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作通论》读后感
《写作通论》阅读感想
(电力天然气管理站
李佳佳)
感谢党支部孙学政书记借我一本与写作有关的书籍,这本书叫《写作通论》是刘锡庆、朱金顺编著。如果写作爱好者能够从网上买一本,认真阅读这本书会受益很多。这本书是集合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写作知识的专门文献。捧着阅读这本书,就像置身于图书馆,其中几万本书中关于写作的内容,编者都写在这本书里。阅读起来,让人觉得津津有味。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本书中谈到,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就是要强化写作基本功的训练。通过注重积累材料,认真构思谋篇,事先拟制提纲,写后反复修改,确保文章水平的提高。读到这里给我启发很大,我想起许多专业作家修改作品好几十遍,虽然,我是业余爱好者,今后要修改5遍以上,确保文通句顺。
多阅读。书中说:“头脑里没有一、二百篇比较短小精粹,能够熟读成诵的名篇、名作,是不行的。鲁迅先生阅读百篇外国小说,巴金阅读二百来篇古文启蒙。”看得多了,就能领悟写作的要诀。这本书还举了阅读200本书以上的作家,不禁让人震撼。想想自己阅读书本比较少,今后要多阅读好书。
多写作。这本书里谈到要多阅读储备材料、多从人民的语言中积累材料,要合理的运用材料,然后写出好的作品。这本书中谈到有的记者为报道一个先进事迹,他积累了十几万字的材料,最后出来的作品就是不到1万字,这里讲究的是精选材料,以质求胜。这本书中提到鲁迅写了六百万字的作品、巴尔扎克创作一百部作品„„让人赞叹,这些作品里凝聚着这些作家的智慧和勤奋。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感觉到自己就像在一个庄园里采摘自己欣赏的果实,这里的果实是那么的让人开阔视野,这些果实就是知识。这本书让人觉得写作知识的宽广和博大,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们站在全球的角度。
第二篇:通论读后感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感
一、通论——颠覆古典理论思想旅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了解了凯恩斯其人,读完其《通论》之后,这句话一直徘徊在脑海中。凯恩斯出生于剑桥的书香门第,过人的天赋和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让他成为一个腹中有笔墨、胸中有抱负之人。他拥有一个灵光的头脑,在学校一直比同龄人表现得更为出色;他多才多艺,参加辩论,被选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剧团表演;他拥有一个独特的成长路径,先是学习数学,之后为政府工作,再到剑桥教书育人、研究深造,专攻经济学。
正是这些所有的特质使得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更是有常人难得的政治抱负之人,富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宏伟气魄。也正是有这样的抱负,使得他颠覆了古典理论任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希望从政府的视角上对经济作出积极的应变,来改善普天下人的生活。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可以很清楚地体会到这一点。
通论,乃贯通而论,既承接古典经济理论之精华,又颠覆古典经济理论之假设,凯恩斯在通论中将其自己的思想和古典经济理论融会贯通结合成一个创时代的凯恩斯主义。
《通论》开篇即概述通论的主要内容,篇幅不长,却言简意赅。短短两百多字中,凯恩斯提到“古典派的理论前提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可用,但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可用,它所假定的情况仅仅是可能的均衡点中的一点,而且古典理论所假定的特殊状况恰好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不相符,所以如果我们试图应用于现实,那结果会是误导的,甚至是灾难性的”,既承认了古典理论的经典,又推翻了古典理论从而为一个新的理论做出了铺垫。
古典理论是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的,在斯密提出了自由之手之后,追随其后的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价格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然而,古典理论却有严格苛刻的假设,要求工资等于边际劳动产品,工资效用等于劳动负效用,劳动的供求均衡是以“实际工资”为基础,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此,提高组织效率从而减少摩擦性失业,减少劳动的边际负效用从而减少自愿失业,提高工资品产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费工资品价格都可以提高就业量。以上是古典理论对就业的唯一的详尽解释。
然而,在就业方面,凯恩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通过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相交得到的,这种“有效需求”才意味着充分就业。而由于需求分为消费、投资和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投资并不会使总需求自动达到“有效需求”,甚至越富有的社会这种偏差越大,使得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不能实现成为常态,因此自由的手并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发挥效率作用,需有另一只手来将偏离常态的经济扶上正轨,使得人们免受经济偏离常态所带来的痛苦。
有时,附庸于传统是因为对传统并无深刻的认识,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来挑传统的毛病,真正敢于质疑经典的是那些绝对理解和掌握经典的人。虽然,凯恩斯从小受古典理论的熏陶,但这并不阻碍他向传统挑战,真实因为他对古典理论认识得透彻,理解得深刻,才能够列举古典理论之不足,提出具有建设性革命性的一个新的理论。
二、深入挖掘——解构与建构
解构是为了更好地建构。
