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隆昌
走进隆昌
——记九三学社内江三支社隆昌行
(通讯员:周鲁川)
2014年3月22日,九三学社内江三支社主委尹双全率三支社社员十余人到隆昌进行为期一天的调研活动。
上午十时,到达隆昌后我们参观了古宇湖。古宇湖风景区距县城3公里,水域面积4.29平方公里,水域宽阔,层峦叠翠,以幽、深、秀、奇著称,是隆昌“三古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宇湖水库还是一座具有防洪、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用水及旅游等多功能的中型水库。大家对古宇湖的资源条件、周边环境、日常管理维护的评价颇高。
下午,在主委尹双全的主持下召开一个短会。首先,尹主委做了2013年工作总结,并对2014年工作做了安排;其次,表彰了2013年参政议政成果和信息,并通报了《关于“征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论文的通知》、《关于纪念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成立三十周年征文活动的通知》、《关于第九届“九三论坛”征文的通知》和《九三学社内江市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最后,大家对中共内江市委统战部调查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结束后,全体社员前往南关、北关、石牌坊进行了参观,都感叹其工艺精湛、造型端庄、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寓意深远,实属全国罕见,具有很高的民俗史料价值和完美的艺术价值。
傍晚时分,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结束了此次隆昌之行。让我们看到了在党的领导下,隆昌巨大的变化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第二篇:隆昌寺佛教文化基本情况
宝华山隆昌寺基本情况
隆昌寺又称宝华寺,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结庵传经,故名宝志公庵。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帝、乾隆帝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禅宗第一名山”之称。寺内戒台只有有放戒资格的寺院才能拥有。放戒是佛教仪式之一,大概相当于现代大学授予学位一般。隆昌寺戒坛为汉白玉所制,原为木结构,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大和尚改为石制坛。据《宝华山志》载,见月造石戒坛时,开基的夜晚,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云霄,众山群楼,亮如白昼。隆昌寺律院先后放戒七十余期,戒僧遍及天下,东南亚、日本等地许多信徒也慕名前来受戒。凡取得隆昌寺戒牒的和尚,走遍全国大山名刹,都会得到热忱接待。
隆昌寺号称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风格独特,四合方形宛如一座法坛。与众不同的是山门面北偏东,既小又僻。原来因皇上驾临寺院,故改山门面北以示接驾。至于山门较小,是因为律宗寺院戒律严格,将山门造小使僧人不能随便进出,也可避去尘俗烦扰。
寺前还有一龙池,水位终年不变,可供数千人用水,僧人认为池水与长江相连。
寺内所供佛像是贴金的香港天坛大佛的石膏小样,高5.24米,面含微
戒公池:戒公池在山门前,长宽约30余米。池周围用石块垒砌,池侧有20多棵银杏树,树龄约400余年,最大的树身周长3.2米,高30多米。山志载:戒公池是秦淮河两源头之一。日供数千人用水,“虽旱不竭,天光水影交映,而寺宇林木若入冰壶玉鉴中。”池中有怪石,名曰象鼻,露出水面。水盈则涨,水落则缩。石上有树,名曰娑罗,长年枝繁叶茂,终辄一米多高。此树始于何时?穷究无人知晓。世所罕见,叹为奇树。惜哉!现已不存。山中诸池,此池颇负盛名。
