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政治 2.1.1《可以用于消费的收入》教案2 沪教版
(新教材教案)第二课 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第一节 倡导适度消费 第一框 可以用于消费的收入
第二课 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第一节 倡导适度消费
第一框 可以用于消费的收入与适度消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要求:
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小型的社会调查,辩证地了解消费与收入、消费水平与适度消费的关系、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要求:
通过阅读、调查和课堂学习讨论,能够列举学生和家长中常见的违反适度消费的现象,制作家庭消费与储蓄比例关系的直观图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
通过参与分析家庭消费现状,体验适度合理消费对消费者的意义,进而初步培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二.课前准备:
1、利用身边的资源,就近调查访问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自己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每月开支、储蓄情况等并写出小调查报告
2、教师收集关于消费与储蓄的关系的典型事例
三.教学过程:
【导入】先请同学简单介绍汇报自己调查采访的具体情况:例如自己家庭的大致收入情况、家庭每月的开支情况,每月的节余及其安排等等(或者教师公开自己的某月的工资单,介绍自己家庭的开支情况及每月节余情况,教师着重点出工资单中包含有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公积金扣除部分以及所缴个人所得税)
【说明】通过具体实例直观得出结论, 帮助同学理解个人总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储蓄以及消费水平等概念。例:全国每百户人家拥有彩电数量为一百二十一台,上海为一百九十六台等等。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消费水平通常是按人口平均来计算和表示的。反映消费水平经常使用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像上例所说的即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就是把人们消费的生活资料与劳务全都折合成一定的货币数量。当然,为了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价值指标在统计时应当使用可比价格来计算。
【板书】
1、个人总收入-(税收+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问题】每个家庭每月大都有一定的节余,每一个家庭为什么需要储蓄?结合自己的小调查报告思考决定和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因素是什么?
【说明】储蓄是为了能购买大件物品、为了将来上大学、购房、养老、应对紧急事件等等。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关键、决定因素是生产发展水平,只有生产得到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才更有物质的保障。【板书】
3、决定、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因素还有 ①生产发展水平
②家庭收入状况及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③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消费者的年龄等,还有相关因素包括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
【多媒体演示】央视国际(2006年01月16日)据新华社北京06年1月15日电来自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05年12月,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同时,另一组经济数据却在连年下降——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接近20个百分点。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这个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耐人寻味。【讨论】存款增多的中国人为何越来越不敢花钱?(安排同学参与讨论,谈谈同学自己的见解)
【说明】附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程度、消费者年龄等因素对消费与储蓄的影响情况
【总结】消费信心缺乏/贫富差距过大/住房、教育、医疗成为不能承受之重,让百姓裹足不前
影响居民储蓄率高低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收入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以及文化背景等相关,但这些因素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一个词:消费信心。
近年来,我国体制改革向纵深进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如住房、教育、医疗等制度的改革。虽然这些改革措施从长远看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从短期看,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消费信心的缺乏,使得老百姓在考虑收入的支配时,预防意识明显增强。
一般来说,低龄及高龄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对储蓄的贡献小于中、青年龄段,因为除了收入上具有优势以外,中青年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等生活压力,因而消费信心减弱,储蓄动机增强。而我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年龄水平正处在对储蓄贡献最高的时段。此外,消费环境的不够透明、不够规范也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多媒体演示】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市民对未来收入水平变化有乐观预期者仍是主流。
由零点指标网今天授权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十个城市市民随机抽样调查发现,中国市民对未来收入乐观预期者与悲观预期者的比例为三点一零比一,与去年四点五九比一的水平相比,略有下降。收入预期的悲观比例在上升,而乐观群体几乎没有变化。从整体来看,中国市民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略有信心不足。
调查还显示,市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与否直接建立在现有家庭收入状况和市民知识水平的基础之上。家庭月均收入在五千元人民币以上者有七成左右对未来收入水平增长持乐观态度。与此类似,市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与其知识水平也明显地成正相关变化。
调查样本中,男性居民明显要比女性居民要乐观一些。男女受访者中,认为未来收入会“增加”的比例分别是百分之五十一点四和百分之四十三点七,女性更多地认为收入可能会“与现在持平”。
【总结】附例说明了我国市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情况,对消费与储蓄有重大的影响。【操作】请同学制作自己家庭的消费和储蓄比例的直观图表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例举若干张学生制作的比例图表,开展讨论:这样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为什么? 【学生发言】略
【联系自己】理解“阅读与思考”关于都市“新贫族”的事例,请同学谈谈自己的零花钱应该怎么花?你的依据是哪些?
