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类学西府曲子研究与意义(精选多篇)

时间:2021-04-22 16:5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人类学西府曲子研究与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人类学西府曲子研究与意义》。

第一篇:音乐人类学西府曲子研究与意义

音乐人类学西府曲子研究与意义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貌特征、类型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音乐人类学是指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学科的理论及方法对音乐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一观点由美国学者梅里亚姆提出。近年来,其内涵不断扩展和延伸,西方学术界又将这门学科的主流倾向定义为:“在地方性、区域性或全球性的背景中,研究音乐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另一方面,传统倾向仍然存在,即在相关的文化背景中研究音乐本体。”[1]因此,音乐人类学是把音乐学和人类学结合起来,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理念研究音乐文化。西府曲子,在当地又被称之为秦曲或清曲。作此名称,是因为西府曲子是陕西曲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行于陕西宝鸡、凤翔、岐山、眉县、扶风、千阳、麟游等西府区域。

一、西府曲子的演变和发展

西府曲子的起源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因此做出精确的判断是比较困难的,但因为宝鸡古称陈仓、雍城,是炎帝故里和青铜器之乡,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所以,宝鸡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诗经》里的《秦风?渭阳》中“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等,都与宝鸡地区有很密切的关系。根据“西府曲子之王”郑文显的祖父——清末举人郑筱斋的记录,西府曲子原来是秦穆公宫廷中的一种“宫曲词”,有两种形式:由乐工、词工演唱的“正宫调”和由歌童、舞女演唱的“小宫调”。曲子的正式形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经过长期的选择、加工和演变,它主要流行于城镇和集市间,经过民间艺人的广泛填词,在当时被称为“曲子词”。曲子词在流传演变的过程中,到北宋时期,受到民间说唱艺术的影响。到了元代、明代以及清代初期,民间曲艺和戏曲成为陕西西府地区最为活跃的曲种之一。在当地经常会有聚会交流技艺,一些艺术家不但收录曲目、积极编创大量曲目,还成立了“曲子研究会”,收集整理创编了西府曲子的常用形式:如《打枣杆》《卖杂货》《闹五更》等。曲子社发展到了高峰阶段,凡有庙会,就会有诸多的曲子班社相邀斗台,场面宏大热闹非凡。解放后,西府曲子的斗台形式成了一种民俗活动,不仅曲子社之间相互斗台,而且还与地方其他剧种争相斗台,比如秦腔等。在这种形式下,艺人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和艺术文化修养,同时也促进了地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发展。建国后,由于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西府曲子更加活跃,而且被搬上舞台,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府曲子萌芽于先秦,形成于汉唐,发展于宋元明,盛行于明清时期,在长期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其他各民间艺术形式,而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曲子戏”。

二、西府曲子的生态环境

宝鸡,古称陈仓,陈仓以古陈仓山(今名鸡峰山)而得名,又因鸡峰山有“晨宝鸡鸣”“鸡鸣之端”“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名为宝鸡,此名沿用至今。[2]一个地区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文化的形成机制和生态的维护机制密切相关。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其外部生态环境、内部文化环境和社会制度密不可分,文化都需要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获取生存的物质。环境选择就是一种文化选择,文化选择亦是一种环境选择。在许多人类学家看来,“文化是人类与环境互动的媒介,文化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没有文化、人类就无法从环境中获取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3]这也是文化人类学关注的重要内容。宝鸡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地理位置属于陕西、甘肃、宁夏、四川的结合地带,而西府地区,处在渭水流域,关中西部。宝鸡自古以来就属于雍州之城,在商代是岐周之地,后来成为周的都城。所以,宝鸡地区特有的地理、自然环境为其自身的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宝鸡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与宝鸡地区邻近的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这使得宝鸡地区社会环境比较安定,周边民族相处也比较和谐,这些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都对日后西府曲子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西府曲子的歌唱内容