通论写作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发现影响就业的因素,沿着这个思路,凯恩斯首先提出了有效需求的观点,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就业水平,至此,开始解构,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这三个方面分析决定有效需求从而决定就业的原因;进而,将流动性偏好分成了交易需求、投机需求、谨慎需求三个方面。在层层解构后,重新搭建起决定就业水平的一个框架,得出货币利息率在确定就业水平方面处于特殊地位。这一解一建,构成了通论的框架。
有效需求表现为收入的消费,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随之增加,而且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因此经常引起需求不足。这是造成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原因,为此,就需要增加社会投资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借此扩大就业量。有效需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消费物的需求和对投资物的需求,那么只要找到影响这两个方面需求的变动因素,就可以探寻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所在,凯恩斯将变动因素分解为三个:(1)边际消费倾向规律,(2)资本边际效率规律,(3)灵活偏好规律。消费对于消费物的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对投资物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
边际消费倾向。文中从第八章到第十章都围绕着边际消费倾向来分析,首先从客观因素分析了工资单位,收入和净收入见的差额,资本价值的以外变化、时间贴现率的变化、财政政策的变化人们对将来收入的期望等因素,最终总结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产量
和就业量。消费倾向小于1,且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倾向不断减小,即其导数小于0。在这个假设下,就业量就只能随投资量增加而增加,投资中真正影响就业的是“净投资”而非折旧。其次,分析了如同七宗罪一样的主管因素:谨慎、愿望、算计、改善、独立、管理、自豪与贪婪。然而主观因素相对于客观因素来说变化很小,因而在实际分析中,其重要性不如客观因素来得大。人们将所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储蓄,另一部分用于消费,因此,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反映了有效需求,从而直接影响着总支出;边际消费倾向亦能间接影响总支出,这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便是投资乘数理论。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是: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新增加的一定量的投资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收入与就业量数倍的增加,或导致数倍于投资量的GDP。这便是边际消费倾向对有效需求的作用。
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可以简化地理解成贴现率,它是使某项资本所带来的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资本供给价格的一个比率。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如同消费者的边际效益一样是逐渐递减的,投资的资本越多,资本边际效率就越小,反之,则资本边际效率就越高。人们会在众多的投资机会中进行选择,将投资从资本边际效率低的领域转移到资本边际效率高的领域,从而使所有的投资达到一个平衡,最终,所有的资本边际效率趋同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凯恩斯在通论中第十一章首次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既而在十二章中就决定资产之未来收益得因素进行讨论,总结出,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受利率牵动,趋同于利率。投资量之大小,乃定于利率与资本之边际效率表之关系,有一个当前投资量,即有一个资本之边际效率与之相应,利率的变动牵动着投资量的变动。而投资量的变化又影响着有效需求,因此,由利率变化引起的资本边际效率的的变化,将会间接导致有效需求的增减。如上便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对有效需求的影响。
流动性偏好。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愿望或动机。人们如果以货币以外的其他形式来持有财富,会带来收益。以债券形式持有,会有利息收入,以股票形式持有,会有股息或红利收入,以房产形式持有,会有租金收入等等。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储存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第一,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支出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日常支出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因此,出于交易动机所需的货币量是收入的函数。第二,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