【总结】综合同学们家庭的开支与储蓄情况以及同学们平时的零用钱的开支情况来看,我们的消费水平确实在不断地提高。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整个社会都应该 3
进一步提倡适度消费,即对社会来说消费要与国情和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对个人与家庭来说消费要与收入水平与社会风尚相适应,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讨论】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提倡适度消费对我们每一个家庭与我们社会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
4、适度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②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②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提高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制作家庭消费与储蓄比例关系的直观图表,让同学们学会看和制作图表
本节课的课前准备活动就是一种学习训练。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可作适当的观察并记录在其成长手册中。
五.教学设计说明: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学科过多地追求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课程知识比较成人化、专业化、学术化,且脱离了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导致内容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也使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课程面前感到无尽的厌倦和疲惫,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我们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走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去体味知识,发现生活,升华情感。我们要让学生多调查研究自己的日常生活,生活是自己的,认知过程是自己的。体验向自我开放,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才能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更能直接对话。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的再构建和个性形成。
第二篇: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丰南一中
毕子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消费的基本类型,贷款消费的含义及适用情况;理解我们的日常消费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深化对消费的认识,提高理解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从生活中归纳出经济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看待我国的消费水平的现状以及变化。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贷款消费与传统的消费方式相比,是不是一种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方式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根据有关资料参与探究、讨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唐山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多媒体)导入(包括火爆的唐山市场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引出话题:消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新课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与消费息息相关,请同学们从身边的事看起,看看我们都有哪些消费行为,哪些消费现象。
生:围绕日常消费行为举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日常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现象,有吃,穿,住,行各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就来给这些消费现象以及消费行为分分类,请同学们结合课文P17—P19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我们刚刚所例举的现象进行不同的分类。
生:根据课文的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师在同学们分类的基础上,查缺补漏,进行有选择的指导)
(一)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师:在我们的消费中,有两种比较时髦的消费方式,分别是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贷款消费。请看课文P18漫画,请问,在生活中,你会采用哪一种消费方式,并说明理由。
生:在已经课前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小辩论。时间控制为5分钟。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无论是传统的消费方式,还是贷款消费都有其使用的前提,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是我们采用不同消费方式的原则。下面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1、我国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革命老区接待了大量的游客。这里的“旅游”消费按照消费对象划分属于()
A劳务消费 B钱货两清的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2、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但教育消费仍将是许多家庭较为深重的负担。教育消费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享受资料消费 C、脑力劳动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师:(课堂活动)消费现象纷繁复杂,消费水平也参差不齐,同学们的消费水平也是有高有低,我这里有一个你心仪已久的MP3,你会选择买还是不买?为什么?在买与不买中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根据这个课堂活动,引出
(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收入水平,包括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这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2)物价水平;
(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并指出在不同类型的商品消费中这些主要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4)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根本因素。
师: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消费结构改善,那么怎样考察消费结构的变化呢?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恩格尔系数。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与我们的消费结构存在怎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内容:
