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生——关于花鼓戏的感想

时间:2019-05-12 06:5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与人生——关于花鼓戏的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与人生——关于花鼓戏的感想》。

第一篇:艺术与人生——关于花鼓戏的感想

于雪 20080620125 08级市场营销1班

再会花鼓戏

2010年11月17日,《补锅》和《刘海砍樵》中的著名国家一级演员钟宜淳老师来到湖南大学逸夫楼的《艺术与人生》的讲堂,为我们来自中国各地的学生们带来了她荣耀与辉煌的一生。

刚刚走进讲堂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下意识地看了一下那次的讲座主题,发现原来是湖南这边比较地方化的剧——花鼓戏,没想到,我会在这里与湖南花鼓戏再次相会。

来到湖南之后,第一次知道有花鼓戏存在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班级组织活动,要以地区为单位,每个小组都要准备具有自己家乡特色的节目。来自湖南的同学就准备的《刘海砍樵》,听到这部剧的音乐时,我才知道,原来湖南还有自己特色的戏种,而且这种剧的感觉是与我目前所知道的戏曲都不一样的,虽然听不太懂里面的语言,但是觉得很亲切,很具有生活的气息。听完音乐,看了表演,觉得还有一点意犹未尽,之后自己也在网络上搜索了关于花鼓戏的相关内容,觉得湖南的人们是很有艺术气息的,竟然可以将早前民间流传的民歌发展成为现在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在主持人的简单介绍下,我满怀期待地看着钟宜淳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讲台,虽然在钟宜淳老师的脸上看到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却依然不减老师积极乐观的性格,最好的证明就是老师一直挂着的微笑。乍看之下,钟老师似乎是五六十岁的年龄,但是在讲座过程中,我们才惊愕地发现,原来钟宜淳老师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我不禁感叹,老师到底拥有怎样的经历,活的如此年轻快乐„„

钟老师讲座开始讲的是关于花鼓戏起源与戏种的简单介绍。根据钟老师的介绍与网络上查到的资料,我知道花鼓戏有宁乡花鼓戏、银花鼓、益阳花鼓戏、湖北花鼓戏、天门花鼓戏、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等几十种不同的戏种。其中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长沙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两小”(小丑、小旦)到“三小”(两小加小生),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

于雪 20080620125 08级市场营销1班

钟宜淳老师说,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小戏和折子戏,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小戏包括“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戏大都是在山歌、渔歌、小调、地花鼓、竹马灯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折子戏则是大本戏中经常作为单独演出的,都是长沙花鼓戏中最流行的剧目。

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湖南花鼓戏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挖掘、整理和改编了许多传统剧目,其中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蟾》等五十个剧本。

我在讲座之前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还看到有关于花鼓戏的动画。如《中国原创经典动画——刘海砍樵》就是其中之一,这部动画是以向儿童和青少年传递关于花鼓戏的知识为目的在中央频道播出的,而且受到众多好评。

钟老师在做讲座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为我们传达关于花鼓戏理论方面的东西,我觉得是因为,这些知识在书本及网络上是可以找到的,但是一个人的经历确实别人无法找到的,所以,钟老师在做讲座的时候,更多的是从技能与亲生经历来讲,这样更能吸引我们的兴趣和理解。但是,我在这里仍然想将自己在网络上找到的关于花鼓戏音乐曲调的知识分享给大家。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1)川调,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2)打锣腔,又称锣腔,曲牌联缀结构,“腔”、“流”(数板)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3)牌子,有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源于湘南民歌,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活泼、轻快,适用于歌舞戏,是湘南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4)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

