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决定课堂效果(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20:0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决定课堂效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决定课堂效果》。

第一篇: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决定课堂效果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决定课堂效果

空军雷达学院 空天基预警监视装备系 电路与系统教研室 徐翔

摘要: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决定课堂效果。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教学结构设计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关键词:教学结构,教学结构设计

一、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意义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974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出版了《教学设计原理》一书。在书中,加涅提出了“教学事件”的概念。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受到外部事件即教学事件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教学事件是以学生与课的特定材料相互作用的一种自然结果而出现的,但是在多数情

(1)况下,教学事件必须由教学设计者或教师做出审慎的安排。因此,作为教员,我们就必须为学员设计出一堂堂优质的教学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结构设计的实施

教学结构的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分为四步:导学、讲授、练习、释疑。导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前,将教学中涉及到的、并且在以前接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串讲,做个引导,使学员能更加轻松的学习,同时也能激励起学员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晶体二极管的教学中,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这时就有必要把高中化学的知识简单的复习一下。指出:为什么用硅,而不用铁、铝等材料;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半导体的两种导电机理(漂移与扩散)……。(2)由于这些知识,学员们在高中的时候接触过,比较容易理解,这样一来就增强了学员学习的自信心,为下面的学习打了良好的基础。

讲授:正常的教学内容的讲解,这个部分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我们在讲授之前,应该首先安排好,哪些内容是需要学员们重点掌握的,哪些内容是需要熟悉的,哪些内容只是需要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学员们学习起来也会效率更高。例如在讲授基本组态放大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该明确:需要重点掌握的是三种基本组态放大器的工程估算方法,这个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接触到,是重点中的重点;需要熟悉的是基本放大器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这些是以后进行工程估算的基础;而多级放大器的分析计算只需要了解下就足够了,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讲解。这样一来,学员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就更加明确,学习起来会更轻松,效率更高。

练习:练习是教学沿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练习题的难度应该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的能力方面深化,课堂练习是给学员以充足的时间,广泛开展“兵教兵”,教员个别指导,允许小组内讨论及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开展板演竞赛。这一过程注意鼓励表扬学员,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释疑:释疑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员们一定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在脑海中得不到解决,这时就需要教员及时去解决。虽说问题的答案很多情况下可丰富多彩,但一定情况下总有最佳之选。所以,在思考探讨之后,我们要及时地作出明确的答复。切不可盲目肯定,模棱两可。

第二:课堂时间的设计。

一般而言,一堂90分钟的课程,按照教学内容的设计,我们大致分为四个时间段。导学部分10分钟,这部分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影响主体的教学内容,让学员产生误解,认为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讲授部分50分钟,内容不要安排太多,以免学员接受不了,但是重点内容必须要讲解清楚,不要求内容多,但一定要明确,板书要清晰,重点要突出;练习部分20分钟,两道练习题比较合适,一道简单点的,一道稍微复杂点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释疑部分10分钟,可以对练习题进行解答,也可以引导学员提出疑问,不要将问题留到下一堂课。

第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进展,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发现法:也称“发现教学”或“发现学习”,系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具有通过发现过程进行学习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发现方法的双重含义。实质上是一种具有较高程度的独立学习的方法。发现法的基本的学习过程是:掌

(3)握学习课题,制订设想,提出假设,发展和总结。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发现法的用处非常大。例如,由于在学习场效应管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晶体三极管的学习,因此可以在教学之前引导学员提出设想:“场效应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特性是否和晶体三极管类似呢?”如果确实如我们假设的情况,那么场效应管这一章完全可以由学员自学完成。事实确实如此,因此发现法在这里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既锻炼了学员的学习知识的能力,又在课时非常紧张的电子线路教学中,省出了不少时间。

问题教学法:是在教师帮助下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假设,进行实验,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的程序是:第一步,须有一种情境,能使学生觉得问题对自己有密切的关系,以引起兴趣和努力;第二步,当时的情境须能激起学生的观察和记忆,以发现情境中的疑难和解决疑难的途径;第三步,要假定一种在理论上或假设上认为是最便于进行的计划;第四步,把实行的结果和最初的希望相比较,来决定采用的方法的价值,并辨别它的优缺点。这种方法可以在电子线路的课程设计当中应用。例如:简易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中,我们要求得到

