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情表》说课稿(张英秀)
《陈情表》说课稿
金寨一中张英秀
我说课的题目是千古名篇——《陈情表》。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说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必修五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它是文质兼美的古代抒情散文,由晋初散文家李密写成。我想引领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作者所抒发的真情实感,接受浓浓亲情的洗礼。根据单元要求和学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梳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掌握相关古文化常识。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李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陈情艺术。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纯至性的浓浓亲情,加深对“孝”这一传统美德的认识。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陈情表》情辞恳切,婉转凄恻。所以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四读法”声读法、意读法、品读法、情读法重视学生的赏读,让他们在读中把握内容,在读中品味情感,在读中再现形象。
依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
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如下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交融的陈情艺术,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
二、说教法
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品读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古文的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设计:分为:预学、导学、固学三部分。
1、预学(不预不讲)
主要进行预习反馈:根据对预学案的批阅情况进行反馈,主要反馈文言字词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在声读、意读基础上对《陈情表》内容初步感知、理解情况。其中的预习检查部分,即字音、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以及作者资料,拟通过导学案中的预学案和预习反馈检查、呈现并巩固,在此不再赘述。
2导学(不议不讲)
对文中的重点、难点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导学部分是授课的主体部分。导学部分主要采用品读、情读和以写代读等阅读方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2.固学(不练不讲)
在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训练。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环节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导入新课。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亲人。可是在晋代就有一个人,他想怀着乌鸦反哺之情报答把自己抚养成人的体弱多病的祖母,却被“告诉不许”。他是谁?他可怎么办呢?在生回答中引出作者和课题《陈情表》。(板书课题和作者)
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营造感恩气氛,把学生带入情境。第二个环节:检测预读,整体感知
通过课前声读(读准音、断好句)和意读(结合书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在 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读,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出问题:
向谁陈情?
陈什么情? 要求:让学生在诵读中悟情,在诵读中思考。解答第一个问题,把握李密与晋武帝的身份及二者之间亡蜀降臣和新朝君主的关系,为品文作铺垫。
(多媒体出示参考答案:向晋武帝陈述了进退两难之情:尽忠和尽孝两难全。)
第三个环节:品读悟情,进一步走进文本赏析李密如何陈情。
(一)品读第一段,体悟李密辛酸悲苦之情。
第一自然段主要是让学生先以写悟情,然后师生再品析、情读。
要求:1.要生以写悟情,把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改写成白话文,遵循“信、达、雅”原则,适当加以联想和想象。(生:写、读、评)
2.师生共同品析李密如何陈述凄苦身世的。
设置问题如下:
(1)李密有着怎样的遭遇,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明确:“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总摄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四大不幸: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3)作者为什么要渲染这种人丁衰微求告无门的情况?用意何在? 生答师补充。
参答:一是突出祖母对他的重要性,没有祖母的躬亲抚养,他“无以至今日”;二是强调他对祖母的重要性,李氏人丁衰微,李密尽孝责无旁贷。为下文希望皇上答应他在家奉养祖母作铺垫。
(4)师生齐背。(要求:语速语调要低沉缓慢尽量读出悲酸凄楚之情。)
(三)采取合作探究法分组学习第三、四段
1.在第三、四段中作者又是如何陈述衷情的?哪些句子最有说服力,最终打动晋武帝。2.学生分组讨论相关段落,老师随机引导。提示:读第三段的同学要特别注意李密身份以及说话的对象晋武帝。
第三段:李密先说孝,再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打消晋武帝的顾虑,最后诉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的悲苦之情。真是道理服人,孝情动人,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交融。(板书:情理交融)第四段:两全之情。——愿乞终养,先报答祖母养育之情; 保卒余年,尽节陛下知遇之恩。【设计意图】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领会所讲的道理,体悟恳切动人之情。并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感悟、理解、联想、鉴赏能力。
(一)品读探究第三段:情理交融
1.问:如果你是晋武帝,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生讨论后派代表作答。
师补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废远。”体现了李密什么感情?(点拨:体现了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感情。要读出悲苦之情,因为诉说对象是皇上,既要有情,又要注意节制。)
2.问:李密为什么开头就说圣朝以“孝治天下”?
