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

时间:2019-05-12 20:1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

第一篇: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

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

经过系统课程学习与交流研讨,认知了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怎样设法将教学设计的中心向学生转移——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地设计学习目标,用学生的行为表现来描述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1、研究课程标准。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1)明确生物学科教学理念、学科总体目标,以总体把握教学设计方向。

(2)明确生物教学关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总要求,再细致地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

2、学情分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教学设计的侧重点不同,应当适当调整;学生是有分层的,他们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都有所不同,教学设计就要不同。

(1)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对课程实施的认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吃透教材;备好学生,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旧引新,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老师做好引路人,这样的活动最有效果,也就是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就会自主学习,在合作中愉快的进行学习,这样掌握的知识最牢固。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和课堂中,诱导学生自主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找到答案,重过程,轻结果。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自然就形成了,长期形成教学模式,学生就会真正自主起来,能自我学习。

记得一次在讲解细胞呼吸时,说到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这时有同学提问,呼吸不是消耗能量吗,怎么会释放能量,这时我才注意到自己没有将呼吸与细胞呼吸做一区分,于是我表扬了这个同学的发问,继而问道,细胞呼吸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有什么不同?经过学生的讨论,大家弄懂了这两个概念,相信以后也会记忆深刻,在实际教学中要懂得及时调整所备写的教学设计,更好的提高课堂效果。

(2)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看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能否带给学生成就感和愉悦感。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3)创设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一般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人际关系和学习资源的组合,所以老师要想让学生学习到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就应该鼓励带动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去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研究的是怎样 “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建构以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要成为复杂的认知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成为管理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一起讨论和交流,一道探究,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每名学生和教师可以共享群体的思维与智慧。(4)摈弃“成人”的思维。教师在执教之前,必须深入地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性质及内容去进行教法上的深层和广阔的思考选择。倘若教师凭主观臆想办事,不管自身情况如何,强行运用某种并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或者盲目模仿某种教学方法的框架,势必会取得比较差的结果。当然,不是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只要是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都认为是好的,应该借鉴之,并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去消化,借为己用,完善自己的教学。我们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学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当成个性和风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知己”是取得成功的准备阶段,唯有“知己”才能正确选择。

二、对学习的内容和学生进行分析。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教材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教材,了解教材是怎样落实课程标准的,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分析教材中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方式对教学设计的启示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了解学生的方法是可以通过历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课堂提问、与学生交谈辅导、测验考试、批改作业等。了解学生在时间上分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课前备学生一般是在表面层次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二次备课(包括预习的检查、相关问题的提问、自学情况的巡视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1、对学习的内容分析

(1)全套教材教学目标要求(三维目标)整体(2)本章节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功能(3)本节的知识体系结构

(4)教材中体现学科思想和方法

(5)教材所展示的知识发生与发展过程

(6)教材所安排的练习的分量、能力水平与难度

(7)教材所包含的实用性知识和生活知识的分量和类型(8)课时安排

(9)具体做法:通读教材整合内容。通读教材,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地位作用、文字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体系和知识体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实现的目标,才有利于分析、处理教材。教师熟悉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前后照应、整合内容、反复渗透,就可以容易地串起教材的线索。

2、对学生进行分析(1)知识基础(2)思维感知基础(3)个性爱好(4)生活学习习惯(5)家庭情况

(6)班级环境情况(包括班级的大小、优差生分布、纪律情况、学习气氛、团结情况和情感趋向等)

(7)前任教师的教学情况(括前任教师的施教方法及习惯,学习的适应程度和接受情况等)(8)对外界影响的反映(9)承受能力

(10)具体做法:根据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寻找出他们共有的感知规律,便为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所学知识。

三、教学活动设计注意事项。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个性、爱好、兴趣、习惯、思维、感知、技能以及受影响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现着色彩纷呈的景象,我们要了解这些情况。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应该了解、必须了解学生,应在此基础上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特色的。具体做到:

