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数学(二)

时间:2019-05-12 18:4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时间与数学(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时间与数学(二)》。

第一篇:时间与数学(二)

时间与数学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居民身份证编号,使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数字的感受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时间问题的能力。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节约时间的观念。

3..经历实验、观察、记录、预测等科学的探究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发展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

运用统筹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如果生活中你碰到一个陌生人什么东西可以证明他的身份? 生:户口、身份证、指纹„„

师:对了,这些东西都是证明一个人身份的重要证件。

(二)认识身份证

(设计说明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教学。”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引导学生获取身份证上的相关信息,达到对年、月、日及其计算等这些旧知的一个很好的整合。设计环节中包括了“看一看”“找一找”“画一画”郜欣阿姨的出生年、月、日并计算年龄。另外,还向学生简单介绍身份证编号的含义。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知识与生活的实质性联系,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

师:瞧!这位小朋友叫小红!星期天小红家来了一位漂亮的阿姨。这是她的身份证。(CAI)从身份证上你知道郜欣阿姨的出生年月日吗?

生1:在身份证上第三排出生的后面写了1975年1月10日,这就是阿姨的出生时间。

生2:我也是在这里找到的,阿姨是在1975年出生的,1975年是个平年,不是闰年。

生3:我会认身份证,所以我知道在它下面的编号里也有阿姨的出生年月日„„

(让学生在编号中找一找,然后汇报。)

生1:我在编号的中间找到有1975和上面阿姨出生的年份一样,所以我想这代表阿姨出生的年份。

生2:我找到代表月的数字是1,代表日期的数字是10。

生3: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代表月份的数字应该是01。因为我们学过,一年有12个月,虽然这位阿姨是一月出生的,可是得用0把位子占着。

生4:我爸爸是12月出生的,我看过他的身份证,上面就是写的12。是两个数字,所以我同意他的说法。

师:你们同意他们两个的说法吗?

生:老师我还发现身份证编号的前六个数字和后4个数字与出生年月日没有关系。

师:很好,其实他们也是有含义的。

(介绍:身份证编号的其他数字含义)

师:看了郜欣阿姨的出生年月日,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阿姨的年纪。

师:阿姨有多大年纪呢?请你算算,怎样算的?

生1:用今年的2003减去1975,我算出阿姨今年28岁。

生2:我是推算出来的„„

师小结:身份证是证明一个人身份的重要证件。我们从上面找到了很多和时间有关的数学知识,像这样的知识生活中还有很多。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和小红一起体会一下生活中时间和数学的关系。(板:课题)

(三)统筹安排时间

1.创设情境:郜欣阿姨来之前,小红帮妈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CAI示情境和时间表)

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瞧!这是她的工作时间表。从表上你能了解到什么?

师:这些信息都和时间有关系,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小红做完这些事情一共要用多长时间?

生2:她最少用多长时间?

„„

3.讨论如何统筹安排时间。

师: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安排这些工作来节约时间?

师:请你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位的同学交流一下。

4.汇报。(学生汇报想法,老师用CAI将其想法画图表示。)

生1:我先烧开水10分,再洗茶杯5分,最后擦地8分,共需要23分。

生2:我是先烧开水需要10分,在烧开水的同时洗茶杯。开水烧好后再擦地。需要18分。比他的时间用得少。

生3:我还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还是先烧上开水,并同时擦地,这样做这两件事情就只用了10分,最后洗茶杯需要5分,一共只用了15分。

师:又节约了3分,你真棒!

(下面的学生显得很不服气,并跃跃欲试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和时间。)

生4:我还有一种最节约时间的方法。就是在烧开水的同时擦地,用去8分,那烧开水还有2分,就接着洗2分茶杯。等开水烧好后再洗3分茶杯。一共用了13分。

师:你真会利用时间。

生5:我和他思路差不多,也是用了13分,但是我是在烧开水的同时先洗的茶杯5分,再接着擦地。

师:(问其他的同学)你们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6:他们很聪明,想的方法很节约时间。

师:这些设计都是合理的,(生4)和(生5)的想法为小红节约了不少的时间,有哪些同学和他们想的一样啊?(很多人举手)你们都是很有时间概念的小朋友。

(四)喝水的问题

1.情境创设(CAI展示情境内容):小红为阿姨倒了茶,她们开始聊天了,阿姨告诉小红,像你们这样的小朋友一天至少喝5杯水。

2.提问题,并计算。

师:听到这个信息,小红想到了很多数学问题,你们猜她想到了什么?