3.探究“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为什么“不矜名节”?谁不愿意他“矜名节”? 小结此段:李密先说孝,再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打消晋武帝的顾虑,最后诉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的悲苦之情。真是:道理服人,孝情动人,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交融。(板书:情理交融)
(二)品读探究第四段:两全之情
问:李密是怎样为自己的两难寻找合适的出路,使自己既能尽“忠”又能尽“孝”的? 生讨论,师点拨。
师点拨:李密要想真正达到自己“愿乞终养”的目的,还需向皇上具体表明自己的心志。于是他便从时间上来谈“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的实际情况“乌鸟私情”,希望皇帝能允许自己为祖母养老送终,并指天为证“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祖母百年后,自己定当怀着“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之义报效朝廷,报答圣上。
至此,作者才完全提出了自己先尽“孝”后尽“忠”的真正意图。对于一个“忠”“孝”两全的臣子,晋武帝还有什么疑虑和理由拒绝他合情又合理的请求呢?
第四个环节:教师总结
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亚里士多德)
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乃停诏”,允其不仕。
第五个环节:真情拓展,抒写孝情(固学案)
布置作业:
(一)反复情读,直至下泪。
(二)请以“爷爷,奶奶,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一段话,在老人节(重阳节)来临之际,编写一段祝福语来表达自己的孝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诚地为亲人奉上自己真诚的祝福。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道德意识逐渐淡漠的今天,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板书设计:
陈 情 表
李 密
先尽 孝 后 尽 忠 陈情于事 融情于理
第二篇:《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为高考要考。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陈情表》又是一篇字词较多,以情动人的文言文。所以这篇文章一定要详细讲解。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背诵全文。、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4、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落实字词教学,体会以情动人的特点,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觉性不够,预习不到位,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和讲解为主,加以点播点拨启发、讨论领悟。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因为《出师表》学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动人这个重要特点。2、解题
主要让学生明白“陈情表”这三个字的含义就行,尤其是应该让学生理解“表”这种文体,明白为什么要些表,写给什么人。3、作者及背景
作者李密书上有注释,配套的《导学与评估》上也有十分详细的介绍,所以没有必要展开讲。
但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动人的特点,背景要简单介绍一下。4、范读正音
为何要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呢?因为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学生预习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检查发现学生预习不理想时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由于课本注释比较详尽,也为了培养学生重视课本注释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正音时我主要提示了几个多音字的读音,课本很清楚的没有指出,也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合适,还希望多听各位前辈的意见。5、朗读指导
在正音之后,我会安排有个别学生分段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尤其是对于每一段内容感情基调的把握。
6、学习第一段
第一节课我们在了解了作者及写作背景,纠正了全文的难解字词读音,把握了每一段的感情基调。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要开始学习正文。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关键还是学生自主学习为重。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梳理结构简单赏析,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一般时间充足而我又有把握的情况下我会示范背诵,争取学生能够当堂背。7、课堂小结,要能够承上启下就行,显得课堂的完满。
8、作业布置:一是背诵全文,二是识记字词,下节课提问检查。
五、说板书设计
我向来认为语文板书以简洁为要,实用为主,平时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一是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比如说今天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使学生记得准确而不是只记个耳熟,我会板写在右边。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今天的板书安排好,上去太紧张,把字音写在左边,其实应该写在副板的位置上。
没有一节课是一无是处的,也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缺的,每节课上完我都会认真反思,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运行中的失误。一个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同样,一个人更要虚心和真诚听取大家的意见,才会进步的更快。我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
谢谢大家!
