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思考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难点】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知识点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91~9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由于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因此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中各成分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设未知量→写出
化学方程式
→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和已知量→列出
比例式、求解→对问题做出简明回答。
【教师点拨】
1.计算时要注意:(1)认真审题,分析题目涉及到什么反应,已知量和未知量分别是什么;(2)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正确列出反应中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质量比;(4)进行准确的数学运算;(5)要有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2.计算时的几点重要提示:(1)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2)化学方程式要书写正确;(3)相对分子质量写在对应物质的正下方,只写计算时要用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写在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下面;(4)列比例式时,单位要统一;(5)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都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已知量或未知量是不纯物质的质量,要将其转化为纯物质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其中,纯净物质量=不纯物质量×纯度=不纯物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
【跟进训练】
1.已知2A+3BC+6D,用足量的A和147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0
g
C和54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
A.214
B.112
C.107
D.71.3
2.在反应2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生成C的质量是
(B)
A.9.6
g
B.4
g
C.6.8
g
D.8.8
g
3.实验室加热分解4.9
g氯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4.9
g
x
= x=1.92
g
答:可以得到1.92
g氧气。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