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同志在全国治超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同志在全国治超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9年08月07日
同志们:
这次现场会,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最近关于加大治超工作力度批示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务院纠风办、国务院法制办、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全国治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并出席会议。昨天上午,10个单位介绍的治超经验和做法很好,各地要认真研究和参考。昨天下午,实地观摩了山西治超工作的做法和成效,大家很受教育,很有启发。今天上午,大家又进行了座谈。刚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李江平同志、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苏洁同志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卢希同志在讲话中肯定了各地各部门治超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家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和支持配合,推动治超工作更好地发展。这也充分体现了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是做好治超工作的重要保证。
下面,结合会议情况,我讲四点意见:
一、近年来治超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从2004年6月起,国家九部委在全国组织开展了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治理工作。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三年集中治理的基础上,从2008年起,再用三年时间,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构建治超工作长效机制。几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指示精神,坚持“立足源头、依法严管、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治理原则,依照九部委《全国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实施意见》,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扎实工作,稳步推进,治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
一是路面联合执法机制得到巩固。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部门一道,密切配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保持路面执法合力,重点组织开展了针对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专项治理活动,并将执法监管范围逐步向农村公路延伸。各地公安部门加强了车辆登记管理,组织大量警力维护治超检测站点交通秩序及治安秩序;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了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管理,及时查处违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初步统计,截至今年4月,全国累计投入执法人员5015.3万人次,累计检查载货车辆近5亿辆,其中查处超限超载车辆约3355万辆,卸载车辆906万辆,卸载重量累计5315万吨。
二是部分地区初步形成区域联动格局。一些省区市加强协作,联手行动,取得较好效果。北京、山西等华北五省(区市)从2007年底起共同开展集中整治超过55吨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的专项行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从今年3月起,组织开展了春融期治超专项行动;安徽、江苏、河南三省七市从今年7月起,启动了代号为“淮海携手行动”的联合治超行动。区域联手联动,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形成治超合力。
三是源头监管范围不断扩大。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源头监管的有效措施,将治超工作关口向运输货场和车辆生产源头推移。工商部门积极查处并依法取缔了部分非法拼装、改装汽车企业。质检部门组织查处不符合认证要求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进一步强化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积极开展治超检测设备的计量检定。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加强源头管理,实施向货运源头派驻运政人员、向社会公布运输源头监管名单、与货物源头企业签订合法装载承诺书、建立违法超限超载企业“黑名单”制度等监管措施,运政巡查监管范围覆盖各类源头企业2万余个。河南等省的工商、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行动,把整顿车辆非法改装作为重点,开展了集中拆解非法改装车辆专项活动。
四是立法进程明显加快。在国务院法制办的大力支持下,加快了《公路保护条例》制定进程。各地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依法治超。山西省以政府令颁布了《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理超限超载暂行办法》和《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山东省出台了《道路货物运输源头管理办法》,陕西省出台了《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办法》,浙江将治超条例列入了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
五是治超责任制进一步落实。许多地方制定和签订治超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层层责任制。陕西等省对于被列入“黑名单”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实行“一超多罚”制度,对违法车辆、驾驶员、运输企业、货运源头装载企业进行多环节惩罚。广西等地路政部门与银行合作,实现治超工作“罚缴分离”。各地认真落实治超工作“五不准”和“十条禁令”的纪律要求,规范执法行为。纠风部门加强监督检查,通过明查暗访,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安全监管部门对因超限超载导致的重特大伤亡事故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宣传部门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今年初,新闻媒体曝光了部分省份存在公路“三乱”行为,交通运输部督促有关地方及时纠正并处理了相关责任人。
六是信息化、科技化水平明显提升。各地加大科技治超力度,完善监控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治超检测站点的建设,合理调整站点布局,推进检测站点联网互通。交通运输部专项安排15亿引导资金,推进治超站点的建设,经过4年努力,全国建成700多个运转规范、标识统一、功能完备的一类治超检测站点。甘肃等省将治超检测站与新建高速公路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陕西省90%以上的高速公路和50%以上的普通公路实现了不停车预检。超限运输车辆监控系统、治超检测站远程监控系统和路政管理系统得到推广应用。
七是成品油税费改革对于消除超限超载利益驱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按照国务院部署,今年以来,取消六项交通规费,逐步有序地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对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实行省内外无差别政策,对在国家“绿色通道”行驶的整车装载、合法运输的鲜活农产品车辆,全部免除车辆通行费,仅去年累计免收通行费就约95亿元。这些改革措施对于降低运输成本、消除超限超载利益驱动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六项交通规费的取消,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大吨小标”难题。
八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地通过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治超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一些地方利用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充实了治超工作机构。江西、云南、河南、辽宁等省份成立了公路路政管理总队,将养路费征稽机构和人员,成建制转到路政部门,并对治超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安徽、福建、山东等省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后,及时将收费站改造为治超检测站,并把部分收费人员充实到治超队伍中。
总体看,经过三年集中整治和两年来的长效治理,治超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体现为“三个下降、三个提高、一个基本解决”。“三个下降”是:车辆超限率持续下降,全国干线公路货车平均超限率从2007年底的9.9%下降到目前的6.7%左右;道路货运车辆交通安全事故下降,2008年全国道路货运车辆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2007年降低21%、12%、13%,重特大恶性事故有所遏制;随着燃油税费改革的到位和部分政府还贷二级收费公路的取消,运输成本明显下降。“三个提高”是:公路路网好路率提高、公路通行效率提高、道路运输企业效益提高。“一个基本解决”是:养路费改成燃油税后,可以使车辆大吨小标问题基本解决。治超工作赢得了运输业户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不少同志讲,治超是最好的养护,节省了养护经费,治超减少了交通事故,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公路运输发展中的具体要求。不少规模经营的运输企业呼吁政府要坚持治超、深入治超。
全国集中治超工作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与汗水,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向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治超工作的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向长期奋战在治超工作第一线、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代表交通运输部党组,衷心感谢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治超工作的鼎力支持!