第三篇:《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
中文1002班 刘波 100101217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篇目是《陈情表》。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它们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我具体的说课内容如下: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古代文言散文。本文作者是李密,晋初散文家,蜀汉旧臣。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时,他写了这篇表。文章通过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不愿仕晋的意愿,文章以情动人,委婉畅达。《陈情表》被认定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二、说学情
《陈情表》是“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单元的开篇,在本单元还会学到《项脊轩志》、《长亭送别》等文章。“此情可待成追忆”,最重要不过一个情字。本单元的导语中说:没有真挚的感情,就不会有真正的情谊;没有丰富的感情,就不会有对理想的憧憬;没有高尚的感情,就不会有大写的人。所以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感受作者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浓浓的情谊,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来让原本抽象的感情变得生动具体。
此外,《陈情表》还是一篇文言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高考要考。在高中语文的文言教学中,要教授学生理解常见实词在的含义,文言虚词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以及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在本文的学习中,这一主导思想将一如既往的贯彻在教学中。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为这篇文章的教学设置的教学目标是: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2)体味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3)学习并学会运用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关于教学重难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仍然在于对实词虚词的学习;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学习作者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的方法。
四、说教学方法 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落实字词教学,体会文章以情动人的特点,而且结合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以指导诵读、讲解和问答为主,加以点拨启发、讨论领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计划分两到三课时讲授。本次说课我按照两课时来说。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在讲课时,我会这样导入新课:“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出师表》大家都已学过,也感受过了诸葛亮的赤诚忠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情表》,感受一下从李密身上表现出的是怎样的一种孝心。”(1分钟)
(2)检查预习。
a.解题。就是让学生解释“陈情表”这的含义。对于“表”这种文体课下注释已有简单介绍。我会给学生再补充一些知识,让学生了解“表”这种文体,明白为什么要写表,写给什么人。(2分钟)
b.作者及背景介绍。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导学案上的相关材料可以了解作者李密,所以我不会展开讲解,只简单提一下就好。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本文以情动人的特点,我会着重介绍一下本文写作的背景。(2分钟)
(3)朗读指导。在本环节我会给学生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在听朗读录音的同时标注出文中的生字词和易读错的字词,并且注意文章的断句。之后我会再次给学生强调需要注意的生字词,加深记忆。(6分钟)
(4)文本研习。(32分钟)
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李密为什么要“陈情”?“陈”什么情?怎样“陈情”?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其实是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需要在进一步学习文本后做出总结,所以暂不解答。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逐句翻译课文,我在学生翻译结束后纠正其错误的地方,强调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本文中重点的“以”等字词的多义问题、“供养”等字词的词类活用问题、“不行”等字词的古今异义问题,以及课文中出现的倒装句等我都会在翻译的过程中提出来,要求学生注意并做好笔记。
在仔细研读了课文之后,我再请学生来回答之前的第三个问题,从而梳理出文章的叙事结构和行文思路:
叙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叙述进退两难的处境 提出孝之大理 先尽孝,后尽忠
(5)课堂小结。总结课所学,强调重点字词等学习到的文言知识。(2分钟)(6)作业布置。抄写《陈情表》并翻译全文,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1)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过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翻译重难点语句。(5分钟)
(2)文本研习。在第一课时已经解决了学生对文本的疑问,本节课的文本研习主要是对作者李密的情感把握。我会主要使用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本课时的教学。本课时我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来关注文本,感受作者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真切情感。(25分钟)
(3)组织探究,话题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0分钟)1.文中的“孝”表现在哪里?你如何理解李密的“孝”?
2.对于朝廷的征召,李密打算“辞不赴命”,但是要让晋武帝接受且不产生怀疑,十分困难。如果你是李密,你会怎么办?