戒坛:置于戒坛堂内,大刹放戒时用。戒坛堂高四丈,深三丈六尺,上有“佛制戒坛”额。戒坛便是律宗的标志。
隆昌寺戒坛原为木质。康熙四十三年(1705),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大师担纲设计营造出隆昌寺第一座石戒坛。石戒坛位于戒堂正中,体现了律宗“不倚不连”的规范。据《宝华山志》载:释见月造石戒坛,开基之夜,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霄汉。众山群楼,明如白昼,莫不骇异赞叹。
以后每年冬春传戒,各地求戒僧众蜂拥而来,光绪二十六年(1900)一次开戒,云集授戒者达1200余众。凡在宝华山受戒,取得隆昌寺戒牒者,走至全国名山古刹都受到热忱接待。隆昌寺非但闻名全国,而且在东南亚国家佛教界也享有一定盛誉,慕名来此礼佛、受戒的很多。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国都曾向隆昌寺赠送过玉佛、石佛和铜磬等法器。隆昌寺对东南亚佛教的影响很大,对日本的影响更甚于泰国。
“滴水观音像”、“太子佛”像:2016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初八,为佛教的佛诞日,当日,“滴水观音像”和“太子佛”开光法会在宝华山
建筑特色
隆昌寺明清古建筑:宝华山隆昌寺,坐南朝北,山门朝北开,庙大门小。从大雄宝殿纵轴线向前延伸到大悲楼(韦驮殿)一侧是东寮房,另一侧是西寮房,其结构方正,对称严谨,主次分明,回廊环绕,称之为四合大院,其建筑面积有7240平方米,使用面积5725平方米。沿着北端西侧向东建造的有斋堂、下客堂小院、戴季陶小院、“戴母”小院、戒堂小院、铜殿和无梁殿小院,还有祖祠堂和师姑楼小院,这七个小院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方形庙宇,院中套院,亭台楼阁布局合理,所设置门道回廊相随,院与院相通,非常巧妙。这种组合布局,主要是与律宗道场传戒所设十四个堂口有关。从布局来说,它有灵活多样的变化,适合传戒多种功能的需要,气势宏伟而又极其庄严,井井有条地表现了传统的理性精神;在空间上取得了高低错落有致、虚实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从总体来看,它的功能、造型、大小与装饰如同宫殿,但又不失庙宇的风格,是一种“方形廊院制庙宇”建筑群。在造型艺术上,处处可见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例如:山门、无梁殿屋脊采用宋朝(宋式)建筑升起的做法,即整个正脊为一条曲线,正脊的两端鱼尾往上翘,显得高贵华丽。在1980年修复时,其正脊采用“清式”形成一条直线,两端装饰龙吻,显得高大气派。又如,大雄宝殿,韦驮殿等等,其下重檐的外檐卷棚,采用“宋式”
第三篇:隆昌云顶寨景点介绍
隆昌云顶寨景点介绍
云顶寨距县城20公里,座落于海拔530米的云顶山上,始建于明代洪武四年,至清咸丰十一年建成。寨墙全长1640米,通高75米,面宽3至4米,有6道寨门,是保存完整的古城堡。离寨子1华里的云顶场,是为适应当时寨主夜间打牌作乐后购物、进餐的需要而设,人们半夜进场交易,天亮散场,此风俗至今未变。
云顶寨外云顶场,由跑马道与寨相连而呈丁字形,石板路,铺面街,也是买卖兴场渐渐发展起来。该场的建立与生意都与寨主郭氏家族密切相关,即由郭氏家族控制并为其服务。本地人说场上房子百分之九十五为郭氏所建;寨子兴旺时,场上商业也兴隆,从酒店茶馆到钱庄字号到山货铺绸缎铺药铺米铺等一应俱全。当然,这种景象已不知逝去了多少年。
沿着马道,朝上几步就到了赫赫有名的云顶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杂草丛生的古城墙,在最先到达的通永门城洞前有一石碑,略述城墙情况:该城在清咸丰九年由当地郭氏族祖修建,同治十一年重新维修,占地245亩,城墙长1640米,有六个门洞,城内有154个天井云云。
在进入山寨的街道大半处为一丁字形街口,前行为进寨街道的延伸,左拐不远处的街边有寺庙一座,名为“云顶寺”。虽然不大,但仍有香火袅袅徐生。街道两边的房子大部为土木结构,漆黑的门窗,屋檐久经风吹日晒、烟熏雨淋透出一股古旧的味道。