(三)消费结构(1)什么是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国际上关于恩格尔系数的统一规定: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师:解放前,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估计可能要达到80%--90%。歌剧《白毛女》中有这样一段:杨白劳出外躲债七天(有歌词为证:“漫天风雪一片白,躲债七天回家来”),却把二斤白面总带在身上。杨白劳唱道:“卖豆腐挣下了几个钱,集上称回了二斤面,怕叫东家看见了,揣在怀里四五天。”如此珍惜二斤面,说明杨白劳家真是太穷了。解放后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情况有所好转,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居高不下的。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只属于勉强温饱,农村居民则仍属于绝对贫困。然而到1995年,这个比值发生了较大变化: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至50%以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降至58.6%。更大的变化,出现在1995年以后的这短短的六七年。到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降至47.8%,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则降至37.9%!到2004年我国城乡的恩格尔系数更下降至37.7%和47.2%。
这是一种历史性的巨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能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这种巨变。谁谁家买新房了,谁谁家买汽车了,谁谁家孩子自费出国留学了,谁谁家两口子到哪儿旅游去了。这样的消息,在十几年前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还是十分遥远的新闻,如今在许多地方都已是身边的家常话题了。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到那时,中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会下降!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将不断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我国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革命老区接待了大量的游客。这里的“旅游”消费按照消费对象划分属于()
A劳务消费 B钱货两清的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2、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但教育消费仍将是许多家庭较为深重的负担。
教育消费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享受资料消费 C、脑力劳动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3、人们选购电脑总是愿意买品牌机,这主要是因为()A、人们收入水平高
B、商品的性能、质量、包装、售后服务等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C、人们希望买质优价高的商品 D、品牌机质优价廉
4、论述题:材料一: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人均收入情况
表1 1:
表 2:材料二:由于2004年,食品类消元,增长年高7个算,受粮
食品价格上涨,城镇居民人均费支出达271012.1%,比2003多百分点。据测食、油、肉、禽、蛋、鱼、鲜菜等价格上涨的影响,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购买这7类食品人均支出需增加144元,户均支出需增加484元(平均每月增加40元),占全部食品类支出的10.2%,给低收入户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表
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
1、表2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表1和表2有什么内在联系?
(3)结合材料二,分析2004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为什么均有所上升?
第三篇:高一政治第一学期教案:财政和财政支出2沪教版
高一政治第一学期教案:财政和财政支
出2沪教版
www.xiexiebang.com(新教材教案)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第一节?财政及其重要作用??第一框??财政和财政收支第一节财政及其重要作用第一框财政和财政支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财政、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基本涵义,理解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辩证统一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网上检索,使学生了解我国财政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通过图片、材料分析等理解本课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晓处理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二、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作关于“我国XX年将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专题讲解;同时,了解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洋山深水港、上海隧桥工程和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等国家的投资情况。通过这些资料的查询,让学生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国家财力的支持。
2、教师收集主题资料,做好多媒体。(后附)
三、教学过程【新闻播报】【内容导学】(略)师生点评(略)【学生活动】结合导学同学的新闻播报,请讨论探究,“现实生活中需要国家财政吗?为什么?”
3、教师引导(略)【导入新课】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大部分产品和劳务,如食物、衣物、住房、家具等等。这一部分产品是被个人和家庭分别消费的,但是人们仅依靠这些产品是不够的,人们还需要另一类产品和劳务,如国家的安全防务,为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社会管理、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事业以及一些大型的电站、水库、公路、桥梁等,这一部分产品和劳务就是由国家财政来支持。那么什么是国家财政?什么是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什么是国家预算、决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板书】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活动。财政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财政的本质: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板书】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征税等所取得的收入。财政收入形式图片展示(右图)【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图片给出的信息,明确财政收入的形式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教材拓展】税收(主要)【学生活动】学生做教材“操作平台”——税收收入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数额国有资产收入(如上海宝钢每年向国家上缴的利润等,国有股份制企业每年上缴的股息和红利)债务收入(国内、国外发行的债券以及向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借贷)各种收入(行政罚款、没收等)【板书】财政支出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对所获得的收入进行开支。财政支出分类(图片展示,学生判断)经济建设【学生活动】“知识竞赛”(见“学生训练”)科学、教育、文化、卫生行政管理国防债务简单带过,让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即可,为后面具体讲到财政的作用做铺垫。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分配,是通过国家的预算实现的。【板书】国家预算: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收支计划。国家预算直接反映了财政分配的收支内容、数量、各项收支的结构和比例,反映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家预算的特点:综合性、法律性、计划性。【板书】国家决算:对上一财政收支的实际执行情况的总结。国家决算反映了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计划。【学生活动】材料:XX年全国人大会议上,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作国家决算和本的预算报告,并接受代表们的审议。明确国家预算定义中“经法定程序批准”指什么?【思考】两个关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思考)