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也是考察学生学习成绩与能力的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要引起教学活动结构、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

(1)加涅,《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2007.6,第五版,78~81(2)谢嘉奎,《电子线路(线形部分)》,2003.2,第四版,1~10(3)叶立群,《高等教育学》,2006.1,第一版,228~233

第二篇:课堂教学的结构设计艺术[范文]

课堂教学的结构设计艺术

———数理化教研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其设计艺术水平的高低,应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那么,怎样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才能做到既保证教学效果,又符合美学法则呢?古人写文章讲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平板单调、无波无澜是文学艺术创作之大忌。因此,高明的作者总善于用纵横多变的笔势使文章跌宕多姿,造成强烈的艺术美感。英国美学家荷加斯指出:以波浪组成的事物就能产生一种变化美。因此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应以序列性为前提,实现序列性与波动性二者的最佳组合,使课堂教学既绵绵有序,又起伏有致,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良性运行。现代心理学家、统计学家证明:一堂课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呈现三个阶段的变化,即思维水平逐渐集中阶段、最佳思维水平阶段和思维水平逐渐下降阶段。教师在教学结构设计中务必考虑到学生思维的这一特点。由此而论,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凤头一驼峰一豹尾” 的形式,即由精彩夺人的导课、引人入胜的高潮、耐人寻味的结课三部分构成的抛物线式结构。

一、课堂教学导课设计艺术

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是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找到它。”课堂教学的导课环节也是如此。好的导课,如高手对弈,第一招就为全面胜利铺垫基础,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又如钢琴家演奏,发出的第一个音符就悦耳动听,给人一种激情夺魄的艺术享受。一堂课开始就教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是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导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撩人心魄的教学情境中,或悬念于怀,或激情四溢,或徘徊于新旧认识的矛盾圈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优秀教师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导课艺术,下面便是几种常用而典型的导课技巧。

(一)激情共鸣式

研究表明,情感是美感体验中的必备因素,如果情感缺失,再高明的教学艺术也将苍白无力。理科教学内容虽重科学性,缺少情感因素,但其本身也具有独特的引发美感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宜于导课时以情真意切的语言多方激发学生的情感。一位初一植物学教师考虑到学生首次接触生物知识,决定首先向学生进行生物学科中美学知识的教育。他说:“ 生物学科中所包含的美学知识很丰富、很生动、很形象、很具体。古代军事艺术中的一字长蛇阵:有'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应'的功能,显然是从蛇的自卫战术之美得到的启示;天鹅是天才的舞蹈家,当你们看完芭蕾舞剧《天鹅湖》后,是否有天鹅肃立,如雪莲绽开,天鹅飞翔,似仙女飘逸的美感呢”[1] 他的讲授,如同琴师,声声语语无不在拨动学生感情上的琴弦;如同画家,笔笔画画都是艺术杰作中恰到好处的勾描,使学生平静的感情湖面上泛起阵阵涟漪,收到了师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艺术效果。

(二)设疑启思式

实践证明,疑问与矛盾作为思维的“启发剂”,可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遵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的认知程序,充分发挥设疑导课的启发功能,以扬起学生思维与想象的风帆。有位物理教师把一根筷子使劲插入一个用米粒塞得紧紧的杯子里,说:“当我迅速提起这根筷子时,你们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吗?” [2] 学生顿生疑窦。他随手把筷子一提,米和杯子也跟着提了上来。学生很惊奇,仿佛看魔术似的。老师又说:“这不是变戏法,而是科学实验--摩擦随正压力而增大的实验。是筷子对米粒相当大的摩擦力把米连同杯子提了起来。”他接着讲授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讲课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也和教师的讲课相互交融,使所讲知识溶解于学生的思维之中。

