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11:5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用技术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用技术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第一篇:通用技术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通用技术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一、研究背景

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该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而在现行高等师范院校中,并没有开设技术教育专业或设置有关的选修课程,这就使得通用技术教师不能系统的获得相关的知识。尤其是《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一节中“草图的绘制”,第七章涉及到的“金属加工工艺”,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视频资源能够弥补教师某些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把更为专业的学者和职业技术人员通过视频媒体的形式请进课堂;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审美愉悦,变“要我学”为“我乐学”;能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过程、方法、细节等活起来,动起来;能减轻教师劳动负担,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效率。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越来越需要与教材内容,尤其是教学重难点相结合的媒体素材参与到教学中来。

视频资源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这个课题,是适应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提出的。通过恰当运用视频资源进行组织教学,可根据实际需要点击音像资料,能够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大量形象化的视频资料,密切结合知识点,给学生感官上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内涵要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能够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影响教师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教育艺术与审美情趣,可以激发和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

二、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一)编制视频开发大纲

课题组在课题立项后,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QQ群以及QQ群的电子邮件发送了开放式的选择题:“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您需要那些方面的视频帮助您教学?(可以多选)

1、金工

2、木工

3、技术试验

4、草图绘制

5、其他______________”,收集了其它通用技术教师对于视频资源的需求。课题组结合上述收集的资料,再依据《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科书(苏教版)、教学参考书苏教版及其他一些参考书,编制视频开发大纲。

课题组认为,视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课堂使用型视频,另一类为拓展性视频。第一类视频,具体可以分为两块内容。“课堂引入型”,视频冲击力强,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时长适中。“课堂知识讲解型”,主要是将课堂无法现场演示的知识和技能全面和正确的教授学生,比如金工、木工和技术试验等。第二类视频,激发兴趣,拓展视野,片时较长,文件大,可挂在校园网上,便于学生学习。比如,央视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鸟巢、水立方等中国大型建筑的系列影片。

(二)视频资源的开发模式

1、网络收集(1)借助于搜索引擎

它是收集、整理网上信息资源并按一定规则加以整理和组织,提供人们按相应的规则提取信息线索,并能直接链接到相关站点的网上信息搜索工具。目前重要的搜索引擎有谷歌google、百度baidu、新浪sina等。这些搜索引擎通常都是提供两种方法检索相关信息。一种是按主题范畴检索,即按类目查找,另一种是关键词查找。

(2)直接利用视频搜索系统

目前视频资源在网络上的传播也越来越盛行,视频信息日益丰富,专门的视频检索系统也应运而生,利用这些专门的视频检索系统,也可很方便地查找到所需视频信息。从搜索范围分析,全球的视频搜索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以Google, Yahoo, Openv, Blinkx等为代表的全网搜索,其搜索对象包括电视台内容和网上内容,同时大多数网站还提供个人视频内容上载;二是以Myspace,Youtube, Tvix为代表的本站搜索,其搜索对象主要是网民上载的视频短片。从搜索技术分析,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文件搜索,Google、Yahoo、Tvix、天天在线等都属于此类;二是文件搜索与视频内容搜索相结合,Openv、CCTV、Blinkx都属于此类。

2、VCD光盘/录像带获取

影像素材大多数是来自VCD或录像带。VCD光盘中的信号可以使用超级解霸转化成AVI,而录像带中的素材则需要专用的视频采集卡来采集。

3、录制TV节目

(1)将DV作为录像机,以Sony DCR-SR100E为例说明。用AUDIO/VIDEO(音频/视频)连接电缆,复合端子插在DV的A/V孔,音频(白色一左声道,红色一右声道)、视频(黄色)插头接在TV后相同颜色的输出(Out)插孔上。将DV上的Power开关设定在VCR位置,同时按下REC键和其右侧的键,就可以录制TV上正在播放的节目到DV了。

(2)使用TV卡。比如天敏影视大师,这是集TV电视接收、DV摄像机输入、AV模拟视频输入三种功能于一体的高性能视频采集卡,一卡多用,用户既能在电脑上收看和录制电视节目、又能转录DV带、还能使VCD/DVD机、录像机或模拟摄像机能接人PC。另外现在也有电视盒,比如天敏UAD-TH100无线数字电视盒,可以直接录制电视和定时录制。

