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主阅读指导与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自主阅读指导与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陈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
一、被动的接受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课堂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角色将变为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将成为新一轮语文教改的主攻方向,培养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将日益显现。
按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说法,元认知是“以认知过程的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的活动”。简单说,所谓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认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这与我们古人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的意思有共通之处。
目前,国内外对元认知能力与阅读能力的相关实验研究,已取得许多阶段性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在整体上尚不够周延,但已让人看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改变目前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新的希望所在。本文试图运用元认知理论,对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中的作用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问题情境:唤起自主阅读的内驱力
阅读教学中,总有学生面对教材,或兴趣索然,或望课文而生畏,没有一点阅读探究的热情和冲动,这里可能有教材内容陈旧,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等诸多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我们的课堂长期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而机械的模式之中,养成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学生认为学语文就是把老师讲的记下来,然后原原本本搬到答案上,他们没有主动阅读探究的兴趣,也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甚至认为阅读就是做各种各样的题目。
要唤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内驱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指向,让学生的思维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活跃起来,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话来说,就是“课一开始,就要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入”方法。用短小的故事、名言警句、有趣的新闻、吸引人的多媒体等导入,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与气氛之中,可以诱发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兴趣,激起思维的“千层浪”。如教《七根火柴》一课,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在你负责讲解的展台上,有一件展品是“六根火柴”,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向观众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这一教学设计,其要素有二:一是假设一种情境,安排学生临时当一次讲解员,要以讲解员的口气复述课文,这样,学生在复述时,不仅要变换人称,还要在开头和结尾讲几句作为讲解员要讲的话,这是创造性的复述,比起简单重复故事情节的复述,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在火柴的数目上设置了悬念,课文题目是“七根火柴”,而展台上只有六根,少掉的一根哪里去了?这就促使学生去课文中找答案,从而调动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这是“问题情境驱动法”,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产生悬念般的问题期待和迫切的阅读动机。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仅增强了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还增强了阅读的指向性,克服凭兴趣出发的盲目性。最重要的是,在问题情境驱动下,学生即使碰到有一定难度的、不合自己口味的课文,也能坚持读下去。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在设置情境或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跳一下才能摘到果子”,难度要适中,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就会明确思维取向,从而适时调整自已的阅读思路,当学生经过自已的努力,达到成功的目标时,阅读的兴趣就被进一步激发起来了。
这一阶段的元认知策略主要指向面对新的阅读材料如何进行心理定向:(1)确立积极的学习心态,知道消极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排除干扰,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趣;(2)宏观把握阅读的目的、意义,即树立目标意识,了解阅读活动一般的程序、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并能意识到应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和自已的认知特点,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元认知策略和方法。如果发现自已某方面的“背景知识”不足,就要进行查漏补缺;如果发现目标过高或过低,就要适当调整。
二、认知策略:调控自主阅读的注意力
阅读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它是对文章信息进行加工、筛选、编码,使之与读者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信息相互联系和重新组织,不断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那么,在阅读时,如何对文章信息进行加工、筛选、编码呢?这是许多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的最大困惑。他们不知各种文体文章应该从何入手进行阅读,不知注意力该集中于文章的哪些部分。或读任何文章都从头至尾“字斟句酌”;或一目十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其筛选该文要点,问其为什么要这么写,不那么写,则大多茫然不知所答。
阅读认知策略,就是为了达到阅读认知的目的而尝试运用的一些阅读方式、方法。为了调控学生阅读的注意力。,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和阅读要求,编拟相对稳定的阅读程序或阅读要点,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规的阅读方法,以便在需要时灵活运用。
比如,读一篇课文的一般程序是:(1)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人物或主要观点),划出生字词,明确音、形、义,学会根据上下文确定词义(语境义、比喻义、引申义)。(2)细读:圈点摘要,提出问题(就文章中心、要点、结构、词句理解、揣摩等提问,不少于5个)(3)研读:边读边思考,看能否回答课后练习题和自已所提问题。
(4)赏读:找出文中认为写的好的地方反复读,读出情感,品出味道,说出佳处和感受。
记叙文的阅读要点有:六要素→写作顺序→选材→线索→中心。
说明文的阅读要点有:说明对象→事物→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议论文的阅读要点有:论点→论据→论证。
如果要归纳一篇文章的中心,可以(1)看题目;(2)看开头和结尾;(3)看抒情和议论部分;(4)分析主要人物性格;(5)综合各段段意;(6)分析文章写作背景;(7)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如果要揣摩某一关健词句,可以运用:(1)删留比较法:把关键词句删去与原文比较;体会被删词句为什么用的好;(2)换词比照法:用另外的词句替换,然后进行比较;(3)明确指代法:明确文中代词的具体指代对象;(4)语序易位法:把句子变换顺序,比较哪一种表达方式更好。(5)语境体味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品味词句含义。
„„
阅读的元认知能力,不仅要求掌握以上所说的各种阅读认知策略,还要知道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如何恰当地运用各种策略。一个具备元认知策略能力的学生,能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来选择认知策略,在阅读过程中,还能随时调控自己运用认知策略的情况,而这种能力,需要从感性到理性、从经验到知识的多次重复之后才能形成。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体的接受程度,适时指导他们调控自已的注意力,变换他们的阅读方式和方法,以适应不同的阅读要求。