(1)教学设计特别关注教育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学生的情感、欲望、自主性、体验和感受,统统成为教学设计必须面对的因素及必须考虑和回答的问题;

(2)注重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教学设计的焦点直指学生学习经验、学习需要与个性发展,教学设计的起点和终点都只能是为学生学习需要提供支持,为个性发展创设空间;

(3)关注认知与情感的并重、协调,注重学习氛围、环境的创设,促进学生无压力无威胁的学习,关注学生体验与尝试、发现与探究。

例如《探究不同浓度的不同溶液对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是一个验证性实验。一些学生预习该实验后,提出:

(1)日常生活中一般用盐腌黄瓜,能不能用氯化钠或其它试剂替代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2)若不同浓度试剂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表现,教师应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改变试剂浓度和换用其它试剂。)学生经一系列资料查询,分组讨论确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最后选定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分别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经实践,学生能得出下列结论:(1)三种试剂都可用于本实验;(2)试剂浓度过低,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加大溶液浓度可加快质壁分离速度,但超过一定浓度质壁分离无法复原;(4)糖类粘性强,易污染显微镜,氯化钠溶液无此现象,可以用来替代蔗糖溶液。除此之外,学生交流汇报过程中还能指出,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其液泡呈紫色,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区分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现象非常清晰,而白色洋葱表皮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没有这些特点,所以选用的洋葱表皮尽量选紫色,不要白色的。

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对教材实验内容提出自己看法,由此设计并实施探究性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更好地掌握了植物渗透吸水原理,对自己所得结论有较强的成就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效果的验证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够反映出来的。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发展和规律即指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无论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为主要根据,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创造力为主要目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对学生实际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第二篇:在教学设计中要关注对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要关注对教材、学情及教学理念的分析

通识作业三要求大家提交一份教学设计,大家很努力,多数老师能认真完成,一些教学设计体现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思想。但在展示过程中,很多老师只关注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没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或者分析不到位,而对于设计理念也很少提及。而这几点恰恰是我们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依据,因些,应该在教学设计中有所体现。下面简单谈谈如何进行上述的分析。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细读教材,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关系。例如:在有理数的运算这一章中,每个法则都是从符号,绝对值两方面去归纳的,数的范围扩大后,原有的一些运算律,定义,如倒数仍然成立。加减法,除法间的互逆关系等等;再比如在四边形一章的教学中,无论哪种四边形,从性质到判定,都是从边、角、对角线几方面去分析考虑的,这些东西我们都要在课前弄通弄懂。然后才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设法让学生去体会,去总结。

(2)数学思想方法:了解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不象定义法则在教材中有明确的体现。它是一种深层次的东西。教师必须课堂上要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在我们初中数学中主要体现的有换元思想、方程思想、分类思想、(例如研究|a|从a>0 <0 =0种情况去讨论)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有理数加法时结合数轴去分析问题)、分解组合思想、运动变化思想、最优化思想(当一道题有多种解法时,要注重选择最适合的一种)、统计思想、对立统一的思想、一分为二的思想.等都要我们去细心的分析.(3)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学生情况灵活使用和处理教材。

每个班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程度也不同,所以我们教师可以适当调节教材的进度,不受课时的局限。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

(4)重点难点分析:分析一节课的要点和学生最难理解与掌握的问题是什么。

这是一件我们必需做,而且必需做好的一件事。我在听过这样的一节课,有理数的乘法,老师一开始,就设计了让学生动手画数轴,通过实际问题列算式,找结果。一动就用了35分钟,那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应该是让学生通过算式的对比得出法则的过程和会用法则解题。让学生用仅有的15分钟去得出法则,还要运用法则,这可能吗,当然这位老师最后也没有讲完课。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就是在用大量时间重复旧知识,而对新内容的理解却不透彻。所以我们教师在上课前对于最基本的东西一定要心中有数,哪些地方是要学生重点内容,哪些是难点。通过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

