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验教育

时间:2019-05-12 00:0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体验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体验教育》。

第一篇:生态体验教育

生态体验教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德育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

由沙丘

2005年7月,我校荣幸的被中央教科所批准成为“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德育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学校,并确定了“生态体验下”健康课堂“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项目。随着对课题研究和理解的逐步深入,我们将课题研究重新定位在“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上。对于生态体验教育的认识还是来自于中央教科所刘惊铎教授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暨“体验式道德学习的研究”科研课题。我校作为课题研究基地,在课题专家的高位引领下,两年来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有了一些粗浅的体验和感悟,现总结出来,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生态体验教育相关理论简述

(一)“生态体验教育”的涵义

“生态体验教育”把“教育者”称为“导引者”,把“受教育者”称为“体验者”,导引者本人亦是体验者。它把知识学习与体验者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从感性生命个体的生存实践出发,凸显教育的实践性、享用性和反思性表达。生态体验教育主张师生双方都拥有健康人格。师生的学习与生命质量,需要在互惠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不断创生。

“生态体验教育”,既注重做人的基础品格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又注意德育先进理念的引领,以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和谐存在与互动体验为进路,反思和建构中小学德育,融通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在生态体验中培养当代未成年人的健康人格。

“生态体验教育”从当代未成年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引领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康人格和生态智慧。它以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教育哲学为指引,着力促进体验者和导引者的互动与德性发展,恢复道德的自觉性、生成性和互惠共生性,构建有魅力的德育。把外求与内求有机耦合,探索一种内外交融、臻于美善的德育形态,促成德育从知性论到体验论的转向。

“生态体验教育”继承传统美德教育、生态德育和环境教育的合理内核,在师生、生生和亲子互动与反思性对话中,导引体验者融通和澄明现实世界的生活关系,诱发和唤醒道德体验,经历生命感动,体认美善人生,在体验者自我成功积累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理想与信念。题以德育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和师资培训等方面,以开放的姿态展开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和风格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生态体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意识、一种教育理想渗透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旨在强调道德教育要深入到学校、家庭、社区、大社会生活和自然之境中,向生活世界、自然之境和未成年人的心灵世界全面开放,引发人的生命感动,诱发人的道德体验。追求由约束性道德教育向发展性道德教育转变,由单向式道德教育向双向互动式道德教育转变,由单一道德教育向多样化和个性化道德教育模式转变,由封闭式道德教育向开放式道德教育转变。

“生态体验教育”的实践环节包括:营造体验场 + 开放式对话 + 反思性表达。即通过有生命感动的体验活动和生命阅历;导引学生进行开放式对话,讲述体验活动的现场感受,开启学生在三重生态下的不同感悟;不断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愿望,把不在现场的资源调入当场,进行反思性对话,使学生在探究和自主感悟过程中,不断进入“体验之思”的道德境界。

(二)“三重生态”的含义

所谓“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自然生态因子包括:水、土、气、生等环境要素,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景观等;类生态因子包括: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族群、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内生态因子包括:人与其身心的关系,包括身心健康、安全、良心、自尊、自我意识、理想、信念、信仰等。自然生态是人生命的物质滋养,类生态是人生命的社会依托,内生态是人生命安顿的心灵居所,当代人生存于三重生态之中,三重生态圆融互摄,对生命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三)生态体验的定位--道德教育

1、生态体验是一种有价值的道德教育。

知性论道德教育以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观念的培养为其目标,强调“教育者”做了什么,而生态体验论道德教育则是以培养生态德性和健康人格为其目标,强调生态德性生成主体的“体验者”做了什么,其“德性生成”的状况如何。生态德性不是由教育者强加给受教育者的,而应是由体验者自己在三重生态关系中养成的。古今中外的道德教育实践反复证明,生态德性和健康人格的生成,必须通过三重生态体验才能实现。三重生态的和谐存在对健康生命样态的养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生态体验是从对生态关系的体验切入的道德教育,它是对以往人类道德教育形态的一种涵盖,也是一种超越。这种活生生的经历不仅使他可以产生一定的生态德性体验,还可以使导引者所讲述的抽象而显得空洞的道德规范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赋予饱满的真实生活内容。

2、生态体验是有效的道德教育。

现行学校德育每天花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生命投入,可谓苦口婆心却无法深入未成年人的心灵世界,其实效性一直是困扰教育者的关隘。归因分析发现,浅层原因是德育定位偏移,脱离了生活整体、完整教育和完整的心灵;德育价值取向偏斜,忽视了基础品格和道德智慧;实践操作过程存在脱轨、脱靶和空焊现象。深层原因是哲学观和方法论存在着形而上学和割裂化的倾向;疏于养成实事求是的学风;习惯于简单模仿和运动式的做法。道德教育发展史告诉我们,知性论道德教育只能保证做了多少道德教育工作,使人获得了多少有关道德的知识,但并不能保证人的德性的养成。刘惊铎教授在其博士论文《道德体验论》中揭示:一切道德教育只有以体验为基础时才是有意义的,提出了“体验是道德教育本体”的命题。

二、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

两年来,我们以生态体验教育为统领和牵动,在生态体验式师资培训、生态体验式学校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生态体验式学科教学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把生态体验师资培训作为第一要务,做到“入脑、入心、有行动”。生态体验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理论涵义是什么?与以往的教育有什么不同?如何进行实践操作?这些老师们一无所知。所以对教师的培训成为开展生态体验教育的第一要务。我们从理论讲座、体验式活动推介、成立学习共同体、问题聚焦、建设生态体验教育论坛、指导教师实践操作等方面展开系列化、有针对性地培训,使教师达到“入脑、入心、有行动”的效果。2005年至今,我们先后三次请来刘惊铎、姚亚萍两位教授来我校做专题讲座,老师们亲自聆听到全国著名专家带来的前沿理论报告,通过与专家进行零距离对话,老师们理解了生态体验教育的基本内涵和要义。学校课题负责人由沙丘副校长在课题推进中组织各分校、不同年级、青年教师、及课题核心成员等不同层次的培训多达到15场,通过理论讲座老师们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了生态体验教育理念的基本概念,达到了“入脑”的效果。

