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下 道德法治第1课时 法律为我们护航 无图
第1课时 法律为我们护航
基础闯关全练
知识点一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A.未满14周岁的公民 B.未满16周岁的公民 C.未满18周岁的公民 D.未结婚的公民
C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故选C。
2.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是因为未成年人()
①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②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③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④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①②③④都是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原因,故选B。
知识点二 3.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它们是()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义务教育法
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 ①③是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统一实施的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维护全体公民消费权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②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4.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是()
①家庭保护 ②学校保护
③社会保护 ④司法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是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机制,故选D。5.家庭保护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道屏障。下列做法能体现家庭保护的是()A.对子女的期望融化在日常细微的言传身教中 B.百依百顺,自由放纵 C.骄纵溺爱,有求必应 D.管教无方,粗暴生硬
A 本题考查家庭保护的内涵。A符合家庭保护的要求,B、C、D不符合家庭保护的要求,故选A。6.学校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符合学校保护要求的是()
①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辱骂学生
②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③保护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④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抚养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本题考查学校保护的内容。①②③属于学校保护的内容,故选A。
7.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
①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③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①②③是未成年人感受特殊保护的正确做法,④做法错误。故选A。
能力提升全练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要为他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下列做法体现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保护的有()
①爸爸带小敏去看望孤寡老人
②全国开展整治少儿出版市场的专项行动
③学校设立“禁烟标志”
④民政等部门推动建立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D 本题考查社会保护的内容。①属于家庭保护,②④属于社会保护,③属于学校保护,故选D。
2.某校学生小强从学校盗走财物,被发现举报后,公安人员到小强居住地调查时,不开警车,不着警服,不扩大知情面。这体现了()A.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C.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D.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宽容与体谅 C 本题考查司法保护的内容。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公安人员依法进行调查时不开警车,不着警服,不扩大知情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故选C。3.近年来,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不断受到侵害:“长沙8岁男童坠亡:嫌犯系继母”“监控拍保姆虐婴:抱起往地上砸”“××女孩疑因学习成绩差被母亲打死”“四川11岁女孩被养父母虐待,遭刀割针扎”“6岁女童被反绑堵嘴烟头烫”。这些案例说明()
①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②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③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④未成年人需要被给予特殊的保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题干中的材料说明了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③说法正确;①是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的原因;④是该材料给我们的启示;②与题意无关。故选B。4.下面漫画反映的现象()
A.体现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特殊保护
B.说明了学校没有很好地落实对未成年学生的学校保护 C.说明了学校没有很好地落实对未成年学生的社会保护 D.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生理健康
B 正确理解漫画的寓意是解题的关键。漫画中的“讲台”“前排座位”“后排座位”以及漫画中讲台上的水壶仅仅浇灌前排座位,说明了学校没有很好地落实对未成年学生的学校保护,B符合题意。A、C、D是对漫画的错误理解,排除。故选B。
5.年仅14周岁的八年级学生王某,经常旷课逃学,到电子游戏厅或网吧玩游戏。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老师公布了学生在班级中的排名,王某排在最后一位。王某的父亲对王某的前途丧失了信心,回家后就将王某毒打了一顿,王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后来,王某在老乡的安排下,进入一家工厂做学徒工,但王某不堪重负,多次提出要离开工厂,遭到厂长拒绝。
(1)王某对待义务教育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是什么?(3)材料中王某的老师、父亲以及厂长的行为分别违反了对未成年人的哪种保护?(4)王某的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1)不正确。因为他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
(4)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权。
解析 本题以中学生王某的生活经历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是解题的关键。第(1)问,八年级学生王某经常旷课逃学,说明他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也没有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第(2)问,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熟练记忆即可作答。第(3)问,老师公布王某在班级中的排名,侵害了王某的人格尊严权,违反了学校保护的要求;王某的父亲毒打王某,侵犯了王某的生命健康权,违反了家庭保护的要求;厂长接收王某(14周岁)做学徒工,违反了社会保护的要求。第(4)问,要求回答从王某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学生可从王某不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王某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的表现等方面谈自己的感想。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
三年模拟全练
1.人之初,父母养。子姓甚,双亲商。还钱财,代管账,非其益,不支仓。其中“人之初,父母养”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护()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A “人之初,父母养”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故选A。