4、自主开发

(1)根据需要精心设计脚本

一般的通用技术教学的视频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环节的要求,通过学生情况的分析、课堂教学的情境的分析,对所需的视频采集进行充分的脚本设计。

(2)准备相关材料

一般来说教师在脚本基本确定后,会进入器材、素材、人员、场地的准备阶段。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本着经济、方便、高效的原则去准备。(3)进行视频的采集(4)后期视频编辑加工

采集的视频通常不会直接使用,一般要经过加工处理。教师选取专业视频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或者“会声会影”等视频处理软件。

针对四种开发模式,运用比较广泛和成熟的是前三种。第四种模式,对拍摄教师的各方面能力的要求较高,开发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必须具有摄像器材等硬件设备,必须有足够的软硬件的知识。对于被拍摄对象也有很高的要求。课题组曾组织过一次“金属加工操作”的拍摄,由于演示人员的加工技能科学性不够而无法满足拍摄要求。所以,课题组完全自主开发视频资源在现阶段行不通。

(三)视频资源编辑

1、视频格式转化

视频编辑对素材是有格式要求的,可以采用视频转换软件WinMPG将所有的格式转化为MPEG1格式,以便“会声会影”编辑。

2、视频剪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剪辑和编辑视频已经不再是电影、电视工作者的专利。编辑软件的操作越来越便利,可以使用Adobe Premiere、会声会影和TMPGEnc Plus等软件。

(四)视频的应用

课题组赵阳老师使用视频资源进行了一次课堂实践。在一个班级采用《钳工》视频进行45分钟教学,课堂气氛沉闷;课后进行学生抽查,现场问答,学生对加工的大体流程,比较清楚,但是却不能用技术语言进行必要的描述。在另外一个班级,缩减教学内容,将45分钟的视频按照知识点编辑成七块内容(钳工常用设备、钳工基本技能、平面划线、常用工量具、立体划线、平面划线实例、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在正常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穿插视频的播放,主要播放了(钳工常用设备、平面划线、常用工量具、平面划线实例、安全生产注意事项),该次的教学效果远好于前一次的教学效果。

课题组认为,视频媒体的使用要恰当,不能将课堂变成“放电影”,也不是每堂课都有必要使用视频。如果视频在课堂引入和课堂衔接时使用,时长最好控制在30秒,不能过长。如果用于知识点讲解,时间不能超过2分钟。

三、研究的成效

(一)显性的成效 1.视频资源库的建立

鉴于开发视频资源的工作量巨大,因此我们首先确定把课程标准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与教材的整合作为资源开发的重心。课题组采取交叉合作的办法,每个成员都分配了资料搜集的任务,一段时间后集中交流归类整理;然后成员互换分配的任务,去补充完善。经过两次修改完善,该项工作已经完成,在校园网内完成了共享。2.相关教学论文有效积累 为解决课件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学习课件制作的技巧与经验,交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心得体会。一年来,组内教师积极撰写了为数不少的相关论文,其中《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获得了市二等奖,课件《技术试验》获得市三等奖。这些表现在校内外引起很大反响,推动了学校教科研事业的发展。

(二)隐性的成效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用智慧和灵感。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视频资源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2.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生动化,更加具体的反映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3.提高了教师组织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认识

通过细化研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多媒体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视频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感触很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视频的时长要控制得当

整堂课视频进行教学是不合适的。比如采用《钳工》视频进行45分钟教学,课堂气氛沉闷;课后进行学生抽查,现场问答,学生对加工的大体流程,比较清楚,但是却不能用技术语言进行必要的描述;学生的画图能力也没有提高。

使用视频比较好的方式是:必须对视频按照教学内容分割处理,每段视频的是时长不能超过一分钟。结合其他媒体一起使用,教学效果比较好。

另外,对于技能型知识,去实验室进行现场操作是必须的。但是视频媒体可以应用在去实验室之前的准备课。

(2)教师不能让现代教学手段全盘取代传统教法

多媒体在于辅助教学,不能全盘取代传统的教法。课件要适时,符合教材情景需要。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让教师充当放映员,让师生都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转。