生态体验教育凸显体验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设计、组织好体验活动是生态体验教育成败的前提。依据总课题组的活动推介,我们多次开展了生态体验式的师资培训,推出了“插手指”、“不要想老虎”、“撕纸”、“心灵之旅”、“你在我心中很重要”、“我的角落”等数十个经典体验活动。让教师们先参与、先体验、先感悟、先享用,达到了入心的效果。老师们在培训后这样写道:“我深深地感受到,原来教育不是单纯性的改正学生的错误,其实老师自己也有错误,失误的时候,正是对生命的感悟的过程”。“通过体验式培训,正像刘惊铎教授曾说过的'体验是无害的,只有真真正正体验过才能体会其中的甘苦!'真诚的希望我们能在生态体验过程中,创设和谐美善的育人环境,以一颗赤子之心去体验,用心灵去感动,将自己的微笑热情地传递,使自己的生命无限亮丽!”“回来后,在培训体验的时刻在我的记忆中永远忘不掉,它深刻、有内涵、感动、有人文的感情,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到从家庭到学校的教育,有了新的感触、吸取了新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在这里形成研究体验论的目标,研究的动力的方向,和参与研究的信心。” 为了加强课题的管理和推进,有力开展生态体验教育,切实落实到行动上,我们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为同盟的学习共同体,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这个最基层、最紧密、最灵活的共同体,成为课题研究的最具行动力的基本组织。通过学习共同体和年级组织,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问题聚焦”工作,即组织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分别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现状找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真问题”。“真问题”不是教师凭经验推测出来的问题,也不是我们看表面现象或是主观臆断的问题,它一定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制约了教师和学生发展实在问题。我们将聚焦到的问题定位为研究的课题加以归类、厘清,聚焦的教师问题有:观念需要更新、知识结构老化、教育方法单

一、情绪波动给学生带来伤害、教师性格影响教育工作等56个;聚焦的学生问题有:自私、网络成瘾、早恋、厌学、撒谎、手机、行为习惯养成、缺乏感恩等114个。这些问题成为我校校本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抓手。另为,我校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生态体验教育论坛”(www.xiexiebang.com),为广大教师开辟了一个开放的、自由的交流空间,述说自己的人生故事和生命感动。开展生态体验教育,我们重点加强了教师在实践操作层面的指导和培训,沿着先模仿熟悉操作模式,到运用已有活动解决真问题,再到创生活动解决真问题的路线,扎实有效的开展课题研究。在体验式班会、体验式家长会、体验式学科教学、生态体验式的班级文化建设都收到的很好的效果。

教师们通过多样的培训方式,在做中学、在互助中提升、在静中反思,在体验中亮丽了自己的人生,享用到职场的幸福。

(二)以生态体验式的学校文化建设为基点,融通三重生态,构建和谐学校。

我校确定的办学宗旨是“构建和谐学校,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的管理最终要实现文化的管理,和谐学校一定要有和谐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建设,必须要遵循有利于人的和谐发展的原则,它是以尊重、公正、平等为前提的。以往,我校进行的是“校园文化建设”,可那是没有理念引领的,是零散的、片面的、狭隘的、随意的,自从开展了生态体验教育的课题研究后,我校以课题理念为统领,站在生态体验的理论高度重新定位为“学校文化建设”,它包涵了环境的文化建设、人际关系文化建设、学校与家庭、社会关系文化建设、教育活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学术文化建设等等。生态体验的视点告诉我们,生态体验教育不是压倒一切的颠覆性教育,而是具有融通性的,整合各种教育因素,诱发美善教育因子,师生互惠共生的和谐教育。据此,我们把以往开展的所有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措施统整起来,去固除弊,展示出学校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1、注重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开启师生的生命智慧。69中学的学校环境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设的。操场墙壁上的绘画、教学楼前厅的浮雕、走廊里的挂板、字画、图片等都出自学生们的手笔和老师的心血。图片中展示的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一幕幕,那一幅幅画、那灵动的书法,那挂板和浮雕的非凡创意,无不涌动着师生们亮丽的风采,无不展现着师生们的生命智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轻松、自在、真实,对于品格的养成具有诱发和唤醒的积极作用的。

2、注重隐性文化的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是浅显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隐性文化是深邃的,是体验的、感悟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象校园环境这样的显性文化的建设,更应该注重隐性文化的建设。两年来我们在组织建设、活动设计、班级管理等工作中重视了文化的管理和文化的建设。

(1)加强文体活动的开展,增加生命阅历,体验运动之美,体验艺术之美。

我们设计开展了“唱大歌、跳大绳、绘大画”的文体活动,即千人同唱一首歌、全班同跳一根绳,多人合作一幅画。此活动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课上教,课下练,以合作体验为基本形态,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互助品格,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体育精神和艺术精髓。每日清晨师生踏入校园那悠扬的乐曲流入耳畔;升旗仪式上雄壮的国歌唱响校园;课前一支歌扬起青春的风采;操场上千人同唱一首歌让学生们找到自信、找到力量;大绳上每增加一人,每多跳过一次,学生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一张画纸上多人来描绘,共同勾勒美好的心灵家园。这一切都彰显着青春的活力和律动,所有的美善因子在学生心中流淌。

我们还提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学生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校园体育吉尼斯”活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设有规定项目(跳绳、跳远、投篮等)和自选项目,满足了学生个性体育特长展示的需要,更加丰富了校园体育运动。打破纪录的同学更成为老师和学生们心目中的英雄。另外,每年的4、5月份的篮球赛和健美操比赛,十月份的校园艺术节和运动会都是学生们最快乐、最幸福的季节。我们为学生们搭设了展示的平台,营造了体验场,学生在运动中,在艺术的陶养中,在相互合作中展露出亮丽的生命样态。

(2)建立学生社团,学生们在自主实践的体验中成长。

学校在部分学科教师的自愿参与下,组织学生成立了大大小小20几个学生社团,其中体育社团有:悠悠球协会、轮滑队、舞蹈队、篮球队、健美操队等,艺术社团包括:管弦乐队、民乐队、舞蹈队、冰雕队、摄影队、书法绘画队等,还有小记者团、国旗班、文学社、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等。这些社团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他们自己制定章程、自己招募会员、自己设计活动......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合作、协商的情况下实现,这给学生的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加入社团不是因为优秀,而是因为人所拥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进入社团经过锻炼使自己优秀起来。这样的人生体验是受用终生的。

(3)创建“个性化班级”,实现班级管理自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级应该成为学生们心之向往、快乐成长的地方。“个性化班级”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班歌、班训、班徽,要有反映班级精神面貌、富有特色的班级网页。每个班级在每学期初都要进行一次重新的设计。“个性化班级”打破了传统教室统一布置的模式,调动、激发广大学生及班主任老师的创作热情,创建不同的班级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个性空间。推出的“家的感觉真好”、“绿色家园”、“温馨的港湾”等个性班级,一改往日的灰色与暗淡,使教室活泼跳跃起来,为校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在自己亲手装点的教室里学习生活,有了更多的愉悦与温馨。另外,班级规则、班级程序的制定必须通过学生们的集体讨论,才可执行。这一过程,充分表现出教师的民主管理之风,表现出平等、尊重的育人观,是类生态融通的最好体现和必须体现。

