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15课《家庭往事纪念册》教学设计
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15课
《图形手拉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欣赏二方连续的作品,简单制作二方连续,学会基本的制作方法。
2、通过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简单制作二方连续,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难点:运用不同的手法大胆进行创作。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种手拉手的动物、幻灯片、卡纸、剪刀、彩色笔等。学生准备:卡纸、剪刀、彩色笔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出示范作。说出这些图形有哪些特点? 揭示课题——图形手拉手。
二、课堂新授
1、欣赏一组花卉手拉手的图片。
2、它们有哪些特点?都是相同的图案,连续一样的。这就叫做二方连续。
3、二方连续的定义:以单独的纹样向上下或左右重复排列而成的装饰图案,叫做二方连续。
4、二方连续的骨骼分析:
(1)散点式:以一个点为主要单体重复构成,具有密集效果,显得整齐、有序。
(2)直线式:有明确的方向性,可垂直,可水平,可向上或向下,也可以上下交替。
(3)波纹式:以波浪线为骨骼,其他纹样依附波浪线,分为单线波纹和双线波纹两种,可同向排列,也可反向排列。
(4)一整二破式:中心位置有一个完整形,上下或者左右各有一个半坡形。
1/10
(5)综合式:几种形式叠加在一起。
三、创作作品
设计制作一组手拉手的图形,可以用剪、贴、画相结合的方法,要美观、大方。
四、课堂展示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
五、课堂小结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对二方连续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二方连续的应用应该是这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欣赏更多的二方连续的应用,更好的了解我们祖国的文化。
《吉祥纹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我国传统文化中表达美好愿望的方法,学会分析吉祥纹样传达的美好寓意。
2、设计并剪制简单的吉祥纹样,表达内心的美好愿望。
3、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吉祥寓意的形象的认知,了解借助吉祥纹样的寓意和其相关事物的谐音表达美好祝福的方法,学会设计制作剪纸吉祥纹样,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祈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巧妙利用具有吉祥寓意的形象传递美好情感的方法。难点:学习剪制艺术,设计制作吉祥纹样,表达美好祝福。课前准备:
剪刀、刻刀、彩纸、课件、范作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指示课题。
引入:学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很平常的彩纸,它可以变化出无数种美丽的图案,让我们来看看(师边说边示范)。
2/10
教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彩纸有这么神奇?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小结:原来这些彩纸通过折剪,就变成美丽的图案。
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原理,学习制作美丽的吉祥图案。(出示课题)
2、探索学习,学做吉祥图案。(1)欣赏分析。
教师:为什么我叫它“吉祥图案”呢?它和其他剪纸有什么区别呢?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①这些图案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②这些图案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小结:我国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图案与其相关事物名称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2)合作探究。(每组发张剪好的吉祥图案。)
请每组同学以小组探究的方式,研究其内容、形状特点,并试着制作。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这张吉祥图案的意义和制作方法。
教师:大家在制作吉祥图案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内容、剪法的吉祥图案,你们可真棒!
(3)学习借鉴。
提问:课本上的吉祥图案中主要有哪些内容?还用了哪些方法?(剪、刻)
三、创作作品
教师:听了每组同学的介绍,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创造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制作吉祥图案。(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提高动手的能力。)
四、课堂展示
1、展示: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吉祥图案,请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的吉祥图案有什么寓意?你最喜欢哪
3/10
一件作品?你知道的吉祥图案还有哪些?
2、打开课本按要求填空:我知道的吉祥图案有哪些。
3、艺术源于生活,我们如何美化生活。
教师: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吉祥图案,请你说说这么美的作品,有什么用,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小组讨论回答。
五、课堂总结
在这次吉祥图案的设计与剪纸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比较多,特别是在镂空和连接上学生制作起来较困难。我想,这种技能性较重的课还是应该在让学生多多锻炼才行。
《服装搭配ABC》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对比色和类似色的色相、特点及所表达的色彩感受。
2、能设计制作出或对比色或类似色的服装,体验对比色和类似色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3、通过服装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色彩感受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对比色或类似色,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儿童服装。难点:做工严谨、色彩搭配合理的服装设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色卡、美工纸、剪刀、胶棒、多媒体等。学生准备:色卡、美工纸、剪刀、胶棒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出示色环图片。
师问: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对比,会产生哪种视觉效果?观察其中的规律。在色环中,相邻的为类似色,相对的为对比色。出示课题。
二、课堂新授
1、色彩对比: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分为两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4/10
2、色彩调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合理搭配,产生一种和谐的效果。
3、服装搭配常识:
(1)对比色搭配:黄色与紫色、红色与青绿色、黑白搭配是永远的经典。(2)类似色相配:红色与橙色、黄色与草绿。(3)白色搭配:可与任何颜色搭配。(3)黑色搭配:可与任何颜色搭配。
4、讨论汇报发言,你喜欢并符合学生着装要求的服装是什么样啊?