(3)学生不能从学习的主人沦为无聊的看客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学生的学,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先传统手段的师生交流、讨论都在光、声、图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成为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无聊的看客,常常停留在对精彩画面和优美音乐的欣赏上,而对实质性的学习内容不去留意,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课堂上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收获甚微,课堂教学不能取得预期的高效率。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有目的、有能力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的人。在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在设计课件和组织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适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类型的讨论题、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会感到有张有弛精神饱满,他们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4)多媒体不能从教学辅助手段升格为师生的中枢神经

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有些教师怕操作失误,就让计算机老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教师则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这样的课便成了“流水课”。这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和学两方面构成的有机的、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包括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学生灵动的思想、智慧的火花也不应被程序化的课件束缚住。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课题的结题不应是研究的结束,而是更加深入研究的开始。将资源库建立搭建成一个网络平台,并具有搜索功能;平台可以统计视频资源的使用频率,便于扩充、删减、修改。

(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无疑可以大大丰富课堂知识容量,它的光、声、图像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发挥学生的潜能,但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教师、学生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要认识和审视。

(三)教师有待与多媒体教学一起成长。在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充分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使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培训,让他们能在多媒体交互式学习中真正唱起主角。现在的学生,经常能有机会通过互联网来吸收大量的信息,但是网络学习的目标意识、以及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还迫切需要加强。

参考文献:

[1]肖谦益,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7,08. [2]张化斌,《视频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湖北·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3. [3]王晓玲,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建设的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05.[4]黄清,中小学校园课件素材资源库的建设[D] ·华中师范大学,2006 [5]《浙江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

第二篇: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音乐课堂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模式上进行研究,从而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看,他们对一切都存在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从年龄特点看,因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注意力比较薄弱,往往只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教师的教学艺术“寓教于乐”,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融时代性和目标性为一体,实施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人文的音乐教学之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教学思想与实践的最大价值。

因此,音乐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进而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作品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其进行超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再现音乐意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而奇思遐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方法的优劣关系到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各种教学方法的作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作为音乐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探索和选择教学模式,设计和创造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

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是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新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因为在未来的新世纪,没有创造能力,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在我国,音乐教育的兴趣,创造,表现都已经成为众多音乐界人士广泛关注的课题.我校研究的这一课题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是适应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舞蹈的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来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协调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重点把握以下几点:研究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指导者应该怎么教.即要突破传统教育框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2 是探究作为教学主体和学习者应该怎么学.即教师创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三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一步:舞蹈兴趣

创设音乐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所描绘的世界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审美体验.第二步:参与

设计音乐实践活动,让全体同学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音乐知识,掌握音乐学习方法.第三步:表现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良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技能和成功感,提高自我表现能力.第四步:创造

引导学生通过吹 拉 弹 唱 舞 写 画 等创造方法去表现音乐,创造美,提高审美创新能力

四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兴趣----参与----表现----创造” 音乐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的、开心的掌握基本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

(2)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融时代性和目标性为一体,实施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人文的音乐教学之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教学思想与实践的最大价值。研究的内容

(1)提炼“兴趣----参与----表现----创造” 音乐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2)探究“兴趣----参与----表现----创造” 音乐教学模式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策略.五 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巧妙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创设情境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可采取感情导入式,激情表演式,趣味拼盘式,设置悬念式等引导学生很快地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已有的审美知识、经验和感觉,了解和理解“文本”的意义和内涵,然后根据现实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例如在唱歌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自主解词释义,尝试读谱,理解作品,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分析流派、风格,最