(4)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知书、爱书”的读书活动。

孩子养成阅读、看书的习惯,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须功课。为了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以书为友,我们要求班班建立小书架,学生从家里奉献出阅读过的、积极健康的图书到班级,利用早自习、午休、自习、课间等时间分享、共读。当学生沉浸在书中意境时,可与圣贤为朋,与先哲为友,感受传统文明,领略世界文化,共享智慧人生。学生可以在与作者的对话中,在阅读后的反思中,在超越时间、跨越时空局限的体验中厚重了自身的生命阅历,提升了道德智慧。

(三)以生态体验式班级管理为重要抓手,加强学生的基础品格培养,提升班主任科学管理班级的能力。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场域和空间。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思想、管理规范等大都是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实施对班级的管理来实现的。学校开展生态体验教育,以生态体验式的班级管理为重要抓手,将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对班级管理的指导和把控,将生态体验教育理念“落到小处、落到实处、落到细处”,目的是努力创建一个以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生态的班级文化环境,帮助教师提高科学管理班级的能力,培养学生基础品格,塑造健康人格。我们尝试通过“班级人际氛围形成、制定班级规则和班级程序、开展生态体验式的主题教育”三个层面开展生态体验教育。

1、建设班级团队,形成良好人际氛围,融通类生态关系。

在新生入学或每学期初始,班级都要开展“团队建设”的体验活动。小组学生通过充分沟通和交流,研究制定本小组的队徽、队歌、队训,确定本小组的学期发展目标、行动指南等,并将这些写在纸上,与其他团队交流分享。在团队建设的体验活动中,学生们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学会了沟通,达成了共识,融通了类生态(人与人、人与人群等)的关系,班级呈现出和谐、友好、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

“了解你身边的人”的签名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沟通。每学期,班级组织学生开展“获得签名”的体验活动,去了解和发现你身边人的优点和长处。如:找到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找到一个喜欢吃辣椒的人;找到一个你敬佩的人(写出敬佩的理由)等。活动要求体验者必须获得被访者本人的亲笔签名;每名同学必须在两周时间内,主动、充分的与其他同学交流,认真完成任务;获得签名不是目的,参与此活动关键是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督促同学们在新环境下,加深对你身边的同学了解;真心交流、和谐相处,通过“签名活动”,希望同学们彼此成为“真朋友,好伙伴”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对话,分享活动的收获,提升认识,找到沟通和交往的好方法。“获得签名”的体验活动在建设班级团队,形成良好人际氛围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制定班级规则和班级程序,凸显民主和谐管理之风。

设置班级规则和程序是建立良好班级纪律、形成良好班集体的有效措施。所谓“规则”是指师生合作共同设置的、典型的、对学生提出的主要期望和标准。其目的是告知学生,在班级里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能接受的。所谓“程序”是传达对不同类型学生行为的期望。它们通常提供一些具体的活动,直接指导完成某些事情,而不是禁止某些行为。组织制定规则和程序的体验活动时,首先教师与学生要一起讨论制定全体学生一致遵守的行为标准的重要性。其次,让学生们将他们所有认为重要的标准都列出来,要求学生描绘他们在班级里怎样表现会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再次,清单确定后,组织一次讨论会对每项规则和程序进行说明,并要求学生表明是否能接受这样的行为标准。也可以让学生把规则和程序清单带回家给父母签字然后再返还老师。最后,当学生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规则和程序,并承诺遵守这些规则和程序后,由教师帮助学生们识别和监控他们的行为。如某班规则为:待人礼貌、友善;爱护学校和私人财物;遵循老师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努力学习、遇到难题时向人请教;用非暴力手段解决冲突等。程序有:收发作业的程序;扫除的程序;参加会议的程序;迟到的同学进教室的程序等。

由于学生参与制定了班级规则和班级程序,所以学生们都能自觉遵守行动公约,努力践行。制定规则和程序的体验活动,群集了师生的生命智慧,凸显民主和谐管理之风,逐步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3、开展生态体验主题教育,实现品德培养的“点”上突破。我们将生态体验主题教育与以往的主题班会相融合,由班科任教师调研访谈,组织学生座谈,聚焦班级学生成长中在品德、行为、心理等方面的真问题,然后,设计生态体验教育活动方案,开展体验教育活动。例如:69中学初二某班现有62人,手机拥有者78%,现使用者46%。学生使用手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课上出现了学生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打扰了老师授课、同学听课;同学间互发短信,存有不良信息;还有手机不慎丢失,带来经济、精神损失;同学间存在比阔等现象。针对班级中这一真实现状,班主任舒东老师在“生态体验教育”课题理念的引导下,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交往中的热点和困惑,选择了班级生活中的真问题,以《面对手机》为题,展开了一次有益的道德体验的专题研讨。

主题活动伊始,班主任老师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在不得以的情况下,班主任老师接起了电话......与会的专家、领导、教师及学生面面相觑?舒老师在接听电话后,对学生说:“刚才我的手机铃声响个不停,真是对不起大家,同学们对老师接听手机有什么看法?作为中学生应如何面对手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讲述了他们与自己手机的故事,一件件生命叙事真实在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活动从班主任创设的体验之境切入,引发学生讲述了与手机之间的切己关联的生命叙事,通过学生课前分组收集到的的关于手机的资料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就“中学生是否应该拥有手机?”、“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进行了开放式对话,学生亲历了现场采访的体验,让学生们走近与会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们,进行多样性、多层次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进入体验之思的境界,学生的反思性表达是真实而深刻的。活动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生态体验式的课堂,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体验者,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是导引者,同时也是一名体验者,教师和学生的学习、道德意识与生命质量,在互惠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不断创生。我们欣喜地看到,生态体验下的课堂,知识容量大,有层次感,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在实施中,调动了与会所有人的多重感觉器官,突显孩子们的个性,让所有人“归真”,拥有“本真”心态。另外还推出了如强晓光老师的《面对水污染》,直面关爱大自然的道德情操;刘志英老师的《红与黑》,打破了学生的自私心理;李淑荣老师的《蹲萝卜》树立了班集体团结协作的风气。等等

生态体验主题教育直接指向班级管理和学生身上存在的真问题,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在不设防的心态之下,进入体验之境,体悟自己的行为,在对话与反思中澄明了思想,提升了道德境界。

