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的一点尝试
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的一点尝试
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名著是与文学大师对话,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如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由兴趣有效率地阅读呢?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人因时而异,制定阅读计划
1.据实践的长短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相应的阅读内容。平时时间零碎,可读一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寒暑假可读那些长篇名著。
2.根据学段要求推荐不同书目。七年级的学生,可阅读《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格列佛游记》《童年》等。到了八、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和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推荐阅读结构复杂、内容较深的名著,如《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名人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简•爱》等等。
3.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逐步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二.指导阅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1.保持良好的读书心态。读书的关键是自己不应盲目、无计划的读,应静下心来阅读,读名著需联系时代背景,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还要精心的揣摩原文,理解作品主题内容,要想做到这些,就得真正的读进去,必须有一个沉静的心态。
2.掌握阅读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等,学会
精读与略读。对精读的作品,可采用圈点批注,摘抄,评析等,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略读的作品大略了解基本内容即可。
3.坚持做读书笔记。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落、情节梗概、人物细节、内容赏析等,可写成读后感,谈谈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对主题的理解,对作品的感悟等。这样引导学生在摘抄的时候关注思考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也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
4定时交流阅读心得。利用课前几分钟或阅读课进行交流,也可采用宣传栏、办报形式交流,方法不一,只有读有所得就行。
三.研读课本中的名著节选,指导好学生课外阅读
凡选自名著的文本,都要重点学习研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调动引发学生兴趣。比如学了《丑小鸭》,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教了《荒岛余生》就可以推荐《鲁滨孙漂流记》学了《智取生辰纲》推荐《水浒传》,如此等等拓展到整部原著的阅读。新教材中,每册都附有“名著推荐与阅读”,推荐的都是经典性著作,并设计有相应的阅读指导。教师如能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和价值,而且能感悟到名著阅读与欣赏的方法,以课内指导课外。
第二篇: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
语文组郭锦文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名著则是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选的篇目。但学生不愿读名著,一方面不重视语文的学习,另一方面迫于升学的压力,被很多作业压着,没有时间来阅读长篇名著。为了扭转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选择名著的片断,引导学生一起欣赏,对于这些片断的美妙之处,教师要充分的给予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片断的好处,然后会想到找到这些书来阅读,这样就达到了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是比较集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2、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课文联系紧密的内容。
鲁迅作品多,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顺便介绍《朝花夕拾》,里面还有什么内容,可以借来看一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前了解鲁迅的其它作品,了解九年级将要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自一举两得。
3、长篇故事,不妨演绎一下精彩的故事情节,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鲁达出走后又如何,他怎么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只要选择其中一个片段绘声绘色地讲,相信学生兴趣是会被调动起来的。那么他们去阅读《水浒传》原著的兴趣就会大大的提升,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4、利用电视传媒的效果。
利用媒体阅读名著也渐成时尚。如近期安微卫视频道推出的“《水浒传》”就为“引”读名著提供了契机:让学生在看电视的同时,要求他们去阅读原著,比较两种作品的区别,这样,学生们会饶有兴趣地读《水浒传》。
如正播放学生爱看的《聊斋》鬼故事,告诉学生,书上写的有比这更精彩的,除了学过的《山市》《狼》,还有《婴宁》《小翠》等,更有趣,看的同时,还可以学点文言文。也了解作者本人以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5、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阅读长篇名著最难解决的就是时间问题,都在课堂完成肯定是不现实的,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周六、周日等较长时间的就阅读一些篇幅较长的,养成习惯,才能完成阅读任务,我的做法是,写读后感,每一位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不规定必须读多少,写在自己的周记本上,填写自己阅读了几页,然后阅读课上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效果较好。
6、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名著阅读与语文教材结合起来,使学生由课内阅读的不满足而产生课外阅读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第6册《出师表》课文时,要有意识地介绍《三国演义》中相关故事,让学生渐渐感到文中讲的故事很精彩,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趁热打铁,向学生提供整本书,让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达到阅读整部名著的目的。
总之,教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受益无穷。以上几种做法,是我在指导阅读长篇名著中的几点体会。
第三篇: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
每一个初中学语文教师都明白,必须指导学生阅读名著。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教会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面对大部头作品,往往产生畏惧心理,难以长期坚持下去,并且现行教育体制也使名著阅读重视阅读的目的被局限于提高教学质量,课外阅读仅以课内阅读的补充这一面目出现,我们的阅读目标也往往难以实现。面对如此种种,教师只能转变观念,身体力行,谋求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坚持经典阅读,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
1、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为了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这样,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新课标》建议初中学生阅读的《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长篇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可进行引导点拨,导向课外。
