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
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
一:对遗传中的一些概念及实验过程的理解
1.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甲ⅹ乙 B.甲ⅹ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ⅹ甲,乙ⅹ乙
4、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别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二: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5、下列现象或方法能够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是()①F1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②F1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③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不同颜色数量之比为1:1 ④由雄蜂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雌蜂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三: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7、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 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牛为显性 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四:自交和自由交配
8、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 _______ 9.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 B.1/16 C.4/81 D.1/8
10、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F1雌雄相互交配得F2,F2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特殊遗传
(1)从性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杂合子在雌雄中的表现型不同。人类秃发遗传是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b+b 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秃发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B.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 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
D.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或25%或50%(2)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
①确定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 ②写出每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
12、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本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 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雄株有3种基因型 B 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产生三种配子
C 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 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3)致死基因:隐性致死和显性致死 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 完全致死和不完全致死
13、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2:1 B、2:3:1 C、4:4:1 D、1:2:1
14、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 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 六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15、某单子叶植物的花粉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A、a和T、t位于Ⅰ号染色体上,D、d位于Ⅱ号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①-④中任意两个作为亲本杂交验证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只能选择①和④、②和④、③和④杂交验证 C.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④杂交验证
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将②和④杂交所得的F1的花粉直接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有四种,比例为1:1:1:1 七:自由组合的问题转化为分离定律的问题(分解法)番茄红果是黄果的显性,二室果是多室果的显性,长蔓是短蔓的显性.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
A 9/64、1/9 B 9/64、1/64 C 3/64、1/3 D 3/64、1/64
17、豌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YYRR yyrr B.YyRr yyrr C.YyRR yyrr D.YYRr yyrr 八:两对基因决定一种性状---9:3:3:1变式
9:3:3:1变式常见类型总结:双杂合自交结果和对应的测交结果
(1)自交9:7测交1:3(2)自交9:6:1测交1:2:1(3)自交15:1测交3:1(4)自交9:3:4测交1:1:2(5)自交12:3:1测交2:1:1(6)自交13:3测交3:1
18、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九:基因的等价和累加效应
(1)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双杂合自交后代表现型有5种,比例为1:4:6:4:1(2)性状由三对基因控制,三杂合自交后代表现型有7种,比例为 1:6:15:20:15:6:1
19、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 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 mm。花长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1/16 B.2/16 C.5/16 D.6/16 十: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基因连锁 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导致配子致死,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 C.由图判断图乙为变异个体,因此两植株基因型不同
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4 十一:伴性遗传的特点
21、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十二:X Y同源区的遗传
基因在XY同源区,雌性有3种基因型,雄性有4种基因型,雌雄共有7种基因型、12种杂交组合。属于伴性遗传的一种类型,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2、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一
1、Ⅱ一2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组合一P:刚毛(♀)×截毛(♂)→F1全刚毛 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组合三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A、通过杂交组合一,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B、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C、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D、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Ⅰ片段 十三:遗传系谱图 有两种家族遗传病,它们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一种先天代谢病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黑。另一种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如图为一家族遗传图谱。
(1)棕色牙齿是______染色体、____性遗传病。(2)写出3号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7号个 体基因型可能有_____种。
(3)若10号个体和14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 棕色牙齿的女儿概率是___。
(4)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1个黑尿病患者,每1000个男性中有3个棕色牙齿。若10号个体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棕色牙齿有黑尿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十四:遗传实验 杂交组合选择的一些原则:
①若实验材料是大型哺乳动物,在选择杂交组合是一般用多对(因为产生后代少)②优先选择是纯合子的材料(野生型、品系一般都是纯合子)
③除非题中有特殊说明,选择的都是某种表现型(且该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是唯一的)④常见的杂交组合有:自交(植物)测交 正反交 隐♀X显♂ 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等 ⑤一次实验(即进行到F1)不能判断,可以设计二次实验(进行到F2)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_________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2)现有一条黑眼黑体的鳟鱼,用题中出现的其他鱼为材料,判断该鱼的基因型 野生型果蝇的眼形是圆眼,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设计了下图(左)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下(右)。分析回答:
(1)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2)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II区段,也有可能位于X和Y染色体的I区段。
(3)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判断。实验步骤: ①用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交配,得到棒眼雌果蝇;
②用棒眼雌果蝇与_________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______个体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______________,则圆、棒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II区段;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圆、棒眼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I区段
第二篇:高三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三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三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三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 专题8 遗传的基本规律 时间:2018.3 【考纲要求】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II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II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II 4.伴性遗传 II 【课前回顾区】 1.请选择构建知识网络
基因 核基因 质基因 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性基因 染色体 常染色体遗传 伴性遗传 基因分离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假说-演绎法的五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3.据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解析
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条途径是什么? 2.动物、植物的显性性状基因型应如何鉴定?
隐5.9:3:3:1的比例变型有哪些? 6.人类遗传病一定是基因异常引起的吗? 【课内探究区】
探究一:用假说-演绎法来判断基因位置
【典型例题1】某同学发现了一只刚毛雄果蝇,若已知刚毛对截毛是显性,刚毛基因用B表示,1.他推测了该基因在果蝇细胞中的位置,试写出其可能的基因型。
2.后来他又发现了雌雄果蝇中均既有刚毛,又有截毛,可以排除哪种情况? 3.假设是细胞质遗传,该如何证明? 4.该种办法还可证明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如果得到的结果是子代雌雄均既有刚毛又有截毛,则该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否则就是位于 染色体上;5.如果刚毛雄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正交与反交,后代雌雄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 6.那么这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也可能存在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在他又有了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只,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实 验方案。简要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遗传图解: 预期:若,则。若,则。
【归纳提升】如何确定基因位置:
【对位练习一】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探究二:用巧妙的比例关系来推断遗传规律
【典型例题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归纳提升】如何据比例推知遗传规律:
【典型例题3】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归纳提升】
探究三:遗传系谱图的识别与遗传概率的计算 【典型例题4】.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2)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3)Ⅲ11和Ⅲ12分别与正常男性结婚,她们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羊水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遗传病。可供选择的措施有: A染色体数目检测 B性别检测 C.基因检测 D.无须进行上述检测
请根据系谱图分析:
①Ⅲ11采取什么措施?。原因是。②Ⅲ12采取什么措施?。原因是。【归纳提升】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思路: 【课后巩固区】
1.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鼠与野生型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假如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必须鉴别突变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F1的杂交组合最好选择()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2.(2018年北京卷)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 和和褐色眼 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和 是 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 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 的一部分 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 观察切片,统计 的比例,并比较 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3.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乔化蟠桃 乔化园桃 矮化蠕桃 矮化园桃 甲
乔化蟠桃矮化园桃 41 0 0 42 乙
乔化蟠桃乔化园桃 30 13 0 14(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4.(10全国1)33.(12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 1 :1,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14分)某植物茎秆有短节与长节,叶形有皱缩叶与正常叶,叶脉色有绿色和褐色,茎秆有甜与不甜。下面是科研人员用该植物进行的两个实验(其中控制节长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控制叶形的基因用B和b表示)。
【实验一】纯合的短节皱缩叶植物与纯合的长节正常叶植物杂交,F1全为长节正常叶植株,F2中长节正常叶:长节皱缩叶:短节正常叶:短节皱缩叶=9:3:3:1 【实验二】纯合的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与纯合的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杂交,F1全为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F2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3:1(无突变、致死现象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方面解释上述实验中F1的性状表现有利于________。
(2)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一中F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用︱表示染色体,用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3)与实验一的F2结果相比,请尝试提出一个解释实验二的F2结果的假说________。
(4)根据你的假说,实验二中F1产生配子的种类有________种。
(5)为验证你的假说是否成立,可采用______法,若实验结果为______,则假说成立。专题8 遗传的基本规律 【典型例题1】答案
