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5篇)

时间:2019-05-12 12:0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关于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是现代军人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也是军队倡导加强人文关怀的一个延伸点。一个军队战斗力的强弱与军人心理健康与否有密切联系。心理健康问题是出现部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关心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分析当代军人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思考,以达到促进军人心理健康,稳定人才队伍和提高军队工作质量的目的,同时也是对自我未来军旅路程的一个心理健康反思。

据有关研究发现,军队生活紧张、训练封闭艰苦、竞争激烈以及经常执行突发任务等,使军人处于急性或慢性心理应激状态。随着高科技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军事作业环境越来越复杂,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军事作业的激烈性、突然性、紧张性空前提高,导致威慑力增强。这些改变使军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军人在执行特殊军事任务时,会经历高强度封闭的训练,在疲劳、睡眠剥夺、应激因素的影响下,军人的心情、警觉性影响其风险倾向,导致冲动性增加。这些因素极易导致军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军人的个体原因。在军队组成的人员中,占90%的是17~22岁的青年人。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青年阶段正是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变的重要时期,青年人的心理也是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心理学家认为:从青少年向成人的转

变是一个相当艰巨、充满危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年军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处于成形发展阶段,相对来说不够成熟和稳定,心里极易陷入某种极端。客观的认知模式、正常的情绪状态、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成熟的自我意识、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军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如果在一些心理困惑上处理不当,容易造成这几个方面不健全,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2.家庭因素及成长环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军人都是独生子女,还有少部分单亲家庭子女。这些都是心理健康问题多发高发人群。研究显示,来自单亲家庭的军人,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高于来自双亲家庭的军人;独生子女军人中的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高于非独生子女军人;来自城市的军人中的躯体化、敌对因子值高于来自农村的军人。由此可见,部队应对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军人的心理给以足够重视。

3.军人文化程度。据调查显示,初中文化程度军人中的强迫、恐怖因子分值明显高于高中文化程度军人。这说明高文化水平的军人总体上要比低水平文化程度的军人健康水平高。很有可能这是因为高文化水平的军人在自我心理调节要优于低文化的,在对问题的看待上要比低文化的军人要更加乐观。

4.军人年龄和军龄。据研究表明,年龄在25~35岁的官兵比25岁以下的官兵更容易发生军事应激障碍。国内调查显示,入伍第2年的战士,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明显高于入伍第1年的战士

5.军人职务。国内调查发现,人员类别与军人心理健康相关,大致是军官<科技人员<学员<战士,战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这可能与个人的相关抱负得不到满足或是期望与现实差距太大造成。

关于解决心理健康提出的几点对策建议 1.对于刚入伍或者入伍不久的青年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生活训练上,建立合理的生活训练秩序,尽量少使他们产生焦虑等不良心态,让他们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会让他们少很多烦恼,矛盾,还会让他们有对象倾诉许多心理疑惑,收获更多的战友情、兄弟情。帮助他们树立恰当的奋斗目标,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这有助于转移不良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2.对于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连队应该及时掌握他们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在心理上多给予重视,多给予开导,在生活上也要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不要让他们的消极悲观极端情绪找到任何机会侵入他们的心理,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理健康,不要让他们有机会放大自己的不良情绪,这需要连队特殊的关心、教育。同时也要营造一种恰当的环境让他们进行自我心理修养,让他们在在成长中得到锻炼,心理变得越来越积极,越来越坚强。

3.连队可以加强官兵的继续教育,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教官兵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官兵正面直视这个问题,跨过这个问题。同时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让他们感受到连队家的温暖。一个人有被关心的感觉,会很容易变得乐观。在训练方面,也可以特意进行自我认知训练、信念强化训练、情绪控制训练等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

4.连队在文化上也可以帮助军人解决不良的心理问题。要加强军营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营区网络等多种宣传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请专家作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引用心理健康训练的相关内容,培养基层官兵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心理承受力;修建体育娱乐设施,通过健身运动保持官兵的生理健康,同时使心理压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和释放;积极开展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使军营充满生机,官兵生活丰富多彩,让官兵在娱乐中思想得到启迪,身心得到调节。