2、阅读方法指导十分必要。它包括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对于长篇小说,宜用跳读法、提纲挈领法;对于短篇小说,宜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对于散文、诗歌,宜用朗读法、圈点批注法、谈心得体会法。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学生在阅读时能大大提高效率,收益自然也大。
3、指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习在于积累,写作更离不开素材的收集,因此读书要做笔记,否则收获甚微。基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要分阶段分步骤地提出要求,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来制订。第一阶段是初一年级,关键在积累、交流,读后感的写作以概括作品内容,摘抄名篇名段名句为主,这个阶段主要是训练概括能力。第二阶段是初二年级,读后感的写作要联系生活,有感而发,指导学生要强调读书与生活的关系,最好是结合自身实际谈体会。第三阶段是初三年级,提高鉴赏,对比鉴赏,这对初中生来说要求过高,有能力的学生可由写读书笔记发展为写小论文。
第四篇:在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方面(精选)
在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方面,您有些什么样的经验和成效?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快餐文化,很少有兴趣读长篇名著,可是名著又有较深的思想性、哲学性,引发人类作深入的思考,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承载着社会进步的使命必须阅读经典。那么学生怎样更好的阅读理解名著,老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觉得在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是这样来做的,先给学生讲有关这本名著的故事,或社会背景或有关作者的创作意图,再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读下去。一本长篇巨著一般都会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意图,学生知道这方面的知识越多越对这本书感兴趣,因为他们也想知道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由此所反应出来的一些本质性的东西。
其次,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巨著一般都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事先帮助学生理清,阅读会比较容易一些,就不会读着读着半途而废了。我在指导学生读《红楼梦》时,先做了一个调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说,怎么读不懂呀,谁谁他们什么关系呀,看了前面忘了后面,这样就很挫败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先帮学生理一理比较好。
第三,抓住主要人物形象。主要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进步的要素,也是反应社会现象和本质的重要因素。抓住了这些人物的形象就抓住了阅读的重点。
研修日志
通过广东省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交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通过这次的研修,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促使不断反思自己,同时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一、研修解决了教学中许多疑难问题。
在这次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已。
二、研修,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
我积极投身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网络学习培训,自觉参加讨论,自觉上交作业。通过研修,使我更熟练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方法、新思路;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及课改给教师提出的高要求;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通过研修,引发了自己多层面的思考及深刻的感悟。我积极参加网络研修培训,聆听专家的讲座,细心琢磨每一节的课程资源,对语文几大版块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如:阅读教学不能很好落实读的问题,作文教学中轻真情实感表达的问题。对做怎样一个教师有更深刻的感悟:如何做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如何做反思型的语文教师?如何做研究型的语文教师?所以这次学习是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旅程,也是生命与智慧绽放的过程。我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语文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
四、通过研修,激发了动力,加快了继续努力、力求完美的步伐我的研修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研修的动力将驱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克服惰性、无计划性,要通过各种学习,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切实为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而不懈努力。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向名师迈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完善,争取有更多的、更新的教研成果。
总之,在这次临沧市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研修中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对于现在已经尝到了网络研修甜头的我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研修中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经常性的进行研修,并且要肯下苦工夫,勤于钻研,同大家一起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五篇:中职生名著阅读教学指导尝试
中职生名著阅读教学指导尝试
摘 要:现阶段中职生的阅读水平整体不高,其不喜欢名著有专业课程的负担且对名著阅读没有兴趣。中职语文教师迫切需要在阅读兴趣、引导阅读、指导阅读、读书交流等活动中进行尝试,从而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指导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名家大师们交谈,可以增长见识,启迪心智,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现阶段中职生的阅读水平整体不高,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其阅读兴趣,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手解决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兴趣,唤起良好的阅读意识
当今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多且快捷,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文化快餐”,他们乐于接受各类“名著速读本”。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热情是促使学生搞好阅读的关键。为此,教师不妨尝试做好以下几点。
(1)将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利用它们吊起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例如,笔者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里面人物的服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顺势结合当时的服装特点做了介绍,再结合讲中国历史上的服饰特点的变化并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服饰文化,且穿插着介绍作者的相关经历。这样学生了解的知识面就比较广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