二、认清治超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尽管治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果,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的深层次原因尚未消除,长效机制远没有健全完善,治超工作向纵深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当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进展不平衡。特别是治超工作转入长效治理后,尽管大部分省区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治超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但的确也有一些地区工作有所松懈,治超工作当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些地区和一些路段的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反弹严重,有的省市超限率又达到3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达到40%。
二是部分执法人员产生厌战情绪,一些地区治超的执法力度下降。有些地区的公安、交通两部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三是源头治理不到位。违法超限超载驾驶员记分扣分制度、道路运输市场源头监管制度没有得到全面实施,卸载措施执行不坚决,以罚代管现象普遍,车辆非法改装和车辆生产源头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四是超载车辆严重威胁着桥梁的安全。今年6月份以来,连续出现的黑龙江铁力西大桥垮塌、天津津晋高速公路匝道高架桥垮塌,初步调查的原因都是严重超载所致,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五是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不少地区对造成重特大责任事故和严重超限超载违法运输的车主、运输企业、非法改装企业,没有责任倒查制度,拒检、拒卸、抗法现象,强行冲卡逃逸、聚众抗法、恶意殴打执法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
六是个别地方和人员执法行为不规范。重罚款、轻纠正,以罚代管以及粗暴执法情况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在实施计重收费时,忽视甚至放弃执法监管,执法中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纠正。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深化各项改革,对治超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一是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关注点放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快建设上,这是对的。但有时也容易放松对治超工作的领导,行动不坚决、措施跟不上。这是治超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二是随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启动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些地方沙石、钢材、建材等运输任务繁重,重型车辆增多,这是正常的,但有时也容易放松管理,使违法超限超载出现反弹。这是治超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三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逐步取消,也容易出现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车辆增多的情况。最近我们了解,取消收费后,不少省份普通公路超限率增加,有的甚至增加到了30—40%。这是治超工作面临的新变化;四是“绿色通道”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实行“三不”政策,也容易使一些农产品运输车辆以假充真、故意超载。既要保证“绿色通道”畅通,又不能出现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是当前对治超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当然,对当前的治超工作,我们既要看到问题和挑战,更要看到有利条件。一是经过六年的有效治理,治超工作得到广泛理解支持,治超政策得到广泛宣传,各项措施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为下一步治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衰退,外部需求萎缩,当前的公路货运量呈下滑趋势,货车报停歇业增多,这也有利于优化运输结构,淘汰非法车辆;三是车辆“大吨小标”问题的基本解决,有利于促进车辆核定载质量标准与治限标准的统一;四是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以及撤销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点后,运输成本降低,车主负担减轻,合法装载利润得到进一步保障,对于过去提到的“不超不赚钱”不再有市场,治超社会环境趋好;五是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税费改革人员安臵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要从改革涉及人员中择优选择部分人员充实和加强路政和治超工作,为健全治超工作机构、充实人员、解决编制问题创造了条件。
总之,治超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凸现了治超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各地各部门要审时度势,认真总结交流推广近年来治超工作的成功经验,变危机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努力解决好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促进治超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好的环境。
三、全面学习和推广治超工作先进经验
这次会议既是现场会,也是经验交流会。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创造了富有本地特色的治超工作经验,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山东、陕西等省强化源头监管、实行“一超四罚”的做法;北京市公安、交通两部门联合办公、联合执法、联合建站、联合督查、联合宣传的经验;河南省工商、公安、交通部门联合治理非法改装车辆的行动;江西等省落实机构编制、构建长效机制的探索;安徽等省取消政府还贷二级路收费后、将收费站成建制转为治超站的措施,都给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在今后的治超工作中借鉴。
从会议交流和现场考察情况看,特别是在刚才的座谈发言中,山西的经验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大家普遍反映,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治超工作高度重视,认识深刻,体制有效、机制灵活,力度大,措施硬,手段多,抓得实,效果好。山西经验管用有效、可学可鉴。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基地和能源大省,煤炭产量占全国的25%,焦炭产量占全国的40%,出省煤炭占全国省际间调拨量的75%—80%,焦炭出口量占全国的80%。在铁路运能不足的情况下,公路运输成为晋煤外运的主力,38万辆货运车辆成为山西经济的重要支撑。受经济结构和利益驱动的双重影响,非法超限超载运输一度使山西成为全国超限超载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给山西的公路桥梁安全造成严重破坏。山西治超工作一度面临严峻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山西省委、省政府从经济社会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鲜明提出“不要带血的GDP”,把治超工作作为践行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作为促进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改善政府形象、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切入点。从2007年12月19日开始,采取坚决措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超总行动,力度前所未有,效果前所未有。他们坚持政府治超、依法治超、源头治超、科技治超、责任倒查、重奖重罚、经济调节、机构保障的综合治理措施,内涵丰富,既完全符合九部(委、局)联合制定的《全国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实施意见》的政策要求,又结合山西实际,这是治超工作的新创造、新做法、新举措、新经验。其中我们认为四个方面更值得大家思考、借鉴:
一是坚持政府治超,形成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的治超格局。山西省委、省政府把治超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确立了市、县政府是治超的责任主体,市长、县长为治超的第一责任人,独创了“一横两纵”的治超体制,建立了“管理无缝隙”、“责任网格化”的监管模式,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和治超工作领导小组20多个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主抓、条块结合、区域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这种体制和模式,是对“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治超原则的具体化,为治超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坚持依法治超,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山西省从完善法制入手,省政府出台了2个政府规章、6个政府文件,省人大已将《山西省治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工作条例》列入立法进程,各相关部门还制定了更具操作性的细则办法。完善的法规体系,解决了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权宽泛的不足,赋予了执法部门暂扣生产工具、查封生产场所的强制手段,化解了源头治理无依据、行政处罚无手段、责任追究难落实的矛盾,为治超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是坚持源头治理,实现标本兼治。山西省在治超过程中,注重“堵”“疏”结合,在全面加强路面执法监管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源头治理上,调动和发挥公安、工商、运管等部门的力量,把好了车辆标准、源头装载、货物运输“三个关口”,特别是将4000多名运政管理人员全部动员起来,对公示的1万多户货源企业实行派驻和全天候巡查,基本上把违法超限超载问题遏制在源头,解决在苗头。还注重利用经济调节手段,鼓励合法运输。正是很好地解决了源头治理、经济调节、科技治超、舆论宣传、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几个核心问题,才使山西治超工作走上了正轨化、常态化、有序化的发展轨道。
四是坚持责任倒查和重奖重罚,严明工作纪律。山西治超敢于动真、敢于碰硬。不到两年时间,有400多名干部因治超不力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10家企业受到处罚,还有一名在职县长被免职。这个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还把治超工作与建设资金拨付挂起钩来,对治超成绩突出的市县,给予巨额奖励;对治超反弹的市县,实行交通项目限批。可以说,责任倒查和重奖重罚,是山西经验的两大特色,也是保证治超有序有效推进的两大法宝,既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又解决了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
总之,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山西治超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果,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做好治超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山西省能做到的,其他地方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到,而且有条件做得更好。希望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主动争取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认真学习山西经验,不断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有效举措,努力实现科学治超,扎实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四、通力协作做好下一阶段治超工作
今明两年是巩固治超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时期。全国治超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学习推广山西治超经验,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动,坚持路面执法与源头监管并重,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完善治超长效机制,坚决遏制反弹,努力推动治超工作再上新水平,促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
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抓好治超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按照九部委的工作安排,把治超工作摆上更加重要位臵。现在有些地方和部门特别是交通运输系统的同志,对治超工作信心不足,总是认为治超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触及矛盾深,有时候出力不讨好,交通运输部门作为牵头部门,权威不够,办法不多,手段不足。这是影响治超工作的一个重大思想认识问题。从现实情况看,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已经严重威胁公路、桥梁的安全畅通,已经成为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杀手”和隐患,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颗“毒瘤”。不铲除这颗“毒瘤”,就会影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公路交通运输也不得安宁。因此,大家要树立抓治超就是促经济发展、保一方平安的理念,以“铁腕治超”的精神气概,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协调配合的工作氛围,坚定不移地做好治超工作,促进人、车、路协调发展,促进公路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二)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的新格局。实践证明,哪个地方政府主导力度大,哪个地方治理效果就好。山西省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治超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在下一步治超工作中,各地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汇报,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强化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治超工作机制,确立市、县政府治超的主体责任,通过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明确第一责任人,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三)继续坚持路面执法不松懈。继续保持依法严管态势,坚持交通、公安联合开展路面执法不松懈。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充分依托现有治超检测站点,采取固定检测与流动检测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路面执法监管力度不降低。
在治理对象上,要以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为重点,联防联控,严禁此类违法车辆上路过桥。我国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最大允许荷载为55吨,其他不同等级的公路桥梁也都有相应的最大允许荷载标准。超出设计荷载的车辆上路过桥,破坏性很大,不坚决制止,桥梁垮塌事故就不能杜绝。今后,实行计重收费的路段,要严禁对总重超过55吨的车辆收费放行。
在治理范围上,要以取消收费后的二级公路和普通公路上的桥梁为重点,加大治理力度。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充实普通公路的治超执法管理人员,增设必须的检测站点,全面加强停止收费后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和保护工作。要合理摆布治超力量和资源,避免农村公路成为超限超载车辆的绕行路段。
在工作模式上,大力推广区域联动治超。凡地域相邻、经济社会联系密切、超限运输车辆跨区行使较为集中的地区,可根据路网结构、地域特征以及车流分布特点,积极采取区域联动治理模式,有针对性组织开展联合治理专项行动。
在治超标准上,国家新的治超认定标准正式出台前,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继续执行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原来确定的超限认定标准,不得擅自变更。同时,部鼓励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细化处罚标准,规范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
有条件的省份,还可结合正在进行的地方机构改革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研究推行路政、运政、交警等队伍联合办公模式,在治超检测站点对车辆超重、非法改装、非法营运、违章行驶等违法行为实施全方位的检测、监管和处罚。
(四)全面加强源头监管。源头治理是最有效的治理方法。山西的经验表明,源头治理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成本要低于路面治理的成本。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在这方面多想办法,多下功夫,切实加大源头监管的力度,下决心把违法现象堵在源头。
首先,要把住装载关。全国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参与治超工作,切实承担起货物装载源头的监管责任,力争明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部推广运政派驻和巡查制度,向社会公开源头监管单位的名单,加强对货物装载源头的监管,确保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不出厂、不出站。同时,加强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对确认的违法超限运输企业和车辆,要在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车辆营运证的审批发放等多个环节依法依规予以处罚。
其次,把住驾驶员责任关。积极发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治超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以及国办发„2005‟30号文件的要求,力争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违法超载驾驶人扣分记分制度,进一步提升治超工作的威慑力。