据载郭氏始祖郭孟四在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从湖北麻城入蜀,走到云顶山垭,挑行李的箩筐滚下山去,于是干脆就地插田耕种,定居于此了。后代郭廉、郭元柱先后在明代中进士,居高官。郭氏世代簪缨,渐成云顶大族。郭廉归林,就曾于山顶筑巢,因山高取名“云顶”。世族官绅,人丁资财俱富,田亩庄院并阔,到明末万历年间,更因地方上贼匪出没而垒石为墙、筑寨保安;直至清咸丰九年郭人镛“奉父命建云顶寨”,光绪二十年,郭祖楷对寨扩建加固,才形成了今日如县城般规模的城墙。
进了城寨,顺着石板小路拾级而上,除零星房舍,似已没有院落了,在一个演武厅旧址的坡上,阔大的台地已犁成田园,早已不闻刀枪声,且人烟稀少,山野气息扑面而来。天近黄昏,不能深入,从日升门钻出便见明月高悬,而夕阳斜辉洒在城墙上,此情此景,心中自然咏出“孤城落日斗兵稀”的诗句。
永乐中,郭廉致仕归林,筑小屋数间于山顶。几代后,人口繁衍,财产富足,云顶山下继续建庄院多所,山上也常增数檐。至万历时,地方不靖,郭氏因山形以乱石垒墙,围诸小屋于内,以保老幼。墙高数尺,开四门,内围土地二百多,是为云顶寨的雏型,也就是云顶第一次建寨。第二次建寨在清朝咸丰九年,反清农民义军领袖李永和,兰大顺在云南起义,进兵四川声势浩大,不少城市被攻占。在这种情况下,当时云顶的十七世郭人镛,家资富有,收租三万多石,占总田产九万七千多石的40%,为保全全族身家性命,特商酌于族人郭祖周,将云顶山全部买下来,招集大批民工,用银子二万多两,坼除原有乱石,用石条,依旧址造寨墙,寨门则拓宽如城门样式,建成后招壮丁(寨丁)百人防守,族人及亲友可避难迁居其中。
第三次扩建在清光绪二十年,郭氏十九世郭书池,从湖北督粮道致官返乡,认为寨子不够坚固美观,便以官奉所得,并将分家时所得挪出四百多石租谷地变卖成现银,更以金竹祠二千多石租的历年积蓄,共二万多两银子,作为建寨之资,招民工三百多人,花两三年时间,升高了墙体,扩大了寨城面积,完善了防备措施,终成为川南地区绝无仅有的大庄园式山寨。
云顶寨扩建后的规模是,东西近长方形体,寨墙周长约1640米,墙地宽度约6米,墙面平均宽 1
度为4.2米,主体墙平均高度为5.2米。墙面外缘建有护身墙高为1米,其上建有垛口,高0.6米。在墙外地形较高墙段的垛口上,砌有.07米高的压墙,以保持高度,防止攀爬,并防寨外高地敌人的子弹或矢箭斜越墙垛而射伤墙垣段低处的防守人员,最高处的寨垟为7.5米,不计压垟为6.8米。墙周围开六门,正门名为通永门,宽3.5米,高4米,寨门以楠木为心,包铁皮,密布铁钉。主要寨门建有门楼,作瞭望之用,二人日夜轮守,气势雄伟壮观。寨墙四周,凸出的墙体之上,修建有炮楼四座,名为天炮台地炮台大炮台烂炮台,每台置土炮多门,炮楼可观察寨外动向。寨墙均以青条石丁挂砌筑,中间以块石和泥土填实,墙面以石板或三合土筑成通道。
随着时光的流逝,经过郭氏家族二十九代子孙不懈的奋斗努力,历经六百年,经历三个朝代,渐成云顶旺族,遂建成这个“云顶国”。说它为“诸侯小国”是毫不过分的:其势力范围纵横县南四十余里;山顶筑城,城墙固若金汤,上有炮台,正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城内兵多粮足,最多时期,除了寨丁之外另有两个营的兵力,里面有煤有井,有火有水,粮食牛驮马载;加之族长威权高于一切,政由己出,有生杀予夺大权,甚至不受制于官府,权势财富在当地无人能敌。就是县太爷上任也要先来拜见寨主。民国初年,云顶寨的郭蔚华与四川都督张烈武有很深的交情,因此云顶寨的势力就更大了,那时期,云顶寨大旗招展,游兵散勇望而却步,尽管历史上曾有土匪试图攻占寨子,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据史料记载:郭氏家族在全盛时期的田产分布在隆昌、泸县、富顺三县,每年单收租就达九万七千余石(至少合两千五百吨),人口达一千五百多人(清道光、嘉庆年),泸州老窖的酿酒业也由郭氏家族控制。此外在寨外还开设了药铺、绸缎店、酒肆茶馆、钱庄、当铺、烟馆等等产业,在云顶寨里设有厘收局、学校、戏院、演武厅等等。寨子四周有城墙保护,城墙上还设有炮台、兵棚。真正是称雄一方,富甲四乡。就是这样一个世代簪缨,有着六百年厚实积累的豪门大族在短短五、六十年里一落千丈,终于坍塌散落了。