2.学情分析

(1)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心理,思维的变化都是显著的。她们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对与自己的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这使我们在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关注数学的用处以外,也应该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设置一些探索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

(2)掌握本班学生的特点。其实一个班级学生课堂上的反应也完全是老师调控的结果。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开阔。有的比较严谨,有的没有丝毫条理。这些很大程度取决于任课教师的特点.所以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氛围,我们老师应从自己本身的优势,学生的长处及弱点结合起来去考虑应该形成一什么样的课堂风格。.(3)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新课标中指出一切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明确哪些内容对他们来说是有所了解的,哪些是新的。哪些问题回答会有困难。等等这些也要做到心中有数.3.设计理念

(1)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和形成与应用过程。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2)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改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适时的点播,以及帮助学生将知识纳入系统,拓展升华。

(3)着力改变学习方式,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依赖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已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4)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创新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合情推理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等。

第三篇:谈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

内容摘要:

【摘要】由于小学生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逐步增多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对学生进行逻辑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的渗透和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由浅入深地训练。【关键词】关联词教学;归纳;甄选教法

【摘要】由于小学生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逐步增多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对学生进行逻辑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的渗透和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由浅入深地训练。【关键词】关联词教学;归纳;甄选教法 逻辑思维是一种依据一定的系统知识,遵循特有的逻辑程序而进行的思维活动,被誉为人类认识大千世界最基本的理性思维。在钱学森提出的思维科学理论体系中,逻辑思维被列在关于个体思维的三种形式之首,也就是说,逻辑思维是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的基础、起点。人的大脑机制最能说明逻辑与语言的密切联系。科学家很早就发现逻辑思维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这个功能分区与第二信号系统——语言的大脑分区是一致的。发展逻辑思维,锻炼了大脑左半球,也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与语文的联系还可以从语文领域的四大要素来看。听、说、读、写是语文基本能力,这四种能力都是以思维,包括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叶圣陶先生说:“语言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思维的锻炼相当重要。”写是说的书面形式,作者想把意思表达清楚,必须遵循人类共同的思维规律,没有逻辑思维,是不可能把复杂的道理和感受讲清楚的。至于读和听,如果弄不懂人家话语间、文章中的逻辑架构,实际上就是没有真正听懂、读懂。叶老对语文与思维关系的精辟阐述,为语文教师揭示了发展思维,尤其发展逻辑思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逻辑学科知识为基础,而逻辑学科知识也正是语文知识的组成部分。传统语文总是把语、修、逻相提并论,逻辑知识短文也曾进入语文课本。目前流行着语文八字宪法之说,这八个字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特级教师魏书生教学生画知识树,总少不了“逻辑”的位置。可以说,逻辑是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语法、修辞等专科知识共同建构了语文知识的整体框架。可以说,缺了逻辑的语文知识是缺腿的、不完整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从而普及逻辑知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从思维科学看,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现代学者张晓芒说:“任何一个创造性成果的产生,都包含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两种思维合作下产生的结果。”这两种思维特质一是发散型,一是聚敛型,对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来讲是缺一不可的。还有的人更是直截了当地说:“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品质)乃是逻辑思维高度浓缩、简化、自动化的结果。”这正是说,逻辑思维是基础,是本,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逻辑思维基础,创造性思维才能出成果。而片面强调创造性思维培养,忽视逻辑思维训练往往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教学的长远目标是培养跨世纪人才。世界进入了智力解放、智力开发的时代,一位思想家说过:不要一个充塞的大脑,宁要一个开阔的大脑;不要一个无所不知的大脑,而要一个智力发达的大脑。“开拓学生视野,开展学生智力”也正是语文教学大纲为语文教学确立的目标。开发和发展构成智力因素核心的逻辑思维能力,应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教他们掌握规律性知识而不是僵死的教条,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使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指通过某种途径、方式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思维形式、思维方法的过程。把逻辑思维知识,正确的思维过程、形式、方法的掌握和传授贯穿在语文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追求“逻辑思维规律、方法,与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语文知识内在规律,在教和学相互作用中的和谐和统一”,这就是语文的逻辑思维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掌握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这一掌握知识规律、途径和方法。逻辑思维训练内容包括逻辑知识的传授、思维形式及各种逻辑方法的训练和部分思维品质(如思维的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的培养。逻辑知识指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一般知识;逻辑规律指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逻辑方法有实验、概括、分类、比较、对比等常用方法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辩证方法;逻辑形式指概念、判断和推理;逻辑关系有个别和一般,反对、矛盾、条件、因果等,以及时间、顺序、机能关系及其相互制约性。

