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认知策略对商务秘书下作的启示
元认知策略对商务秘书下作的启示
作者/林素真
众所周知,商务秘书一般承担三大功能:直接辅助功能,辅助领导决策和实施综合管理,充当领导的智囊;行政执行功能,帮助公司处理事务——办文、办会、办事;技术操作功能,运用专业和技术知识开展工作。无论是哪种功能,归根到底都是服务与管理i在工作层面上,虽说是服务与管理他人,但是要做到优质的服务与管理,必须先做好自我的服务与管理。
商务秘书自我服务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工作的质量,没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是很难将工作水平提到一定层次的,因而元认知策略对商务秘书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元认知策略本是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中的一种,该理论代表人物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原理同《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的道理相同。只有意识到自己知识与能力的匮乏,才能让自己强大起来——在“自反”中学会增强自己的本领。此道理对商务秘书工作同样适用。商务秘书的工作实质就是服务,要服务好他人自己先要具有服务的本领。当意识到自己的服务本领有欠缺时,就要想方设法去完善自己,有了良好的服务状态才会提供良好的服务,这是相互影响的:元认知策略包含元认知知识——清楚地自我定位、元认知体验——有效地自我提升和元认知监控——准确地自我监控与调整三方面内容。下面一一阐述其对商务秘书工作的启示。
一、准确定位
元认知知识提示,要清楚地把握认识自身和外界的关系,清楚地了解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为自我发展的实施监控做好预案。商务秘书明白自己在公司所处的位置和在具体业务活动中的位置非常必要。尽管在业务工作中商务秘书大致具有三大功能,但是它们并不是齐驱并驾地发挥作用的,而是需要审时度势与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
例如某公司两位老总因某项业务发生争执,你作为其中一位老总的秘书,若贸然去阻拦某一位老总的发言或在现场表示出偏袒某位老总的言论,均不合适。这时候你要做的是适时干预,缓解现场气氛。劝架是需要艺术的。大家都明白冷静是调解矛盾的良药。这时要做的是找个借口将两位老总劝开,别在争吵与辩解的紧张气氛中酝酿更大的矛盾。其实说到底,争辩的仅仅是公司的业务发展而不是因为个人恩怨,业务的发展与公司的收益均是共同的目标,因而争吵不是最终的解决途径,但是波动的情绪、暴躁的脾气均是激烈争吵的酵母,这些很容易让人进入不理智的境况中,于是隔离两人是最好的方式。这考验着秘书的智慧。秘书可以适时向两位老总送茶递水,缓解气氛。若气氛到了剑拔弩张的境地,可以给老总递送外面重要业务的接听电话,假若真有此类救急电话更好;若没有,等老总出来接电话后,秘书马上道歉并向领导解释。更换了氛围环境,明事理的领导此时应该会冷静地对待此事。处理诸如此类的危机,如帮上司挡驾处理棘手业务或甘当“丫头”帮上司处理私人事务,或许这些不属于商务秘书角色功能所要承担的,但是这又是必须处理的,这需要彰显商务秘书的智慧——需要你对自己的身份与对老总的脾性和当时当地的境况准确的把握。而这能力无关学识,无关业务技能,只关乎胆识与才识。胆识与才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历练。
二、准确体验
元认知知识虽然告诉商务秘书要具备智慧与能力,但是如何具备还得靠元认知体验,只有经过历练才能将学识、胆识、才识融为一体,实践出真知。《101个影响职业发展的经典寓言》中有个捕鱼技能高超的渔王,几乎是手把手地传授儿子捕鱼技能,儿子捕鱼过程他丝毫没敢松懈,时时刻刻提醒与监控跟踪,但是儿子的捕鱼技术一点也不见提升。原因是儿子虽然有“实践”的机会,但是没有犯错误的机会,旁人的经验不如自我体验来得更真实可靠。其实自我体验的深刻就在于实践的深度。整个捕鱼过程就像提线木偶一样,渔王的儿子哪能获得真知灼见呢?