《红楼梦》里说得好:陋室空堂,当年芴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有糊在蓬窗上,„„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有人说这份基业是被郭氏后代的不孝子孙给败光的。天微明时,寨子的大门就已洞开,佣人们到云顶场去采购菜蔬。早晨八时,佣人们开始在穿堂用餐,只闻咀嚼声,不敢高声语。因为,主人还在梦周公。约十时,有主人用餐,那大半是要上学的少主人。临近中午十一时许,主人陆续醒来,却并不起床,还要抽几口大烟才慢悠悠起来,那模样恍如神仙。正午十二时,全族人吃过早点,信佛的去烧香。其余的,打牌、喝酒、聊天、看书、吸大烟,各尽其兴。下午三四点钟,午宴开始,通常要吃三至四个小时。为了吃上美味佳肴,郭氏不惜重金聘名厨,又派厨子到南北各地学艺。听说有个厨子名叫李荣奎的,能在半天之内,带领几个厨子可以开出两百桌酒席,而且每菜均是美味佳肴。又有位名叫李中贵的,擅长白案,所做点心为川南一绝。晚饭在午夜吃。然后瘾君子又抄起烟具。烟具都极考究,烟盘用金银制,饰以玛瑙、翡翠,烟枪用金银皮包水磨竹,外镶玉石。凌晨四、五点,天已将曙,主人在丫鬟的伺候下熄灯就寝。有这些败家子,祖宗的家业岂不被败光!
初听起来颇有道理,可是仔细一想,没有这么简单。郭氏家族是个旺族,而且世代书香门第,族内的族权高于一切,族权下面又有家规、家训。族权严于国法,族中男丁如违反族规、家法,轻者家法严惩,重者驱逐出族乃至判罪。女眷包括姑娘、媳妇、丫鬟、使女有违背祖训的也要受到妇刑的体罚,若有犯不贞、乱伦大罪的可以被处死。据说被买来做丫鬟的姑娘自进寨子后,必要经过训练。每天令其跪着背诵家法、家规直至滚瓜烂熟,熟记于心为止。在背诵过程中稍不专心或背错了,立马请出家法板子责打屁股。而且每打一板断不能哭叫,否则重新开始计数。一直要训练到板子打在屁股上就好像打在石墩上那样才算合格。可见家法之严酷。因此,在这种家族中不容许危及
家族生存的败家子胡作非为的,即使有个别不肖之徒也不能动其根本。郭氏家族世代有人在外为官,不但有地方大员,还有镇守边疆山海关的武将大员,要是尽是些吃光、用光、穿光、赌光的败家子,不要说能够世代相传六百年,就是六十年也维持不了啊。
真正使云顶寨崩溃的是时代,解放战争的号角敲响了云顶寨的丧钟。作为封建主义地主阶级的样板,云顶寨理所当然地成为众矢之的。一夜之间,云顶寨的主人们变成了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犬,纷纷作鸟兽散。于是云顶寨变成了郭氏家族的一座弃城。这样,云顶场两边的房屋保存得要比寨子内的建筑要整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回程的石板路是沿着一个叫如意池的池塘边铺设的,池塘上还保留着一座古朴的五孔“落虹桥”,站在桥面上向两面望去,依稀还能辨别出当年这座花园的绰约风姿。要是好好的修缮一下,这一定是座非常美丽、娇小、玲珑的园子。
最有趣的是云顶寨的夜场,即夜色迷朦的凌晨赶场。开场时,能见山道上一路而行的火把;交易时间短(一般为一小时),且“偷偷摸摸”,象是抢来的东西,故号“强盗场”。次日逢场,六点钟天麻麻亮,场上已有人影晃动,灯光从几家开启的店铺里射到街上,卖东西的蹲在街沿边,乡客穿梭其间,无喧哗声,感觉倒底有点鬼祟,象贩违禁品,仔细一看也多是菜蔬副食日用杂货一类。让城里人看来,这些乡间生活所需多半不值得这样起早摸黑地做买卖吧。
集市除满足生存之需,不同地方又包含着本乡长年约定俗成的因素。作为特殊的社交场合,集市在乡村生活中隐隐起到了调节心理平衡的作用。说夜场有交往的意义,未免显得牵强而令人难以置信,自从几年前乡政府搬下山,夜场时间短人也更少了,这买卖中到底掺和了多少长年因袭所产生的心理作用,谁也说不清。
望着面前的一切,虽然过去的风姿已成历史并已经远去,记忆也许会泯没,今天的人们沉溺在物欲的漩涡中,被时代裹挟着向前,但是,难道时间真的会洗刷这一切吗?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应当遗忘,而且是要有选择的遗忘,一切向前看,然后就会感到幸福。于是,人们真的就集体失忆了,只知道“痛并快乐着”。现在要比过去宽松得多,是该重新审视历史的时候了。拒绝记忆,就是拒绝对回归人性良知的呼唤,这样的民族是不会幸福的。
当你摸摸城墙砖与寨里残留的建筑,看看草深掩没的石径与荒废了的军事和生活的设施,你不由得对一个家族经过多少代人艰辛奋斗达到辉煌再走向衰落的结局而发出深深的叹息!历史是无情的又是公正的,当国家尚且处在动荡不安、朝代更替之时,一个家族何谈稳固及持续鼎盛呢?