(4)回顾文章,朗读全文。学生完成文本学习和问题探讨之后,理解了文本的意思,把握了文章的情感,通过朗读全文,加深学生多本文的理解。本环节重在体悟和学习。(4分钟)
(5)课堂小结。强调本课需要注意的重点文言知识,指出学生在情感上需要达到的目标。(1分钟)
(6)作业布置。主要有两个:一是背诵全文,在早读课中组织检查;二是完成配套练习的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六、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语文板书以简洁为要,实用为主。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为了使学生记得准确而不是只记个耳熟,我会板写在右边。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
我的说课完毕,中间有很多欠缺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第四篇:《陈情表》说课稿
作者:王新焕 单位:饶河县高级中学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
饶河县高级中学 王新焕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陈情表》。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是必修五中唯一的文言文单元,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抒情散文。在单元说明中提到阅读这些作品要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不同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做到熟读成诵,披情文,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感情,其实这就是单元的总体目标和单元学习方法。《陈情表》是作者向多疑的晋武帝陈述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为了唤取晋武帝的怜悯之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情与孝反复陈述自己的家庭不幸和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命优渥的感激涕临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这份情感最终感动了晋武帝。所以赏析《陈情表》重点在于骈散结合、韵律和谐的语言特色以及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表现手法。《陈情表》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我认为还承担对一些文言知识的归纳总结。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将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作者和“表”的文体知识。
2、积累文言文词语以及感悟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赏析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理解“忠”“孝”的含义。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积累文中诸多实词和虚词,并进行分类归纳。
2、把握行文层次,感悟骈散结合的语言,学习以其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文章的翻译,第二课时主要对课文内容的赏析。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关系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主体地位来展开,“先学后教”凸现了学生的学,也包涵了教师的导,它是我校教学改革推行的一种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方法引导下,自主学习,根据各自的学业水平产生不同疑问,之后在班上交流、释疑,难点在教师引导点拨下由学生自己解决,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质疑、释疑的思维训练中形成能力,对于课时的相关文学知识通过课件来提供。所以我采取“先学后教”,多媒体为辅助的方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1、采用激趣导入和上课时内容回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迅速进入课文情境。
2、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先前的方法指导,引导他们进行自我体验,培养一些好的学习习惯,会作注释、会质疑开始。比如,根据题目你能提出哪些疑问,也可以根据研讨与练习来学习课文,还有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安排的,本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写这三个通用的大问题来质疑,或者就这个题目你会怎样来写作等,这些是对写法的学习。就文中的字词、语句谈理解,是对语言的学习。每篇文章结束后,谈自己的收获,是积累,期待学以致用形成能力,也是概括能力和“说”的训练。这是自主学习中的“教”。
3、在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也产生了疑难时,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引导、点拨学生去解决问题,这是“后教”。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每一节课中思维能真正参与才有高效课堂,“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是在尊重学生的初始体验下,由老师的点拨解决问题,从而
形成学习能力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学习方法。相信并尊重学生初始体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这种有主见的学习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强化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所以也采用“先学后教”的学习方法。
1、第一课时,学生根据平时积累、课文的注释、字典以及与同学的交流来扫清字词句的障碍,学会圈划、作批注。第二为课时,学生根据研讨与练习、自我提问等质疑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内容。
2、学会辨析词义,总结文言语法现象。如通假字、多音字的辨义、古今异义等。
3、学会概括课文的写作特色。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导语设计(1分钟)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来学习让苏轼如此推崇的《陈情表》。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课件展示)。(0.5分钟)
3、先学过程,即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有、字典及积累理解文意,同桌互译,圈画难解字词(包括音意),在文中作注释。(18分钟)
2)、听范读(课件),正音,把握文章的语言的节奏感以及朗读感情(和自读作比较),谈感受。(6分钟)3)、齐读全文。(3.5分钟)
4、后教过程,即学生质疑难解字词、句子的意思。在方法指导的引导下,即“逐字翻译,注意语序”,“根据语境,大胆推测”的方法尽量由学生来完成释疑。(12分钟)
5、小结。由学生归纳本文文言词汇,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意、古今异义以及要注意的字词等。(4分钟)
6、作业:课后背诵。
第二课时
1、由学生回顾上节课主要内容。(2分钟)