生1:她可能会想到,2天喝几杯水。我知道答案,2天喝10杯水,因为2乘5等于10。

生2:我猜她想知道,她一个星期喝多少杯水?

师:多少?你知道吗?

生2:知道,35杯。因为一个星期有7天,每天喝5杯水正好喝35杯。

„„

生3:她想知道,我们一个月可以喝多少杯水?

师:你知道吗?

生:我可以算出来。

师:怎样算?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我不知道要算哪一个月的啊!因为我们学过月份有大月和小月,大月和小月的天数不同,喝水的杯数是不同的啊!

生:还有2月更特殊。

师:你们想得很周全,那大月多少天?小月呢?2月呢?

生:(略)

师: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别指出是哪一个月,我们可以按照每月30天来计算。那一个月至少喝多少杯水呢?

生:150杯(算法略)。

师:那半年呢?一年呢?你会算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计算)

汇报算法。

生1:一月,30×5=150(杯);半年,150×6=900(杯);一年,900×2=1800(杯)。

(想法略)

生2:一月,30×5=150(杯);半年,30×6×5=900(杯);一年,900×2=1800(杯)。

生3:(分上半年和下半年算的,算法略)。

3.小结。

通过计算我们看到一个小朋友一年就要喝1800多杯水。那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如果一起喝上10年、20年、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呢?那得消耗多少水啊!

生:说出自己对这个结论的简单看法,体会到要节约用水,爱惜资源。(具体说法略)

师:一天浪费一点点水,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爱惜水资源。

(四)小实验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会造成多大浪费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实验来预测一下。

2.实验介绍(CAI显示图文):

第一,往一个用大头针在底部扎好洞的纸杯里注满水,用手堵住小洞;

第二,放手让水漏进小桶里,开始观察一分钟时间大约漏掉纸杯里的多少水;

第三,估计漏完一杯水的时间(用整分计算);

第四,完成“填一填”。

3.做实验并进行合理推算。

4.汇报。

师:你的实验结论如何?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生:(结论略)

想法汇报。

生1:我发现一时漏掉的水,可以够像我们这样的小朋友喝2天。

生2:我发现虽然一点水不算多,可是时间长了会浪费很多的水。

生3:我想像这样浪费下去一年会浪费多少水啊!

生4:我想如果我们学校的所有水龙头都漏水,很多年后,就会漏完一条长江的。地球上的水也会越来越少。

„„

师:是啊!那你还能想得更深入一些吗?

生5:我们地球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很缺水,珍惜水,就是在爱护我们的地球。

生6:我们喝的淡水是需要加工的,浪费水也是在浪费许多的资源。

生7:我们不但要自己节约用水,还要号召大家都能节约用水。

„„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小练习册

第二篇:考研数学二

考研数学 数二满分经验分享 研究生考试网 更新:2011-11-25 编辑:静子

发现论坛考数学一的还是比较多的,因为考的是数学二,概率、高数跟向量有关的等等都不涉及,所以从现在看,总体而言,数学二还是比较简单的,至少复习量没有那么大。大家刚复习时,都把章节、大纲给定好了,但是起点都差不多一样,所以刚开始复习没有所谓的数学几比较难。我相信,如果我当初要考数学一的话,花费的时间也不会比现在多多少,而掌握的程度也差不多了,所以,大家也不要歧视数学二。

因为很喜欢学数学,所以大一大二学数学还是比较用功的,不过学的程度当然不高了,很久没有接触数学,难免生疏不少,尽管有兴趣但是刚复习难度真不小,尤其是下册,其实有一份对数学兴趣还是很不错了,至少你很乐意去学习。

