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奥数 小二教案 22 第三讲.排队与植树 教师
第三讲 排队与植树
一、对上节课问题较多的作业题讲评;
二、对比较多少的题型进行巩固复习:
1. 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的书本数正好相等。那么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2. 哥哥有50块大白兔奶糖,弟弟有30块大白兔奶糖。要想哥哥和弟弟的大白兔奶糖一样多,哥哥应该给弟弟几块大白兔奶糖?
3. 姐姐比弟弟多6个苹果,但是好心的姐姐把自己的4个苹果送给了弟弟。现在姐弟俩谁的苹果多?多几个?
4. 丰台纺织厂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共有工人48人,从第一车间中调出8人到第二车间之后,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还多2人,第一车间原来比第二车间多多少人?
5. 两块花布共有30米。当第一块用去5米,第二块用去3米之后。第一块布还是比第二块布多2米。第一块花布原来比第二块花布长多少米?
6. 已知:甲班和乙班共有88人,乙班和丙班共有92人。问:甲班和丙班哪个班人多?多多少?
前几题可以采取写在黑板上,测试后让同学们填写答案。后几题可以口述,让同学们抢答,但答错的要倒扣分。建议每题读一至两遍,口述的抢答题同学不准动笔。
比较多少型的题目是本暑期前半个阶段的重点。
三、本讲讲义的讲授;
本讲主要包括直线型植树问题和环形植树问题。
讲义三 排队与植树
注意:提示同学们画示意的草图,帮助分析题目、寻找思路。
1. 一张全家福的照片中,有6个大人排成一行,每两个大人之间有一个小孩。那么照片中一共有多少个小孩?
2. 一张全家福的照片中,有20个大人排成一行,每两个大人之间有一个小孩。那么照片中一共有多少个人?
3. 小明家住在五楼,每一层的楼梯都有20个台阶。那么小明放学回家从楼下走到家中,一共要走多少个台阶?
4. 在一条小路的一侧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10棵,就已经到了小路的尽头。那么这条路一共有多长?
5. 在一块长为100米长的空地上种树,要求从空地的一头开始,每隔10米种1棵树,那么一共要种多少棵树呢?
6. 虾兵蟹将们正准备围绕着龙宫造一圈大柱子。他们在测量后发现绕龙宫一圈总共是50丈,而龙王要求每隔2丈就要造一根大柱子,那么虾兵蟹将们一共要建造多少根大柱子呢?
7. 小黑猴和小白猴是森林里有名的小木匠,小黑猴曾经用4分钟就将一根大木头锯成3段,而小白猴可以用10分钟就将同样的一根大木头锯成6段,那么两只小猴当中,谁锯木头锯得更快一些呢?
8. 小丽有很多漂亮的彩色纸带,有一天,她把7种不同颜色的彩带首尾依次相连,粘成了一条更长的彩带。原来的小彩带每一条长度都是10厘米,但是为了粘接,每个粘接的地方都要重叠1厘米。那么最后粘成的长彩带总长度是多少厘米呢?
9. 小胖去食堂排队买饭,他数了数,发现如果从前往后数,他是第9个;如果从后往前数,他是第12个。那么这个买饭的队伍里一共有多少个人?
10.在马拉松长跑比赛中,小明在途中发现在自己身后有6个人紧追不舍。之后,小明又一口气超过了前面的11个人,最后以第3名的成绩获得铜牌。问这次比赛中共有多少人参加?
11. 老师把六年级一班的30名同学排成了一个长队,小明是从前往后数的第9位,小红是从后往前数的第12位,那么小红和小明之间隔了几个人?
12.老师把六年级二班的36名同学也排成了一个横排,小军是从左往右数的第19位,小华是从右往左数的第23位,那么小军和小花之间隔了几个人?
习题三
排队与植树
1. 一张全家福的照片中,有100个大人排成一行,每两个大人之间有一个小孩。那么照片中一共有多少个人?
2. 小华从1楼走到4楼刚好需要4分钟,那么如果她要按这个速度走到10楼的话,她还需要再走多长时间?
3. 马路两侧各种了一排大杨树。马路长200米。而路边从两端开始,每隔5米就种有一棵大杨树。问路边总共种了多少棵大杨树?