某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柳某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做运营部总经理的行政助理,该公司从事包装运输服务,运营部每天都跟打仗一样,业务繁忙,不但要接待大量客户的订单,还要接受众多客户的咨询。电话经常会打给行政助理,业务咨询、资金流转、物品调配、计划调整、方案设计等都需要行政助理去处理。这个部门事务杂、变化多、压力大,要求工作人员反应快、判断准。柳某刚进入这样的工作单位,一开始并不能适应其岗位业务,再加上行政助理这个岗位要求懂一些财务、物流、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对她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她在大学期间专修或选修过上述业务的相关课程,但是柳某仍感到力不从心。经过半个多月疲于奔命的应付,她只好选择向部门总经理寻求帮助,同老总详谈后,她认识到自己缺乏相关的体验经历,不能胜任此岗位,于是主动提出到相关业务部门去轮岗半个月,希望掌握相关业务的处理流程,以便以后做好商务秘书的工作。该案例中,柳某是幸运的,她在获得职业资格的同时还有机会去做职业准入的准备——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如此幸运的。柳某明白自己若不进行自我提升,获得相关的经验,就无法在这样的综合岗位留任,更不用说发展了。其实元认知体验中的自我管理理论就包括自我提升,这是职业发展必需的环节。其实自我提升最好是在职业准入前就做好相关准备,如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或学历深造或基层锻炼。像会计、物流、人力资源等的相关业务能力,可以通过参加有关技能培训,并考取资格证书来获得;而学历深造因为相对成本高,需花时间、金钱,所以并不提倡;自我提升的最便捷途径就是人基层锻练,如先应聘公司干部储备生或实习生之类的岗位,从基层干起,积累相关的经验;以免正式进入岗位后无力应对。
元认知的体验理论提示商务秘书要不断自我体验,在此过程中获得自我提升,进而完善自我管理。自我体验分为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是自我体验,这种体验有时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之似水年华》第14集中,人力资源部苏浅唱到市场部串门,杜拉拉告诉她该部门很多重要文件需要谨慎对待,别在此处逛了,她也答应了。杜拉拉离开后,恰遇该部门同事都外出,苏浅唱又接到跟市场部索求相关项目回收点地址的电话,她发现电话旁就有对方所需要的文案,二话不说就将方案传真给对方。事后她才发现刚才杜拉拉提醒她市场部文案有两套,对内和对外的文案是不同的,这是营销策略也是商业机密,可是已经晚了,因为苏浅唱将内部文案传真出去了,已间接泄露了公司秘密。其实苏浅唱是知道这回事的,但同事在告诉她时没有引起她足够的重视与注意,以至于在传真过程中漫不经心,没有留意文件右上角“内部资料”的标注。粗心或漫不经心都不能成为工作失误的借口,作为一名商务秘书,最基本的业务素养就是谨慎。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职业发展必背的口诀。相信任何商务秘书经历此事后都会对此口诀铭记于心。有些自我体验其实不必亲自经历,可以从阅读及他人的经验中获得,阅读、观察与总结均能拓宽知识面,经历他人的体验也能获得智慧。
三、准确监控
元认知体验提示商务秘书在业务素养养成过程中要谨慎对待自己的工作,并认同自我体验对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商务秘书自我提升的方法方式很多,不必拘泥于某种,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能缺乏的——有准确的判断力。无论是元认知知识的获取——清楚而准确地把握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以此来判断自己的行为动向,还是元认知体验的践行——理智而清晰地把握自我提升的方向,都需要准确的行动判断与导向。同样,元认知监控也离不开准确的判断力。商务秘书的角色功能虽然有明确定位,但在业务工作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醒把握自己的位置。
元认知监控理论提示在业务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判断、调整,以便进入更好的境况。尽管商务秘书一般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但商务秘书对自己工作境况的评估往往不甚理想。某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生曾某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一家销售碳粉的小型民营企业老总的秘书,由于公司规模不大,行政部、财务部、市场部、销售部、外联部等部门均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小曾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逢人求助必帮,同事请她帮忙打印文件、接听电话、下订单、发货,甚至跑税务局报税等业务,她从不拒绝。虽然这没有影响到她的秘书工作,因为老总对秘书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求她草拟和整理公司日常业务文件,但是三年下来,小曾发现自己的业务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仍停留在处理琐碎事务的水平。而和她同时进入销售部的小郑已经做到部门主管了。其实在帮助同事接汀单、发货的过程中也帮助小郑谈成了几笔大生意,小郑也请过她吃饭表示感谢,但是提成与业绩均与她无关。某次聚会时遇到了在猎头公司任职的高中同学小陈,同小陈聊完自己的所作所为后她才发现:自己的工作境况处于非常糟糕的状态。秘书最基本的业务素养——洞察力虽然全用在了工作上,却忽略了对自我职业发展的洞察。小曾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商务秘书,也想尝试转到销售部——因为老同学帮其分析后她发现自己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谈判能力,是公关型能手,适合销售岗位;她又担心转岗后收入不稳定,毕竟销售部的收入主要靠提成,不如秘书岗位稳定。之后小陈帮助其释疑并为其成功介绍工作:仍然应聘某商会的秘书,协助会长对外开展公关业务,同时从协助商会下属公司谈妥交易业务中获得相应提成。这既满足了她的职业兴趣,又可使她获得经济利益,从而达到了“双赢”局面。商务秘书对自己的工作业务不仅不能迷糊,对自己的工作境况也不能含糊。敏锐的洞察力有助于自己获得职业生涯的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商务秘书要想在职业领域获得发展,就需要时刻对自己的定位、行动导向、职业境况进行有效评估、监控与调整,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准确的判断力。当然,元认知策略对商务秘书工作的启示,只是提供一种工作思路,此处权当抛砖引玉。