(三)故事寓理式

能否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始终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准之一。采取意蕴深刻的故事导课,则是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有位物理教师讲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向学生介绍:“在1945年7月 1日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后30秒,强烈的冲击波来到费米所在的掩蔽处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碎纸片向地面撒去,冲击波刮起的暴风把碎纸片吹出去好几米远。费米根据纸片吹落的距离,很快就算出了原子弹爆炸的强度,他的测算结果与复杂仪器记录的数据很接近。他是根据什么原理测出来的呢”[3]于是教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新课。故事导课宜短忌长,故事本身应能说明问题。教师还需引导分析,避免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这样才不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故事本身。

(四)游戏引起式

帕尔默说:“教师应当采用各种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发展。”新课伊始,教师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游戏,不失为一种优良的导课技巧。教师与学生“忘乎所以”地沉浸在游戏情景中汲取知识 的甘霖。一位中学教师在讲“简易方程” 时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数学游戏。你们每人想好一个数,加上2,乘以3,得出的积减去5,再减去你原来想好的那个数。只要你把最后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立刻猜出你原来想好的那个数。”学生纷纷举手。“我的最后结果是15”,学生甲说。“你原来的数是7对吗?”教师回答。“对”,学生高兴地说。“我的结果是37”,学生已说。“你原来的数是18吧?”“非常正确!”“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快告诉我们方法吧。”“好方法是列出'简易方程',学好了这一章,猜谜的方法也就全会了。”[4] 教师巧妙地引入新课,学生则兴趣盎然、精神振奋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课堂教学高潮设计艺术

课堂教学高潮如同“驼峰”,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缺少课堂教学高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将难以突破,课堂气氛也将难以调动、如同高明的艺术家总善于精心设计其艺术作品的高潮情节,优秀的教师也总是设法把课堂教学引向那“万马战犹酣”的教学艺术高潮场面。教学艺术高潮是指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教学活动是最具个性特征的一种活动,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创设课堂教学高潮的方法也不同,或豪迈奔放,或庄严悲壮,或热情洋溢,或富于哲理 ……在教学高潮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设计教学艺术高潮中应找准时机,或设在重点难点处,或设在疑问丛生处。对此,以下几种技巧可资借鉴。

(一)巧布疑阵的悬念式

悬念式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是文艺作品情节的精髓。导课时教师有意避而不讲,引而不发,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 的愤悱状态。精彩而成功的悬念能给教学带来无穷的韵味,收到“投石冲破井中天” 的教学效果。教师精心设置的悬念又如同“迟迟没有出现的戏剧结局”,产生出“逼入期待”的教学魅力。一位数学教师讲点、线、面的基本概念时,出示一张白纸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张白纸是面,还是体?”这一饶有趣味的问题牵动着每个学生的思维神经,激起学生心中好奇的涟漪,荡起学生想象的浪花。学生争相举手、纷陈己见。有的同学说:“这张白纸是面,我们在朗读课文时,常听老师说把书翻到多少面,没听说把书翻到多少体。”另一个女同学不同意这种回答。全班学生互相争论起来了。这时,老师启发学生说:“请大家想一想,把书翻到多少面的'面'与'体'又是什么关系呢?”那位女同学回答:“人们常说的把书翻到多少面的面,即页的意思,是指这个物体的表面,不是指物体本身。显然,这样 的面是没有厚度的。而一张纸是指这个物体本身而言的。一张纸再薄,它也有长宽高,因此,它是体,而不是面。[5]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气氛热烈。各抒己见的教学高潮。

(二)连环层进的引导式

教学高潮的形成,需要师生的最佳配合,而关键是启导有方的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在认知的阶梯上拾级攀援。有位数学教师教”圆“这个概念时。一开头就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笑着回答”圆形“。教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做成三角形、四边形等?“ 同学们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教师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椭圆)行吗” 同学们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教师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呢?”学生议论纷纷,最后终于找到答案:“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6] 至此,教师自然地引出圆的定义。这次教学高潮的设计,得力于教师”循循善诱“ 的启发功夫。

