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惠民县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实行培训学分制
惠民县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
推行教育培训学分制
为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今年以来,惠民县采取学分制形式,组织全县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有计划地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
设置培训课程。结合农村发展和农村干部实际情况,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涉农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常识、农村实用技术等为培训主题,制定《农村干部必备知识培训目录》。同时,根据《培训目录》设置相关的培训课程,筛选培训教材,并根据课程的重要性不同,对每门课程设定不同的学分。目前,《培训目录》中已设置相关培训课程50多门,筛选培训教材120余种。
明确培训方法。学分制培训主要侧重于农村“两委”班子成员,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基地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进行,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县农广校以及乡镇党委分头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党员干部参加培训情况实行一人一档,并进行学分累计,要求每期培训村主职干部不低于30学分、“两委”班子其他成员不低于20学分,每年培训村主职干部不低于120学分、“两委”班子其他成员不低于80学分。
注重结果使用。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方负责对所培训的每项内容采取笔试、答辩、现场操作或撰写体会等形式对学员进行考试。考试结束后根据参训人员的考试成绩、考勤情况等综合确定培训等次,合格的给予相应学分;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及格的给予学分,仍未及格的,不给予学分。村干部培训学分累计情况每年进行一汇总,并将所得学分情况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确定薪酬等次、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学分制培训实施以来,已累计培训村干部1050余人次,培训合格率达96%以上,有效提升了全县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二篇:干部教育培训实行“学分制”的思考
[工作研究]
干部教育培训实行“学分制”的思考
刘旭辉
我党早在延安时期,就非常重视干部的教育培训,中共中央从1938年10月起到1942年2月就领导和开展了一场深入持久的干部学习运动,始终将学习放在首位。为了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延安时期创办了中央党校等30余所干部学校,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到许多学校讲课。规定在职干部每天保证2小时的学习时间,同时把干部的学习情况作为干部鉴定的一项主要内容。从而,确立了干部重视学习的理念,养成了干部学习的习惯,为我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干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都做过重要指示,要求干部不间断地抓好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强调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 1 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可见,干部学习教育培训是干部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应当成为伴随干部成长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当今一些干部对学习教育培训认识不足,态度不端正,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借口工作忙、应酬多放松学习,把学习教育培训当作一种差事应付,遇到大的活动,整篇抄袭以应付笔记的检查。究其缘由,学习制度和考核工作存在问题。我认为,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实行“学分制”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
“学分制”就是给每位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在一个周期内规定一定的学分,并给每一门培训课程(项目)规定一定的分值,每年末以学分累积的方式来考核、评价培训效果的培训管理的机制。
学分制管理的对象一般是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中的干部。学分制的实施,是在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指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将规划分解到每一执行的同时,把学分制作为落实教育培训计划的一种手段,配套制定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学分制评分细则,考核办法。学分原则上按照参训学 时设置分值,每小时设为1学时,每天为6个学时,每1个学时记0.5个学分。对采用各种方式学习、接受每次组织培训、撰写调研报告、参加各种进修以及个人自学的时间、达到的学习效果设定一定的分值。干部通过参加组织调训、脱产培训、专题理论学习、跟班学习、在职学习、个人自学、进修、听讲座、讲党课、撰写理论学习体会文章、调查报告等等学习培训方式获得学分。学分由必修分、选修分和奖励分组成。必修学分一般占总学分的60%以上,通过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组织的组织调训、脱产培训、专题理论培训、各种考试等获得。选修学分一般占10%左右,在听讲座、在职自学、跟班学习等中获得。奖励学分一般占30%左右,主要指通过学习,撰写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后在各级报刊发表或获奖后获得奖励学分。