(作者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第二篇:古代秘书对现代秘书启示
古代秘书对现代秘书的启示
白梦婕
文秘(2)班2012072095
摘要:我国秘书工作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后,形成了丰富的秘书工作传统。现代秘书借鉴秘书工作,杜新时代秘书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古代现代秘书工作启示
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征途上,传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对于秘书工作的传统来讲也不例外。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后,形成了自己丰富的、独特的的诸多传统,级秘书工作的传统。这些传统也如同其他传统一样,有精华亦有糟粕。现代秘书人员借鉴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对于做好新时期秘书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1]
世界上最古老的秘书工作,大约可溯源到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我国古代的秘书,诞生于殷商后期,距今约三四千年之间。秘书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人类社会有了公共事务的管理与社会组织分工,有了领导工作,出现了领导人与领导集团,也就有了秘书工作。秘书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称呼不同,如“御史”、“尚书”、“吏”等在历史上都有秘书的工作职能。古代的“秘书”情况与名称多种多样,很难与今天的秘书简单相比,所以“秘书”这一词语实际上只是近代的产物。
一、古代优秀秘书事迹
我国历代的许多优秀史官(秘书)历来都把秉笔直书视为持义、别善恶的神圣事业和崇高美德。为了直书,他们不畏风险,不避斧钺,求实求真,善恶必记,忠于职守,表现了中国古代史官人格上的高风亮节。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把“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塞于天地之间、至至刚”的浩然正气表现之
一。这两则古代史官故事,都高扬着一种誓死遵守史官的职业道德、捍卫史官直书实录传统的精神。
齐太史的故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齐国臣崔杼弑其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知道后要求史官立即删改,史官坚决不改,崔杼怒,杀了齐太史。齐太史的两个弟弟继承兄长遗志,前仆后继,仍然秉笔直书,也遭到杀害。接着,太史的小弟又义凛然,直书如故。崔杼慑于太史秘书兄弟仨的浩然正气,无可奈何,只好由他直书下去。为了维护记史的直书实录传统,对历史和后代负责,齐国的太史们一个接一个地不畏强暴,不惜以身殉义,视死如归,成为秘书史上秉笔直书的著名范例!
“董狐笔”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是个昏君,而晋国正卿(宰相)赵盾(赵简子)是个正直的臣,经常谏劝晋灵公。晋灵公嫌赵盾碍手碍脚,多次派刺客去暗杀赵盾。赵盾只得逃亡,不过在尚未逃亡出境外时,赵盾的族人赵穿便起兵弑杀了晋灵公。晋太史董狐便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且“示之于朝”。赵盾对董狐说:“我并未弑君。”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境,国君就被杀了,你回来后又默认事实,并未法办弑君的人,当然就等于是你弑君了。”赵盾毫无办法,只好长叹一声,听任董狐书写自己弑君了。后来孔子称董狐为“古之良史”、“书法不隐”。同时,孔子也认为,赵盾不干涉史官秉笔直书的权力,也是“良夫”。董狐这种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坚持直书实录的史笔精神,自古以来,都是史家和士人学习的典范。[2]
二、秉笔直书中得到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史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史学文化传统,它是古代优秀史官们立德修身和学识智慧的集中表现。正由于有了中国古代秘书文化的“直笔”精神,通过历代诸多史家的努力,不仅为后人留下了量真实可信的文化史料,而且留下了许多举世罕见的、内容宏丰的精神财富与瑰宝。
1.求真求实的经世致用精神。
2.德、识、才、学并举的史学人格。
3.对皇(王)权产生一定的制约力量。
4.推进了史学文化、秘书文化的纯洁和社会历史的进步。
三、对现代秘书工作的启示
我们常说的批判地继承古代史学文化遗产,即不仅要研读古代史家所积累的史学研究成果,而且应从中概括和总结出体现于古代史家身上的优秀史学传统和文化价值。不容置疑,秉笔直书、刚正不阿,历来是古代秘书史官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他们坚持真理的精神支柱。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曾激励历代秘书史官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秉笔直书、刚正不阿也被誉为中国史学和秘书文化中,最重要的道德价值与优良传统,世代倡导之,秉承之,发扬之!