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谨慎动机产生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这一部分所需的货币主要决定于人们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货币量和收入密切相关。因此,出于谨慎动机所需的货币量大致也是收入的函数。第三,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生利资产例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有利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人们持有货币可以随时抓住有利的投机机会,但是会损失利息。当利率较低时,持有货币所损失的利息就较少,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就大,反之则相反。因此出于投机动机对货币的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凯恩斯指出,在任一时刻,人们心中存在着某种“标准”的利率。假如现行利率高于人们心中的标准利率,那么他会预期利率将趋于下降。此时,他将预期债券价格上涨,买入债券。由此可以看出,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两者反方向变化,利率越高,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当利率极高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此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债券的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会将持有的货币量全部换成债券。反之,在利率极低例如2%时,人们预期利率不可能再低下去了,也就是债券未来的价格只会下跌,此时,人们必然卖出债券以持有货币,由此,货币当局在公开市场活动中收购债券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必然全部被公众作为货币保存在身边,所以凯恩斯称之为“流动性陷阱”,此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在利率降低到2%时变成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依据正是体现在这三个重要的影响因子上。当经济萧条时,政府通过政策的颁发来提高人们的消费或降低利率,从而鼓励人们消费和投资,以促进有效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凯恩斯引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为许多国家带来福音,为全人类留下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三、新理论的影响——美国与中国
凯恩斯平息了二十世纪初的一场惊涛骇浪。
凯恩斯思想源于英国,却平息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的一场惊涛骇浪。30 年代大危机发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新的经济理论,凯恩斯密切关注着大洋彼岸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及其经验。1934 年夏,凯恩斯访问美国,在接受罗斯福总统会见时,进一步强调了政府支出的作用,而罗斯福新政也推动了凯恩斯的理论研究。在罗斯福新
政实施3 年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从某种意义上说凯恩斯主义是凯恩斯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加以理论总结的产物。但是反过来凯恩斯主义也为新政所实施的诸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实际上,在1934 年在凯恩斯访问白宫,亲自向罗斯福介绍了他的经济思想后,凯恩斯主义就成为了指导后期新政的理论基础。罗斯福新政几乎全面实施了凯恩斯政策措施:用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消费,提高消费倾向,举债救济失业,修建大型公共工程,用货币政策调节利率甚至直接前期就已经存在,但是直到1936 年,罗斯福都把财政赤字看成是不光彩的政绩,曾力图消除他。但是随着凯恩斯主义的传入美国,凯恩斯主义对赤字财政的确认,是罗斯福认识到,财政赤字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于是再也不提消除财政赤字的事情。随后新政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后期新政的经济政策确实是以凯恩斯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美国大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传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他们对凯恩斯主义做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是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经济学。哈佛大学教授汉森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传播者,他在1933―1945 年期间还多次受聘为美国政府各部门顾问,曾对当时罗斯福总统新政进行策划和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战以后,美国主流经济学仍然是凯恩斯主义,不过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和战前30 年代大危机状态截然不同,各国为了恢复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生产能力,大量的资本投资和加速的科技革命,使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20年内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如何使意在应对经济萧条状态的凯恩斯主义能适应相对稳定繁荣的经济状态,就成为经济学家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美国,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就是在战后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在扩展凯恩斯主义和融合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而形成的。