于雪 20080620125 08级市场营销1班 从钟老师讲述花鼓戏和自己的经历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钟老师对花鼓戏的热爱。(1)人物的塑造。钟老师在演讲的过程中会结合演讲的内容给我们做一些展示,如讲到如何表现不同年龄的人时,可以勇敢动作来区分。首先是少女,步履轻盈,动作欢快,具有朝气。其次是已婚妇人,左摇右摆,娇媚动人。最后是老妪,踮着小碎步,身体一步一颤,似倾似斜,有回归原位,尤其是最后坐下的时候的动作,腰板直直更加显出年迈的体格特征。让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叫好。(2)动作的形象生动。当一位少女打开门时,斜倚门框看外面世界,有着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少女拿来女红刺绣时,虽然受伤什么都没有,但是其动作的逼真然在场的观众仿佛真的有看到有一针一线在一块绢帕上游走,每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美丽图画,令人心旷神怡。在看老师手的动作似乎是在舞动着手腕舞蹈一般优雅。(3)生活细节观察入微。钟老师说,他们在刚刚学艺的时候,经常是几个人一起专研生活中的动作,像上面所说的老妪走路的姿势等,钟老师他们都是现场学习的,跟在某个老妪身后观察模仿她的一举一动,回来后还会继续练习,他们剧目里的许多动作,都是经过很多次反复练习才达到上面所描述的如此美妙。尤其是少女开门时动作,老师正面这我们,手脚的动作配合着锣鼓的点,当打开门栓,用手轻轻地推开门的瞬间,钟老师也把我们的心打开了„„

在讲座的现场,钟老师还给我们播放了她参加的一期《越策越开心》的节目。我们所看到主要片段是,主持人让钟老师表演一段关于恶婆婆形象的剧。在这期节目中,钟老师都给人一种很可爱,让人很开心的感觉,但是,在这段短剧的表演中,钟老师所扮演的恶婆婆真的是无理取闹到了极点,让人对“她”产生无奈,甚至希望敬而远之。可见,钟老师在花鼓戏艺术中的造诣有多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

在整场讲座接近尾声的时候,钟宜淳老师给我们放映了早年她出演的《补锅》,由李谷贻(李谷一)饰刘兰英,彭复光饰李小聪,钟宜淳饰刘大娘的《补锅》说的是养猪能手刘大妈有个独生女儿叫兰英,高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与同学李小聪相爱。李小聪高中毕业后学补锅手艺。刘大妈风闻女儿看上一个补锅的,认为补锅没出息,所以反对女儿与他相爱。有天刘大妈失手打破了煮潲的大铁锅,兰英借此机会把小聪叫来补锅,两人巧妙地对大妈进行教育,使大妈改变了过去的旧思想。

于雪 20080620125 08级市场营销1班 这部剧中,钟老师是如此年轻,但是其表演技能却是已经让人敬佩,对比剧中的钟老师与现场的钟老师,我不由得有种莫名的感叹,但是却无法表达清楚是怎样的情怀,现在我在写这篇报告的时候,想尽我所能的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我想那时候的感叹出了对钟宜淳老师的崇拜与敬佩之情外,还有就是被钟老师追求艺术,忠于艺术,完善艺术,把艺术的快乐带给每一个人的这种人生观所感染,“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我想还可以理解为,生活其实也是具有艺术性的,我们的人生也是具有艺术性的,希望我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自己人生的全过程中,发现艺术,吸收艺术,创造艺术,传递艺术,让艺术充满每个人的人生!

第二篇:艺术与人生

梵高的艺术人生

[摘要]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世界艺术史上“表现主义”的艺术先驱。梵高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是因为其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和市场价值,更主要是其为艺术而燃烧自己生命的伟大殉道主义精神,他的不朽足以当之无愧的堪称为世界画坛屈指可数的艺术巨匠。论及自然生命,梵高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就是其短暂的一生,梵高完成了作为一位杰出艺术家的独特的艺术创造图式。梵高的艺术“是献给未来的”,他不朽的艺术精神将在世界艺术史上永放光辉。

[关键词]梵高艺术创作;人文情怀与艺术价值;世界艺术史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其作品如《星夜》《向目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艺术。1890年7月29日,梵高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时年37岁。梵高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伟大的。梵高的伟大不仅是因为其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天价,更主要是其为艺术而燃烧自己生命的伟大殉道主义精神,富含悲剧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催人泪下、不被当世人所理解的苦难情感世界以及撼人心魄的传奇式绘画历程。他的不朽足以当之无愧的堪称世界画坛屈指可数的巨匠。

