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乘法和连除的简便算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乘法和连除的简便算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29页的例8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改成乘这两个数的积的算理。理解一个数乘一个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的算理,及利用乘法分配律转化为一个数分别乘两个数再想加的算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连乘和连除的简便算法。难点: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我来试一试:
6×4×25=
7×8×125=
4×7×25=
25×4×9=
56×125=
25×24=
2、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入新课。
二、探究学习新课:
1、出示例(8):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一打”是12个。)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怎样列式?)方法一:12×25
方法二:12×25
=(3×4)×25
=(10+2)×25
=3×(4×25)
=10×25+2×25 =3×100
=250+50
=300(个)
=300(个)
(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
=66÷2
=330÷10
=33(元)
=33(元)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组算式的左右两边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两种解法,初步发现:330÷5÷2=330÷(5×2)。)
3、小组讨论,归纳概括规律。(课件出示文字,师据生回答板书字母公式。)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反之,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这个规律我们可以用带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吗?
能,a÷b÷c=a÷(b×c)
三、巩固练习。
35×5×20
25×(4+8)350÷25
480÷32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五、作业布置
第30页练习八,第1,2题。
教学反思:
除法运算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是教学的重点,而学习这个运算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简便灵活地进行计算,因此我有意识地强化了“根据算式特点灵活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在设计时作了这样的处理:
1、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依托“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以“半放半扶”的教学思想,和有意识地合理处理教材,联系学生的知识实际和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采用这种教学思路的更多意义在于渗透一种“学习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是有帮助的。
2、注意了解答应用题的学法指导。如学习例8时,通过引导学生:(1)由问题找条件;(2)由条件提问题等方式引导他们学会审题,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选择方法列式解答。与此同时,还注意了引导学生按照不同思路寻求应用题的不同解法和计算题的不同简便算法,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不管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是否到位和准确,也不管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要上好一节课还在于课堂节奏的有效把握。本课现场教学是有遗憾的。
1、由于客观原因,第一节推迟15分钟才上课,所以整节课都在赶时间,给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过少,有点流于形式的感觉;
2、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导致浪费了不少时间。如补充例题:“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思路列综合式解答”就是 这样。一节原本可以上得很轻松自如的课却出乎意料地变成紧张急促,着实值得自己反思。有遗憾就会有收获,“追求课堂实效,重视课堂节奏。”还需要在平时不断历练。
第二篇:《简便算法》教学反思
《简便算法》教学反思推荐简便算法出现在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排在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之后,简便算法是本章乃至与本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对简便算法的理解是简便计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性质、定律等,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简便算法的时候,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课堂气氛也非常的活跃,因为在做题过程中运用这些定律摆脱了繁琐的计算过程,不用列竖式,口算即可得出答案,学生非常乐于使用,可是这种兴趣没有持续太久,随着简便算法的类型逐渐地增加,学生们开始混淆了,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运算定律,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深思,简便算法并不只是盲目的计算,能够准确地简便计算出一道题,需要有敏捷的观察力,运用合理的分析找出这道题可以简便计算的特征。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简便算法我做了一下策略:
一,通过一些直接简算的题,让学生总结出常见的可以简算的对象,如25×4=100,125×8=1000,25×8=200.二,学生在实际做题中使用乘法的分配律和乘法的结合律出现混淆的现象,解决这类问题我主要让学生从分配律和结合律的形式上区分,在出现两个积和的形式时我们就往分配律上想,有时会给出乘法分配律的变式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对分配律有深刻的认识,可是通过变形找到简便算法。
三,无论是怎样的题型,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凑整的思想,观察算式的特点,找到适合的方法
四,在简便算法的练习题中不至运用了前两个课时所学习的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更引申入减法和除法的运算定律,对于连减连除的问题重要是小括号的添加和去掉小括号时括号内运算符号的改变,总结起来括号外是减或除号时加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时,括号里的运算符号变成它相对的符号。
五,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尤其对a-(b+c)=a-b-c和a÷(b×c)=a÷b÷c的运用。逆向运用的训练对于解决简便算法问题很有
必要。
简便运算的思路会有很多,只要把握“凑整”这个解题关键,正确、合理地使用运算定律,就是正确的。本章的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第三篇:连除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除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连除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可以用这个数去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引导充分感知,自主总结归纳规律。
3、引导灵活运用规律,增强数感,提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回忆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然后做题(重点复习减法的简便运算)868-52-48=868(52+)1500-28-272=-(28 272)415-74-15=
二、讲授新课
出示:篮子里有16个苹果,平均分成2组,每组平均分成4份,每份平均几个?(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汇总结果)
思考:请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16÷2÷4 16÷(2×4)
=8÷4 先求每组几个 =16÷8 先求2组一共多少份 =2 再求每份几个 =2 再求每份多少个 师: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
生: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师:既然结果一样,算式又会有怎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从这个例题中再次寻找一下
师:在连除的算式中是否能这样的方法计算,我们来看例题3,看能否验证一下。
1、解决问题、寻找规律
出示例题3: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思考:请你们用一种或两种方法列式解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路。学生活动:列出算式后,反馈活动结果(把学生的解答过程呈现在黑板上)方法一:1250÷25÷5 方法二:1250÷(25×5)引导学生说说解题思路,生:先求每个小组的树苗花了多少钱生:
再求一个小组中的每棵树苗多少钱? 方法二:1250÷(25×5)
生:先求25个小组一共种了多少树苗
再求每棵树苗多少钱?