1.继承和发扬不为名、不为利、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保持“淡泊名志、宠辱不惊”的心理常态。
2.秘书是领导身边的助手,应该做到不越位揽权,不以权谋私,不现示炫
耀。刚正硬直
3.做到自尊、自重和自爱,无“贪欲”
4.具有坚强的党性、纯正的品德、谦虚的态度、细致的作风
5.思想开放、与时俱进、说实话、干实事的精神
6.埋头务实、富有创造性,长于辞章、娴于辞令,善于出谋划策
7.尊重领导、服务领导,又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1]侯璐《轮古代秘书工作传统对现代秘书工作的影响》[A]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03.1第22卷第1期
[2]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203—20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版
第三篇: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
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
[摘要]:语际翻译需要注意的因素有很多,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相反的效果。所以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两种文化的不同灵活处理。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差异。
[关键词]:语际翻译 文化差异 启示
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尽量做到文化信息对等,以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使对外贸易业务顺利进行。
一、文化差异的表现略谈
1、对动植物的差异理解
由于英汉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同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蕴涵不同的喻义,有的可能相去甚远,有的甚至完全相悖。例如,在说英语的国家里,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人们从不吃狗肉。英语里有很多关于狗的谚语,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He worked like a dog(他工作卖力),这些都体现着人们对狗的喜爱。而中国人对狗却并非像西方人那样情由独钟,虽然现在也把狗当作宠物来养,但还是经常把它与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如:狗腿子、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在汉语文化里,龙是皇帝的代表,是高贵和神圣的象征。但在英语文化里,dragon(龙)却是一个凶残可怕的怪物,圣经故事中恶撒旦(Satan)就被称作是the old dragon。“亚洲四小龙”直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就不妥当,改译成Four Asian Tigers,就较好地实现了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用tiger一词代指“亚洲四小龙”已在英语界得到承认。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对颜色的差异理解
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无价值的、不可靠的”,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便成了“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销路可想而知。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
我国很多带有“红”字的厂矿企业如“红旗”、“红星”直译成英语可能会引起反面的联想。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人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马来西亚人认为绿色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绿色可能指“嫉妒”,如green with envy(妒忌);也可以指“缺少经验”,如a green hand(新手)。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二、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应对文化差异的措施
1、拒绝盲目对应
如前所述,不同文化对于同一事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反应,文化差异会引起不对应的情况,翻译是不能一概字面对译。例如,英语的black tea,翻译成汉语是“红茶”,而不是“黑茶”。这是因为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而英国人重点放在茶叶的颜色上。又如,英语中的armchair指任何有扶手的、硬的或软的椅子,但在汉语中我们却分别有“扶手椅”和“单人沙发”。中国人听到别人赞扬后通常会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直译成It’S my duty就不伦不类,而要转换成地道英语说法With pleasure或It is my pleasure。笔者曾看到列车厕所门上的“停车时请勿使用”被机械直译成No Occupying While Stabling,令人不知所云。
2、避免负面联想
“价廉物美” 中的“廉”不能译为cheap,因为cheap有质量低劣的含义,“廉”可以译成inexpensive。“名优产品”用famous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修饰固然不错,但不要用no—tofious一词,因为后者有“臭名远扬”之意。中国某公司向美国出口一批吉普车,本来双方已经就有关事项谈妥,但在中国代表团赴美签订合同的最后关头,这笔生意却因该吉普车品牌的英语翻译而流产。因为这批吉普车的牌名叫“钢星”,中方特意把它音、意兼顾译成Gang Star,即由中文“钢”的音译加上“星”的对应英文组成,但是却没有考虑到gang在英语里是指“帮派、团伙”,gang star就成了“黑社会帮派之星”、“流氓团伙之星”。不难想象,这样的车无人会买也无人会坐。
3、根据文化心理进行调节