2、先学过程,即探究课文内容。(18分钟)
课件展示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表”的文学常识。从课题质疑开始作为理解的突破口,即向谁陈情,陈什么情,结果怎样以及对“表”的理解提出这几个问题。学生还可以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如果较典型的就板书。
3、后教过程,即释疑。(15分钟)
1)、点拨学生自己找答案,即赏析课文字词句来理解。2)、归纳本文的行文思路、语言特点、写作特点及作用。
4、拓展阅读。(8分钟)
讨论《出师表》和《陈情表》的异同,谈谈你对“忠”、“孝”的看法。
5、作业。(2分钟)
1)、课作,“研讨与练习”二
2)、课后阅读《祭十二郎文》,写一篇不少于七百字的读后感。
6、板书
孝:身世凄苦—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报养刘之日短也(情)
解决 先尽孝 忠:沐浴清化—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理)
矛盾 后尽忠
一个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同样,一个人更要虚心和真诚听取大家的意见,才会进步的更快。我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
语文评课组讲评意见汇总:
1、说课环节完整,思路清晰,讲解清楚;但对过程的解说过细,在教理、教例上没有鲜明的观点及实证。
2、说课稿较规范,有学情分析;
3、教学步骤的展开中体现了个人思路的独到、视野开阔的特色;但要体现出说课的研究性、反思性。
4、说课的开始部分流程规范,有很好的个人设想并提出了可行性教理;但中间教学环节的叙述过细,且结束显仓促,这些使说课的后半部分特色不鲜明。
5、说课整体思路清晰,能够针对学生特点设计教法体现了教师在教材处理上的创新;外语速应适当放慢会有利于呈现说课效果。
6、对说课框架结构的把握较为合理,思路清楚,叙述流畅,有恰当的例证。
7、教材把握有高度,教材挖掘有亮点,做到了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独到之处;不足之处:应添加“说教学反思”,以体现说课的研究性。
8、说课步骤清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明确突出,教学内容的把握到位。
9、说课环节完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定准确,特别注意了教法的分析,教学程序、设计理念合理、科学、有创意。不足之处:课件制作再细致些。
10、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说课环节把握较为准确,教态自然大方;应进一步注意对教学内容、课堂形式等的丰富拓展、深入挖掘,以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
第五篇:陈情表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陈情表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26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
陈情表(板书)
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224-287),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
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引入课文内容
4、范读正音
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5、朗读指导
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6、学习过程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内容)。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7、课堂小结:
《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终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8、作业布置:
巩固本文所学内容。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晋武帝(司马炎)
陈情表↑
李密
一、“陈侍汤药,未曾废离” 难离之情
二、“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为难之情
三、“更相为命,不敢废远” 相依之情
四、“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忠爱之情
平时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一是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比如说今天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会板写在右边。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
每节课上完我都会认真反思,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教学中的失误。一个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
谢谢大家!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2一、说教材
《陈情表》来自人教版第四册的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主要讲中国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的欣赏重点是语言特色和古代散文在叙述中兼以议论或抒情的手法。就《陈情表》来讲,在语言上骈散结合,自然纯粹,在构思上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来看,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
1、教学目标
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和文体的有关文学常识
积累文言文词语,背诵。
赏析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以及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2、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把握行文层次,体悟以其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特点
3、教学难点
理解诸多实词和虚词,并进行分类归纳。
二、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分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点拨启发、讨论领悟。学生采取的学法是诵读法和讨论法。
本文拟定两个课时。
(一)说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以后人的评价导入课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2、整体感知
1.首先多媒体投影作者及写作背景及文体常识
2.听读,放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读课文,体会的语言的节奏感以及感情。
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学生提出字词方面的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学生自己小结。自由朗读课文中,理清思路。
3.归纳每一段的`大意
3、研读赏析:
问题:作者如何在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打动晋武帝的心?