后提出一些如价值观方面或生命的、美学的、现实意义的一些问题。使学生由外部活动刺激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提高对学习本身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音乐课堂中舞蹈等恰当引入,不失为创设情境的一个好方法。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既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又有许多相同之处,从而使得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这种艺术之间固有的相互融合趋势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存在某种同构关系,即所谓“艺术通感”。将舞蹈融入音乐中达到“艺术通感”的境界。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到了形象活泼的画面,听到了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这种听觉、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从中体会乐与人、乐与景、景与人之间和谐的美,从而让学生细致入微地理解了音乐作品,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习激情,调动学习情绪,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注重互动合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即生生互动合作和生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它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音乐课堂中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提倡真理面前师生平等,使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搭建起“师生互动平台”,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学会“学习”。当然,教师是新课堂改革下课堂创新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教师只有不断创新、上下求索,才能使学生焕发出无限的创新能力.三、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

在教学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的、开心的掌握基本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传统的音乐教学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新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地域不同、城乡差异等方面。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更具弹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如:童话故事表演唱、音乐家的故事、外国儿歌等。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个人的兴趣只

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音乐的实践有很多。如:演奏乐器、唱歌、欣赏、舞蹈、创作等。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四、提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

在教学中,改变老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的满堂灌现象,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观念,充分相信学生,提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音乐课不能象一般知识课的教学方法一样,非常严肃地讲解,或者单纯使用灌输性方式“填鸭式”教学,也不能象民间艺人一样,仅仅采用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授的方法,当然也不能象专业音乐学校那样强调某些技能的训练,更不能说简单地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了。一堂音乐课的成败,归根到底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学效果的好坏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我们必须转换教育旧观念、旧模式,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设一切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全方位置于课堂教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五、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有了机会,不少学生还不能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参与教学的能力。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水平参差不齐,作为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在声乐方面有好的天赋,有些学生的乐感特别好,有些学生在器乐方面有一技之长„„我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蔼、耐心、热情地帮助、引导他们。在教学中,细心观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教法,热情地肯定他们的进步,决不吝惜赞扬之词。当他们出现错误时,认真指出、耐心纠正,从而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进而产生兴趣,增强学好音乐的自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通过实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创建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体现出对学生深深的关爱。,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激励,增强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主体作用。

3、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由专业型转向研究性,教师在研究中提升,又在提升中积淀。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研究论文多次获奖。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作品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其进行超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再现音乐意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而奇思遐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方法的优劣关系

到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各种教学方法的作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探索和选择教学模式,设计和创造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第三篇:错误资源结题报告

县级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与研究》

结题报告

—— 务川自治县第二小学高数组

结合本校高数组提出的县级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错误资源的利用与研究”,两年多以来,我校高数组教师积极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为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到今天为止我们的课题研究也圆满结束。下面将课题研究做一个结题汇报:

一、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划阶段 2014年3月1日--5月31日,确定课题,制定计划及具体方案,明确目的。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14年6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课题交流,教学实践,定期小结。

第三阶段:反思阶段 2016年1月1日--3月31日,讨论研究,反思小结。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2016年4月1日--5月6日,总结成效,交流得失,撰写总结。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描绘教师捕捉与利用学生错误资源能力形成轨迹,形成一定的课堂错误资源,研究与利用的理论和实践。

(2)针对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对小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的思路:以课堂和学生作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两方面研究,总结错误的类型、特点及成因,构建策略。

(2)研究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行动研究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为有效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教师能自己积累素材,分析原因,充分挖掘错例中的教学资源,养成了研究学生,反思教学的习惯,改变了以往学生出错采取单独订正,集体讲解和个别面批等形式,而是充分重视了错例的价值,还原了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促进教师有效开展“错因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学生错例改进教学策略”等活动。