2.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在下列事例中,违反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有关规定的是()A.15岁的九年级学生小华辍学随父母外出打工
B.15岁的九年级学生小强到网吧玩游戏,被网吧工作人员拒绝 C.15岁的九年级学生小明在课堂上与同桌打闹,被老师批评 D.15岁的九年级学生小洪抽烟被父亲发现后,香烟被没收
A A违反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的要求,B符合社会保护的要求,C符合学校保护的要求,D符合家庭保护的要求,故选A。
3.下列关于“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理解有误的是()A.法律规定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应给予未成年人保护 B.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
C.凡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都不承担任何责任
D.由于未成年人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时期,法律作出特殊规定,保护其健康成长 C 我国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A、B、D是对此的正确理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C说法错误。本题是逆向选项题,故选C。4.下列行为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学校保护规定的有()
①学生小明吸烟,老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
②老师与学生一起庆贺某个学生的生日
③为了维护课堂秩序,老师把正在说话的学生逐出教室
④暴雨成灾,老师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仍在有危险的教室里上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B 本题考查学校保护的相关知识。①②体现了学校保护的要求,③④违反了学校保护的内容。故选B。
5.欣赏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对漫画一中网吧网管的行为做出简要的评析。
(2)我国有哪些法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请写出两部。
(3)我国之所以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年关乎未来”,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虽然未成年人享有来自各方面的保护,但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仍时有发生。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会怎样做? 答案(1)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答:该网管的行为违反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因此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2)符合题意,写出两部即可。例答: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3)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答: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关系家庭的幸福与和谐;未成年人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4)符合题意,写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即可。例答: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等反映问题,寻求他人帮助;到人民法院起诉侵权者;等。
解析 第(1)问,网吧网管给未成年人提供成年人的身份证让未成年人上网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违反了社会保护的相关要求。
第(2)问,考查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写出两部即可。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第(3)问,我们可以从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三个方面作答。
第(4)问,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用诉讼和非诉讼的方式来维权。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写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即可。
6.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共11条),对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方针原则、各个诉讼环节的特别程序作出规定。
材料二 为了规范和加强网吧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实名登记上网、文明上网及严禁未成年人上网等规定,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社会环境,同时有效消除网吧的安全隐患,确保辖区的安全稳定,近日,烟台公安机关对网吧开展了检查整治行动。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几种保护?除此之外,还需要哪些方面的保护?(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未成年人为什么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答案(1)①材料一:司法保护。材料二:社会保护。②还需要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2)①自身方面:一方面,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成熟,辨别是非、区分良莠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②国家、民族角度: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③社会原因:社会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还时有发生。
解析 第(1)问,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材料二中烟台公安机关对网吧开展检查整治行动,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除此之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有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第(2)问,要求回答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原因,可以从未成年人自身方面、国家方面、社会方面分析。
五年中考全练
1.2016年12月1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新修改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其中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这一条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D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的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故选D。
2.下面漫画的内容体现出我国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C 漫画中的老板拒绝未成年人进入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故选C。
3.2017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其中明确规定,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表明()
①我国法院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②我国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③未成年人不讲诚信是正常现象
④我国法院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D 人民法院不得将未成年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和特殊的保护,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错误。故选D。