一种外来的Poison香水,聪明的经销商没有据其原意译成“毒药”,而是根据其英语发音,音译成“百爱神”,听起来既浪漫又多情,自然会博得女士们的爱慕。日本香烟Mild Seven不是根据其原意译成“温柔七星”或“七星牌”,因为“七”对中国人没有特别含义,而是把它音译成“万事发”(粤语“万事发”发音与英语Mild Seven相近),从而在市场上得到烟民的青睐。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境外秘书对中国秘书工作的启示
境外秘书对中国秘书工作的启示
境外秘书概况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国外和港台地区的秘书和秘书工作的一些情况,着重介绍国外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秘书和秘书工作。而本文将从秘书工作内容方面着笔,通过比较、分析来总结境外秘书工作对中国秘书工作的启示。
从《境外秘书概论》这本书中可以了解到,香港的秘书工作内容有明确的种类级别划分,因为类别或是等级的不同,所以其秘书工作内容也大相径庭。香港秘书大致可分为:一般秘书、行政秘书、公司秘书、董事会秘书、公务员型秘书5种秘书类型。一般秘书从事的通常是日常事务,通过培训具备一定的基本秘书相关工作技能,要求不高。而只有先做一般秘书,累计工作经验和一定学历,公司才提升为行政秘书,所以说一般秘书和行政秘书是根据工作经验及能力划分的。公司秘书是需要通过英国ICSA考试才能领牌上岗,也是需求量最大的秘书种类,所以在秘书工作内容方面要求高,工作压力也很大。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秘书必须具有5年以上秘书工作经验,且具有“高级秘书“证书。公务员型的秘书要有较高级的文凭,经过专门的考试,其薪金也按公务员对待,同大学教授差不多。
虽然台湾在秘书种类上按照性质、性别和职能同样进行了划分,工作内容因种类不同也有所不同,但是大体上的工作内容有接听电话、安排约会、接见、信件书信处理、公文处理、档案及资料管理、会议筹备安排管理、主管公务旅行安排、办公室行政管理、公共关系等。在《秘书实务》一书中大陆秘书工作分为三大块,第一块为政务性工作:调查研究、信息工作、参谋咨询、协调工作、督查工作、议案、建议和提案工作、文字工作。第二块为业务性工作:文书工作、档案工作、资料工作、会务工作、信访工作、保密工作、网站管理、谈判事务和公关工作。第三块为事务性工作:日常安排和时间管理、随从工作、通讯联络、接待和礼仪、值班和突发事件处理以及机关日常事务。大陆的秘书工作与台湾的秘书工作内容有一定的相似处,但是较之更为完善。台湾秘书工作每项工作内容都有严格的工作要求和严谨的工作程序,体系较完善。因而,大陆秘书工作在学习借鉴中依然要扬长避短,台湾实施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大陆在汲取优点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本国国情实际情况相结合。
美国的秘书工作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这是针对其长久的秘书理论与实践而言的。美国秘书工作的划分比之香港台湾更为细致和完善,这方面大陆应重点分析和学习。美国秘书的种类较多,可分为:政府秘书、经理秘书、公司秘书、行政秘书、通信秘书、法律秘书、医务秘书、技术秘书、财经秘书、教育秘书、驻国外机构秘书。政府秘书,这类秘书需先取得打字、速记证书,再参加秘书考试;经理秘书,协助经理全面负责秘书及行政事务,制定有关计划,监督完成,有的还兼管人事。这种秘书的要求很高,需对公司的结构、政策、程序十分熟悉;公司秘书,其职责是监督、管理公司财务、人事、对外联络;同各部门联系、协调;向董事会汇报、答复质询等;行政秘书,按职权可分为属于领导职务的如秘书长和一般行政秘书两类,一般行政秘书工作与台湾秘书工作内容相似。而通信、法律、医务、技术、财经、教育和驻国外机构秘书的工作内容与其工作性质紧密联系,对其工作体系有深度了解和把握。在《秘书学概论教程》中,大陆秘书类型第一、根据服务对象和薪酬来源划分,可分为公务秘书和私人秘书。第二、根据秘书的具体分工可分为文字秘书、行政秘书和事务秘书。第三、根据秘书才能特长划分为参谋型秘书、文字型秘书、事务型秘书、公关型秘书以及专业型秘书。由此可见,大陆秘书与美国秘书发展程度还有很大差距,美国秘书工作的细分或者说职能专业化体现了其秘书工作程度的成熟,这点也是由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在中国发达地区,如北上广一线城市可引进使用。
英国秘书工作职能有信息沟通、文件资料处理、日常公务办理以及财务辅助。工作内容粗中有细,体系不像美国那样繁杂这可能是由于英国的人口较少,社会关系较简单所决定的,对于大陆秘书工作的启示体现在其简单的形式和高效的办事能力上。值得大陆秘书工作注意的是英国对于秘书的工作的重视还体现在成立不少的机构,负责从事秘书职业教育,如商业和技师教育委员会,伦敦工商会,彼特门考试学院和皇家艺术学院等。法国的秘书工作体现在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教学模式上,英国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不在课堂上课,而是被安排到各级行政机构去担任见习行政人员。学生担任“见习行政人员”,有职有权,甚至在上司不在时,有权处理公务,可以主持一般的“公民接待”,也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签署某种法令、决定。实习结束后写论文,把实践上升成理论为以后真正的秘书工作夯实基础。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真正遵循了“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符合应用学科的教学特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和知识扎实、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较强的高级秘书人才。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对“秘书→文官→中高级官员”培养一体化的思路,对优秀青年进行专门教育的体制、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等,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俄国苏联机关秘书的职能,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公文性事务;二是非公文性服务。秘书的文书工作一般有三种方式,即集中式、分散式和混合式。秘书的非公文性服务内容包括完成领导人交办的各种事务,如安排会见、组织会议、为会议提供服务、检查会议(通过的)决议的执行情况等。这里,中国秘书工作值得学习的是其秘书文书工作设计的科学性。
日本秘书工作较很多国家存在的明显优势是:细。不管是在秘书工作中,还是在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上,日本秘书工作的“细”体现在各个方面,这是中国秘书工作应该铭记和重点学习的地方。它不是由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决定,而是依靠秘书本身的态度或者是社会整个环境塑造决定的,中国秘书是否能把自己身为秘书代表企业形象的这种意识深刻贯彻到平时的生活学习上,是中国秘书像向日本秘书学习把握的重点。