从暑假之前书本基本大致看完了,不算太早,当然,最初就是看课本了,那时候什么也不懂,就是看书,看定义,做课后练习题,我同学和我都是按同样的步骤,我复习时有个特点,就是不太乐意对答案,一方面是没有答案在手,不愿意买,也懒得对,另一方面是莫名奇妙的自信,总觉得自己写的都是对的,当然不会的题目还是想办法参考一下的。不过我建议大家最好找到答案,看过程,看精确度,等到复习最后才发现,其实不会的真不多,而错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准确度不高,粗心等毛病,所以准确度和细心是整个复习过程中贯彻始终的,无论是刚开始还是复习的最后,这点我深有感悟,你会再多,算错了,抄错了,最后和你不会结果 1

是一样的,所以,千万要有耐心,你差的不是时间,而是克服你的惰性,不要眼高手低,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它的用处的。其实第一次看书,可能觉得很难,也算是比较新的东西了,不过不用害怕,这是第一次你要克服的东西,需要掌握的东西一定想法弄懂(顺便说下,其实我用大纲解析的唯一目的是确定考试范围,至于什么要掌握,什么要理解我没有在意,毕竟刚开始都是一视同仁的,刚开始不用区分的太开,第一次是要尽量去理解的,而至于什么掌握啊,到后来你买些复习资料,做些题目,哪块特别重要,你会明白的),尽量不要把它撇开,不过之前你也可以大概过一下定义,知道你要面对的是什么,然后再开始第一轮复习。

看定义,看定理,看什么?要看定义使用的前提,使用的条件,这样你看完后以后碰到题很容易明白它要考察的是哪块内容,数学复习最高境界就是看到题目,你知道出题人考察的是哪块内容,他设置了怎样的陷阱,你怎样去避开它,看出出题人的心思,这与清楚明白定义是分不开的,所谓打基础就是这个意思。

就比如定积分的定义这个例子,你可能觉得定义复杂苦涩,但是如果你明白它就是一个一个小长方形面积的极限和,既然是极限那么它肯定跟求极限也能拉上关系,不就是明显一种思路吗?例子呢就是给你解题的步骤和思路,怎样解,怎样写参考的是例子,而且有时候一个简单的例子给你提供解题思路,让你开眼界,之后就是课后题目了,你定义理解的如何,怎样应用,就在于这些题目,如果你没有举一反三还有记性特别好的话,尽量多练习,加深理解,一定不要懒惰哦。

很多人对于书本上的定理证明过程有疑问,到底有没有必要掌握,哪一年的数二真题不就是拿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作文章,直接证明定理。我同学有问:泰勒公式可以证明吗?柯西中值定理呢?当然不行了,你可以用它们去理解,但是考察的不还是书上证明吗?从另外想,知道它的思路既可以加深理解也可以用于其他方面,比如线性代数中

R(AB)<=min(R(A),R(B)),如果你掌握了这个证明你还可以得到,AB列向量是A列向量的线性表示,AB行向量是B行向量的线性表示,等等,足见掌握定理证明的作用了,不过可能你一时老忘记,等你做题你会明白的,到时可以加强巩固。

看书本不要担心看的慢,不用害怕别人超过你,只有基础打牢了,你以后才能更占优势,‘让子弹飞一会’。

过完一遍,尽管你做了很多,但是不理解的还是很多,不会用的还是很多,你可以第二轮了。我呢,看第二遍也就没有怎么再做课后题了,就是那些不会的,感觉不错的看看,这一遍要加强巩固,你时间也花了不少,忘记的也不少,这次在上次基础上更加注重理解,课后题目不用再做一遍,觉得掌握的还可以的可以找几道练练,我相信肯定没有第一次那么生了,你要还没掌握好的多做几道,还是注意精确和细心,勤动手。还要多和同学讨论,看看别人怎么掌握的,不要自侍自己复习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点,有些东西是你看书不能明白的。