调查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在课题实施之前,课题组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摸底调查,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包括:概念不清、法则不明、新旧知识干扰、语言理解能力发展不完善等智力因素,以及受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定势、学习习惯不良,态度不够端正,信心不足,意志不够坚强,学生粗心产生的错误等非智力因素。采取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为后期课题的有效实施铺路架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经验总结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在两年的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从事课堂教学,课后从学生作业错例入手,展开学生的真实思维,找出出错症结,并以案例进行记录与反思,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把“小问题”做出了“大文章”。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效开展“错因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学生错例改进教学策略”等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经过两年的课题实践,我校课题组将错误资源分成了低、中、高三级,以计算性、概念性、审题性、习惯性等普遍错例和典型错例,分类记载在错例记录本上,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素材,并逐渐形成了“错例题库”。两年来,我们课题组教师共撰写了二十几篇有价值的案例、和课题方面的论文,为避免同样错例的再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我高数组建立了“错例分析与纠正”记录本,并开展了“数学错题手抄报”的竞赛活动,同学们在病例的获取中,能积极主动地分析病因,并开出新“处方”。学生能有效的走出错误的思维,消除了畏难情绪,理清了思路,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状况,获得了轻松的学习心态,改错成了一件快乐、有意义的事情。学生变得更会学习、更爱学习了。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

(二)研究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对策(在每一学期阶段性小结中我们做了详细的汇报,今天不做说明)。

(三)错误资源对教学的影响及其它地位研究。

1、巧用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课堂上提出“三敢三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责怪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问、敢做。

2、正视错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正因为学生会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我们应该宽容地、理解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花卷。比如,五(1)班有一个叫田攀的学生,平时回答问题相当的积极,就是答不在点上。尽管如此,我也是为他点赞,鼓励他认真思考,更加完整的表达。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培养,他才敢与教师、同学交流。

3、自主纠错,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例如,我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几和少几”的应用题时,出示例题,学校里栽了85棵柳树,比杨树多37棵,栽杨树多少棵?要求学生自己读题,寻找出条件与问题,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列成85 +37=122(棵),有的学生列成85-37=48(棵),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算式,我没有立即评价哪个对哪个错,而是让学生自己再认真读题,想一想柳树和杨树比,谁多谁少,求多的还是少的。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将错就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本来想通过摸球实验验证白球的个数多时,摸到的可能性就大,黄球的个数少时,摸到的可能性就小。结果发生了意外,连续摸到的几次都是白球,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我在这是就动员学生从刚才摸球入手,查找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原来在摸球之前没有充分把球摇匀,莫球的次数还没有足够的多、、、、、、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怎么办?重新做一次显然太费时费事。我就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如果继续摸下去,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讨论的异常激烈,继续摸下去会出现白球次数多,黄球次数少,也就是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到黄球的可能行小的结果。我又继续组织学生摸了15次,随着数据的变化,果真出现了大家预测的结果。错误之所以是宝贝,其价值有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教师通过集体查错、思错、纠错活动获得新的启迪。

六、预期研究成果与得到解决的问题

1、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批判思维,学会数学的思考。教师帮助学生自觉、主动收集整理错题,引导学生尽量详尽地分析错误原因,参照正确方法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完善认识。

2、教师自身反思,促进专业成长。课堂中预料不到的、来不及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错误,教师应自我反思教育,促进自己成长。

3、形成教学策略。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和原因分析后,关于筛选典型错误,巧妙运用共性错误,进行剖析讲解,形成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七、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教师方面,促进了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错误”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彻底得到改善。老师们体会到重知识更重方法、重结果更重过程的价值追求过程后,摒弃了原来那种亦步亦趋的牵引式的心态,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在提炼成有效资源后,带着学生一起去分析、一切去探讨,一起去分享。

(二)学生方面:在错误中得到了实惠。

关注学生的个性生命,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数学素养。

(三)形成了一批教育论文、学术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教师是以“研究者”的身份从事课堂教学,充分把握教育教学现场的真实状态,以案例、论文的形式进行记录与反思。在这个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对自己所习以为常的课堂进行了新的审视,对自己的行为不断的进行追问,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二者在相互的滋养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提高。两年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每一学期人人上了一节研讨课。比如在2014年秋季和2015年春季两个学期里,学校分别举行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年教师“四有三者”好老师暨错误资源常态课比赛中:徐梅老师获一等奖、张霞老师获二等奖、覃敏老师、崔永仙老师等获三等奖。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案例和有价值的论文。其中廖柳辉老师在2014年撰写一篇论文《如何有效利用好教学中的错误资源》获省级一等奖;张霞老师撰写一篇论文《“差错”让数学课堂更精彩》获省级二等奖;文启华老师撰写的论文《小学数学教材开发》获省级三等奖。