三、创作作品
用手工纸,设计几种服装款式,组合搭配看一看,怎样搭配更好看。
四、课堂展示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
五、课堂小结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通过对服装设计的色彩搭配,学习和掌握了色彩知识,对比色和类似色,并在服装设计中学会了使用对比色和类似色。
《爱的记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相机的基本构造特点、摄影的意义及其作用。通过欣赏、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感受摄影艺术的美,体验快速成图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运用常见的构图形式和光线知识,拍摄一幅有艺术感的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亲情、友爱、师恩的感激,记录下美好温馨的时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常见的摄影机位的构图变化、摄影构图形式、光影的变化。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并在自己的作品中灵活运用。
难点:体会构图带来的视觉感受以及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各种拍摄用具。学生准备:相机、手机。
5/10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边走边看(一起去看日出)。
师:人类自古以来就崇拜太阳,有光明的地方就有文明。你觉得太阳什么时候最最美丽?
生:讨论。
师:有的同学说日出最美,白居易曾经在《忆江南》中写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有的同学说十点钟的阳光最美。十点钟的太阳,漫过一道灿烂的山坡,漫过山坡上跳舞的花朵,手拉手窃窃私语的小草,漫过在小树上蹦来跳去争强斗胜的麻雀,漫过安静的小树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十点钟的太阳,不知道孤独、寂寞,从不停止成长的脚步,长成一片晴朗的天空,长成青春的山岗。(作品欣赏)
师:还有的同学说最喜欢世界各地的夕阳,夕阳最醉人,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设计意图:用美丽的诗句与引人入胜的画面导入课题,让学生迅速进入摄影作画的情境,跟随着太阳的光影变化来欣赏,实际上是让学生明白,摄影中的光影元素对摄影作品的重要性。)
2、这些照片是作者表达美的最快的方式,但也是永恒的记忆,他们需要寻找一天中最美丽的光影来帮助他们描绘出最美的作品,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你们试着猜猜看,它是什么一种怎样的创作呢?
生:摄影。(出示课题:爱的记忆)
二、课堂发展
1、介绍摄影的几个基本工具——相机、手机、iPad。
师:下面我们就来近距离认识下我们的新朋友——帮我们快速完成作品的几件工具吧。(相机、手机、iPad)
2、相机的认识与欣赏,并了解相机的成像原理。
师:现在拍照片的机器越来越小了,以前的相机可是非常大的。
3、分小组初次体验。
师:相信经过老师的介绍,你对相机一定更加了解了。下面我们一起拿起手
6/10
中的相机感受下吧。(分4小组体验,蹲下去、站得高、离得近、看得远)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作品。(教师与学生评价作品)通过镜头的远近、高低,我们的画面就会变得不一样,我们把镜头的位置叫做“机位”。通过调整机位我们就可以得到“仰视”“俯视”“微视”“全景”等等不同的效果,有时它可以使你的照片变得与众不同、有时可以变得更加有趣„„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为了让孩子对视角有所体会,所以特别设计了四个小组的主题,让他们分别体验“蹲下去”“站得高”“离得近”“看得远”,让学生拿着各式相机在校园中按照任务条中的指示完成初次创作,随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各种视角及作用。)
4、引入构图概念。
师:有的同学拍得很好,因此作品只需要剪裁下就会非常出色,(游戏“给你一把剪刀”)剪完后画面就变得好看多了,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调整构图的中心、大小的方法。说到这个构图,究竟什么叫做“构图”呢?