三、启发提问:深化自主阅读的理解力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除了阅读目的不明、不知从何入手之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满足于浅层次,无法深入下去,这是阅读理解的最大障碍。当然,对文章理解的深浅程度,与一个人的阅历、知识水平、对生活的洞察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十几岁的中学生,对生活不大可能有多深刻的认识,但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也是人生的引路人,对人生的认识可以随着阅读理解的深入而提高。可以说,两者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
必须寻求一种使学生在阅读时能深入文本的有效途径。
启发式提问法(自我提问或学生之间互相提问)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启发、拓宽思路使阅读理解能进一步深入的一种有效的元认知策略。它的具体方法是学生在初读文章后,应向自已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或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文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如果不能回答某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提出一些相关的辅助性问题。如:过去是否学过同类文章?在内容、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是否相关?是否要调动相关的知识储备?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还需要哪方面知识的参与?这些知识应从哪里获得?„„启发式提问法加深了学生对自身认知能力的认识,能增强学生对阅读过程的控制,使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比如,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说明文《死海不死》。学生初读后就会自我提问:(1)有关死海的知识,词典中仅用百来个说明文字写成词条即可,本文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多方面内容来写,其用意是什么?(2)说明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些说明顺序和写法?就第一个问题,如果无法解答,还可以自问一些辅助性的问题:(1)本文写了一些神话传说有什么作用?(2)作者介绍了死海形成过程以后,为什么又写了人们开发死海资源这些事?这些内容是否多余?(3)题目是“死海不死”,文末却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是否矛盾?(4)过去是否学过同样写法的文章?这给你什么启示?全班几十位同学一起学习,正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思维的资源与优势,互相提问,合作、探究,由此,可能又会出现更多的值得讨论的有价值的问题。集体思维可以引导个体思维进一步深入,这种资源与优势是个体学习无法做到的。
在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错序阅读、阅读——表达相结合等行之有效的多种阅读方法,自已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比较阅读,就是把该文与其他文章(同题材或同一文体)比较,达到加深理解不同文章的个性,发现不同的观点和对同一材料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异。错序阅读,就是有意识地不按阅读材料的原始顺序而进行的阅读。有的是抽出文中有关部分重点读,有的是先读结论部分,通过结论来分析形成结果的原因和
根据。错序阅读使学生的思维有充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有时会引发对课文的新的见解或理解。“阅读——表达”中的“表达”,可以指“说”或“写”,也可指“画”或“演”,如改写原文,写读后感,或根据自已对课文的理解,画出某个规定情境或分角色表演等,这些形式都要求学生必须深入理解原文,也给学生留出了广阔的再创造的空间,这对于培养创新意识也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在指导自主阅读过程中,要根椐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时地渗透元认知策略的训练。比如可以问学生:(1)今天同学们能提出这样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与平时的学习或以往的说明文学习有哪些联系?你觉得以前的积累对今天的质疑有帮助吗?请谈谈体会。(2)今天有的同学提的问题不妥当,原因是什么?有些大而不当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说明文)如果换一种问法(如作者这样说明死海与词典介绍死海有何不同?有什么意图)就能回答了,这里有一个提问的角度的问题,你能认识到吗?(3)在提问题的时候,有的同学一开始没有疑问,听了别人的问题后就能提出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问题了。这里有没有把别人的问题当作自已发现问题的“拐杖”的诀窍?这对你有什么启发?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上是总结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互相交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元认知能力。
自主阅读指导不是像以往那样把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知识点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是指导学生自已去获取有用的知识,使学生学会阅读,形成阅读的元认知能力;它不是把所学知识揉碎嚼烂,再喂给学生,而是给学生指一条路,让他们自已去走。就像登山,只要沿着一条正确的路线,一步步往山上爬,就可以很快登到山顶以观山之全貌,甚至可以极目四望,“一览众山小”,只有傻瓜才企图把山的所有地方都踏遍之后再往山顶上爬。
第二篇: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苏堪宇
1摘要: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要掌握以下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心理准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引导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指导策略
自主学习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认为,学校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它是指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习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和现实的自生产的系统过程,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因素特别是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完善自我,学习者主观的自我反省被理解为学习的中心,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等自我选择与自我负责。自主学习适应了国际“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潮流的要求,并有助于改变我国基础教育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自主学习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自学”,它不是指学生完全自发地学习,老师可以不管不问。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要将自主学习应用到教学情境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承认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放权”,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自由与空间;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始终,教师要给以适时适当的指导。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接受学习而言,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此,教师要掌握以下策略,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心理准备
自主学习相对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学生来说,心理上可能难以接受。正如一直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旦把它放飞了,它可能会茫然无措,不会自己找食吃,反而难舍笼子里“衣食无忧”的生活。对许多过于被既有教学方式束缚的学生,可能不知如何自主学习,“自由”反而成了“不自由”。因此,需要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心理准备。
1.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变革