至于其他练习题目嘛!你可以买本,但我记得当时我就看书了,看完书没敢看真题,那时候对真题什么难度不知道,听说很难,难就难在,应用强,技巧强,这是一般人看书看不出来的,需要复习资料。当时也好像没出书,就到图书馆借书看了,说实话我看过一眼真题,只记得第一道题目是考察求极限时不能用加减直接无穷小代换,这是第一次感觉难度还有掌握方法与技巧的重要性,于是换了本书,不记得是哪个复习班的书目,2006年出的,有点老了,不过我可没有嫌弃,那个时候因为大三下学期,专业课不少,所以有时候到图书馆看两眼,那个时候有点心不在焉的感觉,后来就是这本书下定决心看的,看书的时候,我只知道,是不断从里面学东西,有时候感觉都看了书怎么还都是不会的,不过我也是很可以接受的,感受一下真正的数学,印象最深的就是数列证极限的方法,求极限的方法,还有变限积分,这些似乎都是新的,这个时候不会的越多反而会兴奋,因为学的空间有很大。到最后你会发现剩下能学的东西不多了,只剩下重复的练习。

后来复习全书出了,当时没打算买,本想就这本书了,后来发现课后题目不会的很多,这就是我在数学论坛第一个帖子关于无界和导数那块,记得是战地黄花老师的解答让我恍然大悟,开始在数学版驻扎的,看了战地老师的讲座真是如获至宝,强烈推荐,暑假期间看了,对书本上那些定义的理解和深度应用更是掌握很多,不过后来买了复习全书,虽然书上没有掌握的不少,但是完全不同的高度看待问题,理解的深了,当然看书没那么难了,暑假匆匆看了这本书。

再说660〔数二内容少只有四百多〕题,第一次看是很早了,同学早买的,只知道了那个时候,不是看题而是看答案把选择题看完的,那时候真的觉得除了打击没别的了,后来看完复习全书再做的时候也不敢保证都掌握的不错,所以这本书真是查漏补缺的,要深层理解定义,这本书还是比较好的。

这期间在论坛学到不少,虽然数二的内容比较少,但好多东西还是相同的,大家相互学习氛围还是比较好了。

后来就是直接模拟题了,十月到十一月吧,400题,确实有难度,那个时候对数学还是比较有感觉的,说实话400题3个小时做完真不容易的,复习到现在算是有点小成了,不过遇到困难要心态好,不会的就把它看作自己缺的那块,补补,越往后一是数学没有了当时的激情,能学的空间不大了,可能有倦怠的感觉,这时候即便觉得数学不错,仍不要放弃,复习以前忘记的,这时候主要不是复习数学了,十二月中每天做套真题,因为之前动手不好,导致真题错误大都是粗心导致的错误,所以我一直强调要勤动手,细心,做真题你就有感觉的,剩下的就是练习准确度还有温习以往的。

如果大家觉得我复习太快没时模拟的多做真题,每一年真题就相当于把书本过了一遍。

最后几天把合工大几套题匆匆做了一遍,卡的时间,时间还可以吧。

大家要把握好时间,我感觉数学时间用的很多〔我用的有点多,来源于喜欢数学〕,大家一定要斟酌,英语每天都要进行,政治在以后一段每天都要看,专业课程因为书多,所以暑假就开始了,以后或多或少都看点。总之,数学要打好基础,细心。

功到自然成。

第三篇:成人高考高等数学二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复习及考试方法

考生要在成人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深刻理解《复习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及相关的考核要求,在知识内容上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在考核要求方面,弄清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要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要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梳理,建立知识网络,对考试大纲所列知识点,力求做到心中有数、融会贯通。

高数一大纲提示(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闭卷、笔试):

高数二大纲提示(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闭卷、笔试):

一元函数、极限连续大概占20多分,这些都是每年必须要考到的。一元微积分、微分学,这个占得挺多的,大概占40—50%。如果要是高数二,知识面考得少一些,集中一些,但是题的分量就重一些,比如说每年有二元的微积分,多元函数的微积分,这里面可能会出现比较难、刁钻一些的题。高数

一、数二,不像高中起点的,可能差异稍稍大一点。考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考试类别,不管怎么样,前面的一元函数、极限、一元函数的微分、积分是一个基本的东西,也是最拿分的东西,一定要把它们做熟了。比如说求极限的几种方式,求微分的几种方式,以及求倒数,都会面面俱到,学员还是要把握住历年的考题,把握住大纲的要求,把握住考试卷,就应该能把握住会考什么。