刚毛雄果蝇可能为BB Bb XBY XYB XBYB、XBYb、XbYB,或可能位于细胞质中。XYB 让该刚毛雄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正交与反交,如果子代均与母本一致可证明。
【对位练习一】【答案】D 【典型例题2】1)自由组合定律(2)略(3)9紫:3红:4白 【典型例题3】(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4对。①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4对等位基因。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课后巩固区】 1.A 2.(1)隐 aaBb aaBB(2)白 A、B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3)父本 次级精母 携带a、b基因的精子
(4)显微镜 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 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雌蝇 3.(1)乙 乔化(2)DdHh、ddhh(3)4 1:1:1:1(4)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2分)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2分)②表现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2分)4.1)两对,自由组合定律;2)、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3)4/9,4/9,扁盘:圆:长=1:2:1。
5.(14分)(1)增强生存斗争能力(或适应能力)(2)(3分)(3)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分)(4)2(5)测交 绿色叶脉茎秆不甜:褐色叶脉茎秆甜=1:1(其他合理答案也对)
第三篇: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要点精析】
[基本知识]
一、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方法
(一)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孟德尔在研究生物的性状遗传时,正确地选用了豌豆作实验材料,原因是: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况下永远是纯种,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结果可靠。2.豌豆品种间的性状差别显著,容易区分,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易于分析。
(二)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法:
1.首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然后研究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2.详细记载实验结果,科学地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以丰富的想像提出假说,解释实验结果,并巧妙地设计出严谨的测交实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进行验证。
二、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应掌握的基本概念
(一)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中没有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二)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三)表现型和基因型: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生物体被研究的性状的有关基因组成叫基因型,例如豌豆高茎的有关基因组成有两种:DD和Dd,矮茎的有关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
(四)纯合体和杂合体:
由含有相同的显性基因或者隐性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所发育成的个体称为纯合体,简称纯种。由含有显、隐性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所发育成的个体称为杂合体,简称杂种。例如,被研究的相对性状为一对时,基因型为DD或dd的个体为纯合体,基因型为Dd的个体为杂合体。
(五)等位基因和相同基因:
在杂合体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在纯合体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两个相同的基因叫相同基因。例如,D和d是等位基因,D和D或者d和d是相同基因。
(六)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显现出不同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例如,在杂种后代中,一部分个体表现为高茎,另一部分个体表现为矮茎的现象就是性状分离现象。
三、基因的分离规律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实验结果:
(1)F1只表现显性性状;
(2)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接近于3∶1。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见重、难点知识。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方法:让F1与隐性纯合类型相交。(2)作用:①测定F1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②测定F1的基因型;
③判断F1在形成配子时基因的行为。(3)结果:与预期的设想相符,证实了: ①F1是杂合体,基因型为Dd;
②F1产生了D和d两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配子; ③F1在配子形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二)基因的分离规律:见重、难点知识。
(三)基因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若要选育的优良性状是显性性状,则应通过连续的自交和选择,确定为纯合体后,才能选用和推广。若要选育的优良性状是隐性性状,经自交测定得到确认后,再选用和推广。2.在预防人类遗传病方面的应用:
人类有许多遗传病由隐性基因控制,近亲结婚的夫妇,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遗传得到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从而使后代出现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应禁止近亲结婚。
四、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实验结果:
(1)F1只表现显性性状;
(2)F2除了出现两种与亲本相同的类型外,还出现了两种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即出现了性状间的自由组合现象);
(3)F2四种表现型的比值接近于9∶3∶3∶1。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见重、难点知识。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方法:让F1与双隐性类型相交。(2)作用:①测定F1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②测定F1的基因型;
③判断F1在形成配子时基因的行为。(3)结果:与预期的设想相符,证实了: ①F1是杂合体,基因型为YyRr;
②F1产生了YR、Yr、yR、yr四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配子;
③F1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进行了自由组合。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见重、难点知识。
(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2.实践意义:
在杂交育种中,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培育出同时具备两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五、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一)性别决定:
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叫性别决定。生物界中雌、雄性别的决定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染色体决定性别是一种最普遍的性别决定方式。1.常染色体:
概念: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2.性染色体:
(1)概念: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2)类型:
①XY型性别决定:全部的哺乳动物,某些两栖动物和双翅目、直翅目昆虫属于此种性别决定。②ZW型性别决定:鸟类、爬行动物,某些两栖动物和鳞翅目昆虫属于此种性别决定。3.XY型性别决定:(1)特点:
(2)后代性别:决定于父方
(二)伴性遗传:
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表现出与性别相伴不离的联系,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2.实例:人红绿色盲的遗传,血友病的遗传。
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以红绿色盲的遗传为例):
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后代的发病情况有以下四种:
从上表可以看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是:(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致病基因多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他的外孙。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4.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的原因:
(1)色盲基因(b)与它的等位基因(即正常基因B)分别位于两个X染色体上,Y染色体因过于短小而没有相对应的等位基因。
(2)女性只有在两个X染色体上都带有致病基因时才表现为色盲,而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因此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致病基因就表现为色盲。5.防止伴性遗传病发生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重、难点知识] 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的基础,是本小节的重点知识。对分离现象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理解和掌握遗传规律的关键,也是解释自然界中各种遗传现象的科学依据,是本小节的重点知识。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涉及到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较为复杂;伴性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但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又不完全相同。因此,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以及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的关系,是本小节的难点知识。
一、掌握对遗传现象解释的要点
孟德尔的两个经典遗传实验中的性状分离现象和性状间的自由组合现象,都出现在F2。而F2产生这些遗传现象,与F1体细胞中基因的存在状态、F1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基因的遗传行为有关,也与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值、F1各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关。尽管教材中对两种遗传现象的解释不相同,但解释的要点则基本一致。因此在学习和理解对遗传现象的解释时,关键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F1体细胞中,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2.F1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基因的遗传行为。3.F1形成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4.F1各种类型的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后,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这是因为:
1.在F1(Dd)的体细胞中,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D和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F1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和d彼此分离,各进入一个配子。3.F1形成含有基因D和含有基因d两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雌、雄配子。4.两种类型的雌配子与两种类型的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所以F2出现DD、Dd和dd三种基因型,比值为1∶2∶1,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表现型,比值为3∶1。
三、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在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掌握基因的分离规律,关键要理解以下两点:
1.等位基因的独立性:等位基因虽然共存于一个细胞内,但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既不融合,也不混杂,各自保持独立。
2.等位基因的分离性:正是由于等位基因在杂合体内独立存在,才使得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四、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后,F2出现不同相对性状间的自由组合现象,这是因为:
1.在F1(YyRr)的体细胞中,控制豌豆粒色的一对等位基因Y和y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豌豆粒形的另一对等位基因R和r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F1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即Y与y分离,R与r分离,与此同时,非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Y可以与R组合,也可以与r组合;y可以与R组合,也可以与r组合。
3.F1形成YR、Yr、yR、yr四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雌、雄配子。4.四种类型的雌配子与四种类型的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所以F2出现九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四种表现型的比值为9∶3∶3∶1。
五、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杂合体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又叫独立分配规律。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要注意理解以下两点: 1.同时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2.独立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相互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六、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间的关系
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染色体与生物的性别决定有关。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XX,是同源染色体。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XY,这一对性染色体虽然形态、大小不同,但却分别来自父方(Y)和母方(X),并且在减数分裂时能部分配对,说明X与Y之间有一部分同源,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也彼此分离,同时,性染色体也与其他常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因此,伴性遗传同样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
然而,伴性遗传又有它的特殊性。因为其一: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不同;其二: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还有些基因只存在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因此。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往往与性别相伴不离。
在分析生物的性状遗传时,如果既有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又有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则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规律处理,整体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处理。
【知识扩展】
一、不完全显性遗传
孟德尔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共研究了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结果都具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即杂合体(如Dd)与显性纯合体(如DD)的性状表现完全相同,这种遗传现象,称为完全显性遗传,在生物界中具有普遍性。以后遗传学家发现,有的相对性状在F1中不分显隐性,而是同时表现。例如,普通金鱼与透明金鱼杂交,F1呈现一种中间性状,身体的一部分透明,一部分半透明,一部分不透明,叫五花鱼。这说明,在杂合体内,显性基因的显性作用不完全。雌、雄五花鱼相交后,F2出现了普通型,五花型和透明型三种金鱼,三种表现型间的比值与F2三种基因型间的比值一样,接近于1∶2∶1,说明杂合体内的等位基因照样分离。这种杂合体与显性纯合体的性状表现不完全相同,杂合体内显性基因的显性作用不完全的遗传现象叫做不完全显性遗传。所以,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可以是完全的,也可以是不完全的。
二、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
孟德尔在做豌豆的杂交实验时,没有碰到过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现象。事实上,生物体有许多性状,也会有控制相应性状的许多基因,而任何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有限的,因此一个染色体上必然会有很多基因。这些在同一个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基因,既不能分离,也不能自由组合,它们是如何遗传的呢?