传说西府曲子原来是秦穆公宫廷中的一种小曲,叫“宫曲词”。分“正宫调”“小宫调”两种。乐工、词工演唱正宫调;歌童、舞女演唱小宫调。后来因为秦宪公让一部分歌童、舞女还乡,所以小宫调流入了民间。经过不断的发展融合和演变,宫曲词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西府曲子。西府曲子作为民间戏曲演唱活动,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西府曲子座唱、社火曲子演唱、西府曲子戏。不同的民俗活动伴有不同的曲子表现形式,如在神社庙会、婚丧嫁娶、祝寿满月、驱邪还愿等民俗活动中是西府曲子座唱;春秋祈福活动、抢山神、闹元宵等大型民俗社火活动中是社火曲子演唱;而西府曲子戏以出演小型传统剧目和新编现代小戏为主,常见于各种晚会演出活动中。据调查,西府曲子的传统曲牌,目前有一百多支。根据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民间社会生活为题材,具有浓厚的世俗化气息,其代表曲目有《绣荷包》《姐儿思情》《放风筝》等,这些曲牌表现了普通人民的风俗世情;另一类以讲述古代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故事或表现帝王将相建功立业、征战杀伐故事为主,如《古城聚义》《秦琼观战》《伯牙捧琴》《醉骂禄山》等。综上,西府曲子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等特点,能够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所以,在当地民间有“不卑不亢、刚柔合宜、雅俗共赏”的赞誉。根据调查,现存的西府曲子有800多首,作为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西府曲子已被列入第一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西府曲子的社会功能

艺术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而又较为普遍的文化形式,其作为一种精神,不但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能通过审美创造活动使人们的精神获得愉悦,身心得到调节。无论是哪种民间音乐形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扎根于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切联系,西府曲子之所以能够传承到现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传唱满足了人民的心理诉求,是与关中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作为陕西关中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西府曲子与民间的其他音乐类别一样,具有群体娱乐的功能,在民间的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老人祝寿、新房搬迁以及庙会等民俗活动中,主家都要在家演唱好几天,这说明,西府曲子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功能。除此之外,农闲时,它也是农民们自娱自乐的好方法。在音乐人类学家、“功能主义之父”马林诺夫斯基看来,“文化根本是‘手段性现实’,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其所取的方式远胜于一切对于环境的直接作用。”功能主义者认为:“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所以,文化在满足人类的需求时,也创造了新的需要。”[4]

五、西府曲子的文化传承

西府曲子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现代性语境中的话题。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西府曲子这种传统文化也在遭遇现代化带来的挑战。在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经济和社会加快现代转型的过程中,西府曲子的传习地区宝鸡同样被纳入这样的总体进程之中。所以,西府曲子的传承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一)欣赏地点与接受心理变化。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西府曲子的接受心态、审美诉求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地区的一切音乐活动都与民俗活动有重大关系,西府人民的一切礼俗活动都离不开曲子,两者互相依存,沿着历史的长河生生不息。然而随着市场化和现代化,西府曲子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大众的欣赏口味也在一点点发生变化,很多人觉得民间曲艺太土太旧且不合时宜,缺乏时尚感,这使得许多民间曲子失去了观众,当然也就失去了很多传承的机会和土壤,所以西府曲子的民俗传统在逐渐消失。

(二)现代语境与审美体验转型。在传统意义上,西府曲子是一种自娱自足的民间艺术,在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它必然从封闭走向开放。他者视角和标准的介入,使其向内的审美正在走向开放,这无疑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为了应对挑战,这需要不断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并为我所用,为西府曲子的不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三)社会变化与传承选择。西府曲子传承的主体是歌师与民俗社,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传统社区的开放性,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使传承主体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化和音乐教育的功能需求又使传承走向学科化和体制化,这必然带来传承主体和传承模式的重新构建。因此,我们不但要保护当地的艺术作品,还要重视保持它与本区域的相互联系。总之,某种地域文化的形成、成熟和发展,看起来是一个线性递进过程,但它的成因远远不是如此简单。事实上,音乐文化形式不管如何繁复,它终只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如果我们无法深入地去理解它背后的地域文化所反映的深层含义,传承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民族民间艺术多通过听者的视听系统激发审美体验,在他者的视野中往往呈现的是一种浅表文化印象,我们更要把它置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下加以认知与分析。