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2、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小组讨论,共同探究】1)财政收支的最理想状态是什么?2)右图反映我国财政收支状况是怎样的?3)如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意味着什么?弥补的办法是什么?4)如果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意味着什么?其结果会怎样?【教师归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是: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学生活动】做教材“操作平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是:经济发展是源,财政收入是流;财政收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应注意培养自己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出谋划策】目前省地县乡,包括村级,债务相当沉重。根据XX年的数据估计,省地县乡村五级政府和组织债务将近3.2万亿,这还是保守估计;其中地县乡村占了2.4万亿,并且债务越来越重。请运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来加以分析。你认为怎么做才能缓解县乡财政压力?请提出合理建议。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学生训练: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知识竞赛本节课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学习活动的主题——知识小竞赛,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不但要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学习的方法,也要运用和体现从时事、教材和实践中学习的方法。竞赛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A、关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洋山深水港、上海隧桥工程等国家的投资是多少?B、黄浦江上南浦、杨浦、卢浦大桥的投资,苏州河治理的投资,轨道交通1号、2号、3号、4号、5号以及上海市其它大规模投资项目的额度是多少?请同学们通过网络找到知识竞赛的答案。以班级四个同学为一组,共同进行。各小组可以通过讨论确定你们小组的竞赛主题和内容。分组讨论进行。每组将竞赛试题和答案上交。以组为单位,开展竞赛。
2、学习评价——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将自己的成果通过书面、多媒体、口头等形式进行阐述与说明,教师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侧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要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的评价。生生互评:学生之间的互评既可以是合作学习方面的评价,也可以是内容设计、开展活动的具体有效形式,活动与学习的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学生的互评要更侧重于学生自身的设计与课堂演示效果的评价。
五、教学设计说明??内容分析:1、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财政、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基本涵义,理解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我国财政基本情况,使学生理解处理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重要意义。2、本课的学习内容理论性不强,面对首次接触该方面知识的高中学生,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分析:1、学生有的在本课的内容学习上有优势,有的在合作学习上有优势,但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学习,学生们都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主的学习态度来对待。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中有一定的成绩和收获,教师均予以鼓励与肯定。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本课内容的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但对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并不十分明确。特别是在平时常规性学习内容,诸如“时政点评”、“内容导学”等小板块中,没有及时地进行总结与提炼。本课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对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等的方法进行思考。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高一政治《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高一政治《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知识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
2、过程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提高对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认识,懂得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体会到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了。
教学重点是:
重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确立理由:学生只有正确把握这对关系,才能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问题。
重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确立理由: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有利于他们了解国情,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增强爱国情感及民族责任感。
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确立理由:生产与消费的概念比较抽象,对其关系不易理解。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环节:
首先是,导入新课部分
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商品和服务的图片,并设问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从何而来?
(让学生能够巩固已学的消费类型的知识;初步懂得消费不是由主观决定,而是由客观物质状况决定。做到“温故而知新”。)
下面是讲解新课部分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生产和消费(板书)
我将展示漫画“今非昔比”并通过以下几组设问,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漫画“今非昔比”中,坐拥江山和美人的皇帝为何坐不上飞机、吹不了空调?
2、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马车,,现代普通人却能坐上飞机,说明了什么问题?
3、飞机比马车快得多,高档得多,说明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什么?
4、假设莱特兄弟没有发明飞机,人们会不会有飞上蓝天的冲动或向往?这种向往能否实现?