一、孤寂的情感世界与悲悯的人文情怀

梵高出身于牧师世家,他从事过画商工作,做过短暂的传道士,也曾想仿效基督做一个心灵高沽的圣徒;他曾经历过痛苦的恋爱但一次次的以失败的打击而草草收场;感受过被人误解的孤独与无奈;最后执着而疯狂的用全部的生命把绘画艺术推向一个极致。他一生悲悯人类的苦难,并希冀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去救赎别人,以真实的自我感悟自然,以独特而博大的人文情怀和苦难精神把生命的全部意义在其艺术作品中得以诠释。梵高是真实的。他一生热心于帮助贫穷的人们,并深入其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关爱这些善良朴素的心灵,他经常保持虔诚和永恒的爱心去品读圣经教义并以自虐式基督精神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信念:他大量翻阅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在知识的海洋中孜孜不倦地汲取精神食粮;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坚持自我,努力工作,即便在生活最困苦最疲惫、在身心最孤寂最无助、在所有人都不理解而被当作异类而遗弃的时候,梵高还是始终在工作,直到自己结束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对生命本身带有极大眷恋。“悲情永驻”(The sadness will lastforever…)这句他的遗言让所有人对其死神袭来的悲凉心境凄然泪下,历久无法平静。“…一个人必须带着高尚严肃亲切的同情心去爱,带着力去爱,带着理智去爱,……,这是通向上帝之路,也是通向坚定不移信仰之路。”梵高宗教般的人文情怀和艺术信仰超越时空,他悲悯的苦难精神和真实的人格情操万古不朽。

爱情与事业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大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梵高苦难的生命或许是从他接二连三的失败爱情开始的。当21岁的梵高在伦敦古比尔公司勤快工作的时候,此时的他,性格孤僻而不大合群,甚至有点古怪和偏执,期间,房东19岁的姑娘厄修拉像一只婉转的百灵鸟出现在他的眼前,这天使般的姑娘一下子迷住了正处在青春萌动期的梵高。而后,厄修拉彻底改变了梵高孤僻的性格,把他从狭小的个人天地带出来。让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他神往恋爱、渴望厄修拉的爱。然而。当他一厢情愿鼓足勇气向厄修拉求爱时,梵高却意外

遭到了已经订婚的厄修拉的断然拒绝。初恋的痛苦使梵高的性格更加怪异,他一度消沉和迷茫,巨大的伤痛和孤寂使他渐渐趋向宗教,短暂的传道士经历由此开始,悲悯的人文情怀由此逐渐清晰。梵高的伤痛还远不止他的初恋和传道士职业的破灭。当他爱慕的表姐凯特残酷无情地用她那蓝黑色的眼睛盯着梵高说出“不。永远不,永远不”以及姨夫斯特立克向他说出“滚出去。永远不准再来!”之时,巨大的悲痛彻底地粉碎了梵高的梦,他又一次尝到了事与愿违的残酷苦果。后来,梵高遇到又丑、又醉而且还患有性病、怀孕的妓女西恩,他们在一起过了20个月后迫于压力最终分开,他把自己所能有的全部爱情都奉献给了这个最不值得爱的女人。直到他的邻居——一个老处女爱上他却遭到家人反对而自杀后,梵高幡然醒悟:对他来说,爱情和人类之爱、上帝之爱永远不会垂青在他身上。从此,他那屈辱的自尊便到绘画中去避难了。而后,悲悯的人文情怀又一次于梵高的艺术作品中得以展现。

二、独特的生命蜕变与疯狂的艺术情怀

从某种意义说,梵高的人生轨迹并不是由自己一手所策划的。梵高一直活在世俗和家人的既定法则和意愿中,但是当他遭遇了痛苦的感情世界、悲悯的传道士以及自虐式的基督情怀和种种不幸后,他开始领悟到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一切关于上帝的说法都是天真幼稚的说辞,上帝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只有一片浑噩、悲惨、苦难、残酷、煎熬和无尽的黑暗。他对世俗开始怀疑、不平、仇恨……这些都似乎预示着他的人生将有所改变。终于他在生命的最后10年伴随着痛苦的冲突和摇摆中彻底的发现了自我。