小学生具有直观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三种基本形式。一般来说,学生对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形式较有兴趣并运用比较娴熟,对逻辑思维觉得比较抽象且运用比较不那么轻车熟路。由于小学生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逐步增多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对学生进行逻辑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的渗透和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由浅入深地训练。

一、在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实施思维教育。首先,应该全面理解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内涵。要理解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内涵,首先应该考虑构成一个语文综合素质所包含的基本方面。一个人语文的综合素质是由其语言的素质、思维的素质和人文的素质这三方面基本的素质构成。我们知道,在大脑思考的时候,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彼此交流思想的时候,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抓好语言素质的教育,让学生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但语言总和思维密切联系着,二者的关系如同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没有语言,思维就会失去凭借,思想也就没有物质的载体;然而没有思维,思想就无从产生,也就不可能有彼此的交际。语言和思维的这种密切关系又决定了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密切相关。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又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素质和语言素质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语文学科既是一门语言学科,又是一门思维学科。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应该是语言的素质、思维的素质和人文的素质教育的统一。其次,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强调对学生的思维教育。因为语文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特殊的思想教育的功能。教学生学习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和思维表达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功能。从思维科学的探究可看出,人的思维可有不同的参照,比如音乐家需要参照旋律来思考,美术家需要参照色彩和线条来思考,但无论怎样,人类主要是参照语言来进行思考的。中小学设立语文学科,就是要学生掌握语言,学会用语言来进行思维,并把思维的接果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学生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学会了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以语言为工具表达思维结果的本领,才能学好其他学科,因此我们说语文学科是基础的基础,叫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发展学生参照语言思维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任务。语言学科的特殊功能,又表现为它有比其他学科进行思维教育更有利的条件。首先,语言学科反映了人类思维最基本的形态。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传承人类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说是中小学各学科共同的责任,而且语文学科涵盖了人类思维最基本的形态。这些人类思维最基本的形态(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以及分析思维、知觉思维、再现思维、创造性思维)在语文学科中的反映是最全面的。其次,语文学科反映了中外最优秀的思维经验。教科书中所选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不仅是语言的典范,而且是思维的典范。这些作品反射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恩格斯)。学生学习语文,就好象在这座人类智慧的百花园中尽情享受着智慧的沐浴。因此,语文学科在思维教育方面比其他学科有着更有利的条件,也承担着更重要的任务。

二、逻辑思维训练的方法。

(一)利用关联词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进行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它要求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它是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关联词教学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形式逻辑的知识渗透与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例如:如果„„就„„这组关联词,属于假设关系,我将它分三类:

1、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

2、对未发生的事进行假设;