因此,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不仅仅是某一族群或地域的事情,它关乎整个社会共同体的文化心灵。西府曲子作为陕西关中地区的民族民间艺术,这种特定文化的表征体系聚合了这一地区人们的意识观念与行为习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作为民间艺术的西府曲子是基于这一地区人们共同认知的一种精神与物质而创造的。另外,这些艺术化、抽象化的经验,又反过来成为新的艺术形式,从而对这一地区的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新的作用,如此绵延不断。西府曲子的曲调音乐,是关中地区的文化缩影,它的歌词,更是一座丰富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的知识宝库,是研究中西部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第二篇:研究金融危机的目的与意义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看到此次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那么,在我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劳动就业、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哪些影响,又会蕴含哪些机遇呢?

第一个层面,海外投资。一方面,危机发生后,海外资本市场出现暴跌,对我国较多海外投资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也不可忽视,一些项目可能面临着资产价格缩水、投资收益下降、投资回收期延长等一系列风险。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风暴使得海外许多股市大幅缩水,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历史低位;一些公司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一些国家大幅降低了外资进入门槛。这些都为我国相关企业、机构创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潜在机会。国际金融危机延续时间越长,破坏程度越大、经济恢复越慢,我国海外投资的潜在机会就会越多。

第二个层面,进出口贸易。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的目标地也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这次危机对我国进出口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将会带来冲击,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着资金回收困难、订单减少的风险。我国一般性贸易出口收入、贸易顺差、外汇收入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可能都会发生重要变化。

就我国进口而言,一些国家基于生产自救可能会出台一些有利于产品出口的政策,如降低出口关税、降低出口价格、放松技术封锁等。目前,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铜、铁矿石等价格大幅调整降低了我国进口相关商品的成本,这些都有利于相关商品的进口。我国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能力,扩大技术类、资源类、短缺类、价格优势类商品的进口。

第三个层面,金融证券保险业。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联动、汇率波动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对银行贷款业务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传导到其设置在我国的分支机构上来。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价波动及其对证券机构经营、业绩和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影响;股价波动对市场融资功能的影响及其对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影响。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波动对保险业经营及业绩的影响;资本市场波动对保险业投资收益的影响。

就影响程度而言,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业对外有所开放但尚不充分,这就决定了此次危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一方面,在国际金融、证券市场没有稳定之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单边行情。另一方面,影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仍是国内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今后我国仍会坚持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发展路径,但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会进一步加强。

第四个层面,房地产业。这次危机从源头上看是房地产市场危机。因此,由房地产市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我国几个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有可能面临一些海外投资客抛售房产、抽离资金的情况;其次,基于美国这次房地产市场危机的深刻教训,我国未来会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控制房地产虚假需求的扩大和价格的暴涨暴跌,以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金融业系统性风险。

第五个层面,旅游业。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受危机影响较深的国家,基于发展本国经济、增加就业的需要,可能会出台促进本国旅游业发展的举措,以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因此,我国居民出国旅游可能会更加便利,国内旅游业面临着旅游人数分流的潜在压力;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影响,海外入境的人数可能会明显减少,这对涉外旅游会产生较大影响。