(三)因势利导的应变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课堂教学中,情境瞬息万变,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的事件,处理欠妥当,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使教学预先精心设计的计划付之东 流。教师若能因势利导、灵活处理,则可以形成课堂教学高潮。一位数学教师在讲授”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时,让学生举加法交换律的例子。一名学生故意举0+0=0+0作例,另一名学生附和说:”50+50=50+50。“这位教师先是一怔,然后认识到这是理解加法交换律的特殊表现。他当即表扬了这两位学生。这一难得的”故意“ 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小数、整数、各类数字的例子举了一大串。有一位学生说:”我举一个例子,a+b=b+a。“"好”!这位教师故意追问一句“你是怎么想到的呢?”这位学生满有把握地说:“数字例子是举不完的,用字母表示就全部包括进去了。”学生都投以羡慕的目光。[7] 这位教师若以“调皮”看待这两名学生,不予理睬,将会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机智。正是他适时地因势利导,把教学不断引向深入,才出现了这一课堂教学高潮。

(四)活跃激烈的辩论式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知识丰富的教师讲课,好像直接诉诸学生的智慧和心灵。他好像在跟学生随便交谈,发表自己的议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好像有一种默契,双方的思想能水乳交融。”教师有意地制造活跃自由的 课堂讨论,既可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舒展,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实为一种制造教学高潮的良好技巧.一位教师在教初中代数课时,问学生:“X同-X 比较,哪个大?”这如一石投入平静的湖水之中,在学生中激起了讨论的波澜。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当然是X大,X是正数,-X 是负数,正数当然比负数大。”一名学生回答到。这时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我看X不一定比一X大,这两个数哪个大,要看x取什么值,当x取正值时,x比一x大;当x取负值时,-x比X大 ;而当x是0时,x和-X 相等。”另一学生反驳道。“非常正确!”[8]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中,尽情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里而备感振奋。诚然,我们不应仅仅追求课堂气氛表面上的活跃激烈,因为它与这一技巧的内在精神毕竟不完全一致。

三、课堂教学结课设计艺术

好的结尾,有如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中国传统艺术很讲求结尾处的余音韵味、相映生辉,则更得艺术之三昧,臻结构之佳境。高明的教师就如同优秀的作家,总善于给自己的艺术作品设计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豹尾”,都很讲究结课的艺术技巧,显示出各自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或含蓄深远,或画龙点睛,或留设悬念,或释疑解惑。但不论何种技巧,都应给学“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之感。好的结课可以给学生以无穷的美感与艺术上的享受。为此,教学结课应力求做到首尾呼应、蕴藉隽永。唯其如此,教学才能收到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教学结课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种设计技巧:

(一)总结升华式

由于学生不善于归纳知识,课尾要引导学生回到整体上来,以理性的高度、准确的语言总结升华,即结课时教师利用较短的一段时间,把教学的内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采用叙述、表格、图示等方法加以浓缩概括,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其艺术性表现在系统完整而又简明扼要上。系统完整是指教师应准确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内容要点,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认识;简明扼要指将教学内容以最简洁最有条理的方式表述出来。前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和叶希波夫认为“一节课的结束工作做得认真、合理而灵活,就会使学生感到这一节课的完整性。”这一常用的结课方式应防止使用现成、枯燥、抽象的概念语言。

(二)巧置悬念式

演戏讲究演透而不演绝,若一演绝,就断送了艺术。因为盎然的余味是艺术永存魅力的秘诀所在。教师在结课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使得“且听 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可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悬念的设置应有较高的艺术性,既有思考价值,又避免学生费解。一般而言,上下两节课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密切联系的,用悬念式结课较好。有位数学教师在讲授“函数的奇偶性” 时,结课时设置“有没有这样的函数,它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如果有,有几个”的悬念,让学生咀嚼与思考。这种结尾既避免了学生费解,又利于学生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并为上好下节课做好了铺垫,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性。