(四)构建了小学数学学习错误资源化研究的操作模式。两年来,在课题组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构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错误资源化研究的操作模式,树立了正确的错误观念,给学生出错的时空,广泛收集学生的学习错误,进行了原因分析,建立错题本,将错误资源化,加强反馈与矫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等实施策略。

八、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设想

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开展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素养,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但是,在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及困惑,例如一些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很差,作业不能认真完成,有错不能及时改正,也有的学生对自己产生的错误并不乐意展示出来,使教师无从下手,课题研究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其次,对于错题的解决对策形式较单一,缺乏专家引领,及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是面向全体还是关注个体错误的矛盾我们也很难把握等等。总之,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培养了我们的研究能力和课题意识。课题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更大发展和进步。

2016年6月10日

第四篇: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赵恒梁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传统的教育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化教育,以解决上述矛盾。“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交互式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把抽象的化学概念、难以理解的化学理论、难以表达的化学反应原理等,以及难以观察的实验现象、无条件做的实验等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清晰地接受下来。但信息时代下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还处在探索性阶段,化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根据化学本身的特点有选择地制成好的课件,还要有好的授课策略;化学实验教学也需要有选择地与信息技术配合,而不能盲目地滥用信息技术来代替化学实验教学,就是说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它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还有待发展与完善。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手段的更新必然会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产生一种冲击,中学化学教学尽管有着自己本身的学科特色,但必然也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这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技术是中学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种表现,但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两面性的特点——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得当,会使师生们的教与学事半功倍:多媒体能让师生的教与学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扩视野,有利于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然而使用不当却会使教学过程虽表面热闹好看,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会大打折扣,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了事倍功半的结果。

现实中不少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生搬硬套运用信息技术,把教案以及课堂设计、提问、总结一股脑的全搬到了多媒体上。这种现象存在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操作者对这项技术没有真正的理解它的真正含义,这项技术是我们教学中的辅助技术,对它的运用要使得我们课堂讲解更加清晰、学生能够更加形象、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教师完全用现代信息技术代替课堂。运用课件是我们现在中学课堂上主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我们的教师制作课件时,把所有的内容全部用多媒体课件表现出来,把课堂变成了放映现场。甚至我们发现城乡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成为“时尚”。特别一旦有公开课、实验课、教研课等必定使用多媒体教学。我们现在中学教学中不可能完全用多媒体来代替。教学中绝大多数的知识还是靠我们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接受知识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不是所用的知识都可以用多媒体来体现的。不能因为我们现在提倡用现代化技术就把几千年来我们的方式方法全盘否定。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教师大量时间。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有的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我们化学课上必须演示和学生必做的实验也大有被信息技术代替的趋势,不少教师直接利用视频或者动画来代替实验,这样固然是可以让学生直观全面的观看,实际上学生观看实验视频时候不过是看个热闹罢了,利用多媒体虚拟技术来代替学生的实物实验操作。实验是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所以实验是不可替代的。实验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当然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也是可取的。完全用媒体技术代替实验就傲雪,将会失去对学生的科学性培养的意义,这些实验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不下多少印象,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的掌握住知识。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在一节课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融多种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只是其中的一种,它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试图以信息技术教学代替传统教学做法是不现实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只有适时、适度地把握好应用的各个环节,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不至于走入误区,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为课堂服务。(详细见赵恒梁《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中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二、现代教育技术为增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提供了条件。传统的学校观认为,只有全日制课堂教学、有围墙的学校才是正规的学校,计算机、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状况,使现代学校不受时空限制,因而带来了学校观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教学功能单一,而现代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又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调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音像、课件、远程教育技术等等。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在未来教育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品德的示范者等。教师既是学生的长者、引路人,又是朋友、伙伴。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以其直观可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变得更加形象,显示了与传统教学手段炯然各异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的应用,确实具有优化学习过程的特征,这些特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信息素养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但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提供了各种机遇,给优质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但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何育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深入,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正在产生深刻地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传授的进程转变为探索发展、自主学习、协商讨论、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题的进程。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为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