1910年,美国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及其合作者,通过果蝇实验,研究了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揭示了遗传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基因连锁互换规律的实质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常常连在一起,不相分离,一起进入到配子中去;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局部交换而发生了互换,使得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了重新组合。
基因的连锁互换现象在生物中普遍存在。这一遗传规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说明了因基因间互换而发生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
三、从每对相对性状入手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涉及到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较为复杂。然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就每一对相对性状而言,仍然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因此我们在分析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时,只要确定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是独立分配的,就可以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然后再将两对相对性状综合在一起分析。例如,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的结果如下:
黄色圆粒种子315,绿色圆粒种子108,黄色皱粒种子101,绿色皱粒种子32,共计556。如果按一对相对性状来分析,结果应是: 黄色种子=315+101=416,占74.8%,接近3/4; 绿色种子=108+32=140,占25.2%,接近1/4; 圆粒种子=315+108=423,占76.1%,接近3/4; 皱粒种子=101+32=133,占23.9%,接近1/4。
根据概率的乘法定律: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乘积。因此,综合分析两对相对性状在F2中存在的情况,结果应是: 黄色圆粒种子出现的概率是:3/4×3/4=9/16; 绿色圆粒种子出现的概率是:1/4×3/4=3/16; 黄色皱粒种子出现的概率是:3/4×1/4=3/16; 绿色皱粒种子出现的概率是:1/4×1/4=1/16; 即F2四种表现型的比值为9∶3∶3∶1。
四、本小节知识间的联系
(一)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下图
(一)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与a,B与b为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而图中的A与B,A与b,a与B,a与b则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图
(二)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两对等位基因,其中C和D,c与d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等位基因,它们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
(二)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基因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2.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在完全显性遗传时,显性杂合体与显性纯合体的表现型相同,而二者的基因型则不同。
3.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因为生物的生活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性状表现。
所以,基因是生物性状表现的物质基础,是内因;环境因素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外因。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两大遗传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1.两大遗传规律的联系:
(1)两大遗传规律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2)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基础。
2.两大遗传规律的区别:见下表
(四)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遗传实验表明,随着控制杂合体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对数的增加,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更为复杂。下表表示的是,在非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F1等位基因的对数与F2基因型和表现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从理论上对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作出预测和分析。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五)人类遗传病的特点:
根据控制人类遗传病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可将人类遗传病分为五种类型,其主要特点列表如下:
从上表中可看出:
1.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女患病机会均等,无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机会不等,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2.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连续遗传,代代发病的现象;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隔代遗传现象,一般双亲无病,后代有病。
五、与其他章节知识间的联系
(一)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关系:
细胞核遗传,是指由细胞核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染色体是核基因的载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通过雌、雄配子共同传递的。细胞核遗传遵循基因的三大遗传规律。细胞质遗传,是指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有的DNA分子。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在杂交过程中,杂种后代只表现母本性状。原因是大多数生物卵细胞的细胞质比精子的细胞质多,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进入卵细胞的一般是精子的细胞核,精子的细胞质很少进入甚至没有进入到卵细胞内,因此受精卵的细胞质主要来源于卵细胞。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只能通过雌配子来传递。所以细胞质遗传不按基因的三大遗传规律进行。虽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关系。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存在于细胞这个统一的整体内,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它们控制的遗传现象必定也会相互影响。所以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与第三章的减数分裂知识密切相关。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理解基因分离规律的关键。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是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关键。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相互交叉,进行部分片段的互换,是理解基因连锁互换规律的关键。总之,遗传基本规律方面的知识要与减数分裂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掌握。
(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原来连锁的等位基因间的互换,使基因间进行了重组,与本章第二节生物的变异知识相关。
(四)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将在第七章中学到。
【例题讲解】
【例1】
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
]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雌配子∶雄配子=1∶3 C.A雌配子∶a雄配子=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解析】
与此题相关的知识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课本中在解释分离现象时,有这么一段话:“F1(Dd)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最终产生了含有基因D和d的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它们之间的比数近1∶1。”这里所讲的1∶1,是指含有基因D和含有基因d的两种雌配子的数目相当,含有基因D和含有基因d的两种雄配子的数目也相当,不能误认为含有基因D和d的雌配子与含有基因D和d的雄配子的数目相等。因为,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所以,含有D和d基因的雄配子,要比含有D和d基因的雌配子的数目多得多。同样,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含有A和a基困的雄配子,要比含有A和a基因的雌配子的数目多得多。答案:D
【例2】
玉米的黄粒(A)对白粒(a)为显性,将一株纯合的黄粒玉米与一株纯合的白粒玉米相互授粉,则这两株玉米结出的种子中
[
] A.胚的基因型不同,胚乳的基因型相同 B.胚的基因型相同,胚乳的基因型不同 C.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相同 D.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不同
【解析】
与此题相关的知识点是基因的分离规律和植物的个体发育。解答此题可分两步进行:(1)当纯合的黄粒玉米(AA)作母本时,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两个极核的基因型为AA,则纯合的白粒玉米(aa)作父本,精子的基因型为a,遗传图解如下:
(2)当纯合的白粒玉米(aa)作母本时,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两个极核的基因型为aa,则纯合的黄粒玉米(AA)作父本,精子的基因型为A,遗传图解如下:
将上述两次杂交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这两株玉米结出的种子中,胚的基因型相同,而胚乳的基因型不同。答案:B
【例3】
豚鼠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黑毛雌鼠甲与白毛雄鼠丙交配,甲生殖7窝,共产下8只黑毛豚鼠和6只白毛豚鼠。黑毛雌鼠乙与白毛雄鼠丙交配,乙生殖7窝,共产下15只黑毛豚鼠。请分别写出三只亲鼠的基因型: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______。
【解析】
与此题相关的知识点是基因的分离规律。应用基因的分离规律解遗传题,一般分以下三步进行:(1)正确判断相对性状间的显、隐性关系:
判断方法通常有两种: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后代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相交,后代中分离出来的那个性状为隐性性状。此题有两种交配类型:
① 亲代: 甲黑毛 × 丙白毛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子代: 黑毛(8只): 表现型比: 1 ↓
子代: 黑毛(15只)∶ 1 白毛(6只)
② 亲代: 乙黑毛 × 丙白毛