(三)拓展生发式

有些课讲完后,不应作为学生学习的结束,而应把课尾作为联系课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拓展。一位生物教师在结课时介绍完他带来的关于昆虫知识的书、标本、图片后说:“下一课,我们开个昆虫研究座谈会,要请大家谈谈看了这些书、标本、图片得到的知识,谈谈关于昆虫的许多有趣的事情。特别要谈谈你自己对昆虫生活进行的观察研究,以及在研究昆虫时的发现。怎样研究昆虫呢?你们会在书里找到一些方法的。要是你自己想出一个研究昆虫的方法来,那就更好了。”[9]这样就把学生从课堂上激起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探索课本以外的奥妙。

(四)幽默解颐式

幽默从美学意义上讲,主要表现形式是一种轻松欢快而又意味深长的笑。教学幽默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机智,是教师 娴熟地驾驭教学的一种表现。它以高雅有趣、出人意料、富含高度技巧与艺术的特点在教学中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美国的乔治·可汗说:“当你说再见时,要使他们脸上带着笑容。” 幽默式结课常能收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它有时来自教师精心的设计,有时来自教师机智灵活的应变。如有位地理教师讲解一幅地图时,地图“啪” 地一声掉了下来,这时恰好响起了下课铃声,这位教师不失时机,幽默地说道:“看来挂图也想休息了,下课。” 师生在会心一笑中完成了课堂教学。

亚里士多德说:“美与不美,区别就在于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偏离了完整性法则的课堂教学,只能使课堂生气索然、活力不足。结构臻于完美的课堂教学,则如同一首主题鲜明的诗,凝练隽永,回味悠长;如同一首和谐明快的歌,旋律流畅,荡气回肠;又如同一幅构思不凡的画,精彩纷呈,美不胜收。唯其如此,方能收到最佳的教学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应竭力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组合,使导课、高潮、结课三个环节熔铸成浑然的统一体,从而保证塑造出高超的教学艺术精品。

二〇一〇年五月

第三篇:课堂教学即时效果

课堂教学即时效果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并激荡着活跃生命的殿堂。课堂教学,则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渠道。经过我们的不断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如何上好自己的课,如何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同时也是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我们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在对教材的把握上,我们不但对本学科的有关概念要正确理解,还要随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

第二、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开始。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的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所以课堂的开始一定设计一个好的,适当的导入。以此来引导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充满激情,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拥有了激情。才能用自己的激情去引发、激发学生的激情,同时进行信息交流。课堂就充满了活力,课堂氛围就是民主、和谐的,学生就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语言和板书是课堂的通行证。

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几十倍。”教师应做到语音标准,用词恰当,表达连贯,清楚准确,精练简洁,形象生动。好的板书简洁、形象,字迹工整清秀,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欣赏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所以我们苦练了自己的粉笔书法。下意识的设计自己的板书。

第五、课堂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正是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做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就是抓纲的作用,纲举目张)。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核心、重点、难点,同时可以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在热烈愉快的氛围中把一堂课推向高潮。

第六.及时做好课后总结,反馈。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节课的结束,我们勤于思考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善于从经验教训中寻求自己的努力方向,使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教学经验不断积累,并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反思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反思使我们锦上添花。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总之,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许多方面的因素的,我们所上的每一节课也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无论怎样的课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反思。所以上好一节课对于每一个老师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多闻多问多学习,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将我们顶岗实习的意义落到实处。”

第四篇: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中专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摘 要]如何提高中专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果是计算机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作者认为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差异,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努力追求课堂教学幽默性,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课堂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其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所从事的中专的计算机教学,其本身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并以实践性为主的特点。与其它文化课相比,对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的要求相对比较低,并且由于计算机教学本身具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直观、师生互动性强等特点,因此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由于旧的教育体制、习惯思维、授课模式的束缚,学生在授课中的被动接受地位丝毫没有改变,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课程所具有的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等特色,不能长久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得现阶段计算机课程显得枯燥乏味,苍白无力,一些学生甚至把计算机课当作“游戏课”、“QQ聊天课”等。

如何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摆在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我们应该针对课程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谈谈在中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1、精心设计任务,保持学生学习情趣。

计算机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一门课程,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

目前,中专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普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其原则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并以此来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学习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而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关键是“任务”的设计,教师要仔细推敲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可以更大地激发她们的求知欲望,同时可以培养其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在计算机这门实践性非常强、极富创造性特点的学科来说,这种方法是非常实用而有效的。