(详细见宋红艳 歩绍春《现代信息技术整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研究》)

三、教师和学生在面对新的信息技术,原来旧的教学模式被打破,随之教学中的主体也变得更难把握,我们的课堂主体应该是学生,长期以来教学课堂状态处于:教师讲得多,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少;教师提问,学生则按要求回答。这种教学状态的缺陷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使用此状态久了,学生就养成“知识等老师教,思维由老师引,方法仿老师做”的定式习惯。引入了信息技术之后,知识的教授者和接受者又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左右,使得我们的课堂主体更显“扑朔迷离”。在应用信息技术的现代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如何使得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首先,从目前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况看,制作的教学课件无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制作的课件,另一种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制作的课件。从应用的数量看,前者无疑居多,但这类课件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实际应用中往往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就会减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难以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

当今教学的观点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体与客体的基本任务是:主体以学为主,客体以导为主;主体要负责“学”,客体要负责“导”;在“导”与“学”之间,是导从属于学,不是学从属于导;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自然学科是建立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上的知识领域。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落实在都用眼、都动手、都思考;教师的“导”要抓好重点环节,点拨关键的概念、规律、技巧,组织学生归纳结论。

第二,教学中教师是主体,现代信息技术是辅助。

教师是导演,媒体是技术。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兴起,它在教学过程中是传输信息的手段,在沟通教与学方面,对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影响很大。现在“无多媒体不成好课”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某些学校便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为图方便,一些教师往往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让原有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的程序湮没,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风格及随堂应变的能动性,把教师变成多媒体的奴隶,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上好一节课,就如同导演做好一部片子一样,在教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机智幽默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如果教师作为导演的话,信息技术只能是演好一场戏的各种设备,做多算作各种设备中最先进的一种而已。我们在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必须把握好教师的主体作用,信息技术是为教师服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用好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佳程度。

现代媒体技术与学科实验的关系是相互结合的,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可以得到视觉的深刻认识;通过学生实验可以得到视觉、听觉、感官三位一体的多方面的体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自身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理科中的实验学科,这一点尤为重要,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是通过实际动手取得成功的。我们在中学教学中必须坚持让学生动手,即使是现在有了多方位立体的动画视频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实验视频和动画的确能够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师生面前。实验视频和动画演示绝不能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者的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是要相互结合的,我们可以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时间去应用媒体技术展示一定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根据现有条件难以做到的实验、复习过程中需要回顾的实验。例如讲《氢气的性质》时,首先在课堂上做了不纯氢气爆炸的实验,巨大的爆炸声引起学生的兴趣,都想知道为什么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而不纯的氢气却发生了爆炸。接着老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从微观方面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爆炸发生的原因。学生心中的谜团终于解开了,同时也接受到了新的知识。在这里,化学实验教学和多媒体课件就结合得非常好。(详细见葛艳桥 张振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学主体的关系研究》)

四、信息技术是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高级思维训练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网络、网上学习的操作模式等,发展到利用信息技术培养的高级思维能力,构建知、情、意融合的高智慧学习体系。既然作为一个体系,我们所面对的就不是单一的、片面的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面对全学科的整体的理解、整体的运用信息技术。我们所讨论的学科间渗透是指在学校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全方位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智健康,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无论从教育时空、教育资源还是从课程建设、师资方面来看,学科渗透都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且以具体的某一学科的渗透研究较多。

科学地设定学科间渗透的学科教学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内在性。学科间渗透内容应是教材本身所蕴含的,而不能脱离教材外在地强加。(2)针对性。各科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情的基础上,有差异、有针对性地设定目标,对本节课的外渗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无目的地随意而谈。(3)整合性。既然是“渗透”,就应该是曲折的、暗示的。简言之,学科间渗透目标的达成可以与知识传授同时完成,可以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学科间渗透效果,可以是在美的体验和愉悦中净化心灵。因此,在目标设定时不宜过“实”、过“板”、过于“线性化”。(4)学科差异性。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学科可资凭借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真正认识各学科间“质”的差异性,把握好其间的区别。如文科类较多直接引用相关题材,理科类则更多地注重教学过程。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同样,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科间渗透也没有固定方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渗透学科间渗透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渗透形式上看,有分散式与集中式,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式与写作式等。从具体渗透方法来看,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在不同取向指导下,各种不同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详细见马春芳 李素平《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中各学科间的渗透关系研究》