第三,要把住车辆生产和管理关。这一点,公安部和工信部的领导都有具体要求。希望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本地区汽车生产、改装、销售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公告确定的参数和1589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限值标准制造汽车,严厉查处非法改装行为。同时在车辆登记和上牌环节严格把关,严禁非法车辆流入市场。
(五)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严明工作纪律,实行责任倒查,是保证治超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举措。
山西、陕西等省对治超工作不力的地市,除进行通报批评外,采取公路建设项目限批或核减财政补助资金等惩罚性措施。这对于进一步加大治超工作力度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各地可以积极借鉴。今后,凡治超不力、反弹严重,特别是发生超限超载车辆导致桥梁垮塌、人员伤亡等重大安全事故的省份,部也将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部将研究考虑限制其公路建设投资规模,我们的理念是绝不允许一边加大投资加快公路建设,一边任由超限超载车辆损坏公路基础设施。
要严格责任追究。对于违法超限超载车辆造成桥梁垮塌恶性事故和重大人员伤亡的,公路管理机构要坚守职责,保护路产路权,维持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依据事故调查结论,启动路政管理案件诉讼程序,依法追究责任车辆和责任企业的民事赔偿责任。触犯刑事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要严格落实责任倒查制度。特别是对总重超过55吨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坚持一查到底,发现上路车辆,不仅要依法从严处罚,还要实行责任倒查,倒查到货运源头、车辆源头和监管源头,追究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责任,做到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有路走不了、有车开不了。
(六)进一步优化治超工作环境。继续推进治超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加快完善全国治超监控网络。条件具备的治超检测站,要安装不停车检测系统,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缓解治超与交通拥堵之间的矛盾。对于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省份,在科学论证、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可以将部分收费站点转为治超检测站点。从今年起,各地要大力推进治超检测站点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部—省—站三级治超管理系统,加快治超检测站点联网管理进程,逐步实现管理部门对治超检测站点的视频监控,以及工作数据与信息的互联互通。近期,交通运输部还将就此问题进行专门部署,力争在两年内初步实现国家一类治超检测站点与省、部联网互通。
要调整完善收费公路计重收费模式,在切实降低合法装载运输车辆的通行费负担的同时,正确处理好治超与计重收费的关系。各地可借鉴山西的做法,在收费公路入口处配备不停车监测系统,严格落实对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的入口阻截劝返和卸载纠正放行制度,实现治超执法监控网络与计重收费经济调节网络的有机衔接。绝不能只搞计重收费,不开展治超执法工作。同时,要加强计重衡器的标准检定工作,始终使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避免由于计重衡器的质量和精度问题,引发对执法工作公正、公平性的质疑。对属于检定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主动与质检部门联系,尽快予以解决。
(七)健全治超工作保障机制。要抓住国家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这一历史机遇,从制度上解决治超工作的经费、机构和编制问题。在制定本地区成品油消费税替代公路养路费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及使用管理办法时,要加强与地方财政部门的沟通,将治超工作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在人员安臵工作中,报请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调剂解决治超工作机构的编制问题;在人员转岗安臵上,要按照国家出台的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人员安臵工作指导意见,在经过培训考试的基础上,择优选用改革涉及人员,充实和加强治超执法力量,妥善解决治超工作人员紧张、编制短缺、临时聘用人员占比过多等问题。
同时,要加快立法步伐,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公路保护条例》已经列入国务院一类立法计划,我们渴望今年能够出台。随后,部将出台配套规章和文件。各地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争取地方立法资源,推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出台。
(八)严格规范治超执法行为。今年,国务院纠风办把治理公路“三乱”作为全国纠风工作的六个重点之一,特别提出要进一步规范治超管理工作。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把执法队伍建设和规范治超执法行为重点,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各级领导带头进行明查暗访,及时纠正和查处以罚代管以及乱收费、乱罚款、重复罚款等行为;坚持在治超过程中加强宣传引导,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及时曝光治超过程中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坚持强化治超检测站点的监督管理,确保站点设臵严格按规定程序,报省政府批准,坚决杜绝违规设站;坚持治超执法“五个不准”、“十条禁令”等规定,严厉打击执法人员与“车托”勾结非法护送车辆的行为,净化执法工作环境。治超重在执法,执法严禁违法,违法就要重究。
最后,我就桥梁安全管理问题再强调几点。
一是要高度重视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桥梁是公路的咽喉,对保证公路畅通至关重要。同时,桥梁作为特殊的人工结构物,容易受超限超载的破坏,容易出安全事故。近几年,部多次对桥梁安全工作专门部署,组织开展了以桥梁为重点的安全隐患排查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但桥梁安全事故仍然不能杜绝,说明管理上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最近连续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部连续发出进一步开展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部署开展以桥梁为重点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一定要按照部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桥梁安全作为当前交通运输工作的一个重点,切实抓好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二是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加大危桥改造力度。从2007年开始,部在全国开展了三年危桥集中整治工作。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按照部确定的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改造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彻底解决高速公路上的危桥和特大桥中的危桥,明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省干线上的危桥改造任务,并从明年起实现干线公路危桥整治不跨年的目标。近期,部将选择部分危桥改造项目,由部挂牌督办,并派督查组分赴各地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三是分类处治,切实做好现有危桥的安全运行管理。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要按照部颁标准,定期做好桥梁的技术检测与鉴定工作,及时排查桥梁的安全隐患。同时,分类采取治理措施,尽快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在用桥梁的安全运行。对技术状况为四类的桥梁,要会同公安部门立即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并设臵明显的限行标志;对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要封闭交通,尽快制定加固改造方案,立即着手整治。
四是全面做好桥梁养护管理。各地要按照《桥涵养护技术规范》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的要求,保证桥梁养护资金,落实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充实养护专业人员,明确养护责任主体,全面加强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特别是当前已进入主汛期,各地要加大桥梁养护巡查和日常检查的力度,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同志们,做好治超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治超工作的批示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坚决打好治超攻坚战,努力实现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协调发展。
谢谢大家!