另外,如果在“任务驱动”教学的同时,结合“合作学习”,也就是我们称之为“任务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时,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从而学习到更多的技巧与方法,获得更大的益处。

例如,在学习《Word中的图文处理》时恰逢圣诞节,教师先组织学生唱圣诞歌,说互送祝福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节日情境,然后展示事先做好的贺卡,作为礼物送给全体同学。接着布置本次课程的学习任务:要求每两位同学制作出一份圣诞贺卡,并组织全班同学评比谁的最漂亮,技术性最强。又如,在学习《制作Word表格》一课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模拟出公司招聘员工的情境,要求学生针对用人单位给出的招聘信息制作出一份精美的表格式个人简历。而这个大任务又分为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学生逐步将这个表格不段完善和美化。学生带着这个大任务进入新课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因为与将来就业相关,注意力自然集中,兴趣也就浓厚了。

2、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

中专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更大,参差不齐的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有些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经比较熟悉,而有些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甚至连拼音都不会,这给教学过程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的基本任务,这也是我一直遵循的重要原则。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任务时,我往往安排有几个层次的任务,基本任务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完成,在完成基本任务后可以再挑战难度高的学习任务。除此以外,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我还经常给她们一些额外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她们的探究能力。

而对于操作不理想的学生,有时我个别重点指导,有时让进步快的学生当一回“小先生”,现身说法。优秀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后进者见贤思齐、后来居上。这样后进学生能够得到较好帮助和辅导,完成学习任务,而好的学生也得到知识的巩固和技能深化,更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3、追求课堂教学的幽默性。

有人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出色的演员!的确,在课堂上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演员,借助语言、语气、动作、表情各方面的幽默化生动活跃课堂,提高学生上课兴趣。

例如,当我作为她们的新老师第一次上课时,就跟所有同学宣布了从大学教授那学来的三条规则:⑴上我的课,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⑵不听的同学,你可以睡觉,但是不可以说话,以免影响到其她想听课或者想睡觉的同学。⑶我这个人最喜欢找麻烦,所以等下我可能会不小心点到睡觉同学,让你起来回答问题,如果回答不出来,那就麻烦你像马一样睡觉了。所以想睡觉的同学在睡觉之前,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问题的答案,二是要弄清楚马是怎样睡觉的。结果尽在意料之中,学生都表现得非常兴奋,自然也就没有人睡觉啦,并且此后的课堂上也没有出现睡觉的现象。

还如,在讲解一些同学可以自己阅读,不必老师详细讲解的内容时,可采取快速朗读的方式掠过。当教师以超过常速的方法朗读课文时,学生听了会心一笑,轻松课堂气氛。

再如,在教学《键盘键位分布》时,说到“REWQ”的记忆,可将“RE”记为“阿姨”,因此不是“阿姨上WC”,而是“REWQ”。

又比如,在教学《电脑的组成》一课时,介绍显示器时抱住它说这个最肥的家伙像极了我们的电视机;而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叫中央处理器,英文CPU。形象的比喻,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便学会了。

4、花样百出抗疲倦。

因为中专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一般是几节课连上,学生对着电脑屏幕太久,容易疲倦,从而造成上课效果不佳。但很多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又不愿起来走动,而是在那里继续练习甚至玩游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想一些招数,让学生重新兴奋起来,从而摆脱疲倦感。

例如,恰逢学校歌唱比赛,课间时我就组织学生唱歌;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整体出现疲惫状态,可以突然喊“全体起立”;还可以时不时展示一下个人魅力,教学生跳健美操或者保健操。上课间隙,还可以让学生观看搞笑视频或图片,讲一些笑话,出一些智力题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消除疲惫,达到休息的目的,还可以让她们增广见识。

5、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学生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学生也会在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而实践的设计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是计算机课程课堂的一个特点。

在教学中,我经常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发表自己见解的舞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也就多了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了一份成功的体验。通过自主学习,靠自己力量解决新问题,这样子所获得的喜悦远远大于照着老师讲并模仿操作时的喜悦。