五、新一轮的课改已经在全国推广,新形势下的教学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路径上更是有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均离不开教师的创新教育,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教育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以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目标,要站在创新教育的高度认识、把握这一难得的契机,在进行教学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的能力,所以在当今的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并不神秘。在化学教学中,举凡学生能独立的“发现”他未曾学习过的知识经验,能解决新颖的化学问题或对某一化学问题能提出新颖的见解,能独立的设计、完成新颖的化学实验等,都是一种创新。尽管这种“创新”对人类社会来讲,不是新的发明或创造,但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创新精神的体现,是甚为宝贵的。

利用好我们的主阵地——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去学习。作为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形成和谐的共鸣,增进感情交流,建立师生同步的良好化学情感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做出习题答案,放在实物投影这样的多媒体工具中,学生自己做老师,看作业,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详细见王军巍 裴文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与创新教育的结合研究》

现代教育改革脚步逐渐的深入,中学教学的改革如火如荼,不仅仅是知识的革新更主要的是教育手段、教育理念的革新。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化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手段,它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能形象地模拟和再现化学反应原理与过程,增强了化学的科学性,缩短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新的一轮教材改革全面铺开了,实际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化学教学, 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化学教师必须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现代化的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凯祥《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理论实践与思考》

2、方青艳《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李振《高中新课改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第五篇: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高坝店镇中心学校

刘印武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体育教学突出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参与效果以及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参与体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游戏在体育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在体育活动课的内容和过程上应用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重复性,影响了体育教学在知识、技能及兴趣培养上的学习效果,违背了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精神。研究对象与步骤:

1.研究对象:高坝店镇在职体育教师 2.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9个月,始迄时间为2013年9月—2014年6月,总体研究的技术路线沿“理论筛选—实践探索—反思总结”展开。1.准备阶段(2013年9月到2013年12月)

(1)收集资料,系统了解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内容;(2)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经验,选择可借鉴的内容和措施;(3)制定并论证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2.实施阶段(2014年2月到2014年5月)

(1)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写出调查报告;(2)制定实施方案,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定期进行交流总结;(3)再设计、再试验、再研究、完善《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案。

(4)调查研究,制定课题方案; 3.总结阶段(2014年6月)

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形成系统研究成果专辑,接受专家鉴定,推广成果。

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方法:

① 调 查 法:以问卷法调查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以及课堂教

学策略,了解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②行动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应处的地位,以及教学和游戏的相通方法。

③比较研究法:通过与传统教法的比较,分析学生的主动参与系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程度。

④经验总结法:整理资料,归纳总结,得出最佳方案。2.研究过程:

①发现目前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缺乏热情及对体育教师教学模式 的调查,建立该课题;

②通过查阅资料,寻找理论支持,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并进行深入思考;

③与在职专业体育教师交流探讨,总结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并在课题教学中加以实践验证。④进行整体总结,在镇、县教学能手大赛中实践,展示推广研究成果。研究成效: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从游戏的分类、创新开发、教学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了一套游戏如何应用于现代体育教学的新模式,激发和保持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进而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2.体育教学游戏化的新模式教学明确了教师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游戏、怎样恰当的应用、应用的时机、游戏的创编、游戏的分类都做了阐述和归纳,为提高一线教师的创造运用游戏的能力及课堂教学水平提供了参考。

3.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问题讨论与建议: 1.问题讨论 对一些经典游戏和实用性体育游戏按照立体分类法依据游戏的作用、方法、规则再进一步的收集、归纳、整理,总结出一部可供参考的体育教学游戏宝典供教学参考。2.问题建议

建议论文能再细化,能针对某一教学项目,例如游戏在跆拳道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究,形成一整套仅供跆拳道项目教学的学术论文。

下载通用技术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用技术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