4. 在开运动会之前,小刚帮助体育老师在跑道边上插小红旗。跑道是椭圆形的,总共400米长。小红旗需要每隔50米插一面。问总共需要多少面小红旗?
5. 把5张10厘米长的小纸条粘接成一张很长的纸条,假设每个接头处都重叠2厘米,那么最后的大纸条长度应该是多少?
6. 小黑猴用6分钟就可以将一根大木头锯成3段,那么小黑猴如果想把一根同样粗的大木头锯成9段,它要用多长时间才能锯完?
7. 三毛去电影院排队买票,他数了数,发现如果从前往后数,他是第15个;如果从后往前数,他是第7个。那么这个买票的队伍里一共有多少个人?
8. 老师把五年级的50名同学排成了一个长队,小明是从前往后数的第19位,而小红后面恰好还有20个人,那么小红和小明之间隔了几个人?
第二篇:奥数植树问题教案(精选)
《植树问题》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解决在不封闭线路上植树(指线路首尾不相连)问题,培养运用植树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应用植树问题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例题1:一根木头锯成4段要付锯费1.2元,如果要锯成12段,要付锯费多少元?
二、例题分析:把一根木头平均锯成4段,需据4-1=3次,属于两端都没有点。从而可求出锯1次的费用1.2÷3=0.4元。现要锯成12段,也就是要锯12-1=11次,这样就可以求出费用。解:1.2×(4-1)×(12-1)=0.4×11 =4.4元
三、同类练习
1、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解:1000÷5=200(棵)200 +1=201(棵)(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2、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3、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如果只有一端栽树,那么共需多少棵树苗?(一段种树:棵树=段数)
4、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5.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6、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四、变式练习:
1、在一条长600米的公路两旁各栽一行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302棵,每相邻两棵之间的距离都相等,相邻两棵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一条路每隔5米有一根电线杆,连两端的电线杆在内共20根,算一算公路有多长?
3、把30米长的一条绳子分成3段,后一段总比前一段多3米,秋各段长度。
4、小英和小明同住在一幢大楼里,小英家住在6层,每天回家要走80个台阶,小明回家要走32个台阶,小明家住在几层?
5、一座桥长116米,在桥的两侧栏杆上,分别安装了16块花纹
图案,图案的横长为2米,两头的图案离桥端都是12米,且每相邻两块图案间的间隔都相等,相邻两块图案之间应间隔多少米? 《植树问题》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解决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指线路首尾相连)问题,培养运用植树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应用植树问题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例题
2、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45米,宽30米,如果沿着它的周围每隔3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二、例题分析:这是在一个封闭的长方形周长上植树。首先要求出长方形的周长(45+30)×2=150米,在平均用每段3米,求出种多少棵树。解:(45+30)×2÷3 =75×2÷3 50棵
三、同类习题:
1、一个圆形的跑道400米,如果每隔10米竖一块警示牌,共需要多少块警示牌?
2、一个湖泊的周长是1800米,沿湖泊周围每隔8米栽一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个桃树,湖泊周围栽了多少棵柳树和桃树?
3、一个圆形花圃周围长40米,沿周围每隔4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的中间插一面黄旗,花圃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
4、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2米栽一棵柳树,共栽了40棵,水池的周长是多少?
四、变式练习:
1、一个圆形喷水池,周长62.8米,在距池岸边均为3米的池内圆周上安装28根喷水管,每相邻两个喷水管的距离是多少米?
2、学校图书馆前摆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的最外层每边各摆放12盆花,最外层共摆了多少盆花?这个花坛一共要多少盆花?
3、张大伯在承包的正方形池塘四周种上树,池塘边长为60米,每隔5米种一课,四个角上各种一棵,张大伯买了50棵树苗够吗?