而且逐渐成为西方正统经济学,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他们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措施脱胎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即凯恩斯认为当市场经济无法实现充分就业所要求的总需求时,就应由国家对需求进行管理或调节,内容为通过财政政策,增加预算支出增加税收来刺激或压制总需求;同时辅之以货币政策,增发或减少货币量以影响利率及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他们在总需求分析方面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在总供给分析方面,短期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长期则采取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中国与凯恩斯亦有不解之缘。
在80年代以后,中国逐渐走向改革开放,慢慢地从计划体制重围中走出。然而,这次初涉浅滩让对市场经济毫无经验的中国尝尽了苦头。在80年代到90年代短短几年
间就出现了多次通货膨胀。1985年到1989年5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8.8%、6.0%、7.3%、18.5%、17.8%。自1993年物价狂起,到了199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食品类价格竟比上年同期上涨34.1%,1994年是物价涨幅最高的一年,达21.7%。
然而,对于市场经济毫无经验的中国来说,虽然之前的计划经济中一直是大政府小市场,但在凯恩斯思想领域还是一片空白,遇到通胀这样棘手的难题,中国束手无策。在几次急刹车带来了教训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学着像西方国家一样,通过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的软着陆,凯恩斯主义逐渐被引进指导国内的经济政策。在调控期间,存款利率一度长涨到 12%左右,五年期以上保值储蓄还可以得到12%左右的保值利息,也就是说长期存款的利率几乎达到25%,存一万元钱,年利息2500元,这种高利率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少见的。
虽然,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并不是依据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来设计的,虽然它更多地适用于西方国家的“富裕社会”,但作为一个指导思想,它弥补了中国在引进市场经济之后宏观调控方法的盲点,影响之巨大,不可置疑。
第三篇:民族学通论读后感
《民族学通论》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收获很大,我知道了有关名族的一系列东西。这本书对我的启迪很大,书里面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畅游在书海里。下面我就谈谈读了它的感受吧。
下面是我觉得书中比较精彩的部分,现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人类种族作为一种生物学上的奇观,原因决不在于它们之间的差异,而在于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整个地球生物史上,人类是唯一的一个分布范围遍布全球而没有在内部发生种系分化的物种。造成这种奇观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拥有文化。靠着文化,人类能够从赤道分布到南北两个极圈附近,生存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而保持着物种内部的一致性。这是任何一种别的高等生物无法做到的。总之,现代智人种自形成以来,一直就是个统一的物种。这个物种中的所有成员,在用双足直立行走,具有发达的大脑,能够创造各种文化事物,且能通过有性繁殖而生育出健康的子代等最基本的特点上是完全一致的。世界上任何种族类型的人都有自己的音节语言和全球各地遍布着各种混合的人种类型这两种现象即是明证。这也是我们一贯主张所有种族一律平等的科学基础。
第三节种族和民族上面的讨论更是深刻,我了解到种族作为一种生命科学现象,完全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的结果,其中本来不包含也不应包含任何社会文化意义。
读到这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探讨种族和民族的关系问题呢?换言之,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概念之间又有什么相
干呢?后来我才知道了,从纯粹科学的意义上讲,二者的确是互不相干、泾渭分明的。种族所涉及的是人类种群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关系,它主要是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对象;而民族所涉及的则是人类的社会文化群体(简称族群)与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主要是社会科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我们也可以把种族和民族看作是两套分类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人类这个统一体所作的划分;前者主要考虑生物学因素而不考虑文化因素,后者则主要考虑文化因素而不考虑生物学因素。因此,从理论上讲,一个种族或种族类型中包含了若干个民族,或者是一个民族中包含了几个种族或种族类型成员的现象都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前一种现象远较后一种现象为多。
就说这么多吧,总之,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受益颇丰,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而且把握住了机会阅读了这本书。
第四篇: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班别:经济1123班姓名:苏成炽学号:201211511317