自我反思

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国防生,一个后备役军官,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当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的时候,自己肯定也有迷茫、不如意、心灰。这就需要我正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恰当合适的定位,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过于自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同时自己必须坚持当初的从军报国梦,不管在哪里,在什么岗位,都必须坚守岗位,做好本职。自己心理健康与否,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与自己的对话积极不积极。所以,自己在于自己对话的时候,要理性客观乐观,不能走向极端。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是自己实现其他理想的基础,如果心理出了问题,之后的一切都会受到不良影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总结

军人面对的环境与常人有很大不一样,心理压力要大于正常人。而军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到自身发展,关系到一个军队的战斗力,军人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被受到重视。在当今新形势下,军人的结构、人员特点及组成、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变化,军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适应变化,更有针对性,让军队的战斗力更强,需要军人心理健康。参考文献

[1]梁勇,王丽杰,程祺,等.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1251-1253.[2]冯正直,戴琴.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学报, 2008,40(3):358-367.[3]卢红军,王芳平.军人心理行为训练课程教学实施的探讨[J ].科教文汇,2010(10):174-175.[4]王艳云,刘万春.军事心理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探索[J].湘潮,2012,377(3):85-86.[5]叶波,刘寒凌.军人心理行为训练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205-213.

第二篇: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一、正确认识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军事的高技术、快节奏和高强度的特点,对军队官兵的军事素质、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军队官兵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事才能得以施展的基础,它关系到部队的稳定及凝聚力的大

局,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军人个体发展的需要

军人作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被誉为“神圣和光荣”的化身。长期以来,人们强调的是军人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视军人集体教育与训练,而忽视了军人个体的需要和身心发展需求。尤其是青年军人作为部队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素质,不仅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而且还影响青年官兵心理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心理健康等于没有心理问题。人们通常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从而把“心理健康=没有心理问题”。然而,人的心理结构是复杂的,是处于发展变化的动态的系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理处于健康状态,很少有绝对健康和绝对不健康的状况。

误区二:只要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这种认识是忽视了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情境条件。在理解军人心理健康时,我们注意区分和鉴别情境性与特质性。

误区三:心理问题=道德问题。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区别。心理健康指向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侧重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而道德是社会对人的行为的要求与规范,带有社会评价性质,有“是”与“非”之分。但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适应问题

心理适应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应对方式及性格气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反应,是个人心理活动能力的一种表现。对军人来说,心理适应能力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但军人职业有其特殊性,训练紧张,管理严格,随时有可能执行高度应急任务,这些情况加上来自外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使一些人容易发生心理适应不良问题。

从普通社会一员到军人,从战士到班长、军官,青年军人经常要面对新的情况,扮演新的角色,执行新的任务,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许多心理问题,包括新兵入营后的心理适应、服役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适应、日常行为习惯的心理适应、任务转化中的心理适应、军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退役时的心理适应等问题。其中以新兵入营后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现得最为集中和明显。

◆自我意识问题

自我意识是影响部队管理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新时期,青年战士的自我意识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对部队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与不利影响。对于20岁左右青年军人正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追求独立性与部队严格管理之间的矛盾,有些人自认为已长大成人,完全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他们企图竭力摆脱部队的监督、控制,努力追求个性独立和自我发展。然而他们在自我发展中,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同时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如何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将是青年军人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人际交往的问题

军人人际交往中,总是伴随着种种心理因素,其中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如对自我和他人的正确认知、开朗乐观的性格、宽容大度的胸怀等;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阻碍作用的,如羞怯、猜测、孤独心理等。了解阻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并自觉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才能有效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今新战士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上升,突然离开温暖的家庭、熟悉的人际关系网,脱离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模式,在人际交往上常常显得手足无措,帮助他们解决人际交往问题对融入军营至关重要。

◆意志品质问题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坚毅性、坚持性、果断性独立性自制性。在高技术条件下,军人尤其是各级指挥员必须具备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这种钢铁般的意志能够克服各种消极情绪的影响;能够克服意志行动中的困难;能够增添信心和力量。

◆情绪情感问题

军人不良情绪的具体表现:

★抑郁心理。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是人之常情。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的境遇或生老病死等情况,自然会产生情绪变化,尤其是抑郁情绪。抑郁症也是以情绪抑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疾病,表现为悲哀、寂寞、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伴有失眠、食欲减退等。事件的发生增加了一些具有抑郁性人格者发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出现持久的情绪低落、忧郁、失去愉