第二篇:《全国治超工作要点》
2005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
交通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中宣部 质检总局、安全监管局、工商总局、法制办
(2005年3月)
经国务院同意,交通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安全监管局、法制办等八部委,从2004年6月起在全国集中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半年多来,经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车辆严重超限超载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公路通行效率明显提高,合法装载车辆的运输成本明显下降,运输效益明显增加,运力结构得到初步优化和调整,治超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地方工作力度减弱、超限超载现象有所反弹,“大吨小标”车辆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个别路段出现交通堵塞,治超工作经费紧张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2005全国治超工作,加大治理力度,经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特提出如下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指导思想:围绕温家宝总理作出的“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坚持综合治理,注重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体制,以巩固成果”重要批示,以及黄菊副总理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巩固和扩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工作成果,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继续加大治理工作力度”的要求,按照“巩固成果、力度不减、突出重点、有效推进”的工作思路,在确保交通畅通和满足社会运输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政府对公路、车辆、运输市场的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保持和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综合治理,逐步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坚定不移地做好2005年全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
——工作目标:到2005年底,全国车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6%左右,95%以上的“大吨小标”车辆的标定吨位得到更正。
二、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继续加大执法力度
1、继续保持路面执法合力。为确保治理工作成果,防止超限超载反弹,今年各级交通、公安部门要继续按照“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的要求,保证足够的路面执法力量,坚持联合治超,加强配合,对超限超载车辆继续保持严管态势,坚决遏制超限超载反弹。
2、按照统一标准依法严管。为避免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各地交通、公安部门要继续按照交通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455号,以下简称“455号文件”)的要求和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做好治超的执法工作。今年将根据“大吨小标”车辆标定吨位更正进展等情况,研究确定按照《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交公路发[2004]21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规定的统一认定标准的执行时间。与此同时,各级公安、交通部门要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公路法》及《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超载超限车辆严格实施卸载,依法严管重罚,并根据超限超载的严重程度,在认定幅度内相应增加处罚额度。对于恶意超限超载的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上限给予处罚。
3、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工作。2005年,各地在治超工作中要突出三个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工作:一是以超限超载重点监管车型为重点,开展路面执法工作。全国治超办将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分期分批地向社会公布超限超载情况严重的车型,作为各地路面执法工作中的重点监管车型;二是严厉打击以驳载为手段的短途超限超载运输行为;三是坚持全国联动并继续加大华北等地区的治理力度。
4、严厉打击抗法行为,净化执法环境。对于拒绝、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公安机关要坚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努力为治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5、加强执法检查,规范执法行为。在治超工作中,要严格落实治超工作“五不准”的规定,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全面接受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治超办和有关部门要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活动,对违法乱纪的执法人员,一经发现,坚决予以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6、加强货物源头监管力度。对于公路沿线的小煤场及以各种名义建立起来的货物分装场,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要强行关闭;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要强化责任,特别是要强化货主和厂矿企业等有关单位的责任,确保运输源头装载符合要求;如发现经常放行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要责令停业整顿。
(二)严厉查处车辆“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
7、制定专门的管理和处罚办法。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工商总局、公安部、交通部,制定专门的办法,对生产“大吨小标”车辆和非法改装的厂家和有关单位进行严厉处罚。从2005年4月1日起,对于新生产车辆,要严格执行《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标准(GB1589-2004),不再执行发展改革委2004年第31号公告要求。各地也要加大力度,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遏制“大吨小标”车辆的出现。
8、加快“大吨小标”车辆吨位恢复。对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在用“大吨小标”车型,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做好“大吨小标”车辆参数更正、行驶证换发工作,同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更正工作的进度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后的地区实行重点督办,加快车辆吨位恢复工作进度。
对因特殊原因仍未公布的在用“大吨小标”车型,由发展改革委在今年年内发布公告予以更正,同时取消《公告》中相应的车型。更正费用由生产厂家承担。从2005年4月1日起,新生产的“大吨小标”车辆,由发展改革委取消《公告》中相应的车型,生产、改装厂家召回车辆,并承担车辆所有人的损失,已经上牌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9、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从2005年起,全国公路养路费按照下列原则计量征收:一是载货类汽车征费计量按照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载货类汽车质量参数调整更正表》核定。同一车型质量参数多次公布且前后不一致的,按最新公布的标准核定;二是未列入发展改革委《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载货类汽车,仍然按照交通部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公路汽车征费标准计量手册》的标准核定。
10、严把车辆上牌关。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车辆注册登记环节要严格把关,从2005年4月1日起,对于与《公告》公布车型技术参数不一致、不符合《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标准(GB1589-2004)要求的新增车辆,一律不予发放车辆牌照,以杜绝非标准车辆上路行驶。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违反国家有关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导致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登记、注册的,要倒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1、集中打击车辆非法改装企业。继续开展车辆非法改装整顿工作。对于车辆非法改装严重的地区,由工商总局会同交通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质检总局采取联合行动,在今年年内组织专项整治行动,进行重点打击。对严重的车辆非法改装企业要严厉处罚,公开曝光,以进一步规范车辆改装秩序和行为。同时,对所有的非法汽车改装企业要逐步予以取缔。
(三)逐步建立治超长效机制
12、加快立法步伐,实现依法治理。《公路保护条例》已列入2005年国务院立法计划,交通部、国务院法制办要做好起草工作,使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
13、研究出台司法解释,追究严重超限超载车辆的刑事责任。力争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按照《刑法》等有关规定,对于对桥梁和重要公路设施造成严重破坏的超限超载车辆,要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14、实施和规范计重收费。结合部分地方计重收费试点工作,以华东区域为重点,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计重收费工作。通过经济和价格手段,鼓励车辆合法装载运输。但对超过公路承载能力的货运车辆,可采取加重收取通行费的方式,切断运输业户超限超载运输的经济链条。同时,结合养路费和通行费征收方式等政策的调整,进一步调节超限超载的经济利益关系。
15、降低通行费标准,降低运输成本。从2005年1月1日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物价部门要按照经国务院批准的《关于降低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意见》的要求,切实做好收费标准的降低调整工作,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益,提高多轴大型车辆在运输市场的竞争优势。
16、合理设置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做好国省干线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规划和设置工作,加快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在新建公路时,要结合国省干线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布局规划,将检测站点作为公路附属设施的组成部分,实现与公路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对现有的公路,要根据检测站布局规划进行调整;站点数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要及时增设必要的固定和流动检测站点。对所设置的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其投资要纳入建设计划,交通部给予适当补助。同时,要加强管理,充实人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建设规范化、治超工作制度化。