第三篇:奥数 一年级 教案 第三讲:日期问题——教师版
2007年日历
2008年日历
第三讲:日期问题——在日期中寻找规律(教师版)
课程目标:
1.学会在表格中收集信息,寻找答案。2.掌握大小月等关于日期的基本概念
3.学会在日期问题中运用上一讲中的知识(带余数的除法和周期问题)。
预备知识:
2008年1月28日是星期一,过7天是星期几?过12天是星期几?过21天是星期几?过23天呢? 答案:7天后还是星期一,12天后是星期六,21天后还是星期一,23天后是星期三
仔细观察日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标记出2007年和2008年你自己的生日,写出2008年你生日那天是星期几。
拓展延伸:在本堂课的最后可以让孩子们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一些孩子07年生日星期加1就是他08年生日的星期,而另一些孩子07年生日星期加2才是他08年生日的星期。
问题解释:首先一年有365天,365÷7=52……1,2008年是闰年,有366天,是52周多2天。如果生日是2月28日以前的(包括28日),比如2007年2月1日是星期四,那么2007年2月1日—2008年2月1日,总共过了365天,所以2008年2月1日是星期五。如果生日是3月1日以后的(包括1日),比如2007年4月5日是星期四,那么2007年4月5日-2008年4月5日,因为其中度过了2008年的2月29日,所以一共过了366天,所以2008年4月5日是星期六。
2.请你在2007年的日历中标记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
3.观察2007年的日历,你发现哪两个相邻的月,相同日期周几也是相同的?为什么?那2008年是不是也有两个相邻的月是这样呢?为什么?
解题思路:2007年,2月和3月,相同日期周几也相同,因为2007年2月有28天,正好是整4周。对于2月的某一天来说,这一天星期几,28天以后还应该是星期几。2008年没有这样的两个月,因为,2008年是闰年,2月有29天。
4.观察2007年的日历,八月有五个星期三,九月有五个星期六,但是有一个月没有一个五个星期几,这个月是哪个月?为什么?
解题思路和答案:是2月,因为2月只有28天,正好是整4周。
5.观察2008年的日历,每个月的1号都是星期几?相邻月份1号的星期几如何变化的,有没有规律,跟什么有关系?
解题思路和答案:有一定关系,关键是看一个月是4周多几天。
比如1月1日是星期二,1月有31天,31÷7=4……3,是4周多三天,所以2月1日应该是星期二往后数三天,是星期五。
6.观察2008年的日历,九月和十二月虽然不相邻,但是相同日期周几也是相同的,为什么呢?(提示:想想九月、十月、十一月各有几天。)
解题思路和答案:9月有30天,10月有31天,11月有30天。分别是4周多2天、3天、2天。一共多了2+3+2=7天,正好是一周。
7.(较难)如果2008年9月1号是星期一,请问不看表格,你能说出11月1号是星期几吗?
解题思路和答案:
9月有30天,10月有31天。分别是4周多2天、3天。一共多了2+3=5天。所以是星期六
作业思考题:下面表格是打乱后2007年的1-6月份,你能标出每个表格的真实月份吗?
解题思路:
首先确定2月,2月有28天。2月28日是星期三,所以3月1日一定星期四,所以第二行中间的一定是三月。以此论推。
第四篇:奥数 小二教案 13 第二讲.移多补少问题 教师
第二讲 移多补少问题
一、对上节课问题较多的作业题讲评;
二、对比较多少的题型进行巩固复习:
1. 一辆公共汽车里原来共有30人,到站后下去10人,又上来17人。那么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
2. 小红有旧书10本、新书20本,小明有新书18本、旧书14本。小红和小明的书谁多?多多少本呢?
3. 小明身上有30元钱,小华比小明多12元钱,小明比小伟多8元钱。那么小华比小伟多多少钱?
4. 哥哥和弟弟多有很多苹果,而且哥哥和弟弟的苹果一样多。这时哥哥把自己的8个苹果给了弟弟。那么现在哥哥比弟弟少几个苹果?
5. 小张送给了小王5本故事书,这时发现小张和小王的故事书恰好一样多。那么小张原来比小王多几本书?
6.草地上有一些白羊和一些黑羊,当黑羊跑掉8只后,黑羊还是比白羊多4只。那么草地上原来的黑羊比白羊多多少只?
可以在测验时抄在黑板上,也可以测验后由教师读题,让同学口算答题。
比较多少型的题目是本学期前半个阶段的重点。
三、本讲讲义的讲授;
讲义二 移多补少问题
注意:注意让同学们注意本一讲题目与前一讲题目的联系。
1. 小明有20个苹果,小红有12个苹果。小明应该给小红几个苹果,才能使小明和小红的苹果变得一样多?