正如梵高自己所说:“我也会有用处的,我也感到自己生存的理由,只是要怎么做,我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对哪一方面有用?”是上帝给予他天才式的思想和智慧。由于以前对绘画的了解和热爱,他的脑海中时刻流传着对绘画的热望,这种急切的愿望正在超越其他一切感觉,而即将奔涌出来。“经过了’这些虚度的岁月,我终于发现了自己!我将成为一个艺术家。我一定要成为艺术家。那就是我做不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原因,因为我不是那料,现在我已经抓住了永远不可能失败的东西。”梵高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绘画生涯。

初涉画坛之前,梵高通读了狄更斯、斯托、雨果、莎士比亚和米什莱等大师的文学著作。接触和鉴赏过包括夏尔·得格鲁、伦勃朗、吕斯代尔、巴比松和海牙画派等大师的艺术作品,并以米勒和伦勃朗等大师为导师,精心临摹了自己喜欢的大量作品。一开始梵高就显示出对绘画惊人的敏锐力和感悟力。在寻求自己绘画的艺术道路上。梵高先到布鲁塞尔学习透视学和解剖学,然后在法国的埃顿、海牙、纽南和安特卫普辗转学画。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农民肖像画和风景画。作品大都以灰暗的色彩表达了画家内心的苦闷孤独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怜悯。

梵高并不满足于现有的艺术创作状况,而后他来到巴黎。期间,在弟弟提奥的引荐下,梵高结识了许多印象派画家,并得到毕沙罗的赏识和指教。他尝试着学习运用明亮的色彩,于是,其艺术作品也逐渐明亮起来,并通过技法、运用点状的笔触和单纯的色彩,将其对艺术的满腔热情表达出来。此时,梵高总是处于创作的狂热之中,他的艺术风格也因此独树一帜,并成为后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日本的“浮士绘”出现在他的眼前,这些独具特色的东方艺术因为其色彩鲜明、线条简明而又富有表现力打动并唤起了梵高的共鸣。他吸收其精华,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加以实践,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更具特色。这种博采众长、使东西方绘画技法集于一身的做法,致使梵高的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并超越了欧美同时代许多优秀的大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后,拥有印象派灿烂色彩和东方艺术简洁线条的梵高,内心蕴藏着一股强烈的情感需要倾泻。他已不满

足于巴黎的阴郁,他向往着更加光明的地方,因为他心中有着十倍于太阳的热情,急需一团烈火来加以引发。于是他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小镇,这里到处辉煌,梵高的天分和激情完全得到了表露。他曾如此白问:“我的体内存在着某种东西,那是什么呢?”现在,那个莫名的东西形成一股不可遏止的力量爆发出来。他以惊人的勤奋不间断地进行创作,阳光让他兴奋,他用艺术描绘着象征热情、光明和生命、富有金黄色彩的太阳,描绘着阳光下的田野,描绘着田野周围生活的农民。热烈的太阳神给了梵高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高涨的创作欲望驱使梵高投入近乎疯狂的工作之中。期间,他大胆创新,大量运用红、黄、蓝等原色。尤其喜欢用红色、黄色及柠檬黄和橘黄。他认为。这种红、黄原色产生的强烈效果会给受苦难的人以希望,也会给自己以慰藉。他的作品色彩炫耀,笔触激情有力,一笔一画之中运载着奔涌不息的情感激流。粗犷、豪放、充满动感,紧张、强烈而富节奏。这些伟大的作品传递着梵高满腔激情,表现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躁动又孤寂的内心情绪。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竟然完成了200余幅油画和许多素描作品,他的绘画技法臻于成熟。