师:同桌两个各选择一种方法计算一下结果是否相等。生:结果相等
2、唤起回忆,理解意义。
教师引导小结:在解决上面两个问题过程中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把两组算式用等号连起来
120÷4÷6 = 120÷(4×6)1250÷25÷5 = 1250÷(25×5)生借助情境看图理解。
生:先求每个小组的花多少钱再求每个小组的每棵树苗多少钱和先求25个小组一共栽了多少棵树,再算每棵树苗花多少钱,都能求出最终的问题,只是采用的方法不一样,所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去除以后两个除数的积
师:看来前面我们提出的算法是正确的 师:相比之下,这两种计算方法哪种简便? 板书课题:连除简便计算
3、引导总结,归纳规律。
师: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一下吗?或用一些算式、字母表示一下? 生: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去除以后两个除数的积 a÷b÷c=a÷(b×c)
三、运用规律,深化理解
第一层次练习:根据规律填空,使等式成立。1、2000÷125÷8=2000÷(○)2、500÷ ○ =500÷(25×4)3、840÷(21 ○)=840÷ ○ 4 第二层次练习: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90÷13÷3 4000÷25÷8 160÷5÷16 第三层次练习:解决问题 明明用3个星期写了420个毛笔字。他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连除的简便计算
120÷4÷6 = 120÷(4×6)1250÷25÷5 = 1250÷(25×5)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去除以后两个除数的积。
郗丹丹
2014.4
《连除简便计算》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可以用这个数去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引导充分感知,自主总结归纳规律。
3、引导灵活运用规律,增强数感,提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
连除的简便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及减法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整数四则运算的一些简便运算。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材的编排意图主要是通过典型的、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简便运算的教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使学生知道数学和生活的有机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上,抓住“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这一个主题图,创设情境,以情导航,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质疑,议论,探究,比较,归纳,总结等教学活动。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 “五让”的特色:
(1)让学生观察;(2)问题让学生提出;(3)规律让学生发现;(4)疑难让学生研讨;(5)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五让”,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特点。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部分:通过回忆前面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完成填空题,检查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探究部分:
1.分苹果,小组讨论利用学具完成任务,列式,分析思路,计算结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两种不同的列式方法,找出其中的联系,初步总结除法的性质。3.讲解例3.用例3来验证上面初步总结的性质是否正确。根据问题列式、解释、计算、比较。
4.通过两个算式的比较,发现结果相同。证明前面的除法的性质是正确的。
5.用公式表示性质。
(三)设计练习,巩固提高:
新课程指出“练习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个环节,我设计的练习题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填空题、计算题和解决问题。填空题主要考察性质和公式的掌握情况;计算题主要考查性质和公式的运用;解决问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做到灵活运用。有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
(四)课堂小结:
在这个环节上,我设计了“你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受?“的提问,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起到梳理概括,提炼升华的作用,以促进他们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郗丹丹 2014.4
《连除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除法运算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是教学的重点,而学习这个运算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简便灵活地进行计算,因此我有意识地强化了“根据算式特点灵活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在设计时作了这样的处理:
1、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因为有减法性质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应用类比迁移能够比较自然地想到除法的运算性质,个人以为,让学生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虽然是重点,但不是难点。采用这种教学思路的更多意义在于渗透一种“学习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是有帮助的。有句话说得好,“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也是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想努力追求的。
2、在分层次的验证,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一是举具体算式验证,二是通过生活实例验证,一般而言,做为新课教学应该先借助实例进行算理理解再引导学生举例验证。但基于我对学生“类比迁移”的期望值比较高,所以让他们先举具体算式进行验证,这是属于模仿性层次的。然后通过具体实例验证,重点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算理,实现思维上的一个提升。
3、有意识地强化了“要根据算式特点合理选择方法灵活计算”这一数学思想,并将这个难点分散与各个环节。在巩固除法运算性质的同时,通过“哪种填法可以使计算更加方便?”让学生再次感受在“多样”的算法中,还要进行“优化”。4.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着实感受到,对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果老师总是放不开,那么孩子永远不能独立思考完成任务,所以今后要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
由于教学设计的不足,细节的考虑不够周全,一节原本可以上得很轻松自如的课却出乎意料地变成紧张急促,着实值得自己反思。有遗憾就会有收获,“追求课堂实效,重视课堂节奏”还需要在平时不断历练。
第四篇:《连除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
2、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征,合理选择方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连除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连除的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 125×47×8 13×99+13 366-75-25 278-(178+45)(学生板演,学生纠正)
二、新课教学
师: 同学们,正确使用简便方法可以使计算变得简单,不仅加快了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而且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咱们继续简便计算!