1、注意以《大纲》为依据。

弄清《高等数学》

(一)和《高等数学》(二)在知识内容及相关考核要求上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共有知识内容方面,同一章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或同一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不尽相同。如在一元函数微分学中,《高等数学》(一)要求掌握求反函数的导数、掌握求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理解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但上述知识点对《高等数学》(二)并不做要求;又如在一元函数积分学中,《高等数学》(一)要求掌握三角换元求不定积分,其中包括正弦变换、正切变换和正割变换,而《高等数学》(二)对正割变换不做考核要求。

其二是在不同的知识内容方面,《高等数学》

(一)考核内容中有二重积分,而《高等数学》(二)对二重积分并不做考核要求;再有《高等数学》

(一)有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高数(二)均不做要求。从试卷中可以看出,高等数学

(一)比《高等数学》(二)多出来的这部分知识点,在考题中大约能占到30%的比例。共计45分左右。所以理科、工科类考生应按照《大纲》的要求全面认真复习。

2、对概念的理解。

考生要加强对高等数学中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要努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在学习方法上追求学习效益。

加强练习,注重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性质能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和辨析,对基本公式、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要进行适度、适量的练习,在练习中加强理解和记忆,理解和记忆是相辅相承的,理解中加深记忆,记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死记硬背是暂时的,只有理解愈深,才能记忆愈牢。

4、加强练习

熟悉考试中各种题型,要掌握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练习中要注意分析、总结、归纳、类比,掌握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寻求一般性的解题规律,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在专升本考试中,《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考试成绩上升空间较大的一门课程。学好数学同学好其他学科一样,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艰辛的努力。

5、考前一个月冲刺备考建议 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要是在这段时间里面设计一个自己复习计划,至少在前十天看看题,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掌握这些概念、公式。考试之前该背的要背,要上口背,这样不容易忘。有的公式是根据特点去背,包括三角函数公式、导数公式、微积分的公式,这些都得背下来。不但背公式,还得掌握方法,方法如果会的话可以复习一下,如果不会的话可以从模仿入手。能够把公式运用起来,多做几道题对公式的运用和内涵就了解了。这个时候可以做一些做过的题,或者是做一些自己能做的题,不要抠难题。难题之所以难有两条,一个是综合性强,一个是技巧性。综合性太强的话,如果知识学的不牢固的话,我们还没有适应综合性的能力,往往会使你丧失信心。如果技巧性太强,技巧也有基本的方法,也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前两年专升本也好,高中起点也好,都可能从里面出一些小技巧的东西,这也是想把一般考生和好的考生区分开来,增加试卷区分度,如果过分强调技巧,往往会在基本概念里面丢分,这样会得不偿失。所以说基本的东西不能丢。做一做常见的题,做一做做过的题,做一做会做的题,温故而知新,做过的题要做懂了。考生把握住这两条,应该可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6、最后这段时间,单靠记公式行不行?

公式必须得会,历年考得就那么几道类型题,都弄会了也不是很难。建议考生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走,如果跳跃式学习,会觉得力不从心。所以一步一步的走,走到那儿是哪儿,这没关系,如果非得满分的话,也不现实,把自己会做的分都做出来。

7、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因为很多学员的高数学学习起来比较仓促,没有像高中或者初中的数学学习那么扎实,没做那么多作业,运算错误率特别高。有些比较相近的公式也容易记错了,这就会造成不应该丢的分丢了,会做的题目,知道怎么做,就要仔细。平时可能一分丢了,还看不出来不觉得,但考试的时候不是这样,这是要丢分的。还是要尽量少有失误,争取每做一道题,对一道题,不求做的多,只求做的准确。

8、基本公式

一、基本初等函数

1.常数函数: y=c,(c为常数)2.幂函数: y=xn ,(n为实数)3.指数函数: y=ax ,(a>0、a≠1)4.对数函数: y=loga x ,(a>0、a≠1)5.三角函数: y=sin x , y=con x y=tan x , y=cot x y=sec x , y=csc x 6.反三角函数:y=arcsin x, y=arccon x 二、三角函数公式 1 两角和公式 1 2

倍角公式 半角公式

4、和差化积

三、两个重要极限

四、导数与微分 1 求导与微分法则1、2、3、(u +v)’=u’+ v’ 导数及微分公式

五、不定积分表(基本积分)