但是。他那不修边幅的艺术家外表、忧郁孤僻的内心及其意气冲动与暴戾的性格使得人们害怕他、讨厌他,甚至有人把他当作疯子。而他却以高度的绘画热情忍耐着人们对他的误解、敌视甚至驱赶,终于在一次割耳事件后,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忍受着内心不被人理解的巨大痛苦和身体的极度折磨,而他体内燃烧的绘画激情却从没有停歇。这时的梵高开始按照自己内心的感受来作画,激越而狂放。作品还使用了一些旋转、扭曲的线条,扭曲的笔触向上升腾着,画面给人一种流动感,并体现着、充满着力的搏斗。这正是梵高内心所追求且意欲所反映的深刻的思想意境。这种境界体现着梵高桀骜不驯、不屈于命运、积极向上且与命运抗争的人格与精神。但是。梵高还是没有战胜精神分裂抑或是癫痫的巨大创伤,他还是向自己扣动了扳机……。倒下的36个小时后,一个幽灵飘向了极乐世界。半年后。他的弟弟也辞别于世,他们生前永不分离,死后仍旧魂魄不离。

三、不朽的艺术价值

我们很难相信一个人会把自己全部的生命都倾注于艺术创作中,但是面对梵高绘画艺术的真实感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力的追求及对苦难民众不屈于命运的关切之情,我们会为之一震。因为这种面对社会丑恶、腐朽而表现出的不屈的精神将鼓舞后来者在艺术长河中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论及个人,梵高无疑是不幸的,他单纯的理想主义信念,痛苦的疾病折磨,孤僻、直率、执着而神经质的性格使他难以融入当时的社会,并与人为善相处。也许正是这种性格缺陷成就了梵高的不朽。他以广博的文学修养,宽厚的人文情怀,博大的同情心,悲悯的基督精神,火热的创作激情,独特的绘画技巧,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燃烧在绘画艺术中,形成了他得以不朽的艺术生命。

梵高的不朽来自于他高度自觉的自然观绘画思想。早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返回自然”的自然观思想。自然观思想认为,艺术家只有投身自然。才能创作出美的作品,诠释美的生活。凡高的艺术创作深受自然观思想的影响,他以宗教徒般的虔诚走进自然,诠释人生。他以其孤寂的生活和楚苦的精神世界为创作背景,运用绘画的艺术形式表达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化的自然世界。凡高描绘出的自然世界不是纯粹的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它是内化于人的“人化自然”。他通过绘画艺术将自身的内在心灵与其所处的社会联系起来,正如梵高所说:“在见到诸多自然事物时,如当看到一片树木时,我都能看到自然的表情,甚至感受到他们的心灵。我甚至奢望能够在那里找到某种斗争的方式。”于是,作为

一名艺术者,梵高一直在努力寻求人生意义与自然的本质之关系,他说:“一名社会劳动者形象,一片沙滩、天空与海洋,一块犁地上的犁沟等,都理应成为艺术描绘的对象。将这些自然物描述出来都是不容易的,但由于他们都是生活之美的对象,一名艺术家终其一生从事于表现这些自然物之美,确实是值得的。”因为反映自然之美是非常值得的,所以,梵高常处于一种精神极度亢奋的状态来进行他的艺术创造,正因为这种执着,梵高的艺术作品才真正反映出来自然的“生气与真诚”,打动了有灵性的艺术之人,并传于后世而永不退色。

梵高独立特行的创作精神与思辨意识也促成了其不朽的艺术生命。梵高也曾震撼于米勒、伦勃朗、德拉克罗瓦等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然而,他更多的是吸取其创作精华,注重自身情感的表达,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追求形式和心理的平衡。梵高绝不墨守成规地照搬传统和如实地描摹自然,他终其一生努力寻求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并最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样式。梵高反复强调,艺术创作要“尽情地表现自我而不是努力地表现眼前之物”。梵高的人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却用短暂的一生完成了作为一位杰出艺术家的独特的艺术创造图式。他用他的绘画作品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人生和人文情怀,震撼着后来的每一位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们。他的艺术作品在他去世近100年后成为了世人以天价竞购的对象,根本原因在于他悲悯的人文情怀及疯狂的艺术情怀,并由此带来的无穷的艺术价值。梵高及其艺术作品开启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并成为西方艺术史上“表现主义”的艺术先导。梵高的艺术“是献给未来的”,他不朽的艺术精神将在世界艺术史上永放光辉。