“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师: 同学们,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师:怎样列式?(25×5=125)
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师:现在再给一个条件,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每棵树苗多少钱?”,你们会列式吗?
师:请大家声音响亮的把题目读一遍。
师:会做吗?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式。并和同桌的同学说说你的理由。师:(请两位学生板演不同的列式,并说明自己的理由。)1250÷25÷5 1250÷(25×5)1250÷5÷25 =50÷5 =1250÷125 =250÷25 =10(元)=10(元)=10(元)请板演的学生讲解自己做法的理由
生1:我是先算出每个小组买树苗花多少钱1250÷25,也就是5棵树苗多少钱,再算出每棵树苗多少钱50÷5,每棵树苗是10元。
生2:我先算出一共买多少棵树苗,再算每棵树苗的价钱。
师:这两种方法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是,同学们猜想一下它们的计算结果会怎样呢?
生:相同。
师:真的吗?现在我们动手算一算,来验证一下吧!
师:结果都等于10元,说明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好,答:„„ 师:同学们,请你们回想一下,在计算这两道算式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师:大家都是这样觉得吗?好,现在咱们再来做一道题目试试看。请一、二组的同学用第一种方法计算,三、四组的同学用第二种方法计算
(1900÷25÷4)
师:两种算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同学喜欢哪种算法呢?为什么? 师:不错,这道题目用第二种方法确实比较简便!明确1900÷25÷4=1900÷(25×4)简单
师:那同学们还能举例出与这两个算式形式相同的式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进一步说明连除的简便计算
师: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43页,谁能把聪聪的这句话补充完整呢? 学生补充,师纠正后板书a÷b÷c=a÷(b×c)反过来依然成立
三、巩固练习1、2000÷125÷8 1280÷16÷8(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师巡视并加以指导)
四、拓展延伸
(1)540÷(54×2)(2)600÷24
师:计算时,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征,来选择简便的方法计算。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除的简便计算”(师板书课题),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收获吧!
第五篇:《连除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
2、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征,合理选择方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3、在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
125×47×8 13×99+13 366-75-25 278-(178+45)
二、新课教学
师: 同学们,正确使用简便方法可以使计算变得简单,不仅加快了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而且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咱们继续简便计算!
(课件出示例题)“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师: 同学们,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师:怎样列式?(25×5=125)
(课件再出示一个条件)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1 师:现在再给一个条件,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每棵树苗多少钱?”,你们会列式吗?
师:请大家声音响亮的把题目读一遍。
师:会做吗?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式。并和同桌的同学说说你的理由。
师:(请两位学生板演不同的列式,并说明自己的理由。)1250÷25÷5 1250÷(25×5)1250÷5÷25 =50÷5 =1250÷125 =250÷25
=10(元)=10(元)=10(元)
生1:我是先算出每个小组买树苗花多少钱1250÷25,也就是5棵树苗多少钱,再算出每棵树苗多少钱50÷5,每棵树苗是10元。
生2:我先算出一共买多少棵树苗,再算每棵树苗的价钱。师:这两种方法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是,同学们猜想一下它们的计算结果会怎样呢?
生:相同。
师:真的吗?现在我们动手算一算,来验证一下吧!
师:结果都等于10元,说明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好,答:„„ 师:同学们,请你们回想一下,在计算这两道算式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师:大家都是这样觉得吗?好,现在咱们再来做一道题目试试看。请一、二组的同学用第一种方法计算,三、四组的同学用第二种方法计算。(1900÷25÷4,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师:两种算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同学喜欢哪种算法呢?为什么? 师:不错,这道题目用第二种方法确实比较简便!
师: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43页,谁能把聪聪的这句话补充完整呢? 师:说得真好!现在我们就用刚才的发现再来做两道题怎样?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一,2000÷125÷8 1280÷16÷8
2、课件出示练习二,师:同学们可真厉害!看来要出点难题才行了,敢接受挑战吗?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1)540÷(54×2)(2)600÷24
师:计算时,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征,来选择简便的方法计算。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除的简便计算”(师板书课题),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收获吧!小课题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渠口九年制学校
俞军梅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