1、

第四篇:大班数学二等分说课稿

学习二等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来自于生活。等分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二等分是将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分出的每一份叫做原来的一半。《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应初步形成数量、行、时空等概念,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比较、分类、排序、测量、推理等简单方法思考、解决问题。

2、大班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已初步形成,也认识了许多常见的几何图形,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等活动,幼儿已经接触过等分这方面的内容。

3、本次活动,通过小兔子过生日贯穿始终,适当选用幼儿熟悉的实物,如蛋糕、书橱、橡皮等,先启发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去探索发现,然后反复比较,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让幼儿自主探索对不同形状物体和实物进行二等分的方法,实现认知的平衡,获得发展。二:教育目标:

根据纲要中的数学领域的目标,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学习将不同的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的关系。

2、在操作中探索、总结对物体进行二等分的多种方法。

3、愿意参与二等份活动,体验等分带来的快乐。三: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新《纲要》指出,活动要以幼儿发展为本,不仅要关注幼儿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而且强调三个方面要相互渗透,融合。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所以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激趣教学法、启发式提问、实验操作法、演示法、讲授法等、小组合作等学法将三个目标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幼儿学法: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本节活动的目标及教学方法,幼儿的将通过

比较观察法、探究认知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操作法、分享交流法进行学习。

四、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图形的对角线

1、物质准备:情景PPT、,圆形蛋糕、长方形饼干、正方形的橡皮、等腰梯形的卡片若干张,剪子、尺子每人一份。

五、活动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预设为:掌握二等分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设为: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等分后的两部分一样大。

2、原来的物体大于等分出来的任何一部分,等分出来的部分小于原的物体。

六、活动过程:

整节教育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出示课件,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兔妈妈有两个双胞胎宝宝,一个叫悠悠,另一个叫球球,今天是他们6岁的生日,兔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圆形的大蛋糕,准备送给她那两个听话的宝宝。兔妈妈想给两个宝宝分得一样多,可是她不知道怎么分才是两份一样多? 提问:假如请你帮忙,你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蛋糕?

故事是幼儿课堂最好的营养,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二等分学习的需求由内而生。

2、幼儿动手操作,理解等分的意义

教师总结:你们分好了把两块蛋糕比一比是一样大吗?

原来从中间切开,就能把蛋糕分成得一样大的两份。

3、小朋友比一比,分开的蛋糕和原来的蛋糕,哪个大?哪个小?

此环节是为了让幼儿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师总结:原来份蛋糕分开后变小了。第二个环节:幼儿探索物体二等分的多种方法

1、教师提供正方形橡皮,幼儿操作、探索、总结正方形的多种二等分方法。过几天,小兔子们就要上小学了,这天,他们在家练习写数字,可只有一块橡皮,他们都想要,这个怎么办呢?你能帮他们分成一样大的两块吗?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幼儿操作橡皮图片,操作结束后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方法,并请其他小朋友帮忙验证 你是怎么分的?把两块橡皮重叠在一起看看是不是一样大?

教师总结:原来有3种可以等分的方法,你们可真聪明,小兔子让我谢谢你们!

2、教师提供长方形饼干图片,幼儿操作、探索、总结长方形的多种二等分方法

小兔子们写完了作业,兔妈妈奖励他们一快长方形的饼干,兔妈妈怎么样分才能分得一样大呢?你们来试试吧?看看能有几种份饼干的方法?

幼儿操作饼干图片,操作结束后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方法,并请其他小朋友帮忙验证 你是怎么分的?你怎么知道两块饼干一样大?跟原来比有什么变化?