一.作者简介: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约翰·梅纳斯·凯恩斯(1833~1946)。
凯恩斯,英国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一生对经济学作了巨大贡献,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西方经济学史上三部划时代的著作。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凯恩斯,1883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剑桥一个政治经济背景浓厚的家庭。(凯恩斯出生同年,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两位对现代经济学都有着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在生存的时间是如此的接近。)凯恩斯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第二名通过英国文官考试,入选印度事务所,后辞去事务所职务,回剑桥执教。一战爆发后应征入英国财政部,主管对外财务工作。1919年初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1944年7月率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世界银行的英国理事,1946年当上第一任世界银行总裁。另外,他也经营私有企业。
二.写作背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在1936年出版的,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正处于在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中恢复过程中。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史无前例的、被传统西方经济学家论证为不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濒临覆灭的边缘。经济危机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经济危机爆发期间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美国进入“大萧条”时代。
古典经济学派的市场自由理论遭到巨大挑战,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对古典经济
学理论的正确性提出质疑。首先站出来的是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无疑是在经济学界投下一枚导弹,掀起了一轮经济革命热潮,市场自由的时代已成为了历史,开始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时代。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在传统经济学统治下的市场自由的矛盾,即社会生产过剩及未达到充分就业问题。通过对就业、利息及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分析影响收入、储蓄及投资的因素,提出有效需求原理,如何促进社会达到充分就业。对古典经济学的某些理论提出批判及论证其错误的过程,创立宏观经济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一个转折点。
三.内容分析:
首先我要在这里说明一下,我对《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理解不深,甚至可以说我根本就看不懂,我对此书的理解大部分是根据译者在书前所写的《译者导读》和其它的一些文献对此书的论述而来,当然我自己肯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凯恩斯在书的原文序言中也明确指出“本书主要是为我的同行经济学者而撰写的”,而且按译者的话来说,很多经济学家在第一次看这本书都表示“看不懂”、“不能理解”。按我来说,此书说是著作其实更像是一本笔记。
本书共分为六编二十四章,第一篇主要批评古典经济学的两个假设前提的特殊性,并不符合现实的一般性;提出凯恩斯自己的“有效需求原则”。第二编定义收入、储蓄和投资,方便后面的论证。第三编研究消费倾向的两个因素:主观和客观,分析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的关系。第四编是关于投资诱导,另外还附着古典学派的一些关于利息率理论。第五编阐述了货币工资的改变、就业函数及物价的一些问题。第六编我没有怎么仔细看,大概内容应该是凯恩斯在写这本书时的一些涉及的一些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问题。
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在读这本书时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
1、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的批评
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前提——(1)、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2)、当就业数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数量时的边际效用。凯恩斯指出这两个假设前提的在现实的特殊性,在这两个假设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只符合现实中某些特殊情况。围绕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关系和它们对充分就业的影响,凯恩斯利用对现实劳动者就业情况的分析论证古典学派的假设前提