2. 桌上有两个盘子,第一个盘子里放着21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放着9个梨。如果既想维持桌子上的梨总数不变,又想使两个盘子里的梨变得一样多。那么应该怎么办?
3. 小丽有7个洋娃娃,如果小丽给小花2个洋娃娃,小丽和小花的洋娃娃将变得一样多。那么小花原来有多少个洋娃娃?
4. 哥哥有32块大白兔奶糖,弟弟有18块大白兔奶糖。要想哥哥和弟弟的大白兔奶糖一样多,哥哥应该给弟弟几块大白兔奶糖?
5. 小伟有一些连环画书,后来小军又从自己的16本连环画书中选出2本送给了小伟,于是小伟的连环画书刚好和小军一样多。那么小伟原来有多少本连环画书?
6. 甲、乙两个花瓶里插着一样多的花。现在从甲花瓶中取出4支花放到乙花瓶里。那么现在甲、乙两个花瓶哪个花瓶里放的花多?多多少?
7. 小黑兔拔了16个胡萝卜,又送给了小白兔3个胡萝卜,结果小黑兔和小白兔的胡萝卜一样多。问原来小白兔有多少个胡萝卜?
8. 小黑鸭有11条鱼,小白鸭有13条鱼,鸭妈妈又抓来7条鱼,应该怎样分给两只小鸭子,才能让两只小鸭子的鱼一样多?
9. 姐姐比弟弟多4个大鸭梨,但是好心的姐姐把自己的3个大鸭梨送给了弟弟。现在姐弟俩谁的大鸭梨多?多几个?
10.小明有集邮的爱好,后来小红也跟着小明开始学集邮。这天小明又送给了小红4张邮票,可是数了一下,发现小明还是比小红多2张邮票。问小明原来比小红多几张邮票?
11. 妈妈给东东和南南各买了10支铅笔。两天之后,东东说他的铅笔都找不到了,伤心地哭了。于是好心的南南分给了东东4支铅笔。可是过了一会儿,东东又跑来说他丢的铅笔都找到了。那么现在东东的铅笔比南南多了几支?
12.小华有两盒糖果,第一盒有78粒糖,第二盒有38粒糖。每次从第一盒取出5粒糖放到第二盒里,要这样调整多少次才能使两盒的糖数相等?
习题二
移多补少问题
1. 小明有20个贝壳,小红有10个贝壳,小明再给小红多少个贝壳,两个人的贝壳数量才会一样多?
2. 姐姐原来有50元钱,给妹妹10元后,两人的钱就一样多。妹妹原来有多少钱?
3. 两堆西瓜,从第一堆拿出16个放入第二堆后,还比第二堆多出8个,问原来两堆西瓜相差多少个?
4. 哥哥和弟弟一起去捉蟋蟀,哥哥比弟弟多捉了5只蟋蟀。但是哥哥又把自己捉的蟋蟀送了5只给弟弟。现在哥哥和弟弟谁的蟋蟀多?多几只?
5. 小黑熊抓到了15条鱼,小棕熊抓到了17条鱼。熊妈妈又抓了8条鱼,她想把这8条鱼分给两只小熊,使小熊的鱼都一样多。该怎样分?
6. 姐姐和妹妹都有很多故事书。这天姐姐送给了妹妹5本故事书。然后数了一下,发现姐姐反而比妹妹少了3本故事书。问姐姐和妹妹原来谁的故事书多?多几本?
第五篇:北京华罗庚学校四年级奥数补习教案 第三讲 定义新运算
第三讲 定义新运算
我们学过的常用运算有:+、-、×、÷等.如:2+3=5
2×3=6
都是2和3,为什么运算结果不同呢?主要是运算方式不同,实际是对应法则不同.可见一种运算实际就是两个数与一个数的一种对应方法,对应法则不同就是不同的运算.当然,这个对应法则应该是对任意两个数,通过这个法则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数与它们对应.只要符合这个要求,不同的法则就是不同的运算.在这一讲中,我们定义了一些新的运算形式,它们与我们常用的“+”,“-”,“×”,“÷”运算不相同.我们先通过具体的运算来了解和熟悉“定义新运算”.例1 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①求 3△2,2△3;
②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吗?