第三篇:艺术与人生读后感

艺术与人生的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首先明白的一点是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人生有如一片浩瀚的海洋。在这片海洋中,人类一代又一代,从生老到病死,演绎着人生的壮烈与悲惨、崇高与卑微、平凡与伟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有随意人生,有热烈人生,有浪漫人生,也有闲适人生,等等。唯一不变的是,从遥远的蒙昧时代开始,人们就在不断地寻觅,寻觅一种精神的最终归宿,一个精神的“家园”。用巴黎嫩诗人纪伯伦的话来说,就是“寻觅心灵世界的芳草地”。最终,这归宿,这“家园”,这“芳草地”找到了——它,就是美。有一首歌唱得好:“我们为了寻求美,排成一条队,为了理想和青春,把美来追寻。”康德曾断言:“美创造了人”马克思也说:“人是按美的规律来造型的。”一切美都集中体现出人的美,只有人才有理想,也才有理想的美。对美的情趣、境界的追求和体验,最能体现人们对人生意义追求的智慧和境界。人也只有在美的追求中才能把自己的灵性自由地呈现出来,使我们的世界笼罩上一个虔诚的、富于柔情的、充满韵味的光环。因此,一切热爱生活的人,几乎都把世界和人生看作是美的化身;而人生其实就是一个美的获得、充实和享受的过程。因为有了美,人生才有了情趣,生活才有了意义,精神才有了归宿,大地和宇宙才有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冲动和无限激情。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不同于自在的自然物,人有崇高的心灵和自由的理性,人要在艺术中寻求自己的理想,要在对象中寻求自己的存在。他写道: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是人的崇高心灵和自由理性的必然表现,是人类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需要,更是因为人类不满足于现实的审美和美的现实,进而追求理想的审美和美的理想。艺术是人类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导师,它引导我们追求生存的超越,并由审美愉悦中的心灵逍遥实现心灵的完美塑造,让尘俗之心找到一个可以安居的“诗意的家园”,这就是艺术的最高目的。艺术的意义正在于建立和创造人的自由精神,它在实质上构成了最理想的审美和最高的美。艺术建立的审美理想就是我们人类建立的审美理想;艺术的使命在于丰富人生,这是艺术的终极价值以及终极祈向。

总之,艺术与人生相伴相随,它是人生哲理的形象表达,是人生的审美显现,是生活的审美表现,是心灵的诗意居所,蕴含着人对真善美的诚挚追求。人类创造艺术,艺术升华人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明白了艺术与人生的内在联系,这本书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观。

艺术源于人类的天性。艺术的心灵是一种博大、开朗而又能容纳一切的心灵。让我们暂时放下世俗的事务,开始一段艺术之旅,让心灵作一番“逍遥游”!

第四篇:哲学与人生感想

与上帝合一

——上帝在一切之中,一切在上帝之中。一切都来自上帝,又都回归上帝

在听完刘老师关于埃克哈特的神秘主义后,感受良多,作为神秘主义运动中最伟大的多米尼克教师,查过百度百科对神秘主义的解释一般是'通过从外部世界返回到内心,在静观、沉思或者迷狂的心理状态中与神或者某种最高原则结合,或者消融在它之中。艾克哈特的神秘主义告诉了我们智慧与思辨,带领我们进行一种本来意义上的真正的经历,亦或哲人的心路历程或思想之旅。神秘主义并不像怀疑主义那样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它主张闭上肉体的眼睛,同时却主张睁开灵魂的眼睛,使灵魂的眼睛不受现象世界的熙熙攘攘所干扰,从而返回自我。他要求我们遁世和遁我,在心灵的静观中达到真理、智慧。