第六个层面,劳动就业。此次危机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放缓,新增就业机会可能相对减少。因此,未来一定时期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二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失业金融从业人员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我国面临着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机遇,国内金融业也可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才竞争的态势。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人才竞争对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七个层面,经济增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会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基础、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同时,我国经济仍是投资推动型经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网、城市基础实施、新农村建设等领域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一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深而出现GDP增速下降较多时,我国投资型经济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八个层面,经济地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恢复经济的复杂程度、困难程度会比我国大得多。因此,在未来几年增速趋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总量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将会缩小,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将会上升。具体而言,一些大宗商品的定价可能会考虑“中国企业谈判因素”,而不是过去那种我国“需求什么”国际市场“炒什么”、“涨什么”的格局。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关心的理论热点问题不断涌现。捕捉和发现问题,分析和说明问题,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进而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本报从今天起在理论版开设“热点追踪”专栏,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采用研究综述等形式,反映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探索,以便读者了解相关研究的概貌和进展,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思想理论支撑。

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世界经济,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危机面前,我国经济理论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投入相关研究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贡献智慧。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经济形势,是经济理论界研究分析的热点课题。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经济形势作出了判断和分析,对如何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经济形势分析及走势研判

总体经济形势向好。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经济下滑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经济出现回升势头,但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仍处于困难时期。今年前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表明扩张性政策尚未完全抵消经济加速下滑的影响。也有专家认为,虽然经济增长的严峻局面得到缓解,但真正企稳回升、进入持续上升通道仍需时日。还有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触底企稳,但可能不是尖底而是平底,也就是经济发展将呈现U型走势,可能要经过两三年盘整后才能重回快速增长的通道。

外需增长不容乐观。有专家认为,我国稳定出口的政策措施效应开始显现,对外出口有望止跌企稳。也有专家认为,我国出口形势如何,关键要看外部市场何时回暖。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困难时期,发达国家今年还走不出危机,因而全年出口下降是必然的,但出口下降的幅度不会继续扩大。预计世界经济下半年降幅会有所缩小,我国出口负增长的幅度今年下半年将不断收窄。

内需开始启动。从投资需求看,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今年以来投资表现突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特别是新开工项目增长快,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牵引力。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土地开发完成之后,投资对工业及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会表现得更明显。从消费需求看,一般认为我国消费需求增长仍有很大潜力。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减慢,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将会使消费增速相应有所降低。但受税收减免、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刺激政策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等将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会得到部分释放。消费需求基本保持稳定。

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从产业结构看,低端工业增长减速,基础设施、服务业增长加速。高能耗行业增长减速,经济增长回暖与单位能耗下降并存。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在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整体工业回暖的作用在增强。

从区域结构看,以往主要依靠东部地区率先恢复的危机应对模式有所改变,中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从收入结构看,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有所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这有利于提高居民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

经济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及时果断地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着力调整内外需结构,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需求上,促成了经济总体形势的向好。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中央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效果已经显现。财政货币政策落实好于预期。货币信贷快速增长,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的迹象有所改观。有专家测算,如果不采取扩大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增值税转型、降低行政性收费、提高居民收入等一揽子经济政策,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仅有5%左右。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可拉动全年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以上。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增长率明显偏低。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降至6.1%,比上年同期低了4.5个百分点。这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就业压力上升。其重要原因在于需求面依赖外部经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而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低迷不振,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外贸前景不明,需要通过扩大内需予以弥补。

内需扩张仍然脆弱。投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投资高位运行的持续性需要关注,落实刺激经济的配套资金是目前地方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制造业投资仍低于正常年份,为满足出口需求而形成的生产能力完全转向内需的难度较大;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效果还不明显,民间投资增长动力不足。影响民间投资增长的原因主要有:投资者信心和能力不足;传统投资领域回报率低,而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新的投资热点;公共服务领域进入门槛过高,民间资本投资空间窄。消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就业率下降,居民收入增加受限;消费结构升级受阻。从房市看,当前房价依然较高,改善住房条件的潜在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充分释放。从车市看,短期难以出现跳跃式增长。除了住房和汽车,还没有出现新的消费热点。消费增长不足会制约民间投资跟进,也会加剧生产加工能力过剩的矛盾。