4.下列生活场景中的做法与“四大保护领域”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四种特殊保护。①属于家庭保护的内容,②③④都属于社会保护的内容。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B。
5.学校合理、科学地安排学生的课业,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B 题干中对学生实施保护措施的主体是学校,这体现了学校保护的内容,故选B。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规定引发部分同学热议。
(1)材料中的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保护?该规定保护了未成年人什么权利?(2)请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结合材料加以评析。
答案(1)社会保护。生命健康权。
(2)选小华:小华观点是错误的。0:00—8:00玩游戏是沉迷网络的行为,因为沉迷网络会损害身心健康、荒废学业甚至引发诱惑欺诈、违法犯罪等,所以,0:00—8:00我们绝不能照玩不误。
选小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法律规定了,就应该遵守”是一种法律意识强的表现,因为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所以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解析 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的相关知识。漫画中的网络游戏时间0:00—8:00有个“禁”字,说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规定在0:00—8:00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第(1)问,该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第(2)问,①漫画中的小华针对这一规定的观点是“照玩不误”,这是沉迷网络的表现,此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可以从沉迷网络的危害方面进行分析。如损害身心健康、荒废学业、诱发违法犯罪等。②漫画中小明的观点是“应该遵守”,这是一种法律意识强的表现,也是依法行事的表现。正确的原因可以从自觉履行义务、法律的规范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7.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有性侵、出卖、暴力伤害未成年人等7类严重伤害行为的监护人,将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1)以上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两个方面的保护?(2)国家为什么要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答案(1)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和家庭保护。(2)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②然而,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等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为此,国家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解析 第(1)问,《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实施,有利于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氛围,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该意见的出台有助于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第(2)问,国家专门制定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属于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核心素养全练
【情景探究】 小童的故事
小童上七年级时,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再婚后,对小童不管不问。为了学费,小童偷拿了家中的500元钱。父亲知道后,和继母一起对他大打出手……
老师对成绩直线下降的小童也是越来越反感。有一次,他因为没有背出课文,放学后,老师便把他反锁在教室里……
郁闷的小童开始放纵自己,经常旷课、逃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童被网吧老板“招呼”到网吧,从此,他迷上了网络游戏……
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小童和另外几个“朋友”手持匕首对同学进行威胁敲诈,共作案19起,抢得现金3800元及一部手机。在小童又一次作案时,被警方当场抓获。由于小童是未成年人,公安机关没有对外透露其姓名,法院也进行了不公开审理……
(1)小童的父亲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方面保护的要求?请结合材料说明。
(2)小童的老师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方面保护的要求?请结合材料说明。
(3)网吧老板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方面保护的要求?请结合材料说明。
(4)司法机关的行为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何种保护?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家庭保护。①父亲再婚后,对小童不管不问,没有尽到监护和抚养的义务。②父亲和继母对他大打出手,侵犯了小童的生命健康权。(2)学校保护。①老师对成绩直线下降的小童越来越反感,没有履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耐心教育、帮助的义务。②将小童反锁在教室里,侵犯了小童的人身自由权。
(3)社会保护。网吧老板“招呼”小童进入网吧,违反了营业性网吧等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
(4)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公安机关没有对外透露小童的姓名、法院进行不公开审理都体现了对小童的司法保护。
解析 本题以小童的故事为情景材料,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审设问,要求对小童的父亲的行为进行分析。材料中的“不管不问”“大打出手”表明小童的父亲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相关规定。第(2)问,审设问,要求对小童的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材料中的“越来越反感”“反锁在教室里”表明小童的老师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校保护的相关规定。第(3)问,审设问,要求对网吧老板的行为进行分析。材料中的小童被网吧老板“招呼”到网吧,表明网吧老板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社会保护的相关规定。第(4)问,审设问,要求对司法机关的行为进行分析。材料中的“公安机关没有对外透露其姓名,法院也进行了不公开审理”,表明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小童实施了特殊保护,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的相关规定。
第二篇: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五课第1课时《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案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感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和各种活动创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倡导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认识我们的情感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情感问题,保持健康、积极、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
升国旗仪式
想一想:
面对国旗、听着国歌你会有什么想法或什么感受?
提示:自豪、激动……
教师讲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向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品味我们的情感世界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丰富的情感
(多媒体显示)
提示: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在书上,与同学分享。
活动一: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活动内容)
问题:(1)你有过以下情感体验吗?在生活中还有那些情感体验?