有许多中小学生并不清楚为什么学习,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与老师“满堂灌”的殷殷关怀下,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是为父母学的、为老师学的。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自己的生存与成长,在实现自我的基础上贡献于社会,并因而做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树立起学习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知识的更新率极高,知识的储备虽然仍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因此,学生要自觉主动地去掌握“渔”,以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获得“鱼”。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要求
人的心理的构成因素十分复杂,不光有认知,还有情感、意志等。除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视为一桩乐事。第二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内在动机驱力下努力学习,并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1苏堪宇E-mail:sukanyu@163.com
第三要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合理期待,既要有好好学习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心向,又把学习目标定位得比较具体实际。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
“自知者明”,只有对自己有着清楚的认知,才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现有教学中许多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就是因为他们并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敢相信自己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第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基本的心理状况,比如个性心理特点、情绪状态等,这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而安全的心理环境,并可随时调控心情以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第二要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以利于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而不会盲目地效法他人。第三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起点,包括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等,避免学习目标定得过低或过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特点
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规定的必须学习的任务,一种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点可以选择的任务。学生首先要对学习目标有个大致定位,最好能明确并具体化,以利于取得学习的成效。其次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以理出学习内容的基本逻辑层次,并分析学习内容的深浅难易,以及学习内容的价值性与适切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时,要切合自身能力水平,尽量选择有一定挑战性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以适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最终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
二、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
抽象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任何学习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也即学习要存在于时间、空间、场所等具体情境中,自主学习也是如此。学生要选择好利于自主学习的良好场所,以适应自身学习的特点,避免分心物的干扰,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要创设好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因为有些条件是学生难以控制的,需要教师配合解决。
1.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
目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弊端就是教师管得太死。课堂上老师使劲地“满堂灌”,学生在下面也被动地听与拼命地记笔记;课下老师布置一大堆作业,学生则没命地做与写;考前老师突击强化复习,学生更是自我加压死记硬背。如此,教师和学生都很累,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佳,学生学不了自己的东西,硬性灌输的东西难以巩固应用,更别说创新了。教师要“放权”,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因为学习本来就是“自求自得”的过程。教师要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在精神上给学生以心理安全与自由,在物质上给学生以学习场所、材料以及必备设施等的保证。自主学习应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师要努力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做到时空开放、学习自由。
2.营造群体支持的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学习要有自觉性与主动性,反对被动盲目地学习,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完全靠自己独立学习。事实上,学生学习是离不开他人的,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与交流可以达成理解与共识,通过沟通可以交换看法,通过质疑问难的辩驳可以深化并提升自己的认识。整个社会普遍要求既要竞争又要合作,许多学习任务需要在团体中才能完成,学生的参与精神需要在群体活动中进行培养。而在目前班级授课仍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所以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要,只有“群体向学”,才能形成有利于学习的“心理场”,学生才能获得自主学习的外在动力。
3.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近几年,“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因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而备受人们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许多学生还不会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精心筛选、设计思维空间比较广阔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要从实际中来,要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典型性;问题的难易要适中,符合学生的解决能力;增强问题的隐蔽性和冲突性,以暴露学生学习的不足从而查缺补漏;问题还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利于每个学生发展。通过问题解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质疑,引发学生思考,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了
其学习的独立性与自觉性。
4.做出计划将自主学习整合到课程中
教师要处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在上课中精讲多练,允许学生自主发言和集体讨论,在教学方式上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支持。但鉴于目前学生仍难以做到自主学习,需要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单独开设自主学习的课程或在学科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方法的训练。教师要做好系统设计,对自主学习的教学进行认真计划是确保其正确实施的关键。教师要考虑怎样安排课程、讲授哪些策略、自主学习作业的难度等,确保自主学习的“过程”与“内容”紧密结合。教师要关注自主学习课程提供的有效信息量以及深度和广度,不断反思以改进计划和教学方法。