17、加强对运输市场的监管力度。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加大对违法实施超限超载运输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及为其违法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的监管、处罚力度。
要进一步完善货运企业和营运驾驶员信誉档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和运输管理机构要根据2004年记录的超载超限违法信息,对于部分超限超载严重的货运企业和营运驾驶员,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对于超限超载违法记录次数超过3次的营运驾驶员,要责令其参加不少于一周的货运法律法规、货物装载等基本知识的培训,并重新考试;对于有超限超载登记的营运货车超过总数5%的运输企业,要向社会公布,并责令其停业整顿。
对有擅自改变车箱长度或拦板高度等改装营运货车行为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擅自改装机动车辆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要责令改正;有违法收入的,没收违法收入,并处违法收入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收入或违法收入不足1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经营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允许超限超载车辆出站的道路运输站(场),应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确保交通畅通和物资的正常运输
18、确保交通畅通。在治超工作中,各地公安、交通部门要密切关注公路交通流量情况,加强交通组织和疏导,坚持保畅优先的原则。对于货车流量特别大的路段,要配置动态称重设备,提前识别超限超载车辆,减轻检测站的工作量,减少治超工作对正常行驶车辆的干扰。一旦出现交通严重堵塞的情况,要坚持保畅优先的原则,对明显不超限超载的车辆,可先放行,减小检测范围,缩短拥堵时间,防止因治超而造成交通堵塞。
19、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车辆。各级公安、交通部门要继续按照《实施方案》,对重量不超的不可解体物品和冰箱、彩电、汽车等规则尺寸物品的运输车辆,以及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要督促企业落实责任制,规范货物装载行为,切实把好车辆“出门关”,在运输途中原则上不实施卸载措施。
对于目前配备非转向、重型可举升空气悬架系统的车型,如已经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且符合《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标准(GB1589-2004)要求的,各地交通、公安部门在路面执法时,暂以公告核定的质量参数为依照,认定车辆是否超限超载。如不符合《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标准(GB1589-2004)要求的,由发展改革委结合公告发布予以更正。对发现实载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未将悬架浮桥落地使用的,要予以处罚和纠正。
20、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的“三不”政策。各级公安、交通部门对于整车运输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要继续坚持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但要将超限超载的违法信息通报给车辆注册地有关部门,由车辆注册地公安、交通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要点的规定进行处罚。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源头管理,不允许超限超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上路。
(五)加大治超宣传
21、继续加强治超宣传工作。要围绕治超长效机制、逐步严管重罚、大吨小标恢复、保障交通畅通等几个关键环节,加大对治超工作的宣传力度,取得社会各界和车主、驾驶员的理解与支持。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治超保畅等工作正面典型事迹的宣传,始终保持正面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通过舆论监督,减少和遏制治超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
(六)其他工作
22、加强治超信息监测和收集,做好重要物资运输工作。对于治理期间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运输价格变化情况、干线公路上的货车流量情况、煤粮油等国家重要物资的运输情况和价格波动情况等,要及时收集、分析、研究和解决,并定期向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运力,保障物资运输和市场供应。
23、确保治超经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治超领导小组要按照本要点的要求调整治超工作计划,将治超工作经费(包括治超站点的日常工作经费)纳入正常预算,为治理工作和执法人员的工作、生活提供保障,确保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也是对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考验。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支持和协调下,依法严管,建立治超长效机制,为彻底根除超限超载运输,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继续做出贡献。
第三篇: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同志在全国治超工作现场会上的总结讲话(09年7月24日)
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同志在全国治超工作现场会上的总结讲话(09年7月24
日)
同志们:
全国治超工作现场会就要结束了。在与会同志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得很成功,达到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推进工作的预期目的。
会议效果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会议时机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形势下,在治超工作由集中治理转入长效治理的关键阶段,我们召开这次会议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二是会议经验好。10个单位的典型经验,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使大家开阔了思路,学到了经验,看到了不足,明确了追赶目标。特别是山西经验,制度设计科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三是会议规格高。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悉数参加会议,听取大家意见,指导下一阶段工作,体现了对治超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李江平同志、国家安监总局苏洁同志以及工业与信息化部产业司卢希同志在讲话中强调,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开创治超工作新局面,使大家深受鼓舞。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同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金道铭同志,分管副省长牛仁亮同志在百忙中参加会议,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治超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交通工作的关心支持。
四是会议组织好。在会议筹备时间较紧的情况下,山西省政府和交通运输厅周密部署,精心准备,会议组织安排精细,现场考察井然有序。
五是会议效果好。盛霖部长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治超工作取得的八大成效,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六个突出问题,客观分析了面临的四个挑战和具备的五个有利条件,概括总结了山西等省治超工作取得的四条先进经验,全面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八项重点工作,重点强调了桥梁安全管理问题。这个讲话,体现了中央的部署要求,符合治超工作实际,对于做好今后一段时间治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今明两年治超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治超办的同志一定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高度,站在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实现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的高度,站在巩固公路建设成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治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上来,统一到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上来,统一到推进和完善治超长效机制建设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信心,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切实把治超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下去。
二是体制机制要到位。在集中治超期间,各地按照统一部署,均建立了由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的有效体制,在三年集中治理和构建长效机制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有效的管理体制必须继续坚持。山西治超工作之所以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政府治超。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在政府在治超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治超工作列入本地政府工作目标,加强领导,搞好综合协调,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区域间的沟通、协作与配合,重点强化路面治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和相邻区域联动治超工作机制。要抓住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带来的新机遇,结合正在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逐步从制度上解决治超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和编制问题,为健全和完善治超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机制。