根据判断方法第①和第②种交配类型可知,黑毛是显性,白毛为隐性。(2)写出隐性个体的基因型和显性个体基因型中的已知部分: 甲:B______;乙:B______;丙:bb(3)求出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未知部分:
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它们基因型中的未知部分,可以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去推测,也可以根据后代中隐性个体的基因型去推测。
由于第①种交配类型的后代中,黑毛∶白毛=1∶1,而且亲代丙的基因型又为bb,所以甲的基因型应为Bb。由于第②种交配类型的后代全是黑毛,而且亲代丙的基因型为bb,所以乙的基因型肯定为BB。答案:Bb BB bb
【例4】
蕃茄的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茎的有毛(H)对无毛(h)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高茎无毛蕃茄与纯合的矮茎有毛蕃茄进行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又与“某蕃茄”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有毛,、高茎无毛、矮茎有毛、矮茎无毛的蕃茄植株数分别是354、112、341、108。“某蕃茄”的基因型是______。
【解析】
与此题相关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基因的分离规律基础上提出的,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解遗传题时,可先对每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分析,然后再综合分析两对相对性状同时存在的情况。此题的解题步骤如下:(1)确定第一次杂交后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 根据题意写出第一次杂交图解: 亲代: 高茎无毛DDhh ↓
子代: 高茎有毛DdHh(2)确定“某蕃茄”的基因型: ①根据题意写出第二次杂交图解: 亲代: 高茎有毛DdHh ↓
子代: 高茎有毛 354株 112株 高茎无毛
矮茎有毛
矮茎无毛
341株 108株 × 某蕃茄______ × 矮茎有毛ddHH ②分别统计第二次杂交后,每对相对性状在后代中的分离比: 如果只考虑茎的高矮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中: 高茎∶矮茎=(354+112)∶(341+108)=1∶1 由此可知,第二次杂交的双亲中,一个是杂合体,另一个是隐性纯合体。现已知一个亲本的基因型为Dd,则另一亲本(某蕃茄)的基因型为dd。
如果只考虑茎的有毛与无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中: 有毛∶无毛=(354+341)∶(112+108)=3∶1 由此可知,第二次杂交的双亲都是杂合体。现已知一个亲本的基因型为Hh,则另一亲本(某蕃茄)的基因型也为Hh。
③将两对相对性状综合考虑: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某蕃茄”的基因型应该是:ddHh,表现型是:矮茎有毛。答案:ddHh
【例5】
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合的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中出现绿色圆粒豌豆的概率是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计算概率的遗传题。解题过程如下:(1)求出F2中出现绿色豌豆的概率: 亲代: 黄色YY × 绿色yy ↓
黄色Yy ↓
黄色YY 黄色Yy 绿色yy ∶ 2 ∶ 1 F1: F2:
比值: 1 其中绿色豌豆yy占1/4。
(2)求出F2中出现圆粒豌豆的概率: 亲代: 圆粒RR × 皱粒yy ↓
圆粒Rr ↓
圆粒RR 圆粒Rr 皱粒rr F1: F2:
比值: 1
∶ 2
∶ 1 其中基因型为RR和Rr的是圆粒豌豆,占3/4。
(3)求出绿色性状和圆粒性状在F2中同时出现的概率:
根据概率的乘法定律计算,F2中出现绿色圆粒豌豆的概率为:1/4 ×3/4=3/16。答案:3/16
【例6】
人类的红绿色盲和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隐性致病基因在亲代与子代间的传递方式中哪一项不存在:
[
] A.男性→男性
B.女性→女性 C.女性→男性
D.男性→女性
【解折】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是指隐性致病基因与正常的显性等位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因此,这对基因只能随X染色体传递。在受精过程中,男性的X染色体不能传递给儿子,只能传递给女儿,女性的X染色体既可传递给儿子,又可传递给女儿。所以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也就不能从男性→男性。答案:A
【例7】
下列各图分别是五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其中______图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图,______图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______图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图,______图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______图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系谱图。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解析】
这是一道识图分析遗传题,解这类遗传题必须掌握这几种遗传病的主要特征: 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连续遗传现象,一般代代发病。
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隔代遗传现象,一般双亲无病,后代有病。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无性别差异。
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机会不等,有明显的性别差异。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②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③伴Y染色体遗传病:只在男性中出现,有连续遗传现象。然后根据上述特征分两步解题。解题过程:(以C图为例)
(1)根据系谱图,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
从C系谱图上看,该家族Ⅰ、Ⅲ代有患者、Ⅱ代无患者,有隔代遗传现象,说明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2)根据患者的性别比例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C系谱图中只有男性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属伴性遗传,而第Ⅱ代中的男性不患病,不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而应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其余各图均可用上述两步解题法得出答案。如果系谱图中患者的性别比例不明显,则可根据系谱图用假设排除法确定答案。答案:B C A E D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 [
]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相同基因
D.等位基因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杂合体相交后代必定是杂合体 B.纯合体相交后代必定是纯合体 C.纯合体自交后代都是纯合体 D.测交后代都是杂合体
3.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
]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
D.优良性状
4.下列哪一组实验结果将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
]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5.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哪一组杂交实验能确定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 [
] A.高茎×矮茎→高茎
B.高茎×矮茎→高茎∶矮茎=1∶1 C.高茎×高茎→高茎
D.矮茎×矮茎→矮茎
6.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鉴别一株黄色子叶豌豆是否是纯合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 A.杂交
B.测交
C.检查染色体
D.观察性状
7.一株“国光”苹果树,开花后“去雄”、授予“香蕉”苹果的花粉,所结苹果的口味是 [
] A.两种苹果的混合味
B.“国光”苹果的口味 C.“香蕉”苹果的口味
D.二者中显性性状的口味 8.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 A.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B.F2性状分离比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9.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隐性性状是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
] A.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B.各代都不表现的性状 C.F2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D.测交后代没有表现的性状 10.隐性性状的意义是 [
] A.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 B.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纯合体,可以稳定遗传 C.隐性性状可隐藏在体内而不表现出来 D.隐性性状对生物都有害
11.测交后代的种类及比例由下列哪一项决定 [
] A.亲本的基因型
B.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C.隐性个体的配子
D.显性个体的配子
12.许多杂合高茎豌豆彼此异花传粉,其子代中可能有
[
] A.100%纯合高茎
B.100%杂合高茎 C.50%纯合高茎
D.50%杂合高茎
1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当有3/4的子代表现显性性状时,其亲本 [
] A.都是隐性纯合体 B.都是显性杂合体 C.都是显性纯合体
D.一个是显性杂合体,一个是显性纯合体
14.豚鼠有黑色和白色,一位饲养员让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一胎生下的小豚鼠可能 [
] A.全是黑色
B.全是白色
C.黑色占75%,白色占25%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15.牛的黑色对红色为显性,若要确定一条黑色公牛是否纯合,最好选择下列何种母牛与之交配? [
] A.纯合黑母牛
B.杂合黑母牛 C.任何黑母牛
D.任何红母牛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16.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揭示了 [
] A.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关系 B.非同源杂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关系 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关系 D.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间的关系
17.某植株与隐性类型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都是AaB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8.取基因型为AABB植株的枝条(接穗),嫁接到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砧木)上,成活后,该枝条上所结果实的果肉细胞的基因型是
[
] A.AaBb B.AABB C.aabb D.AAaaBBbb 19.基因型为AaBB的父亲和基因型为Aabb的母亲,所生子女的基因型一定不可能是 [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20.小麦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是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是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纯合的高秆抗锈病品种和纯合的矮秆不抗锈病的品种杂交。(1)在F2中能隐定遗传的个体占 [