第五篇:元认知迁移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教育论文(xiexiebang推荐)
摘 要 与认知策略知识对应的元认知迁移理论是当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迁移理论的新发展,其基本思想在于强调认知策略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元认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认知策略;元认知;培养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界诞生了以信息加工观点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由于认知心理学对人的认识过程的研究兴趣及在知识分类、表征、加工、提取等观点上与其他心理学派的差别,从而对教育与学习领域的心理学即教学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认知心理学家根据知识在人的行为表现上的特点,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可以被直接描述,而程序性知识则与问题解决相联,是关于“为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它可以被陈述,也可以通过行为、动作表现出来。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内容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获得这两种知识的迁移。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迁移包括“与陈述性知识对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与程序性知识对应的产生式迁移理论、与策略性知识相对应的元认知迁移理论”。[1][P.216]
前两个迁移理论侧重描绘具体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迁移,既与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有所重叠,又在理论构架上有所创新。而笔者认为,关于学习迁移的观点,使得认知心理学派超越其他学派的关键,在于它“强调认知策略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技能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1][P.221]提出了“元认知迁移理论”,从而正式把促进元认知的迁移列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元认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1.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知识
元认知迁移理论研究的是认知策略的获得和发展。认知策略是个体主动采用的用于提高其完成认知任务的效率的方法。认知策略不同于某一具体或特殊领域的技能或技巧,而是关于“认知的技巧”;它并不指向某一具体情境,而是针对个体的普遍的一般的认知过程。严格说来,它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但由于这种策略在个体学习和解决问题中的计划、监控和调节作用,使得陈述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无法代替它,这是它存在的缘由。可是认知策略并不完全超然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上,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首先,当认知策略用书面语言或口语传达时,可以被视为一种陈述性知识,而当认知策略运用于具体的认知活动中,它又作为一种技能表现为一定的程序性知识。其次,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认知策略的掌握有赖于个体掌握一定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否则认知策略无法被理解和传授。而对认知策略的运用必然涉及到有关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最后,认知策略的掌握是为掌握更多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服务的。认知策略本身并不表现为某种实用性,它的价值必定通过加工、处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才得以体现。
正是由于认知策略与陈述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在认知心理学的迁移理论中,除了针对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和针对程序性知识的“产生式迁移理论”以外,还产生了与之并列的、针对认知策略的“元认知迁移理论”。
2.思维的可训练性
认知策略是直接为改善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服务的,认知加工过程的改良即表现为思维品质的提高。英国思维训练专家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认为:“知识不能代替思维,思维也不能代替知识”。[2][P.703-708]相对来说,知识是静态的,而思维是动态的。掌握知识不等于同时获得了思维发展。
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仅仅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技能,要求其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并不能够提高其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其思维品质。爱德华·德·波诺进而认为,思维作为一种技能可以被直接传授。[2][P.703-708]但是思维不是纯粹的抽象物,思维以知识为加工材料,以产生新知识为结果。以知识为内容,训练思维技能、技巧和策略以激发思维过程本身已被证实为思维训练的好方法。思维的可训练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肯定,人们因此注意到了元认知在成功的思维训练中的重要中介作用。陈英和等(1995)的小学儿童形成合取概念的元认知培养研究,通过对小学儿童形成合取概念的策略进行训练,不仅能够促进儿童形成合取概念的能力发展,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元认知水平,并在问题解决中表现出能力的迁移。迁移的主要原因在于,认知策略的训练促进了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以此为中介,儿童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提高。