三是工作措施要到位。这次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治超工作要在继续保持执法力度不松懈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向源头治超、科学治超的转变。各地一定要借鉴先进经验,认真查找差距,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始终保持路面执法力度,强化源头监管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力度。当前,重点是要落实严禁55吨以上违法超限车辆上路过桥的措施,把住源头货物装载、驾驶员责任、车辆生产和管理“三个关口”,把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堵在源头。要严明工作纪律,实行责任倒查,规范执法行为,严防公路“三乱”。要落实好2010年前在全国推广运政派驻、巡查制度,实现国家一类治超检测站点联网互通。
四是督促检查要到位。对会议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各地要细化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限,落实责任目标。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治超办的负责同志要亲自带队,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和明查暗访,狠抓督促落实,确保各项措施和工作目标如期实现。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治超办于2009年9月底前,将会议贯彻落实情况报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这次会上,部还印发了《治超检测站点暂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请大家回去后按照规定时限反馈修改意见。
五是汇报传达要到位。大家回去后,要把这次会议的精神及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和省级治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尽快召开治超领导小组会议,传达本次会议精神,对照先进查找不足,进一步细化成员单位分工,提出完善建议与措施,拿出贯彻落实意见,切实推进治超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抓紧做好行业内的传达学习,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让一线执法管理人员都能准确把握会议精神,正确执行治超工作的措施要求。
这次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得到了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省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会议条件和考察现场。在此,我代表全体与会同志,对山西省各级领导和为会议成功召开作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宣布,全国治超工作现场会闭幕。
第四篇: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的通知
交公路发[2006]76号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国集中开展治超工作的第三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30号,以下简称“国办发3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加快治超长效机制建设,推进全国治超工作有序深入开展,经研究,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06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
二○○六年三月一日
2006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
从2006年起,全国治超工作将由“巩固成果、依法严管、重点突破、有效推进”逐步转入“突出源头治理,强化执法力度,完善监控网络,建立长效机制”的新阶段。2006年全国治超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继续加强治超工作,坚持规范行为、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科学治超的方针,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治超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治超工作长效机制。工作要点如下:
一、继续加强对治超工作的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度。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坚持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治理工作机制,明确职责,落实经费,强化督导检查,把治超工作列入工作重点,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治超工作机构不变、经费不减、力度更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治超办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协调者和实施者的角色,积极策划、精心组织,认真做好组织与服务工作,确保治超工作深入推进。
2.加强沟通,进一步确保联动治理。各地区和各部门之间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部门联合、地区联动,进一步形成全国治超“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特别是相邻的省、市、县(区)和治超检测站点之间,要建立联系机制,定期沟通协调,互通情况,密切配合,共同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治超机构要按照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及时报送治超工作有关情况和信息。
3.强化监督,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各地要对路面执法、车辆生产与改装、车辆牌证管理、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等工作,加强明查暗访和监督检查,强化对各基层责任单位和治超站点的监管,及时查处一线执法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特别是在治超执法工作中,要继续执行治超“五不准”规定和“十条禁令”等有关纪律,坚持依法治超,切实规范行为。
4.深入宣传,进一步营造舆论氛围。各地要将宣传工作贯穿于治超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随着治超工作深入开展,要及时调整宣传重点,继续保持舆论声势,在坚持现有宣传方式的同时,还可通过制作专题片、举办成果展等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宣传工作。宣传内容要注重针对性,宣传方式要注重实效性,要集中展现各地治超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和突出成效等。同时,还要加大对超限超载行为违法性的宣传和教育,对超限超载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消除超限超载惯性心理。
5.总结考核,及时进行表彰。全国治超办将制定治超工作总结考核办法,对各地三年集中治超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考核,同时对在治超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适时进行表彰。各地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对本地治超工作及时进行总结、考核和表彰,形成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的良性运作机制。
二、依法治超,加强路面治超执法力度
6.坚持联合治超,加大依法严管的力度。各级交通、公安部门要继续实行路面联合治超执法,确保人员投入,坚持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始终保持严格执法的态势,以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在开展治超执法过程中,要继续按照交通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455号)的要求和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对发现的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要按照《公路法》、《道路运输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严厉进行处罚,同时严格实施卸载,消除违法行为。对严重超限超载的违法运输车辆,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
7.禁止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行驶高速公路。各地可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处设置相应的称重检测装置,对进入高速公路的货车进行检测,并结合高速公路收费站管理工作,凭检测单准许货车进入高速公路。凡经检测确定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车辆,一律禁止进入高速公路行驶。
8.突出重点,延伸治理范围。加大对超限超载重点监管车型违法违规运输行为的治理和处罚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治超工作。全国治超办将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分批公布超限超载重点监管车型,作为各地路面执法工作的重点。同时,假冒军队、武警车辆超限超载严重的地区,要积极协调军警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利用假冒军警车辆进行超限超载运输以及偷逃国家相关税费等违法行为。
9.全面推进对超载车辆驾驶人实施交通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要研究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对违法超载运输驾驶人实行记分,大力推进异地交通违法记分信息的转递工作,对记分超过规定的驾驶人依法予以扣留驾驶证、组织学习和考试。
10.严厉打击暴力抗法行为,确保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各级公安机关要适当增加治超检测站点的警力,负责维护治超检测站点的交通、治安秩序,对容易出现聚众闯卡、拒不接受检查、强行冲卡、带车绕行的重点地区,要加强巡逻,加强应急处置管理。对阻碍执法管理、对执法人员实施人身侵犯、破坏治超站点设施的,要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创造良好的治超执法环境。
三、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车辆生产、改装及牌证管理
11.彻底解决车辆“大吨小标”问题。对发展改革委2005年底前公布的在用“大吨小标”车型,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年内完成“大吨小标”车辆参数更正、行驶证换发工作。2006年,除两轴车、罐装车、改装车以及破产、被兼并企业生产的货车外,发展改革委不再公布“大吨小标”车辆参数更正表。对2005年4月1日后新生产的“大吨小标”车辆,要严格按照国办发30号文件规定,发展改革委要在公告中撤销相应的车型,车辆生产厂家库存的“大吨小标”车辆产品一律不得销售,已经销售的,要负责召回或履约接受退货,赔偿购车人的经济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2.继续打击非法改装车辆。工商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快研究制定有关整顿车辆非法改装企业的管理措施及办法,继续开展专项活动,严厉整治非法改装车辆的单位和企业,逐步遏制和杜绝车辆非法改装行为,严把车辆改装关。同时,为彻底消除现有车辆存在的非法改装现象,从2006年起,各地工商、公安、发展改革、交通等部门可在治超检测站点联合开展打击非法改装车辆专项活动,配备必要的装备,对发现擅自改变车辆外廓尺寸、加拦板、加钢板以及载质量等技术参数明显不实的非法改装车辆,要强制车辆恢复原状。