3、对一般规律的行为条件和结果的假设。第一类,与现实相反的假设。如,如果没有水,动植物就不能生存。现实是有水,动植物正常生存。

第四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不仅是感知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相互合作将会变行越来越密切,一个人的朗读与表达随之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表达能力,才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流畅叙述出来,才能把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自如地表达出来。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不要仅从自己所教科目考试的名次出发,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本着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能适应未来的各种综合能力,切不可急功近利,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二、教师必须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朗读时间。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教师讲得多了,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就少了。学生就不能直接主动与书本对话。因此,教师在课文分析上一定要做“减法”,坚决摒弃那种逐段串讲串问的课堂教学结构。要根据内容特点、学生需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扣住疑点。教师只有“浓缩了知识”,课堂才有“剩余时间”。只有有了富裕时间,才能保证学生有处方朗读时间。具体讲,每节课学生朗读的时间至少不能少于三分之一。此外,教师还应把每天早晨的晨读课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不得因赶时间,抢进度,而随意把学生的晨读时间据为己有,用于讲授未教完的课程内容。

三、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内驱力。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自我表现欲旺的特点,教师一方面在课堂可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朗读,如:个人朗读竞赛,组与组之间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竞赛等等;另一方面,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会、主题班会、辩论会等,让学生体验喜悦,体验成功,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爱好朗读的兴趣。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我们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自觉纠正“以考定教”的应试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把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小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

第五篇:科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科学阅读论文

袁典清最近,阅读了很多关于科学教学方面的文章,很多的科学教育专家、第一线的科学教师,都提到了一个新的名词——“科学阅读”。很多专家和教师普遍认为:小学阶段是学生读书学习、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引导他们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习科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探究式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科学阅读同样是吸收前人的文化科学知识,继承优秀的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不能一味的追求探究式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引导学生阅读与教学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更多的科学知识。

那么,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阅读呢?

一是要利用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大象版科学教材中,安排了非常丰富的阅读材料,如:在每个单元课时教学内容中有“趣味阅读”、“知识链接”、“小资料”,在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了“科学自助餐”,在每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专门编排了专题阅读资料,而且很多的资料都配有插图,生动直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上这些资料的作用,在开展探究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这些与探究主题有关的资料,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文本材料的意思,更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二是要丰富科学阅读的内容。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外,还要结合教材内容,课前充分搜集和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阅读材料,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等形式,恰到好处地穿插在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阅读。同时也要求学生自己买一些与科学有关的课外书,开展课外阅读。我在三年级开学第一课时,就要求每个学生买一套儿童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自己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上科学课的时候也可以带到教室,课堂上没有时间解决的问题(或存入问题银行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是拓宽科学阅读的形式。阅读不能仅仅依靠教材资料,课外书籍,还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阅读。我在五年级调查发现,现在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有电脑。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我在网上建立了一个科学QQ群(五年级科学群),要求有电脑的学生都加入这个群,并根据教材内容随时上传一些教学资料,要求学生阅读。课前要求学生搜集的各种资料,学生写的调查报告、办的气象小报等都要求上传到群里面,相互阅读交流。每个单元的科学知识和期末复习要点也上传到群里面,让学生自己在网上阅读。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多媒体的能力,使学生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科学概念,而且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科学知识。

当然,重视科学阅读不能轻视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考察等)仍然是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构建科学概念的同时,把科学阅读作为科学教学的辅助手段,让学生通过科学阅读,了解前人的科学探究历程、认识和结论,开阔自己的视野,逐步积累自己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

下载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书画艺术的修炼

    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书画艺术的修炼 近年来的《汉字听写大会》与《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受到民众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大众对汉字书写的反思。由于现代电脑的普及导致了......

    历史教学要重视德育教育

    历史教学要重视德育教育 陈宜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素质教育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也逐步被提上日程。历史教学改革更是面临严峻考验。历史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课堂要重视朗读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

    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说到怎样教,对学生还得有所认识,不认识他们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怎能培养他们的知识技能?”。如何认识学生获得知识和......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认知环节的过渡(共5篇)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认知环节的过渡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一般会引导学生经历学习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汇报以及收获升华等几个环节,层层推进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我们......

    如何写数学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如何写数学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数学教学的主题性任务是培育学生,发挥学生在学习作用,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目的。数学是一种图形化、符号化、抽象化的语言,是认识世界必少......

    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

    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数学教学设计一、案例背景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