](2)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个体占 [
] A.4/16 B.3/16 C.9/16 D.1/16(3)假如在F2中共得到600株矮秆抗锈病小麦,则其中可作良种培育的矮秆抗锈病小麦约有 [
] A.600株 C.200株 B.400株 D.100株
21.豌豆的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现让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在F2的4800株豌豆中,表现型为新类型,且是纯合体的豌豆约有 [
] A.300株 C.900株 [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B.600株 D.2700株
22.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A.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C.F1产生的各类雌、雄配子彼此自由组合 D.F2发生9∶3∶3∶1的性状分离
23.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
] A.9∶3∶3∶1 B.1∶2∶1 C.1∶1∶1∶1 D.3∶1 24.黄色(Y)圆粒(R)豌豆和绿色(y)皱粒(r)豌豆进行杂交,子代中有黄色圆粒71粒,黄色皱粒70粒,绿色圆粒73粒,绿色皱粒72粒,其亲本的相交组合应是 [
] A.YyB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25.基因型为DdEe的动物个体,其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在生殖时,假如卵巢中有8万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那么可以形成具有双隐性基因的卵细胞多少个 [
] A.8万 B.4万 C.2万 D.1万
26.上题中,如果精巢中有8万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能形成具有双显性基因的精子多少个 [
] A.32万 B.8万 C.4万 D.2万
27.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中出现绿色圆粒豌豆的概率是 [
] A.1/4 B.3/4 C.1/16 D.3/16 28.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几种类型的精子 [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29.下列哪一项不是配子的基因型 [
] A.YR B.Dd C.Br [
]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D.BT 30.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D.F2中共有九种基因型和四种表现型
31.下列是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物表现型可能相同 C.基因型相同的同种生物表现型可能不同
D.基因型决定表现型,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也相同 32.果蝇的体细胞内有8个染色体,则雄果蝇的体细胞内有
[
] A.6个常染色体+Y B.8个常染色体+Y C.6个常染色体+XY D.6个常染色体+XX 33.据观察,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47的人,性染色体组成异常为XXY,为男性,但睾丸发育不全,不能产生精子。这说明对人类男女性别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X与Y染色体的比例 B.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比例 C.X染色体
D.Y染色体
34.若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则他们子女的色觉为 [
] A.儿、女都正常 B.儿、女都色盲 C.儿子色盲女儿正常 D.儿子正常女儿色盲
35.若子女中两个男孩一个是色盲,女孩色觉都正常,则他们父母的色觉为 [
] A.父亲色盲母亲正常 B.父亲色盲母亲为携带者 C.父亲正常母亲色盲 D.父亲正常母亲为携带者
36.若一对夫妇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一个儿子色觉正常,另一个儿子和女儿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可能为 [
] A.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37.血友病基因(h)与它的等位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则血友病的发病特点是 [
] A.患者全部是女性
B.患者中一半男性一半女性 C.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D.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38.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理论依据是 [
] A.近亲结婚增加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 B.近亲结婚后代都患遗传病 C.近亲结婚不道德 D.近亲结婚后代成活率低
39.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男孩还是女孩主要决定于 [
] A.父母双方提供的配子
B.父方提供的配子 C.母方提供的配子
D.环境因素 40.人的性染色体 [
] A.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B.只存在于性细胞中 C.只存在于性原细胞中
D.存在于以上三者中
41.遗传方式与性别决定相联系的基因一定位于 [
] A.性染色体上
B.常染色体上 C.X染色体上
D.Y染色体上
42.社会调查中发现,色盲患者总是女性比男性少,原因是
[
] A.男性对色盲病缺乏免疫力 B.色盲基因在Y染色体上
C.色盲基因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女性必须隐性纯合才患病 D.色盲基因是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4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遗传病的男孩,该遗传病一定不可能是 [
] A.常染色体遗传
B.显性遗传 C.伴性遗传
D.隐性遗传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44.血友病受隐性基因控制并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下列哪种传递方式不存在 [
] A.母亲把致病基因传给女儿
B.母亲把致病基因传给儿子 C.父亲把致病基因传给女儿
D.父亲把致病基因传给儿子
45.某男孩是色盲,他的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色觉都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是通过下列哪条途径传来的 [
] A.祖母→父亲→男孩
B.祖父→父亲→男孩 C.外祖母→母亲→男孩
D.外祖父→母亲→男孩
二、简答题
1.孟德尔在研究生物遗传中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1)选用______作实验材料。
(2)在研究______的遗传性状时,先针对__________________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再对_______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
(3)用______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在杂种后代中,显现出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现象。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F2出现的性状中:(1)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______。(2)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______。
4.生物的性别主要由______来控制。生物界中比较普遍存在的性别决定类型有______型和______型。果蝇、人和多种高等动物的性别决定类型是______型。
5.鸡的短脚对正常脚为显性,分别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在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
①短脚鸡×短脚鸡→2972只短脚鸡:955只正常鸡 ②短脚鸡×正常鸡→1676只正常鸡:1661只正常鸡 分析上述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和______,子代中短脚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_,正常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第②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和______,子代中短脚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正常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第②组遗传实验相当于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中的______实验,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6.丹麦人中蓝色眼睛的人居多,也有人是褐色眼睛。设控制蓝眼和褐眼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为A和a。现将眼色的社会调查情况列表如下:(1)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是显性性状。
(2)每组亲本的基因型是:①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7.玉米幼苗绿色G对白色g为显性。用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做实验:将400粒种子播种在黑暗处,另400粒种子播种在有光处。数日后,种子萌发成幼苗,结果统计如下表: 请按表回答下列问题: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1)所得种子的基因型及比值是________。
(2)所得幼苗的表现型及比值理论上是______,而实际是____________。(3)所得种子中,纯合体占______。(4)叶绿体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5)从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生物的性状受______控制,同时又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8.豌豆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豌豆的基因型如右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豌豆的表现型是______。
(2)该豌豆的细胞内有______对等位基因。
(3)该豌豆是由基因型为______和_______的配子结合发育而来的。(4)图中有______对基因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5)该豌豆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出现这些表现型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
9.右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设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为A、a,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基因。
(2)Ⅱ5Ⅲ10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Ⅲ9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她是杂合体的机率是________。
(3)Ⅲ8和Ⅲ9属于______结婚,他们的子女中患此病的概率是______。
(4)若Ⅲ8与另一家族中纯合正常的女性婚配,则后代中患此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5)从(3)、(4)小题可知______婚配所生子女患______性遗传病的机率较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的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1)子代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例为______,圆粒与皱粒的比例为______。(2)亲本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______,绿色圆粒的基因型为______。