在十一、十二世纪以后,西欧城市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深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我们知道由于当时正统的基督教义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新兴的阶级也就把自己的要求首先表现在宗教观点上。艾克哈特是最早系统地对正统基督教义提出异议的人,他的著作《德语布道集》一书可以看到,在这个意义上,他可以算是西方宗教改革的先驱者。

通过遁世而消灭自我,把自己消失在,融入到上帝的怀抱,从而获得新生,是上帝在灵魂中诞生。艾克哈特哲学的最高理想就是灵魂返回到自己的原型,返回到上帝,与上帝合一。灵魂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摆脱一切被创造的东西包括世间万物以及自己的肉体,在内心的最深处,达到自己的原型。

首先,隐遁是彻底的遗忘,无论对象是造物还是他们在精神中引起的印象。必须把外在物质与创造的事物一起遗忘,我们必须对世间万物不报念想,它们只是作为一种表象而存在,一种对人内心的外在诱惑,是阻止人们接触上帝的巨大阻碍,它们让人享受肉体的愉悦,却忽略了灵魂的自我提升。艾克哈特说“如果灵魂要观看神,他就不可盯住时间中的事物;因为只要灵魂自觉到时间、或者空间、或者此类事物的任何一种表象,他就绝不能认识神。”

艾克哈特认为所谓“神”在于人的内心深处,无法描述,无法言传,只有达到忘物与忘我,灵魂深处的根基即灵魂之光,灵魂的火星才能展现出来

其次,实现与神合一必须遁我,即告别自我,把自我束缚解放,无欲无念,消除一切杂念,从而达到纯粹的内心世界。人要想追随神,就必须放弃任何追求,哪怕是最高贵理想的追求。我们知道此路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放弃之后一无所有,我们将面临彻底的虚无,一切的想法与行为都毫无目的和动力来源。作为旁观者,我们对神和上帝,只是一种笼统而模糊的认识。我们可以对圣经故事发些感慨,也能对基督徒的表现作出评价。但这种感慨和评价,基本上是出于我们自已的立场,说的是自己的话、教益也基本上是自己的了。但在一个基督徒的眼里,同样的故事、同样的表现,却是意义完全不同的。虔诚的基督徒知道只有在彻底的消灭自我中,灵魂与神才能合一,上帝才能进入自我灵魂的深处,才能直接与上帝接触。

再次,根据艾克哈特的思想隐遁是放弃一切概念认识。艾克哈特认为:没有任何概念认识--无论是关于造物的,还是关于自己本身的,还是关于神的--能够把人引向与神的神秘契合,这种契合处在一个完全超概念的领域。灵魂要想达到神,甚至要完全失去自身。我们知道无论是概念还是认识,都是基于物体本身,都依托于物体之上,当人们不能放弃这一切的概念认识时候,他们就会思考其来源出处,这时人便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不再是内心纯粹的自我,按照艾克哈特的说法人们便不能通过灵魂的火花即心灵之光与上帝接触

最后,人们还必须放弃神的任何特殊的表象,放弃神的任何概念。他在《德语布道集》中说:“只要灵魂还有一个神,还认识一个神,还有一个神的概念,他就离神还远着呢。...因为如果神被称之为神,这就是出自造物的意志。只有当灵魂成为一个造物时,他才会有一个神。他重新失去自己的造物性质,神才在自身中依然是其所是。灵魂向神表明的最大荣耀就是,他沉浸在自身之中,从神解脱。”我的理解是这个观点与上一个几乎相似,但也在概念范围内有所超越,这也从另一方面认为上帝即神是一个自身客观存在的精神实体,依托于这个精神实体上的“神”这个概念应该被追求与上帝接触的人们所放弃。

不过我仍对艾克哈特的观点有所疑惑,在我看来他已经肯定了上帝的实体存在,要求人们遁隐,忘却一切概念包括上帝,在内心深处与上帝接触,可当人们忘却“上帝”,抛弃一切,他们的灵魂与上帝接触的意义又是什么?艾克哈特认为,灵魂的最高职责是认识,认识包括能力,理性,意志。当人们遁隐后,灵魂的职责又在何处体现?一切都被放弃,它所认识的对象是什么?它的能力,理性和意志又为什么没有被放弃?所谓的纯粹灵魂应该连最高职责这种概念都没有,但艾克哈特却给予它如此概念,难道不是自相矛盾么?