例如教学《文件夹的管理》一课时,我不是直接讲解,而是给出学习材料与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学,同座合作完成任务,根据自学要求,学生一步一步操作,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文件夹的管理”,而且逐渐学会自学的方法,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6、经常性地进行评价,在反思中学。

学习和评价就像同一艘船的两只桨,应该齐头并进。评价可以使人们看到自己努力的显著效果,从而促进学习。

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必须做到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是通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实现学习后的实践与反思。每位同学的自我评价中,应尽可能地列举自己在这次学习中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哪怕是一次失败,如果从中得到了某种启示,这也是收获。在自我评价中,既要使学生享受到获取知识后的愉悦心情,又要使学生感受到有待努力之处。在每节课的末尾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你接下来还想学会什么?怎么努力呢?”经常性地进行这样的自测与评价,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而小组互评是小组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当然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

在一些阶段性测试中,我经常变化测试方法,让学生不惧怕考试。比如在考查学生五笔输入法的掌握情况时,我利用“路路点名器”对学生进行随机抽取,抽到的学生可能是要求其自身回答,或者其指定一人回答,又或者是一行同学讨论回答等。回答问题错误,需要接受一些小惩罚。这样,本来很紧张的测试就在大家轻松的笑声中度过了,而且测试结果很不错。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新颖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总而言之,根据中专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做适当的改革,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以鼓励学生,使学生在成绩和进步面前,获得更大的激励和鼓舞,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裕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J].高师教育实习新概念.广东教育出版社 [2] 陈向东,张际平.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模板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03期

[3] 闫家康.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课堂效果的影响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课堂效果的影响

教师教学行为与课堂教学效果,这两者是架起沟通教与学实践的桥梁,主导是教师,主角是学生,阵地是课堂,强调的是实践。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显著相关。有效的教学,首先取决于教师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如何实现这些决定。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教学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气氛

教学情绪是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的态度体验。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教师通过情绪的感染,使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绪,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将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有激情,学生才更有激情。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起决定性的作用。人的情感和情绪在通常情况下是自然流露,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也有控制流露的情绪,这些都形成感染源。被感染者往往是因为仿效、移情、参与等原因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这些现象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有时甚至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课堂是一个情感场,学生们会带着各种各样的感情上每一节课。教师要在平等的前提下,严爱有度,走进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信心,给学生温暖,给学生希望,给学生可以触摸到的未来,就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积极探索,努力在课堂中创造教师愉快地教和学生愉快地学的良好条件,使学生变“厌学”为“好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我们一定要将愉快性原则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愉快中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用现实中的生活情境,创设与知识的有关的问题情题,启发学生思考,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的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去,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去建构新知 识达到有效的学习。

三、积极探寻课堂教学低效行为

1、课堂上满堂灌、集中讲、集中练,讲练比例失调。

这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三个极端行为,是抵触课堂教学改进行动、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不顾学生学习效果的典型表现。一堂课连续讲授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学为主体、练为主线、讲与练有机结合”是我们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的基本要求。事实表明,“有讲有练、边学边练,讲与练有机结合”,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科特点,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有的学科适合讲一条练一题,而有的学科就不能这样,它需要经过学生的整体把握和感悟之后才能练,况且,课堂练习也不能只练选择题,应该兼顾各种题型才好。

2、片面追求“自主”与“合作”,没有处理好“自主合作”与老师讲授的关系。

有的老师仅仅把“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出现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才能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合作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老师解答。“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民主的、和谐的,既有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应该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必须在学生“自主”或者“合作”之前,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标准”,让学生按照这个“目标和标准”去“自主”、“合作”。学生“看看、背背”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前后、左右同学泛泛地“讨论”一番也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强调“自主”、“合作”,不是削弱老师的讲授功能,重要问题老师还是应该讲透彻,重要的知识,还得需要老师根据学科特点加以概括、归纳,形成有规律的东西呈现给学生。其实,老师也是“合作学习”中的一员,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