不符合现实。根据这两个假设得到的理论是有限制条件的,只能应用在现实的某些特殊情况。在古典学派假设前提下只有两种并且只能是两种失业范畴——“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因为只要现实符合第二个假设,得到的就只有这两种范畴),但在凯恩斯的分析研究下现实上还有一种失业——“非自愿”失业。根据这三种失业范畴,区别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区别,再结合凯恩斯后面的论证,就是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我觉得萨伊定律最大在的错误就是忽略了货币的性质,把货币看成只是一种作为交换的媒介,直接用市场产品来衡量劳动者所得的工资,无视了货币在市场流通中的作用及影响。就好像在萨伊定律支持者的眼中劳动者付出劳动,企业直接用所生产的产品来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此,按照萨伊定律,社会是不会发生生产过剩这种情况的,但它的确发生了。这个在普通人眼中明显是个谬论却被古典经济学家一直做为一个准则,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也许其中有我们不能理解的内涵吧。
凯恩斯在本书表面内容上看似乎是否定了萨伊定律,然而实际上只是为萨伊定律提供一个限制条件而已。正如译者在导读里说到“真正给予萨伊定律以彻底批判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萨伊把直接生产交换和商品流通看成是相同的事物,也就是说在萨伊的分析里社会上只存在物物交换,货币仅是作为交换的媒介。按照萨伊的论述,资本主义在这种物物交换的情况下是不可能造成经济危机的,然而事实证明了萨伊定律的错误。
2、本书中的收入、储蓄和投资的关系:
在本书的第六章,凯恩斯给收入重新定义:企业家的收入是他的在本期中被卖掉的制成品的卖价超过他的直接成本的部分,也就是说毛利润。计算收入的方法有两种:(1)与生产有关,计算从上期继承下来的设备的方法。(2)与消费有关,计算上期继承的设备价值的方法,即计算设备的折旧。设备有三种损失情况:非自愿损失、补充成本和意外损失。
然后由三种等价的国民收入公式(即:①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②国民收入=A-U=F+利润 ③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其中A:卖制成品所得U:使用者成本F:要素收入)推导论证,得到现今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储蓄=理论。“任何系列的定义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便能得到相同的结论”。译者
高鸿业在他编制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里也作了重要介绍。凯恩斯虽然根据定义论述证明消费等于投资,但如高鸿业及其引用汉森的《凯恩斯导读》“在撰写本书时,凯恩斯自己还未能把这一点彻底弄清楚”。
3、消费倾向:
根据前面七章所论述,凯恩斯得到初步的结论: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在第八、九章,凯恩斯分析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而求出总需求函数。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有:(1)、工资单位的改变;(2)、收入和净收入之间的差额的改变;
(3)、在计算净收入是没有计入的资本价值的意外变动;(4)、对时间折算的贴现率的改变,即现有物品和将来物品的交换比例的改变;(5)、财政政策的改变;
(6)、人们改变对其现在和将来的收入水平的差距的期望。
主观因素有:个人不把收入用之于消费的动机:谨慎、远虑、筹划、改善、独立、进取、骄傲和贪婪动机;对应的消费动机:享乐、短视、慷慨、失算、浮华和奢侈。组织进行储蓄的动机有进取动机、流动性动机、改善动机、财务上的谨慎动机。
在这两章有个理论颠覆了我以往对利息率对储蓄的影响。在凯恩斯的论述中,“利息率的改变对实际的储蓄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其影响的方向却与通常设想的相反”,利息率上升导致实际收入的下降,“储蓄和消费二者都要减少”。“只有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利息率测的上升才可能使我们进行更多的储蓄”。但是,“利率上升”引发“阻挠投资”导致“收入下降”最终“储蓄减少”。
四、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与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在我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我注意到凯恩斯批评的古典经济学某些观点时,一般指出有三个方面的错误,我在这里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古典经济学(按凯恩斯在本书的划分)的某些理论错误的原因:(1)假设前提在现实存在有限条件使结论的特殊化,即由其假设条件出发得到的结论在现实的应用是有限制的;(2)一些看起来似乎有道理(或经济学者公认是正确)的谬论;(3)某些西方经济学者为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而刻意而为,即一旦这个“谬论”更符合资本主义的生存。
前面两点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第三点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里也举有例子:在第三章有效需求的第三部分说到“可以忽略总需求函数的想法是李嘉图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李嘉图胜利的原因是“它(指李嘉图的学说)为资本主义家们的自由行动提供理论依据,使它能得到统治者背后的主要社会力量的支持”。
凯恩斯在提出他的就业理论时也不断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和庇古教授的《失业论》来比较,还用了两章附录来简单介绍他们的就业论,让读者更能理性分析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凯恩斯虽然大量地批评了古典经济学的错误之处,还提出的市场自由的弊端,倡导政府干预,创立宏观经济学,但是他是始终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立场,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资本主义的弊端。虽然在1929~1933年美国“大萧条”后,罗斯福应用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做法使得美国从低谷中有所回复,但后来的在70年代后,西方世界出现了滞胀,即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存,给由传统和凯恩斯理论结合而来的新古典综合派以沉重的打击。因为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但它的确发生了。