快感,不愿与外界接触或不愿与人打交道,常伴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躯体症状。

★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与恐惧情绪相近。恐惧是面临危险时发生的,而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焦虑是指向未来的、对突发事件产生紧张的内心体验,出现回避、烦躁等,呈高度警

觉状态。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的焦虑心理,是一种情感的泛化,所谓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心理上的持续警觉状态不能回归正常。

★恐惧心理。恐惧心理是突发事件最易诱发的一种情绪,是企图摆脱或逃避某种情景而又苦于无能为力的情感体验。恐惧伴有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机能充分动员,但没有信心和能力战胜突发事件中的危险。恐惧心理在突发事件中最易诱发,比如,包头11?21空难发生后,参加打捞尸体的几名武警官兵竟不敢去黑暗的地方、不敢进黑屋子,采访空难后的记者不敢乘坐飞机,经过心理疏导后恐惧心理才消失。

四、军人心理调适与训练

◆心理适应不良调适与训练

★做好针对性心理疏导工作。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强化心理训练。

★培养自我心理调节技能。

◆个性心理的调适与训练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性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自卑、自负、逆反、对抗等心理特点。

★树立正确的自我观

★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实现最好的自我◆人际交往中心理问题的调适与训练

★克服人际认知的偏差

★努力提高人际吸引力

★树立恰当的自我意识

★注意交谈对话艺术

◆意志品质问题的调适与训练

★模拟训练

★表象训练

★强化训练

◆情绪情感问题的调适与训练

★情境转移法

★理智制怒法

★情感情宣泄法

★放松疗法

★默想对抗法

五、营造心理健康环境,创建和谐军营氛围

部队要营造心理健康环境,开展新形式下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新举措.尤其是给新兵以引导和服务,引导新兵正确认识环境、正确认识自己,及早完成角色转换、实现角色适应,培养情绪智慧和坚强的意志,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对部队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具体方法:

◆学会表达(真诚)。官兵之间要建立一种真诚。士官要学会表达你的真诚,你的真诚的态度,会使士兵感到亲切、被接纳,容易产生对你的信任感,缩短官兵之间的心理距离。真诚可以产生降低焦虑、缓解紧张的作用。同时,也激励士兵大胆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苦闷、委曲、软弱、挫折感、隐私等,既有助于士官对士兵的了解,也能使士兵的郁积的情绪得以宣泄。

◆学会尊重。每个个体都有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的需要。在部队里,官兵来自全国各地,会有不各种各样士兵,他们可能在民族、年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人格特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我们士官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要尊重、理解、接纳。

◆学会换位。换位就是换角度看问题和思考问题。换位理解士兵是建立良好官兵关系的前提之一,换位理解能使士兵意识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从而感到满足、愉快,增进双方情感上的接近,产生遇到知己的温暖感、亲近感、信任感,因此,有助于良好官兵关系的建立和有助于官兵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学会倾听。倾听是一门艺术。倾听是一种修养和素质。倾听是一种姿态,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谦虚谨慎的姿态。有了这种姿态,就能做到海纳百川、光明磊落、心底无私。练好倾听的基本功,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就要心里装着士兵,把士兵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要转变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第三篇:军人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报告

军人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报告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恐怖主义在全球许多地区滋生蔓延的情况下,确保国内安全保卫任务的完成,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武警官兵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艰苦紧张的警营生活,使部分官兵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大,特别是青年官兵处在成人成才的关键时期,适应

能力、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失衡。本文针对基层官兵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基层部队的开展进行调研。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一旦人们提起心理健康问题,马上把它同精神不正常联系在一起,仿佛涉及自己的心理健康与否,就会把自己归为“疯子”、“呆子”一类。其实,心理愉快是心理健康追求的首要目标。心理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个体的心理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对人类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在不同的历史年代、民族、文化经济条件下是完成不同的,甚至不同的国家标准也各不同。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把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较好的社会适应性2.性格健全,没有缺陷3.感和情绪的稳定和协调4.智力正常5.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为6.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7.适度的反应能力8.注意的集中度和完好感知能力9.健全的思维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是指军人在学习训练、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导致心理适应不良的问题。它是军人暂时的心理失调,不是心理疾病;它与思想问题有联系,但不宜笼统地归于思想问题。处理方法以自我调适为主,基层干部的心理疏导和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了解青年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类型、成因和调适方法,对于维护军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二、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适应问题