从而来掌握---生产决定消费(板书)
(这里呢通过漫画的讨论分析及几组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掌握“生产决定消费”的观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接下来,通过多媒体展示书本33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阅读书本来找出----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板书)
教师进行总结,并详细讲授知识点,理清学生思路。
(通过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并结合教师讲授,掌握知识点,突破难点)
进一步设问探究“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否生产出的产品一次性提供给人们消费,这个过程就简单地停止了呢?”从而在此基础上引出——社会再生产(板书)
并通过图片展示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通过图示,可以将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记忆深刻。)
(根据“生产决定消费”观点)教师提问:要想提高消费水平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并解读书本35页思考探究活动并实施小组抢答的形式。
接下来播放视频,大力发展生产力,并结合教师讲授,讲清楚重点知识----
大力发展生产力
.原因以及意义
2.如何发展(板书)
(通过学生的有效阅读,学会挖掘分析问题的角度,归纳知识点,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小组抢答、视频播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接下来呢是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巩固知识。
(这里我运用的是提纲式板书:这种形式的板书能够突出课文的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领、把握内容、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也就是教学评价环节
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教材34页活动探究,让学生搜集材料,进行必要调查,以小论文形式展现。
(这样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五篇:高一政治上册 1.1.2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教案2 沪教版
第一课 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一节 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二框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理解各个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具体的问题。通过完成企业投资策划书幻灯片制作,锻炼学生电脑操作和制作技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小组活动,分工合作完成企业投资策划书,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及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举例说明各类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领会各类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都与人的素质有密切关系,感悟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对“可持续发展”以及“科教兴国”的认同感。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学习小组完成企业投资策划书,部分学生制作幻灯片。
2、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三、教学内容: 【导入】:
【多媒体演示】请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交流企业投资策划书。
学生投资策划书(作者:蔡杨珺、许奕琛、沈超、俞艳)
●投资方向:智能玩具公司
●投资理由:如今社会充满压力,适当放松,利于健康。
●投资理念: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玩具。针对不同年龄层次需求,推出系列玩具。
幼儿——智力,行为,感官开发
儿童——智力,行为,爱心培养,素质,娱乐 少年——智力,心理,思维,纯娱乐 成年——实践模拟,纯娱乐,怀旧 ●公司选址、厂房规划: ●设备技术要求:
先进的设备,技术与国际接轨(次品少、低噪音、低消耗) 新型的安全的材料(柔软、耐磨、无毒) 全自动流水线(智能终端电脑控制) 全自动回收装置 ●员工招聘条件:
经理: 年龄不限,男女不限,本科以上学历,能领导群众,有较强的号召力,口才好,人际交往能力强。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设计师:男女不限,年龄20~45岁,本科以上学历。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对儿童的想法有一定的了解,有美工基础和电脑绘图制作能力者优先考虑。
工厂工作人员:男女不限,18~4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对待工作认真、务实,有良好的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责任心强。
提问学生:从同学策划书的内容看出,要创办一个企业哪些条件是必要的?(学生回答:钱、厂房、设备、人力、土地„„)从同学的回答可以总结归纳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课题】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要素顺序按照同学回答机动安排)
(一)劳动者的劳动
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根据学生《投资策划书》中“人员选聘条件”提问:招聘中对各个岗位的诸多条件限制是否合理?你认为这份策划书是否需要改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应该对各个岗位的劳动者提出不同的素质要求,因为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油从国外进口,因此,降低生产成本就显得更为重要。
师:所有这些表明教育对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上海市提出了“科教兴市”主战略。
【教师归纳】
这五个基本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缺一不可。其中,劳动、土地、资本这三类要素看的见,摸的着,被称为实体性要素;经营管理,被称为联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的搭配在一起,才能进行现实和有效的社会生产。各类要素的使用效率都和人的素质有关。
【探究】
请同学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评价看看我们同学的《投资策划书》应作哪些修改?
【操作平台】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除了上述几类基本要素外,还有其他一些要素也在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来,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写出你所知道的其他要素。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投资策划书,课堂进行交流。这个活动是对学生多种能力的一种训练。小组成员共同确定投资方向后,各个成员选择一个项目具体展开,然后汇总修改,小组合作完成幻灯片制作。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等。
2.这个训练活动可以与多种评价方式挂钩。策划书完成过程中,学习小组内部可以进行组员自我评价和组内成员相互评价;策划书完成后,教师在筛选交流作品中进行教师评价;课堂交流时,其他学习小组同学进行评价,作者可以补充观点进行自我评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能够听到更多的声音,学会倾听他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