3、剥夺学生思维,直接将答案呈现给学生。

在课堂上,有的老师担心授课进度,担心课堂秩序,一些重要问题虽然也进行了提问、引导,但还没有经过学生思考回答,或者学生的回答不正确,老师也不再进一步启发引导,就迫不及待地将答案讲了出来。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教学进行得很顺利,秩序不混乱,但是,它没有帮助学生真正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课堂效果大打折扣。良好的课堂秩序,关键在于处理好学生思维的“等待时间”与教学进程的关系。用“真问题”组织教学时,要给学生留足两个“等待时间”。第一等待时间:问题提出后要等待全体学生都能产生思维结果,教师不能用自问自答式的讲解剥夺学生的思维空间;第二等待时间:学生表述思维结果时,老师要耐心倾听,直到学生讲完为止,允许异想天开和稀奇古怪,允许正确与错误并存。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使问题的答案逐步趋于完善,不要将学生的思维结果强行拉到自己的预设上来,更不能越俎代庖。两个“等待时间”是课堂教学中老师还给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真正体现。

4、关于教师板书和教学语言

有的老师板书字迹潦草,书写较差,有的老师板书比较随意,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从中看不出这位老师的板书是否有过“设计”,还有的老师在没有导入新课之前,板书提纲就早已写在黑板上了,这势必导致讲课过程中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罗列,问题之间、环节之间缺少过渡语言。

严谨、逻辑、规范、凝练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每一位老师追求的目标,课堂上要多用引导性、点拨性语言启发学生思维。但有的老师课堂语言罗嗦、语速过快、带有口头语,甚至还有一些不符合学科特点的语言。譬如说:提出问题以后,不要轻易地缀上一句:“这个问题很简单。”这首先表明了这位老师设计的课堂提问思维含量不高,是一个比较低级的提问,不仅无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反而还会容易引起反感。其次,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形成思维惰性,因为“这个问题很简单”,很多学生就可能不再慎思、深思,削弱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力,甚至干脆不去思考而开了小差,形成课堂气氛的沉闷无语局面。第三,假如有同学起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可能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即使这个同学会回答对了也不能引起共鸣,因为老师有言在先,“这个问题很简单”,回答对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二是假如某个同学回答错了,或者表述得不圆满,那么,这个同学必然心慌意乱,叫苦不叠: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还回答不上来,确实没面子呀!余下的时间他如坐针毡,并决心以后再也不回答这个老师的提问了,以免“上当受骗”。

四、优化课堂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一切器具和设施。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没兴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观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积极地接受新知识。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既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价值,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下载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决定课堂效果(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决定课堂效果(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的效果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的效果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可是针对学习上的问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老师都比学生还着急。就像太监比皇帝还急一样。可是干着急不如帮他们想点办法。学习......

    课堂气氛与课堂效果

    初中历史论文课堂气氛与课堂效果 阜南一职高 张晓燕 课堂气氛与课堂效果 【摘要】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有:通过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教师角色的转变;根据学......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温十九中/宋学东摘自:《e教网》 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掌握如何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主......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魏金华 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 邮编:410004 提要:这篇文章在于讨论初中数学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适合于所有的数学课型,主要是从一些教学......

    关于课堂效果的教学反思

    最近有些迷茫,为了能更好的发挥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每节课都在尝试寻找不同的方法,找一个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摸索了一段时间,慢慢的对于一些环节基本摸索出头目来了。对于学生......

    提高课堂效果,强化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效果 强化课堂教学研究 为提高课堂效果,强化课堂教学研究,杨木小学在3月13日听课日这一天,在校长解福贵亲自带领下,全校教师进行推门听课。 所有教师认真听课,认真记录,认......

    开放数学课堂效果好

    开放数学课堂效果好 如东县惕安初中朱益峰 绝大多数学生反映,初中数学枯燥无味,事实也是如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借鉴了其他学科......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1.您对本课程教学的总体评价 ○ A.非常好○ B.很好 ○ C.好 2.您对本课程自己掌握情况总体评价 ○ A.非常好○ B.很好 ○ C.好 3.您对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