艾克哈特的神秘主义注重人们的内心信仰,轻视外在的善功,推崇意志,却贬低理性,他忽视了人的主观作用,外在的客观行为也有可能推动人们与上帝接触。

第五篇:《伦理学与人生》感想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11级电子商务1班 姓名:梅梁

人生很深奥,关于人生每个人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我也一样,总是试图寻找人生的真谛,所以我对哲学类的知识也比较感兴趣,于是就选了《伦理学与人生》这门课。

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不过,对我而言“高尚”倒是谈不上,感想还是有些的。

那什么是伦理呢?字典上解释是这样的:“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如:“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又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忠、孝、悌、忍、信为处理人伦的规则。从学术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

中国古代的伟大先哲们提出的一些伦理观点,在当代仍有广阔的现实意义,儒家传统伦理中独特而丰富的心性美德伦理,先秦儒家所倡导的以义取利价值观;以及儒家一贯坚持的修身养性.智德双修的人生哲学;等等,都是值得现代人类珍重的个人美德滋养源泉。当然了像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思想在当代还是要不得的 伦理道德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都需要有三种生活即: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循“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在职业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只有把三种道德观做好,我们才能在这三种生活中幸福美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纠结于德与法之间,到不如实行礼法结合——德法并治的模式,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德治则来自中国传统法文化,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潮流。当我们执着于法律的继承于移植、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时候,请让我们把视角拉到社会调控这个高度上来。我们会顿时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发现西方的法治精神对我们进行征服的时候,传统的德治精神正在历史深处遥遥呼唤。应该指出的是,西方的法治,尽管并不排斥道德,但无疑在宣扬法律至上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道德,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机与道德沦丧就是明证;传统的德治却是主张德主刑辅,法是德的附庸,贬抑了法的作用,也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对二者都要加以扬弃和改造,抽取各自的合理内核,进行结构重组,建立全新的德法并治的二元制法体制。

最重要的是《伦理学与人生》课让我明白了人生追求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幸福,那幸福又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其实幸福就是一种心情一种感受一种体验,就是一种能够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我想,幸福应该就是一盏照亮回家的路灯,让人在黑夜中感到亮堂感到温暖……

下载艺术与人生——关于花鼓戏的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与人生——关于花鼓戏的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艺术的作文:艺术与人生

    关于艺术的作文:艺术与人生 幼时的我只是一个在海边拍浪逐沙的孩子,大海未曾赋予我文学的天分,缪斯未曾用她的手抚摸过我。长大后,我离开故乡的海。在城里的一家书店里,我第一次......

    物理与艺术学习感想

    物理与艺术学习感想 姓名:周灿 班级:0110109 学号:011010915 在写自己对物理与艺术的学习感想的时候,还是先谈谈自己选这门课的初衷吧。当初选报选修课的时候,当我看到《物理与......

    艺术与文化上课感想

    艺术与文化 我们熟悉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人类社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艺术,在每个艺术的背后又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艺术以含蓄为主要特征,于是当郎世宁将西......

    宁乡花鼓戏的历史与现状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

    语文与人生之感想

    语文与人生之感想 主讲的苏立康教授,她老人家既是一位谦逊平和的长者,又是一位文雅博学的智者。聆听了她的讲座,真令我如醍醐灌顶。在视频中,只听得她老人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

    学术与人生导航感想

    感悟与收获 在本学期开设了一门新的选修课,学院请了十来位老师为我们进行讲座,每堂课黑板上都有一样大而醒目的标题“学术与人生导航”,在这十来位老师中,他们或谈学术,或谈人生,......

    艺术与人生作文(精选多篇)

    艺术与人生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

    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 王光慧文在我刚刚接触书画传统艺术的时候,曾经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向他请教艺术的真谛。 老艺术家并没有说出什么高深的理论,给我们讲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