从老百姓到军人,从战士到班长、军官,青年军人经常要面对新的情况,扮演新的角色,执行新的任务,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许多心理问题,包括新兵入营后的心理适应、服役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适应、日常行为习惯的心理适应、任务转化中的心理适应、军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退役时的心理适应等问题。其中以新兵入营后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现得最为集中和明显。

(二)自我意识问题

青年军人在自我发展中,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同时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如何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将是青年军人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性心理问题

军人常见的性心理问题包括性意识困扰和性行为心理困扰等。常见的性意识困扰有常想到性问题、性幻想及性梦等表现。但由于认识的偏差,常常造成青年军人的性意识困扰,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表现有焦虑、厌恶及内心不安、恐惧、自责等。严重的可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抑郁、不愿与人(尤其是异性)交往,并常陷入焦虑、矛盾、困惑和苦闷之中,从而影响其日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干扰自我的正常发展。

三、军人学习训练心理

学习训练是军人日常的基本活动,也是部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军人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军事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和创造力,塑造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当前,世界正发生一场深刻的军事革命,各种新的军事理论、高科技武器接踵而至,如何根据军人学习训练的特点和心理规律,提高学习训练效率已成为军事训练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军人学习训练的动力

一、学习训练动机的激发

军人学习训练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军人学习训练的内部动力。它一方面由社会需要的外力推动产生,另一方面来自于军人内在的成就需要的推动。成就动机是推动军人学习训练的主要动机,对军人的学习训练活动具有激活、指向和强化的功能。军人学习训练动机的激发,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军人正确认识学习训练的社会意义。当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军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军人必须具备高科技知识和技术技能,不学习就不能掌握手中武器,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二)加强学习训练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由成就需要转化而来的一种成功意愿和志向。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具有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坚强的毅力、更高水平的自律意识,因而也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增强学习训练的成就动机是激发军人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内容。

一是强化成就意识。

二是消除惰

性心理。

(三)利用反馈信息进行强化。军人及时了解学习训练的结果,可以激发起进一步学习训练的动机。在教育训练中应当对军人学习的结果及时检查、评定或评价,并巧妙地运用表扬与鼓励、批评与惩罚。在学习训练中,评价和不评价效果不一样,及时的评价比不及时的效果要好。

(四)适当开展学习竞赛。开展竞赛是激发军人努力

学习训练的有效手段。竞赛能够激发军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唤起强烈的学习训练动机。此外,竞赛带来的是争先恐后、积极紧张、奋发进取的学习气氛,对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学习风气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军人的学习。

二、学习训练兴趣的培养

(一)兴趣的概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军人对某一知识或技能发生兴趣时,他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兴趣是军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军人一旦对学习训练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推动他们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总之,兴趣是影响学习训练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学习训练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粗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来的。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增长。培养军人的学习训练兴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选择学习训练内容。

2.精心进行课堂设计,教学情境要富有变化性、活动性、新奇性,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讨论式、发散式、开放式为主,努力创造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情境”。

3.促进已有兴趣的迁移。可以利用军人已有的兴趣、爱好或特长,使其迁移到学习训练中,从而激发学习训练积极性。例如,一名战士受家庭的影响,对历史非常感兴趣,经常借故不参加训练,偷偷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书籍,如何调动这名战士的训练积极性?连队干部成功地采用了迁移法,先是让他给全连作了一次中外国近代史知识讲座,讲座很成功,该战士也很兴奋。接着启发他认识到一名军人首先要爱军习武,练就一身本领,要把爱好历史与爱好军事统一起来,这种迁移教育使这位战士改变了学习训练态度。

四、基层中队心理健康课的开展情况

虽然武警总部早已明确要重视基层官兵的心理健康疏导和教育,也在计划中安排了相应的课程,但是基层部队心理学人才稀缺,一般都是有政治指导员兼职,在基层中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以集体授课的方式向战士传授相关知识。疏导方式单一,教学条件有限等等给基层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总结:

通过这次在基层部队的调研,有效的将学校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与部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仅了解了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普及情况,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将来在专业方面的努力方向,如何有效的将自己所学应用于部队。