实施学分制,重点要严格管理学分。首先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按照计划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表》,对考核对象的各种学习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分值给予规定。根据考核表内容要求和评分细则、考核办法组织对各单位定期不定期 进行检查教育培训情况、认定干部学习教育培训所得学分、指导单位认真开展学习教育培训工作。其次,各单位和培训部门对干部根据不同的参学项目、学习情况详细记录。参加组织调训的由培训部门根据干部参训考勤、考试情况认定、记录学分并上报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参加系统或单位培训的,在培训前向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上报培训计划,培训后按照评分细则认定记录干部所得学分并上报学分;个人自学每季度将自学成果交单位领导按评分细则认定并记录上报学分。单位选派干部外出参加挂职培训的,根据学习培训成果由单位和主管部门共同认定记录学分。每季度或半年汇总上报主管部门,年底,主管部门对干部的学分累积情况给予公布通报。
每年累积的学分情况在干部评优考核中应用。学分制每5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150个学分。以30个学分为标准(其中必修学分为20分),达到30分以上为合格,29分以下为不合格。干部年累积学分在30分以上,给予表扬,取得各类评优资格。干部学分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单位考核人数 达不到90%或有三分之一的干部学分考核不合格的,领导班子不能被评为“政绩突出”等次。在干部提拔、使用中,把学分完成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条件,连续两年学分考核不合格的干部,不予提拔使用。
当然,实行学分制只是促进干部自觉学习的一种手段。让学分制发挥作用,重要的是有相应的措施来保证。首先,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成立干部学习教育培训机构,吸收有关部门参加,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要求,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部署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其次,逐年制定干部学习培训计划,指导干部学习、教育培训重点,给干部学习列出必学和选学的“菜单”,使每一名干部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一年的学习目标。第三,将干部教育培训学分考核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学分制考核与干部的考核、述职相结合起来,在考核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中,加上考核干部的“学”。干部在个人工作总结和述职中要体现当年完成学习培训情况,并接受干部群众的 监督,建立奖罚措施。
实行学分制管理办法,目的在于约束干部减少应酬、挤出时间开展学习,鼓励干部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由于学分制给每个干部规定了具体的学习时间和任务,把学习的软任务量化为硬指标。这样,对于干部的学习既有压力,又有目标,从而激发干部不间断学习的热情,促进干部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工作水平。
(作者单位: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党校)
第三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实行党务公开
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实行党务公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意见》共分五个部分,分别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重要意义,实行党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实行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保障制度和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在农村,有很多村干部对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到位,对推行党务公开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党务工作涉及党的机密,不便公开,也没有必要公开;有的认为,有政务公开就行了,党务公开不公开无所谓,甚至将党务和政务混为一体;有的认为,党务公开只是走形式,不必太认真,一些村干部嫌麻烦,有顾虑,不愿公开,甚至不敢公开。党务公开工作比较复杂,涉及内容比较宽泛,往往造成信息沟通不及时,协调配合不够,使得各村党总支推进党务公开的整体合力不能得到充分显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党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势头。实践中,较多是根据村干部的重视程度和已有的工作基础自觉地开展党务公开工
作。这些都需要纠正。
党务公开是一项复杂的、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推行党务公开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地把推行党务公开作为新形势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有益探索;作为深入贯彻党内监督条例,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必然要求;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积极预防腐败的重大举措。通过统一思想,形成齐心协力抓党务公开的良好局面。
各单位推进党务公开内容不尽相同,在具体工作上,主要是注重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范围、程序、时限、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不断建立和完善符合实际的党务公开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的实践中,一要规范公开形式。主要通过会议、简报和党内活动等形式,及时向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公开;适宜向社会公开的,主要采取广播、12582政务易平台、新闻媒体和党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开。二是规范公开程序。根据所公开内容的不同,严格区分事前公开、事中公开、事后公开等具体情况,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基本程序,确保党务公开有序进行。三是规范公开时限。依据公开事项的轻重缓急,将公开的时机、时段与公开内容相