生:在摄影时,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对画面内容的大小、位置、疏密、虚实等,作一定的布局和安排,使作品更好地表达出创作意图,这一过程称为构图。
(设计意图:对同一幅图画进行不同的裁切,观察比较不同形态的构图能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使学生对构图的重要作用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5、教授构图。(三角形构图)
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或特殊风格的物体。
对角线形构图是最基本的经典构图方式之一,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衬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画面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景物呈交叉线结构,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画面以外。前者有类似十字形构图的特点,后者有类似斜线构图的特点,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视线引向交叉中心,也可引向画面以外,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烈,有利于把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者
7/10
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水平线式构图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点。常用于表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微波荡漾的水面、一望无际的平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阔无垠的草原等。
斜线式构图分立式斜线和平式斜线两种,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美丽的照片,看看它们中间暗藏了什么构图玄机。
师:三角形构图具有十分稳定的特点,三层式构图使画面看上去层次分明,S型的构图使画面更有动感。
三、创作作品
可以运用任何一种构图形式,在校园中选择一处你想记录下的景色进行创作。
运用课上所学的摄影构图知识与光影知识创作一幅作品《校园的记忆》,探索我们平时生活中不曾发现的审美角度。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次练习,虽说用于构图的物品比第一次练习稍稍多了几样,但是有了第一次练习的学习基础,难度便被分步化解了。本次练习的时间安排不太长,作业形式为线造型,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构图多做深入的思考。)
四、课堂展示
师:今天我们在班级里办了一个小型的作品展,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作品。(电子屏分屏显示浏览)你最喜欢哪件作品呢?
学生互评。
五、课堂总结
本课是小学阶段唯一的一堂摄影课,对于本课的设计,重难点在于如何在40分钟内,让学生了解摄影、感受摄影、爱上摄影,并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带进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消化,自我提升对摄影的理解。
基于本课的操作限制,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了解摄影、感受光影、学习构图三个方面。通过两次课堂上层层递进的练习——欣赏——分析——创作的过程,让学生爱上这种快速创作的艺术形式。
8/10
但摄影所涉及的面实在太广,如何在这么多知识点中进行取舍与权衡成了一个难题。最终我选择了相机的成像原理、构图知识、视角、光影效果的拓展这几点知识来进行讲解。
《家庭往事纪念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纪念册的设计方法,了解纪念册的功能。
2、使学生在思想上、艺术创造上、动手能力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教学重、难点:
重点:纪念册的美观设计。
难点:有新颖的创意,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色卡、美工纸、剪刀、胶棒、多媒体等。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线的运用和色彩知识等,今天让同学们运用这些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贺卡。
出示课题:家庭往事纪念册。
二、课堂新授
1、欣赏学生带来的照片。
(1)这些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呢?(2)在这些照片的拍摄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你想对照片中的人说些什么?
2、这些照片给你带来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本家庭往事纪念册,那么,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3、纪念册欣赏,你想制造怎么样的纪念册?交流、汇报。
三、创作作品
9/10
每人制作一本纪念册,注意图形的选择和图案的应用。
四、课堂展示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思的发展,启发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0/10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小蚂蚁搬家|辽海版
《小蚂蚁搬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2、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创作表现蚂蚁的形象;
2、小组合作创作,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仪、奖励星、学生创作用纸、篮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1、播放动画《蚂蚁团结就是力量》
2、你们见过蚂蚁吗?它长得什么样子?我们看看蚂蚁的图片吧!
师:蚂蚁的结构是什么?
生:头、胸、腹、触角、脚
师:总结,我们已经了解了蚂蚁的结构,快下雨了,这么可爱的蚂蚁接下来会怎么做呢?谁能告诉大家。
生:快跑……
生:躲起来……
师:都是好办法,可是它们家里有许多东西,怎么办?
生:搬家
板书课题《小蚂蚁搬家》
二、新授课程,掌握蚂蚁外形及搬家场面
师:搬家,谁能告诉大家,蚂蚁是怎么搬家的?我们看一段动画看他们是怎样搬家的?
(播放课件蚂蚁搬豆)
看录像时要求仔细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动作,一粒大青豆,一只蚂蚁搬不动,它怎么办呀?