第四篇: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和思考

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一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面临矛盾多、压力大,特别是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乡镇干部的心理及工作常态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新形势下的种种要求,使乡镇干部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很容易出问题,轻者影响工作,重者严重失调,精神崩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乡镇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真正重视,真情关心,真心爱护”乡镇干部,提高乡镇干部心理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

一、乡镇干部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地在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效提高了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就目前的整体情况看,乡镇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还是良好的,大多数干部心理健康、积极,状态良好,幸福感强。但是,也有部分干部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部分干部存在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等心理困扰。

乡镇干部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能力与难度偏差引起的“恐慌”心理。面对群众上访、计划生育、群体性突发事件、拆迁、山林权属纠纷等疑难工作,茫然失措,“硬招不敢用、软招不管用、新招不会用”,深感能力不足,常觉 “能力危机”“本领恐慌”。二是定位与越位迷茫引起的“观望”心理。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有些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工作能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不知该干什么,怎样干,很迷茫。干了怕越位,在难定位与怕越位之间只好选择“观望”。三是收入与现实窘迫引起的“自卑”心理。乡镇收入的缩水直接导致干部的各类津贴、补助和福利成为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干部收入较低,待遇较差。拮据的经济待遇与外面的富裕安逸形成鲜明对比,窘迫的现实让乡镇干部有些自卑。四是有为与无位矛盾引起的“无味”心理。乡镇干部是“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的“三苦”干部,但绝大部分却一直没有晋升、流动的机会,很多甚至一辈子“原地踏步”。在追求事业有为与仕途有位的矛盾冲突中,产生了索然无味的心理。

二、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乡镇干部的心理困扰、心理异常、心理失衡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工作、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和个人自身问题。

(一)来自工作的压力。“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领导责任问究制”、“一票否决制”等都在加重干部求发展、保稳定的压力。对于诸如安全生产等不可控制的突发性事件的提防与忧虑,对群众上访的应对等,都使干部“责任”担子骤然加重。经常性工作已经很多,又要应对突发性事件,工作十分繁重,多数乡镇干部“终日不得闲,身上百事缠;尝尽千般味,酸甜苦辣咸。”

(二)来自社会的压力。社会转型期,乡镇干部在发展与稳定的双重压力下,还要再抽出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与精力来应对各种社会关系。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形形色色的诱惑,要妥善处理,平衡各方,实非易事,给乡镇干部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来自家庭的压力。乡镇干部也有家庭父母妻子儿女。但他们工作太忙,再加上工作环境艰苦、待遇差、收入低、社会地位和长期的两地分居等因素,无暇顾及家庭感情和子女教育,一些干部对家庭感情有种危机感,对子女有愧疚感。

(四)个人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和对心理健康认识的缺失。大多数干部在学生时代和工作后都未曾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培训,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少乡镇干部过分强调克制、忍耐,个人对心理健康存在偏见和误解,即使知道自己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也羞于启齿、讳疾忌医。

三、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之道

心病还须心药医,解决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要从“心”入手,“内”“外”兼治,既要组织关爱,社会认可,又要重视个人修养,内在提升。

(一)组织关爱,积极落实激励保障措施,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

一是逐步改善物质条件。改善办公、生活条件及配套服务。二是逐步提高报酬待遇。认真落实规范性津贴补贴,改善待遇。三是注重激励关怀。对干得好、业绩突出的乡镇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及时掌握乡镇干部工作和思想动态,了解干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并针对性的进行排扰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营造良好环境,减少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

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设“和谐型机关”,让干部在宽松、积极的环境中工作。经常鼓劲打气,设身处地体会乡镇干部的辛苦,多看本质和主流,多些体谅和理解,少些埋怨和责备。工作上,既要“压担子”,又要“指路子”,尽量在工作上为乡镇干部“松绑减负”。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教育培训。一是加强党性教育和锻炼,提高其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

第五篇: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后盾,这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作为教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心理健康,不仅是教师个体的发展的事,而且关系着国家、社会、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年青一代健康发展问题。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口阐发开去,从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影响因素、保健等四方面加以论述,以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蓝博士调查:当今世界上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疾病中有5种是精神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酒精依赖和强迫性障碍。其中,精神抑郁症名列第5位。为此,专家、学者惊叹:精神疾病时代正悄然来临并兴起。人类已由“传染病时代”、“躯体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