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讨论后明确:因为自古忠孝两难全,他为了达到奉养祖母的目的,利用新朝“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在“孝”字上大作,情辞恳切,字字发自肺腑来打动晋武帝,赢得了后世的赞誉。其次行文时先说后说、轻说重说处理巧妙。
讨论: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个两难的处境中,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就会惹来杀身之祸,李密是怎样化解这个矛盾的?(换位思考、列数字)
孝:身世凄苦——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报养刘之日短也(情)解决 先尽孝
忠:沐浴清化——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理)矛盾 后尽忠
语言的个性鉴赏(四字句、对偶句、排比句)
4、拓展阅读:
让学生讨论一下《出师表》和《陈情表》的异同。
不同:《出师表》全文无不流露出作者忠君爱国之情。
《陈情表》则通过陈述自己的“苦情”“亲情”“忠情”
让学生讨论一下对“孝”的看法。
四、说板书设计(略)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必修五第二单元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本单元话题是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就文体而言,是文言文也是散文。按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是高中生必须达到的目标;从散文的角度学习文学作品《陈情表》,要按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内容、概括要点”的要求,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引导学生感受《陈情表》感人至深的思想情感,理解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两全的思想局限,进而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关爱亲情的思想意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难点: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来完成知识目标,第二课时完成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情景导入。孝敬长辈,忠于朝廷,是中国古代君子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人们奉行于此,常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相提并论,李密的《陈情表》感动了皇帝,感动了上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以孝动人的文章——《陈情表》。
环节2:课堂检测。课前已发下了导学案,主要检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掌握情况。
环节3: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为学生设计三个问题: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作者为什么要向晋武帝陈情?他陈情的内容是什么?用了什么方式?
学生讨论后发表见解,教师梳理内容并归纳为:
(1)李密“陈情”的理由是因为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太子洗马,“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而他又不想应诏就职,“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李密“陈情”的具体内容:
①述父丧母嫁、祖母收养、祖孙相依为命之悲惨遭遇。
②述因祖母病重,太守举孝廉不就,刺史举秀才不从,皇帝下诏、官府逼迫也难以应诏的两难处境。
③述圣朝以孝治天下,而自己孤苦无依,祖母又“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祖孙“更相为命”,因此“不能废远”的理由。
④述祖母年事已高,“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祖母百年后,自己再对国家“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报效犬马之劳的愿望。
(3)李密陈情的方式是融理于情、融情于事。
作者自己的孤苦无依、和祖母相依为命、对皇帝的知遇恩情等“情”自然巧妙地融入了对皇帝的“陈”述之中,晓畅、通达、浑然一体,没有雕琢之痕,使人感到作者时时在述事,又处处在抒情。这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环节4:拓展探究
(1)有人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孝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读罢此文,请谈谈你对“孝”的感受。
(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并谈谈自己的学有所悟,以求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概括能力并让学生真诚地为亲人奉上自己真诚的回报。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道德意识逐渐淡漠的今天,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明确:封建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的伦理,其根本的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今天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态度。另一方面,孝敬父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未过时。
(2)将本文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对比,看两篇文章在“动之以情”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
古人常有“忠则《出师》,孝则《陈情》”之说,可见两篇文章在用情方面是相似的,都是以真情来打动人,这是古代抒情散文中的典范。
不同:《出师表》这篇奏章以议论、叙事为主,字里行间渗透了诸葛亮眷恋“先帝”知遇之恩的强烈感情。作者与刘禅兼有“君臣”与“托孤”的关系,陈述意见借“先帝”之口道出,饱含深情,字字句句发自肺腑,更容易打动刘禅。告诫语重心长,殷勤寄语,率直诚恳又不失长者、臣下身份,全文无不流露出作者忠君爱国之情。杜甫赞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赞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可见语言感情之深。
《陈情表》则通过陈述自己的“苦情”“亲情”“忠情”来打动晋武帝,希望能够准许自己侍奉祖母以终余年,因此言辞委婉流畅,情文并茂,扣人心弦。晋武帝看了文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环节5:课堂小结
文章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李密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处境,申述暂时不能应召赴任的衷情,言辞恳切,表情达意淋漓尽致。学习本文,我们既要学习作者融情于事、真切感人的“情”,又要理解作者作为“亡国贱俘”对新朝国君陈情时的谨慎、得体、恰如其分的语言;既要读懂李密的“孝”情,又要领悟其中的感激之“情”。
环节6:作业设计
1、背诵《陈情表》,在背诵的过程中,以求更深刻的感悟其情感。
2、语言运用练习:以“忠”和“孝”为话题写篇随感。通过这个作业,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人。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3篇
1.陈情表说课稿
2.《陈情表》说课稿范文
3.《陈情表》说课稿
4.《陈情表》的说课稿
5.课文《陈情表》的说课稿
6.陈情表的说课稿
7.《陈情表》教案
8.陈情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