结构调整动力不强。主要是结构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不足,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被经济危机倒逼着进行结构调整。持续性而非周期性的结构调整,需要有制度性、体制性、机制性的安排。

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加剧。突出表现在:工业产品销售率持续下降,库存明显增加;企业效益大幅滑坡,尤其是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亏损十分严重;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无效货币投放风险加大。近几个月来,我国货币信贷高速增长,其中投机性或低效率货币投放的增加很可能加大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信贷投放的结构性问题对未来经济增长可能形成一定制约,包括: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改善不明显;居民信贷额度占比偏低;部分资金未流入实体经济,将降低信贷对企业生产活动的支持力度。

努力方向和着力点

专家学者认为,应密切跟踪、认真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把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稳定住,并着力形成支撑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稳固基础。

调控总量,增强活力。有专家认为,目前应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保持财政投资力度,继续减税。同时,重点做好政策的配套和细化。也有专家提出,随着最危急时刻的过去,应适当调整政策。就财政政策而言,应把更多的财政补贴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个人创业,用于扩大内需和开拓市场。就货币政策而言,应在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微调存贷款利率。要准确判断货币供给形势,增强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还有专家认为,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应转向进一步刺激消费和培育新的市场热点,转向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转向通过深化改革激发经济活力。有专家提出,如果经济复苏势头慢于预期,政府可以考虑在刺激民间投资、增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活力等方面出台新的刺激政策。随着经济下滑势头得到遏制,新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应着眼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注重促进企业进行增长方式和发展战略调整。

扩大内需,稳定外需。有专家认为,应进一步加大扩内需的政策力度。在扩张投资需求方面,投资管理的政策重点应从总量刺激转到结构调整上来,重点增加民生项目的投资;注重产业升级投资,既投资于硬资产,更投资于管理系统等软资产;在政府投资逐步落实的过程中,应注重实现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有机结合,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投资环境,激活社会投资。在扩张消费需求方面,一是振兴服务业,解决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二是继续鼓励汽车和住房消费,发挥汽车业和房地产业作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作用;三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不少专家对稳定外需进行了研究,提出应加大对出口的支持力度,包括:继续清理和取消不适应形势变化的限制出口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运用财政、信贷等多种手段,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出口;利用外贸发展基金支持企业出口,为企业克服贸易壁垒、扩大出口搞好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带动相关产品出口。

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专家学者认为,应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收入所占比重,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利于形成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动力。应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建立将部分国有企业红利转移至公共支出领域的机制。这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拉动消费,还有利于抑制国有企业的投资冲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增强经济活力。将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结构改革密切结合起来,避免“开闸放水”产生通胀压力而压缩信贷又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损

害的两难选择。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机制创新,提高金融体系效率,改变一方面银行存款非常多、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资金需求又得不到满足的局面。

调整结构,推进转型。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实现经济真正复苏和持续增长,最终要靠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转型。首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继续推动重化工业发展,并将发展新技术产业与发展重化工业结合起来。培育和支持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第三代移动通讯、生物技术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其次,推动企业转型。通过开展低成本并购,推进企业规模结构优化;促进企业进行组织创新、管理创新;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促进企业尽快实现从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化竞争、从多元化向归核化、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制胜的战略转型。

第三篇:城市化与生态研究意义

3、研究意义

“江城”武汉市位于两江交汇之地,也是“百湖之城”,是我国内陆腹地的中心城市。武汉市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状况,一直处于迅猛稳健的发展势头中。在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同时,由于统筹考虑的不尽充分,整体规划的一些不足,以及人们环境生态意识的薄弱,给城市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城市化发展的水环境效应更是值得引起相关行政部门和广大市民的注意。基于这一背景,本实验项目将对汉城市化进程与水环境协调效应发展进行深入全面调查研究,揭示城市化与水环境的时空耦合关系及系列水环境生态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方案举措。