五、书的理论对中国的用处
虽然本书是立足于资本主义,而且是凯恩斯根据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写的,但其中有些理论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的。尤其是凯恩斯所倡导的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宏观经济调控和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凯恩斯用的论证方法和思维方式都可以作参考学习之用。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生产过剩以及无法达到充分就业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提倡刺激消费增长。正如他在第九章消费倾向:主观因素里所说的“我们越是有德行,越是致力于节约,我们国家和个人的财务越是坚持正统原则,那么,当利息率作出相对于资本边际效率的上升时,我们的收入会下降的越多”。而我们国家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提高效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才是正道。
六、总结
虽然此书不是写给我们这个层次的人看,我们还是属于经济学这门专业的初学者,这本书的许多理论我们都看不懂,而且翻译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流行的白话文,理解起来就更辛苦。但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如对传统的知识不能全盘照搬,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另外我也学到一些关于我的专业知识,例如:我原以为经济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分配资源,更大程度地利用资源,经济学就像是化学里的催化剂,并不参与反应却能提高效率。但现在我对其理解有了点改变,譬如凯恩斯在本书提到修建金字塔、教堂和发动战争(倒不是因为战争可以劫掠,而是因为战争可以创造军火需求)可以增加就业;他甚至真心建议政府把钞票埋下地下,再允许私人企业把它们挖出来以解决失业问题。这种看似非常“愚蠢”的是竟能解决失业问题,这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但是,凯恩斯一再强调,以上观点适用于一个“富裕的社会”,消费动力已经越过最高点开始下行的社会,投资动力已经不足的社会。所以我们对于凯恩斯理论还是保持一种借鉴的态度。
第五篇:管理学通论读后感
读《管理学通论》有感
辩论赛上经常讨论一个话题“企业是依靠管理者还是依靠底层工人”,当然了,答案不会偏向哪一方,对于资本家来说,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那就最好不过了,管理纳入企业板块在情理之中了。
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协调,因其工作内容的多样性,环境,过程的复杂性,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们的欲望无限性与人们所拥有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管理的功能就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更多的更高的目标。并且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在于能否实现效益和效率的共同追求。
管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他在一个组织中是扮演从事管理工作,履行四大职能的一个角色,他们拥有直接下属,负责指挥下属开展各项工作。这样,组织的存在是由于个人力量的薄弱,组织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实现个人力量无法实现的目标,并在分工中发挥个人特长。在协助中形成集体力量。由数据验证,在管理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履行四大职能中的每一项时间分布是迥异的,一般,高层次的管理者们用在组织,计划中的时间会多一点,而中层管理者时间花在组织,领导上,基层主要是领导。不合格的管理者不按如此分布,必然会导致组织工作的不协调。
管理者对员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或“目标导向,自我管理”的管理方式。但各有其理由。管理思想是人们对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总和。管理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各项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益,融会贯通各种管理思想,可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西方的发展进程来说,在非工业化时期并没有创业正式的管理思想体系或专门进行管理规律研究需求,主要以教会,政府,军队,家庭为管理手段。但新兴的工厂制度提出的管理问题不同于传统组织所碰到的管理问题。早期研究管理理论的人物代表有很多,第一位是罗伯特 欧文,他注重企业人力资源,以及企业人道主义。第二位是亚当 斯密,分工理论和“经济人”观点的提出人,第三位是查尔斯 巴贝奇,他是科学管理思想和定量管理思想的先驱者。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系统的管理开始萌芽。从经验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动管理思想,再到定量管理思想,最后权变管理思想。通过中西方的对比,发现我国古代还是比较注意人类心理和行为,并且运筹,决策,也毫不逊色。
管理理论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种新的管理思想不断涌现,其中最著名的是企业再造理论与学习型组织。进入二十一世纪,竞争加剧,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将引起管理规则的重构,知识管理的兴起和网络组织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