联系。
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应对以下六个方面的党务工作情况进行公开:一是工作方面。主要包括党组建设和村党总支发展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等。二是思想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党支部学习计划及落实情况,党建主题活动安排,单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计划。三是组织建设方面。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工作职责,民主生活会和整改情况,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情况,党支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党组织选举情况,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等。四是作风建设方面。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情况,村干部述廉情况,村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和重大事项报告的情况,维护群众利益情况等。五是制度建设情况。党内规定的各项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情况等。六是村党总支根据实际情况或党员、群众认为有必要公开的不涉及党内秘密的党
内其他事项。
第四篇:我校实行学分制的总结与思考
我校实行学分制的总结与思考
合校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学分制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程,深入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和实践。我校2004年开始实行学分制。近两年来,我们不断总结学分制实施情况,及时分析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学分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我就个人的一点体会和今后工作的思路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加强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对学分制的认识
1、让大家都明白推行学分制是尊重学习者个性与差异、保障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权利、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市场与企业多样化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的有力保证。
2、我们要加强对学校各级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学分制专题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方法,认真学习学分制的要求和具体做法,进一步理解实行学分制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3、认真总结试行学分制以来取得的经验,首先在学校内部进行交流,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多与同类学校及社会各界进行经验交流,使学校全体教师理解和接受学分制,使更多的学生、家长、企业认可和支持学分制,便于我校更全面更彻底地推行学分制。
二、进一步完善实行学分制的软硬件条件
1、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技能水平
积极培养和发展骨干教师,鼓励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尽快提高自己,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教育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定期举行教师和学生的技能竞赛,以比赛的形式来激励所有人参加,并对获奖者给以一定的奖励。重新拿起专业建设委员会这个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的教师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2、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
实行学分制要有充足的硬件设施作为保障,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和设备不仅数量要增加,并且教学设施的多样性要求也提高了,今后希望学校继续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和改造,配备数量足够、规格各异的教室和专用学习室,重视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增加图书馆的藏书和音像资料数量,提高教学设施的利用率。对于设备的投入,要尽量减小盲目性,不能仅仅是专业部或则教师认为该怎样就去购买设备,而是应根据招就处提供的用人信息及技能要求,有目的地投入。我们要以已有的就业去向为基石,寻求对学生有更高要求的、技能要求明确的优质岗位群,使我们在添置设备的时候有目的性。
3、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系统,使之更能适应我校的学分制建设
完善的学籍管理系统是在学分制下,规范学籍管理的重要工具。而我们的学籍管理系统给我的感觉是“学籍管理系统是个筐,乱七八糟往里装”,我们指望把学校与学生有关的一切管理都融合到学籍管理系统中去。这样的话学籍管理软件其实该换个名字,换为学校管理系统,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以目前的设备设施、相关人员对软件的熟悉程度、各处室协调配合程度来看,此软件的全面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无须去苛求软件的通用性和完善性,软件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要让软件去适应人实现起来困难,但是人去适应软件应该容易办到。我的想法是,各处室、部门自己去研究那软件的功能,利用其中的模块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不必去兼顾其他部门的需求。当然,在此运作过程中,教学处应该根据省教厅和学校的学籍资料要求,制定一个与网络通信中的通信协议类似的规范,让大家都按照那规范去使用学籍管理软件。对所有处室完全开放的数据就是学生的姓名和与之唯一对应的学号,各部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好自己部门的数据,这样建立起来的数据,最终是可以用计算机快速查询和处理的。当然,教学处应经常组织培训,对不熟悉计算机的处室提供技术帮助。