近年来,教师作为特殊的群体,无论在职业适应还是在生活适应方面都未必较社会上的其他行业的人表现得更健康,甚至心理适应困难的比率较一般人高。什么是心理健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指出:“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同外部世界的协调。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教师个体发展的事,而且关系着国家、社会、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年青一代健康发展的问题。探寻新时期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引导全社会重视、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当今教师的心理现状

近年来,教育系统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保健,但教师的心理保健却相对被忽略了。据了解,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在一份检测报告中反映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份报告是在对辽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调查后做出的)。该报告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已经构成心理疾病。不久杭州教育研究所在对市内随机抽取的31所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卫生、职业精神压力等情况的调查中发现,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并已影响其生活和工作。其中高中教师、男教师、40岁以下的教师、毕业班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及未婚教师的职业压力尤为严重。一项采用国际通用的心理测验调查显示,约有50%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障碍,远远高于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的水平。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小学多于初中,初中多于高中,城市多于乡村,小学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男教师。调查的另一项结果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

从教师电话咨询的基本情况公布看来电教师分布:小学教师占45%,高中教师占29%,初中教师占37%,大学教师占5%,幼儿教师及退休占4%。来电高峰期:春季—4、5、6月,秋季—

10、11月。咨询内容:职业压力占55%,人际冲突占22%,情感困惑占17%,职评、评优占4%,躯体化疾病占2%。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调查了解到的教师压力大的主要原因

个人的层面:学习:学历、继续教育;职称评定:普通话、计算机、学科考试、面试、论文评审;学校的各类评估:成绩(素质测试)、达标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学生难教、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参差不齐)

职业层面:工作量大占84%,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认为低的占49.1%;学生的问题难处理占38.4%;教学的问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相冲突,新课改难适应的占24.6%;个人的价值难体现占22.8%;升学压力大占19.6%。

2、从上可以看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外界的客观因素和教师自身的内在的因素。具体而言:

1)教师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引起教师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行业收入不公平的现象。教师这一职业无论是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待遇等都与教师的付出有差距。再加上学校的职称评定、成绩考核、晋职晋级等不合理、不公平因素,长此以往的理想与现实的背离,从而可能使部分教师心理失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男性教师,与其他的行业相比往往会有一种自卑和无奈,进而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不满意、疏离感、工作压力等。

2)超负荷的压力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客观原因。

(1)工作繁重,累及身心。《教师杂志》曾刊登有关教师健康的问卷,征询三十万读者填答,其中百分之八十四的人认为繁重的工作压力是影响他们健康的主要因素。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的创造性劳动。备课、讲解、作业批改、辅导、等每一环节均不是简单的劳动,都需要教师呕心沥血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了解和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身心情况、情绪变化、成绩优劣等。做班主任的教师还得负责班级日常事务。这一切的工作,事无巨细都离不开教师的苦心探索和勤奋付出。

(2)社会期望值高,心理承载量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职称、学历、教学水平、普通话等级等各个层面的要求愈来愈高,教师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也相应加大。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由成绩的单一性向优课比赛、学历达标、论文发表情况等多元化转变。教师为了达到一项项指标,教学之余,苦心努力。有的教师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面临着“末位淘汰”或“落聘转岗”等危机。他们因之产生的心理压力的指数也相对升高。社会影响对教师的要求也日趋提高,尤其是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较高。他们往往将教师的优劣介定于升学率的高下上。而且这些评价一般与教师的工资、奖金、福利、职称、晋职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这些各种社会影响的价值观无形中奠定了教师所承载的心理压力必然比其它工作更大。

除此而外,教师的社会及家庭中的“压力”同样也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恋爱、婚姻、子女升学、家庭就业、人际关系等,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烦恼、痛苦和焦虑。而教师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又往往增加这方面的适应困难。

3)教师劳动的个体形式和集体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的劳动形式是个体作业,这易于形成孤独、乖僻和情感的忧郁,既会在自豪中产生自赏,也会因为挫折而形成哀怨情感。另外,教师的劳动的性质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本质就是自觉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开拓的科学创造力。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益更新。许多教师因为知识陈旧、年龄老化等原因,而跟不上集体和时代的节拍。由此,教师劳动的个体形式和集体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是构成教师心理健康的一大威胁。