师:同学们,我们看了蚂蚁搬豆的短片后,思考一下,为什么一个人完不成的任务,而多人就能完成,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生:团结起来力量大。蚂蚁勤劳、有智慧。
三、开阔思维
大胆创作
勤劳、有智慧的小蚂蚁,今天你们就用画笔来表现蚂蚁搬家的场景。可以用拟人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蚂蚁搬家的场景。
1、首先请大家欣赏课本上的绘画作品,家蚂蚁怎样搬家?
2、下面请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几幅作品。
学生通过观察产生联想,蚂蚁可运用背、顶、抬、推、拉、滚、开车等运输方法运各种食物、家具、电器等,还可增加大树、小鸟、鱼、乌云、山洞、小木屋等拟人场景,丰富画面内容,提高创作激情。
师:哪幅画画的好?好在哪?
生: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动态多样。
四、作业要求:(伴随音乐作业)
1、构图饱满
2、色彩鲜艳
3、动态多样。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学生拿自己的作品上讲台,让学生评价,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3、小朋友们,在蚂蚁搬家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4、哇,学到了这么多东西,收获可真大,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老师还希望你们以后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记住“团结合作”这个道理,好吗?
5、好,小朋友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再见。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小蚂蚁搬家|辽海版
辽海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
《小蚂蚁搬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辽海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小蚂蚁搬家》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了解蚂蚁的基本结构;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牲,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能生动画出蚂蚁搬家的场景;
2、能力目标:能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
3、情感目标:通过对蚂蚁外型特征及搬家过程的描绘,激发对蚂蚁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独自完成一幅完整的蚂蚁搬家的场景画并上色
教学难点:正确画出蚂蚁结构,构图饱满,上色整齐干净。
六、教学方法:情景激趣法,观察发现法,知识讲授法,讨论探究法,过程演示法,实践感悟法,交流展示法。
七、媒体资源:
PPT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打一昆虫)
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勇敢勤劳,能啃骨头,合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
2、小蚂蚁组织了一次有趣的活动,你们想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
3、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下面这个动画,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它们在做什么?
4、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认出来这是一群勤劳的小蚂蚁,它们正在齐心协力搬家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小蚂蚁搬家》(板书课题)
猜谜语
观察
它们是一群蚂蚁,它们在搬家。
激发学生学习举,调动学习热情
二、教授新知
1、说到小蚂蚁搬家,我们首先想到要下雨了,雨还没下呢,小蚂蚁咋知道它的窝要被淹?为什么建窝时候,它不把窝建在高一点的地方?而要一次次搬家呢?课前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作业,要搜集小蚂蚁的资料,讲讲小蚂蚁的故事,谁先来讲?
2、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
3、分析小蚂蚁的结构(PPT展示):头、胸、腹、三对足、一对触角,展示画法(板书示范,并逐一解释步骤,总结:三个圆,头小圆,胸椭圆,腹大椭圆,三对细长的足,一对弯弯的触角)
4、分析小蚂蚁的动作特点:抱,背,扛,抬,举,请同学到前面示范动作,分析手脚摆放的位置。
5、欣赏同学们的作品:看看在其他同学眼中,蚂蚁是怎样搬家的汇报课前收集好资料:小蚂蚁搬家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食物短缺,二是种群扩大,三可能是逃难行为,而小蚂蚁搬家喜欢选择阴天或是傍晚的时候,天气凉爽,却让我们误以为搬家呢。
讲一个小蚂蚁大点大青虫的故事。
请几个同学到前面演示
欣赏
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表现
渗透集体意识
开拓视野
小结:通过分析讲解及个别汇报,让学生掌握小蚂蚁的动作特点,为创作打下基础。
三、作业展示并讲评
1、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小蚂蚁,有的在树洞里,有的在叶子上,有的在土堆里,甚至还有的在地板里,总之小蚂蚁们无处不在,它们搬家的样子也会不同,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在纸上,把你们眼中蚂蚁搬家的样子都画下来吧!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发现优秀作品,做适当展示,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3、作品展示并讲评。
创作体验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共同创作,相互学习,体验合作的乐趣。
让学生通过此环节的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
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小蚂蚁搬家一课,通过学习,我们对小蚂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发现了在小蚂蚁身上有太多的优良品质,如勤劳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老师衷心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一名勤劳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关心班级,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小蚂蚁式的好少年。
认真听,学
让学生对课堂的内容有进一点的了解和掌握,并努力应用在生活中。
板书设计
小蚂蚁搬家
第四篇: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小蚂蚁搬家|辽海版
教学设计模板
1、教学内容:辽海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小蚂蚁搬家》
2、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结构特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本课的教学设计强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营造宽松自由,热烈紧凑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
(2)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从课题到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学习活动的方式等都考虑德育的暗示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友爱、协作的精神。
3、学情分析
(1)
学生的认知基础:蚂蚁这种小昆虫对二年级来说并不陌生,他们能说出许许多多关于蚂蚁的有趣故事。
(2)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对蚂蚁的具体形态特征,大部分学生以往并没有细心观察过,需教师着重引导。
(3)
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蚂蚁搬家动态的表现与刻画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需教师着重指导。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2)过程与方法:探究动物秘密和通过对蚂蚁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热爱动物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友爱、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5、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开展“蚂蚁搬家”的集体美术创作活动。
(2)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把想象的“蚂蚁搬家”情景用绘画语言大胆地表现出来。
6、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通过一些实践、表演活动,如扮角色活动,让学生以体验、表现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交流。
7、媒体资源(网络
白板
ipad
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
PPT课件
flash课件)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猜谜语:身小力气大,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
2、启发谈话:在哪见过蚂蚁?长什么样子?