(3)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各表现型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4)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总数的______,它们的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
11.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叶的形吠由另一对等位基因W和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三组不同亲本杂交的结果:
(1)根据第______个组合能判断出花色中______是显性,叶形中______是显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
(3)让第③个组合的后代红色阔叶自交,所产生的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b)为显性,是伴性遗传,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色盲的男孩。这对夫妇中:
(1)男子的基因型是______。(2)女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3)他们的子女中出现蓝眼色盲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第四篇:17版高考生物分类题库 知识点8 遗传的基本规律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8
遗传的基本规律
1.(2017·全国卷甲·T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
(2)解题思路:根据F2分离比之和→判断F1的基因型→结合选项判断亲本的基因型。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由题意可知,决定黄毛色的基因型为aa_
_
_
_或A_
_
_D_,决定黑毛色的基因型为A_B_dd,且黑色个体在F2中所占比例为9÷(52+3+9)=9/64=3/4×3/4×1/4,可以推测出F1基因型为AaBbDd(黄色),再根据亲本为两个纯合的黄色品种以及黄色品种的基因型,可推出杂交亲本的组合可能为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因此D项正确。
2.(2017·全国卷乙·T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解析】选B。已知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F1中出现残翅,说明双亲的长翅均为杂合子,F1中残翅个体的比例为1/4,又在F1的雄性个体中白眼占1/2,则红眼个体在雄性个体中占1/2,因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亲代的雌性,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A项正确;F1中出现长翅的概率是3/4,出现雄蝇的概率是1/2,则F1中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4×1/2=3/8,B项错误;亲本个体雌性产生XR和Xr配子,比例为1∶1,雄性亲本产生Xr和Y配子,比例为1∶1,C项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在形成配子时不仅形成bXr的极体,还形成bXr的卵细胞,D项正确。
3.(2017·全国卷乙·T32)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子)公羊与杂合体(子)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 ,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 ,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 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1)已知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多对杂合体(子)公羊与杂合体(子)母羊杂交,后代基因型NN、Nn、nn之比为1∶2∶1,因是常染色体遗传,所以雌雄个体中基因型比例相同,据题干信息“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可知公羊中有角(NN、Nn)∶无角(nn)=3∶1,母羊中有角(NN)∶无角(Nn、nn)=1∶3。
(2)已知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为确定毛色基因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可采用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杂交,统计F2中的表现型与性别比例。如果F2白毛个体中雌性∶雄性=1∶1,则说明M/m位于常染色体上,即亲本基因型分别为MM、mm,F1基因型为Mm,F2中黑毛占3/4,白毛占1/4。如果F2白毛个体全为雄性,则说明M/m位于X染色体上,即亲本基因型分别为XMXM、XmY,F1基因型为XMXm、XMY,F2中黑毛(XMXM、XMXm、XMY)占3/4,白毛(XmY)占1/4。
(3)当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3种:AA、Aa、aa,若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在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基因(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则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XAXA、XAXa、XaXa、XAY、XaY;若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说明在Y染色体的相应区段上有相应的基因(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则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
答案:(1)有角∶无角=1∶3 有角∶无角=3∶1
(2)白毛个体全为雄性 白毛个体中雌性∶雄性=1∶1(3)3 5 7
4.(2017·全国卷丙·T32)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明确判断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判断依据:9∶3∶3∶1。
(2)明确伴X染色体遗传特殊的遗传规律:子代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本。
【解析】(1)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可以让这三个纯合品系两两杂交,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得到F1,让三组F1的雌雄个体分别进行随机交配,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三组实验的F2均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否则这三对等位基因不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2)选择无眼正常刚毛个体与有眼小刚毛个体杂交,若后代雄性个体与母本性状相同,雌性个体表现为有眼正常刚毛,则说明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说明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不都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1)选择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2)选择①×②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5.(2017·江苏高考·T32)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ABO血型,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Ⅱ-3和Ⅱ-5均为AB血型,Ⅱ-4和Ⅱ-6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Ⅱ-2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
(2)Ⅰ-5个体有 种可能的血型。Ⅲ-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
(3)如果Ⅲ-1与Ⅲ-2婚配,则后代为O血型、AB血型的概率分别为、。
(4)若Ⅲ-1与Ⅲ-2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女孩为B血型的概率为。若该女孩真为B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解析】(1)由于Ⅰ-1和Ⅰ-2这对正常的双亲生出了一个患有该遗传病的女儿,可以确定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的基因型是tt,Ⅰ-1和Ⅰ-2的基因型都是Tt,因此Ⅱ-2的基因型为TT或Tt,且TT∶Tt=1∶2,所以Ⅱ-2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2/3。(2)Ⅱ-5为AB血型,其基因型为IAIB,所以Ⅰ-5个体中含有IA或IB,如果是含有IA,则基因型有IAIA、IAi和IAIB,如果是含有IB,则基因型有IBIB、IBi和IAIB三种。Ⅱ-3为AB血型(基因型为IAIB),Ⅱ-4为O血型(基因型为ii),那么Ⅲ-1的血型为A型(基因型为IAi)或B型(基因型为IBi),其表现为A血型的概率为1/2;Ⅰ-1和Ⅰ-2的基因型都是Tt,因此Ⅱ-3基因型为1/3TT、2/3Tt,Ⅰ-3个体基因型为tt,所以Ⅱ-4的基因型是Tt,那么Ⅱ-3(1/3TT、2/3Tt)和Ⅱ-4(Tt)的孩子基因型是2/6TT、3/6Tt、1/6tt,由于Ⅲ-1表现型正常,所以Ⅲ-1基因型为Tt的概率是3/5;因此Ⅲ-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3/5×1/2=3/10。(3)Ⅱ-5为AB血型,Ⅱ-6为O血型,Ⅲ-2的血型为A型(基因型为IAi)或B型(基因型为IBi),概率各为1/2;Ⅲ-1的血型为A型(基因型为IAi)或B型(基因型为IBi),概率各为1/2。Ⅲ-1产生的配子为1/4IA、1/4IB、1/2i,Ⅲ-2产生的配子为1/4IA、1/4IB、1/2i,所以Ⅲ-1与Ⅲ-2婚配,后代为O血型的概率为1/2×1/2=1/4,为AB血型的概率为1/4×1/4+1/4×1/4=1/8。(4)由(3)可知Ⅲ-1与Ⅲ-2婚配,生出B血型孩子的概率为:1/4×1/4+1/2×1/4+1/2×1/4=5/16。根据(2)的推断知道Ⅲ-1基因型为3/5Tt、2/5TT;由于Ⅲ-3基因型是tt,那么Ⅱ-5和Ⅱ-6的基因型都是Tt,那么Ⅲ-2的基因型是2/3Tt、1/3TT。Ⅲ-1产生的配子为7/10T、3/10t;Ⅲ-2产生的配子为2/3T、1/3t,所以Ⅲ-1与Ⅲ-2生育的孩子的基因型是14/30TT、13/30Tt、3/30tt,由于该女孩表现型正常,那么该女孩是Tt的概率为13/(14+13)=13/27。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 2/3(2)3 3/10(3)1/4 1/8(4)5/16 13/27
【方法规律】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技巧
第五篇:SZU遗传学期末总结
绪论
1.遗传与变异的定义、遗传学研究内容及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指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保证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在世代之间的传递、延续。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性状的表现。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1遗传变异现象普遍存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伴随着生物的生殖而发生,是生物生存与进化的基本因素。
2遗传和变异之间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是辨证统一的关系。3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2.先成论和渐成论、魏斯曼的种质论
荷兰科学家Jan Swammerdam(1637-1680)提出每个精子中带有一个小人,精子在雌性子宫的保护和培养下可以长成一个婴儿,称为先成论 瑞士解剖学家Kolliker提出渐成论,主张婴儿的各种组织器官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魏斯曼认为多细胞生物可分为:种质