可见,元认知是思维结构的内核,元认知和认知策略间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采用适应的方法训练儿童的认知策略,就可以提高其元认知水平;认知策略的训练要达到迁移的目的的,也必须通过元认知水平的提高。[3][P.174-178]正是在思维的训练过程中,认知策略和元认知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以知识为载体的认知策略的训练,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二、元认知迁移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元认知(metacognition)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是在197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提出的。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在理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尽管关于元认知的定义、内涵至今仍没有统一,但是研究者们普遍把元认知作为是对自身认知活动的反省意识能力,认识到了元认知能力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为迁移而教”、“教会学生学习”日益成为教育主题的今天,元认知迁移理论的提出启示我们:认知策略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能否成功运用认和策略又取决于个体的元认知水平,因此教学不能囿于仅仅传授给学生具体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还必须加强元认知的培养,以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1.元认知培养的原则
关于元认知的培养,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把握“最近发展区”的原则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便构成了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既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目标。教学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才是真正科学的,才能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元认知的培养。元认知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也受到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经验的限制,要有效地培养元认知能力,除了要确定儿童现有的元认知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外,还必须了解学生知识、经验的当前状况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使得元认知的培养有依据、有目标地进行。
(2)因材施教的原则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也同其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一样,要针对个体的差异进行。教师要了解学生间智力发展水平、认知方式、性格等因素的不同,会表现为在对元认知知识、技能的获取速度、偏爱的获取方式及对元认知知识的主观建构上存在差异,进而表现为实际的元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只有在了解元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教学、训练方式,才能使元认知的培养在每个学生身上得到体现。
(3)理性认识与感性体验相结合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人们如何计划、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经验总结。它来源于实际的认知活动,而传授元认知知识和技能是为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而服务的。认知活动的效率是否提高是判断元认知训练是否成功的最终指标。因此,元认知的培养不仅包括向学生传授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技能这样的理性认识过程,还必须要求其利用一定的认知策略完成某些认知任务,创造使其体验元认知活动及其结果的机会。
2.元认知培养的途径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我们发现具备高元认知水平的个体往往有强烈的元认知意识、丰富的元认知知识,他们的元认知活动经验丰富,在认知行动中能有效地运用元认知技能。因此,笔者认为元认知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唤醒学生的元认知意识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有些学生所以表现出学习及解决问题能力低下,是因为在他们的认知活动中很少使用认知策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要对认知活动实施一定的监控和调节,他们缺乏或没有元认知意识。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帮助其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反省,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其效率所以低下的原因,进而认识到元认知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为自觉地吸收有关元认知的知识,学习元认知策略做好准备。唤醒学生的元认知意识的另一方面在于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管理意识”。有实验研究证明,高元认知能力者解决问题的表现比低元认知能力者要好,而元认知能力高而一般能力差者较之元认知能力差而一般认知能力高者解决问题的效果更好。[4]这充分说明了元认知在个体学习及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元认知是关于认知活动的知识和认知,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和技能,它行使的是“管理”的功能,认知过程因为受到恰当的管理而变得高效。学习者不仅是一般或特殊知识的获取者和使用者,也是这些知识的管理者[1][P.222]──负责发出在何种情况下运用何种知识的指令。一个成功地完成一定知识学习的人必定是这些知识的成功的管理者。因此要把灵活地驾驭知识作为教与学双方的目标,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管理者的角色,提高其学习元认知知识、掌握元认知技能的主动性。