教师强调:生活中我们因为不同的情境会有着不同的情绪表现。同时作为社会的人,我们需要与他人交往,渴望得到真挚的友谊。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同时,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分组讨论:
(2)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②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3)阅读教材,归纳情感分类
提示:根据不同层面情感要求分类
教师总结:情感的分类
基础性情感:安全感;高级情感:道德感;正面的体验:爱的情感;负面情感:恐惧感;还有两方面混杂的体验:敬畏感。
目标导学二:情感作用
活动二忆一忆
(1)回顾你的成长经历,让你体验深刻的情感有哪些?
(2)你现在最希望获得哪些情感?你会怎样的方式表达你的情感需要?
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例如:我们需要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我们都渴望得到爱与关怀;我们参与社会事务离不开责任感、胜任感。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活动三:情景分析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
教数学的张老师很严肃,一开始我和一些同学都怕他,可现在我觉得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前一段时间我生病在家,张老师来看我,给我补课,还给我带来他亲手包的鸡汤,虽然我不喜欢鸡汤,但因为是张老师为我做的,我还是很开心的喝了。现在,数学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每天放学一定先做数学作业,虽然有的题比较难,可我一点儿也不害怕,不懂就去问张老师。
(1)”我“对张老师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学数学有什么影响?
提示:态度转变、对老师的情绪变化
教师总结:我对张老师有害怕到喜欢,我感觉到安全感和信任感等,从而影响我喜欢学习数学。
也就说,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情境二
(1)为什么钱学森要感谢他的爱人?这种情感对他有什么影响?
提示:音乐给钱教授帮助,让他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
教师总结:情感在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它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情境三
在不同时期我对妈妈的需求
(1)在上面的情境中,“我”对妈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提示:注意不同时期,我们对妈妈的需要不一样,从而产生不同情感。
教师总结:从小时候对妈妈要求到后来关心妈妈。从需要妈妈的爱,到我们爱妈妈,关心妈妈。
让我们知道,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才可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可能更加宽广、博大。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让我们学习到情感与情绪不是一样的,它们二者是有联系和区别的。在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利用好情感对我们的作用,培养正面的情感体验,克服负面影响。让丰富的情感世界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丰富的情感安全感、道德感、爱的情感、恐惧感、敬畏感
我们的情感世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情感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培养宽广、博大情怀
教学反思
学生对情绪有了解但是对于情感了解甚少,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情感是怎么回事。为了增加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了情景设置的方式、抽题讨论探究。学生对情感有了初步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多培养学生爱国、责任等方面的情感。
第三篇:第十课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现状的讨论,能够说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知道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的关爱与保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问题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教法学法】
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探究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材料一2015年4月3日,南京市民徐某在网上发布了数张一名男童遍体鳞伤,疑似遭虐待的照片,引发了一场“养母疑似殴打养子”的轩然大波。几天后,养母李某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后变更为取保候审。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以李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向浦口区法院提起公诉。
2015年9月30日下午2点,江苏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李征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想一想:
材料表明了谁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提示: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阐述
教师讲述: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指出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伴我们成长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一)法律与未成年人
活动一:情景再现——生活中的未成年人
(多媒体链接教材上P95“运用你的经验”栏目)
想一想:
(1)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与关爱?
提示:有来自家庭方面的保护、学校方面的保护、社会方面的保护、司法方面的保护等。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提示:①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花朵,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呢?
提示:可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未成年人等角度进行回答。
相关链接:
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为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的社会环境。
家庭:以正确的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尽到家长的监护职责。
学校:定期开展有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讲座,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等;做好消防、地震等各种安全演练。
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目标导学二:感受法的关爱
活动二:未成年人保护法
(多媒体播放教材p98相关链接)
思考:
(1)你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其中,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时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置了几道防线?
提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位一体。
(一)家庭保护
相关链接:什么是家庭保护?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家庭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案例分析:
小林的父母经常在家叫几个朋友一起来搓麻将“小搞搞”,甚至有时候让小林也“搭一搭手”,慢慢的小林学会了搓麻将,成绩也直线下降。
(1)小林的父母有什么错?