三、教师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1、情绪问题:

神经官能症:有自知之明,自己很痛苦,区别于精神病,睡不着觉又很疲劳,一般中年教师高于青年教师。其心理本质是焦虑、紧张。情绪异常: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要么非常激动(情绪高涨),要么非常低落(抑郁),无怨无故流眼泪。

2、认知障碍(偏差):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是别人不好,与自己无关。凡自己做的都是对的。

3、个性缺陷:主要是人格缺陷,如性格异常,存在猜疑、偏执、抑郁、自卑、妒忌、暴躁、爱发脾气等特点,这类人常会使周围的人很痛苦,很难与人相处,同时也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阻碍事业的发展。

4、在躯体上的表现:不完全的调查结果,教师每星期工作时间长达53—55个小时(11小时/天),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时间的基本情况:50—55小时占38.2%、45—50小时占31%、55小时以上占26.7%。中老年教师中躯体上存在的心身疾病有咽喉炎占78.4%、偏头痛占40.6%、胃溃疡占23%、心脏病占15.8%、高血压占8.9%、神经官能症等。例:焦虑、紧张是教师常常面临的心理问题,严重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胃疼(中层干部)。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人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前提,教师职业更是如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本身就是“心理学化了的知识”。教师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胜任学校教育工作;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教师的心理适应困难比其他行业高(新课改)。教师可以决定孩子在一天中的快乐或不快乐,这一天过得有意义或没有意义。教师以接纳的、了解的、亲切的、协助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老师,进而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接受学校良好的教育。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除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妙的教学艺术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1、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教师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其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着的、有个性特征的青少年。教师不仅以自己掌握的知识传给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志趣、才能、性格、情感、意志、心境去影响学生,以全部的心血去浇灌年青一代的心田。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使之完成光荣职业的前提条件。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师是年青一代的教育者和引路人,其工作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导向性。教师的精深的学问、高尚的品德、友好的态度、浓厚的教学兴趣与热忱、适当的情绪表现、合理的语言表达等特质,都会为学生所观察、所注意、所模仿。由于青少年身心尚未健全,教师的不良心理行为往往会给他们潜移默化的负面效应或意想不到的心灵伤害。所以,一个教师要圆满地完成“教师角色”,首先要培养和调适自身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健康向上的青年一代学生。

2、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着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是教师生活、教学和工作的基础。我国著名的心理卫生专家陈学诗教授指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习必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胜于心理不健康者。”由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一般地说,教师应时时谦虚谨慎、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在师生的相互教学场中,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的和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的这一切劳动不以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作支点,其必然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最终影响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

五、教师心理健康的构建

1、整个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作为一种现象、一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和重视。我们应尽快建立心理测试机构,定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测试和指导。对人格有缺陷、心理有障碍或心理不良者应及时加以疏导、教育、治疗或劝其改行。如果有严重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的教师,应立即停止其教师工作。同时,对于将来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人,要建立个人心理档案,进行心理跟踪调查,严格筛选淘汰,让热爱教育事业且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品德至上的人投身于教育工作。

2、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要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创设有益的环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只有重视教师的切身利益,才能真正地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只有从外环境上、软环境上彻底为教师立法规范,“减负”“松绑”,谋求福利,创造发展的有利条件,才能真正地促进教师身心健康的发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除对教师的管理督促外,更要多渠道多方位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和服务。有些政策应更多地考虑或有意识地倾斜于农村教师或客籍教师等。作为学校领导,不仅要对教师的觉悟、师德、态度等作要求,同时应多关心教师的实际的工作和生活。深入了解教师的需要,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能满足的,校方要耐心地解释或通过其它的方式加以补偿。社会应确立良好的舆论导向,建立科学而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行政领导还可开辟领导谈心日、“谈心热线”、谈心网络专栏等,通过这些方式了解体察教师的生活、情绪、思想、心理等状况,并及时加以解决。