(2)善于营造班级阅读名著的氛围。比如,开展语文课前三分钟“推荐活动”,每堂语文课前,由一名学生向全班推荐名著的经典片段或一位名作家,并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参与评比,每周组织学生选出一名优胜者的文章,贴在班级宣传栏供全班阅读。时间长了,名著成了大家关注、交流的话题,成了大家心灵的需求,学生觉得不读名著,似乎挺没品位。这样,从交流的需要出发,学生从名著中就能读出乐趣,读出成就感。
(3)运用新型资源有效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节目,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都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讲解《骆驼祥子》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社会状况等,可以先让学生看电影《骆驼祥子》,这样学生就会更直观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及人物形象了。然后让学生说说观后感,这样,学生怀着积极的心态投入作品中去,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引导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效。学生一入学,便可将推荐阅读的名著书目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务必在两年半内有计划地读完。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鸿篇巨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要求学生根据能力每日挤出时间阅读10至20页,把计划页数按日期填好,一个月下来积少成多,400至600页的书就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这样习惯成自然,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名著大部分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上作者的写作手法各异。因此,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阅读,把握名著。
在阅读名著之前,老师应该对作家的生平事迹进行简单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产生亲切感,更好地进入阅读状态。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历,有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的领悟能力。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所以,老师可以通过示范,理清故事情节来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书的故事情节,把零散的章节串联起来,做到把握全篇。如《水浒传》,主体故事的内容是写梁山泊108条好汉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造反道路的,但是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又可以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将这些英雄人物各自的故事串联起来,就是整部《水浒传》的中心故事了。
三、做好读书笔记,提高应有的阅读能力
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容易犯囫囵吞枣的错误,很少做读书笔记,读完就如过眼云烟“犹雨大海,不留痕迹”(清?章学诚)。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阅读量不少,收获甚微。因此,做好读书笔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有极大帮助的。
要求学生每人一本笔记本,努力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做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可将书报中的名言警句、谚语、俗语、要点、成语故事、关键性段落照抄下来,增强记忆。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烈士墓前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这段,应该启发学生摘抄在笔记本上,加强记忆,并反复体会其深刻内涵。
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做好摘抄的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将自己喜欢的语句圈点、勾画出来,同时以章节为单位,或长或短都可以,写下梗概提纲、简短书评等,有疑问、有异议或产生共鸣的地方,要进行质疑、批注或写下自己独到的感悟。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而且能提高学生深入揣摩研读文章的能力,加深对原著的进一步深入理解。
四、进行读书交流,感受传统的文化魅力
中职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在读书的交流过程中,主要采取灵活的活动课,力求化简单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显,难易相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1)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以学生的读书笔记为基础,鼓励学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交流个人独到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发现自身阅读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完善阅读体验,从而提高名著的鉴赏能力。
(2)佳句佳作推荐,做好推荐工作。每次上课前抽出五分钟时间,按座位号由学生推荐一部名著和一句古诗文名句,并利用课间将之写在黑板右下角,加深学生记忆,引起阅读兴趣。
(3)诗歌、名段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朗诵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语感。组织学生通过仿读、分角色朗读、轮读、齐读来完成名著中精彩片段的欣赏。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背诵名著名段,加强学生感受优秀作品的语言感染力,进一步获得作品的思想精髓。
(4)开展讲故事比赛。经典名著中不少章节就是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如“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等。组织学生以6人为一个小组,先通过小组评比,然后推选出优胜者,代表小组进行班级里的比赛。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实现了读和说的相互促进。
(5)定量定向阅读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在1~2个月里,组织同组成员阅读同一本书,然后让每个学生在组里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交流阅读笔记,畅谈阅读心得与领悟,然后由小组推荐交流,有利于收到集体阅读的效果,加深印象,营造班级阅读的氛围。此外,要求学生将平时阅读名著时摘抄的精彩片段、名句箴言、诗歌等制作成手抄报,并进行评比,充分利用班级空白墙面定期张贴,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五、小结
文学名著是经典作品,作家在文学里投入了深沉炽热的情感,凝聚了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严肃的思考。“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相信只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质量,就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让读书成为学生的最爱,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阅读名著使学生与文本对话,能够体验作者深沉的情感、品味其奇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意义,从而形成相应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任 炳.加强名著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2012,(2).[2]张志诚.浅析中职生阅读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0,(27).[3]黄汉宗.唤醒阅读意识,提高名著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4,(73).(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