提示:小林的父母亲应该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而不应该误导子女。
(2)你如何帮助小林解决这个问题?
提示:小林可以通过老师与父母沟通;通过自已的提醒,不能参与赌博活动;还可以要求父母不再搓麻将特别是在家搓麻将;„„
④家庭应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提示:家庭应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家庭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使适龄子女辍学经商、务农或做工;„„
(二)学校保护
相关链接:什么是学校保护?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国家为什么要实施学校保护?
(1)学校保护的作用: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
①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板书)
②学校教育是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板书)
(2)学校保护的含义: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3)学校保护的内容:学校保护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未成年人的教育、发展、人身权利人格尊严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学校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四个方面:
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介绍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适应,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③保护未成年人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三)社会保护
相关链接:什么是社会保护?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社会保护的重要性及作用:
青少年不仅生活在家庭中、学校里,还经常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中既存在着许多积极因素,也有一些消极因素。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而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则可能会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到消极影响,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因此,国家必须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全社会都应该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社会保护的含义: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于家庭环境,也不同于学校环境,社会保护是特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指全社会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3)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各级政府应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开放。
②营业性舞厅、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③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想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⑤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四)司法保护
相关链接:什么是司法保护?说说你所了解的司法保护有哪些?
(1)司法保护的含义: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国家司法机关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有关机关部门。
(2)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板书)
①办理未成年人的案件,实行有别于审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
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现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③对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免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应做好安置工作,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④人民法院处理继承案件、离婚案件、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
【课堂总结】
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板书】
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的含义
2、我们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为什么)
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及保护措施
4、我们未成年人应珍惜法律的特殊保护
5、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课堂练习】
目前,我国约有6 000万留守儿童和“事实孤儿”,他们往往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缺少监管,生活负担重,心理发育不健全,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其中,少数留守儿童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各项权利亟待有效保障。为此,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1)为什么要关爱保护留守儿童?
(2)请你谈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应加强哪些保护?
(3)面对父母的远离,在校读书的留守儿童自身应该怎么办?(1)为什么要关爱保护留守儿童? ①留守儿童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②留守儿童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国家的未来。
③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2)请你谈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应加强哪些保护?
①家庭保护;②学校保护;③社会保护;④司法保护。
(3)面对父母的远离,在校读书的留守儿童自身应该怎么办? ①加强自我保护; ②珍爱生命; ③遵纪守法; ④努力学习等。◆易混辨析
全社会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可以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
点拨:(1)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2)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课后作业】做(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法律知识教学,法律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学生不易于理解,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一个好的方式,这样可以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组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枯燥单调的法律知识教学变得丰富生动。“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这两个知识点比较难懂,要多结合情景材料展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要给学生多理解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
第四篇:10.2法律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主备人:金靖宏
班级 姓名
课前导学
一、知识目标:
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1.法律 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3.法律的 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课堂助学
1、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依法办事就是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2、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3、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在中国,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的制定过程包括法 1 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法律案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实施。
训练与能力提升
1、、(链接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材料)想一想:你认为小宇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
2、(链接教材P102第一处“探究与分享”材料)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3、思考: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4、2016年7月25日,军事法院依法对中央军委原副主席郭伯雄受贿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郭伯雄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追缴的赃款赃物上缴国库,剥夺上将军衔。
思考: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你打算怎样做?