(四)开展体验式的学科教学,力争在实现新课程的三维教育目标上有所突破。

学习生活、交往生活和日常生活是学生的三种基本生活状态,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学习生活占据着学校教育的大部分时空。如果道德教育不能在学习生活中落实,不能在学科教育思想上有所体现,学校的道德教育终究还是一句空话。事实上,在学科学习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我们力求充分发掘教师内在的道德潜能,在教学中遵循平等、尊重、公正的价值导引,以身示范,师生共同体验,以此促进学生对教师及学科的情感认同,从而使课堂教学与学科教育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与人性的魅力。语文学科,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歌情境,常常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读、去画、去品析。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生活细节完成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了四大名著的赏析,为家乡人列传,广告、对联、漫画体验,识别各国国旗等活动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我们感到体验产生了认知的突破、它开拓了语文课堂的时空视野,学生个性也在体验中充分张扬。

数学学科,开展了以“数学知识的背景--知识的形成--数学思想--数学观念的升华--数学应用”的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自身体验活动着手,按“体验活动、领悟提高、形成观念、反思应用”的思路,着力从基本知识形成过程、解题训练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中去实现。比如,在实数、三角形、多边形等的分类教学中渗透分类的思想;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归纳过程中渗透特殊与一般的思想;在换元法、解方程组等的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在函数的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等。

英语学科,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备课:教师们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广泛收集相关的资料,全面调研学生需求和学习水平,总结和归纳出体验式教学法备课的着眼点,即:教学内容问题化;讨论问题情景化;问题结论多元化;目标任务多层次化。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的环节:注重建构,教师通过“引、扶、放、收、评”几个步骤指导教学。凡是学生做得出的,就让学生去做;教师决不包办代替,使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形成科学的有创意的新知识,并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注重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探索、发现、体验,对大量的语言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角色、任务中展开学习,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场所。注重换位体验,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张威老师的语文课《不尽的桥》,刘笑男老师的数学课《密铺》,牛君老师的英语课《地球日》等。还有汪爽老师的政治课《做情绪的主人》,顾玉芬老师的生物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成为各个学科的开展生态体验式教学的引领课。

五、开展生态体验教育的反思与领悟。

(一)生态体验教育应是“爱与尊重”的教育。教师“爱与尊重”学生,多给学生以关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少些技术手段的控制,多一些真挚情感的投入,是开展生态体验教育,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础而重要前提条件。

(二)开展生态体验教育要让教师的生命样态首先亮丽起来。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在当代如果你的教育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那么你就没有资格走上讲台!”要求学生做的,教师一定要先体验,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只有让教师的生命样态首先亮丽起来,学生的生命样态才有可能变得美善、亮丽。

(三)开展生态体验教育不是否定以往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而是要融通各种教育因子,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四)开展生态体验教育要聚焦教育中的“真问题”,以体验的方式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五)开展生态体验教育,要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提升经验,从模仿走向创生。先根据已有体验活动,解决教育中的问题,然后再针对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体验活动的设计,教师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了教育智慧。

(六)开展生态体验教育要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实践操作环节,即营造体验场、全息沉浸、开放式对话和反思性表达。

(七)开展生态体验教育要侧重加强对学生基础品格的培养。基础品格包括诚实、正直、同情心、团结、尊重、责任感、宽容、正义等。

(八)开展生态体验教育要学会同辈群体合作与分享。结语:

我校在开展生态体验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收到一些老师和家长的反馈,他们表达了对生态体验教育的认同和赞赏,虽然开展的时间不长,但已经收到了效果。我们认为生态体验教育可以作为全校教育工作的上位理念,统领其它各方面的工作,实现教育的深刻变革。

综上,只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前线做法和粗浅认识,有些内容我们也只是刚刚涉猎,只有做法,没有经验可言,今后需要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或作进一步的调整。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第二篇:生态体验教育案例(范文模版)

爱的名义

哈尔滨市清滨小学校“生态体验下的德育”案例

案例再现:

2006年7月15日那天是哈尔滨市清滨小学校召开家长会的日子,与此同时,学校的领导们也正围坐在校长室里,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会议临近尾声之时,一阵喧闹声传来,随着这阵声响,一群家长簇拥着学校的一位年轻班主任“闯入”了校长室。正在开会的领导们一见这阵势,都不由得心中一凛,难道是缺乏经验的小老师有什么不当的言行引发了与家长的矛盾和纠纷?就在大家暗自嘀咕的同时,刘艳华校长已经笑着站起来,热情地邀请家长们先就坐,请他们把事情的原委慢慢说。小小的校长室一下子变得拥挤不堪。有的家长激动的根本坐不下,就站在那里与校长攀谈起来。

这位被家长们簇拥的年轻班主任——程洋老师是学校的生态体验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这位曾到日本进行过教学交流半年的小老师教育理念新,就是班级管理经验不足,与家长们欠缺有效的沟通,有些新的理念在班级实施时有时得不到家长的理解。自从接触到生态体验这一课题后,她立刻被深深吸引了,此次家长会她一改原来那种老师滔滔不绝、家长被动“听讲”的固有模式,把生态体验活动引入到家长会上。家长们做了两个小小的体验活动之后,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这不,师生的互动在短短的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一部分家长就受大家的委托来校长室建议学校能对全体家长进行这样的培训或讲座,最好是也能给学生们多做这样的体验活动。因为“这样的体验活动能够触摸到人的心灵深处”。

听到这里,虚惊了一场的校领导们都笑了,因为在刚刚的会议中,主抓家长学校工作的副校长孙海霞同志刚刚在会上提出了自己下一学期的工作设想,那就是把生态体验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引入到新学期的家长培训中,同时还要把它应用到班队会等活动中去。

这一次的不谋而合让学校领导和家长们都格外的兴奋,家长们谈了很多建议、也提到了在教育子女时让他们倍感苦恼的困惑,有的家长们说着说着,竟几度凝噎。一直在边听边记录的领导们也都不由得深思起来。案例分析:

好不容易结束了这次特殊的“家长接待会”后,原本已经临近尾声的领导班子会议又重新掀起了高潮。大家专注地分析起家长们的苦恼和困惑来。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学府区,位于三所著名高校学府的中心。学生家长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博士、硕士比比皆是,这些饱读诗书的家长们面对大学生可以侃侃而谈,怎么反而面对自己稚幼的孩子却反而束手无策了呢?从开始就参与到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的刘艳华校长和孙海霞副校长,又把开完家长会的班主任老师们聚集到一起探讨此问题。在大家的七嘴八舌议论之中,大家都认为,我校家长受教育程度高,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日趋走向不合理范畴里,孩子的压力开始以不同形式的爆发,正是这些不断爆发的形势造成了这些做家长们的苦恼。解决策略: 问题的根源找到了,一份新的决议也就悄然形成。家长们不惜暴露“家丑”自揭自家的短处,无非是被老师设计的体验活动触动了内心的痛楚,我们的家长学校不就是要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成共识、并形成合力来推动我们的教育发展吗?那我们就带着这种可以触摸到人心灵的全新理念——生态体验理念,来开展新学期的家长学校培训工作。