三、引导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自主解决疑难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并获得自我效能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监控,只有随时地进行自我体察,才可能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验证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正确性与适切性。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仍要给学生以指导,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1.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体验的过程。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这种选择不是学习者盲目、被动地选择,而是基于他们的需要与兴趣的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心甘情愿的,而不是被逼迫的,这本身就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协调与整合,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内化与领会,获得了理解与迁移,并得到了满意感,增强了自信心。教师希望学生获得的也正是这种积极体验,所以要予以关注,并采取鼓励、奖赏等手段来强化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其自我效能。
2.教给学生有效学习方法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与心向后,不一定会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学生并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必要进行有效学习方法的教学。学习方法有许多种,有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的方法,有进行心理调控的方法等,教师要合理安排讲授的内容,以兼顾学习方法教学的多样性。教师在学习方法教学中要注意操作性示范,可通过课件来演示,这样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学习方法教学中,要贯彻讲懂、讲透、会用的原则,使学习方法真正发挥有效性。
3.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策略
没有一种学习策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为每个策略都有其独特的功效,而且对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学生有效。所以,学生必须对所学的学习策略进行选择,找出适合自己的策略,以利于更好地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进行策略选择时要给以适当指导,以防止学生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包括自己的学习类型、风格等,并对学习策略进行分类,找出最适合的。当学生采用新的学习策略时,由于开始不熟悉,往往习惯于旧有的学习策略,而使新策略的效果不明显。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使其逐步对学习策略熟练应用并达到自动化,否则再试试新的策略。
4.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的也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有限,或者问题过于复杂,学生总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帮助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界定问题,对症下药地寻找解决方法,并指导学生检验解决方法,若不成功再次修改假设与方案。教师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不要“越俎代庖”,学生自己的学习问题要自己解决。第二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面临的问题不同,教师需要进行个别辅导,有共同问题方可进行集体教学。第三要关心尊重学生,使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并加强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意志控制。
四、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自主学习提倡学生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这不光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上学生也有自主的权利。但现在教育中太过于强调外在评价而忽视自我评价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很
薄弱,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
1.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标准
评价是需要一定标准的,否则难以鉴别好坏,自主学习的评价也需要建立一定的标准,以判断自主学习结果的成功或失败。自主学习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客观、公正,也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自主学习不提倡群体间相互比较,虽然别人学得好坏可作为相借鉴的例子,但学生与学生间是不同的,有时自主学习的任务难度等也不同,自己跟自己比是最好的评价方式。一般提倡自主学习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为成功,但有时因为学习任务过难等原因,虽然学习者并未达到预定目标,但只要比自己以前有了进步,应该说这是阶段性的成功,不能完全归之于失败。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学习反思是学习者以自己的学习活动为思考对象,主动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的审视和调控,作为一种反向思考,主要是“由果索因”。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反思可以明确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失误,并可以给以后的学习以指导。例如,学习结果不好时,学习者便会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并对学习的具体策略进行调控,以利于目标的达成。学习者对结果的不同归因也会影响学习者以后的学习,若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将会有可能导致以后的成功,若归于能力或运气导致的结果将不确定,对自我效能低的人来说则是惨痛的打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找出不足,并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加以努力。
3.鼓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产生出许多学习成果,如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等,由于这些东西都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心里十分喜悦,急于向别人展示。但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一般是要求学生整齐划一,评价方式单一,提倡学生“谦虚谨慎”,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努力使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开放课堂,让学生自主表现,自由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开展览会,可以当堂演示,也可以自己制作学习档案,等等。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促成自主学习螺旋推展
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实施模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评价自身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起点,并确立“可望又可及”的学习目标。第二是依照实际选择自主学习的内容,并根据自己学习风格选择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第三是策略执行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自我监控。第四是总结评价学习结果,找出经验教训,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自主学习。所以,自主学习的实施模式从形式上看是循环往复的,而其实质上则是螺旋上升的。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各个阶段,并在每个自主学习过程循环的“终点”进行鼓励强化,努力促成自主学习向前螺旋推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论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1999(9).[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李如密,张金泉.“会学习学生”培养的教学论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3(2).[4]李如密,王平.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1(6).[5]吴桂花.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1(13).[6]祁京生.加强知识形成过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管理,2000(10).[7](美)齐默尔曼等著.姚梅林,徐守森译.自我调节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刘娜.自我调节学习的自我实现循环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9]刘淑青,赵丽敏.主体自主发展教学实验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6).[10](美)巴里斯,爱丽丝著.袁坤译.培养反思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第三篇:高中政治元认知学习策略研究介绍