体质
体质种质的变异导致遗传的变异,环境引起的体质的变异是不连续的。个体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
3.如何认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理论? 基因突变引起酶的改变,一个基因控制着一个特定的酶。
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及扩展
1概念:性状、等位基因、不完全显性、纯合体、杂合体、基因型与表现型、自由组合定律。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和。如形状、颜色、高度。相对性状不同的个体在每个单位性状上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称为相对性状
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可以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这每一形式叫做等位基因。
在一定的座位上带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的个体是纯合体;在一定座位上带有两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为杂合体。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在世代传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
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
表现型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对孟德尔实验成功原因的分析。选材得当;
提出自己的判断; 设计新实验验证假设; 将所得结果认真分析记载; n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的配子类型、F2
基因型种类、F2表现型种类。
4独立分配规律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实例。
1.可以通过有目的地选择、选配杂交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将多个亲本的目标性状集合到一个品种中;或者对受多对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育种选择;(集合优势性状)2.可以预测杂交后代分离群体的基因型、表现型结构,确定适当的杂种后代群体种植规模,提高育种效率。
5概念:表现度、外显率、表型模写、致死基因、复等位基因,显性上位性、隐性上位性 表现度:把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称为表现度。
外显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一群个体中,表现出该基因型所控制性状的个体的百分数,称为外显率。
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改变与某基因突变引起的表型变化相一致的现象称为表型模写。致死基因是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群体中的不同个体,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复等位基因
n个等位基因,可以组成 n + n(n-1)/2种基因型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如果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称为上位显性基因;其作用称为显性上位性作用。如果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则称为隐性上位性基因
6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 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 镶嵌显性 超显性 7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的六种类型和比例关系(填空)互补作用
9:7 显性上位性作用 12:3:1 隐性上位性作用 9:3:4 抑制作用 13:3 叠加作用 15:1 积加作用 9:6:1
8试解释为什么“基因型+环境=表现型”,可举例说明。
有关卡方检验的计算题
对于计数资料,先计算衡量差异大小的统计量x2 x2 测验的一般步骤:
(1)明确理论假说,根据总数和理论上预期的比例求理论值。(2)求差数并计算x2 值。
进行x2测验可利用一下公式(O是实际值,E是理论值,∑是总和):
3)求自由度
自由度:指总数确定后,实际变数中可以变动的项数。常为总项数-1(4)确定符合概率的标准
P 大于
0.05实际值与理论值差别不大 P 小于
0.05差异显著,不符合假说 P 小于
0.01差异极显著
(5)根据x2 值和自由度查x2 值表,可以找到相应的P值。第三章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 概念: 相引相、相斥相、完全连锁、不
完全连锁、交换值、三点测交
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相引相
相斥相:甲显性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乙显和甲隐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相
完全连锁: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二者总是连系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不完全连锁: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型,少部分为重组型的现象。
交换值(Cv):指不完全连锁的两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百分率,平均次数)
三点测交 通过三次测验,获得每两对基因间交换值,从而估计其遗传距离,根据三个遗传距离推断三对基因间的排列次序。
三点测交确定基因位置的计算方法。
有关三点测交的解题分析步骤: 1)确定亲组合和双交换
2)比较双交换与亲组合,确定三个基因的顺序 3)计算基因间的重组值 4)染色体连锁图的绘制 5)干涉与并发系数 干涉及并发系数的概念及计算。
每发生一次单交换都会影响它邻近发生另一次单交换,这种现象叫干涉 我们把实际的双交换率除以预期双交换率的比值称为并发系数 4三点测交中,根据已知双交换值、并发率、计算实际双交换值。例如两次双交换乘积=18.4%*3.5%=0.644%
实际双交换频率=0.09%
并发系数C=0.09/0.644=0.14
I=0.86 干涉与并发系数的关系I=1-C 顺反子观点中,基因最小的交换单位及最小的突变单位各是什么? 6连锁群、遗传图的概念
7计算:给出重组值、并发系数(符合系数),计算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各配子的比例如何?
例如在杂合体ABD/abd中,基因顺序为A-B-D,若A-B间重组值为30%,B-D间重组值为20%,并发系数符合系数)为0.5,可产生哪些配子,各配子的比例?
第四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概念:性别决定、剂量补偿效应
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性的动物决定性别的方式。一般而言,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可举例说明。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1)XY型 哺乳动物、线虫(2)ZW型 鸡(3)XO型蝗虫、蟑螂 2性指数决定性别 即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值。果蝇 3 染色体组的倍性决定性别 蜜蜂、蚂蚁
4、环境决定性别类型
1温度两栖类、鱼类 龟鳖 2 后螠的位置决定性别 2 什么是性指数?给你一个性指数的值可以判断出果蝇的性别。性指数,即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值。性指数为0.5(如X/2A,2X/4A)时,果蝇为雄性; 性指数为1(如2X/2A,3X/3A)时,果蝇为雌性; 性指数介于0.5-1之间,果蝇为雌雄兼性; 性指数<0.5(如1X/3A),果蝇为超雄; 性指数>1(如3X/2A),果蝇为超雌; 蜜蜂、蚂蚁的性别决定机制是什么?乌龟的性别决定类型,果蝇的超雌个体 环境决定性别中环境因子的类型:卵周围的温度、湿度、pH、激素等。不同温度下龟鳖卵的孵化性别。低于28度,孵化的小鳖都是雄性; 高于32度,孵化的小鳖均是雌性;
28~32度,同时孵化出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5 阐述温度决定性别的利弊。
有利的是可使一个物种的性别不是 1:1,从而促进了有性生殖。例如,鳄鱼的性别可达 10雌:1雄。
温度决定性别有利于人类对某些濒危物种的人工繁育。例如通过调节鳄卵孵化温度,完全可以控制人工繁育扬子鳄的性别比例。
温度决定性别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因为使物种得以生存的温度范围变得很窄。后螠的位置决定性别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激素)始终在口吻端的个体发育为雄性。7 伴性遗传例题分析。从性遗传与限性遗传的概念,遗传性早秃属于哪种遗传类型。从性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表型上受性别影响而出现男女分布比例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异的遗传方式。限性遗传:一种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其性质可以是显性或隐性,但由于性别限制,只在一种性别中得以表现,在另一种性别中完全不体现,但这些基因均可向后代传递的遗传方式。9果蝇性别分化中的基因级联反应。
10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因子是什么?(SRY)睾丸决定因子(TDF)
第五章细菌与噬菌体的遗传
1)细菌和病毒的三种遗传分析方法:转化、接合、转导获取外源DNA方式的差异。
在细菌中遗传物质有三种转移的形式:
转化(transformation):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裸露的DNA。
接合(conjugation):是DNA从细胞到细胞直接转移。
转导(transduction):对裸露的病毒基因组 DNA/RNA的吸收。
特点
(1)单方向转移;
(2)产生部分二倍体(partial diploid);
(3)基因只有整合到环状染色体上才能稳定
地遗传。
2)用图或文字描述Lfr、Hfr、F-、F’ 四种菌株的差异性。
4)噬菌体基因重组的特点、噬菌体重组实验三点测交,能根据三点测交结果计算基因间的距离。
5)顺反子的概念,顺反测验的结果判断
顺反子是指通过顺反测验所确定的遗传单位,是DNA分子的一段序列。
第六章 遗传重组 要点 同源重组的功能和基本条件; 同源重组的生物学功能:
(1)对维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2)在真核生物中,同源重组使染色体产生瞬间物理连接,保证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正确分离;
(3)有助于损伤DNA的修复。
同源重组的发生应具有以下基本条件:(1)在交换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序列;(2)DNA双链分子间互补碱基进行配对;
(3)参与重组反应的重组酶可保证重组的顺利进行;
(4)异源双链区的形成、移动、异构化是重组发生的基础条件。重点 :2 Holliday模型(双链侵入模型),该模型对重组过程的解释; ①同源的非姊妹染色单体联会;
②在DNA内切酶作用下,两个同源非姊妹染色单体DNA分子在相同位置上,同时切开; ③切开的单链交换重接;
④形成十字样的交叉结构Holliday连接体;
⑤交叉点自发地通过碱基之间氢键的断裂和再连接发生左右移动(分支迁移),形成较长的异源双链DNA;
⑥交叉结构旋转180度,形成Holliday连接体异构体; ⑦通过左右切割或上下切割形成不同的重组体。
重点:3单链侵入模型的基本步骤;
1.单链切断2.链置换3.单链入侵4.泡切除5.链同化(碎链吸收)6.异构化——Holliday 7.分支迁移
4有关复制转座的描述
所移动和转位的是原转座子的拷贝。转座酶(transposase)和解离酶(resolvase)分别作用于原始转座子和复制转座子。TnA类转座主要是这种形式。转座子的概念分类及遗传学效应; 转座子(transposon,Tn)是细胞中能改变自身座位的一段DNA序列,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可引起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重组。又称可移动基因(Transposable elements, TE)转座可以引起多种遗传变异: ① 转座引起插入突变:使基因功能受到破坏,例如产生营养缺陷、酶活性丧失等。②转座产生的染色体畸变:DNA重排(缺失、扩增、倒位)。③极性效应:若转座子插入到操纵子的上游序列中,可能会大大降低远离启动子一端的基因的表达。
④转座产生新的基因,引起生物进化。7 比较同源重组、位点专一性重组、转座重组的
异同点。类型 需同源序列 需RecA蛋白 需序列特异性的酶 同源 + + - 位点特异性 + - + 转座 - - + 异常 - -
?
