民生实事,精益求精建好浙江音乐学院、浙江工程师学院等民生工程,赢得群众纷纷点赞的那种欣慰;我忘不了,我们大家一道,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早抓小抓苗头,把握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大力培养“狮子型”干部、锻造浙江铁军的那种坚定;我更忘不了,每当我工作中遇到困惑或难题的时候,大家总是出谋划策、鼎力相助,毫无保留地支持我、帮助我。我要发自内心地说,这些年我和大家朝夕相处、风雨同舟,成为了很好的同志、很好的同事、很好的朋友,这种志同道合的同志之情,这种枝叶相持的同事之交,这种真诚质朴的朋友之谊,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回眸浙江这个第二故乡的一草一木,故园难别、故土难舍、故人难忘。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将永远铭记山清水秀、如诗如画的浙江大地,将永远铭记敢为人先、砥砺奋进的浙江人民,将永远铭记我是浙江人民的儿子、浙江是我的家乡。我将会一直关 4 注浙江、深爱浙江、情系浙江,尽心尽力支持浙江的工作。我也将把浙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作为今后为党为人民更好工作的力量源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信任,回报浙江干部群众的期望。

当前,浙江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们党要召开十九大,浙江也将召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都将迎来换届。能不能传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校验的是觉悟,考验的是担当,检验的是能力。我衷心希望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我深信,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一定能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开创浙江各项事业的新辉煌,如期建成全面小康标杆省!在即将与朝夕相处、携手奋斗的战友们分别之际,我想说的话还有很多很多。千言万语汇聚成两个词:一个是感谢,一个是祝福。感谢同志们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祝福浙江人民更加幸福安康,浙江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五篇:在全区2021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2021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2021全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目的在于总结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全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并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信心、凝聚合力,“十四五”要开启我们X流管工作X版,流管工作X版是X版的迭代深化,要抓好落实,新的形势需要我们继往开来,再攀高峰!

在过去的一年,由区流管中心综合协调,各部门协同作战、精准施策,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特别可喜的是在今年年初全国第三届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荣获先进工作集体,受到国务院表彰,获得国家级荣誉。2021年已经过去了X个多月,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尤其重大。面对当前新情况,各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上下同心、迎难而进,引导动员广大流动人口踊跃投身“疫情防控”和“稳增促投”各项工作,持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能力,为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夺取“两手硬、两战赢”高分报表作贡献。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

2020年,在区流管中心的统筹协调推动下,各街道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有力有效的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为我区获得全国荣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充分肯定工作成效。区流管中心每年的流动人口数据分析报告做的很好,大家都要看一下,让数据说话,分析数据,提出对策,这是数字化时代对我们管理者提出的要求。从数据来看,去年,我区努力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取得两战赢,流动人口总量保持稳中有升,2020年末为X万人,比X年末的X万人增加了X万人,同比上升X%,扭转X、X连续二年负增长态势,“青年X”建设成效明显,新增青年人口X万人;从考核评优来看,我区作为宁波市唯一的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受到国务院农民工办表彰,全市考核工作目前掌握的信息应该也是继续保持在第一梯队。

(二)清醒分析存在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较多短板和薄弱环节。比如各单位对流动人口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平衡性依然存在,流动人口居住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压力依然很大,政府公共服务资源供需矛盾特别是学校资源紧张依然存在,流动人口的总体综合技能素质依然需要不断提升等。

(三)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数据显示,2020年,全区新生婴儿户籍、非户籍人数分别为X人和X人,总数同比下降X%,户籍、非户籍人口新生婴儿数同比均分别下降X%和X%,二孩政策激励作用已经消失殆尽甚至一孩生育意愿也在减退,这已经是全国人口出生状况的一个缩影。我区的流动人口婴儿出生数已经达到户籍人口婴儿出生数的X倍多,流动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越趋严重,同时我们的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产业工人支撑,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更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大力倡导“流动人口不是脏乱差,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人口红利,是洪荒之力”的理念,像今年春节的留工优工一样关爱关心流动人口,真正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等重视,为我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坚持争先创优,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一)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合力推进“青年X”建设。区委八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力争新增青年人口X万名左右,力争到X年,青年常住人口占全区人口X%以上。根据“十四五”发展的新变化,各街道各部门尤其要围绕X“双城”战略和“三个X”建设中心工作,合力推进“青年X”建设,着力在促进广大青年流动人口“流进来”和“留下来”上下功夫,最大程度倾听和反映流动青年呼声,积极解决婚恋交友、子女入学、租房落户等后顾之忧,力争X-X周岁青年流动人口的比例有较大提升,力争到X年达到X%左右。

(二)围绕公共服务保障,合力推进均等化服务供给。虽然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比重加大,特别是教育,多所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流动人口子女新入学人数也基本稳定在X人以上,X年开始量化积分X分就能申请入学,虽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情况得到很大改观,但还是有不少孩子因父母不符合量化积分前置条件或积分较低而未能在X入学或读到理想学校(地下办学屡禁不止就是一个例证),子女入学问题,依然是流动人口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也是流动人口在我区能否长期工作、生活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中心城区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资源供给,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全面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我们还需积极努力。此外,住建部门要以宁波入围全国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居住环境提升工作,构建满足流动人口刚需的和谐租赁市场;卫健部门还要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确保同等标准、同样对待;各单位还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帮扶力度,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要多渠道提供流动人口业余生活的文化供给,出台关爱措施,促进新老居民加速融合。

(三)围绕素质技能提升,合力推进宣传教育培训。根据“十四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紧紧围绕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在确保全区流动人口总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除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之外,要在提升流动人口综合技能素质上下大力气,花大功夫,精准满足流动人口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区流管中心要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全力提升流动人口敬业意识、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文明素养,鼓励流动人口在X安心就业、创业,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使我区流动人口素质有明显进步,以适应新时期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十四五”期间,要继续按照浙江省百万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计划,每年培训流动人口不低于X万人次,使我区由工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迈进。

三、严格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新局面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X的长远和高质量发展,各街道各部门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抓实抓细各项任务和责任分工,齐心协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为此要切实落实街道属地管理责任,首先要配好配强街道流管工作队伍,有一支拉得出,打的响的流管铁军尤为重要;其次要进一步抓好融合性社会组织专职副会长队伍建设,为每一位副会长配备一个办公地点,拉起一支干事队伍,使其在所在区域党组织领导下,真正发挥其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权益维护员三大作用,促进新老居民相互融合。最后要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居住证办理点、积分制受理点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加强标准化建设。

(二)落实部门工作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对照《2021X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完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发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的综合协调、检查指导、考核评价等职能作用,形成覆盖全区、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成成员单位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树立首位意识,按照徐孟杰主任刚才的要求,有力有效、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为流动人口提供精准服务和管理。

(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这次疫情防控,更加凸显了企业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主体责任落实的重要性,各街道各部门要继续督促企业以这次疫情防控为契机,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摸清企业流动人口基础数据,做好基础台账,做到数据清底子明,同时要切实维护好流动人口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关心关爱这个群体,促进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下载夏宝龙在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夏宝龙在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