三、深化课程改革,将学分制与课程改革紧密集合起来
1、调整课程计划设置方式,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
我们要分层次地进行教学目标设置,按照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和学分。文化基础课要体现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目的,重点要放在社会大量需要的技能培养上面。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专业部预先制定好教学计划,按照每门课程的周课时来折算学分,然后根据学生的专业意向择将学生装到计划中去。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的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就是一种固定类型和固定大小的鞋,所有的学生都去穿同样的鞋。作为专业部的教学主任,在课程计划设置过程中我是彻底的失败者,即使表面上看起来不是失败者,也是滑稽可笑的。在这方面,我就好像是学生的上帝,而学生是不需要我这样的上帝的,市场需求才应该是他们的上帝。我随时担心,学生毕业后,发现我按照个人感觉给他们设置的课程与市场完全脱节的话,会跑回来吐我口水。面对如此的境地,每天被关在办公室里,我无法做到自救,唯一可以拯救我的就是招就处,而“身体健康,身高多少以上,年龄多少以下”的企业需求信息是拯救不了我的,对课程设置也没有任何帮助。我需要招就处为我提供前面所说的优质岗位群以及这些岗位群的具体要求,为课程设置提供现实依据。
我前面打的穿同样鞋的比方,说穿了就是分层次教学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新生第一年不分专业,全都进行文化基础课程和基本素质课程教学,在此期间,班主任、职业辅导老师、专业部去了解各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将学生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在第二年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在同一堂课上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实现起来很困难,毕竟上课时间仅有四十分钟,而上面的做法是对班级进行分层次,要容易实现些。
2、优化专业课程模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增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结合,开发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结合紧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太赞成一味地降低要求,也反对在考核的时候用人文德育学分去替换相应的学历学分,这种替换很荒唐,对于过多学生不能及格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上面对班级分层次教学和分层次考核来实现。
3、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学生可自由的选择专业和选修课程。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前提。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其他个人因素,自主地选择专业、课程、修读方式、每学期修课门数、修读时间等,可以适当调整学习的内容、速度和方法。而我们现在的做法是,预先安排好了教学计划,而且法定的周课时33节占完了所有的授课时间,学生除了可以选择专业,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自主选择其他内容。
4、积极推行选师制度,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鼓励学生在选择课程的同时,也选择授课教师,引导和激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满足学生提高兴趣和提高效率的需要。在选择之前,我们甚至可以给一段时间让学生们去试听各教师的课。对于没有学生选自己的课的教师,应积极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专业部应给这类教师提供机会去赢得学生的信任。
5、开发校本课程,整合课程体系。
我们要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选择授课内容,按照教材上的章节讲,未必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应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在初期要求不一定要很高,比如一个受学生喜欢的教师的讲义,就可以是一本教材。
四、建立学分互认机制,使我们的学制更加灵活
1、积极推进区域内学分互认,使宜宾市范围内的类似专业或则类似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从而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合作。
2、承认学生已有的学习和职业实践经历,对中途转来的学生,我们可以把其前期学习折算成学分,可以把他之前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学分,甚至可以把学生出去打工,得到用人单位认可的工作经历也折算成学分。
3、强化我校职业培训学院的功能,我们可以向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在职工人开办培训班,为社会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取相应的学分,从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则毕业资格。
五、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1、要在招生注册、学籍管理、考试考核、学分认可、弹性学制、转专业、转学校、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毕业资格等方面,建立统一规范的实施制度,减少随意性。
2、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我们已经实施的绩点学分就是个很好的方式。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同时,应该考虑怎样去考核教师,因为在学分制情况下,组织完全一样的统一考试来评价是不适合的。
3、建立就业导师制度,用专门的老师根据社会需要及学生的条件和爱好,指导学生选择学习课程,减少选课的盲目性,同时指导学生树立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寻求教育局、物价局、财政局的支持,建立灵活多样的收费制度。
六、明确职责,进一步加强对推行学分制的领导与监控