为了让此次活动更有针对性,课题组的成员们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一份是学生问卷,一份是家长调查问卷。目的就是更直接地了解学生和家长在交流与沟通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就是本着这样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生态体验这一全新的理念很快就被清滨小学的课题组成员逐步从教师培训带入到家长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班队干培训和学生活动之中,而它所掀起的热浪却是当初我们这些参与研究和实践的老师们当时所无法想象的。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大概就要数我们学校的生态体验式的家长培训了。

新学期开学初,学校就下发了由课题组的六位核心成员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搜集整理这些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大家发现,调查的家庭不同,家长们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大家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所困惑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一点共识是大家可以从问卷中发现的,那就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爱。在“写出您爱孩子的具体表现”一栏中,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填写的满满的,有的还在背面附页上补充说明,许多具体的事例,让那些还没有做妈妈的小老师们读起来都潸然泪下,不住地感慨着:这些家长真不容易。可是在“您对孩子常用哪些教育方式感到收效较大”这一栏中,我们给出的空位并不大,但是能把它填满的家长却寥寥无几,即使写的较多的也会在这一栏中“注满辛酸”。这与我们上一次与家长交流过程中初步获得的信息基本一致。我们决定在新学期举办的这次生态体验理念下的家长培训,首先就来解决家长们爱孩子却不会去爱反而造成了亲子关系紧张的问题。在这种认知下,我们这一期的家长培训的主题就确定了,那就是 “爱的名义”。

我们把这次培训的地点定在理工大学的一间大教室里。近400人的一年级新生家长共聚一堂。教室内播放着的舒缓音乐并没有给这些孩子刚刚入学的年轻父母们减少多少的压力,他们有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无奈和焦躁不停地打着手机、有的带着几分好奇打量着会场的布置和与众不同的桌椅摆放、还有的甚至还没有坐定就和到会的领导老师商议着可否提前离开„„这些表现并没有给清滨小学的组织者和我校这些生态体验课题组的成员带来不安,因为我们深信,生态体验的魅力会让很多人和我们一样的被它吸引、被它所折服。

转换角色——生态体验帮助家长们认清真我

一场破冰活动,让原本有些拘谨的陌生人很快变得熟识,原本有些拘谨的家长们抛却了矜持纷纷抢起了话筒,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随着灯光的暗淡,音乐声戛然而止,家长们在导引老师的引导下闭上了眼睛,放松着身体。突然,一声严厉的斥责在所有人的耳畔响起:“说过你多少遍了,回家就快点写作业,你没记性吗?”、“整天就知道吃吃吃、玩玩我,长大了能干什么,等着捡破烂吧!”、“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给你讲了几遍了,还记不住,脑子是浆糊做的?”当这样的话语刚刚在人们的耳畔响起的时候,被吓了一跳的家长们有的还忍不住笑出声来、小声的嘀咕之声也偶尔响起。然而,随着斥责声的日益严厉再加上一些刺耳的摔打声、打骂声时不时地炸响的时候,家长们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甚至严峻起来。因为这些斥责的话语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这都是从他们填写的调查问卷中摘录出来的。当那些刺耳的斥责声渐渐停息之后许久,刚才还纷纷抢话筒觉得意犹未尽的家长们都沉默了许久。这时一位孩子的爸爸站了起来,颇有些沮丧地说道:“我刚刚数了一下,十几句话中,我常对我儿子说的占了六句,我以前一直觉得男孩子就应该严厉地管教,我们小时候也都是在父母的棍棒之下教育过来的,我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今天我第一次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听这些我非常熟悉的声音的时候,心里非常难受,我儿子几乎每天都听着这些,他还那么小,那得是什么心情„„”说到这里,这位身高八尺的北方大汉忽然说不下去了,哽咽了几下就颓然放下了话筒。一年一班杨嘉仪的妈妈坦诚的说:“我是一个性格暴躁,自控力很差的人。在辅导我家孩子功课时没有耐性,稍有不对便大声斥责,甚至拳脚相加。以至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刚才听了这些我经常说的话,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对不起孩子。在分享中家长们纷纷说,听着这些话,我就像掉进了无底深渊,我听了这些话心都在哆嗦,更何况是孩子。

这话筒好像突然变得沉重了,一个一个地传递下去,听到的是一位又一位父亲或母亲忏悔的声音。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们都在沉思,那个曾经理直气壮的自己哪里去了?孩子们胆怯、懦弱等等被他们怒其不争的缺点产生的原因,他们似乎已经找到了。

爱孩子就要对他(她)严格要求,否则怎么适应这个日益竞争的社会。这个在调查问卷中占了上风的教育理念,就这样在体验中顷刻间倒塌不见了。“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少吃苦,好好学习比什么都强!”这也是在家长问卷中占较较大比重教育思想。对于这种偏颇思想的讨伐早就在报纸上屡见不鲜了,我们没有苦口婆心去说教,方法还是“请您去体验”。

在“爱心包裹”体验活动中,我们将接受培训的家长分成若干组,每组分一捆布条做为道具,每组自主产生一名家长扮演孩子,其他家长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当家长们听到“不能出去玩,被坏人骗走怎么办?”就在扮演孩子的家长腿上缠上布条,“不许破坏玩具”“这些事不用你做,你只要把学习搞上去就行了”就在扮演孩子的家长的胳膊上缠上布条。我们把从家长调查问卷中家长经常嘱咐孩子的话说完以后,扮演孩子的家长已经被捆绑的结结实实,如同一个木偶,眼不能看、手不能动、嘴不能言。而此时老师又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当二十年后孩子们长大了,即将奔赴在各个工作岗位中,而此时的孩子在家长爱的包裹和保护中、已经变成了一个胆小、懦弱、丧失了动手的能力,创造的天性,探究的欲望与积极的行动的孩子了。因为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家长的束缚、习惯了家长的帮助、习惯了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替他安排好了,而没有安排过的事他们再也不会做了。家长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这时的孩子由于过分的保护已经失去了善于观察的眼睛、勤于思考的头脑、敢于开拓的行动。家长们此时真是感慨万分。