3、看课件:它们在干什么?(搬食物)出示课题
学生猜谜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通过猜谜、启发谈话、看课件,激发学生探究蚂蚁的兴趣。
小结:猜谜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展示直观形象,真实展现蚂蚁搬家情景,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探究新知
1、画蚂蚁
出示课件《蚂蚁的外形特征》教师讲解
出示课件:简笔画《蚂蚁》
2、表演:《蚂蚁搬家》
出示食物道具,模拟蚂蚁搬家场景。
3、课件:欣赏学生范作
4、教师讲解绘画要求并巡视指导
学生观察听老师讲解
观察蚂蚁简笔画的绘画方法。
学生到前面模拟蚂蚁搬家的场景。
观察、欣赏
学生大胆创作
通过出示蚂蚁的外形特征课件,学生观察的更细致。用简笔画形式来表现更生动。模拟表演和欣赏范作,为学生的创作打开思路。
小结:课件展示直观形象、模拟表演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
巩固应用
1、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自评、互评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结:展示评价活动,使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培养欣赏和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像小蚂蚁学习,以后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团结合作”这个道理。
学生认真听
通过总结,教师适时渗透集体意识。
板书设计
5、小蚂蚁搬家
作品展示: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 飞机>
第5课 飞机
(一)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课前收集的飞机材料,到网上查阅图片;从小组欣赏到全班交流,畅谈未来飞机的发展;作后完整地将飞机的外形、比例、结构以及不同飞机的特点表现出来。教学中通过欣赏感受----审美认识----自主表现----讲述评价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技能。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飞机画面与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飞机的起源、外形、种类等相关知识。
操作目标:学会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有简到繁的绘画方法。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去体会人类发明飞机的伟大成就以及自己一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飞机的发展历史及各种飞机的发明、种类,畅谈飞机的特点。难点: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由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共同收集飞机模型、图片资料。生:同上。彩笔。
五、教学过程:
1、交流导入
由风筝的启示导入本课教学。你知道有哪些种类的飞机吗?
能谈谈你乘过的飞机的感受吗?引导学生将民用飞机与军用飞机两大类飞机的特性进行对比、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2、欣赏评述
欣赏收集的饿飞机图片和模型。在欣赏的过程中,可采用直观教学、比较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飞机的构造,分析飞机的组成部分。
3、课堂探索
师生共同探索如何表现飞机这样复杂的物体?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并得出最佳方法,并演示由简到繁的集合归纳基本形体的写生方法,提示近大远小透视规律在飞机绘画中的应用。学生初步尝试。
4、课堂练习
鼓励学生尝试用几何归纳基本形体的写生方法,画自己喜爱的飞机,鼓励学生自由表现画面背景,进一步画出自己的感受或虚拟的场景。
5、课堂评价
将作业布置在教师里,相互评价、欣赏。
欣赏评价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也可以小组或两人相互讨论评述。
6、课后拓展
让学生收集一些科幻飞机飞行器的资料、图片,自己也类设计未来的机场和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