3、教师个体应多从主观上确立心理保健意识。身为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地完善自我高迈的人格和崇高的师德。生活中,教师应乐于进取,注重从有效率的教学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实现。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整个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也能增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有益于身心良好的平衡和发展。工作中,教师要乐于合群,与同事彼此信任,和睦相处,对同学和蔼可亲,尊重爱护,言传身教,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平时,教师个人应多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掌握必备的心理保健方法,诸如一张一弛工作休闲并重、科学用脑脑体结合、学会交际调适身心、培养兴趣转移视点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自我调适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建设策略:

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应对压力事件的比较常用的办法。

1、将自己的需求忽略,只是埋头工作,拼命工作。

2、寻找朋友进行交流并获得他们的支持。

3、比平时吃更多的东西。

4、进行某种形式的体育锻炼。

5、发怒,并将周围的烦恼统统赶走。

6、花些时间来放松,喘口气,做伸展运动。

7、抽支香烟,喝那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8、面对压力的根源,做工作改变它。

9、收回自己的感情,远离人群只做自己的事情。

10、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求更加透彻地看待它。

11、睡觉的时间比我真正需要的时间长。

12、花一些时间离开自己的工作环境。

13、外出购物,用买东西的办法使自己感觉良好。

14、和朋友们开玩笑,用幽默的办法来钝化困难的锐气。

15、比平时喝更多的酒。

16、沉溺在个人的爱好或兴趣中,它使我放松并感觉良好。

17、吃药来使自己放松或者改善睡眠。

18、让自己保持健康的饮食。

19、我只是忽视问题,并且希望很快地过去。

20、祈祷,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21、对存在的问题担心,害怕去做任何触及到它的事情。

22、集中精力对付那些我能够控制以及能够接受的事情。

以上的各项条目中,序号为偶数的条目是一些更具有建设性的策略,而标有奇数号的条目趋向于不大好的应对压力的策略。如果核对出了奇数序号的条目,那么就应该考虑一下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否要做一些改变。同时可以尝试着采用过去没有采用过的偶数序号策略的方法。

常见策略:

1、常用方法

理智:考虑消极情绪产生的后果,具体做法:用10秒钟的时间考虑后果,可起缓冲作用,能有意识地克服这种不良情绪。也可用数数的方法,美国总统林肯经常使用。(教师在门口站一下)

转移:生气时,大脑的某个部位兴奋灶很高,会越想越气,这时换件事情做做,避免伤害他人;极度愤怒时,离开现场;但也不要一个人闷在那里,郁郁寡欢,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可以走出去,找支持你的人说说。

升华: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宣泄:

a.直接宣泄: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事不对人,如经常对人发脾气,易引起人际对抗,导致关系不好,有消极作用。

b.间接宣泄:运用倾诉、记日记、听音乐、散步、打替代物(如对领导有意见)、揉纸团用力扔到垃圾桶里等形式宣泄不良情绪。西方人信基督教,心中有烦恼,对上帝诉说,也是自我安慰。阿Q精神、酸葡萄主义,适度运用有助于健康,那是在力所不能及的条件下。但如果过度使用,会妨碍人们追求真正的东西,从某种角度讲是一种病态。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父母、爱人、朋友、孩子、同事、邻居等人际群体。

应该让人相信:人就是“人心”所认为的人。记住自己在今天、最近或曾有过的成绩和进步上,并学会表扬自己。肯定不能成功的,干脆放弃;多与能给你心理支持的人交朋友;调节方式因人而异,以把伤人伤己减少到最低限度为原则。

总之,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如果我们再从更高、更深、更远的角度来看,教师的心理健康,将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和民族心理的健康。

心理学的三大使命,就是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我们面对教师的心理问题,难道不应该思考吗?

下载关于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范文模版]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成县索池学校王鑫伟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社会各界密切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范文

    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中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

    重视军人网络心理健康(合集)

    重视军人网络心理健康 马冬李进1993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旋即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网络用户以惊......

    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发布者:whr 查看:[64] 次 在当前社会治安日趋复杂、公安保卫任务更加繁重的情况下,全面认识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运用有效措施使民警保持......

    关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思考

    关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思考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事关领导干部的成长和进步,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做为组织部门,对......

    当代军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初稿)

    当代军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初稿) 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陈汉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年军人作为部队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素质,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警察是个特殊的职业,警察比一般社会成员要承受更多的来自工作、社会、家庭和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从总......

    关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思考5篇

    关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思考 http:// 2006年12月13日 临澧党建网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事关领导干部的成长和进步,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