第四篇:隆昌一中门面出租协议
隆昌一中房屋出租协议
甲方:隆昌一中
乙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将新家属区门卫,共计52平方米的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
1.出租期限:月日。
2.房屋租金:每月10%。
3.租金支付办法:签订合同时支付壹年租金,以后每年在签合同之日付一年租金,先付后使用。
4.甲乙双方权利、义务:
(1)在租用期内乙方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房屋出租的法纪、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不得利用房屋进行非法活动。
(2)乙方必须爱护室内设施和物品,其使用过程中室内出现的维修更换由乙方负责(正常损耗除外)。
(3)乙方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如需装修,其方案必须经甲方同意后实施,否则甲方有权索赔。
(4)乙方要正确安全使用水、电、气,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租住期间如出现安全事故,其一切责任由乙方承担。
(5)乙方在租用期间发生的水、电、气、闭路电视、电话、卫生、证照、税收等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房屋租金税收除外)。
(6)租用期满后,乙方要打扫好卫生,将屋内设施完好无损的交好甲方,如有损坏,照价赔偿(正常损耗除外)。
(7)甲乙双方在无正常理由情况下,均不得违反本协议,如遇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政策调整),导致本协议提前终止,费用按实际租期结算。
(8)乙方只能自己本人使用该房屋,不得转租。否则甲方有权立即收回房屋并不退租金及其他任何费用。
(9)合同期满,在同等条件下乙方将享有优先租用权。
5.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6.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生效。
甲方:隆昌一中乙方:
法人代表(签字):电话:
年月日
第五篇:隆昌环境污染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隆昌县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隆昌县境内有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古宇湖风景名胜区),古宇湖风景名胜区:由金鹅镇景区、古宇湖景区、云顶风景区和圣灯山景区四组风景名胜襟连而成,合称“一城一湖两架山”。有很多环境优美的地方例如:川南明珠古宇湖,石化圣地圣灯山,梦幻奇峰云顶山,立体史书牌坊群。两个县级风景旅游区(大佛坎风景旅游区,黑水凼风景旅游区。但是面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型社会,我们既作为当代大学生又是家乡的一部分,对家乡环境综合治理担之甚忧。但是人们没有能引起重视,肯定是也许现在我们感受不到环境的恶化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甚至愚昧的人觉得与己无关,但是有没有想到几百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去哪里生活呢?难道要伴随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而永远的消亡吗?!于是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我们假期里做了初步调查。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实践报告,更希望可以借此来了解我们乃以生存的环境到底如何。时间:2012年2月2日
地点:隆昌县各道路、机关 参加人员:本人及同学数人
隆昌地图 基本情况:由我们都知道我国关于城市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
1.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实现了我国的污染防止方式由末端治理走向源头治理的跨越,将企业的经济行为与环境资源保护紧密的连接起来,改变了过去环保、生产两张皮的状况;
2.实施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实现了从超标收费到排污即收费、从收支一条线到收支两条线、征收对象扩大到所有单位和个体共商户等诸多新突破,使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日益凸显; 3.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使我国的环境评价范围由单个建设项目扩大到区域发展规划,为从源头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提供了法律保障;
施的《放射性污染防止法》填补了我国在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空白。环境保护在更加强调法律手段的同时,经济手段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提高污水处理费用、强化垃圾处理费收取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建设中来;在二氧化硫的防治中,“排污权交易”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开花结果,显示出市场机制的巨大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法律不断地的对我们的环境习惯进行约束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同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隆昌城区一角
但是要从约束从意识上的转变着需要个很长的过程,就对我们常提到的白色污染而言我们做了个走访和问卷调查,但是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
许多人都认为限塑令(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发布,并将从2008年6月1日起强制执行)的执行将造成不便,且有相当多的人对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不太了解,对该政策有所非议,为了进一步的了解身边的白色污染情况,我们意识到,只是在网上和书本中调查资料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走访了政府部门,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官方的资料以及建议,完善我们的社会实践,对此我们联系并走访了隆昌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的热情的帮助下,我们了解到了更多的资料:
采访整理(工作人员):对于国务院的“限塑令”会使许多人感到不便,关键是人的理念问题,一般老百姓对环保也有所关注,如空气质量等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但在观念上以切实的行动配合环保的意识并不强。所以我们会加强对政策的宣传。由于免费,现在国内家庭使用塑料袋都是用了就扔,消耗了很多可以节省的塑料袋,而在国外,塑料袋大多不是免费发放的。通过收费,可以促进塑料袋的重复利用,从而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我们也会倡导使用替代产品,如布袋等,以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
不仅如此我们从环保局得到了一些关于整个隆昌县城市境综合治理的数据性结果:
①关于市政建设与环境保护。全县建成区面积1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为38.5%,建城区绿地率17.79%。新建城市道路面积5.34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8.55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826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18平方米;重点工程污水处理厂已累计完成投资4500万元,城区段已全线贯通;新铺设受压供气管网5.4公里,完成供气量1080万立方米,城市气化率96.7%;天然气一户一表新户1720户;安装Dg100米以上供水主管4038米,供水量705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99.1%。
②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开展了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2008重点以减排工作为中心,严格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全县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72.7吨、氨氮排放13.49吨、二氧化硫排放2101.08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82.51%,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3.35%;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85.3%,功能区环境噪声54.6分贝,主要出境断面水水质达到Ⅲ类。狠抓重点污染源治理,全县污染源治理累计投入资金3290万元,完成污染治理企业15家;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100%;查处违法排污企业6家。
从以上数据足以看出政府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视,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存在的原因总的来讲,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没有足够的约束能力,个体之间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一,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的看法及措施各不相同,因此在环保的工作中所办演的角色不尽相同,所能做的工作也不相同。对环保的贡献也就不同。所以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我们还是可以从生活细节上能看出在我们生活中任然有很多危害环境,危害大家生活,健康的行为。
隆昌舞龙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理性的提出了以下解决办法: 1.个人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环保方面的知识及技能,做到有所凭证。
2.最好的教育是从孩子做起,各家庭应该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3.环保部门应该建立各种保护机制和体系,加强对环境的监督力度。4.实行环保奖惩制度,大力奖励对环保有力的个人。
5.加强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实行废弃物的分类处理。6.政府在举行活动时应该加强对基层的通知力度,做到各基层都能及时参加,可以贯彻执行环保制度。
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个人素质,使居民们不光自觉加强环境保护,从小做起,从个人做起。
8.最重要的是把一切措施付诸实践,实践第一。这一项调查工作中还是比较顺利的,基本上我和同学都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大多说情况都能顺利的了解我们所需要的情况,我想也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单位大多数均为我们所熟悉的吧,经历了这次调查活动,我得到的知识很多,使我感受颇深,虽然这样,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了解到了群众的呼声了。我的实践活动在隆昌县里进行,虽然在有些人的眼里隆昌的环境可以说是比较好了,但在我这个自己人眼里我得其实家乡的环境并不是很好,还有待提高。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决心,也看到了环保的希望。然而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毕竟是一切都以经济为中心的,所以要环保同时也要发展经济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当今城市经济发展中一个新名词备受关注------循环经济。与其说这是一个新的经济理念不如说是一个新的生态文化概念。因为它所提倡的由“资源---产品---废物”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新发展模式转变,包含了人类发展观的变革。可以说将来的环保事业将溶入更多高科技的手段和更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未来的前景还是十分让人振奋的。