13.规范车辆生产管理。发展改革委要严格按照国办发30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告管理,并对现有车型进行全面清理和整合,同时加强对汽车生产和改装企业的管理,严把车辆生产关。此外,还应尽快制定出台规范有关汽车生产及改装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从生产环节杜绝“大吨小标”以及不符合GB1589-2004和GB7258-2004国家标准的车辆。质检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缺陷汽车召回制度,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缺陷的车辆,要按照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有关规定,责令汽车厂家召回。
14.加强车辆牌证管理。各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要认真贯彻国办发30号文件要求,在车辆注册登记环节要严格把关,对与《公告》公布车型技术参数不一致、不符合《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GB7285-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等国家标准要求的车辆,一律不予登记和核发车辆牌证,并将违法生产企业及车辆情况通报行业主管部门。
四、进一步加强源头监管
15.加强运输装载源头管理。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货物运输集散地、货运站场等的监管,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超限超载车辆不出厂、不出站。对货主和站场故意放纵车辆超限超载的,要依照《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对位于公路沿线的小煤场及以各种名义建立起来的货物分装场,也要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对为超限超载车辆提供货源的,要予以整顿或者关闭。2006年,全国治超办将在装载源头管理成效突出的地区组织召开示范工作现场会,以进一步推动源头管理。
16.加强运输市场准入管理。对目前仍然“大吨小标”以及其他不符合GB1589-2004的车辆,各级交通部门不得准许其进入运输市场。同时,交通部要商有关部门分批发布《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推荐车型》,并出台配套的经济措施,引导货车向多轴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推广厢式货运车辆。
17.健全货运经营企业和营运驾驶员的信誉档案管理。各治超检查站点要严格执行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车辆及驾驶员的违法登记和信息抄报制度,确保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登记信息准确,并和执法机构共享。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运输管理机构要根据抄报的信息记录,对多次超限超载的货运企业和营运驾驶员,要定期公布黑名单,并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对超限超载违法记录次数超过3次的营运驾驶员,要责令其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停业学习培训,并重新考试;对于有超限超载登记的营运货车超过总数5%的运输企业,要向社会予以公布,并责令其停业整顿。
五、加快治超长效机制建设
18.制定治超长效机制的有关意见。全国治超办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国治超工作长效机制的相关意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治超工作中的职责,健全治超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强化治超长效机制建设。各地也要针对治超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总结、研究治超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内在规律,逐步建立治超长效机制。
19.制定《公路保护条例》,完善治超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快《公路保护条例》的起草制定工作,促进全国治超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同时,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出台治超方面的法规、规定,建立多层次治超法律法规体系。
20.加快全国治超监控网络建设。以北京至山西大同市方向的公路通道及其沿线的治超检测站为试点,加快治超站点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力争2006年建成一批标识统一、设施完备、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的治超检测站点,真正建立起全国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为长效治理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加强治超检测站点的管理,结合治超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要在治超检测站点装备统一的治超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称重预检系统,提高治超检测工作的效率,在依法治超的同时,有效保障公路交通畅通。
21.从实际出发,开展收费公路计重收费工作。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在实施货车计重收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关于收费公路试行计重收费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在确保突出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开展收费公路计重收费,通过经济手段,消除超限超载车辆的非法利润。同时,要正确处理好计重收费与治超执法的关系,确保计重收费与治超执法工作互相促进,互动互补,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对超限超载车辆实施全路网监控。
22.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保障物资运输。各地要坚决贯彻落实《关于降低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意见》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多轴大型货车的通行费收费标准和运输成本,进一步鼓励多轴大型运输车辆发展,优化道路运输结构,提高道路运输效能。同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完善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建设,保障整车且合法装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运输畅通。
第五篇:全国治超信息系统联网工作任务书(讨
全国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运输
信息系统联网管理工作
(讨论稿)
任
务
书
二〇一〇年一月
根据《关于开展全国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运输信息系统联网管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9〕528号)要求,为明确工作分工,进度安排及工作费用,确保联网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组,技术组和省交通运输厅(局、委)共同签订此任务书。
一、工作目标
1、促进省、站两级治超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各省(市、区)完成本地区范围内治超信息联网工作,规范治超执法行为,改善执法水平,提高联防联控能力。
2、建成部级治超信息系统和全国治超工作网站,提高部对全国治超总体运行状况的掌控能力,提升部治超工作在行业内外的服务水平,并为及时调整、制订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3、建成全国治超数据库,实现全国范围内营运性车辆、超限执法数据、黑白名单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防联控提供信息支撑。
4、开发部、省两级治超信息系统间数据接口,实现部、省、站三级治超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5、制订治超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实现部、省两级治超信息系统间治超信息的数据交换,提高全国治超信息系统建设的规范性,增强全国治超管理信息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易管理性。
6、实现检测站视频监控在部中心的接入,在加强站点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增强应对检测站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工作分工
(一)工作组
1、负责部、省治超信息系统联网工作的组织、指导与协调工作;
2、负责部、省治超信息系统联网工作进度与质量控制;
3、负责部、省治超信息系统联网工作验收。
(二)技术支持组
1、负责数据交换标准和数据接口规范的制订;
2、免费提供省、站两级的应用软件;
3、为联网单位实施治超信息联网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协调解决系统联网的技术问题,负责省级联网方案的技术审核;
4、负责“部级治超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
5、负责治超信息系统联网运行和维护机制的完善;
6、协助工作组开展治超信息系统联网工作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委)
1、负责本地区治超信息系统联网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
2、负责省、站两级治超信息系统与部级治超信息系统的连通,本省计划纳入全国联网的站点总数为个,本期(2010年6月前)接入个,其余个在年月前接入。本期实现视频接入的检测站个。
3、完成省级治超信息系统与部级治超信息系统数据接口的开发工作;
4、配合技术组完成省级治超信息系统与部级治超信息系统联网运行调试工作;
5、按照治超信息系统联网总体技术要求和部级治超信息系统有关标准要求,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做好治超信息数据传输与维护工作;
6、完善本地区治超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推广工作,积极推进治超信息系统在本地区的联网应用。
三、工作费用
部承担部级治超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部级应用软件、数据库软件、连通中间件软件购置费用以及日常维护等相关费用。
联网单位承担交通厅(委)接入部治超信息系统所需通信链路费用(包括可能的省站间联网,部省间联网),省级治超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系统支撑软件的购置费用,省站两级系统对部级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开发费用,省中心和检测站系统的安装部署、培训和本地化改造费用。
四、进度安排
第一批联网工作从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为期8个月,分为四个阶段:
(一)基础准备阶段(2009年11月)
部工作组组织开展联网基础条件调研,部、省和技术支持单位签订联网工作任务书,联网单位制订联网实施方案,搭建部、省、站信息系统之间的网络通信链路,建设省级治超数据交换的软硬件环境。技术支持单位完成联网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接口标准制订。
(二)软件开发与部署(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
完成部级系统开发(统计分析、黑名单处理、超限运输许可联网);
数据交换接口开发;完成省内检测站和省级中心软件的改造、安装与调试工作;实现部站之间的视频联网测试;建立联网相关的运行维护制度。
(三)数据传输测试(2010年3月至2010年4月)
部署省级数据服务器和数据交换中间件,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联网调试,并按要求完成本省的治超数据上传工作;完成上传数据质量分析、数据交换接口完善工作。
(四)联网运行与验收阶段(2010年5月至2010年6月)进行联网运行工作,建立相关运行维护制度,同时组织验收及总结。
相关单位签字(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