第七章染色体畸变 要点
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2)结构变异的4种形式(重复、缺失、倒位、易位)。
3)4种结构变异各自包含的类型、识别特征、遗传学效应。4)拟显性的概念、罗伯逊易位的特点
拟显性的概念一条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缺失,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等位基因(非致死)表现效应
罗伯逊易位的特点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的特殊易位方式 5)双着丝粒桥产生于哪种倒位?臂内倒位
6)相互易位杂合体粗线期形成罕见的什么结构?(十字形配对)
7)什么是染色体组?染色体基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整倍体变异 非整倍体变异 二倍体生物一个正常配子中所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基数(x):一个物种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 什么是一倍体和亚倍体,超倍体
一倍体由二倍体产生,具有一个染色体组,亚倍体 个体丢失某一条染色体 单体 2n-1 双单体 2n-1-1 缺体 2n-2 超倍体数分裂时个别染色体的行为异常所致,例如某对染色体不分离,形成n+1配子,其与正常配子n结合,形成2n+1 8)多倍体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
多倍体细胞核、细胞体积增加,从外形看具有巨大性,表现为茎杆粗壮,气孔、花朵、果实等增大,叶片宽厚颜色深。
有些多倍体细胞体积不增大,个体器官大小无明显改变。
多倍体因每个位点有多个基因,基因产物增多,糖、蛋白质含量提高,但生长缓慢、生育期延长。
9)二显体AAaa形成配子的比例 形成的配子及比例AA: Aa:aa=1:4:1 10)单体、缺体、双三体、双单体的形成与判断?
11)常见人类染色体畸形核型的记述,超倍体的判断等。
+ 增加-
丢失 cen 着丝粒 del 缺失 dic 双着丝粒 dup 重复 ins 插入 inv 倒位t 易位
第八章
基因突变要点
1)关于突变率的描述:通常多细胞真核生物突变率高于单细胞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突变率高于噬菌体。
2)基因突变的一般特点有哪些?
1、突变的随机性
2、突变的稀有性
3、突变的可逆性与重演性 4 突变的多方向性 5 突变的有害性与有利性 3)复制错误的原因:由于碱基的互变异构体形成的碱基错配。
4)点突变对密码子的影响分为哪三类? A.同义突变 B.错义突变 C.无义突变 什么是颠换与转换? 转换:嘌呤碱基被嘌呤碱基替换,颠换: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之间的替换
5)常见的三种碱基修饰剂:亚硝酸、羟胺、烷化剂。常见的DNA 插入剂是吖啶类染料。6)光裂解酶借助光能完成修复,称为光修复。
7)重组修复的特征:修复完成后并没有清除DNA 分子上的损伤。
第九章
细胞质遗传要点)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的概念及特点 细胞质基因的遗传称为细胞质遗传 特点:
1、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2)通过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
3)不出现Medel式的分离比
4)具有细胞质分离异质性与细胞质分离重组
2)线粒体与叶绿体基因的半自主性,紫茉莉的花斑遗传由叶绿体决定。
3)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机制 共生体颗粒的遗传 不是细胞生存的必须组成部分,而是以某种共生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4)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雄性不育中的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及其基因型、表现型的判断,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的育性判断 不育系:细胞质中存在不育基因(S),细胞核内没有相应的显性恢复基因(RfRf),基因型为S(rfrf),后代雄性不育。
保持系:即与不育系杂交后,仍能保持不育系雄性不育的特征品系,基因型为N(rfrf)。恢复系:指同不育系杂交后,能使F1代花粉恢复正常可育的品系,基因型为
N(RfRf)。恢复系N(RfRf)与不育系S(rfrf)杂交后,杂种F1核质基因组合为S(RfRf),花粉正常可育
重点:5)什么是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的特点?试比较:细胞质遗传、母性影响、伴性遗传的区别
又称母性效应,指子代的表型不受自身基因控制,受母亲基因型影响,其表型与母亲相同的现象
母性影响的特点母性影响的性状由核基因控制,由于杂交后代同母亲表型相同,表现出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试比较:细胞质遗传、母性影响、伴性遗传的区别细胞质遗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过程中表现出连续性、稳定性、不分离,并且后代的表型总是和母亲一样的特点。
受母性影响的性状,虽然正反交结果不一样,子代的表型与母本基因型所控制的表型一致,但它是由核基因控制的性状,终究会表现出孟德尔遗传的特点。
短暂的母性影响,只影响子代早期的生长发育阶段,最终要表现出核基因控制的表型; 持久的母性影响会影响个体整个世代的表型,但在随后的世代中还会出现孟德尔遗传的分离比。
6)锥实螺外壳的遗传机制。
7)雄性不育是核质互作决定的,酵母小菌落是收线粒体决定的。
第十章
复习要点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是什么?
质量性状:表型之间截然不同,具有质的差别,在群体中显现不连续变异,称质量性状。数量性状:性状之间呈连续变异状态,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用数字描述的性状。2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联系与差别,并举例说明。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联系:
控制性状的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都遵循孟德尔定律。
某些性状既有数量性状的特点,又有质量性状的特点(例如小麦的粒色:红对白)。
某些基因同时影响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例如三叶草)。
同一性状因杂交亲本的类型不同或基因数目不同 表现不同的性状。(如豌豆的株高)重点: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1)变异的连续性(2)杂种一代的类型(3)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4)杂种后代中各种变异类型的个体数的分布(5)支配性状的基因数目
3对阈值模型的理解。当一些个体的易患性的达到一定阈值时,这些个体就表现出症状而成为患者。这样在连续变异的易患性的分布中,就被阈值区分出两个不连续的差别:患者和非患者
4多基因假说中的主基因与微效基因(例如谷粒颜色由6对等位基因控制,F1六杂合子自交F2代表现型的种类有多少?)。
主基因:控制某个性状表现的效应较大的少数基因; 微效基因:数目较多,但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较小 重点5多基因效应累加方式中算数级数累加的计算方法。
=
纯合显性表型值-纯合隐性表型值显性有效基因个数
6方差数值越大,群体变异程度越大,方差小的性状比方差大的性状遗传力高。7 遗传力及其估算中广义遗传力及狭义遗传力的含义及计算。有关遗传率的描述。遗传率或遗传力数量性状遗传中,衡量群体中遗传因素所起作用程度的大小。8近交系数的概念及配子概率推算法计算近交系数。
植物的Aa杂合体自交后代中纯合体的比例称为近交系数。
9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显性假说内容:认为杂种优势是一种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F1引起的互补作用。超显性假说内容:认为双亲基因型异质结合所引起基因间互作→杂种优势,等位基因间无显隐性关系,但杂合基因间的互作> 纯合基因。
第十二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 要点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及计算
重点 2 如何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处于遗传平衡 算出Aa频率后,和已知的Aa频率比较,如果二者相等,说明该群体是平衡群体,所以本例是平衡群体 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影响Hardy Weinberg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一)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平衡
(二)伴性基因的遗传平衡平衡的因素有哪些?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等,也有两种以上的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情况。什么是遗传漂变及奠基者效应? 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群体内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等位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遗传漂变的一种形式,指由带有亲代群体中部分等位基因的少数个体重新建立新的群体。突变、自然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要素,也是生物进化的三要素 生物进化基本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低等生物并不总会向高等进化。7 Woese的三界学说把生物分为哪三个类群?(真核生物、真细菌、古细菌)8 物种形成的方式(渐变、飞跃、人工合成)关于生物进化及进化学说的描述,中性学说认为生物物种间在分子水平的进化速率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