高中政治元认知学习策略研究介绍
学生的元认知学习在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和实际生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自己的认识和反思来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发展系统,对自身的提升也有一个完备的规划。在高中政治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来对自身进行评定,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学习计划,促进政治学科的发展。从宏观来看,元认知学习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战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认识自己,了解他人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能够做出正确的学习选择,通过学习他人来完善自己。这种过程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了解他人的过程。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师在基于本课“实际决定认识”的主题上,可以先让学生来做出自我评定:“我是一个内向的人
”、“我擅长书法”、“我喜欢晚上睡觉之前看书”……这些都会是学生评价自己的答案。教师在学生做出评价后可以继续询问学生如何得出这些认识的,而学生也一般会回答:“因为我很少主动和别人说话”、“我从小学习书法并且获得很多奖项”、“因为我每天睡觉前就会看书”……可以看出,学生的回答都是从实践活动中得出的结论,因而认识自己是什么人要通过实际情况来评定,这也是元认知的基本概念。
而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学生也需要通过联系的特点结合实际来思考自己和他人。元认知学习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通过了解他人来改善自己。而联系是普遍的,自身的个性也会在他人身上表现出来。而联系也是多样性的,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特征,学生在交流沟通过程中能够从中吸收他人的长处,同时把自己的经验和收获也可以借鉴给他人参考,互相提升。
二、明确任务,找准策略
在认识自己并且找出自身的缺陷后,需要一个完备的计划来补充和弥补不足之处,这也是元认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高中的政治学习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找准自己的学习策略,通过学习策略来不断完善自己,而不是盲目地努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时,教师可以将“价格”这个生活化的概念与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为了突出“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主题,教师也能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使学生意识到目标确立、策略制定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价格升高和降低时,你们在生活中应该做出怎样的决策呢?”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能够把价格和消费、生产联系起来,结合价格变动的实际来做出对策。不仅让学生梳理了政治理论知识,而且对他们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元认知学习使学生有了更清晰的目的和标准,从而结合自身实际做出相应的举措。
元认知学习在政治课程上的运用不仅限于生活部分,在国际政治交往中也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学习“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引性教学下形成了对国家利益的认识,所以在国际外交上面采取的措施便是:有利于本国发展便合作。而国际地位的提高要求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所以采取的措施是:努力提高国家实力。这些政治举措也是学生在元认知学习过程中必须想到的部分,明确对策才能实施决策。
三、从反思中提升
学生学习要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逐渐升华,所以在元认知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反思过程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中的“唯物辩证法”学习中,有一个知识点讲到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指导着物质的发展。这种辩证法的思想同样也要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意识,促使他们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问题,并不仅仅是政治理论的掌握。落实到学习上,就是学生的反思过程,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再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新的认识,从而知道实践的再次进行。这种辩证法思维也是元认知学习所提倡的对策,不仅对学生思维方式有所完善,并且能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有利作用,帮助他们辨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在学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时,学生对“矛盾”的认识也是元认知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通过对此章课题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矛盾”对事物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纠结也是推动他们学习进步的关键。所以高中政治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性学习,更是对思想的培养,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的锻炼。
四、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越来越成为教学模式中的重点。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元认知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培养了学生认识自我的意识,也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在素质教育推崇的现代化社会,元认知学习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其对学生终身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自主型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策略与学法指导
自主型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策略与学法指导
内容摘要:本文从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入手,渗透了全程学法指导, 确立了“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变式训练为主线,反馈矫正为手段,及时评价为保证,自主自结能力发展为主旨,以学科能力相互迁移为方向”的素质教育教学思想。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策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现状和物理学科学习各环节的指导需要,分别对物理课堂学习各环节的学法要求进行具体阐述,并以“纲要导学,自主建构”为教学模式的一项综合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关键词】自主型 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策略
一、“自主型”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建立及理论基础