学习心得:。
第五篇:让法律为我们护航
让法律为我们护航
公主岭市 双城堡镇中心小学 唐宇欣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到一个似懂非懂的名词——法律。知道如果谁做了坏事,那就是犯法,就会被警察叔叔抓走的。那时,我觉得法律是神圣的,而且离自己十分的遥远,甚至与自己毫不相干。直到上小学三年级,学校开设了法制课,而且学校还常常请派出所的警察叔叔为我们讲授法律知识。在法制课上,在警察叔叔的讲述中,我惊奇地发现,一桩桩真实的案例,一件件惊人的犯罪事件,竟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句无意伤人的话,居然就构成了犯罪!渐渐地,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法律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只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才不会犯法;也只有学法、知法、懂法才会用法,才会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在每一节法制课上,我都认真听讲,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法律知识。而且在老师的倡导下,我和许多同学一样,成了中央电视台的法制节目—《今日说法》的忠实观众。使自己的法律知识在课堂以外得到了大量的补充。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渐渐尝试着用法律只是解决身边的事,被大家誉为爱管闲事的“小法官”
其实,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在学校里,有了它,同学们的相处会更加和谐。有一次,我班男生朱天龙同学玩球时和外班学生发生了摩擦,因而我班几个“大力士”商量,要一起去为朱天龙讨回“公道”,他们的反常行为被我发现了,我上前一问才知道他们是要为我班那位同学打抱不平。我顿感问题的严重,急忙劝他们不要冲动,并对那几个同学说:“你们忘了吗?法制课上,警察叔叔不是讲过吗?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也会受到处罚!你们忘拉吗?警察叔叔讲的公主岭一中因报复而发生的流血事件吗?听到这里,这几个同学渐渐地低下了头,承认自己错了,求我不要告诉老师。这样,一起打架斗殴事件,因为法律知识的学习而平息了。
法律知识,在家里也会发生效力。有一次,我爸爸驾车带着我、妈妈、奶奶、姑姑去亲戚家喝喜酒,爸爸禁不住大家的盛情,多贪了几杯,吃完饭后,爸爸就想开车回家,别人怎么劝,他都不听,这时候,我来到爸爸面前说:爸爸,老师说:醉酒驾车是违法行为,我们小学生应该监督家长不酒后驾车!爸爸半开玩笑地说:“傻孩子,咱们回家的路上没有警察!”我故意说:“哦,爸爸,我明白
了,按您的说法,我们做了违法的事,只要不被警察发现就可以了,是吗?”爸爸被我问得哑口无言,半天,才自我解嘲地说:“为了是我的宝贝女儿能够做一个守法的公民,我呀,今天一定醒酒后在开车,为我女儿做个榜样”在场的人都笑啦。
法律问题无处不在,这不,在公共汽车上,也得到了应用。它使旅客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去年春节前,我和妈妈去街上赶集,回家的时候坐本村的小中客回家,刚上车不久,我发现我同座的一个小青年的脚下,放着一个编织袋,从形状上看,似乎是鞭炮,我忽然想到,老师在法制课上讲的“在车上禁止携带烟花爆竹”,的法律知识,立刻警惕起来,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我故意和这位“同坐’搭讪:“您买的鞭炮真多呀,得花不少钱吧?”那位“同坐”露出得意的神情说:“可不是,二百多元呢!”听到这里,我再也坐不住啦,几步跨到车长跟前,揭发了我“同座’携带鞭炮的事,但车长不以为然说:“没事,路又不太远,不会出事的,再说,人家也付了车费,你让我咋办呀?听到这里我据理力争:“叔叔,他携带鞭炮上车,这是违法行为,你不制止,就是纵容犯罪,你怎能,为了区区几元钱蝇头小利,致满车旅客的生命于不顾呢?”这时,听到这里,车上的旅客也七嘴八舌地对携带鞭炮者及车长进行了指责,车长无奈,只好给那人返还了3元钱的车费,强行让其下车。车上的人都向我投来了赞许但目光,一个劲儿夸学校教育得好。
是啊,是学校开展的法律进校园活动,使我们丰富了法律知识,提高了法律意识,上面的几个事例只是我们小学生学习法律、应用法律的几个小片段。所有这些,都是法律进校园的成果。
邓小平爷爷早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人生的路很漫长,我们小学生只有认真学习法律,才能在未来做一个知法的人;因为只有知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只有我们自己守法,才能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也才能借助法律维护他人的权益,维护国家的利益!
让法律永远与我们相伴,让法律时刻为我们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