学分制的全面实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哪个处室、哪个专业部就可以搞定的事情,需要所有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分工合作去实现。教学处应该统一协调,把任务分派下去,其他处室或则专业部应该无条件去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来推托。如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可以共同探讨,寻求解决方案。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相信我们会建立比较完善的,具有商职校特色的学分制。
计算机应用专业部 陈 忠
2006年10月30日
第五篇:2011年培训学分制实施方案
煤炭管理科2011年培训学分制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打造一流员工队伍,建立学习型企业长效机制,根据《石炭井焦煤公司员工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焦煤公司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全员“过关”培训为主线,以滚动递进螺旋式提升全员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行“学分制”培训管理,突出培训工作重点,找准培训工作的落脚点,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实现由以理论培训为主向实操技能为主的转变,为公司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培训原则
坚持学用结合、力求实效原则,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按需选学、有的放矢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三、培训对象
全体员工
四、培训课程设置
培训课程按培训内容分为职业素养、岗位业务知识及岗位技能、取证、最佳实践类等四类。
(一)职业素养类培训课程:
全体员工素养类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公共课
程;管理人员素养类培训课程主要有领导艺术、执行力、沟通力、团
队建设等;技术人员、操作员工和其他工作人员素养类课程主要有感
恩教育、责任意识、态度、人际交往等。
(二)岗位业务知识及技能类培训课程:
岗位业务知识及技能课程指为满足在岗员工岗位需求进行的基
本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实际操作训练以及岗位相关知识的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的课程。
1.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本专业涉
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技术人员培训课程主要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推广等。
3.操作员工培训课程有本岗位规章制度、安全操作标准、规程、危险源辨识和处置能力以及现场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4.其他工作人员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服务技能等。
(三)取证类培训课程:
取证类培训课程是为满足员工从事本专业(岗位)需求,必须参
加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而设置的培训课程。取证培训包括安全管
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师资格、学历、员工技术等级鉴定、特种作业
人员上岗资格等。
(四)最佳实践类培训课程:
最佳实践类培训课程是通过典型案例,总结推广企业内部科技发
展成果和管理经验,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一种最佳实践类课程,不同
专业人员设不同的案例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创新、岗位成才等案例。
五、培训学时、学分的确定
(一)根据员工岗位(职务)不同,每人每年必须接受不低于
30-80学时的培训。具体标准见《员工最低学时标准》。
(二)员工学时折算公式:1学分=10学时,1课时=1学时,不同形式的培训,学时设置不同。具体学分计算见附表2。
(三)员工获得学分的途径主要有参加自主学习考试、各类培训
班、讲座、报告、学术交流、远程教育、科内集中学习、非脱产学历
教育和参加各类涉及培训方面的竞赛活动等,员工外出培训按照结业
证书核定学分,员工也可凭发表论文、写学习心得体会等获得一定学
分。
(四)各类证明学分的材料经培训中心认定、审核后,进行学分
登记。
1.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学员培训学分证明材料主要包括培训实
施计划、绩效评估报告、培训签到表、培训考核成绩等。由基层单位
和相关科室提供,培训中心统一管理。
2.凡以个人名义参加的各类培训班,由培训中心进行折算学时,提交培训中心主任审核签字确认;证明材料由员工个人提供,证明材
料除个人培训笔记外,其它材料(或复印件)均由培训中心保管。
3.员工参加各类学历、进修或职业资格培训(含技师培训),凭
主办部门颁发的证书或成绩单,经培训中心核实,按课程折算学分,进行登记。
4.签订师带徝徒合同者,按签订的师徒合同标准进行考核,合格
者师徒各计相应的学分。
(五)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等由培训中心根据
获奖类别进行审核、折算,提交培训中心主任审核签字确认,同类奖
项若一学年多次获奖,可累计得分。
六、组织实施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学分制培训工作由煤炭管
理科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各班组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尤其是
各班组长、技术人员要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带头参培参学。
(二)员工要按照个人学习计划,除按时参加公司或本单位组织的培训外,根据个人工作实际需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按时完成规定学时或学分。
(三)加强督查,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建立健全学习管理制度,严格督查考核评比工作。对因故未按规定完成学习培训或未达到学习
培训学时学分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员工最低学时标准
培训学时、学分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