③求(17△6)△2,17△(6△2);
④这个运算“△”有结合律吗?
⑤如果已知4△b=2,求b.分析解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定义的本质,本题规定的运算的本质是:用运算符号前面的数的3倍减去符号后面的数的2倍.解:① 3△2= 3×3-2×2=9-4= 5
2△3=3×2-2×3=6-6=0.②由①的例子可知“△”没有交换律.③要计算(17△6)△2,先计算括号内的数,有:17△6=3×17-2×6=39;再计算第二步
39△2=3 × 39-2×2=113,所以(17△6)△2=113.对于17△(6△2),同样先计算括号内的数,6△2=3×6-2×2=14,其次
17△14=3×17-2×14=23,所以17△(6△2)=23.④由③的例子可知“△”也没有结合律.⑤因为4△b=3×4-2×b=12-2b,那么12-2b=2,解出b=5.例2 定义运算※为a※b=a×b-(a+b),①求5※7,7※5;
②求12※(3※4),(12※3)※4;
③这个运算“※”有交换律、结合律吗?④如果3※(5※x)=3,求x.解:① 5※7=5×7-(5+7)=35-12=23,7※ 5= 7×5-(7+5)=35-12=23.②要计算12※(3※4),先计算括号内的数,有:3※4=3×4-(3+4)=5,再计算第二步12※5=12×5-(12+5)=43,所以 12※(3※4)=43.对于(12※3)※4,同样先计算括号内的数,12※3=12×3-(12+3)=21,其次
21※4=21×4-(21+4)=59,所以(12※ 3)※4=59.③由于a※b=a×b-(a+b);
b※a=b×a-(b+a)
=a×b-(a+b)(普通加法、乘法交换律)
所以有a※b=b※a,因此“※”有交换律.由②的例子可知,运算“※”没有结合律.④5※x=5x-(5+x)=4x-5;
3※(5※x)=3※(4x-5)
=3(4x-5)-(3+4x-5)
=12x-15-(4x-2)
= 8x- 13
那么 8x-13=3
解出x=2.③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到
例5 x、y表示两个数,规定新运算“*”及“△”如下:x*y=mx+ny,x△y=kxy,其中 m、n、k均为自然数,已知 1*2=5,(2*3)△4=64,求(1△2)*3的值.分析 我们采用分析法,从要求的问题入手,题目要求1△2)*3的值,首先我们要计算1△2,根据“△”的定义:1△2=k×1×2=2k,由于k的值不知道,所以首先要计算出k的值.k值求出后,l△2的值也就计算出来了,我们设1△2=a.(1△2)*3=a*3,按“*”的定义: a*3=ma+3n,在只有求出m、n时,我们才能计算a*3的值.因此要计算(1△2)* 3的值,我们就要先求出 k、m、n的值.通过1*2 =5可以求出m、n的值,通过(2*3)△4=64求出 k的值.解:因为1*2=m×1+n×2=m+2n,所以有m+2n
=5.又因为m、n均为自然数,所以解出: 的观察,找 规律:
①当m=1,n=2时:
(2*3)△4=(1×2+2×3)△4
=8△4=k×8×4=32k
有32k=64,解出k=2.②当m=3,n=1时:
(2*3)△4=(3×2+1×3)△4 =9△4=k×9×4=36k
所以m=l,n=2,k=2.(1△2)*3=(2×1×2)*3
=4*3
=1×4+2×3
=10.在上面这一类定义新运算的问题中,关键的一条是:抓住定义这一点不放,在计算时,严格遵照规定的法则代入数值.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定义一个新运算,这个新运算常常不满足加法、乘法所满足的运算定律,因此在没有确定新运算是否具有这些性质之前,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律来解题.习题三
计算:① 10*6 ② 7*(2*1).7.“*”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它的含义是:
9.规定a△b=a+(a+1)+(a+2)+„+(a+b-1),(a、b均为自然数,b>a)如果x△10=65,那么x=?
习题三解答
所以有5x-2=3O,解出x=6.4.8.解:由于
9.解:按照规定的运算:
x△10=x+(x+1)+(x+2)+„+(x+10-1)
=10x+(1+2+3+„+9)=10x+45 因此有10x+45=65,解出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