一位孩子的奶奶这样说:“我已经快70岁了,人生也快走到头了,这是我这一生中听得最好的一课。我的儿子、媳妇忙着工作,小孙子从小就是我带着。可以说,他比我的命都重要。我总想把最好的都给他。我孙子今年上学了,可他没自己洗过脚、连一块小手绢都没自己洗过,因为我舍不得。可是上学的这半个月里,这孩子不是丢这儿就是忘那儿的,原本挺聪明的孩子,现在一找不到东西就急得直哭,小朋友一笑他,连自信都快没了。孩子累、我也累。我没想到,是我为他做的太多,反而害了他。我很后悔,今天应该让我的儿子和媳妇请假都来听一听。孩子将来跟父母的时间更长,他们拉了这课得补啊!”老人的话,引起了许多家长赞同地点头。

原本计划中两个半小时的培训时间在大家总是有话要说、有经历要分享、有感悟要倾诉的状态之下,整整延长了一个小时。

那些整天喊着“忙、忙、忙”的强人型家长在“撕纸条”的体验活动之后,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看清了“孩子”和“事业”孰轻孰重,也思索了该怎样去平衡二者的关系;

那些总是为孩子的安全无畏担心的慈爱型的家长们在“蒙眼”活动中体验到,孩子的一生总会经历困难与坎坷,爱他就要在他困难时扶一下,总要放手让他在历练中变得更强;

那些总是一味地抱怨孩子做事不够细心的完美型家长,在做了一张简单的“测试卷”,却得了“零分”后,即使听到近400人中只有三个人做对了的时候,也并没有如释重负,只是想到自己孩子的那些“马虎”也应该宽容的谅解,以后还是少些责备,而多去帮助他们分析和查找解决办法吧;

那些总觉得孩子还小,还没到需要自己参与的粗心型家长,在“爱与责任”的体验中经历了“飞机失事”这样大的“人生考验”后,流着泪诉说自己对孩子殷殷的期待,恳切地表达着,一定要把欠孩子的陪伴、交流都补上,绝不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再留下遗憾„„ 活动反思:

清滨小学的家长学校开办的历史已经有20多年了,但这一次的家长学校的培训却连续创造了几个第一。第一次我们连续进行了四个小时的培训,中间没有休息;第一次我们来的家长没有任何人舍得中途离席;第一次我们在培训中看到家长们那么多的眼泪,无论是身高八尺的汉子还是年逾古稀的老人,都曾在分享中数度凝噎而不能语;第一次我们在说了培训结束后,我们的身边围绕了那么多不舍离去的热心家长们。

这次会后这三百多位家长都填写了活动反馈单。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无论学识如何,所有的家长都把培训的反馈单填写的满满的,他们真诚地与我们分享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那一句句真挚的话语几度让学校的几位组织者阅后潸然泪下。

一位孩子的妈妈写到:“我近40岁的高龄生下女儿,她承载着我一生的梦想,我省吃俭用送她学钢琴、学舞蹈、学表演,然而她并没有变得活泼开朗,反而日益内向胆怯,我失望之余就更加严厉地要求她,甚至打她,每次打完她我就和她一起哭。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这么爱她、不遗余力地培养她却换来了她的疏远和懦弱。参与了培训之后,我终于懂了。第一只有一个,我要她什么都做第一对她是不公平的,她对于我来说,有那么多的“唯一”,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做不到的,如果她也确实喜欢,我会尽力去帮助她,但再也不会强逼她了。谢谢学校,让我找回了我唯一的’宝贝’。”

我们感谢那场“破冰”活动,让原本有些陌生和拘谨的三百多位家长,打碎了内心的防备、焦躁甚至是漠然等不良情绪所包裹着的坚冰,使生态体验这艘充满活力的大船驶入了他们的心田;我们感谢那随后的“试卷测验”,它让习惯于站在高处的家长们重新定位,站在了和孩子同样高度的水平线上,这种回归式的体验帮助家长们缩短与孩子的距离,开始学着换位思考孩子们遇到的问题;我们也感谢那一句句刺耳的“斥责”,是它让家长们在心惊中学会了赏识,让“挣脱了束缚”后的他们明确了给孩子一份天地,让他们驰骋的重要。

这就是生态体验的魅力所在,它让体验成为师生、亲子互惠共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它给了我们一个最重要的提示:那就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唤起一个人的蕴藏在内心的美好愿望和情感体验,而这种美好的感受和体验必将会给我们带来享受和幸福。

第三篇:生态体验教育二次培训心得(范文)

生态体验教育二次培训心得

3月28日,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生态体验教育二次培训。

通过这次拓展培训完全颠覆了以往我脑中传统的培训模式,以往传统的培训方式偏重于“你讲我听”,或是“你教我做”的模式,容易忽略作为参与者的亲身感受,枯燥知识点的堆砌。但今天这种全新式的拓展体验式培训完全改变了这种现象,老师们通过个人亲自参加的一个个互动游戏充分的调动起了活跃的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在活动中充分的参与,获得个人的体验,并在培训者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交流分享个人体验,从而提高了培训的效果。使所参训的学员完成了一次终身难忘的体验。完成了一次对自我心灵的深刻剖析,是观念与观念的对视,文化与文化的交流。

这次新颖独特的培训方式让我感悟良多,受益匪浅。通过拓展训练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得到的感受与心得体会也非常丰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明确领导极其重要。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定之后,各司其职,有利于明确责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思考怎样做好。

2.做事要先做计划,再开展行动。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如果大家先做好沟通与计划,而不是急于完成各自任务,就能更快取得整体团队的胜利。

3.应学会遇到问题换位思考。在工作中,不要为表面的现象所困扰,有些印象其实是主观的臆想,需要你的耐心和智慧,通过分析、判断,充分了解它的本质,通过组织、协调达到目标,通过沟通交流,才能建立多赢的局面。

4..知识和技能还只是有形的资本,意志和精神则是无形的力量。拓展训练就是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身上,而自己却从未真正运用的力量。

在拓展培训中,老师的潜能被完全激发出来:那同事之间无私帮助的感动、那对团队巨大力量的感悟、游戏中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样的体验也许生命中只有一次,不过一次也就足够,会让人记得一辈子。

第四篇:生态体验心得

我的培训心得

这次,我参加了一小的全封闭式的、高质量的、全生态体验式的“生态体验式德育”的专题培训。为期3天的培训已经结束,而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我真的很不舍离开培训现场,这是我经历的最难忘的一次培训,也是我见过的运用最新颖、最活泼的形式的一次培训。生态体验式德育培训,真的是让我的心灵震撼,让我的生命感动。