(2)讲授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一切影响个体的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因素及影响方式的知识,主要包括关于认知个体、认知对象和认知策略的知识。因此向学生传授元认知知识,也可从这三方面入手。要让学习者明白自己有独特的认知特点、兴趣,自己的各项能力有长有短。教师应力求对学生的这些方面做出客观的评价。不仅仅要针对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性的评价,也要针对个体与某一群体中的其他人的差异给予评价,使其对自己的认知获得全面、正确了解的同时,又能知己所长,明其所短,从而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注意利用优势,弥补有缺陷的技能。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了解认知对象的特点和知识。认知对象包括待加工的材料和需达到的目标,即认知材料和认知任务。从认知材料的性质、结构、数量和逻辑性等方面引导个体去认识认知对象,理解到在问题解决或新的学习任务中,不同特点的认知材料有着不同的适用策略,并且也会对认知加工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关于认知任务,一方面要向个体讲述不同的认知任务有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同样的任务如果以不同的方式来考查,也会对个体解决任务的成绩产生影响。在认知策略方面,不仅要向学生讲授一些认知策略的基本知识,更要向学生比较各种认知策略的特点、适用情境及可能达到的效果。元认知知识的三个方面:认知主体、认知对象和认知策略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认知主体是核心,它决定着认知材料和认知任务的设定及认知策略的选择。反过来,合适的认知任务可以促进认知主体运用认知策略水平的提高。所以在传授任何一方面知识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其他两方面因素的现实情况及可能的能动作用。对认知主体的评价,必须以其在各种认知任务中运用认知策略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对认知材料、认知任务的讲解,既要考虑到认知主体的认知发展水平也要结合适用于该任务的认知策略,引导个体针对问题解决或认知目标对任务获得正确的理解。同样在传授认知策略的知识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认知主体由于其年龄、经历及所处环境不同造成的认知发展特点及适用的认知对象、任务范围,因人、因时而异。
(3)丰富元认知体验讲解元认知知识可以使学生知道元认知是什么,这是元认知培养的必要环节,但元认知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观察实际的元认知活动,即有元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内化为自己的体验,才可能使学习者在以后的认知活动中自觉而有效地运用有关认知策略。笔者认为,元认知体验应重在体验其过程和结果上。在元认知过程体验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法向学生讲述自己在构思一篇作文、解决某个问题或学习某项新内容时的思维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元认知水平,才能尽可能详细地向学生讲解他们在认知任务面前分析问题、寻找并最终发现有效的认知策略、获得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在体验这样的认知过程时,会深化对原有的元认知知识的理解,也会提高他们将来面临这些问题时运用合适的认知策略的意识和技能。也可以通过布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解决任务,让所有学生展开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请那些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和那些没有解决问题的学生各自讲述自己的认知过程,这样不仅提高了这些学生的反省认知能力,也使得其他同学获得了体验别人的认知过程并与之作比较的机会,藉此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评价,从而提高对认知活动的监控水平,丰富认知策略。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学生比较成功的问题解决过程和失败的问题解决过程间的不同,这些不同如何影响到后续的加工过程,并最终影响认知加工结果的。通过将认知过程细分为一系列具体的步骤,对每一步骤给予评价,有利于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细致的审视和深刻的反省,从而提高自己的元认知水平。教师应注意使学生对由使用元认知技能而产生的结果产生体验。在讲解了某一认知策略后,可以提供一个表面内容不同但实际结构相似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认知策略来解决当前问题。教师也应当对由于认知策略的参与而产生的认知活动结果及时给予反馈,做出对错或等级的评定。当学生顺利地获得问题解决之后,原有的有关认知策略的知识会由感性认识上升以理性认识,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积极的情感会有助于认知策略的迁移。
参考文献:
[1]吴庆麟等.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E.edBono,The Direct Teaching of Thinking as a skill,PHIKELKAPPAN,(64),1983.[3]林崇德,辛涛.智力的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4]程素萍.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