主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为达到九年义务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构成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实践活动过程。同时,作为”自主型“物理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在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一定的教学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新的教学实践活动结构。虽然”自主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从静态而言是教学结构,但从动态角度看则为教学程序。它来源于教学实际,又指导于日常教学实践。在遵循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要求前提下,经过教师引导、调控、矫正努力达到物理教学整体共性模式与物理教学规律自身个性的统一。为此,本人结合初中物理新教材特点以及南京五中学校的教学实际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发展需要,尝试构建了自主学习型的”纲要导学,自主建构“教学模式,提出了八步操作规程,其简约性的表述”八环节“模式,即
”补偿─设疑─定标─导学─检查─迁移─强化─评价
自主型的“纲要导学,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系统论,控制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从动态角度看,此课堂教学操作模式是教学程序,它来源于物理教学实际,指导于日常物理教学实践。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确定了学生主体参与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及主动进行知识重组和意义构建,把“以物理教学目标为中心,目标导学为核心,反馈矫正为手段,变式训练为主线,自主能力发展为主旨,先学后教为方法”的教学指导思想贯穿于物理课堂教学始终,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补充,同时强调学法与教法并重,它是一个教法与学法相统一且两者结合相对较为科学、有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则应牢固确立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把“以目标导学为中心,反馈矫正为手段,达标训练为主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为主旨”的教学指导思想贯穿于新授课物理教学的始终。“自主型”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与其达标操作规程一一对应,构成了物理课堂教学“八环节”新机制,课堂教学模式对应的结构及流程图如下图示:
输出信息(师)↓
↑ ↓
→ 初呈反馈 → 输出信息(生)↓
↓
接受信息(生)→再现反馈
二、自主型“八环节”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操作程序,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固定不变并且机械定型、固化的静态系统,“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质是“自主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简约化表述,它有利于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和操作。对于物理新课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学生还未系统学习却是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或是要达到的能力素质,其特征在于“新”,它是以单元为教学单位的整个物理目标教学的知识基础。因而,在与单元总体教学目标要求一致的前提下,在新授课的实践与操作时,要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性,这样才能找准达标基准点,以南京市教研室《物理教学目标与测试》上编制的教学目标为课时目标,并用可操作、可测评的外显性行为动词进行表述,让学生牢牢识记新课目标,达到课时目标顺应与强化。下面就新授课“八环节”物理教学模式及达标规程8步操作进行分步介绍。
环 节1 前提诊测──补偿
依据传统教学方法,通常在物理新授课前总以口头提问方式进行复习提问,虽然这是复习旧知识的教学需要,却局限于个别学生小面积提问,信息反馈面狭窄,仅完成了原有知识向新课学习的自然过渡,不能扫除学生认知障碍,及时提供掌握新课目标必需先掌握的必备的认知及情感准备,特别是忽视了差生的旧知在认知领域的掌握程度。对后续新课教学的调控会产生负作用。通过前提诊测,既能诊断学习情况,又能唤起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调整学生本人心理状态,树立学习信心。让认知缺乏的学生提前得到了前置知识和情感的补偿,这将会明显减少学生错误知识及失误学习的累积,也就是说,使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目标之前获得后续学习所需必备的知识以及应具备的技能、情感、态度、信心、学习习惯等方面特性时,进行预期诊断,并针对缺陷进行及时补偿,从而会有效扫除学生在新授课前认知领域的障碍。
环节2 新课导入──设疑
学生认知领域的缺陷得到及时补救后,教师则可通过谈话、设问、游戏或演示实验等多种手段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习动机。一般要求在设疑时采取“以趣入境,以疑入境,以奇入境,以情入境”,顺水推舟,导入课题。这样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借助趣味性、启发性、形象性的材料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可促使学生情绪高涨的进入新知学习准备状态,并唤起潜在的有意注意,其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开门见山式”、“悬念式”、“设问式”、“引导式”、“实验激趣式”等等。
环 节3 认定目标──定标
认定目标包含教师展示目标与学生接受、认定目标的两个方面,它是“自主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中重要环节。作为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更是目标教学与课堂结构的组成要素,那么示标的恰当与否,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物理教学正常的课堂达标活动,因此,不能只单纯把示标作为一个方法手段,而应首先把其放在教学指导思想的高度去认识,具体地讲,就是教师在考虑教学目标展示方法手段之前,首先应考虑如何加强自己教学过程的目标意识。所以,在每节新授课中师生双方都要明确目标,示标时,牢记目标,达成时,强化目标,反馈时,深化目标,检测时,巩固目标,直至分析矫正时总结目标,有了强烈的目标意识,示标方法手段问题就不难解决。示标环节其方法上一般采用方式为:边讲边示标,或先讲后示标,也可课前预习目标,课后总结示标,直接开门见山式示标,间接性阶段性示标;另外在策略上采取重点目标与一般目标结合,口头与文字结合,分清重点与主次,示标环节在手段上日趋多样化,除了常用小黑板,纸条外也发展到口头、文字、图片、幻灯、录音、录像...多种方法交替使用的多种法示标。所以,认定目标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客观需要,成为课堂教学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显示了它导教导学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学习的方向性与指令性。
环节4 课内导学--导学
教师用黑板、投影仪、视频台等教学媒体器具展示教学目标后,为学生确定具体的学习诱因,学生在目标导引下,自读教材,教师针对目标提出系列程序性导读问题后,进行巡视、答疑、辅差。这种自学既是认知性的学习,也是情感性学习,较一般性泛读不同,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思维活动的局限减少,其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学习材料的分解、编码、重组时精力集中,阅读速度加快,识记知识较多。学生对照目标自学,领会教材内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努力做到“三到”,即手到、眼到、心到,也就是说,动手算,动眼看,用脑思。在阅读方法上要分三步提高,即粗、细、精三个层次阅读训练。要求粗读知大意,细读钻字眼,精读明要领,同时要求做到“四标记”,即用“?”记疑难;用~~~~记重点;用---记需理解的注意事项、方法与技巧;用字母或数字给某些定义和物理规律的前提条件、研究对象、研究结论逐条编号。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学生自学障碍,指引优等生自主发展,重点对差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并调整后续教学的目标和进程,这样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完成目标导学规程。
环节5 尝试诊测---检查
教师根据每节物理新授课特点与教学目标的要求来提供诊测材料,组织诊断性测试。学生根据课内自学初步掌握的知识进行尝试性解答,诊测题目主要侧重于新课的概念以及识记类基础性认知目标的考察,教师适当运用电化教学和信息技术与方法,经实验,通常此项达标率在80~95%之间,绝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有目的、有意识、有反馈的有效学习,使学生在尝试性学习过程中积累顿悟的经验,增强个体元认知能力,以调整自身的学习策略。这样设置的目的主要是试图解决一些识记或理解类的低层次目标的问题,以了解学生定向自学的成效,避免教师单纯讲授而削弱了学生自主自学的能力,尝试诊测的成功实施将帮助教师检查学生认知上存在的障碍,可有效提示教师在后续教学中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环节6 课内探究──迁移
教师针对学生课内导学中提出的疑难,进行思考,通过实验设置情景,通过知识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具体方法山上运用多向反馈的功能让学生两人一组或前后相邻两桌同学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解答,及时补充、订正,在编制启发性思考题往往要设置台阶,步步上升,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这样自然地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发展了他们的发展性思维能力。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这些小组学习讨论,适时给予学生点拨或帮助,重点对差生、优生施以个别教学辅导,激励和强化中等生,以防止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从而逐步解决教学过程中差生转化和优等生的发展问题。