专家由浅入深、精辟、精准的讲解,让我对“生态体验式德育”理论有了全新认识和深刻了解。经专家的陈述与介绍,我知道了:“生态体验式德育”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是生态体育理论与实践是20余年形成的学术品牌。它融生态和体验于一体,既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又是一种有魅力的教育模式。它汇聚当代一线教师们的宝贵经验,上升为本体性理念,既包含中国元素,具有名族精神血脉,又面向世界,具有原创性中国特色德育理论气质。它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体验、思索、领悟情境活动存在的丰富德育内涵,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生态体验式德育针对区本、校本真问题,注重实效;是基于脑、培育脑的有效教育模式;是融通教育资源、优化生命样态;是师生健康成长与幸福人生的科研平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德育体验状态,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求感悟,在活动之余有所反思。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有了真实的感触,从而获得精神领域的一次次升华。生态体验式德育具有互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特点。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核心理论是:“三重生态观”、“体验本体观”和“生命样态观”。姚教授温婉提出为了保证体验者能够“全息沉浸

感受心灵震撼

分享生命感动”,要求全体学员遵守体验活动公约:

1.尊重生命感动:全程参加,不得中途退出,不可私下分组,认真倾听他人诉说不要鼓掌,分享不要有声响;

2.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生命奉献,谢绝录像、摄影、录音,关闭手机,分享他人情感感动的保密原则,营造和谐氛围。

3.尊重自己:放下自己,全身投入;珍惜自己的生命时间诉说自己的真实感受。

4.尊重自然馈赠:保持体验场的安静,不吸烟,自己使用的一次纸杯请重复使用等原则。

这次体验活动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的:营造体验场----深度体验----开放式对话----诱发生命感动------形成体验之思。在这次体验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小组形象设计是体验者的群集作品,是组内成员的智慧结晶。创作群集作品的过程,是提升个体生命力量,调适群集关系的有效载体。组际展示是组群生命向更大的类生态群落融入、并奋力提升的过程。教师(导引者)要善于营造体验场的氛围;体验场不仅可以捕捉到体验者的话语冲突,也是相互开放、相互悦纳的场所;导引者的真功夫就是理解体验者的生存感受,并从学生(体验者)的生存感受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反思教学经验,调整师生关系,诠释生命意义。

而在大型亲验活动“心灵之旅”给我的感触最深,在这活动结束后,许多老师踊跃地将自己的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位老师谈到:在现实学习中联想到了自己的学生,他们生理,心理还未完全成形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差,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还不足很多事情对他们来讲还是未知数,需要他们去摸索,他们就像“落后者”,在探索未来的过程中需要有人给他们引路,更需要有人关心爱护他们,而这个人就是我们教师,引领他们走过人生最初的这段路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帮扶”,更多是适度放手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路。

第五篇:生态如诗,体验似水

生态如诗,体验似水

——谈我园生态体验教育中园本资源的有效开发与运用

作 者:张 晏

单 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西新桥幼儿园

摘 要:

本文阐了在环境教育迫在眉睫的今天,我园以“生态体验教育”为平台,寻找园所具备的资源,并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环境资源、努力开发园本课程资源(小班年级部“绿色家园体验”系列课程、中班年级部“绿色童话体验”系列课程、大班年级部“绿色节日体验”系列课程)积极培养园本教师资源、巧妙运用本土社区资源来提高幼儿、教师、家长、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关键词:

生态体验 园本教育资源 开发 运用

多少年来,地球母亲悄无声息、任劳任怨地哺育着人类。过去她的娇蔼面容,婀娜多姿,如今却几欲面目全非,唱歌的鸟儿不见了,代之以嘈杂的噪声;柔暖的和风随后而到的却是暴风中夹杂着黄沙迎面扑来„„人类环保意识必须觉醒,环境教育迫在眉睫。作为国家级绿色幼儿园,我园以生态体验教育为特色,将“生态体验活动与幼儿发展研究”立为课题研究内容,尊重幼儿的权利,重视幼儿的自主精神,引导幼儿与自身周围的环境发生联系,并通过自身参与环境的互动,从中获得教育和自我的发展。

一、何谓幼儿园生态体验教育

幼儿园“生态体验教育”是幼儿环境教育的深化,把“教师”称为“导引者”,把“幼儿”称为“体验者”,导引者本身亦是体验者,通过营造体验场、开放式对话、反思性表达等方式,通过有生命感动的体验活动和生命阅历,导引幼儿进行开放式对话,讲述体验活动的现场感受,开启幼儿的不同感悟,进行反思性对话,使幼儿在探究和自主感悟过程中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加强各类能力的提高。“生态体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意识、一种 教育理想渗透于我园教育之中。在进行生态体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幼儿园园本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是保证生态体验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的有效保障。

二、生态体验教育中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运用 1.充分利用园本环境资源

我园潜在的生态体验教育资源相当丰富,对于丰富的物质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生态体验环境。如:利用幼儿园特有的自然场地(种植园、小池塘等),为绿地设计环境标志,开辟环境长廊、体验专用活动室包括绿魔棒环境探索发现室、绿泥巴创作艺术室、绿精灵演绎室等,还利用废旧物质资源、媒体物质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学习环境,如:收集废旧物做成游戏材料投放到区角中,开辟环境图书柜,巧用自然角,借用音像等多媒体设备等进行环保教育的宣传。2.努力开发园本课程资源

我园以主题活动为教育的主线,在重视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渗透生态体验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富有创造性的“绿色体验活动”,如:“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绿色小话筒”、“环保节目周周演”、“环保脱口秀”等。此外,挖掘各个环境日专题活动,将它们作为对幼儿进行体验教育的良好挈机,针对环境节日的不同主题进行重点教育,并且有效利用一些正面素材引起幼儿意识上的重视从而加强行为上的规范。今年,我园更是深入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将生态体验活动细化到每个级部,这样不但整个园所深入研究环境教育涉及的范围变广了,而且每个级部都能利用各自的资源特点进行集中钻研。

小班年级部“绿色家园体验”系列课程:我园借助亲子基地的资源,通过体验式家园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逐步培养生态意识,具有初步的环保行为。我园在小班级部开展了“家园环境趣味运动会”、“家园沙龙环保金点子”、“家园小巧手废旧物制作活动”等主题亲子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小班的幼儿学会了从自我出发去了解身边的环境教育,从而初步具有了保护环境的能力。

中班年级部“绿色童话体验”系列课程:我园在原有童话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体验类童话作品的欣赏和学习,让幼儿感受作品中所蕴涵的环境知识,促进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童话秀”是我园一直在进行的一项特色体验活动,我园在中班年级部尝试将“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与“童话表演”相结合,不仅对幼儿有颇深的教育意义,而且利用童话中拟人的角色更能深入幼儿的内心,起到更深层次的环保教育意义。已经有主题课程《小水滴的旅行》、《口香糖的控诉》、《绿精灵的遭遇》等十个主题日趋成型,这些课程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并且意味深长,给人留有思考的空间。