本实验项目研究的理论价值和重大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通过对武汉市城市化发展历程及其与水环境效应的各项研究建立针对武汉市的城市化与水环境效应研究理论,弥补中西部城市化与水环境效应研究相对不足的现状。为中西部城市化发展和生态协调提供一个相对严谨科学的理论体系。

(2)经济方面通过分析水环境效应反向推导出城市化发展的系列问题,为以后武汉1+8城市圈比翼齐飞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促进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推动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

(3)生态方面则可以客观反映武汉城市化的水环境效应,并为武汉市建设生态和谐的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保护良性循环的水网生态区,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同时反映江河湖泊及湿地等对气候水文的积极影响。

(4)社会文化方面通过调查研究明确武汉生态水网对城市文明建设和水域景观欣赏等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水环境效应的逐步改善能对社会文化进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参考文献苏黎兰 《武汉市环境现状的研究与哲学思考》 科教文汇2006 06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目的与意义(定稿)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目的与意义

1.理论上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性格”,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的总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会产生以下面影响:通过企业文化的滋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同时能激发员工对社会的奉献精神。通过对员工灌输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员工感到自己不但在为企业工作,更重要的是在为社会的进步工作,从而产生参与感、自我实现感、高尚感,调动其工作和积极性。所以研究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很大的必要性。

2.实践中,对于企业文化本身的认识误区。对于企业文化,不少企业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大致体现在:把企业文化单纯地看成为企业的管理手段,局限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或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不是落实在企业FI常行为中。而事实上,企业文化体现为一种无形资源,就是塑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明确的价值指向、高尚道德境界的员工群体,是用以规范企业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为规则体系。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实际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在企业界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不能忽略了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将极大程度上的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实中,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人才成为了管理者的附庸、招聘环节把握不足、企业制度管理乏力等。这些现实问题也说明了课题的必要性。

第五篇: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目录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连接在农家乐和游客之间的一个网络服务平台,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个网络信息化的农家乐服务,游客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到某一区域的农家乐相关信息,例如农家乐的地址,农家乐特色,农家乐联系电话,联系人,农家乐最近相关活动,农家乐网址,农家乐相关留言等。其意义在于:

(一)、扩大了农家乐的宣传面,提高了农家乐的宣传力度,拓宽了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国家十二五纲要中指出的要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以往农家乐的发展比较被动,没有很好的宣传途径,大多是通过良好的口碑吸引游客,拓宽新游客的渠道基本为零。因此就很难扩展规模,增加收入。如果把农家乐的信息放在网络服务平台上,就能够通过网络做媒介,扩大宣传,吸引游客,更多的游客访问,游玩,必然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总值增长,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

下载音乐人类学西府曲子研究与意义(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人类学西府曲子研究与意义(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意义

    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意义一、研究对象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

    开题报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开题报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学术 2010-04-08 09:58:02 阅读127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确定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批准的选题计划。它......

    音乐与诗歌关系研究论文

    一、音乐对《诗经》、《楚辞》文体形式的影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风》、《雅》、《颂》三大部分。关于《风》、《雅》、《颂》如何分类,现存的先秦文献没......

    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与特征研究

    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与特征研究 摘 要: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分为传统民间剪纸与现代文人剪纸,据此分析了皖西民间剪纸艺术的剪(刻)与色彩表现形式;撕纸表现形式与文人剪纸形式。从题......

    小班化课题提出意义与研究价值(5篇)

    小班化课题提出意义与研究价值根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通知,我区申报了《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为了落实西岗区教育局《关于实施小班化教育......

    社会工作研究与评估的价值与意义[五篇]

    社会工作王兆伟 社会工作研究与评估的价值与意义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专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政府......

    大学音乐教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研究

    大学音乐教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研究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高......

    浅议“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与研究

    浅析“中体西用”思想 学生姓名:吴小赖学号:20095011218 学院: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马小帅职称:教授 【摘要】“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传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