环节7 纲要结构──强化
教师通过板书板画,或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展示当堂“课时”教学目标的内容基本结构的各种图表、图画,并且将具体图形、简笔画、漫画文字相结合,用色彩标明知识分类层次(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及评价)及注意点,教师据此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简短归纳,指出部分知识逻辑联系,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与理解,强化大脑中对所学材料形成的整合。这种以直观教学方式对知识进行具体神像再现,能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利于内转化并形成自身认知结构。
环节8 达标测评──评价
在新课授课结束前五分钟,教师借助标准化题型的检测题或《物理教学目标与测试》的效果测试题,测试学生新课学习后教学目标达成率,待学生完成后立即公布答案和评分标准,让学生各学习小组或同桌邻桌交叉评定,记载测试效果,强化学习后效,并留少量的课外分层作业。在此环节中,教师可向优等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目标的检测材料。在进行本课时教学评价获取反馈信息,应该进行及时矫正与巩固,而为了知识巩固的矫正性练习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中第二重反馈,学生把大脑经过编码加工储存的知识检索出来,这显然是对初次反馈的再强化。此环节针对学习结果尤其需要教师能给予学生提供有效地帮助,充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克服了物理难学的心理障碍。
由此可见,双重反馈“八环节”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环环紧扣,它的关键是牢固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着力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着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向智力因素转化,此教学法的核心是“导学”、“导教”。导学,就是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导教,就是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关键是两者有机的结合。而反馈矫正则是解决学生目标达成障碍的有效手段,通过让学生及时知道学习结果,教师及时知道教学效果,提高了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实效性。
其实,初中物理 “八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既非固定模式,也非一成不变,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也存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僵化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客观上遵循有模化向无模化转化。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遵循课堂教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八步达标规程为主线,依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不同,优化并形成不同情境下的变式模式,能有效指导于我们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以利于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三、“自主型”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学习策略和学法指导的渗透与实践
“自主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是具有一定稳定性,操作性,层次性,结构性的稳定共同体。笔者所提出的自主型“纲要导学,自主建构”教学模式,较好地将学习策略与学法指导养成训练划分为课前,课上,课下三个主要环节进行明确有效的操作程序。即:
课前环节,主要落实学法常规检查,内容包括概念过关,课前准备,预习提纲检查,操作方法以学生自查互查为主,教师抽查为辅。
课上环节,结合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规程以及学法和教法协调作用,从多层面、多方位渗透学法指导,主要包括
(1)前提诊测环节,完成知识补偿和情感激励功能。
(2)展示目标环节,做到“四明四不”,即“四明↓,即明确大纲要求,明确教材重点难点,明确能力培养讯训练渗透点,明确学生实际能力状况。“四不”,即不超纲超教材,不增加教学内容,不增加教学难度的同时不准降低教学要求,降低教学质量。怎样解决处理“四不”矛盾,那就是,认知目标达成仅仅是教学要求的第一步,牢固掌握认知教学目标,要把认知目标的掌握。蕴涵于加强知识应用的训练当中,以达到目标的巩固与内化。检查此操作实施效果优劣的反馈形式是一旦发现能力训练培养不到位,就是降低教学要求。
(3)课内导学环节,指导思想是“先学后教,导引结合,变式训练,及时反馈”,其中导读步骤要求“一明、二导、三带”。一明,教师明确揭示教学目标;二导,教师向学生展示导学问题和导学知识结构;三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教学目标,带着强烈好奇心、求知欲自学教材,尝试达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口、脑、眼、耳等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导读环节训练步骤要求粗精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粗读──知结构,扫除认知障碍;第二层次,细读──分层次,明确教材重难点;第三层次,精读──能质疑,自己能提出课本疑难。导学环节中教学形式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讨论环节,教师注意落实“三了解、三帮助”,即了解是否有组员不参加讨论,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能围绕问题中心展开有效地讨论;了解学生小组讨论遇到的心理及认知障碍,帮助学生知识补救,予以心理疏导;了解小组讨论的学生思维信息,情感氛围,帮助激活小组讨论气氛。学生在讨论中能力达标训练与素质培养方面要求达到“四会”,即会倾听,不打断别人说话;会组织,能归纳别人观点,讨论有序,并做发言,;会迁移,能把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迁移到解决相关问题上;会质疑,能围绕中心讨论,提出疑难问题。
(4)强化训练,反馈矫正环节,注意把学生学习认知目标放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记忆、储存和再现。在强化训练及反馈测评时以“低起点,小坡度,大密度,多活动,快反馈,强矫正“为指导思想,尤其是在反馈环节应做到“四性”即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有效性。而在矫正环节,学习困难生辅导补救工作做到“五优先”,即优先辅导学困生;优先表扬学困生;上课优先提问学困生;座位编排优先学困生;优先家访学困生。
课下环节,包括作业分类、分层ABC布置、分类要求,分层评价。作业要求书写“每课一得”,内容包括每节课认知结构,自己的疑难与质疑,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三方面。章节结束完成章节或单元知识结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达到知识的同化与重组。在单元形成性测试后,运用统计学中标准分的概念和思想,指导学生在完成“个人学习质量TQC质量标准曲线”绘制后,还进行全班性集体试卷自评、小组讲评试卷,并做试卷质量分析和学习阶段小结,其中试卷质量分析包括错误题型、错误原因、矫正措施,心理成功方面;学习阶段小结包括学习常规小结,学法小结,学习成功经验小结以及下阶段改进措施与方法。完成试卷自评后,学生自行归纳整章节知识明细表,以知识结构为主线,题型分类为框架,进行知识的再次重组、同化,强化大脑中对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与顺应。
力训练方面: 过一定时间的学法指导与物理章节知识整理与训练,以及作业“每课一得”的能力培养,学生书写能力有了一定提高,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所学物理内容开展了以下几类活动,即:
①对学生进行物理作文写作的方法指导,一般每学期开设一、二节作文写作指导课,教师把图书馆中一些物理杂志给学生看,首先教会学生模仿与借鉴,同时明确物理作文通常的文体类型包括:解题方法指导,概念辨析,物理学习纠错与质疑,物理小制作、小发明及专题论文、物理学史等;第二步介绍作文写作格式包括作题目如何选择,小标题结构如何列等;第三步教师结合所学教学内容与知识提供了十个课题,让学生开放式选择,学生自命题也可以,但知识范围有限制,必须是所学章节的知识内容,以防止学生抄袭;第四步教师收阅,筛选批改,一个个当面矫正,重新书写,再修改。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二安排物理摄影讲座及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以光学为主。初二第二学期暑假可以再安排1至2次活动,不要过多,活动形式一般以三人为一小组,本活动的培养目标是强化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学会如何交流,学会如何消费,进一步深化和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我们开展的物理摄影内容包括光、电、力、热、机械等现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最后,经筛选后,在全校橱窗内或班上评奖