大班年级部“绿色节日体验”系列课程:我园在省节日课题的基础上,通过环保体验类节日的主题性体验活动的展开,使幼儿体验节日中的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文化,养成自觉的环保习惯。在大班的每个教室,都布置有一面具有班级特色的绿色节日主题墙,上面张贴了每个富有代表性的环境类节日。教师、家长、幼儿共同为绿色节日活动的开展收集各种丰富的资料,让幼儿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产生了解绿色节日的浓厚兴趣,此时教师便不失时机地展开针对性教育,并且进行延伸活动,将环保理念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大班级部至今已经成功地开展了“小水珠的旅行——世界水日”、“可爱的地球——世界地球日”、“播种绿色——植树节日”、“香香的米饭——世界粮食日”等主题课程活动,每个活动都紧紧围绕绿色环保概念展开,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了,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也逐步养成了,教师也感受到了教育的成功,得到了有效的宝贵经验。3.积极培养园本教师资源

我园拥有一支“绿色园丁”队伍,在增强教师理论素养,正确认识生态体验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要求老师利用各种途径,不断丰富环境知识,掌握环境现状,增强教师“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此,我们在教师之间开展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活动:(1).理论强化提素养:我园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专家生态体验教育讲座、课题研讨沙龙以及教师环境意识的调查问卷,并且在幼儿园网站上建立绿色体验论坛,丰富教师的知识素养,为今后体验教育的深入研究储备了良好的理论资源。

(2).系列活动注实践:针对生态体验特色教育,我园在教师中开展一系列的环境体验金点子活动,如“节水妙招”、“废旧物巧利用”等。其中开展的“一张纸,作用大”的活动收到比预期更好的效果。以前教师的笔记和很多记录、打印材料,都是用过就随手丢弃了,自从开展了这项活动以后,教师都能节约用纸,巧妙用纸,自觉地将笔记和打印纸双面使 用,还将一些打印错误的纸张作为画画的底稿和做纸浆的材料,并且很好地将幼儿的绘画用纸进行再利用,用于折纸等活动。这样充分利用了纸张的最大价值,体现了爱惜资源,充分利用资源的理念。另外,我园的创意分类垃圾箱也得到了充分的使用,将一些资源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回收再利用。

(3).勤于笔耕促成长:我们鼓励教师勤于笔耕,不断对生态课题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推陈出新。我们的教师具有良好的钻研精神,在扎实开展各项体验活动的同时,还积极撰写各类论文、案例。也正是由于我们切实地开展了每次的活动,所以教师才觉得深有体会,才有资料可以收集,才有文章可以撰写。这样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教育理念得到了体现,一举两得。

4.巧妙运用本土社区资源

(1).体验式家长学校: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它赋予了新时期家长工作全新的内涵。我们幼儿园在新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朝着“以个体环境影响家庭,做到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方向努力,一直坚持开展具有我园特色的一项重要的家园活动——体验式家长学校,通过“在体验中感悟,在互动中交融”的方式,使幼儿环境教育的特色深入人心,达成共识。以体验式家长学校活动为切入口,我园成功举办了“家园环境趣味运动会”、“家园环境教育半日开放活动”,这些活动分层分批对全园家长进行了互动式的培训,不仅开拓了家长工作的新思路,而且还让环境教育逐步地走入了家庭,成为又一个教育幼儿的良好方式。

(2).亲情式社区活动:在注重开展家园活动的同时,我们也不忘记利用我们周边良好的社区资源,在社区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建立社区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并且根据幼儿一日活动的需要以及环境教育突然色活动的需要,带领幼儿开展亲情式社区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亲情式”体验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注周围生活的环境,从而发自内心地想要保护我们的环境,在感情上自觉形成一种环境价值观并体现在日常行为习惯中。“携手护绿,人人有责——植树节社区环保宣传活动”是我们幼儿自行发起的,在活动中不仅幼儿个个参与,还邀请了社区的居民参加,有些开始不愿意参加和不理解我们 活动宗旨的居民在我们老师、家长以及幼儿的共同努力下有了观念性的转变,不仅最后积极参与我们的行动,还把绿色倡议传达给其他居民。通过此类活动,我们的幼儿不仅在意识、行为上有了明显地提高,更在感情上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对园本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运用,我们的生态体验教育获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孩子们活泼开朗,乐动手,好探索,环境意识增强,良好行为习惯渐渐养成,生命教育的意义在幼儿身上得到最大的体现;教师们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热衷于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家长们开始重视幼儿环境教育,以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去影响幼儿,教育幼儿。

通过对园本资源的发开有运用,“生态体验教育”的种子正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的内心并且体现于行动。

我们已在生态体验教育这条起跑线上起程,因为有恒心、有智慧,我们的生态体验教育之路会走得更加稳健;因为有经验、有启示,我们以后的研究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我们愿意永远和孩子一起成长,相信我们的成长之路会充满绿色,撒满一路阳光。

参考资料:

1.卞海勇 《生态体验教育:感动心灵》 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2007.02 2.刘惊铎

《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教育研究》 海南科技出版社 2006.11 3.周刘波 《感动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5.03 4.姚亚革 《臻于美善境界的道德教育模式环境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11 5

下载生态体验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体验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体验,中国式的德育力量(原创)

    生态体验,中国式的德育力量——记2010生态体验年会经验交流所悟所感陆虹德育,是给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和自主精神的教育;也是在一个人成长多年以后,能想起的触动心灵的美好瞬间。刘......

    充分体验,营造语文生态课堂

    充分体验,营造语文生态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怎么样?它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最佳生态园地。在这个生态园地里,教师以自己的思想、情感、语言、技巧给学生有效的指......

    生态体验阶总结小班08.6

    生态体验下的文明礼仪教育阶段性总结 小班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推荐)

    三.生态文明教育 (一)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 大力开展对公众的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使公众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 (二)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 生......

    夏令营与体验教育

    让暑假成为中小学生接受体验教育的黄金之旅 孩子暑假的生活、学习安排,是家长、学生、学校、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对现在的许多孩子们来说,暑假作业、家长作业和各类的特长补......

    体验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根据少先队体验教育内容的要求,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我校少先队工作的新发展,促......

    自然体验教育准备材料

    自然教育:环境伦理,趣味游戏,学习LNT准则无痕山林。 自然观察:观鸟,观植物,植物认知。 自然艺术:自然手工,植物贴花,叶拓,自然摄影,笔记大自然。 LNT,即Leave No Trace的简称,直译意为“......

    学习新教育心得体验

    学习新教育心得体会 “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这其中包括教师、校长、父母和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新教育认为, 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