通过个别幼儿的分享,引发全体幼儿验证互动。并再一次理解这个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的关系。

教师小结:教师将4种方法在黑板上演示出来,原来正方形的饼干有4种方法二等分。赶快分好,让小兔子吃了吧,他们都等不及了。

3、幼儿探索二等分等腰梯形

为了感谢小朋友帮忙,兔妈妈为大家准了梯形的饼干,不过要两个小朋友一个,你们看看两个人该怎么分呢? 幼儿操作,只得出一种分法。

幼儿在操作中掌握了平分,对角分等多种分法。一些具体的实物教具也让孩子回到生活,幼儿通过操作获得的概念比老师教的更牢固。第四个环节:游戏参与,巩固意义

教师将各种不同的图形二等分,每人一个图形。幼儿四散找到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样大小的图形朋友,并把两部分拼成一个整体,看谁找得又快又对。本次活动摆脱了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采用游式,使幼儿自始至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态度。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数学二等分

活动名称:二等分四等分

活动目标:

1.能把物体平均分成二分,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乐意探索多种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3.初步了解等分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活动准备: :

课件、各种图形(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本袋(每袋8个本)。教学过程:

1.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提问:故事中大黑和小黑为什么会让狐狸大婶帮忙分面包?(他们要平分面包)结果怎么样?(面包让狐狸大婶骗着吃了,哥俩只剩下一点点面包)他们是不是两只笨狗熊?假如请你帮忙,你怎样分呢?

2.教师操作,二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任意对边折。怎样验证圆形二等分?折好后完全重叠。说明两份一样大。(课件讲解,实物展示。)

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小结:详细说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幼儿讲述,然后老师演证。出示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和一个完整的圆形,重叠比较得出结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 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3.教师操作,四等分圆形,引出概念四等分。

两只小熊如果把看到的干面包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在留一份,怎么分呢?教师用圆形纸操作,说明两次对齐折叠的操作方法。(课件讲解,实物展示。)

小结:观察分开的和整体的关系。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4.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考并操作把正方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

圆形的面包我们会二等分、四等分了,如果大黑和小黑看到的是方形的饼干,你能帮他们二等分、四等分么?给发图形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幼儿操作后,课件展示各种分法。

小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5.指导幼儿分组用折叠的方法进行三角形、心形二等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四等分,并观察讲述。

圆形和正方形可以二等分四等分,那么如果我们用长方形、菱形、心形、三角形能不能二等分四等分?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材料,小朋友自己动手分分看,要怎样才能把它们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有几种分法?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是怎样分的?(两组二等分,两组四等分)

谈话后小结:生活中很多东西可以直接等分,如布、面包、苹果等,有很多东西可以按数量如糖块、书本、衣服、椅子等,很多东西按重量分白糖、米、面、肉,还有很多东西按容积分如水、油、牛奶等。

6.启发指导幼儿用刚刚学习的二等分四等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分本。

生活中很多用品是不能切开、截断分的,椅子截断就不能用了,毛巾剪开就坏了,那这样的物品我们怎么等分呢?可以按物品的数量、物品的重量来进行等分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袋本,(出示准备好的本)想一想按数量怎么等分呢?启发:你手中的本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几个本?你手中的本分给四哥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多少个本? 7.抛出问题,结束活动。

如果老师再多给你一个本,请你把都分给三个小朋友,怎么分呢?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节课我们学习三等分。现在跟园长老师们说“再见”。

活动延伸:

如果老师给你一杯水,请你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如果给你一大碗的面,要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

下载时间与数学(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时间与数学(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数学二要点总结

    高等数学(二)  考试信息: 考试序号67力行楼451046027月11日10:50——12:50  考试题型:  填空题15’(5)  单选题15’(5)  解答题50’ 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p76  三重积分P157......

    2014考研数学二考试大纲

    2014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二考试大纲数学二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

    2015年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定稿)

    2015年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第一步:基础夯实阶段 基础夯实阶段从时间上讲,大致是从二月份到六七月份,复习内容是考试大纲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复习方式是地毯式的逐点攻克,包括所有......

    四年级数学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第一课时 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

    时间与快乐

    时间与快乐 ——读《和时间赛跑》有感 义乌市实验小学三(7)班吴哲涵 读了《和时间赛跑》一文,我的感受很多,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你懂得和时间赛跑,就能获得更多的收获和......

    时间与数学

    《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

    时间与数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数学备课组 时间与数学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借助日历,运用做记号、一一列举等数学方法找出飞飞一家共同的休息日,正确填写集合图。 2.通过观......

    时间与目标管理

    时间与目标管理 在这个喧嚣忙碌的世界里,我们似乎永远无法拥有足够的时间。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如此多的时间可供我们利用。时间是有限的,每天只有那么多个小时可以用来谋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