③物理小制作 安排在初三年级寒假和初二暑假,其原因是学生已学的物理知识较为丰富,学习有了一定能力和知识宽度,易于进行物理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动手小制作、小发明,形式多样,能发挥学生想象力,本活动要求即可改装课本实验器材,也可以补充与课有关课外实验,还可以把课本实验成本低值化,总之,需要附有实验器具改造或制作使用说明书或原理图,99年在南京五中任教的一个班在暑假中制作了诸如“惯性”,“电磁铁”、“大气压强”等几十件小制作,此次活动学生十分踊跃,并再班级举办了展览,并评选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在年级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活动效果很好。
④开展物理学科竞赛指导,为了落实分类指导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初二其中考试前结合数学单元测验成绩及物理平时成绩,开始落实组建物理竞赛队员的选拔及辅导工作,竞赛辅导要求做到“四好”即选好学生,排好计划,找好资料,定好老师,从而保证有条不紊的执行。其中辅导重点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⑤开展物理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其知识内容包括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外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我们以初中物理课本为知识基础,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史的讲授,以日常生活中和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开展类似科学研究的专题研究活动。如“自行车上的力学问题”,“城市的噪音污染成因和防治方法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水的深度关系”,“运动中的力学问题研究”以及以“生活用电”为主题,开展了“家庭电路”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该活动学生参与性强,学习兴趣高,给学生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另外,为了进一步落实学生自主自结归纳能力培养与提高,以“大循环,小步子,快反馈,重能力,倡自学”为指导思想,同时为克服遗忘规律,在初二寒假安排了学生重新整理1-6章节知识明细表,便于复习知识,形成网络结构,同时预习整理《第一册物理》书7-14章知识结构。初二的“知识明细表”一般供初三上复习课时供每个同桌抽签做,互批互改,另外,在初二升初三的暑假,要求学生预习整理初三物理1-13章知识结构并完成课后练习,实践表明此类学生完全有能力胜任,另外,为了便于学生精力集中预习与整理,不另外布置其他物理暑假作业,并完成一篇物理作文。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提倡教育的今天,“自主型”教学适应教学需要,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体现,是物理教学的最佳方法之一。
第五篇:幼儿自主游戏指导策略与实践经验专题研修心得体会
参加“幼儿自主游戏指导策略
与实践经验解读专题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高丽萍
在园领导的安排下,我园16位教师参加‚幼儿自主游戏指导策略与实践经验解读专题研修班‛成都站的学习观摩活动。我有幸能成为其中一员。为期4天的学习观摩,每一处都让人心灵震撼,每一刻都让人激情澎湃。感慨自己头脑远不如相机记录的多,即便是那样,四天的学习让我收获到的远比我想象得多得多。才理解‚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才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精髓。
活动中,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成都市滨河幼儿园的观摩讲座和来自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的赵兰会园长的专题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 游戏研究特色园。主张:课程内浸入式学习。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是四川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成都市一级一等园,多次被评为市、区托幼工作先进集体。形成了以‚让儿童成为‘儿童’,天真烂漫、纯洁无瑕‛的核心认识。同时不断深化‚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理解,最终确立了以‚发展幼儿玩耍形式,彰显幼儿生命特质‛的特色办园之路。实现了幼儿、教师、幼儿园三者的共同发展。让孩子在游戏中玩出智慧、玩出自我,玩出自信,成为‚会玩、勇敢、自信、快乐‛的儿童;让教师在玩耍中发现幼儿、了解幼儿、支持幼儿、发展幼儿,将教师们的教育认识、教育智慧、教育经验进行整合,成为可共享的知识体系;让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时间、材料保证,让孩子喜欢玩耍、变着花样玩耍。半日的绘画游戏日活动,教师只提供充足的材料,而幼儿游走于院内的各个角落,喜欢参与什么活动就参与什么活动,这种常态的绘画的活动真实反映着十六幼‚发展幼儿玩耍形式,彰显幼儿生命特质‛的办园理念。
四川省成都滨河幼儿园 —— 运动、生态教育特色园。成都市一级一等园、文明单位、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位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园区占地8亩,总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品味的幼儿园。先进、环保、卫生的设施设备,丰富适宜的活动空间,平等关爱的人文氛围,处处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滨河幼儿园园长的汇报精彩纷呈。她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她致力于的篮球课程在幼儿园的实施。为了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他们勇敢合作的品质,滨河幼儿园于2013年开始引入并实施篮球课程,在体育工作坊的带领下,各班教师根据合理适宜的篮球培养目标开展篮球户外活动,同时为增强幼儿体质和篮球技能,滨河幼儿园创设了篮球大区域活动,丰富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篮球游戏赢得幼儿的欢迎,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园长用她很平静的口气向我们展示着这所私立幼儿园所付出的努力和她努力后的成果。她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受‛这句话结束她的讲座。引发我们学习者的阵阵掌声,引起我们的阵阵反思。我们静下心来只做一件事定会比我们走马观花做很多做得好。我们的学习并非只是拿来主义,而是要因地制宜。
初次看到‚赵兰会‛三个大字以为是一个经验颇深的女园长,见到本人头脑里冒出的疑问‚怎么会是一个老男人?还有男人当幼儿园园长?‛可是接下来的讲座着实让人刮目相看。赵园长以一个男人的独特视角做学前教育工作,而且还做得风生水起、得心应手。就像他说的‚什么是特色?通俗来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没有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你想,就肯定能做到。只要你有解决问题的决心,终究也会在困难中找到成功的那条路。‛正因为他是一个敢想敢做的男人,所以他能干得惊天动地。每天吸引着成百上千的人去利津一个小小的县城参观学习利津第二实验幼儿园的户外体育和传统游戏。让‚南有浙江安吉,北有山东利津‛的美誉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让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去安吉、去利津学习取经的梦。赵园长从户外游戏、特色活动、民间传统游戏、特色建设等方面向我们解释了他的办园理念、管理经验、教学经验等。特别是幼儿园打造的‚五园‛文化(民族风情园、动物饲养园、生态植物园、书香校园和传统游戏之园),更是独树一帜。办活的幼儿教育理念以及幼儿精彩的户外游戏活动的视频播放更是引发了在坐各位老师的啧啧称赞。学前教育还能这样搞?这样搞主管部门有没有意见?专家有没有想法?家长放不放心?正是这样敢做敢想敢担当的人才让孩子们有了强健的体魄、娴熟的技能、自信的表现。而我们的学前教育缺少的正是这种胆大之人,领导被绑起手脚,教师被绑起手脚,绑起手脚的领导和老师,只能绑起孩子的手脚,于是我们的孩子不会玩、不敢玩、更无从谈起‚玩中学,做中学‛了。所有的教育情怀被所谓的‚安全‛捆死了。捆绑了我们,何以让我们改革创新,所以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小心翼翼才得点安稳。
此次学习让我感受到,基于实践的理论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理论,才能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容易触动人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部位。当我们太过重视秩序和纪律时,我们已经扼制了孩子们。当我们把孩子们‚圈‛进行教育时,我们本身就错了。当我们的一切都没有建立在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上时,我们还能说我们在培养人、教育人吗?不知道何时能看到祖国的学前教育处处能像成都十六幼儿园、能像利津第二实验幼儿园、能像安吉幼儿园?让孩子们能玩‚真游戏‛,体验‚真快乐‛,促进‚真成长‛掌握‚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